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2035年的足球

第399章 草稿

2035年的足球 一真居士 14714 2022-05-06 06:1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2035年的足球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第1章:地图

  昏暗的时代,昏暗的天气,昏暗的下午,昏暗的书房,高瘦而儒雅的青年站在古朴的书桌前,双手交叉抱胸,双眼兴奋至极,凝视着墙壁上贴着的地图,那地图的名字叫作《中土列国全图》。

  青年名叫李深,年方二十七岁,身高约有五尺三寸(约一米八零),他生活在茫茫宇宙中的另一个星球世界,此时,这个星球世界正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中期。

  这是茫茫宇宙中最为奇特的星球之一,它的表面大部分都被沙漠所覆盖,在李深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该星球上的人类已知的海洋只有一个,这是一个面积约四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型海洋,她被沿岸的人们称之为‘巨海’,或被称之为‘大洋’。

  巨海的东西南北四个海岸,分别称为东洲、西洲、南洲和北洲,李深便生活在巨海西岸的西洲上。巨海沿岸的人类大都认为,在他们的世界上仅仅存在着一个海洋,因此他们便将他们的家园称之为‘一海世界’,当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一海世界到底有多大。

  在巨海西岸的西洲,又可依照地理和民族分为四部分--中土、胡地、越地和羌地,居住在中土的,是数量众多的华族人,当李深年方二十七岁时,他正处于所谓的‘中土千年战国时代’,他正是中土列国之一的夏国华族人。

  李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他自幼刻苦读书、刻苦习武,他也是一个志向远大的青年,他的志向远大到了令人震惊、甚至是令人恐惧的程度。多年来,李深周游列国,向列国君主推销自己的王图战略,李深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才子、自己是中土列国水平最高的纵横家,哪国君主用了自己,哪国君主便能够征服列国、一统天下。然而,在列国诸侯看来,李深不过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穷小子而已;而在李深的家人来看,李深更不过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败家子而已。

  世间诸多学问,李深最喜欢的便是地理和历史,李深最喜欢的书籍便是地图和史书,贴在李深书房墙壁上的那张地图,长约5尺(1.67米)、宽约3尺(1米),是一张颇有年份的纸质地图。

  十年之前--也就是道元2033年,那年李深年仅十七岁,他偶遇了一位浪迹天涯的道士,那道士认为李深具有王霸之才、将建不世之功,因此便送了李深这张极为稀有的大幅地图。李深所在的中土列国,主要采取道元纪年法,道元元年是华族人开始大迁徙的那一年,如今,华族人已经在中土大地上活跃了2043年的时间。

  十年下来,如今那地图图纸已经微微泛黄,但李深依然爱之如命。十年来,李深每天都要仔细研究那张地图,每天都研究至少一刻钟的时间,因此,他和地图融为了一体:地图上每一条河流他都了如指掌,地图上每一座山脉他都深记在心,地图上每一座城市他都永不会忘,地图上每一个文字他都倒背如流。每天睡觉之时,李深心中所想,也都是那百看不厌的地图,以及那百读不厌的历史典故。

  又看了一刻钟的地图,李深感慨道:“地图啊地图,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你更美好的事物吗?如果有的话,似乎也只有传说中的绝色美女了吧!”

  一想到‘绝色美女’,李深又不禁想入非非,他自言自语道:“我要是能够当上某一国的相国,那该多好啊!我要是当上了相国,我就广选绝色美女进我的后花园,每天晚上,我都要两个绝世美女陪我共度良宵,哦不,两个不够,五个才过瘾,每天晚上,我都要五个绝世美女陪我共度良宵,哈哈哈哈!”

  自言自语一番,李深又摇头叹道:“李深啊李深,你又在做白日梦了,你何德何能,就你也能当上相国?你自负天下第一才子、你自负精通治国之术和纵横之术,可是你周游列国七年,又有哪国君主搭理你吗?又有哪国权贵看重你吗?你周游列国七年,又干出了哪怕一件大事吗?”

