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感悟名人.品味一生的成长故事

我的冒险生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感悟名人.品味一生的成长故事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这位受到国际权威学者肯定的侯永庚副研究员,竟是一个双目失明已达13年的人!

  辉煌人生

  “侯,你的工作做得非常好。”

  “要感谢您,沃夫森教授,我是在您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

  “不要感谢我,牛顿说过,一个人的工作总是站在别人的肩上完成的。”

  “教授的程序世界各国都在用。”

  “也许过不了多久,人们都要使用‘侯程序’了。”

  这是1993年8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研究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的成就获诺贝尔奖提名的沃夫森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研究员侯永庚会见时的一幕。侯研制的系统试差法原理及其程序,使沃夫森惊叹不已,认为侯的程序测定生物大分子app的结构和中小分子的结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沃夫森提出与侯合作研究,并列入中科院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计划。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吗,这位受到国际权威学者肯定的侯永庚副研究员,竟是一个双目失明已达13年的人!

  三十而未立

  今年58岁的侯永庚,7岁便失去了父亲。8岁那年随母亲和哥哥从河南逃荒到东北。那时,全家靠16岁的哥哥下井挖煤为生。

  日本投降那年,他10岁了,才第一次走进学堂,与比自己矮一头的孩子坐在一条板凳上。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跳级,保送,推荐,一路从小学、中学上到北京大学化学系。

  1963年,研究生还没毕业,他又被派到河南省确山县搞“四清”运动。工作队员中有他的女友李立璞。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农民进行阶级斗争,而不是传授科学技术,发展生产。

  艰苦的生活,过重的劳作,使他病倒了,高烧40多度,全身抽搐不止。工作队的医生以为他得了重感冒,给打退烧针,吃吃阿司匹林就完事了。病愈之后,侯永庚的饭量出奇地大,人却一天天瘦下去,原来可以挑100多斤担子,现在连盆水都端不动。

  除夕之夜,侯永庚躺在上海李立璞的家里。疾病已把他折磨得骨瘦如柴,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也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李的父母要送他去医院,但侯永庚执意不从。“大过年的,我这个未过门的女婿初次登门就给人家找这么*烦,够晦气了。”他想。

  捱到大年初二,侯永庚住进了医院,当即昏迷过去。化验结果,糖尿病,血糖1000(正常值应为80—120)。

  抢救持续了9天9夜,死神退却了。在侯永庚住院的一个多月里,李立璞日夜守护,李母每天从家里把熬好的鲫鱼汤、莲子粥送到床头。人们都以为侯是老人的儿子,明白原委之后,医生负责地告诉李父,病人预后严重。李父请医生放心,他们救人救到底。姑娘含泪告诉爸爸,今生今世她决不抛弃永庚。

  1968年元旦,他们结婚了。这以后的3个元旦、春节也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1972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儿子培新,仿佛这稚嫩的生命分担了家庭的不幸,他们总算过了几年相对平静的日子。

  沉重的代价

  化学家们在向微观世界进军的时候,凭借特殊的方法和仪器测出物质内部的各种数据,算出结构中原子的空间位置,确定其晶体结构。这样,人类可以预测某种物质的性能,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获得新的物质。这对医药、化学、生物学以及材料科学都有重要意义。

  过去,测定晶体结构的大量计算工作是建立在手工基础上的,测定一个晶体结构要一两年时间,在科学界就是一件很出色的工作。后来,英国人沃夫森把电子计算机引入了“直接法”,使一般晶体结构测定实现了自动化。但这种方法在测定大分子结构和难解的中小分子结构时遇到了困难。

  80年代以前,由于我国缺少性能先进的计算机,中国科学家只好看着人家发表一个又一个新的分子结构,望“洋”兴叹。

  劫难过后,侯永庚加倍奋发地投入晶体结构的研究工作。

  不幸的是,噩运又向他们发起了新一轮进攻。李立璞得了乳腺癌,侯永庚的视力也越来越差。一张张病假条,记录着严重的糖尿病对他视力的损害已到了失明的边缘。可是,侯永庚总是说:“等工作告一段落再说吧!”

  这时,侯永庚在他的导师傅亨领导的课题组里承担着中药川楝素结构测定中编制程序和计算工作。每天要用铁钉在纸带上扎一个个小孔,眼睛十分吃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没有多少进展,第一次冲击失败了。多年后,他们才从沃夫森那里知道,以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是不可能完成川楝素结构测定的。如果侯永庚另换一种晶体来做,照样可以发表论文,但他决心在“直接法”基础上寻找一种先进的方法,不攻下川楝素决不罢休!

  他终于成功了。在他主持下,研究组在没有磁盘设备的国产计算机上完成了《由x射线数据自动确定晶体结构的to-16电子计算机程序》,测出了川楝素的衍生物青蒿素的结构,获得中国科学院三等奖。没过多久,他如愿以偿,用“直接试差法”最终完成了川楝素结构的测定。

  侯永庚走上讲台,向同行报告他的成果。他神采奕奕,丝毫也看不出开了3天夜车的倦意。强烈的阳光直射会场,主持人便将窗帘放下来,侯永庚却因此看不清讲稿了,窗帘又一次被拉开。报告完毕,侯永庚眼前发黑。他摸索着收拢讲稿,勉强靠自己走下楼梯。

  文学家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1980年7月起,侯永庚的心灵之窗因糖尿病永远地关闭了,多彩的世界,亲人的笑靥,都成为永恒的记忆。

  不幸,在爱中化解

  科学研究证明,人们从外界获得的全部信息中,80%以上来自视觉。失明之后的侯永庚不愿成为家人的负担,他要学会生活自理。

  凭着感觉,他“刺”的一声划着火柴,左手摸索着拧开煤气灶旋钮,右手在想象中靠近灶眼。几秒后,他的手指感到火焰的灼痛。一根、两根、三根,不知划到第几根火柴,他终于听到了“卟”的一声,火,终于点着了。

  然而,一股焦煳味扑鼻而来,脚边热烘烘的。不好!这是扔掉的火柴余烬点燃了簸箕里的废纸杂物。他慌忙用脚踩,用水泼。

  李立璞下班回来,见家中一片狼藉,忍不住发了几句火,脸上却流下一行辛酸泪。那声音,老侯听见了,这泪,他却看不见。

  侯永庚感到了生活的严酷。他不想再连累妻子和儿子。妻子用爱情的力量把他从黄泉路上拉了回来。她正值中年,如果没有他这个“包袱”,她在事业上可以做出更骄人的成绩。他真诚而又违心地向妻子提出离婚的要求。

  李立璞哭了,哭得很伤心。她把一切都给了这个男人,他已经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在他深陷绝境时,她怎么能扔下他不管呢?她知道,永庚是爱她才提出离婚的。她也清楚,他一旦下了这个决心,靠自己一个人已很难说服他。

  李立璞找来了单位的领导,由组织出面,批评了他。当着大家的面,李立璞对侯永庚说:“我的两只眼,有你一只。你今后要再提离婚就是有意伤我的心!”爱的誓言和着泪水、哀怨和期待,抚平了侯永庚心中绝望的波涛。

  应了一位意大利作家的名言,“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侯永庚迅速地获得了重新生活的能力。他学会了洗碗、洗菜、洗衣服。当然,点火做饭是绝对被禁止的。每天早晨6时,他准时起床,洗10分钟冷水浴,到走廊上爬楼梯锻炼身体。早饭前,由李立璞为他注射胰岛素。他在家里每天像正常人一样工作8小时,晚上常常在加班中度过。乐观而好强的李立璞不仅包揽了全部家务,本职工作照样干得出色,她主持的核磁共振小组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她本人当选过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现在,她已是副研究员,还担任了全国波谱学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化学会理事等职务。

  他们的儿子,从6岁起就学会了给爸爸打针(这需要的不仅是孩子的胆量,而且是全家人的勇气)。前几年,所里还没为老侯配计算机时,侯永庚上机计算都是到外单位,利用人家的空闲时间,有时是晚上,有时是星期天。因为家里没有电话,每次都是先由李立璞骑车去“挂号”,然后,儿子领着爸爸步行去上计算机。爸爸、妈妈在机上操作,他乖乖地在一边做作业。望着这一家人,机房的人感动得眼眶发潮,有时就延长机时或减收机时费,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

  黑暗中的求索

  夜阑人静,李立璞还在为侯永庚朗读文献。为了赶走瞌睡,她从沙发上挪到小木凳上。

  “……lta—逗号—sdeb—括号,完了—kma—斜杠—spm—斜杠—isyre—逗号—qbsc—逗号……”

  录音机吃力地转动着,在它之前,主人已用坏了4台。桌子上、书柜里拥挤着近百盘磁带。侯永庚全神贯注,像是要把他听到的每一个字符都咀嚼着吞下去。

  失明后,侯永庚的工作方式是听和想。他的每篇论文,都是逐句口述、录制,由李立璞整理成文再读给他听。他再用录音机逐句修改,每一篇论文都要经过语言——文字的多次转换。有时,他躺在床上,让思维在晶体的世界中遨游。静卧时脑细胞活跃,加上安静的环境,很容易产生灵感。

  他原本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失明后,长时间收听各种知识讲座,成了他学习和休息的主要方式。有一次,他在广播中听系统论讲座,心头一亮:何不用系统论的方法改造直接法,找到一条适合所有分子结构的晶体测定方法呢?他把进一步研究的计划告诉了导师唐有祺。导师大加赞赏,感慨道:“明眼人没能看清科学的道路,你这个没眼的人却看清楚了!你少了一双眼,思想却比人多了一维。”

  在实现系统试差法研究的关键时刻,侯永庚得到了一个叫高敏的青年的帮助。高敏是位研究生,在等待出国签证的一年里,他不去电子一条街上挣大钱,而是自愿给侯老师当助手。高敏是这样描述侯永庚的工作的:“侯老师计划将大型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移植到化学所的vax计算机工作站上,并对程序作大手术,即在位相解中使用随机位相起始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改进,它奠定了解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侯老师能记住大量的程序内容,强记大量的数据,重要的内容还要录在磁带上以免忘掉。”

  1990年5月,正当科研工作进展顺利,儿子紧张准备高考之时,侯永庚被医院初步诊断为肝癌。阴云再次笼罩着这个有太多不幸的家庭。侯永庚感到了生命的短促。他对妻子说:“这次看来躲不过了。我只有两件事放心不下:一是系统试差法还没最后完成,我要用剩下的时间赶快搞出来,总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二是想看到儿子考上大学。假如我提前去了,这就算我的遗愿吧!”

  李立璞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她围着医生转,找了这个找那个。也许是上苍不忍再给这家人增添不幸了,医院最后确诊他得的是海绵状血管瘤,一场虚惊总算过去了。

  在一年一度的总结会上,所领导、所学术委员会成员都怀着复杂的心情聆听侯永庚口述《测定晶体结构的系统试差法的研究》论文。

  侯永庚宏亮的声音震撼着会场上每个人的心,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侯永庚工作紧张的这两年里,侯永庚的岳母特地从上海来北京,包揽了女儿的大部分家务。听说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这位八旬老人禁不住老泪纵横:“永庚,你真不容易啊!”

  没有段落的人生

  系统试差法取得重要成果,儿子也早已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在还成了父亲的计算机操作员和翻译,侯永庚的两个“遗愿”总算全部实现了,他现在可以“告一段落”了吧?

