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现在还是个蛋

第117章 原来这就是考题

现在还是个蛋 贱国君 6713 2022-05-05 21:3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现在还是个蛋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村子里真的没有其他人!也没有出村的道路,得到这样的结果,陈辰等十个人都非常的意外,他们围坐在刚来时的戏台子旁,交流意见。

  “我敢确定,昨天戏台子上还有别人,虽然我没看到他,但他离开时撞歪了凳子,铜锣滚到地上,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应当做不到假吧!”

  一个名叫吴德的外门中级弟子当先说道。众人对此皆是认同的点头。有人附和着:“没错,一定还有别人,当时咱们看的很清楚!不过那小丫头为什么会一口咬定没有别人呢?”

  “现在这个重要吗?我们怎么离开这里才是最重要的吧!”

  之前在巫澜宗前广场和陈辰打招呼的楼德顺也在这十人当中,他打断大家的话,挑明现在这种状况,大家的关注点是不是该往离开村子这件事情上放一放。

  楼德顺的话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啊,出村最重要!刚刚大家也看到了,整个村子都被一道无形的屏障包围着,我们得想办法破开那道屏障才是!”

  “说的轻松,我们不过是刚踏入修仙门派的新人,修为最高的才练气期,那屏障少说也是天灵级别的法术,我们怎么可能破开它!”

  “不试试怎么知道?万一运气好破开了呢?这都出不去的话,我们还怎么去参加年末大醮第一关的考核啊!”

  “是啊,我们几个怎么就被困在这里了?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那个…大家先听我说啊!!”

  陈辰突然打断了众人激烈的讨论。所有人都疑惑的看向他,楼德顺问道:“厂兄弟,怎么了?”

  陈辰斟酌了一下,慎重的开口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里可能就是年末大醮的第一关?”

  “厂兄弟这话何意?”

  楼德顺不解的问,陈辰解释道:“我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通过广场上小世界缝隙进入这里的,不可能就我们几个出现了差错跑到别的地方啊。大家有没有想过,也许年末大醮真正的目的地就是这里。咱们宗门可从来没有说过第一关的具体考核内容,也没说过参加大醮的弟子不会被分成一个个小组。也许在进入这里的时候,我们就被分成了这样十个人一队的小组,而这个村庄就是分配给我们的考题,至于那个小女孩,她作为这个村里唯一生活着的人,很可能会掌握一些关键信息!所以我觉得,我们当务之急是去找那个小姑娘打听情况。”

  陈辰觉得那个小姑娘就是游戏里的NPC,可是这里的人怎么可能会听得懂?于是只能罗里吧嗦的解释了一下。

  陈辰的话让众人顿然醒悟,吴德马上对大家说:“对,应该就是这样,咱们现在就去找那个小姑娘。”

  陈辰几人马上就行动起来,不久就在村东边水井旁找到了小姑娘。

  小姑娘是个自来熟,热络的和他们打着招呼,这让众人更加笃定陈辰的猜测,寻常人突然看到这么多陌生人防备还来不及,怎么会如此的泰然?说不定这个小姑娘真的掌握了大醮的关键信息。

  于是陈辰便被众人推举,由他来与小姑娘交涉。

  “丫头,这村里一直都是你一个人吗?你的父母亲人呢?”

  小姑娘放下水桶,看了一眼陈辰身后的人,然后对陈辰说:“我没有父母亲人,这里一直就我一个人。”

  “哦,那之前有没有像我们一样的人来到过这里?”

  陈辰不死心的问,小姑娘笑了笑道:“自然有啊,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几个和你们穿一样衣服的人来到这里,有的时候还会有穿白衣服的。”

  陈辰和身后的人对视一眼,回过头继续问:“那他们最后都怎么离开这里的?”

  小姑娘把水桶沿着石头井放下,桶落入水中发出”噗通”一声,然后她拉着绳子往上拽,陈辰连忙去帮忙,小姑娘空出了手这才回答陈辰道:“村子东边是祠堂,我想那里有你们要找的答案。”

  于是众人也不迟疑,和小姑娘告辞之后便去村东边寻找祠堂。

  陈辰等人没有想到,这村落里的祠堂竟然这般的庄严肃穆。寻着一旁的石阶向上,古老的祠堂掩映在苍劲的阔叶树下。

  琉璃瓦,朱红墙,巍峨的门楼上“银吉祠堂”四个大字赫然醒目。

  推门而入,又是另一番幽静肃穆。内有古木参天,秀竹郁郁,深沉庄重的不像是个祠堂,反倒像是个香火鼎盛的山门寺院。

  “快看!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众人顺着楼德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祠堂的穹顶上竟然写了四个字“回归本心”!

  “这是怎么意思?这是大醮第一关的题目吗?”

  有人疑惑着开口,陈辰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视线便看向了别处,发现祠堂被打扫的很干净,每一块灵位都一尘不染,桌案上的贡品也极为新鲜。此时供奉的香炉里还有三注未燃尽的香。显然在不久之前还有人前来祭拜过。

  等等!不对!陈辰的眸色一凛!小丫头说她没有亲人朋友,也说过这村里只有她一个人,那这上面的这些灵位又是谁?又是谁来给他们上香?

  陈辰快走两步,来到桌案前,伸手便将最近的灵位拿了下来。只见灵位上正面写着“供奉薛之兆之灵位”几个字,背面则记录着这位叫做“薛之兆”的男人的生平记事。

  薛之兆,一个落魄的秀才,却是银吉村里唯一一个上过学,懂得经史子集的文化人。

  他自筹资金在银吉村里开了一家私塾,只为了让村里那些孩子都能有书读,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他废寝忘食的教书育人,对每一个孩子都循循善诱,是银吉村里公认的好先生。

  “先生,告辞!”