  想到此处,李深的情绪不禁低落起来,但稍稍低落了一会儿,他马上摇了摇头,自我激励道:“不,李深,你不能这么想,你绝不能这么想!你要振作起来!你要保持信心!你要以纵横家的前辈们为榜样!前辈纵横家门能够以布衣之身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你为何又不能呢?所以,李深,你一定要努力,你一定要努力练武习文,你一定要努力做大事,将来,你一定要做一番大事业。现在,你要更加努力看地图,地图就是江山,地图就是天下,只有熟悉了江山和天下,才能够拥有江山和天下!”

  于是,李深结束胡思乱想,又开始认真看起了墙壁上的地图,他指着地图右侧上的一篇蓝色区域,说道:“这就是巨海--已知世界唯一一个大洋。巨海可真够大的啊,据说啊,华族人的中土、胡族人的胡地、越族人的越地和羌族人的羌地加起来,还没巨海大呢,巨海可真了不起!不过呢,据说啊,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沙漠面积更大,巨海就已经足够巨大了,可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沙漠至少有10个巨海大,这到底什么样一个世界啊!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奇书--道教《千卷经》有言:时空中存在着无数个宇宙,每个宇宙等于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包括许多个中千世界,一个中千世界包括许多个小千世界,一个小千世界又包括许多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特殊地理环境,难道,这宇宙中所有的世界,都像我们这个世界一样奇特吗?不过,《千卷经》又说,《千卷经》的境界,只能研究我们所生活的这一个宇宙,对于时空种另外无数个宇宙,《千卷经》还没有资格去研究,要想研究其他宇宙,需要通过修行转世,转世到拥有‘参透一切事物的无上学问’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上继续修行,修行那‘参透一切事物的无上学问’,才有可能研究其他宇宙。那么,那个‘参透一切事物的无上学问’,到底是什么学问呢?难道还有比《千卷经》更高深的学问吗?那个‘参透一切事物的无上学问’,到底又存在于那个世界上呢?”

  李深并不知道,他所生活的星球世界,到底位于哪一个宇宙的哪一个星系里,李深也不知道,他所处的星球世界到底有多大。李深所生活的星球世界,其半径大约是6440公里,当然,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严格来说它是一个椭球体。李深所生活的星球世界,它的表面积总共是5.21亿平方公里,在这5.21亿平方公里中,海洋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陆地占据了绝大部分。陆地面积之中的大部分,又都被一种地理概念所占据着,这个地理概念便是--沙漠!

  在茫茫宇宙中的所有世界上,凡是能够做出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都有一颗异于常人的非常之心,李深便是如此。在茫茫宇宙所有的世界上,平常之人所关注的,无非是生老病死、吃喝拉撒,无非是结婚生子、柴米油盐,无非是升官发财、避凶趋吉,无非是为活而活、享受人生,但李深所关注的,却不是这些。

  李深所关注的,却是这些:宇宙有多伟大、世界有多庞大、天下有多广阔、异国有多奇特、江河有多辽远、山脉有多雄伟、历史有多悠久、名人有多优秀、战争有多残酷、战役有多惨烈、如何纵横捭阖、如何一匡天下、如何成为名人、如何成为名将、如何打赢战争、如何攻城拔寨、如何统一国家、如何统治国家、如何造福于民、如何发展社会……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不管是亲朋好友去世也好,不管是被打被骂也好,李深都不会哭出泪来,这不是说李深不懂什么是伤心,而是他确实不懂该怎样去掉眼泪。

  但是,每当凝视那标注着万里江山的地图时,每当阅读那记载着千年大事的史书时,李深总会深陷其中、李深总会感慨万千、李深总会激动万分、李深总会心情澎湃,到最后,李深也总会难忍泪水。李深就是这样一个怪人,他拥有异于常人的思维,他也拥有异于常人的能力,他为地理而生,他为历史而生,他为政治而生,他为外交而生,他早已和地理、历史、政治、外交融为一体,他终将会改变历史,他终将会颠倒乾坤,如果李深不是这样一个怪人,他也做不出那些名传千古的大事,他也不会吸引万千后人关注于他、敬仰于他。

