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世界文化之谜

香妃传说之谜xinreMENxs.CoM

世界文化之谜 马云飞 19608 2022-05-08 01:0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文化之谜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原始人文身之谜

  现代很多年轻人喜欢在身体上大面积文身,其实,这种活动在原始土着人那里却乐此不疲,探其原因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

  在原始人的心目中,绘身和文身是一件非常重大神圣的事,如澳洲土着平时总是随身带着红、白、黄各种的颜料,不时地在颊、肩、胸、腹等处点上几点颜色,到了重大庆典时则要把全身涂成五彩缤纷。北美温哥华的努特卡印第安人在他们的节日里喜欢用动物油脂配制成各色颜料在脸上绘制出五花八门的图形,还要撒上些闪闪发光的云母碎片以渲染喜庆气氛。与绘身相比,文身就多少要忍受一点痛苦。如澳大利亚某些土着是用锐利的贝壳片或石片在胸部和腹部制作瘢纹的,为了使纹路更深、更大,不少人还用泥土揉擦伤口,以减慢愈合的速度。伊利安岛上的巴布亚人更是用火在皮肤上烫制瘢纹,而中国海南岛的黎族在施行黥纹时,则用一个特制的小棒把黄藤针敲入皮肤,再拔了针并拭去冒出的鲜血,抹上用水调制的烟灰或墨汁,造成的创口要经过三四天以后才能逐渐愈合。尽管要经历这种种的痛苦,但人们在施行文身时的隆重热烈并不下于绘身。太平洋中马绍尔群岛上的土着居民不仅在文身之前要唱祈祷歌,而且要奉上供品并跳起舞蹈,以献给他们崇拜的两位文身之神——里奥第和兰尼第,据说文身术就是由他们发明并传授给人类的。

  澳洲土着人

  印第安人

  那么,原始人究竟为什么要这样费尽心机地去绘身或文身呢?有人推测可能是出于图腾或祖先崇拜。根据现有的人类学调查资料,在有关绘身和文身的实例中,最常见的就是把本部落的图腾绘制或文刺到自己身上。由于在原始人的心目中,本部族的图腾不是象征着自己的祖先,就是象征着最受崇拜的主神,因而身上绘有或文有这些图案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和帮助。据记载,居住在大洋洲托列斯海峡附近岛屿上的土着每个人都从鼻尖到前额,再沿背脊到腰际画一条红线,象征着他们的图腾——儒艮。而中国古代南方崇拜龙神的民族,也总是把龙文在身上。在文身的巴布亚人中,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专用图案,一旦有人抄袭了其他部族的花纹,轻则引起口角的纠纷,重则触发械斗甚至战争。绘身和文身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某种巫术或宗教的目的,如澳大利亚的土人在出发打仗时全身绘红,为死者举行丧礼时全身绘白,以此求得天神的庇护。几乎所有的澳洲土着部落的巫师在作法时都要绘上花纹,否则会被认为是法术不灵,而失去人们的信任。此外,绘身和文身也往往反映出各人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如巴布亚人年轻时一般用红色绘身并黥刺面部,老年人则用黑色绘身并加刺手臂、腿部或胸部。在日本的阿伊努人中,花纹大而直的社会地位较高,小而曲者社会地位较低,而新西兰的毛利人也是面部黥纹越复杂精细的人社会地位越高。加洛林群岛的土人甚至明确规定,只有贵族阶级才有权在背部、手臂、腿部上黥刺精美的花纹,非自由的人只能在手、足部上刺一些简单的线条。

  龙纹身

  不少学者还认为,原始人绘身和文身只是出于人类爱美的天性,而其他意义都是日后衍生出来的。的确,大多数的原始民族都认为,他们绘在或文在身上的花纹是最美丽的,而一旦缺少了这些花纹,人们就会变得很丑。据记载,新西兰土着毛利人妇女到了成年以后都必须在下颌部,特别是嘴唇上文出一条条的横线,原因是她们认为红嘴唇是很难看的,男人如果娶了红嘴唇的女人做妻子就是极大的羞辱。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在近现代的原始部落中,人们所以绘身或文身完全可能同时出于宗教、文化或者爱美等多种不同的需要,因此简单地把绘身与文身归于某个原因,是难以解释这种种复杂的现象的。

  直到今天为止,在那些不穿或者很少穿衣服的原始部落中,仍然流行着绘身和文身的风俗。所谓绘身,是指用某种方法把各种色彩的颜料涂抹在人们的身体上。这种绘制的花纹尽管色彩鲜艳,但很容易从身体上洗去,只能作为临时性的装饰,要想永久地保留下去,就必须用文身的办法。所谓文身,指人为地给皮肤造成创伤以留下伤痕,或者在被针刺过的皮肤上涂抹染料以使色素经久不退地保持在表皮之下,前者称为瘢纹,后者称为黥纹。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民族中,这种瘢纹和黥纹经常与绘身交替使用,相互之间有明显的联系。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指出,绘身和文身的习俗至迟在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发展到了今天,更成为一种十分独特的原始艺术,从中人们可以窥见原始人的某些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是现代人了解远古文明的一面生动的镜子。