  孩子们恭敬的对薛之兆恭礼,在得到薛之兆的允许后,嘻笑打闹着离开了私塾。

  薛之兆教了一天的书,虽然很疲累但脸上却始终带着笑意。他一边收拾着书籍一边想着晚上应该吃些什么。肚子竟不合时宜的叫嚣起来。薛之兆心中庆幸,还好孩子都放堂了,要不然真的是有损英名啊!

  “先生!”

  一道稚嫩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吓得薛之兆刚整理完的书籍又散了。

  他低头看去,发现杏坛旁边露出一个小脑袋,竟是私塾里的一名学生。

  薛之兆伸手揉了揉那名学生的脑袋,和蔼的道:“子瑜,放堂了怎么还不回家?”

  子瑜仰着头道:“阿爹早上嘱咐子瑜,让子瑜一定要把先生您请到家。”

  薛之兆疑惑问道:“为何啊?可是你阿爹要向先生我询问你的学习情况?”

  子瑜摇摇头道:“不是的,是昨日阿爹猎到一头野狼,想请先生去家里品尝。”

  一听这话,薛之兆顿时谗言欲滴,但为人师表的矜持,还是让他拒绝道:“先生还不饿,子瑜快回去吧!告诉你阿爹说先生改日再去拜访!”

  子瑜并未离开,而是歪着头对薛之兆道:“先生说谎,先生明明腹内甚饥怎竟说不饿呢?刚刚子瑜可听到先生腹内咕咕唧唧之声了!”

  薛之兆顿时满脸通红,果然还是被这孩子听到了。为了不让子瑜将此事说出去,薛之兆只好跟着他回了家。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是苏轼的《猪肉颂》,薛之兆觉得此时用在这肥美的狼肉身上也是甚为贴切。筷子下的每一块肉都令他口舌生香,以至于一顿饭下来后仍然意犹未尽。

  直到饭后,子瑜的爹娘问他饭菜是否可口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刚刚那般大快朵颐,实在是有损斯文,陡然有些羞愧。

  “还请见谅,实在是这菜肴色味俱佳,不由得多吃了一些,让二位见笑了!”

  子瑜的父母倒是很开心,子瑜的阿爹更是客气道:“先生哪里的话,您能喜欢我们这粗茶淡饭,实在是我们的福气,日后子瑜还要拜托您关照呢!”

  “自然,自然!”

  薛之兆客气的回应着。

  自此之后,薛之兆好吃之名不胫而走,家里有孩子的人家纷纷以猎到珍馐为名邀请他,一来二去,薛之兆的一日三餐都有了着落。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薛先生的嘴也越来越刁钻,之前爱吃的,现在却不喜了,不是肥鸡美酒竟都不动筷。

  银吉村能有多大,几十户人家而已,就这样来来回回的吃,还必须珍馐美味,哪个家庭能承受的起?

  但凡请客的时间间隔的久了点,薛之兆便会对他们的孩子严加批评,对私塾里的学子们也不似从前的和蔼亲切,苛责,打骂渐渐成了寻常事。他每日不思如何教书育人,却想着谁家这个月还没请他吃喝。

  一日午后,学子们还在私塾里摇头晃脑的背诵着四书五经,他却因午间吃了太多酒所以在后堂倒头大睡。

  “你个小兔崽子!我让你参加年末大醮,是让你在这儿睡觉的吗?还不快起来!要老娘亲自进去捉你吗?”

  薛之兆猝然惊醒,不,应该说是陈辰猝然惊醒!之前他因为好奇,拿着薛之兆的灵位,没想到竟变成了他。

  陈辰心中一阵后怕,若非师父入梦叫醒了他,他很可能会因贪口腹之欲就此沉迷。

  银吉村祠堂穹顶所写“回归本心”应该就是此关的考核重点,而他刚刚经历的薛之兆,便是这一关的考题。

  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他现在还是薛之兆,他必须回归本心才能顺利通关。

  想到此,他连忙爬起来,走到前堂,学子们早就诵完了一遍诗经,见先生未归,便于课堂上嬉闹起来。

  陈辰站在门外,听着里面嘈杂的声音,深深的吸了口气后推门进入了课堂!

  “肃静!”

  陈辰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声,但孩子们依旧嬉笑打骂,全然不把他放在眼里。

  于是他只能走到杏坛前,狠狠拍了下惊堂木。

  “我让你们肃静!”

  孩子们终于安静下来,带着惧意看向陈辰。陈辰心中叹气,放下惊堂木对他们说:“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孩子们听此,顿时又绽放出笑脸,异口同声的答道:“想听!”

  “春秋时期的卫国,有一个荒唐昏庸的君主叫做卫懿公。他少年时曾发下复兴国家的宏图大愿,但继位君主后却不理朝政喜好养鹤。为了养鹤每年都要消耗巨大的财力物力,甚至为了鹤专门建造了奢华的宫苑,并要求臣民为鹤让路叩拜等,惹得百姓怨声载道。因他整日与鹤为舞,如痴如醉,以至于卫国上下诸事不理不顾,奏章使函看也不看,很快,卫国的灾难就降临了。狄部落发兵侵卫。卫懿公得到奏报之后马上慌神,下令军队前去抵抗,可将士们却道:“鹤比人尊贵,何不让它去?”,卫懿公没有办法只能御驾亲征,却被打的落花流水,险些丧命。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先生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痴迷口腹之欲以至于差点忘记了最初的用心。亏得梦中惊醒,才不至于铸成大错,先生在此保证,今后定会好好教书育人,助尔等出人头地。好了,故事讲完了,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