  不,侯永庚没有给自己丝毫的喘息机会,他的目标不是在某些方面国际领先,而是要对直接法进行全面突破。

  侯永庚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执着使他坠入黑暗,冥冥中却更执着地追求光明。他眼前一片漆黑,却生活在充满阳光的家庭。他足不出户,却与时代紧密相连,与常人平等地交流。他生活清贫,却饱尝同志的温暖,享受着情感的富有。

  从1986年起,他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国家动态和稳态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基金、化学所所长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功能开发基金总共17.2万元的资助。

  多少年了,侯永庚的导师傅亨老人,仍然关心着学生的工作。听到他与沃夫森合作的消息,傅亨马上写信给予鼓励说:“这样,您多年努力的成果可以很快地为世人所知,也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国内同行、学部委员范海福无保留地为侯永庚提供新的晶体样品。沃夫森也从遥远的英伦寄来磁带,那上面录有宝贵的科学数据。

  侯永庚是共产党员,每逢组织生活,都由李立璞搀扶着赶到所里参加,为了免除他奔波之苦,同志们总是相约到他家里开党小组会。

  有一次,李立璞刚领到手的两个人的400多元工资被扒手偷了。她的同学、同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个10元,那个30元,总共捐了2000元!有一年春节,李立璞患心脏病,大家送来一大堆鱼、肉、鸡、苹果,直到三四月还没吃完……

  还在几年前,化学所的同志就要求记者采写侯永庚的事迹。但他坚持要干出像样的成绩来才允许记者报道:我们也实在担心采访会再次深深地触动他们悲伤的往事,给他们带来新的痛苦。

  有了采访的机会,记者踏进侯永庚的家,他爽朗的谈吐,亲切的笑容,使人们的一切担心都成为多余。他在黑暗中为奇妙的晶体构建着骨架,同时也重新确立了他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坐标。他的幸福属于千万人。他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切,但将长久地发挥作用……

  (选自《信息日报》1993年12月15日,王亚芬 张亚光 文)

  肯特·卡勒斯生来便双目失明,但他却成为美国寻找外空生命的一名重要科学家。

  用手“摸索”星斗

  肯特·卡勒斯于1949年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由于早产,接生时输大量氧气,他的视网膜受到破坏,生来便双目失明。面对残酷的现实,他的父母旺达和乔治却坚信,儿子一定会长大成人,并能够做到常人所做的一切。

  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当7岁的卡勒斯一次次从树上摔下来,又一次次顽强地爬上去的时候,他的父母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雄心太大,怀疑这样做是否有点冒险,但卡勒斯终于成功了。“他有超凡的平衡感和毅力,”旺达说,“他似乎能够凭感觉来知道物体的位置,仿佛体内装着一部雷达。”

  父母经常告诉小卡勒斯:你能够做到一切。这句话成了他战胜失败与挫折的法宝。他说:“这很容易做到,从来没有说过盲人不能骑车。”

  一次,他同邻居的孩子赛车,小卡勒斯一听到“跑!”的口令就一下子冲到前面,结果撞到一辆停在路旁的汽车上,顿时口流鲜血,几颗牙齿也松动了。小伙伴们个个大惊失色,可卡勒斯挣扎着站起来以后,第一句话就是:“我赢了!”就这样,卡勒斯与邻居们逐渐建立起常人间的交往。可是,上学怎么办呢?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旺达和乔治决心送儿子进普通学校。但是,俄克拉荷马州的公立学校不愿录取卡勒斯。

  后来,旺达听说加利福尼亚的学校接收失明儿童。于是乔治主动调离了在原来的公司,将全家搬到加州的坦波城。从此,卡勒斯跨进了健全人的圈子。

  小卡勒斯不仅能够同健全的孩子们一样上学,而且一直是出类拔萃的全优学生,他的老师也对这个聪颖好学的孩子抱有特殊的兴趣。卡勒斯受到了更大的鼓舞,他说:“当一个坚定、成熟的人为你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的时候,你会更加努力,更加专心地听讲。”

  直到现在,卡勒斯二年级时的老师露丽斯·布里肯仍然记得这位出色的学生:“他做任何事都非常熟练、能干,你根本意识不到他是残疾人。”

  卡勒斯努力通过训练其他感官来弥补失明的缺陷。布里肯回忆说:“有一天,我们正在操场上,他说:‘老师,有一架飞机飞过来了。’我说:‘在哪儿呢?我怎么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过了一会儿,真有一架飞机从我们头上飞了过去。卡勒斯露出了笑容。”

  一天,在坦波城第一浸信会教堂做完礼拜后,旺达发现卡勒斯在笔记本上面写道:“上帝是伟大的,但我也是伟大的。”她知道,自己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卡勒斯已经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在卡勒斯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导师对他影响最大,这就是他上十一年级时的化学老师泰勒。卡勒斯至今能够引用许多“泰勒格言”。其中他最喜爱的一句话就是:要作惊人的论断,需有惊人的根据。

  一天,泰勒讲解一种无色的化学药品的特性。他把这种药品放入烧瓶与水混合在一起,瓶里出了血红色的混合物。“为什么它会变红?”泰勒问道。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答案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这时,泰勒讲出了其中的秘密:“我事先悄悄在水里放了其他物质。”随后,便开始讲解出现这种化学反应的原因。他对恍然大悟的学生们说:“自然界有许多你们不懂的东西,但你们要永远记住,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它不会蒙蔽善于观察的人。”

  从此,卡勒斯开始怀疑科学上没有根据的惊人主张。高中毕业时,他被选中代表毕业生进行告别演说,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在波马纳学院,他被评为优秀学生,在加州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但真正引导他从事毕生事业的则是他的双亲。他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在每晚入睡以前,都要为他朗读《天文学精粹》一类的书。星星、行星、银河系早已活生生地浮现在他的脑海。卡勒斯说:“从记事起,我就想象自己站在比冰还要寒冷的行星上,想象自己穿越太阳表面灼热的气层。”

  25岁时,卡勒斯编出一套计算机程序,以此证明国家宇航局在太空舱安装雷达系统的计划是不经济的。国家宇航局对此非常重视,并很快取消了原定计划。几年之后,国家宇航局破例雇用了卡勒斯。

  现在,卡勒斯已经成为国家宇航局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加州的阿姆斯研究中心工作。这位身材修长、神采奕奕的科学家极有生活情趣。他喜欢弹钢琴和吉他,并且是个高水平的棋手和狂热的无线电爱好者。

  清晨,由一位朋友驾车把他从公寓接到实验室,他便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走进阿姆斯研究中心的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他会轻松自如地穿过一条条熟悉的走廊,正是这座实验室使他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声誉鹊起。现在,他的课题是用电子学的方法“观察”星空。

  第一个星球,包括太阳,都会发射出辐射光和无线电噪声。卡勒斯把一台特别设计的计算机联接在射电望远镜上,把视觉图像变为能用手触到的撞击运动。这样,“我可以用手指感觉到图像。”

  另一台计算机可以用语言读出屏幕显示的文字和数据。进行无声通讯时,卡勒斯可以关掉话筒,把手指放在一排像微型多米诺骨牌一样的键盘上,键盘上下跳动,打出盲文,使卡勒斯立刻得到他所需要的文字和数据。坐在这台设备前,卡勒斯可以通过捕捉电子信息对太空中的物体进行研究,他感到自己实实在在地用手摸到星星。

  由于没有常人先入为主的视觉的干扰,他有时可以发现健全的同事们无法发现的星际关系。他说:“我的大脑将所有数据都变成三维图像。我可以想象出真实的东西是什么样子。”这种超凡的本领常让同事们惊奇不已——其实,从他坐在父亲腿上,听父亲讲太阳、星星、月亮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卡勒斯最新的课题就是用他特殊的才能帮助国家宇航局搜索宇宙智能。1992年10月12日,是哥伦布美洲之旅500周年纪念日。届时,国家宇航局将启用有史以来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搜索太空,它在60秒钟内获得的信息将超过至今所得到的信息总量。

  卡勒斯的工作则是设计一种设备,筛选无线电噪音,捕捉宇宙智能的通讯迹象。这台设备的效率相当于在1秒钟内查阅完全套大英百科全书,它将以每秒5000万次的速度对太空中的无线电波进行检测,从中寻找可能存在的智能信息。

  “我们将在无线电波寻找一些特定的波段,其功率比太阳要高出几百万倍。”他说:“以我们现在的文明程度,已经可以制造出这些电子信号,例如,无线电、电视信号的传送,雷达的脉冲波,甚至车库的遥控装置都属此列。我们要寻找外星人,就要寻找这类信号根据。”

  卡勒斯的设备也已经引起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航空管理局的重视。前者关心的是监听敌台的无线电讯台,后者则正在寻找接收和发射无线电波的新方法,以便更安全地为飞机导航。

  对于搜索宇宙智能,寻找宇宙生命的计划,卡勒斯总是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将再一次用行动验证父母、教师和他本人的信念:他能够心想事成。

  (选自《世界博览》1992年第6期,陈君彤文)

  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和执着追求,在严酷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之一。

  路透和路透社

  一

  1848年底,巴黎的哈瓦斯通讯社社长办公室里,进来一个身材矮小的犹太青年。来访者自我介绍说,他叫朱利叶斯·路透,曾经在普鲁士办过一家出版社,因为普鲁士政府对舆论的压迫日见严重,自己的买卖难以维持,因此来巴黎找个职业糊口。他希望能在哈瓦斯通讯社找到一个职务。

  哈瓦斯通讯社看中路透掌握的英、法、德三门语言,聘请他搜集翻译欧洲各地的新闻。哈瓦斯当时丝毫也没有料到,这个落魄的外国青年路透后来竟成为自己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成为“现代新闻报道的先驱”。

  在当时见过路透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到,这个工作卖力的犹太青年,就像只小白鼠一样活泼好动,片刻也呆不住。尽管如此,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年仅33岁的通讯社翻译,却早已是个颇有经历的年轻企业家了。

  路透出身于一个开明的犹太教拉比家庭。13岁时,路透的父亲去世,小路透到开银行的表哥那里寄居。路透从小数学就很出色,在银行里很容易地就被富于数学变化的汇兑行情业务给迷住了。他担任汇兑行情业务之后,经常为一个问题苦思冥想:怎样才能最迅速地了解各国的外汇行情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路透结识了大数学家高斯。当时高斯正在埋头研制电报。路透从高斯处获益匪浅。他敏锐地看出,这种新通讯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汇兑行情的收发速度。他开始留意电报机的研制动向。这期间他来到柏林,改信了基督教,并且把自己原来的姓名伊斯拉埃尔·贝亚改成了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研究路透社发展史的学者有的认为“路透”,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德语词“rnyter”,意思是“马背上的人”,也就是“强者”的意思。此说正确与否暂且置之一旁,但路透社的徽章上,确实画着身穿盔甲、策马急驰的中世纪骑士,这倒是极富深意的。

  也是在柏林这段时间里,路透结婚了。当时,他29岁,妻子是柏林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利用岳父提供的资金,路透购买一家书籍出版发行公司的股票,与人合资经营出版业。三年后,路透不堪忍受普鲁士政府对舆论的压制,毅然奔赴巴黎。此时他胸中已经酝酿着作信息买卖的计划,因此不惜进入当时世界最庞大的通讯社当普通职员。无独有偶,和路透同时进通讯社的还有一个流亡者——一个柏林银行家的儿子贝恩哈德·沃尔夫。几十年后,沃尔夫、路透与哈瓦斯同时成为世界新闻业的三巨头。

