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零售的哲学

第2章 一切从“打破常识”开始(1)

零售的哲学 日铃木敏文 6925 2022-05-08 00:5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零售的哲学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我的工作“原点”

  事实上,我过去对商品流通业并没有什么兴趣。流通行业的工作内容是出售商品、购入商品,需要缜密的心思。所以我曾认为这项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然而如今,我却身为7&i控股集团(seven & i holdings)——这一在国内外总营业额超过9万亿日元的流通集团的经营负责者,掌控企业前进的方向。在感叹人生际遇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同时,我认为这也与自己从踏入社会开始累积至今的各种工作经验密不可分。我做任何事都不会半途而废,总是坚持以这样的性格全身心地投入,竭尽全力地度过每一天。即使是被外界定论为“不可能”的事,我也能不畏艰难、勇敢地发起挑战——我的职业生涯反复上演着这一过程,而这些经历也成就了我的今天。

  我每天努力工作的体验正是我工作的“原点”。在本章,我将就这一原点展开叙述。

  奇妙的际遇

  1956年4月,在我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进入了东京出版贩卖公司(即现在的东贩)供职。

  最开始,我专心从事于需要熟记出版社名录以及各种图书、杂志特点的见习工作,例如担任“退货负责人”——将从书店退回的书籍逐一进行分类,并返送至出版社;或是作为“驻店售货员”,直接与来公司购书的附近的书店人员打交道。

  进入公司半年之后,我被调往出版科学研究所,在研究所的工作经验对我日后身为经营者的视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版科学研究所是东贩为了谋求出版业界的现代化而成立的调查机构。当时的出版业几乎没有统计的概念,因此研究所的任务主要是收集并分析各类出版物的出版数量、读者的类型、读者对出版物的需求特点等数据。总之,是一项全部都要从零开始的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有助于经营的两个基础的学科知识——统计学和心理学。

  当时,我每天白天要采访读者,并对采访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晚上,公司会聘请大学老师为我们讲授统计学和心理学的课程。要想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统计学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要想保证采访的客观性,避免提出具有主观诱导倾向的问题,心理学的知识也不可或缺。因此,为了能够在工作中熟练运用统计学和心理学,我不分昼夜地拼命吸收这两门学科的知识。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我锤炼出一双不会盲目轻信数据的眼睛,能在第一时间捕捉数据出现的细微变化,并深层次地思考变化的原因。我想,正是因为懂得了理解他人心理的重要性,我才会在多个公开场合反复强调——“面对现代消费型社会,不能仅仅借助经济学来分析,也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对我而言,出版科学研究所就像是一所隐形的研究生院。

  之后,我又被派到宣传部,担任半月刊《新刊新闻》的编辑工作。杂志的编辑方针以新书目录为中心,主要工作是编辑各种介绍最新出版图书的文章,在我赴任之前的发行量只有5000册。

  因为杂志主要面向有大量购书需求的爱书之人,公司认为不需要在宣传上花费过多的费用,甚至对提高发行量不抱任何期望。于是我向上司提议,是否可以对杂志采用收费发行的方式,如果把它改编成一本充满趣味性的“读物”,那么以爱书人为主的读者一定会有兴趣购买。同时考虑到每次花费心血向杂志投稿新书介绍文的作家们,我认为也有提高发行量的必要。

  当时,我的顶头上司并不想改变持续已久的既定做法。但是,只要不轻言放弃就会出现支持自己的人。隔壁企划部主任对我的想法很感兴趣,并代为转达给了当时的社长,让我获得了在董事会上介绍方案的机会。最后,《新刊新闻》得以问世,其中还加入了采访着名作家及女演员等崭新的企划。

  作为方案的提出者,我一个人承担了包括策划、编辑、采访、撰稿、印制在内的多项职责。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三十岁在即,我开始思考是否能够不依靠公司的名号,以自身的力量发起新的挑战。因为在工作中结识了众多活跃于各个领域的独立作家和名人以后,我经常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那时,我曾和评论家大宅壮一的学生们谈起过制作电视节目的计划,打算合伙开拓一个独立项目。为此寻找赞助商时,我想起了伊藤洋华堂。实际上,我在一年前曾和一个朋友谈过跳槽的想法,这位朋友所在的公司是伊藤洋华堂的客户,正巧那时伊藤洋华堂也在招人,朋友就向我推荐了。因此,我对这家公司留有印象。于是我通过朋友联系了总部的人,并前去商议赞助问题。