  男性赤膊绘身

  纹身

  许多研究过绘身和文身风俗的学者认为,原始时期的绘身和文身显然还与远古人类的服装、发式以及其他各种装饰物的发展演变有密切的联系,人类最早的服装很可能就是绘身或文身的附属物。但是,随着服装在人类社会中的逐渐推广,绘身和文身的风俗却在不断地消退。时至今日,在那些现代化的大都市里,绘身和文身只是在各种戏剧杂耍表演以及爱自我表现的青年人和某些神秘的社会团体中流行,不少人去绘身和文身也仅仅是出于好奇。然而,原始绘身和文身的那些充满神秘怪异色彩的线条和图案却一直吸引着人们,现代艺术家更是从中吸取了不少的灵感,可见其影响之深,一时是难以消失的。

  领带习俗之谜

  在人们穿正规西服时,再系上一条漂亮的领带,既美观大方,又给人以典雅庄重的感觉,然而,象征着文明的领带,却是从不文明中演变而来的。最早的领带,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期。那时的战士胸前都系着领巾,那是用来擦拭战刀的擦刀布,战士们在战斗时把战刀往领巾上一拖,可以擦掉上面的血。因此,现代的领带大多用条纹型的花纹的起源在这里。

  象征男性美的重要服饰——领带。

  领带在英国经历了漫长而又有趣的发展过程,英国原来是一处长期落后的国家,在中世纪,英国人以猪、牛、羊肉为主食,而且进食时不用刀叉或筷子,而是用手抓起一大块捧在嘴边啃。由于那时还没有刮胡子的工具,成年男子都蓄着乱蓬蓬的大胡子,人们在进食时,弄脏了胡子就用衣袖去擦抹,妇女们经常要为男人洗这种沾满油垢的衣服。在不厌其烦之后,她们想出了一个对策,在男人的衣领下挂一块布,可随时用来揩嘴,同时在袖口上钉几块小石块,每当男人们再按老习惯用衣袖擦嘴时,就会被石块划伤。日久天长,英国的男人们改掉了以往不文明的行为,而挂在衣领下的布和缀在袖口的小石块自然也就成为英国男式上衣的传统的附属物。后来,就演化为受人欢迎的装饰品──系在脖子上的领带和缀在袖口的纽扣,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式样。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系领带的,为什么要系领带,最早的领带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因为记载领带的史料很少,考察领带的直接佐证也很少,而关于领带起源的传说很多,各人说法不尽相同。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种说法:

  领带保护说认为领带最早起源于日耳曼,日耳曼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里,茹毛饮血,披着兽皮取暖御寒,为了不让兽皮掉下来,他们用草绳扎在脖子上,绑住了兽皮。这样一来,风也不能从颈间吹进去,既保暖又防风,后来他们脖子上的草绳被西方人发现,逐步完善成了领带。另有人认为,领带起源于海边的渔民,渔民到海里打鱼,因为海上风大而冷,渔民就在脖子上系上了一条带子,防风保暖,渐渐地带子成了一种装饰。保护人体以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领带产生的一个客观因素,这种草绳、带子便是最原始的领带了。领带功用说认为领带起源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具有某种用途的,这里有两种传说:

  一种认为,领带起源于英国男子衣领下的专供男子擦嘴的布。工业革命前,英国也是个落后国家,吃肉用手抓,然后大块大块地捧到嘴边去啃,成年男子又流行络腮胡子,大块肉一啃就把胡子弄油腻了,男人们就用袖子去擦。为子对付男人这不爱干净的行为,妇女们在男人的衣领下挂了一块布专供他们擦嘴,久而久之,衣领下面的这块布就成了英国男式上衣传统的附属物。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展成为了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对衣食住行都很讲究,挂在衣领下的布化成了领带。

  另一传说认为领带是罗马帝国时代,军队为了防寒、防尘等实用目的而使用的。军队的战士们去前线打仗,妻子为丈夫、朋友为朋友把类似丝巾的方巾挂在他们的脖子上,在战争中用来包扎、止血。到后来,为了区分士兵、连队,采用了不同花色的领巾,进而演变发展到今日,成为职业服装的必需品。

  系领带的男人

  领带装饰说认为领带起源是人类美的情感的表现。17世纪中叶,法国军队中一支克罗地亚骑兵凯旋回到巴黎。他们身着威武的制服,脖领上系着一条围巾,颜色各式各样,非常好看,骑在马上显得十分精神、威风。巴黎一些爱赶时髦的纨绔子弟看了,感到非常有趣,竞相仿效,也在自己的衣领上系上一条围巾。第二天,有位大臣上朝了,他在脖领上系了一条白色的围巾,还在前面打了一个漂亮的领结,路易十四国王见了大加赞赏,当众宣布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并下令上流人士都要如此打扮。

  如今女性戴领带也成为时装潮流。

  综上所述,领带的起源说法很多,每一种说法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都有一定的道理,彼此很难相互说服;但有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领带起源于欧洲。但是究竟哪一种说法是真正的领带起源原因,还有待于科学说法的证实。

