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我真是大昏君

第696章 朕的大明,华夏永盛(完结)

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6033 2022-05-06 05:2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真是大昏君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新书《逆天换明》已有二十余万字,请朋友们多多支持。

  本书完结,感谢朋友们不离不弃的支持。中间个人有些琐事,或断更,或少更,请大家多多谅解。别的不多说,希望和大家在新书继续在一起。

  …………………………….分隔线………………………………………….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求新求变,只为一个目标,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致落后,至少不要落后太多。

  但国际上,或者国家之间,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一个,弱肉强食,丛林法则。

  从泱泱上国的迷梦中早些清醒,从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自信中,找到开拓进取的动力,才是皇帝最终要让大明子民明白的道理。

  通过报纸,让子民们知道;通过钦定的教材,从小培养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新一代。

  通过战争使国家强盛,通过扩张使子民受益,利之所在,人皆往之。

  大灾害还在持续,但已经无法阻挡大明帝国继续强盛,继续扩张,继续开拓进取的脚步。

  婆罗洲除了坤甸总督,又增加了沙巴、古晋、山口洋三个领主;

  淡马锡总督则上奏朝廷,把巴淡岛划为自己管辖下的领主之地;

  与葡萄牙人共享的马六甲则在海军和人力的填充下,大幅扩张,明国开始向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渗透……

  吕宋总督李旦上奏请设棉兰老岛、民都洛岛、宿务岛领主,皇帝允准,交与“华夏龙腾”公司商议解决。

  同时,皇帝特意恩准李旦之后,可以指定继承人,并推荐一位领主,报备朝廷即可。

  在印度东海岸,明国海军先是借助于葡萄牙人的据点,再逐渐渗透扩张,与大举攻入的土司联军取得联系,夺取了沿海港口,从而稳固地得以扎根落脚。

  随着军队的侵略扩张,再加上掠夺,战争债券的稳定收益,使其成为最受大明国民欢迎的投资品种。

  五千万十年期债券,在天启十九年发行,预购溢出三倍之多,不得不摇号抽签。

  由此,大明的扩张不再受到朝廷财政的限制,而得到了全体子民的支持和赞助。闻战则喜,皇帝的希望成真,大明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

  而天启十九年,正是大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从西北到华北,又向南扩大到皖、苏等省。

  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南直隶……灾害的持续和蔓延,使这些受灾严重的省份,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之多。

  不是饿死的,也不是逃荒,十几年来的有序移民,疏散了人口密度,也减轻了赈灾的负担。

  得益于土豆、玉米、黑麦等抗寒耐旱作物的种植,得益于南方、海外的反哺,中原地区的社会得以保持稳定,百姓得以温饱度日。

  南方诸省,比如福建、两广、江浙,人口数量也呈下降之势。湄公、海南、东番得益于人口的迁徙,开发建设的速度大大加快。

  海外领地的增多,对于人口的渴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内地的人口早已不够,只好把占领区的人口进行异地迁徙、安置。

  对于缅甸的打击一直没有间断,联手暹罗占地抢人,大量缅人被迁往吕宋、婆罗洲等地。

  在海外领地,这些缅人将学会并使用汉语,逐渐被通婚同化,两三代之后,将彻底融入,成为大明子民。

  不仅是缅人,婆罗洲、吕宋、淡巴锡等海外领地,也开始进行人口互换。没有文字、历史等底蕴的土著,又在异乡,同化或驯化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而海外领地交纳朝廷的赋税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万,几乎全部用于海陆军的扩充和维持。

  朝廷财政,以及皇帝的金花银,则专力用于应对大灾害。甚至于,皇帝还拿出了内帑,才终于挺过了天启十九年至二十七年这最严重的八年时间。

  天启二十三年,皇帝重金求购,还附加了另外优惠的条件,橡胶种子和金鸡纳树种子终于到手。

  皇帝对此欣喜若狂,立刻下旨,赏赐献上种子的法国人以重金,并同意与法国王室商谈两国签约合作的诸项事宜。

  法国不算什么,皇帝盯上的是英国佬和荷兰人。而且,没有别的的条件,更让皇帝感到欣慰和庆幸。

  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种子被迅速送到婆罗洲,坤甸总督颜思齐不敢怠慢,接到密旨后,立刻辟出园子试种。

  这是两种战略物资,是发财致富的下金蛋的鸡;金鸡纳树,更是大明海陆军在南洋扩张并长驻的保护神。

  南洋将因此而富庶,大明的科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因为橡胶而腾飞,而改变。

  “英荷将爆发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战争,待尘埃落定,荷兰衰落,便是将其逐出亚洲的时候。”

  “在南亚次大陆,将与我国展开争夺的将是英国,从现在开始,便要开始布置,开始准备。”

  “霍尔木兹海峡,位置重要,与葡萄牙人联合收复,并占据霍尔木兹岛,于我国有利无害。”

  “西夷的主要精力在非洲和美洲,大明帝国在亚洲的布局正在其时,要持之不断地进行,切不可松懈。”

  “北方有俄罗斯国,其扩张之野心应高度警惕,不可轻视。在进军西域,以及争取漠北蒙古诸部时,要当心其插手。在东北,更应持续北进,并击破俄罗斯国南下扩张的妄想。”

  ……………….

