第4章 迁都北京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宣宗皇后传奇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有人说:明朝的历史是由道士、和尚创立的,却也是道士、和尚打破的,就连皇子皇孙的辈分名字也无不体现着阴阳五行的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的原理。
朱棣的一生中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三个人,朱元璋、张三丰、姚广孝。一个是他的亲爹,一个是他的师傅,一个是他的谋士。
这谋士姚广孝堪称天下第一自告奋勇,一是看清了局势,另就是胸有韬略。而朱元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判断失误,只防着功臣会依仗功高震主,没有想到藩王会抢班夺权,他相信血浓于水,只相信亲情,是他最致命的弱点。功臣们几乎都死了,只因为他们不姓朱,这就是农民的观念。他如果多读几本书就会知道:隋、唐、宋、元,哪个不是同室操戈的?为了金光闪闪的皇位,那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亲情又算个啥?
说句到家实话,燕王朱棣当初并没有想造反,只是建文帝朱允炆发现他这个叔叔很难对付,就在亲信的怂恿下,想再推演一遍主父偃的“推恩令”,纵使朱棣不想反,但朱允炆已经在策划如何推倒这个叔叔了,等到朱棣意识到朱允炆已经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了,想活命也只有造侄子的反。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成文法中有这样的一条规定:如朝廷中出现了奸臣乱政之事,藩王可以带兵入京勤王。以清君侧,靖国难。
只是建文帝朱允炆错估了自己的实力,不知道汉武帝用主父偃的时候,他的实力是强过其他诸侯的,显然朱允炆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只是想到了汉景帝剿灭了七王之乱,而谁是他的“周亚夫”,他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失策啊。他的人大都是文人儒生,而朱棣的人却多是战将和谋士。战事一起,不是吟诗作画,而是刀枪剑戟,血肉横飞的战场上的较量。
而姚广孝不但知识渊博还是个大阴谋家,他不稀罕荣华富贵,只是不甘心自己的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和尚。他想做一件大事,因为他看出朱棣会成功。
姚广孝见到朱棣是在洪武十五年,这年马皇后病逝,太祖朱元璋广寻天下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高僧们在众藩国的封地里修寺诵经,为马皇后祈福。
当这批高僧与众藩王见面时,其中的道衍和尚姚广孝一眼就看上了燕王朱棣。可以说这些道士啊和尚的都还真是会看,当年张三丰就是一眼看上了只有六岁的朱棣,而如今朱棣又被姚广孝看中了,他便自荐要跟随朱棣,这年姚广孝已经四十七岁。
而当时英俊潇洒的朱棣却不喜欢这个年纪一大把,又长得丑陋不堪,体态臃肿的道衍和尚,所以就装着没听见不表态。但姚广孝却悄悄地凑到朱棣面前,对他耳语道:
“贫僧为殿下奉送一顶白帽子如何?”
朱棣听到心里一惊,从小跟随张三丰学艺,颇有些禅心慧根的的朱棣顿时明白,此“白帽子”,非帽子,而是“王“字之上加一”白“字的”皇“字。
朱棣瞅了姚广孝一眼,沉默了片刻,随后向父皇请求把姚广孝许给自己,从此如虎添翼。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史上称为“靖难之役”,意思是为皇帝解除危难。姚广孝留守北平,虽然他没有直接随军出征,但整个战争的战略战术都是由他策划的。是他建议朱棣轻车简从,绕开大中城市直取京师,只要拿下京师,就大功告成,毕竟朱家的江山,朱家人坐,与百姓无干。
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的“直取京师”的建议,以朱棣的兵力,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那可得猴年马月,而且结果难料。
所以朱棣认为“靖难之役”姚广孝有功,希望他还俗进宫做官,还送给他一处大宅,两个美女。但姚广孝如同张三丰一样何等的聪明,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狡兔死,走狗烹”。于是他坚决不还俗,不娶妻,不要美女,也不住大宅。唯一与张三丰不同的是他还是不舍得完全避离红尘,他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选择半隐退,仍同意入朝为官。