  流浪于海上的民族之谜

  巴召人是一个流浪的民族。特别的是,他们流浪在海上,漂流在大洋之中。

  菲律宾西面的巴拉望岛

  巴召人的活动领域是苏禄群岛和西里伯斯海,其范围从菲律宾最西面的巴拉望岛东海岸延伸至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北部,包括棉兰老岛的南面水域,整个苏禄群岛和沙巴。尽管巴召人活动区域如此辽阔,但人口并不多,目前大约有2.5万人。他们没有固定的停泊处,而是终年漂泊在海上,从一处漂移到另一处。巴召人非常依赖水上的生活方式,以致他们一上陆就患陆地症,也就是因为缺乏海上活动而引起了不适。有人群就会有一定的组织。巴召人在流浪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组织结构。一个典型的巴召村社由6~50只叫文塔斯的易损的小船组成;每只文塔斯是一个家庭单位,约为8人。

  巴召人整个家庭都参加捕鱼,连小孩也是超级的潜水员。他们的基本食物是鱼和木薯,也吃香蕉、芒果、椰子等各种热带水果。海上巴召人只有在死亡时才上陆,因为他们的坟墓在陆上,不在水上。东南亚的海上有一巴召人的分支,虽然与其他的巴召人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但无疑同属于一个原始的文化系统。

  巴召人的历史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所有的答案都是传说。流传最广的一个传说是,14世纪时,一些住在柔佛沿岸(位于现在马来西亚半岛的南端)的船民受到柔佛苏丹的委托,送他的女儿过海,去她的未婚夫苏禄苏丹那里。途中,他们遭到文莱海盗的袭击,公主被掠往文莱苏丹那里。这些船民慑于柔佛苏丹的盛怒,既没有返回柔佛,也没有前往苏禄,就这样成了海上吉卜赛人。

  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传说中也肯定会有该民族起源的影子,但谁也不清楚巴召人这样的海上流浪队是怎样形成的。

  养蚕技术西传之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据史料记载,中国用蚕丝织造衣物已经有近5000年历史。中国的丝绸很早就享誉海外,受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人的喜爱。

  在历史上,外国商人来往于东西方之间贩运中国生产的丝绸,逐渐形成了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后来,中国的养蚕技术传到了西方,大约在4世纪时传到了中亚、西亚,6世纪传到了东罗马人建立的拜占庭帝国。关于养蚕技术西传的经过历来说法不一,古代中国的养蚕技术对外严格保密,因而其西传过程也染上一些神秘色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

  蚕蛹

  据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可比在《查士丁尼战史》中记载,有几个印度和尚在6世纪时来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当时波斯商人以高价在那里出售丝绸,在其间牟取暴利。这些印度和尚向查士丁尼皇帝献策,说他们有办法让拜占庭不再向波斯和其他国家购买丝绸。他们曾经在一个叫赛林达(大约是新疆一带)的地方住了很久,发现产丝的是一种虫,丝从虫的口中吐出。要从该国带走虫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可能把虫产的卵带来孵化。查士丁尼答应事后重赏他们。后来印度和尚果然取来虫卵,依法孵化,得到许多虫,以桑叶喂养,于是拜占庭境内能养蚕缫丝。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些波斯人为查士丁尼取来蚕种的史料。7世纪时,另一位拜占庭历史学家梯俄方内斯记载,皇帝召见曾经在中国住过的波斯人,他们答应为查士丁尼寻找蚕种。他们绕道南高加索地区去中国,过了两年,大约在553或554年左右,他们带着蚕种返回拜占庭,蚕种是藏在空心手杖中带来的。

  在他们的指导下,拜占庭成功地养出了蚕,并结出了蚕茧。至此,拜占庭帝国首次使用在西方生长的蚕所吐的丝作为纺织丝绸的原料。在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所着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也记述了与此相同的故事。

  对这两则蚕种西传的史料,历来都有学者表示怀疑。将蚕卵放在空心手杖中藏一年多,这在养蚕技术上是说不通的。中国学者雷海宗从另一方面对这些史料持否定态度。

  他在《世界史上一些论断和概念的商榷》一文中认为,“中国向来对养蚕法没有保守过秘密,日本和所有远东国家的养蚕技术,都传自中国。至于拜占庭在6世纪中期如何由中国学得此术,在当时中国并未注意这里,也无人主动地向外传播养蚕法。少数人编造这样一个故事,一方面是故意神秘其说,以便抬高蚕桑的地位,另一方面是贼喊捉贼,这是他们自己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的无意反射,因为他们学了养蚕术后,立即定为国家的秘密,禁止外传,以便拜占庭政府可以垄断,欧洲的历史学家不假思索地传播了1400年。”

  蚕丝

  中国用蚕丝织造的物品

  与养蚕技术西传有关的还有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在今天新疆的和田(旧称于阗)的古代,有一个叫瞿萨旦那的国家,该国向东国(中国)求取蚕种,但是东国国王秘而不赐,还严令边关禁止蚕桑种子出口。于是,瞿萨旦那王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以卑言厚礼向东国公主求婚,获得了允准。