  李深认真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只见地图的最右侧被涂成了蓝色,蓝色区域内标注了两个方方正正的华族文字--巨海,李深是亲眼见过巨海的,虽然他的故乡距离巨海有四千里之遥,但李深以最有水平的纵横家自居,数年来他一直周游列国、奔走天下,中土的大山大川看了个遍,中土的大湖大海他也悉数领教过。

  看到‘巨海’二字,李深又不禁回想起参观前年巨海时的情景,心道:“海洋啊海洋,你可真是伟大啊!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伟大!跟你比起来,大地都只能算是你的儿子!虽然大家都说,在我们这个‘一海世界’上,陆地比海洋大得多,但是见识了大海的气势之后,我是彻彻底底地被大海给征服了!”

  此时的李深自然不会知道,他所处的‘一海世界’的巨海到底有多大。在李深的故事被世人传颂了一千多年之后,‘一海世界’的人们才最终探测清楚:巨海是一个总面积达到了4528万平方公里的中型海洋,这其中,又有83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巨海的属海,巨海的主体面积则是3696万平方公里。

  巨海主体海域的平均水深约是3250米,仅仅是主体海域,巨海便拥有了一亿两千万立方公里的水量,加上属海的,巨海的总含水量高达1.25亿立方公里,巨海所储存的巨大水量,对于李深所处的‘一海世界’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正是由于巨海的存在,其沿岸东西南北四洲才能够生活着数以亿计的生物,东西南北四洲也才能够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在李深所生活的‘一海世界’上,纬度划分与其他文明星球一样,都是以赤道为0度纬度,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南北纬都有90度。在巨海的中心位置,有一个名叫‘千丈岛’的岛屿,这个岛屿近似圆形,其直径只有1000丈的长度,1000丈也就是3333.33米,在后世,这个名为千丈岛的小岛是一海世界上经度的起源,千丈岛中心是0度经度,千丈岛中心向东是东经、向西是西经,东西经都有180度。巨海的地理坐标是:最南为南纬2度,最北为北纬55度,南北方向跨越了57个纬度,约6400公里;最西为西经63度,最东为东经度65度,跨越128个经度,约14300公里。

  此时的李深,虽然知道什么叫经度和纬度,虽然也知道什么叫子午线,但他并不关注这些名词,实际上在他那个世界里,也没几个人关注这些名词。不过,李深对千丈岛却非常关注,因为这是他地理知识的最东端了,只见李深指了指千丈岛,自言自语道:“这就是千丈岛了,一个长宽都只有一千丈(3.33公里)的小岛,距离我们西洲有将近万里之遥(实际是约4000公里)。据说啊,千丈岛正好处在巨海中央位置,它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紧挨着一个叫做中岛的大型岛屿。千丈岛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子午线的起点,千丈岛向东是东经,千丈岛向西是西经,这东经和西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到底有个什么用处啊?道教的半数流派都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圆球;但巫教却说,我们这个世界是方形的;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个大圆球呢,还是方形的呢?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果真是一个大圆球,那么经度和纬度就有用了,如果我们这个世界真是方形的,那么,经度和纬度还有用吗?”李深生活在一海世界的西洲,西洲流行两种宗教,一种是道教,一种是巫教,两种宗教此消彼长、斗争不断。

  宇宙中有无数个文明世界,这些文明世界大都经历过农业文明时代,即便是处在农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也有很多人认为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个球体,李深所生活的世界里,就有许多学者如此认为。当然,对于这些学问,李深并不关注,无论世界是圆球还是方块,都不影响他吃喝拉撒睡,也不影响他看地图、读史书、立志向、想美女。

