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兴复汉室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马日磾之前头一个表示恭贺的时候,并没有说出刘辰的名字,而是只以永安侯、卫将军来表示,也正是为了突出其“赞拜不名”的特权,这位太尉大人为了讨好刘辰当真用心良苦。
另一方面,大将军何进之所以会随声附和也很简单,唯“利益”二字也。
之前提到过,往日里骠骑将军董重、车骑将军何苗一直都是联手对抗他,这次在明知道汉灵帝已经铁了心要封赐刘辰的情况下,哪怕出身为杀猪匠的何进,都知道该联手时就联手。
即便无法联手,那也不该跟已经位极人臣的刘辰对立,否则的话,他可就真叫四面树敌了。
更何况,之前刘辰在出任执金吾时那么给他面子,还专门到大将军府拜访,甚至最后还跟自己说明了张让和赵忠那些阉货的阴谋,所以无论于情还是于理,何进都该对此表示祝贺。
至于董重和何苗,在看到木已成舟的局面后,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口是心非的随声附和。
毕竟,刘辰手下掌握一千禁军时,都能不费一兵一卒将两万黄巾军顷刻间灰飞烟灭,更何况现在升任卫将军可以开府扩军呢,再加上永安侯和剑履上殿这些殊荣,谁会没事招惹他。
最关键的是,往日里刘辰从未向任何势力表现过敌意,所以现在也没哪个势力傻到平白无故给自己招惹这么一尊强敌,连向来被何进等人视为酸臭腐儒的士大夫,都罕见的哑火了。
刚才那个自以为是的老言官前车之鉴还在摆着呢,这些士大夫们还没到视死如归的境界。
因为到达这个境界的人,并不会多么反感刘辰。
纵观刘辰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出任侍中、执金吾,秣马厉兵、整备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盘踞在汝南郡的黄巾乱贼,壮大汉军威、保百姓安居,现在更有救驾的大功。
这些作为,无论怎么看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忠臣,以至连卢植这样的大儒都赞不绝口。
作为四年前跟黄巾军打过交道的人,卢植很明白那些贼众的难缠之处,他们动辄都是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的庞大部队,其中更有看起来相对无辜的女人和小孩,实在是令人头痛。
而刘辰这次对汝南黄巾军的处置方法,卢植在获知以后当真是赞叹不已,这位年纪轻轻的卫将军先是以离间之计斩敌囚首,然后又以火攻之计灭其爪牙,独留下尚且无辜的来俘虏。
听说刘辰把那些俘虏的女人和小孩,都安置在周围郡县以后,卢植就更为他的仁义而欣慰。
这危如累卵的大汉王朝,能有这么一位年轻俊才,当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今后,就是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啊!
当天的早朝,便在一众三公九卿、大臣郎将、以及士大夫们,对刘辰的恭贺下结束。
当然,这次汉灵帝之所以强撑着被重病缠身的龙体上朝,除了想要表示对拼命救自己的刘辰表示感激以外,也是要对以冀州牧王芬为首的谋逆集团施以极刑,以此来表示天子之怒。
其中,不仅首脑王芬被挫骨扬灰、夷三族,就连冀州牧府中的一干大小官吏也跟着倒霉了。
至于这些官吏中有没有无辜的,那就不是皇帝考虑的事情了。
甚至,在朝堂的时候,汉灵帝还曾表示,如有人能揭发王芬的同党,那么不仅赦免他可能存在的连带之罪,甚至还会因为将功补过而得到封赏,但即便如此,曹操还是没出卖好友。
要知道,曹操可是很清楚王芬谋逆集团的骨干帮凶,虽然周旌因为被下人出卖而早已被汉灵帝同样施以夷三族的极刑,但许攸却是侥幸的逃脱了,对于这位好友,他并没选择出卖。
尽管曹操知道,如果他把许攸供出来,再加上自己根本没参与此事,绝对会获得大封赏的。
或许,这就是“乱世之奸雄”的魅力所在吧。
最起码,现在的曹操,还是个重情重义的曹操,并非那个“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曹操。
…
眨眼间,便来到了中平六年(189年)的二月份。
刘辰那位极人臣的殊荣余波,也早在新年过后慢慢消散,但这雒阳皇城的朝堂上,局势却是显得愈发压抑混乱,甚至有点儿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这盖因为汉灵帝身体越来越差了。
在去年年底,汉灵帝还能强撑着身子,隔三差五的上一次早朝,但过完年之后,别说上朝了,这位皇帝陛下甚至连寝宫的门都出不了,如果不是刘辰有眼线,都会认为灵帝挂掉了。
毕竟在历史上,汉灵帝刘宏好像就是189年死掉的。
不过根据栗嵩传来的情报,即便汉灵帝活着也不容乐观,甚至就连吃喝拉撒都得人伺候着。
也让刘辰深感这个年代的人活着是真不容易,即便贵为天子的刘宏,都一下子病成这样子。
很明显,汉灵帝现在已经风烛残年、病入膏肓,什么时候驾崩,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而且,还是一个短时间。
正是因为如此,也让包括大将军何进、骠骑将军董重、车骑将军何苗在内的外戚集团,以张让和赵忠为首的宦官集团,还有曹操、袁绍、袁术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势力都暗流涌动。
他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如何能在汉灵帝驾崩前、以及驾崩后,为自己谋求到最大的利益。
在这其中,并不包括刘辰。
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超额完成目标,所以他现在大概是最清闲的。
不仅是最清闲的,而且名副其实是最大的忠臣了。
毕竟朝堂上那些家伙们,有的人巴不得汉灵帝早点死,有的人处心积虑想在汉灵帝临死之前捞点东西,而唯独刘辰,现在可谓是无欲则刚,因为他和贾诩已经商定好未来的谋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