  皇帝在继续轻闲,但在战略层面的指导和提点,却没有停止。一个总工程师,画出蓝图即可,具体的工作,自有下面的臣子执行运作。

  而且,不仅仅是战略走向,还兼有预言的性质,都在内阁、兵部备案可查。

  要说轻闲,还真是冤枉了皇帝,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培养自己的子女身上。

  特别是大皇子朱慈煊、二皇子朱慈煷、三皇子朱慈炯、四皇子朱慈燷、五皇子朱慈烽,皇帝亲自检查功课,并布置作业。

  朱慈煊为皇后张嫣所出,身为嫡子、长子,本是皇位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连皇后都能从皇帝的言行中看出,想要坐上龙椅,还需要自己的努力。

  离经叛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什么嫡庶有别,对于皇帝来说,没有什么约束力。而且,臣子已经换了数茬,对皇帝尽是崇拜效忠,迂腐之辈也进不了朝堂。

  在报纸上,皇帝也不只一次地说过,以国家的强盛、百姓的安居乐为重,不会以家天下的自私草率对待任何事情。

  对于皇帝迟迟不立太子,群臣是有过劝谏的。但皇帝并不为其所动,只是告诉群臣,他自然会选好继承人,不会令帝国生乱。

  张嫣开始也颇有微词,尽管没有表现出来心中的不满。

  但皇帝告诉她,不给皇太子名份,从长远来看,却是对朱慈煊好。古往今来,继承皇位的太子还好,若因不肖而废,十有八九的结局就是个死。

  “他若自己争气,皇位自是他的。没有太子名份,也不必有太多的负担。若无心皇位,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由得他。”

  “初中毕业,游历天下,治理一地……这是朕的考验,也是对他们的锻炼。若不愿接受,也由得他们。”

  皇帝的要求和条件,对皇后和妃嫔们是不加隐瞒的。说白了,能者居之,竞争上岗。

  立嫡立长立贤,皇帝选择了最后一个,连群臣都清楚皇帝的心思。说实话,这不符合封建社会的传统,但却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皇帝不会太昏庸。

  理不理解,对皇帝来说无所谓;谁敢反对,就看朕的冷酷无情。求新求变,如果连家事都做不了主,这个皇帝算是白当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

  午门之上,皇帝坐在御座中,望着下面向自己拜寿的文武百官。金水桥外,还有无数的京师百姓,不分贵贱,皆可仰着观觇。

  “免礼,平身!”皇帝沉声抬手。

  大汉将军一个、十个、百个,将皇帝的声音传了出去,直至轰如雷鸣。

  天启三十四年,皇帝五十大寿,千秋节是最为隆重奢侈的一次。

  天启二十四年,全国各地的旱情开始有了明显好转,大灾害的肆虐终于由顶而落。

  如今十年已过,借助于大灾害期间以工代赈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东北耕地的大幅增加,蒙地放垦的有序进行,北方的农业生产总量早已经超越了大灾害之前的最高水平。

  给大明帝国插上腾飞翅膀的还有大肆扩张的土地,人口的成倍增长,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

  蒸汽机在天启三十年,经过近二十余年的研究改善,终于进入了实用阶段。工商业、运输业的发展,由此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

  皇帝的目光从群臣和子民身上移开,望向远方,望向天边。

  他似乎看到了十万铁骑在天山脚下纵横驰骋;看到了铿锵的将士正跨过茫茫林海,向着极北推进;看到了帆樯如林的战舰,正劈波斩浪……

  他还看到了自己的子民,无论是内地,还是海外。虽然忙碌着生活,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安乐的笑容,并带着自信自豪地姿态傲睨着他国之人。

  这是朕的国,亦是全体华夏子民的国,凭着厚积薄发的国力,远超诸国,稳稳地屹立于世界之巅。

  皇帝缓缓站起身,再次向着山呼海啸般的人群,挥动了有力的手臂,露出了威严又欣慰的笑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