  李深又最后浏览了一番巨海,心道:“我还听说啊,从千丈岛向东,大约再航行一万里(实际也是4000公里),还有一个叫做东洲的大洲,听说东洲上生活的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那么,在我们这个一海世界上,到底真的存在着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的‘白种人’吗?白种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呢?他们有几只手、几条腿?他们吃饭吗?他们喝水吗?他们晚上睡觉吗?……”

  想着想着,李深又进入了想入非非的状态……

  看完了地图上的巨海地区,李深又将目光瞄向了巨海的西海岸,只见巨海西岸又被分为了四大区域,李深走近地图,拍了拍地图的中间位置,说道:“这就是中土,这就是我们华族人的中土,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它拥有世界最多的良田,它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我们中土更加美好的土地了!”

  巨海西海岸又名西洲,西洲可分为四个部分:中土、胡地、越地和羌地。中土居于海西中部,总面积是500万平方公里,东西最长大约3000公里(西经35度至西经62度),南北最宽约2250公里(北纬25度至45度),中土北部依4400公里长的北岭与胡地分隔,中土西部依3300公里长的西岭与岭西分隔,中土南部依3800公里长的南岭与越地分隔。

  中土有三大水系,规模最大的是华江水系,华江是华江水系的主体,它全长5000公里,如果以华江第一大支流夏江为源头,那么华江的总长度将会是6500公里,是‘一海世界’第一长河和第一大河。

  华江发源于中土西戎国的天龙山脉,沿中土中部宛转奔流一万里,在中土东夷国的江口城附近注入巨海,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8800亿立方米。华江水系的流域面积总共是330万平方公里,加上附近独流入海的平原河流,将会达到惊人的380万平方公里,而这3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一大半地区(230万平方公里)都是广阔的华江平原,因此,华江流域的土地是非常肥沃的。

  华江有众多大型支流,其中最大的十条支流是:北岸的戎江、褒江、夏江、徐江和纪江,南岸的僮江、苗江、瑶江、黎江、和夷江。除此之外,华江还有800多条中小型一级支流,华江的二级支流、三级支流等等河流多达10万条,这10万条河流一起组成了规模极为庞大的华江水系。

  李深注视着地图中的华江流域,说道:“现在,列国纷争已有千年之久,一千年来,列国互相征伐、互相吞并,一千年前的八百诸侯,如今已经只剩下了大国十八、小国数十,天下十八·大国,其中有十四大国分布在华江流域:我那不争气的母国夏国、我现在谋求职务的纪国、两百年前差点儿一统天下的西部强邦戎国、天下最富的国家--位于最东部的东夷国、华江流域西南部的神秘国度苗国、华江流域中南部强国黎国、华江流域中东部强国徐国;此外还有褒国、瑶国、僮国、北夷国、南夷国、雍国、梁国,再加上北江流域的北狄国和南狄国,以及南江流域的东闽国和西闽国,这就是天下十八·大国了!这十八路诸侯,到底哪一家能统一天下呢?”

  说着说着,李深又将目光投向了夏江。在华江水系中,不得不提到其最大支流夏江,作为夏国人,李深对夏江可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华江本身也只有5000公里的长度,但其‘长子’夏江却也有4500公里的长度了,其流域面积也达到了惊人的11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华江流域的三分之一。华江在夏国的夏口城接纳夏江之后,又奔流了1500公里,最终在东夷国江口城北部汇入巨海。

  作为一条长达4500公里的大河,不同河段的夏江也有不同的名城:夏江上游又称梁江,梁江流域主要是梁国的地盘;夏江中游又称雍江,雍江流域主要是雍国的地盘;夏江下游方称夏江,夏江流域主要是夏国的地盘。不过,最近一百年来,夏国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国土面积不断缩小,夏国王室也大都是得过且过的德行,因此李深一直看不上自己的母国,反而却在天下各大强国疲于奔走。

  华江是中土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华江以北的中土地区又称江北,华江以南的中土地区又称江南;江北的年降雨量为300-600毫米,江南的年降雨量则为600-1200毫米;江北主要种植小麦,江南则是小麦和水稻并种、以水稻为主;江北民风粗放,江南民风细腻;江北擅长陆战,江南擅长水战。

