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回八二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八月十六,是个传统的大日子。和每年端午节后一天五月初六,年后正月十六一样重要,这是女儿回娘家,做奉献的时候。出嫁后的女儿,无论年纪大小,都会带上或多或少的礼物,到娘家走一趟,没有爹娘,娘家兄长弟弟家也是一样。还要带上孩子,走十几里地,吃上一顿饭,心满意足地再赶回来。这就是一种隆重的仪式,是一种心理回家的仪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传统的一部分。那首民歌《回娘家》就是描述这种活动的。
包巳起床较早,昨天一整天没有摸笔,他还有很多事没做。今天要把几首曲谱寄出去,还要通知丁香,两家家长礼节性会晤取消了,不要紧张兮兮地担心。还有,包妈肯定叫自己上街买礼品,要去娘家走亲戚,有可能还会叫自己骑车送她。
二叔家有张小桌子,是架子车废旧钢圈焊制的,很轻便,包巳搬着就去了屋后树林里。天色刚亮,白雾还没有到成霜的时候,空气清凉,包巳不由打了个哆嗦,真特吗爽快!
小鸟乱叫,蹬掉大枣树上的果子,被砸的花狗吓了一跳,转头盯着大枣看了一眼,继续跟着包巳走。家里的土花狗原本早起要晨跑撒欢顺便解手的,包巳要出来,它只能先跟着保护一会儿。
包巳铺上纸,把前天的三首歌分别写出五线谱和简谱,抄写三份。添上一封信,信中介绍了包巳音乐创作室的组成和已经搞出来的作品。这就是提醒上一次的作品已经寄到,该看看听听了。然后说明自己环境和经济情况,说没有钱买空白磁带了,在学校里有几个女生同学,把这些歌演绎得非常满意,效果非常好。最后明确说明,这份曲谱是一稿多投,希望得到外界帮助。自己还有很多想法,会有更多的东西很快出来,自己和伙伴们很有信心。
见家里的烟囱还在冒烟,二叔已经伸头看自己两遍了,想了想,又画了一幅画,一个小媳妇正在步行,只是有点臃肿不堪,背后背着个小女娃娃,胸前挂着围裙,围裙兜里塞满蔬菜果子,左手拎着个篮子,里面是鸡蛋糕点,上面系子上还绑着个大公鸡,右手掂着两只鸭子,呱呱叫地作势挣脱。那小媳妇头发散乱,衣着凌乱,一副慌张模样,身后一个可怜兮兮的小男孩,正在小跑,脚边还跟着条狗。眉目间小媳妇正是丁香形象,小男孩也像前天画的撒尿进酒瓶的淘气鬼。
包巳满意的看了看,就得可以逗丁香一笑,不知道她是什么反应?觉得右边前方空白太大,又在那里写上几行字:前年孤身去嫁人,春来秋去很想家,三年打仗有缴获,带点物资看爹妈。
收拾一下,回家对爸妈说:“我等会儿上街,还有什么事吗?”
果然,包妈说:“你去了就回来,中午去你姥爷家,你割块肉,买包月饼就回来。”包巳只得答应。
走亲戚带块肉的风俗,在别处很少见,只有包巳家乡很常见。往南过了淮河就不行,那边的风俗是家里死了人,才能拿肉上门。往北百十里,也是不兴这样的规矩。但包巳知道,湖南广西和西北,也是走亲戚拿肉当礼物的,有的地方还拿猪腿做礼物。
包巳几口扒拉一碗稀饭,背着书包,车子后面卡着个竹篮子,骑上就跑了。
刚出村口,走到晒场边,就见本村邻村的一班年轻人,并排往前走,把路面挡住了,包巳摇铃,几人回头一看是包巳,连忙让开。一个高个青年喊:包巳!车子上带人没?捎上我吧!
这是包子修的二哥,以前在村里学校,和包巳同班一年。包巳说:你跑一截路,上大路再坐。
包子修二哥叫包二安,黑瘦高个,早已不上学了,嘴长得是地方,能吹会擂,一路上跟这个打招呼,跟那个打招呼,还抽空把包巳吹捧一番。他听弟弟说过,广播里的那些歌,都是包巳搞出来的,已经有县里和地区来人资助了,调来录音机和电子琴供包巳使用。他就一直想套近乎,鼓动包巳把那台录音机搞回来玩玩儿!
包巳说:咱们没有电,谁有钱拿干电池去烧?那就是个工具,我也事情忙,不想玩。
包国安知道包巳在街头的威名,不像以前那样随便戏耍他,可以玩包巳的猴儿,就不敢多说了。一进街,就找自己相熟的伙伴去了。
邮局还没有开门,包巳先去丁香家,就看见李宝国父子在街口站着,爷俩都端着个生煎包子盘子,正在吃早饭。见包巳过来,李宝国就问:“是不是去看干佬?得多大一块肉?”