  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王告诉迎娶公主的专使说:你告诉东国公主,我国没有丝棉,她可以把蚕桑种子带来,将来为自己做衣服。公主听了专使的话,就秘密地弄了一些蚕桑种子,放在自己的帽子里。

  到了边关,官员虽然仔细搜查,但始终不敢检查公主的帽子。蚕桑种子就这样到了瞿萨旦那,当地人开始养蚕。刚开始时,桑叶不够,蚕还要吃些杂树叶子,但不几年就桑树成林,蚕宝遍地。公主还以刻石为制,严令保护蚕桑,不许损伤。

  这个故事还见之于藏文的《于阗日记》。这本书把东国称为中国,娶公主者是于阗王尉迟舍耶。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于阗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挖到一块古代画板。画板上共画了4个人,中央绘着一个盛装的贵妇,头戴高冕;右侧画着一个人拿着一台纺车;左侧地上放着一个盛满蚕茧的篮子,有一个侍女,手指着贵妇的高冕。这块画块上画的就是唐玄奘所记东国公主秘密带蚕茧种子过关的故事。

  从内地向新疆传播蚕桑是养蚕技术西传的第一站。至于养蚕技术到底是如何传到西方的,至今仍未有定论。

  关于香妃,中国的民间广泛流传着她的传奇性的故事,野史中也有许多文笔哀艳的记述。大意是说:清乾隆年间,远处祖国边陲的新疆天山南路,有一位回部的王妃,长得非常美丽,身上还散发出一种异香,因此被人称为“香妃”。乾隆中叶,清兵进入了回疆,定边将军兆惠将香妃俘获后,送往京师。乾隆帝弘历有意将她纳入后宫,但这位艳如桃李的王妃对弘历却冷苦冰霜。后来,有一天,太后召见香妃说:既然你不想做皇帝的妃子,那哀家就赐你一死!没想到,香妃听了却非常感激,连忙含泪给太后叩首。于是,太后乃命人引入旁室中将其缢死。弘历在斋宫知道了这件事情后,急忙赶来,见香妃已经气绝,然而肤色如生,面犹含笑。弘历乃厚其棺殓,以妃礼送往新疆安葬。

  就是这则凄恻动人的故事,长期以来,引起不少文墨之士的雅兴,从野史、小说到诗词、画卷,以及戏曲说唱,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竟使不少人以为确有此事。只是到了近年,这个关于香妃之谜才解开。

  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埋葬弘历的裕陵附近,有一座裕妃寝园,是弘历30多位妃嫔的墓葬群。1979年10月,在其中的容妃墓中出土一批残碎物品。考证这批物品,并和传世的史料相对照,可以证实弘历确实有一位回妃,她就是容妃和卓氏,但和“香妃”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和卓氏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她世居叶尔羌,属和卓旗,因此称为和卓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定边将军兆惠平定回部振旅凯旋,她的亲属因为受封随同到京师定居,屡次受到皇帝的赏赐。以后,和卓氏被选入官。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福建巡抚吴士功进献的18棵荔枝树结了20多个荔枝,弘历赏赐给后妃们品尝,和卓氏当时是贵人,年27岁,也按例分到一份。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弘历奉太后谕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时年29岁。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太后命升容嫔为妃,这时她已经35岁了。

  乾隆朝服像

  容妃深得皇帝的宠爱。她曾经随同皇帝南巡江浙,东巡到泰山、曲阜,也到过盛京(今沈阳)拜谒清太祖的福陵。她在宫中被允许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在封妃前夕,特地给她制作全部妃子冠服,如天鹅绒朝冠、染貂朝冠、吉服袍褂以及项圈、耳坠、数珠等饰物。为尊重她的民族习惯,宫内专为她设有回族厨师。容妃多次把回族厨师的拿手名菜呈献给皇帝品尝,皇帝也深知容妃的喜爱,每逢宫内赏赐哈密瓜时,总是把最上等的花皮回子瓜单赏给她,其他的妃嫔则赏给二等青皮瓜。容妃50岁生日时,皇帝曾经赏给她古玩、锦缎、银元宝、藏香等物。

  乾隆五十三年,容妃病逝,终年55岁。死后,以妃礼入葬。她是信仰*教的,在棺木上特地刻着《古兰经》的经文。

  清朝皇帝的妃嫔本来是满、蒙、汉各族都有。弘历有后妃36人,只有这一名回妃。野史上传说“香妃”在宫中身藏匕首,最后遭到太后赐死,与容妃的真实史料不符,纯属无稽之谈。容妃死后葬在遵化清东陵的妃子寝园,也是确凿无疑的。当时的宫规那么严厉,皇帝的妃子不可能在死后送往万里之外的新疆下葬。