  浏览了华江水系,李深又将目光看向华江的东北部和西南部,自言自语道:“这里就是北江流域和南江流域了,虽然北江和南江都无法和华江相比拟,但也都是水量丰沛的大江大河了。”

  在华江流域的东北部和东南部,是中土的另外两大水系--北江水系和南江水系,华江和北江两水系的分水岭是杨山山脉,华江和南江两水系的分水岭则是楠山山脉,北江水系和南江水系的流域面积,都约是60万平方公里,当然,这个面积也要加上两江周边一些独流入海的中小河流。

  李深一边看图,一边说道:“北江流域和南江流域的居民,也是以华族人为主的,不过呢,北江、南江跟我们华江流域的民风还是略有不同的:北江流域生活的主要是信奉火龙的华族狄人,因此北江又名狄江,狄人建立了北狄国和南狄国,他们民风彪悍、性格豪爽,风俗习惯比较接近胡地的胡人;南江流域生活的主要是信奉蛇类的华族闽人,因此南江又名闽江,闽人建立了东闽国和西闽国,他们民风野蛮、性格细腻,风俗习惯比较接近越地的越人。”

  李深一边说,一边回忆着游览南江流域和北江流域的情景,想了一番,又说道:“总的来说,中土的地理很容易记住:东面是巨海,南面是南岭,西面是西岭,北面是北岭;中土有华江、北江和南江三大水系,华江水系居中,面积广阔、平原广布,东北和东南分别是北江水系和南江水系。整个中土的主体居民都是华族人,他们创造了繁荣的文化和经济,他们也经历了悲惨的战乱和灾难。”

  看完了中土,李深又将目光下移,瞄向了越地,只见那地图纸上,越地位于中土的南方,依南岭与中土分隔,但是越地却并不连续,被海洋分为三大部分:河越、岛越和山越。

  河越是指南岭以南狭长的沿海平原,南岭是一座长约3600公里、宽约200公里的巨大山系,南岭以南,却是长约3000公里、平均宽度仅有20公里的狭长沿海平原,这里的降雨非常充沛,河流众多且短小流急,居民多居住在河边,故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是河越,这里的居民则被称为是‘河越人’。河越人距离华族最近,受华族影响较大,因此河越人的生活方式乃至语言文字都已‘华族化’,是一个相对文明、友善的族群。

  岛越是指与岭南沿海平原隔海相望的一个大型岛屿--越岛,越岛位于巨海西南部的越湾之中,越湾东西最长约3000公里,南北最宽约1500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90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却也有惊人的105万平方公里,这个超级大岛就是越岛。越岛东西最长约2300公里,南北最宽约700公里,与越湾北岸隔北部海峡相望,与越湾西岸隔西部海峡相望,与越湾南岸隔南部海峡相望。越岛更加靠近越湾南岸和西岸,与越湾北岸和西岸的距离都在200公里以内,与越湾北岸的距离却大多在400公里以上,可以说,越湾是包被着越岛的,就像是羊水包被着胎儿。越岛是一个热带岛屿,岛上山峦起伏、雨林密布、瘴气肆虐、民风野蛮,外人一般是不敢登陆到越岛的,因为岛越人的民风是非常强悍野蛮的,吃人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外人进入越岛极易生病、极易迷路,即便是一峡之隔的河越人,也不敢随便跑到越岛上晃荡。

  山越是指越湾西岸和南岸,这里的海岸线绵延数千公里,但沿岸大多为山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便被称之为山越人。山越地区山高林密,是典型的热带高山雨林地区,那里气候炎热潮湿,交通极其不便,生存非常困难,民风自然也非常彪悍。在山越人居住区的尽头,便是面积广阔的热带沙漠地区了,看到地图左下角那一大片被染成黄色的区域,李深不禁感慨道:“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横穿整个世界的大沙漠,那该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啊!”