  这就是我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契机,现在想来真是奇妙的际遇。

  虽然起初我并不准备加入伊藤洋华堂,但在提到独立项目的时候,总部的人说:“就在我们这里完成这一项目怎么样?”想到可以一边为公司编辑刊物,一边推进项目,我立刻充满了干劲,欣然前往。然而,在我一进入公司后,项目的事情变成了“将来再说”,与当初谈好的条件截然不同。原来,那时公司正处于大型商场的发展期,他们只是想设法招人罢了。而我的流通业人生就在普通职员常挂在嘴边的“本应该不是这样的”状况下展开了。这次跳槽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和东贩同事的挽留,但是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算心里多么不甘愿也无法回头。

  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认真对待,这就是工作的真谛。我坚信人生没有无法完成的事,如果一直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眼前的道路必定会打开。就这样,我立刻调整好了心态,向流通行业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作为管理部门的统筹者

  1963年我刚刚进入经营新兴综合超市的伊藤洋华堂时,公司尚处于发展阶段,店面总数共计只有5个,从业人员大约在500名左右。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公司迎来了急速的成长期,仅一年雇佣的应届生就超过了1000人。在公司发展期间,我兼任了推广、宣传、人事、财务经理等几乎所有管理职务。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极度渴求具备统筹管理能力的人才。受益于凡事注重逻辑的性格和过去担任东贩工会总书记的经验,让我得以胜任这样一个职位。也许有人会认为,既要从事推广业务,又得兼顾人事工作,一定非常疲惫,然而我却并不感到苦闷。实际上,如果有空余的时间,我还会主动揽下本职以外的工作,在长时间地保持紧张感、集中精神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状态下,反而能更顺畅地开展工作。

  其实我当时并不具备任何销售或采购的相关经验。也许正因如此,我才不会被流通行业的常识和商业习惯所禁锢,才得以连续不断地在业务上提出新的改革方案。

  同样,我之所以能在日后建立日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7-eleven,也是因为没有受制于行业常识的缘故。在下文中我将会详细介绍这一创业历程。

  轻松的背后是停滞不前

  20世纪60年代后期,大型超市迎来了繁荣期。在经历了经济的高速成长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迅速高涨,卖方市场的时代正式来临。这期间伊藤洋华堂趁势加快了开设新门店的速度。然而,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当地商店街的强烈反对。1971年9月,38岁的我时任公司董事,以高层管理者的身份参与了两方的谈判会议。虽然我方反复强调“我们能够实现大型商店和中小零售店的共存共荣”,可对方却不予理睬,反驳说“这是痴人说梦”或者“不过是强势方的片面之词”等等。对于这一现象,我由衷地感到不解。虽然人们普遍信奉“大者为佳”,然而我所理解的经营在于方式方法,核心因素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内容,与店铺规模的大小并无直接联系。如果能真正实现大型超市和小型商店的共存共荣,理应是一个绝佳的平衡状态。

  或许正因为我是个毫无零售经验的门外汉,思维才能跳出当时固有的商业框架,迸发出许多新奇的想法。直白地说,我注意到中小零售店经营不善的缘由并不在于大型超市的崛起,而是经营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被顾客所淘汰。

  任何行业都是如此。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以为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少越对自己有利,但是,一旦没有了竞争对手,事业往往会止步不前。以零售行业为例,如果一家店铺的周围没有任何同业竞争者,那么顾客可能只是由于受到交通上的限制,无奈地进店消费,久而久之,店铺经营者将变得得过且过,产生麻痹懈怠的情绪,失去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变革创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当事业发展受阻时,怨天尤人是最轻松便捷的方法,但是轻松的背后即是停滞不前。只有正视自身的弱点,努力做出改善,并不断地向新目标发起挑战,才能脚踏实地地前进,得到稳步的成长。

  目睹谈判双方当时的焦灼状态,我心想,难道就没有让大型卖场和中小型零售店共生共存的双赢方法吗?

