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华夏帝国从山东开始

27讲学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华夏帝国从山东开始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在基础知识都熟练掌握了之后,才是八股文的写作技巧和应试技巧发挥作用的时候。我看了大家的文章,还有大概一半人对孟子的理解存在不足,这就只能在基础上再下功夫,然后再考虑写作和应试的问题,毕竟若是对四书的记忆和理解有误,再好的技巧也是无法弥补的。”

  “至于八股文的写作水平,大家多数人都还不错,至少达到了一般水准之上,在应试时至少能够让文章看得过去,不会因言辞不通或格式错误而落选,可见之前教授大家八股文写作的那位闻先生的不凡。我在这方面也就不再多说了。”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基础扎实了,写作又没有问题,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其实下面我所说的,才是能否被取中的关键所在。”

  “能够达到以上要求的考生,其实就已经基本具备了被取中的资格,但是一次乡试之中,能够达到以上标准的考生能有多少呢?我们知道,能够参加乡试的,都是在科考中被评为一二等的,是秀才中的佼佼者,至少一半的人是能够达到以上水准的。而一次乡试参加者至少上千人,甚至有三四千人,而录取的举人呢,至多只有一百多个,此时的取舍才是关键。”

  “一篇文章的优劣,除了那些硬性指标之外,并没有一定之规,主要还是要看主考官的好恶。那么关键的问题就出现了,主考官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呢?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功课了。许多平时考试总在前列,大家一致认为有大才的才子,却总考不中,其原因多数便出在这里。若他们的文章风格为主考官所不喜,而这些才子们有的不明主考官的偏好,有的则过分自负,不愿为此改变自己的文风,便在科场蹉跎一生的,也不在少数。”

  “考试之前,提前了解主考官人选,弄明白他师从何人,政治主张,文章风格,有什么忌讳等,对于我们的文章是否能入他的法眼就会至关重要。”

  “另外,若这主考官曾经主持过其他考试,那么他的出题风格也会暴露无遗。”

  “再综合此前几年的政治风气、会试殿试题目等,便能对可能的出题范围进行一定的预测,并根据以上内容适当地押一些题目。”

  “这种事情你们这些普通学子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就需要延请名师,对我们进行指导和辅助。而恰恰是在这方面,官家子弟对普通贫民家庭的优势尽显。尤其是那些身在京城的六部高官,在这方面的优势让普通的地方考生极难超越。除此以外,京城国子监的监生也有明显的优势。”

  “我们若能分门别类地选择押二十个题目,其实就基本可以涵盖全部题目范围了。即使所出的题目在这二十道题目之外,也可以大概套用其中的某一篇,只要稍加改动,便可以当作答案了。而这二十篇押题的作答文章,则需要参考主考官的喜好和政治特点来做,才能讨得一个巧,使自己文章中式的可能性提高到最大。”

  “这二十篇文章,需要由考生认真作答之后,再延请名师一一进行精雕细琢,然后再背熟。还要留出时间,练习相近题目的破题,以便套用所押文章,总会有所收获的。”

  “事实上,准备二十道题目的押题,已经是极大的手笔了。我们如果肯花功夫,甚至可以将四书和自己的本经中的每一句都按照这二十个题目进行分类,让这二十篇文章将全部出题范围都覆盖进来,考试几乎就可做到万无一失了。”

  徐光启这一讲,算是将官宦子弟的优势所在对章家书院的学子们交待了个彻底。不过章家到底能从这里面得到多少实惠,就要看章家高层的具体操作了,能否了解到各级主考官的相关信息,能否押中题目,能否把所押的题目打造成可入主考官法眼的利器,都有赖于章家的努力,以及章家能够请到的名师的水平。

  这可以算是科考的超级秘笈了,一般官员都不会轻易向外人轻易透露,因为自家子弟也要参加科举考试,若这等“秘笈”大范围泄漏出去,官家子弟所占优势势必会受到影响,这可是官场上十分犯忌讳之事。

  不过,一般的民间考生,即使知道了这里的秘密,也很难和高官子弟抗衡,原因很简单——自身资源不足,无法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最大。

  待徐光启讲完,章泽天站出来说道:“刚刚徐老所讲内容,还望在场的诸位加以保密。我在这里承诺,我章家将尽力按照徐老所讲,延请名师,为大家创造最好的应考环境。但是此事也是官场忌讳之事,若今后我得知谁敢将此事泄露于外者,必将受到我章家的全力打压,能否承受此等后果,尔等自己思量。”

  讲学结束之后,章泽天将徐光启送回自己的院子,想与他商量一下风车的结构问题,结果发现谭木匠已经在场院等他们了,他带来了章泽天委托他打制的一款新犁。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犁与后世的牛拉犁外形上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相对于后世的犁,此时的犁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不能调节耕地的深度。

  其实也不是绝对不能调整,只是调整时需要改变犁头相对于犁身的角度,这个操作极为困难。

  章泽天重新设计了犁头(犁铧)的形状,更重要的是将犁的曲辕与斜向上的手柄之间的连接改成了活动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在犁辕底下垫上适当厚度的东西,来调节犁铧的入土角度,以调整耕地的深度。这一操作极大地改善了犁的可操作性,使其耕地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另外,章泽天还为犁设计了分土板,分土板加以附加在犁铧的后方,将被耕起的土推向两侧,使耕出的垄沟更加清晰,或者为作物进行培土,也算是一个明显的改进。

  徐光启见到这张与传统犁差别不大的犁之后,便不肯再回院子里了,拉着章泽天要一起去试一下。章泽天喊了两名长工,套上一头牛便出了庄子。

  在天黑之前,他们在庄外的一片荒地之中,用这架新犁来回试耕了一番,期间也多次调整入土深度,充分体现出其中的优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