  看完了越地,李深向左走了一步,头也抬了起来,望向了地图的最上部,说道:“北岭以北,这就是胡地了!北岭以北如果都是海洋,那该多好啊,那样的话,就没有只懂掠夺和屠杀的胡族人了。”

  在地图上,中土的北边--北岭以北,正是面积广阔的胡地,胡地又分为三部分:东胡、北胡和西胡,三者的面积都在300万平方公里以上,华族人对胡地的探索还比较浅显,华族人对胡地的胡人只有两个认识--野蛮、杀人。

  虽然三胡的面积都广阔,但其人口和城镇却都很稀疏,三胡居住的都是胡族人,他们说胡语语系。其实呢,北胡名义上是‘北’胡,但它是居于三胡中部的,它的位置并不比东胡和西胡更靠北,只是因为北胡位居华族中土的正北,因此被华族人称之为北胡。东胡与北胡之间隔着一座名为银山山脉的大山,西胡与北胡之间隔着一座名为金山山脉的大山,这两座大山都约有3500公里长,三胡与华族之间相隔的,则是绵延4400多公里的北岭。

  三胡之中:北胡草原与戈壁广布,盛产马匹,那里的居民过着纯粹的游牧生活,并出产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军团;东胡分布着广阔的亚寒带森林与河流,生活着众多的河流鱼类和森林动物,那里的人们过着渔猎生活;西胡既有草原又有森林,既有沙漠又有平原,那里的人们过着农牧渔猎兼有的生活,骆驼骑兵是西胡的一大特色。

  在李深的地图上,东湖的河流是向东和向南流入巨海的,北胡的河流则是向北流入一个名为北海的海域,西胡的河流则是向西流入一个名为西海的海域,北海和西海是李深所处世界上另外两个海,北海位于北胡的北部,西海位于西胡的西部,这两个海面积都不大,都只有大约25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都只有400米,水体体积都只有10万平方公里,还不够巨海水体体积零头的零头,当然,这些地理学和海洋学知识,李深却是完全不知道的。

  由于北海和西海都不不够大,而且它们的周边都是茫茫大陆,因此呢,华族一些地理学家便主张说:北海和西海其实并不能算是海,严格来说,它们只能算是湖--比较大的湖。但不管怎么说,北海和西海的存在,还是给北胡和西胡地区提供了一定的水汽,并给北胡和西胡的河流提供了最终归宿,也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远离巨海的北胡和西胡才不至于那么的干燥。

  看完了胡地,李深又将目光转眼到了地图的最左侧,这里是羌地,地图显示:羌地位于西岭西部,西岭呈南北走向且颇有曲折,它是一座长约3300公里、宽约300公里的巨大山系,但西岭的高度却并不算高,最高峰也不超有3000米。西岭以西,是一个巨大的裂谷带--岭西大裂谷,这个裂谷带南北长约4000公里,东西宽约200公里,是李深在的一海世界上的另一处标志地形。岭西大裂谷海拔较低,其中零星分布着数百个中小湖泊,湖泊周围居住的都是羌族人。

  在岭西大裂谷以西,就是面积广阔的岭西戈壁地区了,这一带的戈壁约有6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由于西岭的存在,巨海的水汽只有极少数才能吹到这里,西海对岭西戈壁也是杯水车薪的存在,因此,岭西戈壁得到的降水也非常有限,这里长年难得下几滴雨,但在岭西地区,却也有上千个绿洲点缀其中,各个绿洲里居住的也都是羌族人。

  看到岭西戈壁上标注的漫漫黄沙,李深又感慨道:“岭西戈壁的大部分地方,长年下不了几滴雨,但是据说,岭西戈壁下面竟然还有极其丰富的地下水,这地下水位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便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绿洲,那我真是奇了怪了,既然岭西戈壁长年不下几滴雨,那么,岭西戈壁下面的地下水到底是哪里来的呢?难道真如羌人的神话所说的那样--那些地下水是是他们的神灵赐给他们的?戈壁下面有地下水,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啊!可是这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存在!”