  邂逅顶级企业

  而正是那段时期,我无意间在美国与一家以数字“7”和英文字母“eleven”构成logo的小店铺邂逅了。当时,伊藤洋华堂为了向零售业的发达国家——美国看齐,在公司内部组织了海外研修活动,每年都会分批派遣60到70人前往美国展开10天左右的研修学习,而我作为负责人也会随队同行。

  某天,我们一行人在前往加利福尼亚的途中,进入了沿路的一家小店休息。而这就是我和7-eleven的初次相遇。那间小店好比一个小型超市,既有热狗、咖啡等食品,也有香皂、毛巾等一系列的生活杂货,似乎应有尽有,什么都能买到。“没想到美国居然还有那么小的店啊”——与7-eleven的初次相遇,只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

  然而在回国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却着实吃了一惊,原来当时踏入的小店名为便利店,是美国南方公司在北美拥有4000多家连锁店的顶级优秀企业。由此我猜想这个名为“便利店”的门店一定拥有某些独特的核心技术,如果将7-eleven便利店引进日本,说不定就能解决众多小型店面临的严峻问题,实现大型卖场和中小型零售店共存共荣的平衡模式。

  当然,想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必须和美国南方公司签订特许加盟协议。

  来自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

  但是,加盟便利店的提议却遭到了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大家认为,自从超市出现在消费者的生活里之后,多数商店街上的小店铺都变得门可罗雀,营业额大幅跳水。现在再逆势而行建立小型店,根本是违背商业逻辑的行为。甚至连公司外部的业界人士和学者们也纷纷表明了坚决否定的态度。其中,一位董事会成员还以我没有销售经验为由头,讽刺我是“做白日梦的门外汉”。

  但也正是我的没经验,能让我站在不同角度分析造成商店街衰败的因素。

  第一个原因是小型商店的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当时的政府行政机关指导店铺“缩短营业时间”以及“周日停业”,虽然其目的旨在提高效率、确保从业人员的权益,但实际却与顾客的需求背道而驰。如此一来,反而起到了负面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小型商店的生产效率。

  另一个原因则是市场的变化。从前刚开始营业就立即销售一空的明星产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却逐渐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滞销品。现在的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价格的高低,“价廉=畅销”的时代已经远去。

  今后中小型零售店不能从正面与大型卖场硬碰硬地竞争,而应找到不同的定位,并以此作为获取收益的利器。

  我向四周的反对者解释道:“中小型店不能和大型商店采用相同的经营方法,而应该挖掘出差异化的经营特点,例如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等,这样才有机会与大型商店并驾齐驱,实现共存的目标。”终于,这番言论说服了大家,没有人再提出反驳的意见。

  艰难而漫长的谈判之路

  行至这一步,最困难的时刻才刚刚到来。在获取公司同意后,我于1973年4月得到了直接向美国南方公司的管理层阐述合作计划的机会。

  为拿到这次谈判机会,我们做足了功课,几乎花费了一年的时间。1972年5月,伊藤洋华堂的业务研发负责人曾拜访过南方公司,不曾想竟吃了闭门羹。最后还是经由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里的一位建设部门计划统筹组主任的介绍,才好不容易得到了这个珍贵的机会。

  对方的经营高层本身对日本有一定了解,同时也对日本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听了我方的阐述后,美国南方公司派出访日考察团,调研了日本零售业的现状并实地考察了伊藤洋华堂的多个店面,以此了解店铺的开发能力和市场情况。考察团回国后,提出了涉及百余个项目的问题。为此,我们通宵达旦,迅速而详尽地解答了对方的所有困惑。到了6月,双方终于开始步入正式的合作谈判环节。然而,对方在谈判中态度强硬,开出了许多令我们难以接受的条件。

  美国南方公司提出,首先我方主导便利店事业的公司必须与南方公司合并。其次,店铺的开设位置只能限定在东日本区域,并且8年内要达成2000家连锁店的开发指标。最后,特许权使用费必须占总销售额的1%。

  事实上,如果我方硬吞下所有条件的话,即使对方是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连锁经营机构,这项事业也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别开玩笑了,这样的条件没法谈判!”

  最终谈判会议上,我在位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南方公司总部,当着社长和所有股东的面,用力一拍案,对全部条件说了“no”。而对方也神色严峻,看似对我的回答非常不满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