  传奇性的故事不能代替真正历史。那么,关于香妃的传说是什么人编造的呢?是怎样流传开来的?编造这一传奇性的故事用意何在?这仍然是未解开的谜。

  马达加斯加最早的移民之谜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第一大岛,它的古代居民来自何处,一直是学者们探索的一个难题,专家们一直对此众说纷纭。目前,有关马达加斯加人起源的各种理论,大致可分为如下七说:第一种说法马达加斯加人的祖先是非洲班图人;第二种说法是印度尼西亚人的后代;第三种说法班图人与印度尼西亚移民共同创造说;第四种说法与腓尼基人有关;第五种说法希伯来人是其祖先;第六种说法来自佛教僧侣教徒。拉扎芬查拉马通过对几千个词的词源作分析后,即持此种观点;第七种说法俾格米人为其祖先。随着有关研究这一历史之谜的比较语言学、人种学、音乐学、体质人类学、特别是考古学的进展,前三说占据了主导地位。

  马达加斯加岛

  从非洲北部南迁的班图人

  弗朗认为,马达加斯加最早移民来源于非洲的班图人。他将马达加斯加居民形成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可能存在过的班图语居民以前的时期,基督纪元前班图语居民居住时期;2至4世纪梅里纳人出现之前,印度尼西亚人从苏门答腊迁入时期,新来的移民征服了班图人,确立了自己的霸权统治;7至11世纪阿拉伯人迁入时期;10世纪苏门答腊再度迁入时期。

  更多的学者则认为,马达加斯加最早的居民是印度尼西亚移民,并从多种学科的角度作了论证。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马达加斯加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同源语言演变史表明:马达加斯加语中94%的基本词汇具有明显的印度尼西亚语的影响,也受到印度语、阿拉伯语和非洲语的影响;体质人类学研究则显示:当地居民分为四类,每一类型所占百分比为:印度尼西亚——蒙古人种型37%,大洋洲尼格罗人种型52%,非洲尼格罗人类型2%,欧洲人种型9%。民俗学的调查也证实,马达加斯加文化带有许多亚洲东方色彩,包括:由壕沟保护的山坡住宅、四边形棚屋、种植水稻的水流梯田、巨石纪念碑以及一些工艺技术等。马达加斯加崇拜祖先的宗教仪式,如竖立的石碑同印度尼西亚极为相似。它的母系继承传统,以及中央高原地区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印度尼西亚也非常相似。伊梅纳里人称之为“福科”的家族单位与人们在帝纹岛发现的一种称作为“芬肯”的社会组织形式属同一类型。马达加斯加语中表示神的词与马来语系的占语中相应的词类似。学者们特别是g·墨尔达克还研究了马达加斯加的作物史,提出马达加斯加引进了“马来西亚植物群”。这一植物群最早是从东南亚引进的作物。包括:水稻、波利尼西亚竹芋、芋头、薯蓣、香蕉、面包树、椰子树、甘蔗等。他认为这些植物是由印度尼西亚移民在公元前10世纪中带到马达加斯加的。这些植物的传播先到达南亚沿海,后来才到达东非海岸。对确立印度尼西亚人移民马达加斯加岛的时间分歧较大。一般认为是在公元5至8世纪,最迟不超过9世纪。一些学者如费朗和达尔指出:即便马达加斯加语中有许多梵文词汇,那也远比与马达加斯加语有亲缘关系的其他语言(如马来语、曼詹语)中的梵文词汇的数量少得多。由此可推断,向马达加斯加移民大体应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地区开始梵语化的时候。这一年代应在公元4世纪前后。对这些移民是怎样航海远涉重洋至马达加斯加的疑问,这些学者们也提出了种种看法。他们认为这种移民完全是可能的。当时在西印度洋已经有了“缝合船”。阿拉伯古老的单桅小帆船就是在这种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东印度洋,当时已出现能够到大海远航的船只。8世纪婆罗浮屠中即有这种船只的浮雕像,船上装有一个桨叉托架,双桅杆和帆。

  马达加斯加岛

  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非洲班图人与印度尼西亚人都是马达加斯加岛的最早移民。p·韦兰综合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后即认为;马达加斯加人是印度尼西亚人和非洲人的后裔。尽管印度尼西亚人的影响在语言方面占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洲人在对马达加斯加拓居的过程中没有重要作用。毗邻的辽阔非洲大陆对大多数马达加斯加人的体质特征有影响,也对其文化和社会政治组织的形成产生了很大作用。他特别从语言学角度着重阐明这种观点,他认为,虽然印度尼西亚语在马达加斯加语的词汇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也应看到班图语对马达加斯加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语汇和词的结构这两个方面。马达加斯加岛上所有的方言都含有班图词汇,最明显的是家禽牲畜方面的词,如omby(牛)、onotry(绵羊)、akanga(几内亚鸡)、akoko(母鸡)等。

  马达加斯加岛最早移民究竟来自何处,学者们仍在不断探索,以还历史真实。

  古埃及人的种族之谜

  埃及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人所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猜测和想象:6000多年前已达到相当水平的制陶、织布、缝衣、编篮等技术;5500年前的城市建筑、象形文字和冶铁术;5000多年前出现的古代国家;4000多年前建成的内部结构复杂、外观巍峨雄伟、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冠的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群;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墓碑咒语和木乃伊及气势雄伟、技艺精湛的发雍“迷宫”;把尼罗河的泛滥与太阳和天狼星同时在地平线上升起联系起来而创立的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天文学……,以至于有人把古代埃及人的神奇智慧归之为“太空来客”。