所以在永乐朝里人们就会看到一位六十多岁老态龙钟的僧人,上朝穿朝服,下朝再换上僧衣袈裟,住在寺庙里,那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虽名义上是主管佛教事务的官员,其实他仍是朱棣的谋士心腹,凡大事朱棣都要与他商量,人称“黑衣宰相”。姚广孝主持修纂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和平建国年代,他充分展示了渊博的学识,他的诗词、书法、笔墨书画有相当的造诣,参与教导过皇太孙朱瞻基的成长。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还监制了“永乐大钟”,为人们祈福。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是配合朱棣迁都北平设想的实施,他设计了北平城及皇宫的布局。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建北平,按照儒家的观点,把北平建成了一座方城,而皇城紫禁城则在方城的中央。
永乐十六年,即一四一八年,操劳成疾的姚广孝病逝于他居住的庆寿寺,终年八十四岁。一件袈裟打消了帝王对他的戒心,他是为数不多的朱棣的朋友,并且得以善终的。朱棣下令“辍朝”两日,并尊重姚广孝的意愿,仍以僧礼下葬。
北平城的建设进行了十五年,为了迁都朱棣做了两件事,一是从江南各地向北平大量移民,二是疏通运河,打通南北的运输干线,当北平的财物供给与人口都不成问题时,朱棣就发出了迁都的诏令。北平不再是“行在”,而变成了首都北京。明初称为金陵,太祖朱元璋把北元驱逐,统一全国定都金陵后改名京师,现又改称为南京。迁都北京,南京则变成了陪都。除了留下郑和的下西洋船队,还保留了六部。
迁都的正式实施在永乐十九年,一四二一年的正月,朱棣封赏了所有参与都城兴建的人员,其中有一个苏州匠人名字叫蒯祥的被封为工部侍郎。如果说姚广孝是北京城的总设计师,这个蒯祥就是总工程师了,他的功劳最大。
但在朝中大臣心里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它牵涉到各方面的关系,林林总总,当初就有一些人同意,一些人反对,一时乱纷纷。同意的多数是跟朱棣一起“靖难”的部院大臣,反对的都是一些科道言官。怎么摆平这些言官,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同意迁都,使得迁都上下统一意志,平稳过渡就成了一道难题。朱棣突发奇想就问起一边的皇太孙朱瞻基来:
“孙儿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可是皇爷爷在大事上第一次询问朱瞻基的意见,他吃了一惊,有点意外,但又不甘心让皇爷爷失望,怎么回答才好呢?朱瞻基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倾城,只见她悄悄地用一根手指戳在自己的手掌上,不动声色的向朱瞻基示意。凭着两人之间多年的默契,朱瞻基立刻明白了,转而正色的对朱棣回答:
“皇爷爷,这不就是矛与盾吗,只需让他们去争辩,无解时自由皇爷爷说了算。”
”嗯,好主意。“
永乐帝朱棣立即下旨,迁都之事让这些科道言官与部院大臣一起到午门外跪下对辩,迁都到底好不好,让双方各抒己见。
当其时那天,正是清明时节,宫中御花园里,柳絮似雪在空中飘舞,梨花胜雪凝落在枝头。
午门外的广场上,上百名言官与大臣分跪两边。
一院部大臣侃侃而谈:
”吾皇迁都甚有远见,北平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百十,此乃军事要地,地理优越,有利于就近防御漠北蒙古各部的骚扰和入侵威胁,可形成天子戍边,有利于大明边界安稳。”
一言官亦随之站起言之凿凿:
“京师虎踞龙盘,乃六朝古都,具王者之气,自太祖皇帝开国定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岂能轻言迁都劳民伤财,迁都违背祖宗之意,万万不可行啊!”
有大臣又慷慨陈言:
“纵观古今,有南面为王之说,北平形胜之区,东连山海,南府平原,沃野千里,足矣控天下,摄四夷。建都北方,方可称王而长久。史上不管南北朝时期的南朝,还是五代十国的南朝大多短命。迁都北平关乎大明龙脉,且北平乃当今皇上做燕王时的封地,经营与此二十多年,占据天时地利,实乃龙兴之地,成帝王万世之都也。”
众言官闻言立即驳斥道:
“这北平实是荒凉之地,经济衰落,资源匮乏,贸然大批朝廷百官和军队涌入,势必急剧增长大量人口,将完全依赖于千里的远路运输供养,为百姓增加异常沉重的负担,导致大量消耗国力,得不偿失啊!”
言官和大臣们正激烈的对辩之间,天忽然下起了雨,不一会就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一样,可是没有皇帝的旨意谁也不敢站起来离开。但谁也不觉得尴尬,也不觉得侮辱,。他们冒雨跪着,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一天没结果,第二天继续。
第二天,午门外,百官刚一跪下,不巧,天公不作美,雨又不紧不慢的下起来。永乐帝朱棣和皇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站立在城楼上不温不火地看着,官员们跪在雨中,不依不饶地争论着,这场景看起来有点滑稽,然而中国中世纪的民主政治,便是在这种滑稽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最后官员们终于忍耐不住烦躁起来,有人动起手,他们乱成一团,相互撕扯着,要出人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