包巳心中咯噔一下,自己忘记了,这拜了干爹,每年三大节是必须要上礼的,自己还真的没有心理准备,就这样上门找小师妹。她肯定心里不高兴的。这虽是小事,但细节问题一样重要。自己身上有钱,只是没有考虑到而已,谢谢小李同学提醒啊!
脸上不动声色,说:“那是必须的,这猪怎么样啊?要带四根肋骨的正肋条!”李宝国不顾老子的目光,舍弃那半扇肥大的猪肉扇,从旁边的较小肉扇上割下一块正中间的礼条肉。本地卖肉,都是挂架子卖,不像城市里,平放在肉案子上分割得精细,排骨、棒骨、五花肉一片片的,价格不同。本地方式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那就是一割到底,排骨连在肉上,连里脊肉斜拉到腹部五花肉,加上排骨,都有了!整块肉就是从猪腰上横切一刀。
这也是有技巧和学问的,生人来了,要斜拉到猪腹老后面,不然,胯下那片肚皮肉卖给谁?包巳自然需要前面胸部的,没有太多油不油肉不肉的筋拉肉,放称上一幺,七斤半还高,小李同学说:过节肉涨价了,八毛一斤,今天第一份生意,收你五块钱,不好意思啊!
包巳知道好歹,那扇个体较大的,不用说,肯定是母猪或者公猪,别看肚脐那里挂着条猪鞭,都是糊弄鬼的小把戏。这样的猪肉不能整扇挂着,母猪一般都是养几年,瘦不拉几的,但骨架很大,只有下猪崽时才喂好点,供应仔猪营养。屠户买母猪价格极低,回来后,放在自家猪圈里喂精料装膘催肥,高营养高热量一撵,两个月时间,母猪打气一样胖起来了。
这扇肉太大,只能分几段挂起来,谁都有视觉差,就不会发现蹊跷,也有人随便问一句,怎么这么胖啊!屠户往往都拍着胸口赌咒,赌一些放屁咒,话说得大,没有实际意义。
包巳递上十块钱,说:“先不要找了,我给干爹送去,折回来,再来一块,上舅舅家去,你给割好,别那么大,五块钱的就行。我去了!”
小李同学好心提醒说:“别忘了点心啊!”
点心得买,酒也得买。包巳拎着个竹篮子,去商店买了两瓶水濂玉,一包二斤水果糖,让包成糕点模样,售货员还在纸绳里放上块红纸。
到了丁香家一看,院里院外打扫得很整洁,看来丁香为了迎接未来公公到来,昨天没少下功夫。
丁老爹坐在竹椅上,还在吃饭,面前却破例没有酒杯。丁香端着饭碗从厨房出来,一见包巳,连忙往他身后瞅。包巳说:“会面取消了!你很失望吗?”
老爹不知道女儿们说的是什么,看着包巳拎来的竹篮,才想起这是自己的干儿子。喝了口稀粥,才说:“包子!搞这么正式干什么?还有酒?丁香说了,再喝我就彻底废了!以后还是不要拿酒引诱我了!”
包巳看着他一半的白发,说:“你可不能忌酒啊!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是你该享受的,不然以后孩子们怎么孝敬您呢?”
“丁香!听见没?包巳说了,喝酒没事的!”
包巳拿着糕点包进屋了,就当面撕开,丁香阻止说:“哪有开这个的?这是配包,等会儿回筐的。”
回筐的意思就是客人拿礼物进门,都是提着礼品篮子来的,离去时不全部留下,家里有回赠礼物更好,没有的话,就从客人的礼物里拿一样放筐里带回去,理由是这样代表常来常往,实际是回家带给孩子的礼物。俗称压筐,回筐。送礼时,礼品五花八门,没有定规,有时隆重点的,下面一块肉,可大可小,一包红糖,或者一包糕点,重量都是随意现称,然后上面放油条或馓子,装得满满的。因为油条馓子都是油炸食品,这种礼品篮子又俗称油篮子,是姻亲或者干亲才有的。
包巳撕开包装纸,里面却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糖果,说:“留着咱们慢慢吃!”
丁香心里顿时喜悦起来,这是两人同心,有组建私密空间小团体的小窃喜,咱们这个词,令她有种被疼爱的感觉。却见包巳又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画,说:昨天拉粪肥,累死我了,没顾上写字,今早起来就想起你了,就画了张画,你留着吧!说着,就要跑!丁香看了一会儿,再看看题字,顿时觉得气急败坏,再找包巳算账,发现早已没影儿了。
先买四包月饼,八毛钱一包,每包一斤四块,再到小李同学那里拿肉,也不听他算账,提着就走,反正觉得分量上差不了多少。推着车子在人流里穿行,就到了邮电所,那里刚开门,人也不多。花了四块多钱,分别把信件寄到五个地方,香港两个,北京广州武汉各一封,还是上次那几个地址。
溜达一阵,看时间差不多快十点了,这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