  二

  几个月后,路透下决心单干。他看准把欧洲新闻译成法文在法国财界、政界大受欢迎,自己另打旗号办起了一家通讯社,专业提供国外消息。

  尽管买卖已经开张,但是并没有像样的办公室。清理一番后,公寓内路透的起居室就成了编辑部和印刷所。社长、总编、翻译、编辑、印刷工人、校对、通讯、收发等,都由路透一人兼任。路透夫人除了帮助翻译,还要誊写、做饭。当时有位朋友对设在公寓里的这家通讯社作过一番记述:

  “走进路透潮湿的起居室,首先进入眼中的是,发了霉的窗帘和壁炉中未燃尽的炭火,吃剩的饭菜抛在木炭灰上。一看就能想象他们进餐时的匆忙模样。壁炉旁零乱地堆放着纸张,天花板上破烂不堪,挂满蜘蛛网。屋子中央放一张大办公桌,桌子底下还搭个狗窝……看到这一切,一种凄凉感油然而生。”

  路透每天把一大堆法文报刊浏览一遍,从中挑出适合德国人口味的消息,主要是政治和财政金融消息。两口子就这样从早忙到晚,一直坚持到夏天。最后他们实在疲于奔命,在某一天突然搬走了。紧接着,在哈瓦斯工作的沃尔夫也突然去向不明。

  两个月后,也就是1849年10月1日,普鲁士政府架设的从柏林到亚琛之间电报线正式投入商业使用。亚琛位于德国与比利时的交界处。

  哈瓦斯听到这一消息,认为有利可图,立刻派人前往调查。叫他大吃一惊的是,电报线的两端竟然分别被人捷足先登了。抢了哈瓦斯生意的正是他从前的两个部下。沃尔夫垄断了电报线的柏林端,路透占据了亚琛那一端。他们都从哈瓦斯的通讯社里学会了那个新闻铁律:速报就会有销路。

  路透在亚琛给订户提供的行情情报受到当地好评。为了给商户平等机会,路透想出了个新方法,他把订户召集到一间大房子里,同时宣布消息。

  这时,巴黎到布鲁塞尔之间也架设了电报线,如果有办法加快亚琛到布鲁塞尔之间的传递速度,从柏林到巴黎之间的新闻传递竞争中,路透就要走在前头了。当时的火车从亚琛到布鲁塞尔的170千米路要花9小时,平均时速只有十几千米。路透果断地转而选择了信鸽这条路。

  每天下午,路透派驻布鲁塞尔的“记者”们把股票交易所的收盘价格和巴黎的最后电报一式三份,绑在三只信鸽腿上放回亚琛。

  在亚琛,路透夫妇和他们13岁的儿子及一个工作人员,捉住鸽子,取出行情复写一份供当地订户用,另一份通过电报拍发给柏林。

  1850年,两条电报线之间170千米的空白被填补起来了,路透又一次面临挑战。他的速报体系已经毫无作用了。路透开始考虑新的出路。

  1851年盛夏,路透夫妇来到英国伦敦。他计划以这个“日不落帝国”的首都为基地,把出售新闻的买卖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在亚琛一年的快讯业务中赚的钱,仅够买卖开张的费用,而生活和经营资金都还没着落。

  1851年10月14日,路透的一家不大的“电报办事处”在伦敦皇家交易所一号正式营业了。这个日子成为现代新闻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三

  除了社长路透,办事处只有一个12岁的工作人员。路透首先通过刚刚铺设的英法海底电缆,搜集欧洲大陆上的金融消息,然后在伦敦把消息编成“路透社快讯”对外发售。他的服务对象交易所、银行、股票商、投资公司及贸易公司,都热切欢迎路透的服务。

  路透此时决心把自己的顾客由金融贸易界扩大到报界。1858年的俄土战争,继而是下一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给路透显示自己的通讯网提供了机会。

  路透通过自己在东欧和黑海沿岸地区的通讯网,顺利地收到每天的战争消息。然后他马上派人到交易所宣布这些消息,甚至赶在《泰晤士报》前面。1856年,路透的小通讯员第一个把英法联军攻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消息带到交易所,宣布完这一好消息后,人们把小通讯员抬到高椅子上,并从四面八方往他手中塞钱,把他弄得手足无措。

  到了这个时候,路透向《泰晤士报》提出要为它供应纽约金融消息,每次都碰了钉子。

  这一次,路透决心迂回攻击。

  1858年的一天早晨。路透走进《广告晨报》总编辑詹姆斯·格兰特的办公室内。

  “我有一件重要的事和您商量一下。您有空吗?几分钟就行?”路透说得既谦恭又自然。

  路透接下来介绍了他的通讯网,他同欧洲各个政府的关系,他能够通过这些关系迅速弄到欧洲的政治经济消息,并说:“现在伦敦的各家报纸都要为发回外电支付一笔高昂的电报费,我打算用低于电报费的价格提供消息,您看怎么样?”格兰特点头表示赞同。路透接着为他算一笔细账,指出少花的金额数目,并且可以由《广告晨报》免费试用两周。格兰特听后,马上接受了这个建议。

  临走前,路透回头对格兰特说:“如果您也和《泰晤士报》一样拒绝我的建议,那么我真要打算放弃这个通讯社了。您接受之后,其他报纸也会仿效的。这样看来,两个星期的免费服务还是划算的。”

  路透毫不做作的爽朗和异乎寻常的坦率,大概是促使格兰特接受他建议的极重要的心理因素。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真如路透估计的,除了《泰晤士报》之外,伦敦所有的报纸都开始采用路透社电讯稿。路透社的工作效率把各家报社派出的记者远远抛在一边。最后《泰晤士报》也不得不与路透社签订合同。攻下这个最顽固的堡垒之后,路透已经在英国新闻界完全站稳脚跟。

  四

  刚开始报道美国南北内战消息时,英国的报社与通讯社都是采取下述方法取稿的:当北美大陆的远洋船到达英国安普敦港口时,各报的蒸汽小艇就迎上去,大船上的人把装有新闻的木盒投到海里,由小船捞出来,再把木盒里的新闻通过电报发往伦敦。

  为了抢在各报前头发出新闻,路透秘密地把接船点往英国北部移动了500千米,然后悄悄争得地方当局批准,修一条专用电报线,因此竞争对手的船只还没接到远洋船,路透的新闻已经发回了伦敦。等别人发电报时,路透快讯稿已送到订户手中了。

  路透在传递速度上和其他人拉开的距离,使路透社得到了一条条爆炸性的独家新闻。

  美国林肯总统遭到暗杀后的第二天上午一点半,路透社驻华盛顿记者麦克林弄到林肯私人秘书的采访记,但是,当天开往英国的轮船已经起航。麦克林不顾一切地赶到海港,雇了一条拖轮,好不容易才追上那条班轮,把那条独家新闻装在木盒子中扔到班轮的甲板上。11天后,轮船到达英国,路透的通讯网马上播发了这篇新闻。当时,这件新闻只有一家报纸发了一则短讯,而路透社却发了一篇暗杀现场的详尽报道。第二天,伦敦各报,包括《泰晤士报》都全文转载了路透社的报道。

  1871年9月,路透的故乡,德国卡塞尔的领主晋封他为男爵,但是路透在社内职工面前仍然如发迹前一样,他经常深夜出现在编辑室里,轻轻叫醒打瞌睡的夜班编辑后,再和颜悦色地离去。每年圣诞节,路透总要把职工和他们的家属请到自己家里设宴招待,自己也参加圣诞晚会,和职工热闹一番。后来这就成了路透社的传统,一直流传到今天。

  1875年,60岁的路透退休了。他留给继承人的是一家世界性通讯社,有人说,路透社就应该算作是通讯版的英帝国。

  (选自《武汉青年报》1984年12月12日,路平摘编)

  他是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在北大荒插过队,当过锅炉工。他曾居住在小胡同一间面积不过7平方米、没有窗户的屋子里,他连乘公共汽车的钱都没有,而今是亿万富翁……

  北大荒走出的亿万富翁

  1951年,李晓华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中4个孩子他排行老三。童年的生活十分清苦,一家6口挤在离故宫不远的一间半北房,全指望着父亲在外工作的那点微薄收入。

  那时候,能向父亲要到1毛钱和小伙伴去游泳就是他最大的乐趣了。节假日偶尔去公园玩,能喝上一瓶汽水他也会兴奋半天。

  父亲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对孩子们的学习从不放松。在当时紧巴巴的日子里,他甚至省吃俭用为4个孩子请一位家庭教师,督促辅导孩子们学习。望子成龙也许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他们没有得到的机会,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渴望在孩子身上实现。父亲谆谆教诲,盼望着孩子们成为有用之才。

  读到初中二年级,轰轰烈烈、令全世界为之震惊“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千百万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出城市,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摔打磨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继续深造成了泡影。1967年,李晓华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呆就是6年。

  在兵团里,他开过拖拉机,做过炊事员,几次遇险,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抛洒在冰天雪地的荒原上。

  在那个人性压抑、心灵扭曲的年代,他和同龄人一道,怀着单纯的信念,承受着难以想象的体力和意志的考验。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目睹了太多的黑暗和不公,遍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段无法摆脱的经历,成为他一生取之不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源泉。

  与世隔绝的日子、枯燥乏味的生活却无法阻扼人类最自然的情感、最原始的欲望。李晓华开始尝试谈恋爱。然而,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一个在黑龙江农村安家落户的农民,穿着最脏最破的棉袄、腰间扎着草绳的他,没有值得炫耀的资本。

  他谈过的女朋友都因为他自身和家庭的条件太差而告吹了。

  是的,他无法保证带给对方幸福,他两手空空,有的只是真诚和立志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决心。他也怀疑,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小时候那些做外交官、当解放军的梦想早就随着岁月的流逝彻底泯灭了。

  那还有什么说的,认输吧!

  没能像许多战友那样被推荐上大学或是返城,因为他父亲认识的最大的一个“高干”只是一个生产队长。但家里还是想办法帮他挪了窝儿。他转到河北涿县一个村子插队,可以每星期回趟家了。

  在涿县,他干上了推销,凭着机敏和似乎与生俱来的经商天赋,他使生产队产品的销量一跃而为过去的10倍。然而,这并未改变他囊中羞涩的境遇,每星期回北京,他连那七毛钱的火车票都掏不起,常常“蹭”车坐。

  也就是在那时,他认识现在的太太张吉芳。在提到她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用“伟大”两个字。张小姐父亲是中央警卫局的领导干部,家庭条件十分优越。视女儿如掌上明珠的老人不明白女儿为什么放着那么多条件般配的小伙子不要,偏偏看中一个前途无着的农民。

  世俗的偏见,使他们的爱情经历了笔墨所难以描述的坎坷。好在真的爱情经受了任何的考验,顶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单位的压力,在经过近十年谁都会为之动容的苦恋后,这对家庭出身悬殊的年轻人终于结为人生伴侣。

  李晓华深情地说:“遇到她,是我人生中重大的转折,她是我的福星,使我得以步步走运。”

  靠着未婚妻攒下的2000元钱,李晓华还清了在农村欠下的所有债务,回到了北京。回城后,一段时间里找不到正式工作,便先在灯市口一个银行科研所烧锅炉,后来,又到外贸部出口大楼当炊事员。

  那时,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禁锢了多年的思想一下子获得解放,许多新的思潮、新的观念让人应接不暇。从1979年开始,李晓华就开始做些小买卖,有一天抑制不住心中的渴望,对食堂里的同事说:“我想去做生意。我当炊事员有点大材小用。”结果引来同事们的捧腹大笑。

  社会发展到今天,第二职业已被政府所肯定。星期天跳蚤市场上,经常有各个单位的职工业余在摆小摊卖这卖那。可在十多年前,敢吃螃蟹的李晓华却受够了苦头。因为倒卖十几块电子表,他被单位除名了。

  多舛的命运把他抛进了80年代初第一代个体户的行列里。当年个体户虽不被人重视,但他们为了生存,默默地创业着,艰难地发展着,其中的执着追求直到多年以后才被人们了解和理解。有朋友劝又一次待业的李晓华:到广东那边进点货在北京摆个小摊什么的,也做点小生意吧!

