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诸夏纪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禹王治水之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之地。
及至后来,禹王之子姒启,击败伯益,开始了自古以来第一个王朝,大夏。
夏者,雅也,特指黄帝轩辕所制诸礼,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也。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天下九州,皆为夏土。
九州之民,皆互称诸夏。
禹王在时,九州宾服,但凡九州之地,无不以禹王之命是从。
但是禹王身殒之后,启继其位,并没有禹王的功劳。既然无功劳,那自然难以得到九州所有邦国的认可了。
特别是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更不得万民之心。
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斗争日趋尖锐,外部四夷相继背叛。
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朝内部矛盾重重,趁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
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弱,当了傀儡。
仲康死后,其子姒相继位。羿把相赶走,自己夺了夏后氏的君位。
虽然在数十年后,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从有虞氏的虞国起家,体察百姓疾苦,宣传祖先大禹的功德,争取民众支持他复兴夏后氏,并召集夏后氏的旧臣前来和他会合,最终重建了大夏。
但是,少康中兴之后的夏后氏,却再也难以和禹王之时的夏后氏相提并论。
有穷氏虽然被驱逐,但是东夷各国的势力,却并未减弱。
从少康开始,夏后氏后面几代国君,不断与东夷征战,夷夏开始慢慢融合。
可仍有大部分东夷氏族,没有纳入诸夏之中。
不仅东夷,南方三苗后裔重新兴起,西北有戎狄开始攻取九州之地,西南蚕丛氏后人与鱼凫氏所在的巴蜀,又频频东出北上。
等到夏德衰退,天命不再之后,成汤代夏,九州之土,竟仅剩一半左右。
商人至今,已得天命五百余年。
可是前面三百年时间,王室乱相纷纷,一代又一代上演夺位之争,再加上各种河水之患,商人的都城,不断在变换着。
直到盘庚迁殷,内争外患,才稍有纾解。
盘庚之后的商帝武丁,也算是商王室之中,难得一出的有为之君。
武丁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戎狄方国进行征讨。
姬亶带领民众在周原之上建立邦国,戎狄之时滋扰,一直没有发动大规模的灭族之战。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忌惮周国背靠的大商。
前些年,他们可算是被商人打怕了。
而这一次,如今的商帝武乙,派遣仇生来到周原,同样派遣各路使者去往其他邦国,目的只有一个。
这位心气极高的商帝,决定统合诸邦国之力,一起解决东边最大的一个问题。
东夷,这个从夏后氏之时,便一直与中原纷争战乱不休的族群。
“武乙陛下的志向,我一直就佩服不已,周虽小邦,但是也愿意竭尽全力,帮助陛下讨伐东夷。”
姬亶想起了武乙之前,武丁之后的几位商帝,忍不住感叹不已。
几代碌碌无为之后,终于出了一位如武丁一样,胸有大志的王者。
“武乙陛下说了,周原之人,知礼仪,善耕种,明道德,东夷之战,征讨与安抚并重,正需要周公派人相助。”
“陛下高看我姬氏,我姬氏正该效命。”
姬氏邦国初建不久,在当今诸多方国之中,实力连中等都算不上。
不过殷商也不缺少强大的军队与绝顶的高人,他们需要的,只是周人的特长,用来教导夷人。
······
周原的巫庙,与姬氏一族的宗庙,差不多是在一处。
姬考去过宗庙,知道那里摆放着自己祖祖辈辈的灵位,中央供奉黄帝轩辕、黑帝颛顼与帝喾,左边供奉后稷姬弃,右边供奉着让姬氏一族重新起家的姬刘。
巫庙的话,他是第一次前来。
古朴高大的巫殿之中,姬考顿时就有了一种威压肃穆的神秘感觉。
大殿宽阔,在上首摆放了一尊神灵石像,雕刻疏漏,五官虽在,面目却有些不清。
但是看着这石像,寥寥几个痕迹,便有一种日月入怀的恢弘气象,浩大高贵,不敢不敬。
神像是站立着的,在它面前,有一个小石碑,上书一个帝字。
而在这个石像后面,还有几十块石碑林立,每块石碑,刻有不同的纹路,似乎是区分各自的身份。
这些石碑,大概就是天帝麾下,各路神灵吧。
以周原的人力物力,也不能指望,建造一个精雕细琢的巫庙,能有这样,其实就不错了。
姬考心中这样思忖,他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的太祖父姬亶重病的时候,他会被带到巫庙之中来。
不仅是他,所有的第三代第四代姬氏族人,都被带来了这里。
“父亲,我们来巫庙做什么?”