  神秘的埃及早就引起古希腊人的注意。希罗多德的《历史》使希腊人对埃及人的观察留传至今。托勒密诸王对埃及文化的独创性也大为惊奇,曾经于公元前3世纪下令就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编写一部法老埃及史。一个埃及出生的人——曼涅托,受命主持撰写,遗憾的是,这部着作因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而不幸失传,唯有为别的书所引用的部分段落保存了下来、从而使埃及的历史保存了一个可信的轮廓。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最后一批埃及神庙被封;种种法老文字通通被排斥,只有口语在科普特语中得以留存,书面语却逐渐失传了。直到1822年让·弗郎索瓦·商博良(1790~1852年)译解了这种文字,人们才再一次得以理解由埃及人自己写下的种种古文件,从而使埃及相对成为整个非洲最富有史料的地区。但是,这些史料是那样残缺不全,对了解埃及历史仍然是沧海一粟;尽管有考古提供的资料作为补充,但阵阵迷云仍然掩盖着古埃及人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使人无法看清而无法推测。其中最为扑朔迷离者之一,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居民问题。

  古埃及文明艺术——埃及金字塔

  “埃及”一词系由古希腊语aigyptos演变而来,它起源于古埃及孟菲斯城的埃及语名hikuptah(意为普塔神灵之宫)。在埃及至今尚未发现早期人类化石,但在尼罗河谷地和利比亚高原等地却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六七十万年前,甚至100万年前。一般认为,尼罗河流域出现居民大约是在一二万年前。古埃及人来自何方?属何种族?这是长期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

  尼罗河谷地

  关于埃及早期居民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的辩论开始于1874年。一个世纪后,就此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罗主办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认为,埃及的最早居民是“黑人”。他们提出的人类发源于非洲的“一祖论”认为,最初的人类必然属于同一人种——尼格罗人。人类的出现首先是在非洲尼罗河发源处地区。那时北非的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满布着草丛和森林,各种动物隐没其间,当时的居民以渔猎采集为生。按格洛吉尔氏定律,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中进化而来的热血动物会分泌出一种黑*索(真黑色素),人类也不例外,因此,地球上最初的人类在种族上是同一的。人类从这一原始地区扩散到世界其他地区,唯有两条道路:尼罗河流域和撒哈拉。在尼罗河流域,这一扩散发生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原始历史时期之间,是沿着自南而北的方向逐步进行的。该派列举的证据有:在马里埃塔发掘的木乃伊的表皮和真皮之间发现相当数量的黑色素;希腊和拉丁学者都把埃及人描写为尼格罗人,其中有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卢西安、阿波罗佐鲁夫、埃斯奇里斯、阿基利斯·塔蒂乌斯、斯特拉波、狄奥多勒斯·西库卢斯、迪奥吉尼斯·拉尔蒂阿斯、安米亚努斯·马塞利努斯等人。

  另一派认为,早在王朝前时期,生活在古埃及的人是“白种人”;尽管他们的色素为暗色,甚或是黑色。尼格罗人是从第十八王朝以后才出现的;也有人认为从王朝初期以后,居民一直未变。

  还有一派认为,古埃及居民是混合种族。当年的人类进入了一个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河谷,这并不是一蹴而就,他们在那里逐步拓地而居,经历了几千年。在此期间,无论是人类集团的密度或气候的变异都迫使他们寻求更多的资源或较大的安全。由于整个尼罗河谷,尤其是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角,它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不仅来自非洲别处、也来自中东的人们长途迁徙的终点。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得知,在尼罗河谷发现了几具非常古老的居民骨骼,人们已经辨认出他们属于克鲁马浓人、亚美种人、尼格罗种人、卢科德姆人等。混合种族的基本成分随时间和空间而异。尼罗河流域居民不可能从最初起直到波斯人入侵为止纯属单一种族。另外,根据留传下来的埃及艺术品中形形*、各不相同的肖像总体来看,古代埃及居民也绝非同一种族。那些肖像有的颧骨高耸;有的肥胖、卷唇;有的鼻子略呈弓形;最常见的却是鼻大而直;在南方特别常见的是扁平的鼻子和较厚的嘴唇。根据人类学家的最近研究成果可知,从体质角度、按照头发的性质和皮肤的颜色来判别极古老的、例如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属于什么种族是靠不住的。

  埃及居民

  关于古埃及居民的种族问题的争论,由于史料的局限,看来还不会马上有结论,它仍将是困扰史家们的一个难解之谜。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谜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沙漠,这里的气候炎热干燥。然而,在这极端干燥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旷地上,竟然曾经有过高度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有许多绮丽多姿的远古大型壁画。现代人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于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代表了什么意义也茫然无知。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沙岩柱

  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中刻有鸵鸟、水牛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

  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的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这些画全部绘制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雅致和谐,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