  李晓华心动了。

  心情复杂的李晓华挤上了南下的列车。他感到忐忑,又不乏兴奋。这是他第一次拜访南国,他是为自己的未来投石问路……

  毗临国际大都会香港的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早在80年代初,就显示出了比内地迅猛的发展势头。

  李晓华盘桓街头,他感到温暖,他感到新鲜。在陌生的南国,在陌生的面孔中间,过去的一切屈辱、得失都尽可抛在脑后。那是一种近似于新生的感觉,他不用去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想,他的生活他的命运将完完全全由自己来主宰。

  他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眼前是晃过一扇扇物品丰富的橱窗。突然,一件新奇的东西吸引了他:那是一个直径约半米的透明玻璃大罐子,上宽下窄,里边橙黄色的果汁鲜嫩嫩的,不知追随着一种什么力量,不安分地跳着。沿着玻璃壁落下来的汁液像是锅盖上蒸腾的水汽变成的水滴,划着十分诱人的轨迹。

  他站住了,站在这个从未见过的尤物面前,不想走了。

  10年后的今天,中国各大中城市夏天街头很常见的这种喷泉果汁制冷机,在当时,别说李晓华,全北京近千万人恐怕也没什么人见过。

  他当即下了决心:就买这个了。

  “多少钱一台?”他有些怯生生地问售货员。

  “4000块。”对方答。

  那几乎是他身上所带的全部本钱。可他没犹豫,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我买一台。”

  可店里只有两台,这是样品,不外卖。那东西在广东也是新生事物。

  真是好事多磨。

  他好说歹说,想尽办法,最后终于说动了售货员。

  就这样,一趟广州,他没买众目所瞩的新潮时装和据说好赚钱的家用电器,而是抱着一台喷泉果汁制冷机兴冲冲地回北京了。

  他选择了北戴河,那是北方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中央领导人每年都至少有一个月在这里办公。他出设备,一位当地朋友出场地和人员,一间冷饮商亭红红火火地开张了。

  那一个夏天,这台冷饮机可出足风头。大老远来避暑的人们,游完泳渴了、玩儿累了,或是太阳底下走乏了,看到这个清爽冰凉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着汗的人们排起了队,一杯接一杯,那种清凉、甘甜的感觉直沁心底。

  时间过得飞快。秋天来了,带来北方寒冷的气息,冷饮机也终于可以休息了。

  李晓华心思又活了起来。他在想,今年在北戴河独领风骚的冷饮机,明年肯定就不那么新鲜了,一些脑子动得快的人会紧紧跟上,那时,北戴河同样的冷饮机肯定会不下100个,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于是,他决定改弦更张,另辟蹊径。

  朋友得知他要将冷饮机就地出让,替他着急了:那简直是印钞票的机器呀!你怎么可以这么傻呢?

  然而,事实又一次验证了他的超前意识,第二年夏天,这种冷饮机在北戴河海滨挤作一团,恐怕100台都打不住。

  李晓华笑了。利用手上的这笔“原始积累”,他又看准一项从未有人涉足的新买卖。

  聪明的李晓华发现,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当时的电影和电视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欣赏需要。他买了一台录像机和一个大屏幕投影机,在秦皇岛与人合作开始放录像,结果场场爆满,门口的票贩子把票炒到10元一张仍有人倾囊而出。

  时间走到1985年,几笔漂亮的买卖使李晓华成了北京个体户中的知名人物,这时的他算得上响当当的大款。当大部分中国人的商品意识还未觉醒的时候,他坐的新款奔驰280已在同行中抖尽了风光。这样走下去,日子满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然而,李晓华丝毫没有功成名就的感觉。雄心无尽的他隐隐感到,他更宏大的事业必须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展开。

  就在这时,李晓华结识一位对他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人:原北京一商局副局长宋学进。这位老前辈曾在西单商场做经理,无论经营之谋还是做人之道都十分令人钦佩,李晓华与他偶然相识结上忘年交。

  经历丰富、饱经沧桑的宋局长以他毕生的经验告诫这位雄心勃勃的晚辈:做生意首先要学会做人,不会做人的人是干不成大事业的。

  1985年,出国留学尚未成风,李晓华的一个在日本的朋友,邀请他去日本深造,并帮他办好了去日本东京国际学院留学的一切手续。李晓华不想镀什么金,他想的是,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出去了解了解国际商情,学习最现代的经营思想?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在世界大舞台一展身手。

  他去问宋局长,自己该不该放弃现有的基础和唾手可得的生意,从头开始?深谋远虑的宋局长大为赞赏,他语重心长地说:“人是不能满足现状的,要有博大的进取精神。出去看看对未来的事业大有好处,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置身国际商场体验风云变幻,那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报效国家。”

  于是,在东渡扶桑的人流中,多了一位卧薪尝胆的大款,他走得悲壮,为的是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一鸣惊人。

  在日本,李晓华从社会最底层干起,在中华料理店打工刷盘子,像普通留学生那样品尝生活艰辛的滋味。他觉得,不从这些做起,就无法全面了解日本社会。

  后来懂得了一定的日语,他又到商社去打工,学习以精明着称的日本人的经营之道。这段时间,他得到了很多。1986年他和日本人合作,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做香港和国内一些企业的代理。天赋的经营头脑和久经沙场练就的胆略使他越做越顺手,跑货、报价,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偶然的机遇,他在香港发现当时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新产品“101”毛发再生精。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他认定,这一产品必将在日本市场产生轰动。他主动出击,出色的公关能力和灵活的处事技巧使他的公司成为“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三家代表之一。从此,他的事业走上了新的坦途。

  这时的李晓华站在世界的舞台,跻身国际经济的风口浪尖,他的境界已远非当年那个“京城大款”所能比拟。他决定南下香港安营扎寨,因为“日本不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在香港,他成立了华达投资集团公司,那是1988年。此后,他搞旅游,搞进出口贸易、房地产纺织品……

  1989年,“六四”风波过后,海内外人士对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十分关切,一些悲观的论调使香港的地价大跌。当时香港的许多新建住宅小区以低于平素二成的价格出卖楼花,许多人吃不准中国形势的变化,怕地价继续下跌,不敢贸然吃进。一直关注着中国动态的李晓华看准这是个机遇,他认为,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中国不会在一些国家的制裁中倒下,以中国的实力,经济形势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他大量买进,等待时机成熟。不出所料,不到半年,这些楼花迅速升值,李晓华见好就收,全部抛出。这时又有人惋惜:既然一直在上升,何不再等等,好赚得更多些。李晓华讲了这样一个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据说太阳山上满地是黄金,但只要太阳一落,黄金就会变成石头。有两个兄弟听说后结伴去捡金子,弟弟捡了一块就赶快下山了;哥哥捡到一块,发现旁边还有一块,待捡起旁边一块,又发现更大的一块。于是他左捡右捡,装了满满一口袋,等他匆匆走下半山腰时,太阳落山了,他的金子全变成了石头,忙碌了一天的他一无所获。而不贪心的弟弟呢,用那一块捡回的金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不失时机的投入,已使李晓华在抛出时有相当的获得,他何必再如此贪心呢?

  一系列的成就,奠定了他事业的辉煌。一个赤手空拳的工人的儿子,终于成为叱咤世界商场的亿万大亨。他说,我现在还不敢讲成功,但我可以肯定地讲,中国人的经济头脑并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差。

  今天,靠着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李晓华运筹帷幄,指挥着分布各地的事业运行。作为一家国际性商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麾下的职工总数已逾万人。

  为了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1990年起,李晓华的华达集团先后在北京、天津、山东、吉林等地投资兴办了12家三资企业,涉及精细化工、卫生保健、家用电器、机床机械、食品饮料、运输及建材等多个领域,总投资1000多万美元。

  他还准备再拿出2000万美元,在海外增设两家分公司,在内地兴建房地产公司、食品公司、汽车维修公司等。当有人毫不客气地说:“你回国办那么多公司是想挣中国人的钱吗?”

  李晓华回答说:“光为挣钱,外国更省劲,国内企业要想上一个新台阶,需要外资,需要设备,更需要先进的管理。”

  李晓华的“王国”还在不断地扩展……

  1990年,当李晓华为亚运会慷慨解囊时,他的父母仍居住在生他养他的那个小胡同里,周围的人很好奇:“你能往外边捐那么多钱,为什么不给你爹妈买一套豪华住房?”

  李晓华是个传统家庭观念根深蒂固的人,他怎么会忘记孝敬自己的父母!“咱们是贫苦出身,我已过惯了这种平常日子,给国家送去100万是应当应分的。你无论走到哪儿也别忘自己的根,北京这是你的家乡。”

  当电视播出李晓华向亚运会捐赠仪式时,他的父母为他高兴地流出了眼泪。

  一位朋友说,大亨之不同于“大款”,在于他没有外在骄横,却具有内在的威严;没有暴富后的招摇,却充满实力雄厚带来的自信;没有生活中的奢华糜烂,却肯为他认为有意义的事一掷千金……此言极是。

  继为亚运会捐款100万元后,李晓华又为华东赈灾捐款100万元,为“希望工程”捐款100万元。成了亿万大亨的他,想到的不是用这些财富享福,而是不断地造福于社会和人民。他在京郊平谷投资办厂,发现山区的孩子学习条件艰苦,失学率高,立即扯下一张100万元的支票嘱咐建一所现代化的小学校。他深知一个经济发达的中国需要亿万高素质的国民,而自己儿时喜爱读书却没有好的学习条件,正与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孩子处境相仿。他说,在别处投资是“锦上添花”,使山区孩子复学才是“雪中送炭”。

  他还为北京崇文小学捐献100万元,设立了“李晓华优秀教师奖励基金”。

  由于李晓华支持祖国建设尤其是在资助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在联合国有关部门发起的“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中,组委会向他颁发了“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和“和平使者金奖”。

  历经磨难悟人生。走过不惑之年,生活向李晓华展开更为广阔的天地,还在用最酣畅的笔墨续写这个传奇的故事……

  (选自《从一无所有到百万富翁》,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陈艳华 编)

  他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挫折中的懊丧。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苦乐参半”。

  传奇人物艾柯卡

  人们要他当总统

  这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每个月里成百上千个团体、单位邀请他去演讲。不论在美国的哪个城市,只要他一出现,就有许多人围着他,要他签名留念,好像他是个大明星。

  他也确实是个明星,一颗光彩照人的企业明星。他曾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那年60岁。

  他的名字叫李·艾柯卡,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他1985年发表的自传,成为非小说类书籍中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印数高达150万册。