  李深正在为地理之谜而百思不得其解,门外却忽然响起了敲门声,紧接着,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传了进来:“明泉兄,你在书房吗?”‘明泉’,正是李深给自己取的字。

  长史

  李深还未从对地图的痴迷中脱离出来,门外便又出来了青年人喜悦的声音:“明泉兄,在吗?明泉兄,快开门,好消息,好消息!”

  听到‘好消息’三字,李深心内不禁一动,来人正是他在鬼谷学派的同窗好友--纪国人张荣,字韶华,此人生于道元2017年,年方二十六岁,比李深小一岁,李深此番前来纪国,就是来投奔张荣,以谋求进入纪国政界高层的。

  张荣出身于纪国豪门,其父兄都在纪国都城寿明做大官,李深与张荣又是关系极佳的同学,因此,李深‘屈身下驾’,来到了实力并不是很强的纪国,李深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张荣的关系,至少也能在纪国都城混一个级别不低的职务。

  不过,李深高估了张荣在纪国的能量,也高估了纪国统治者们爱才的心,张荣为老同学李深跑前跑后,工作确实也没有少做,他还为李深牵线联系上了纪国丞相王渊,然而,丞相大人不愿意做伯乐,对李深这匹千里马视若无睹,李深无奈,只好跟着张荣混饭吃。

  同时跟着张荣混饭吃的,还有李深另外一个至交好友--刘逸,这位刘逸先生也出自鬼谷学派,他比李深大两岁,年方二十九岁,虽然他身矮貌丑,但他才华横溢、无人能及,李深游遍天下,没一个人看在眼里,却唯独佩服这位比自己矮了一头的丑先生。

  李深和刘逸来到纪国首都寿明城之后,张荣为二人安排了一套住宅,这是一套普通的民宅,有三间堂屋、一间东屋厨房、一间西屋书房和一个小院子,虽不是豪宅广厦,但对于李深和刘逸来说,却也是极为舒适的住所了。

  跟着张荣混吃混喝一个月,李深和刘逸都已对纪国失去了希望,两人正在谋划着到他国再寻机遇,就在这时,房门外传来了张荣的报喜声,虽不知张荣带来了什么样的好消息,李深倒也难免暗自期待:“莫非,莫非是王渊丞相良心发现,准备重用我了?”

  李深赶忙走到书房门口,打开房门,只见一身白色华服的张荣笑容可掬,连连说道:“明泉兄,好消息,好消息啊。”张荣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富家子弟,其身高约有五尺四寸(一米八三),虽然他出身富贵,但他的性格还是非常随和的,张荣本人才华中等,他对于两位才华横溢的同门师兄李深和刘逸极为推崇,两位师兄前来投奔,张荣鞍前马后为师兄跑官,没有丝毫懈怠和抱怨,堪称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典范和榜样。

  李深见他情绪激昂,便忙问道:“什么好消息,韶华老弟?”

  张荣张张嘴,刚想说,突然却又转身而去,来到书房旁的一扇门前,拍了拍门,大声说道:“文远兄,文远兄,还在睡吗,快醒醒,好消息,好消息。”张荣所说的‘文远兄’,正是身矮貌丑的绝世大才刘逸,他的字正是‘文远’。

  很快,门开了,无比邋遢的刘逸刘文远先生走出了房门,一边走路一边挠着乱蓬蓬的头发,挠了两下便从头上挠出了两只虱子,他将虱子捏在手里,本来想要一用劲给捏死的,突然间却又善心大发,用嘴轻轻一吹,将那两只虱子吹到了地上。然而,那两只虱子似乎是无比留恋刘逸的这个宿主,刚落到地上,便朝着刘逸拼命爬去,生怕这个最佳宿主抛弃了他们。

  刘逸无心去看虱子,继续挠着头,并向张荣问道:“什么事,韶华兄?”