  此后,欧美考古学家纷至沓来。

  从发掘出来的大量古文物看,在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前,撒哈拉并不是沙漠,而是草木茂盛的大草原。当时有许多部落或民族生活在这块美丽的沃土上,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这种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从壁画中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古文字来看,当时的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壁画的表现形式或手法相当复杂。从笔法来看,它们一般都比较粗犷朴实,所用的颜料是不同的岩石和泥土,例如红色的氧化铁、白色的高岭土、绿色或蓝色的贝岩等。为什么壁画经过了几千年,色彩还是那么艳丽,线条还是那么清晰呢?原来,壁画是台地上的红岩磨成的粉末加上水作为颜料绘制而成的,由于颜料的水分充分地渗入到岩壁内,与岩壁的长久接触而引起了化学变化,两者最后融为一体。所以,经过几千年的风吹日晒,笔画的颜色依然鲜艳夺目。

  撒哈拉沙漠壁画

  在壁画中有很多人是强壮的武士,表现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态。他们有的手持长矛、圆盾,乘坐着战车似乎在迅猛飞驰。在其他的壁画人像中,有些身缠腰布,头戴小帽;有些人不带武器,而像在敲击乐器;有些人好像在作献物状,像是欢迎“天神”的降临;有些人看起来在翩翩起舞。从画面上看,舞蹈、狩猎、祭祀和宗教信仰是当时人们生活和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很可能当时人们喜欢在战斗、舞蹈和祭祀前后在岩壁上作画,借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壁画群中的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画面上的动物大部分是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高超,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上可以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例如,一些壁画上有人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经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值得注意的是,壁画上的动物在出现的时间上有先有后,从最古老的水牛到鸵鸟、大象、羚羊、长颈鹿等草原动物,说明撒哈拉地区气候越来越干旱。

  那么,在现在极端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丰富多彩的古代艺术品呢?有些学者认为,要解开这个谜,就必须立足于考察非洲远古气候的变化。据考证,在距今约3000~4000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草原和湖泊。约600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高温和多雨期,各种动植物在这里繁殖起来。只是到公元前200至公元300年左右,这里的气候发生变异,昔日的大草原才终于变成了这广阔的沙漠。

  是谁创造出这些硕大无比、气势磅礴的壁画群?这些壁画群又是在什么年代创造的?刻制巨画又为了什么?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人们在阿杰尔高原(阿杰尔高原是北非撒哈拉沙漠中部高原。在阿尔及利亚东南部伊利济省,阿哈加尔高原东北)的丁塔塞里夫特曾发现一幅壁画,画中人都戴着奇特的头盔,这些头盔的外形很像现代宇航员的头盔。为什么壁画上的人头上要戴个圆圆的头盔?这些画中的人为什么穿着那么厚重笨拙的服饰?

  说来也巧,美国宇航局对日本陶古的研究结果,竟然意外地披露了一点撒哈拉壁画的天机。

  撒哈拉沙漠壁画

  撒哈拉沙漠壁画

  日本的陶古,是在日本发现的一种陶制小人雕像。“陶古”是蒙古服的意思。这些陶古曾经被许多历史学家认定为古代日本妇女的雕像。可是经过美国宇航局科研人员的鉴定,认为这些陶古是一些穿着宇航服的宇航员。这些宇航服不但有呼吸过滤器,而且有由于充气而膨胀起来的裤子。

  科学工作者的这个鉴定结果,除了来自于他们对陶古的认真研究以外,还有一段神话传说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这就是日本古代奇妙的关于“天子降临”的传说。有趣的是,恰恰在这个传说出现了100年以后,日本有了陶古。人们有理由认为,传说中的“天子”,也许正是从地球外太空远道而来的客人,而陶古恰恰是古代日本人民对于这位从天而降的“天子”——宇航员的肖像雕塑。

  假若日本陶古真的是宇航员,那么,撒哈拉壁画中那些十分相似的服饰,也许是外星人留下来的另一个遗迹。撒哈拉壁画给人们留下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这还需要人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

  日本“维纳斯”工艺很高超

  土偶在日本十分名贵,被列为日本的“国宝”。它们虽然只是“土人”,但看上去憨态可掬,所以有“维纳斯”的美名。日本人对土偶情有独钟,各地出土的土偶形象不一,各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也有很多好听的名字。除了“绳文维纳斯”(此土偶被认为属于绳文时代,即日本石器时代后期)之外,还有“假面女神”、“遮光器土偶”(戴护目镜的土偶)、“心形土偶”等。人们从这些名字上就可以判断这些土偶出土的大致时间、地点和特征等。

  遮光器的土偶外观很像古代日本东北地区的神的形象,眼睛所戴的护目镜据说可以随光线伸缩的,他们的嘴上有过滤器,耳朵还有接收器,脑后四方形的装置很像天线,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土偶很有可能是到过日本的一种外星机器人,也有商家把想象的外星人玩偶做成了土偶的形状。