  艾柯卡是个身高1.8米、体重85千克的大个儿,他勇往直前,粗犷豪放,感情充沛,喜怒哀乐变化多端,风趣逗乐不拘小节,但他是个实干家。他为人合群,喜欢邀上三朋四友到加拿大去打猎,到夜总会开怀畅饮。上至总统,下至工人、学生,大家都喜欢他。一位经过5年失业,又重新回到装配线上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工人——萨拉·海因斯激动地说:“我能有今天,全靠艾柯卡。克莱斯勒公司濒临破产,他来当总经理后,使几万名失业的工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艾柯卡不光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挫折的懊丧。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苦乐参半”。

  人们纷纷要求他参加下届总统竞选。支持他的人认为:他在政治上得人心,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性格坦率,充满活力。

  访问中国的美国副总统布什在广州对一批美国实业家说:“我要参加下届总统竞选,而艾柯卡就是我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移民的儿子

  艾柯卡的父亲尼古拉于1902年从意大利来到美国,后来在宾夕法尼亚州定居,并加入了美国籍。尼古拉从小喜爱汽车,很早就拥有一辆福特汽车公司最早期的产品——福特t型车。平时一有空,就摆弄汽车。这一嗜好无疑也传给了儿子。

  早期的意大利移民,在美国备受歧视,艾柯卡是个有骨气的人,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毕业于美国利哈伊大学,得了工程技术和商业学两个学士学位。后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学位,其间,还学过心理学。

  事业的起步

  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车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但他对做技术工作感到索然无味,他想搞经销,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和机器做伴。上司当然不高兴,不过,由于他的坚持,公司最后妥协了,他当了一名推销员。

  要学会经销术,需要时间和精力。1949年,艾柯卡当上了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地区的经理,他的任务是同当地的汽车商取得密切合作。这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此期间,艾柯卡受到了一位知名人士的影响,此人是福特公司东海岸经理查利·比彻姆。他也是工程师出身,后来转入推销和市场工作。有一次,在本地区的13个小区中,艾柯卡的销售情况最糟。他为此而情绪低落,查利把手放在他肩上说:“为什么垂头丧气?总有人要得最后一名的,何必如此烦恼!”说完他走开了,不过他又回过头来说:“但请你听着,可不要连续两个月得最后一名!”在他的鼓励下,艾柯卡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推销汽车的绝妙办法:认购一辆1956年型的福特汽车,只要先付20%的货款,其余部分每月付56美元,3年付清。这样,一般的消费者都负担得起。艾柯卡把这个办法称为“花56元钱买五六型福特车”。

  这个广告口号像火箭一般受到人们的瞩目。仅仅3个月时间,艾柯卡从原来的末位扶摇直上,销售势头一跃而居榜首。他受到了当时的副总经理麦克纳马拉(后来的美国国防部长)的赏识,在全国推广他的办法,并提升他为福特总公司车辆销售部主任。

  “野马”之父

  在那些日子里,艾柯卡等不到天亮就起来工作:夜幕降临,他还不想离开工作岗位。他日思夜想,总想自己设计出新型号的汽车。他趾高气扬,把自己看作是艺术家,正在设计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精彩杰作的艺术家。

  最终,一种“野马”牌新车问世了。这种车华丽时髦,引人注目,又保持着一点过去福特车所具有的特点,消费者一看就能识别。它是便于驾驶的两座运动车,实际上能坐4个人,并且留有很大空间放东西,是一种多功能车,星期六还可以挂上一个拖车外出度假。

  1965年,“野马”车的销售量打破了福特公司的纪录。“野马”车大功告成,“野马”俱乐部、“野马”太阳镜、“野马”帽、“野马”钥匙链等等,充斥街头。有一家面包店的橱窗上写道:“本店自制的烤饼像‘野马’一样热销。”

  痛定思痛

  艾柯卡靠自己的奋斗,终于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当时,艾柯卡真有点儿得意忘形,觉得全世界都在他的脚下。突然,命运之神对他说:“且慢,先别乐,别以为你可以高枕无忧地安享余年了,现在让你尝尝从世界最高峰摔下来的滋味吧!”

  1978年7月13日,他被妒火中烧的大老板亨利·福特开除了。当了8年的总经理,在福特公司工作已32年,一帆风顺,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工作过,突然间失业了,艾柯卡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他想杀人——但不清楚是要杀解雇他的亨利·福特,还是杀自己。杀人或自杀都是空话,他开始喝酒,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要彻底崩溃了。

  报界说,艾柯卡被福特公司开除是因为他“缺乏礼貌”,太具“侵略性”。他还被诬陷为参加意大利黑手党活动。艾柯卡说,这种中伤是意料之中的。

  他被解雇之后,仿佛他在世界上已不复存在。“野马之父”一类的话再也听不到了。昨天他还是英雄,今天却好像成了麻风病患者,人人避而远之。这叫“时来铁也生辉,运退黄金失色”。

  亨利·福特要对艾柯卡的支持者进行一次整肃,谁要是继续保持与他的联系,自己也就有被开除的危险。艾柯卡被解雇一周后,负责公共关系的墨菲,接到了大老板亨利·福特半夜里打来的电话:“你喜欢艾柯卡吗?”“当然!”墨菲回答。“那你被开除了。”事情就是那么简单。

  艾柯卡得出一个痛苦的教训:你可以和一个人做几十年的朋友,你可以与他同甘苦共患难,事情变坏时你曾去保护他;可是,等你自己碰到不幸时,却再也见不到他的影子了。“如果有人给我打个电话说:‘我们一起喝杯咖啡吧,我对你的遭遇很不平。’我也会感到宽慰。”可是,过去公司里的所有朋友都抛弃了他,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打击。不过,他能谅解他们,公司为独裁者所控制,他们家有老小,他们得生活。

  起死回生

  “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其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艾柯卡是这么说的,最后也是这么做的。他没有倒下去。

  他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当时,许多大公司诸如洛克希德、国际纸业公司等,都对他发出过邀请。但艾柯卡认为,54岁是个尴尬的年龄:退休太年轻,在别的行业里另起炉灶又太老;况且汽车的一切已经在他的血液里流动了。因此,他还是选择了汽车业这一老行当。

  他一到克莱斯勒,就发现这是一条等救的沉船。那里秩序混乱,纪律松散,各自为政;现金周转不灵;副总经理不称职;没有人指挥调度;车型失去了吸引力;车辆不安全等等,积重难返。

  艾柯卡,这位在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当了8年总经理的事业上的强者,凭他的智慧、胆识和魄力,大刀阔斧地对企业进行了整顿、改革,并向政府求援,舌战国会议员,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振企业雄风。

  在克莱斯勒面临最黑暗的那段日子里,制造k型车的计划像是无尽长夜中的一线曙光。它终于成功了。这种车能让乘客非常舒服,只需4个缸就能跑得很好。虽是小型车,但是破天荒地能装进6个人,而且体积小,线条美。

  k型车的推出,使克莱斯勒起死回生,使这家公司名副其实地成为在美国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三大汽车公司。

  1983年8月15日,艾柯卡把他生平仅有的面额高达8亿1348万美元的支票,交到银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莱斯勒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亨利·福特开除了他。

  1984年,艾柯卡用他惯有的表情和手势,宣布克莱斯勒公司这一年盈利24亿美元——打破了公司历年纪录的总和。

  (选自《人才天地》1986年第7期,周谦 文)

  希尔顿的母亲告诉希尔顿:“你要想这样一种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可久的办法去吸引顾客,这样你的旅馆才有前途。”希尔顿受到启发,因此而崛起。

  希尔顿——“旅店帝国”的崛起

  这是一个全世界无可匹敌的“旅店帝国”,它跨越许多国界,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都市,共树起210座高楼大厦,在那里摆下数不清的装饰高雅的床铺,招来数以万计的旅客。

  “旅店帝国”的创始人是老希尔顿。希尔顿这个家族,本来并不是经营旅店的。一个偶然而有趣的机会,促使老希尔顿买下一座只有两层的红砖楼房,喊出了“要使每一尺地方都产生出金子来”的口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满30岁的老希尔顿从法国回到美国,退伍回家。他留心观察州内的油矿工业、小城镇的银行业、杂货店、公寓和旅店的生意状况,最后,老希尔顿带着扣在衣服口袋里的5000美元,越过州界,进入得克萨斯州,决定到充满石油发财机会的锡施式镇去冒险。

  夜色降临了。他横过街道向一座写着“莫希利旅店”的两层红砖楼房走去,想在这里住宿一夜。跨进旅店大门,希尔顿看到走廊里站满了人,他们犹如吵着要走进罐子里的沙丁鱼,挤到柜台前,争着让值班员办理住宿登记手续。希尔顿个子高,身体壮,气力大,很快就挤到前面。正当他准备开口要一个房间时,只见那个值班员猛然盖上他的旅店登记簿,说“客满了!”

  顿时,许多人目瞪口呆。没等希尔顿想出办法,就又看到那些人就像小孩抢座位一样,争夺着走廊里仅有的几张椅子。等到他也想挤进这行列时,座位早被占满了。希尔顿只好靠着一根褪了漆的柱子站着,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一位板着面孔的绅士出现了,他推推这个,又推推那个,力图赶走坐在椅子上的人。最后,他走到希尔顿面前。

  “对不起,朋友!请在八点前,当我们腾空这个地方的时候再来。”

  希尔顿几乎要发火,刚想发作,却又灵机一动地问:

  “你的意思是说,你让他们睡八个小时,就做第二轮生意吗?”

  “是的,一天到头,每24小时做3轮生意。如果我允许,他们可以付款,睡在餐室的餐桌上。”

  “你是这家旅店的主人吗?”

  “是的,我被它束缚住了。这个时候,我应该出去,在油田方面赚实在的钱。”

  “可你的旅店生意并不坏呀!”

  “不,在别人一夜之间便可变为百万富翁的时候,你愿意自己呆在旅店里不得脱身吗?只要我能够摆脱这个地方……”

  希尔顿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竭力抑制自己内心的兴奋,平静地问:“你是不是说,这家旅店准备出售?”

  “是的,任何人付出5万美元现金,就可以获得这座旅店,连同这里的所有设备。”

  希尔顿马上接口说:“先生,你已经找到一个买主了!”