  张荣将刘逸拉到李深身边,说道:“文远兄、明泉兄,好消息啊好消息。”

  李深和刘逸一齐问道:“什么好消息,韶华兄?”

  张荣眉飞色舞地说道:“文远兄、明泉兄,你们知道吗,我王(现任纪国国王姚辛)决定,在我们纪国和北夷国交界处新设一郡,名为东宁郡,该郡下辖六县,管理三十万人口,我王已经决定,任命咱们鬼谷学派的前辈--张防张子卫先生出任东宁郡守,张子卫先生向我王和王渊丞相提出,邀请二兄出任长史和郡丞--明泉兄长史、文远兄郡丞,我王和王丞相已经同意了,看来啊,我王和王丞相还是非常欣赏二位师兄的呢!”

  张荣说罢,李深和刘逸也都甚是激动,两人都不禁拍起手来,说道:“太好了!太好了!”

  不过,激动过后,两人的脸上却难免挂上了一丝失落,毕竟,这二人自视甚高,他们向来都将自己视为丞相级别的人物,他们都幻想着,能够像二百多年前的纵横家韩睢那样,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二百多年钱的韩睢是虞国人,同样出自鬼谷学派,他十八岁起便开始周游列国,年仅二十一岁时便成为了戎国丞相,然后他带领西戎富国强兵、南征北战,短短四十年间便征服了整个江北,戎国也大有一统天下之征象。然而,在韩睢不幸去世之后,戎国王室发生了宫廷内斗,进而爆发了大规模内战,内战消耗了戎国的元气,被戎国征服的江北诸国也纷纷趁机独立复国,并开始清算战国,戎国又遭到了更加沉重的打击。韩睢去世后不到十年,韩睢那四十年的心血便毁于一旦,戎国的疆土比之韩睢入戎为相之前还要小,戎国未能一统天下,也是二百多年来以‘天下人’自居的纵横家们的一大心痛之事。

  虽然难免失落,但是多年孤苦漂泊之后,李深和刘逸的傲气也消磨了大半,如今听闻自己受聘为长史和郡丞,两人也都在心中对自己说道:“长史就长史吧!郡丞就郡丞吧!有个小官当,也比一无所有强吧!……”

  张荣宣布完好消息之后,又眉飞色舞地对李深和刘逸说道:“文远兄、明泉兄,既有如此好事,就该庆祝一番,我提议,我们去‘花街’上喝上一番,二位师兄以为如何?”‘花街’是纪国首都寿明城的一条著名街道,这条街上鲜花不多,但是像鲜花一样的姑娘却有不少。

  张荣此言,正合李深之意,李深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刘逸却面无表情,说道:“我对酒没有兴趣,我对女人更没有兴趣,你们去吧,我还是回卧室看我的书去……”

  于是,刘逸回到卧室看书去了,李深和张荣来到了著名的花街,寻了一家酒楼,定了一间客房,点了几个小菜,找了几个姑娘,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个晚上……

  时间如飞而逝,转眼间,纪国新成立的东宁郡太守张防就要去上任了,李深和刘逸告别了师弟张荣,带上宝贝地图和书籍,跟着张防,来到了纪国东部边陲--距离寿明城700里之外的东宁城,这里是东宁郡郡治--也是东宁县的县府所在地。

  在东宁城的日子里,李深出任长史,刘逸出任郡丞,两人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协助太守张防,将东宁郡治理地井井有条,两人出色的工作能力深得张防郡守欣赏,也深为纪国的邻居--北夷国所忌惮。

  一转眼间,又是半年过去了,时间来到了道元2043年的初秋,这天上午,在东宁郡的府衙里,李深和刘逸正陪着郡守张防大人处理公务,忽然间,只见两名卫兵连滚带爬地闯进了郡守大人的办公室,他们一边滚爬,一边惊慌失措地大喊道:“不好啦!不好啦!大事不好啦!不好啦张大人,张大人,平阳县民造反啦!平阳县有六千县民造反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