  遮光器土偶

  据介绍,人们将土偶的形象模仿人形创造,主要是为了表现精灵或者神灵。土偶造型有点像现代的艺术品,有些人猜测,土偶应当是当时的人们祈祷丰收和多产后代的产物。但大多数出土的土偶都是残缺不全的,完整的极为少见。因此也有专家推论,这些土偶是作为人的替身被埋藏起来,意为让土偶代替人类生病换取人自身的健康。日本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土偶是在八九百度的高温下连烧几十个小时烧成的,其硬度非常高,这种制作工艺甚至比现在某些技术还要高明。

  土偶内壁遗迹

  在日本,一些建筑中也有土偶的形象。青森县(位于日本本州岛最北端)的一个电车站就用一具巨大的土偶作为装饰,让人一见难忘。因为这个车站的附近是土偶出土的地方,所以为了纪念这个历史遗迹,车站便采用了土偶作为装饰,并以此突出车站的特色。土偶作为日本人最古老的信仰象征,深为日本人喜爱,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展探访土偶之旅。

  玛雅文明的古隧道之谜

  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南美洲发现了一条玛雅人的古隧道,据估计它至少有5万多年的历史,而实际上它的年代更为古远。这条隧道离地面有250米深,仅在秘鲁、厄瓜多尔境内就有数百里长。隧道的秘密入口由一个印第安部落(古代玛雅人的后裔)把守着。他们说,这里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他们遵守着自己的祖训,世世代代守在这里。

  在古隧道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远古时代的文物,这些物品放在隧道里的许多洞穴中。更使考古学家们兴奋的是,他们还发现一些刻有符号和象形文字的金属叶片以及不同形状和色彩的石器和金属制品。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破译这些文字。

  隧道的穴壁光洁平滑,似乎经过磨光,与地面成直角。穴顶非常平坦,像涂了一层釉,不像是天然形成的,而像是某种机械削切的结果。隧道中有个“大厅”长164米,宽153米,里面放着像桌子、椅子一样的“家具”。奇怪的是,这些物品的材料很特殊,既不是钢铁、石头,也不是塑料和木材,而它又像钢铁和石头那样坚硬和笨重,在地球上至今没有发现过这种材料。“大厅”里面有许多金属叶片,大多在长约100厘米,宽50厘米之间,厚度约2厘米,一片一片排列着,像是一本本装订好的书。金属片上都写有很多符号及象形文字。据专家认定,那些符号是机器有规律压印上的结果,目前已经发现有3000多片。

  隧道里还有许多用黄金制作的图案,其中有两块雕刻的是金字塔。每个金字塔旁边都刻着一排符号,还有一个用黄金雕刻的柱子,这个柱子长52厘米,宽14厘米,厚3.8厘米,柱子上刻有56个方格,每个方格里都有奇怪的符号。

  玛雅古隧道

  玛雅文明——壁画

  古代玛雅人为什么开凿工程这么浩大的隧道?里面的物品及文字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事实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拉姆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州密林考察时就发现了一条远古的隧道;英国考察队在墨西哥马德雷山脉也发现了地下隧道,这条隧道可通往危地马拉。每当早上的时候,地下隧道就会发出敲鼓一样的声音,声音非常大,能够传到远方去;前苏联的阿塞拜也曾经发现了一条古代地下隧道,隧道里有一些20米多高的大厅,还有很窄的拱形门,据说洞中不时发出奇妙的声音和光。

  据考古探测和远古文献记载,考古学家推断地球上很可能有一条穿越大西洋底,连接欧、亚、美、非的环球的地下隧道,这些古隧道又很可能是古代玛雅人的杰作。

  远古时期的地下隧道世界上最难破解的谜。

  1942年3月,罗斯福总统从紧张的日程表中抽出了宝贵的时间,会见了刚刚从墨西哥的恰帕斯州进行考古研究回来的戴维·拉姆夫妇。拉姆夫妇给总统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终于发现了传说中守卫墨西哥地下隧道的白皮肤的印第安人。

  据拉姆夫妇回忆,当他们横穿当地的密林时,被一些皮肤呈蓝白色的印第安人包围,并要求他俩立即按原路返回。而他们早就听说,在恰帕斯的腹地存在着旱已荒废的玛雅人城市。在这些城市地下分布着构成网络的隧道,他们这次探险的目的就是要查出这种传闻的真相。

  17世纪,一位西班牙的传教士发现了中美洲危地马拉的一条地下隧道。从地图上看,它位于安第斯山脉地下,长达1000千米以上。为了保护隧道,人们想要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技术再来开发,这些被发现的地下隧道的入口又被秘鲁政府封闭并严加看守,该隧道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瑞士作家冯·丹尼肯曾经进入过这个隧道。在隧道中,他极其惊讶地见到了宽阔、笔直的通道和涂着釉面的墙壁。这里有多处精致的岩石门洞和大门,加工得平整光滑的屋顶与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大厅,还有许多每隔一定距离就出现的平均1.8米至3.1米长、80厘米宽的通风井。隧道里面还有无数奇异的史前文物,包括那本许多民族远古传说中提到的金书。隧道那种超越现代人类智慧的严密、宏大与神奇;使这位以想象大胆着称的作家也惊得目瞪口呆。他毫不怀疑地认为.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宏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难破解的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