  用了3个小时,希尔顿查阅了莫希利旅店的账簿,发现这个想要发石油财的人是个十足的傻瓜。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最后店主愿以美元的价格出售,比原来的开价降低了10%。

  希尔顿立即投入筹集购买旅社现款的奔波中。在截止时间的前五分钟,他终于把全部现款交到店主手中,成功地买下了莫希利旅店。

  刚刚被希尔顿收买的莫希利旅馆仍是人声嘈杂、拥挤不堪,希尔顿躺在床上仍然思考着:要是客人来了没有房间怎么办?怎样才能解决床位紧张的问题?要知道多一个床位便多一分利润!想着想着他只身来到旅店大厅,察看旅馆的每一个角落……不停地琢磨着。

  第二天,希尔顿把木匠找来,将餐厅隔成了许多只够容纳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的小房间。他又叫人将大厅的柜台截掉一半,将节省下来的空间改为出售香烟报纸的摊位。他还在大厅的一角开设了一个小杂货铺。

  几周以后,旅馆就因这几项措施增加了一大笔收入。“把浪费的空间利用起来”,成了希尔顿经营旅馆的重要原则。

  希尔顿旅馆是先以微笑冠于全球,而后才以旅馆规模居环球第一的。

  当旅馆资产增加到5100万美元的时候,他欣喜而自豪地告诉了他的母亲。但是,其母却淡然地说:“照我看,你跟从前根本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你已把领带弄脏了一些而已。事实上你必须把握比5100万美元更值钱的东西。除了对顾客诚实之外,还要想办法使每一个住进希尔顿旅馆的人住过了还想再来住,你要想这样一种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可久的办法去吸引顾客。这样你的旅馆才有前途。”

  希尔顿听后,苦苦思量母亲严肃的忠告:究竟什么“法宝”才具备母亲所指示的“一要简单,二要容易做,三要不花本钱,四要行之可久”这四大条件呢?终于希尔顿想出来了:“这个法宝一定是微笑。只有微笑具有这四大条件,也只有微笑能发挥如此大的影响力!”于是希尔顿订出了他经营旅馆的三大信条:信心,辛勤,眼光。他也要求员工,即使如何辛劳也必须对旅客保持微笑。

  1930年是美国经济萧条最厉害的一年,全美国的旅馆倒闭了80%。希尔顿的旅馆也一家接着一家地亏损不堪,一度负债达50万美元。希尔顿并不灰心,他召集每一家旅馆员工特别交代和呼吁:“目前正值旅馆亏空靠借债度日时期,我决定强渡难关。一旦美国经济恐慌时期过去,我们希尔顿旅馆很快就能进入云开月出的局面。因此,我请各位记住,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到脸上。无论旅馆本身遭遇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馆的阳光。”事实上,在那纷纷倒闭后只剩下的20%的旅馆中,只有希尔顿旅馆服务员的微笑是美好如恒的。经济萧条刚过,希尔顿旅馆系统就领先进入了新的繁荣期,跨入了经营的黄金时代。

  经过60年的奋斗,在老希尔顿的企业史上,记下了这些数字:1921年拥有3家小型旅店;1963年61家,共个房间,分布在全世界;现在,发展到210家。

  希尔顿把自己经营旅社业务称为“探索黄金”,意思是要使他的“旅店帝国”领域内的每一寸土地和空间产生最大的入息。因此,尽管他手下有几百栋高楼大厦,几万个华丽的房间,但他决不让一尺地方空闲,因为他要让方寸之地都产生出“金子”来。

  希尔顿用700万美元买下纽约市豪华的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后,发现酒店漂亮的走廊里4大圆柱都是空心的装饰品,与支持天花板无关。于是,他叫人在这些圆柱里安装若干个小型玻璃陈列箱,这些陈列箱立即为纽约市着名的珠宝商和香水商所租用,一年收入租金美元,看似无用的空心圆柱因此成为一条财路。

  希尔顿的成功,还在于他设在世界各大都市的希尔顿饭店,在经营管理方面都突出为顾客提供全面的服务。他认为,饭店是一个服务和款待的行业,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在组织结构上,力争创造一个尽可能完整的系统,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机构。因此,希尔顿饭店除了提供应有的食宿外,还设有咖啡室、会议室、宴会厅、游泳池、购物中心、银行,为首脑级官员提供的豪华套房。餐厅也分为高级的餐厅和方便的快餐厅。所有的房间都有空调设备,室内设备,诸如酒柜、电话、彩色电视机、收音机、电冰箱等应有尽有,使来到希尔顿饭店寄宿的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不论是观光者、商人,还是各种高级官员,都情愿多花一点钱住进老希尔顿所开设的饭店。

  1979年,希尔顿离开了人间。他经历了92个春秋,留下三子一女和亿万资财,他所创建的“希尔顿旅店帝国”,则由他的次子威廉·巴伦·希尔顿继续经营和发展。

  (选自《读者》1993年第9期,史小东 文)

  进取精神、朴实无华和关切态度使他赢得了辉煌。

  广告巨子利奥·伯内特

  利奥·伯内特是美国广告业三巨头之一。他一手创立的伯内特广告公司,乃是全美最大的广告公司,年创利近20亿美元。人们所熟悉的“万宝路”广告、“七喜”(7up)商标、麦当劳快餐招贴,均由该公司出品。

  红苹果的故事

  美国广告业由建国初期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1776年到1929年,为广告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所孕育成形的广告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第二阶段由1929年到1945年,为萧条时期,广告经费锐减近2/3,许多广告公司纷纷宣告破产。第三阶段由1945年到1960年,是美国广告业的“黄金时代”,直接促成了消费文化的盛行。第四阶段由1960年至今,可称多媒体时代,主要以电脑的介入与大量采用为特征。

  伯内特在萧条期的1935年开始从事广告业,1995年是他从业60周年纪念,美国各大报刊登了许多庆贺广告,这些广告常常少不了苹果的形象,这是有来历的。

  当年,由于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有1/4的人失业。很多失业者迫于生计,沿街叫卖苹果。因此,苹果成了“经济萧条时代的象征”。但利奥·伯内特在芝加哥创建广告公司时,却在接待处摆放了一大碗红苹果。这是伯内特以其高度的乐观精神对艰难时代的一种挑战。在他眼中,今日贫穷的象征,也许正是明日成功的先兆。

  伯内特果然取得了成功。尽管其广告公司在开业当年,仅赢得两家客户,获利不到预算的2/3。但经过连续几年的艰苦创业,到1939年,公司已拥有10余家客户,并获得了第一宗超过100万美元的订货。同年,公司由“巴尔莫之屋”旅馆中一套8间房的套房,迁入密歇根大街360号的伦敦担保大楼并占据了整整一个楼层。此后,随着业务的拓展,伯内特广告公司总部又迁了两次,1986年,公司迁入芝加哥最新式的摩天大楼——咨询大楼,并拥有5个楼层。1989年,公司迁入位于芝加哥商业区的48层利奥·伯内特大楼。

  1994年,伯内特广告公司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分公司。

  直至今天,“红苹果”精神仍然构成了伯内特广告公司“文化精神”的一部分,并和利奥·伯内特乐观的形象一起,激励着公司成员不畏艰苦,奋勇开拓。

  万宝路广告及其他

  翻开杂志,打开电视,你经常能看到广阔天空下一个牛仔的形象,他口衔一截香烟,神态潇洒;然后你听到一句熟得让你耳朵起茧的广告词:“这里是万宝路的世界。”这就是伯内特广告公司最着名的广告创意。它出自该公司广告设计师菲利浦·莫里斯之手,并以该公司职员安迪·阿姆斯特朗为广告中牛仔的原型。最初出现在万宝路香烟广告中的是女性形象,走的是以美女吸引大众视线的老套。莫里斯却独具匠心,设计出洋溢着男性魅力的广告形象,以至在公众心目中,抽烟成了男性魅力的象征,万宝路香烟于是销势大盛。由此可见,广告的效用不仅在于推销产品,还能制造时尚,“塑造观念”。

  说到伯内特广告公司的着名创意,还可以列举出1942年为圣德·夫铁路公司设计的小男童喜哥以树枝在沙地上画“圣德·夫,四通八达”(santefe,alltheway)字样的形象;1951年为凯罗奇公司设计的“唐尼虎”;1968年为斯达——克斯特公司设计的“莫里斯猫”;1985年为百事可乐公司设计的“七喜”商标。

  伯内特公司于1954年赢得万宝路香烟公司的广告业务,当年,公司创利5000万美元,雇员增加到540名,在美国最负盛名的广告杂志《广告时代》的全美广告公司排行榜上,由1947年初入榜时的第26位,一举跃升为第8位。

  此后,伯内特公司不断获得着名公司的广告业务,排名也稳步上升。

  1965年,全美航空公司将乘客宣传业务委托给伯内特公司,当年,伯内特公司创利1.74亿美元,在排行榜上升为第6位。

  1975年,伯内特公司创利4亿美元,排名上升到第4位。

  1981年,伯内特公司赢得全球最大规模的快餐公司——麦当劳公司的广告业务。

  1984年,伯内特公司创利11.6亿美元,终于脱颖而出,雄踞全美广告公司排行榜榜首。随着百事可乐公司、迪斯尼乐园、可口可乐公司相继于1985年、1994年、1995年将广告业务委托给伯内特广告公司,该公司在广告界的盟主地位也越来越难以撼动了。

  向个人主义挑战

  美国社会盛行个人主义,广告界亦不例外。有一种流行观念认为:“个人而非集体,才能设计出有创造性的广告。”伯内特对这种观念进行了挑战。他在一次讲演中说:过多的年轻人在广告文案工作中热衷于保持个性,而他坚信集体的创造力,并认为个人主义有虚荣自负的味道。

  伯内特对个人主义的挑战,直接反映在公司的管理体制上。他让公司的核心部门——广告设计部拥有“名誉和财富”,但不赋予他们“权力”。这并不意味着伯内特不信任广告设计师,只不过他认为他们观点难于统一,且“不拘小节”,若放权给他们,必然导致分崩离析。这一点后来得到了印证。1966年,伯内特公司广告设计师评论委员会主席唐·坦纳特将广告设计部分成四组,每组分别由设计师约翰·马休、鲍勃·伊万斯、克莱奥·欧弗、鲍勃·罗斯负责,结果不到三年,这四位设计师由于“制作广告的总体观念”各异而先后离开了公司。

  伯内特针对个人主义的另一个管理手段,便是上面提到的广告设计师评论委员会的设立。这一委员会的职权是对广告设计师进行民主管理,以便各设计师统一步调,协同作战,发挥集体的优势。这一协会的设立,集中体现了伯内特广告公司集体大于个人的管理哲学。该公司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霜雪雨而能光景常新、声望日隆,其秘诀之一,大约就在这集体大于个人的管理哲学。

  他留下了价值观

  1991年,一宗总额达3500万美元的索尼公司的广告业务,在伯内特广告公司和j.d.费米那广告公司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费米那以常有的愉快神情作了自我宣传,并对成功满怀信心,伯内特广告公司却只是播放了一部25年前拍摄的有关利奥·伯内特的短片。片中,利奥做了题为《何时将我的名字请出门外》的讲演。这段演讲集中反映了利奥本人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和人格风范,具有总结性意义。

  最终,伯内特广告公司赢得了索尼公司的广告业务。费米那在反思其失败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索尼公司宁愿与已死的利奥合作,而不愿与活着的我合作。”

  这句话是意味深长的。利奥·伯内特死于1971年6月7日。他虽然死了,但他的威望、他的精神、他的观念,却有着持久的影响。

  曾和利奥共事过的伯内特公司现任总裁威廉·林奇在总结公司的成功经验时,满怀深情地说:“他(利奥)没有留下戒律,没有留下手令,但留下了价值观。”

  利奥·伯内特留下的价值观,体现为“伯内特文化”。它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一些象征:“红苹果”“黑铅笔”“伸向星星的手”。“红苹果”代表不畏艰难、奋勇开拓的精神;“黑铅笔”也许代表朴实无华但富于创造力的原创精神;“伸向星星的手”代表力争成为广告业明星的进取精神。这些象征构成了伯内特广告公司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二、关切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公司所承接的每一项广告业务上。利奥有一句名言:“假如你不能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你就不能从事广告业。”三、对本公司经营机制“热情的赞同”。

  “伯内特文化”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广告设计师加盟伯内特广告公司,使得该公司始终充满勃勃生机和丰富的创造力。

  1995年年初,为纪念利奥从业60周年并为纪念1996年利奥逝世25周年做准备,美国商业出版社编印了《伯内特箴言录》一书,书中汇集了利奥·伯内特生前说过的精辟之语,现摘译数例:

  ☆我们要顾客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产品,而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广告。

  ☆假如你不能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你就不能从事广告业。

  ☆任何蠢材都能写出坏广告,但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阻止他们染指一个好广告。

  ☆如果一个广告没能印入人们的大脑,那它就不值一顾。这样的广告太多了。

  ☆在物色广告设计师的时候,我特别重视那些对生活有着天真的好奇心的人。

  ☆广告业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可信,没有东西比产品本身更可信了。

  ☆你要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最好购买这个公司的股票。

  (选自《世界博览》1996年第3期,龚刚 文)

  他从当推销员开始,最后自己创办了保险公司,还从事出版业、化妆品买卖等。

  保险业巨子克里蒙·斯通

  斯通生于1902年,童年时家在芝加哥南区。他曾卖过报纸。斯通卖报时,有家餐馆把他赶出来好几次,但他还是一再地溜进去。那些客人见他这样勇气非凡,便劝阻餐馆的人不要再踢他出去。结果他的屁股被踢得很疼,口袋却装满了钱。这事不免令他深思:“哪一点我做对了呢?哪一点我做错了呢?下次我该怎样处理同样的情形呢?”他一生中都在这样问自己。

  斯通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对他个性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

  斯通的母亲替人缝衣服,干了好几年,存了一点钱。还在斯通十几岁的时候,她就把钱投到底特律的一家小保险经纪社。这个保险经纪社替底特律的美国伤损保险公司推销意外保险和健康保险:每推销出一笔保险,它就收到一笔佣金——它唯一的收入。它仅有的财产是一间租来的、积满灰尘的小办公室。推销员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斯通的母亲。她第一天一点成绩也没有。然后,她来到底特律最大的银行,一位高级职员买了保险,又准许她在大楼里自由走动,结果那天共有44个人向她买了保险。

  这个经纪社发展起来了。斯通16岁念中学时的那个夏天,他也试着出去推销保险。他的母亲指导他去一栋大楼,从头到尾向他交代了一遍。但是他犯怵了。这时,当年卖报纸的情景又重现在他眼前,于是他站在那栋大楼外的人行道上,一面发抖,一面默默念着自己信奉的座右铭:“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收获,那就下手去做。马上就做!”

  于是他做了。他像当年卖报纸被踢出餐馆那样壮着胆子走进大楼。他没有被踢出来。每一间办公室他都去了。那天,只有两个人向他买了保险。以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收获不小。回家的时候,斯通赚了几元佣金,觉得已经不错了,他知道他有克服恐惧的那种勇气,而且他还想出了克服恐惧的方法。

  第二天,他卖出了4份保险。第三天,6份。他的事业开始了。

  那个假期及后来放假的日子里,他继续替母亲推销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他居然创造了一天10份的好成绩,后来一天15份,20份。他分析自己:为什么成功了?他终于发觉,因为他有了“积极人生观”。

  他还是个中学生,但每天赚的钱已经比校长的还要多,因此他办了退学手续,不过他以后还是把中学的课程补完,拿到了文凭,他还进了大学法律系,但没有念完。

  他走遍了密歇根,每天的平均纪录是30份,在有些城市达到40份。不管怎么说,他的pma的确是相当有效的。

  20岁的时候,他搬到芝加哥,开了一家保险经纪社——“联合登记保险公司”,全社只有他一人。他决心使这个公司办得跟它的名称一样堂皇。开业的第一天,他销出了54份保险。开市大吉,斯通信心十足。然后开始在其他地区扩展,事业一天比一天兴旺。而有一天,几乎叫人不敢相信,创造了122份的纪录!

  经过了4年的自我训练、自我策励之后,他达到了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更可喜的是,以前买了保险的人,到期又要求继续下去,不必再花力气,佣金滚滚而来。

  早期的成功使斯通得出了一个原则:开始的时候不要图快,要把根基打稳,一切都要靠自己。现在他有办法招收其他的推销员了。

  他在芝加哥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则招聘广告:“学习的绝好机会……”仅伊利诺伊一州就有许多人回信应征,他从中挑选了一些。

  他在威斯康星和印第安纳州雇了几个人,开辟了一摊。接着,又在其他州招人。他向东、向南、向西扩展他的事业。到20年代末期,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他雇用了1000多人。每州都有一名推销总管,领导推销员,他自己管理各地总管。后来又在芝加哥设总部,总部之下的几个副职帮助斯通主管全盘。那时斯通还不到30岁。

  但那时候,整个美国笼罩在经济大恐慌之中。有一阵子,斯通好像也要走上末路:大家都没有钱买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真有钱的人又宁愿把钱存下来以防万一。这一段艰难时光给斯通添加了几条如何对付困难的座右铭:“如果你以坚决的、乐观的态度面对艰难,你反而能从中找到益处。”“销售是否成功,决定于推销员,而不是顾客。”

  为了证明他说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他走出办公室,直往纽约州去推销了。在经济大恐慌最严重的时期,他每天成交的份数,竟与以前鼎盛时期的相同。

  但是由于他在20年代那几个繁荣的年头建立了事业,那时候几乎什么都可以推销出去,因此他对每一个推销员及其推销方式和态度,没有给予太多的注意,而现在受到了真正的考验,结果是他们还不行。于是斯通开始了他推销讲座的第一课,向推销员说明pma,加上一些推销术。他花了18个月旅行全国各地,同遇到困难的推销员谈话,跟他们一起出去推销,表演给他们看:“一切决定于推销员的态度,而不是顾客。”

  1938年,克里蒙·斯通成了一名百万富翁。

  他现在觉得也许该自己组织个保险公司了。他找到了一个似乎十全十美的计划。一度很赚钱的宾夕法尼亚州伤损公司因经济恐慌停业了,公司的拥有者欲以160万元把它出售。斯通感兴趣的是它的潜在价值——它仍拥有35个州的营业执照。第二天,他就前往巴尔的摩去找商业信托公司的人——伤损公司的拥有者。

  “我要买你的保险公司。”

  “好的。160万块钱,你有这么多钱吗?”

  “没有。但是我可以借到这笔钱。”

  “跟谁?”

  “跟你们。”

  在几度唇舌交锋以后,商业信托公司还是同意了。

  它成了今天克里蒙·斯通王国的一个基础。当初的小保险公司一步一步变成了今天巨大的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现在它的经营范围不但包括美国,还伸展到国外,1970年的销售额是2.13亿元,拥有5000名推销员,每一个推销员都懂得pma。据最近的统计,这5000人中有20人是百万富翁。

  斯通一面搞保险公司,一面搞其他赚钱的事业。1955年,一个名叫利莫那·拉文的年轻人跑来找斯通借一笔钱,声言要开个小化妆品公司。斯通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但他没有直接借钱给拉文,而是替拉文保证归还一笔45万元的银行贷款,代价是他拥有拉文这家新公司1/4的股份。拉文创立的公司叫阿拉度—卡佛。斯通拥有的股份(本来一分钱的资本都未投下)到1969年时已经价值约3000万元。

  同时,斯通也从事另一项事业:出版。1960年,斯通写了一本书,叫做《利用积极的人生观走向成功的方法》。跟他合作写这本书的是以前写过畅销书《动大脑发大财》的拿破仑·希尔。斯通—希尔的书卖出了25万本。1962年他乘兴又写了《保险业巨子的王牌》。好多想当大亨的人都买了这本书。

  为了继续宣扬他的哲学,斯通后来创办了《成功无限》杂志,这本杂志的文章,都是关于成功的;有时斯通也亲自撰文,宣扬pma。

  斯通在出版界最终一步是在1965年买下了几家出版公司的分公司,把它们合并成霍桑公司。虽然霍桑公司跟联合保险公司和阿拉度—卡佛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它也很赚钱,而且是斯通宣扬pma的讲台。

  (选自《海外文摘》1993年第12期,郑华尚 文)

  据统计,仅1986年一年,联邦德国人在食品、饮料、香烟、化妆品、清洁剂、洗衣粉等日用消费品的消费总额达1400亿马克,而其中的近20%,是落入了阿尔布雷希特兄弟的钱包。

  靠廉价起家的“德国零售业之王”

  一个冒出来的灵感

  卡尔和特奥兄弟俩老家在埃森城。小时候,母亲开设一片小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日子过得很拮据。1948年即德国货币改革那一年,母亲谢世,留给兄弟俩的,仅仅是一个零售小铺。

  生活和经营的全部重担落在了两兄弟的肩上。这一年,卡尔27岁,特奥25岁。

  凭借年轻力壮、血气方刚,二人苦苦挣扎,将小铺加以扩大,并增设了几家小分店,名曰“阿尔迪”。但由于资金有限,他们的小店简陋而陈旧,一年结算下来,所赚微乎其微。

  兄弟俩不甘心这种局面。但他们谁也拿不出个高招儿。

  特奥说:“光凭空想象是出不来高招儿的,我想,不妨作做市场调查,也许……”

  于是,兄弟二人安排好店里的事情,次日骑上自行车,周游大街小巷。他们每到一处商店,都要进去转转。跑了三天,也未曾发现什么新奇之处。但他们并未灰心。第四天下午,兄弟俩来到一家“消费商店”。这里顾客盈门,引起了他俩的注意。他们见许多顾客大包小包买东西,仿佛商店不要钱似的。

  兄弟二人见店门外还有一张告示,只见上面写道:

  凡来本店购物的顾客,请您把*保存下来,到年末,可凭*免费购*款额3%的商品……欢迎您惠顾敝店!

  消费商店

  兄弟俩将那《告示》读了一遍又一遍。

  特奥把卡尔拉到一旁,悄声道:“卡尔,‘高招儿’就在这里。顾客贪图年终可以免费购买全年货款商品的3%,一下子就使消费店兴隆起来了。卡尔,我们也用此法,保管灵验。”

  卡尔说:“特奥,你的主意不错。不过,照猫画猫就没意思了,而应该照猫画虎……”

  “对,咱们店要比这家‘消费商店’还便宜一点点儿。”“对,而且顾客还可提前得到那让利的3%的货品。这样一来,说不定我们店比‘消费商店’的顾客还要多得多。”

  次日,全市所有“阿尔迪商店”大门前,都贴出了惹人眼目的大红《告示》:

  尊敬的各位顾客:

  本店从即日起,开始实行降价让利销售,降价幅度为3%。如果哪位顾客发现本店出售商品并非全市最低价,且所降低价格不到全市最低价格的3%,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有奖励。

  阿尔迪商店

  没过几天,奇迹就出现了。几乎全市所有的“阿尔迪商店”都是门庭若市,生意十分看好,顾客增加了好几倍。自然,营业额也增加了好几倍。

  兄弟俩暗自欢喜,很快,他们发现来“阿尔迪”购货的,多是附近的居民。这说明自己的生意有局限性。于是,他们在报纸、电台刊登和广播广告。

  不久,“阿尔迪”就出现新的购物潮,营业员忙得不可开交,仓库存货一下子卖个精光。

  “阿尔迪商店”在全市出了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谁都知道“阿尔迪”商店是廉价商店,一般中下等市民、失业工人等,都成了“阿尔迪”的常客。

  接着他们迅速地扩大经营——把触角伸向外地。多特蒙特、科隆、杜塞尔多夫等地,相继出现了“阿尔迪商店”。

  本钱越大,赚钱越多。“阿尔迪商店”不仅在德国各地滚雪球般增多,而且商店规模、气派也越来越大。北起弗伦斯堡,南到阿尔卑斯山的加米斯——帕特吉尔辛小镇,到处布满了繁星般的“阿尔迪商店”。

  精明的经营术

  不久,“阿尔迪商店”又发生了一件怪事。购货的顾客惊奇地发现,“商店”少收了顾客的钱款。这是出纳员、营业员偶尔失误吗?然而为什么许许多多的顾客都碰上了这类事呢?