一边的姬发,同样心中疑惑,向他们的父亲姬昌问道。
姬昌摇了摇头,对于祖父姬亶的要求,他也不是很明白。
姬氏一族,不管嫡系还是庶子,总共几十个人,全部都被叫来了巫庙之中。
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人相互之间,泾渭相当分明。
嫡庶之间,自然有分,地位生来就有区别。嫡子们聚在一起,庶子们则三五成群,看着众嫡子,目光带有敬畏,以及些微的不甘。
所谓嫡子,就是正妻所出,庶子则非正妻所出。
从三皇定伦开始,一直到夏后氏执掌天下,是没有什么嫡庶之分的。
而夏后氏因为变公天下为家天下,为了王位更替,才有了原始的宗法制度。
商人夺得天下之后,摒弃夏法,却因为子嗣争位,导致了数百年大乱。
盘庚迁殷,武丁中兴之后,便开始重新设立宗法,嫡子才有继承王位的资格,而且地位天然高于庶子。
周人在豳地之时,起于武丁中兴之世,为了表示自己对大邦商的崇敬,自然也学习了商人的宗法。
姬亶正妻太姜,只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与季历,他们三个的嫡子们,地位自然是更高了。
纯粹的嫡子不多,也就当初在门口迎接姬昌的那些人。
第三代中,只有泰伯之子姬休名,仲雍之子姬季简与姬居简,季历之子姬昌、姬虢仲与姬虢叔,总共六个。
而第四代稍微多一点,姬考的堂兄弟共有十个,分别呆在各自父亲旁边。
铛!
一声巨响,巫庙的大门被关上,然后大宗伯从门口缓缓走了进来,手持金玉之杖,面上五色面具依旧,看不出长相。
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个青年,一男一女,身着古朴服饰,色彩鲜艳夺目,让人一眼就看出,他们同样也是巫。
女子称巫,是为巫女;男子既可称巫,也可以称觋。
后面的巫觋男子,手中托着一个黑色的石头,大概一尺见方,漆黑如墨,没有任何纹饰标记。
大宗伯命男子将黑色石头放在神像前面,然后朝着神像祭拜了三下,才转身回头。
“周公有求,让我在你们众族人之中,择取有巫道天资者,传授我们这一脉的巫法。我也同意了周公的请求,便将你们都唤来,测试你们的资质如何。”
大宗伯话一说完,顿时所有人都心中一楞。
就他们所知,巫祝之道,乃是占卜祭祀之道,可与鬼神想通。
他们虽然是周公后裔,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自身能够掌握巫法。
一时之间,众人开始议论纷纷起来了。
他们都不是没有见识的人,除下那些年幼的孩子,都曾经在战场上与戎狄相斗。
也知道,巫术只要修习得好,可十人敌,百人敌,千人敌,甚至万人敌。
就大宗伯后面的一男一女,他们就曾亲眼见到,与戎狄的图腾接引者大战,威能浩大,连绵百里。
普通士兵碰到他们的交战余波,都是非死即伤。
大宗伯没有理会众人的心思,手中棍杖往地上一敲,金玉之声响起,继续淡漠说道。
“所谓巫者,在上可通天,在下可达地,于中合人意。既可借鬼神之力消灾解难,也可凭借自身手段祈福求贞。”
“巫有多种,有借神威者,有祈福祥者,有求永贞者,有测凶咎者,有顺丰年者,有逆时雨者,有宁风旱者,有弥灾兵者,有远罪疾者,有斩妖魔者,不可胜数。”
“这块石头,名为引灵之石,一方面可沟通天地众神,看看是否能与学巫者相应,若得神灵相应,则必成巫道之中最为顶尖者。另一方面,则是测试你们,是否有其他巫道天赋,虽不能沟通鬼神,却也能学得顶尖巫法。”
大宗伯说完,右手往空中随意一挥,顿时多了一柄短剑,上面纹饰精美,一看便不像是凡物。
他将短剑往自己左手掌心一抹,顿时鲜血滴落,在漆黑如墨的引灵石上。
“你等诸姬后辈,由大到小,依次将手放在这引灵石上。”
姬氏子弟相互对视,然后作为姬亶长孙的姬休名,与众位兄弟点了点头,便第一个走到了引灵石旁边,一手放在它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