  有的顾客向营业员指出了这个“失误”,并要补给商店应收的差额款。

  出纳员谢绝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特奥曾作过多次测试,用秒表计算营业员每次找零钱的速度。结果发现:营业员每次找零钱的速度之慢,大大影响了销售。找零钱太费事,浪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如果把找零的时间都加在一起,可以多出不少的营业员,从而,又可以多卖不少货。于是特奥决定,将标有1.88马克的货品,只当1.85马克算,标有1.84马克的货品,只按1.80马克收款。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一是顾客满意;二是出纳员、营业员加快了工作速度,促进了销售。这种事,表面上看是为顾客着想,实质上却是为“阿尔迪”自己着想。从总的方面来看,还是“阿尔迪”受益最大。“阿尔迪”因此而美名远扬。

  后来,德国北部70%以上的“阿尔迪商店”干脆将商品价格的尾数改为0或5。

  尽管“阿尔迪”算不上超级市场,然而它所出售的水果、蔬菜比其他商店便宜几乎一半,所以无论富豪还是贫民,都乐意光临“阿尔迪”,特别是那200万失业工人,人人都离不开“阿尔迪”。

  据《消费经济》调查,1983年度,有四分之三的德国市民,即大约4500万德国人曾到“阿尔迪”至少买过一次东西,有约1100万德国人是“阿尔迪”的常客——他们家中生活必需品的三分之一,都来自“阿尔迪”。

  效率就是金钱

  几年后,特奥又在为自己的“阿尔布雷希特”牌咖啡夺冠到处奔走。

  兄弟俩暗中决定,要以闪电般的速度跃居当时咖啡业排行前三名的“契博”“皇冠”“爱的舒”之首。

  不久前,兄弟俩在曼海姆城等地开设了几处咖啡加工场,生产“阿尔布雷希特”牌咖啡。“阿尔布雷希特”牌虽属后起之秀,但由于兄弟俩故伎重演,以每盒价格比其他牌子的咖啡便宜1马克的“高招儿”,使“阿尔布雷希特”牌咖啡后来居上,纷纷赶过“爱的舒”“皇冠”两个牌子,而与咖啡霸主“契博”不相上下。如今,德国人饮用咖啡的六分之一,属于“阿尔布雷希特”牌。

  阿尔布雷希特兄弟的速度可谓商战中的“闪电战”。

  同样,自从“阿尔迪”放置大冰柜从事经营熟食以来,他们经营的香肠、火腿等的销售量一直直线上升,把那些肉铺老板逼得叫苦连天却又无可奈何。

  如今,兄弟俩可不是小本经营那个时候了。就供货来说,他们采用了现代化运输手段,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满足1000多家分店的进货,兄弟俩每天都需要动用1000多辆载重32吨的特制牵引车,将3万多吨的各类食品运至各分销店。

  清晨6时,满载而来的牵引车驶离散在各地的30个“阿尔迪”货库。这些货库极其庞大,每一个都有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面积达3万平方米之多。

  上午10时45分,进出的货物均已到位。而大牵引车重新装上可放置31个全欧通用的标准货架,驶返原集散地。

  “阿尔迪”的过道、大门,一律按照全欧标准集装货架的大小设计和建造。阿尔布雷希特兄弟也有独出心裁的设计。他们在墙上嵌上面镜子,远远看去以为是一种装饰品,其实是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镜子。经理可以站在前面,将商店里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无论是营业员与顾客吵架,营业员游手好闲,还是顾客顺手牵羊等等,均可尽收眼底。

  “阿尔迪”的收款处,一般都在店门口附近。冬日到来,收款处难免寒冷,店门的频繁开关钻入一股股刺骨寒风,时间一长,出纳员的手指就被冻僵。于是“阿尔迪”各分店便采用电脑来计算出纳员的工作效率。待出纳员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手指不灵活时,经理便派人替换她。如果你以为被替换下的出纳员是到里面歇一会,或喝点热咖啡,聊聊天什么的,那就错了。出纳员被替换下仍然去工作,不过不是收款,而是去仓库搬运货物,以便使手暖和过来,再重返收款处。

  至于出纳员的收款额亦有明确规定。每小时收款不足2000马克者,则被视为速度太慢,弄不好有可能被炒鱿鱼。

  “阿尔迪”为了节省开支,只在货架上标价,而不是在商品上。这样,商店要求出纳员必须熟记所有商品的价格。熟记价格,收款自然也就会加快。

  豪华的科隆市“卡尔施塔特商场”,纵然有7年工龄的营业员,月薪无非是2100马克;而“阿尔迪”的营业员,一般每月皆可拿2700马克。“阿尔迪”有自己独特的奖励制度。每月奖金的数目,以每人的月营业额而定,奖金的数目是随着营业额递增的。如每月5万马克的营业额,可提取千分之三的奖金,即150马克;如每月10万马克的营业额,可提取千分之三点三的奖金,即330马克;每月13万马克的营业额,奖金则为435马克;每月18万马克的营业额,奖金则为615马克。因为实行这种多劳多得的原则,营业员们都拼命地干,争取得到更多的奖金。就是有人生了病,如果不是大病,也都不会告假。就是真有人告了假,一个组的人就分担他的工作,当然也就可以分得他的那份奖金。

  每一个职工都有明确的职责,都在有条不紊而又紧张认真地工作。如负责冰柜的人,须不断地把后入柜的食品放在里头,把先入柜的食品挪到靠外的地方。搬来搬去,就能及时发现何种食品滞销,何种食品供不应求。于是供货商那里很快得到了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和供货。

  阿尔布雷希特兄弟彼此相处得一直很好,但因为经营上的分歧,后来还是分道扬镳了。分手以后,特奥以北方为其“势力范围”,开了1000多家“阿尔迪”;卡尔以南方为其“势力范围”,开了800多家“阿尔迪”。他们的生意都还是那么好,其中也包括特奥的香烟生意。

  阿尔布雷希特兄弟的“阿尔迪”遍布德国各地,与千千万万的德国人息息相关。

  (选自《世界大富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9月版,刑茂英 文)

  植村是日本着名的探险家,曾先后登上了五大洲的最高峰。1984年2月13日,他又登上了北美的麦金利高峰,却不幸在下山途中,遭到暴风雪的袭击而遇难。这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1941年,我出生于日本兵库县海边一个偏僻山村的农民家庭。在当地念完小学、中学后,考入了明治大学农学系的山岳专业。由于学业的需要,从此开始了登山活动。尽管我参加登山活动较迟,但是一开始就仿佛着了魔,差不多每年有一半时间在爬山。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这一活动不能不说是决定我今后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它注定我这一生将从事冒险活动。

  在大学的4年里,我只知道一个劲儿地爬山,荒废了学业,因此,确切地说,我应该是明治大学登山队毕业生。不久,日本的名山已引不起我的兴趣,我渴望看看国外冰山,犹如人们渴望谋求理想的职业似的,那时,我的心早已飞向了外国。

  但是,到外国谈何容易。首先,我没有足够的钱,手头仅有大学4年工读中积蓄下来的4万日元,刚够买一张美国的单程船票。但我在炽热的理想驱使下,不顾一切来到了美国。到了美国后,为了吃饭与继续旅行,我只好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农场拼命地干活,连星期日也放弃了。可是命运不济,不久我因用旅游签证做工触犯了美国法律,被美国警察逮捕,送进了一个拘留所。当我听到将被驱逐出境时,心情十分沮丧。但一想既然到了这个地步,只有在受审时,把来美国的动机和盘托出,并申明自己在美国没有干坏事,以期取得警方的怜悯和宽恕。经过我这么解释,还果真见效,他们同意缓期执行对我的驱逐出境,并且允许我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当时我简直感激涕零。此后,我又开始了我的旅行。

  一路上我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欧洲。在阿尔卑斯山麓,我看到了自然形成的冰川,领略了大自然的旖旎风光。然而,这个愿望实现后,又产生了亲自登上去的新的欲望。就这样,我登遍了欧洲的所有名山,接着又攀登了非洲、南美、北美的高山和喜马拉雅山,6年中我几乎登遍了五大洲的最高峰。我经历了许多危险,多次死里逃生,但这些并没有动摇我从事冒险活动的决心。

  乘木筏下亚马逊河

  当这种囊空如洗的旅行进入第四个年头时,我又开始了用木筏沿着亚马逊河顺流而下的新的冒险行动。促成这次冒险行动的经过是这样的。1968年,我独自一人攀登上了南美安第斯山脉中最高的、海拔将近7000米、位于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以后,接着又想去北美登山。但是像过去一样身无分文。为此,沿途只好一边拦路搭车,一边换乘公共汽车。就这样,我从阿根廷,经智利、玻利维亚,一直来到秘鲁。这时,听说在亚马逊河的河口停泊有日本的船只,我想如果能搭乘这艘船,那么就能很快地进入北美。为此,我从秘鲁穿过安第斯山脉来到了亚马逊河的上游。

  在亚马逊河河口,我确实看到了来来往往的船只,可是没钱还是不能乘船。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看到在亚马逊河上有当地人驾驶的满载香蕉的木筏顺流而下,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新的念头:我不是也可以乘木筏沿着亚马逊河顺流而下吗?我立即被这种新奇的旅行方式吸引住了,开始准备渡河工具。

  对于亚马逊河,过去在我的印象里是阴森可怕的,那里住着吃人的生番,吃人的水蛇,以及河里栖息着一种食人的比拉那鱼。但是身临其境,却看不到人们流露出丝毫的惶恐不安。在宁静的环境里,人们都是生气勃勃,憧憬美好的未来。当地的印第安人,有着与黄种人一样的肤色。他们以香蕉、果子为主食,偶尔也去河中垂钓比拉那鱼来改善生活。对于外来的异乡人他们分外亲热,使人感到犹如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以往传说他们是杀人不眨眼的凶神,纯属无稽之谈。我凭着给他们做好吃的饭食的本领,得到了当地人的喜欢。他们帮我制作了一条长2米、宽4米的木筏,那是用8根圆木拼起来的,并且在筏子上还建了一个刚好能挤进身子的小窝棚。

  亚马逊河是世界最大河流之一,以汹涌澎湃、桀骜不驯性格见称于世。单是河口附近的河面就有十多千米宽,水流湍急,驾驶木筏通过确实很危险。有幸的是,我在河上飘流了两个月,行程6100千米,终于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尽管在此期间也发生过各种麻烦,好在我身无分文,盗贼也奈何我不得。如果害怕丧生,带了枪支,倒反而坏事。万一有事,当地人见我时时存以戒备之心也不会帮助。正是我把生死置之度外,才得以使自己能沉着应付出现在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

  3000千米徒步旅行

  1970年,当我一人独自登上五大洲高峰中最后一座北美麦金利峰时,不知何故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新念头,即乘狗雪橇穿越北极极地的想法。

  当我决定去北极以后,首先打开地图寻找穿过极点的最短路线,了解到最短距离的也有3000千米。为了考验一下自己的耐力,我决定从日本最南端的鹿儿岛出发沿着铁路线徒步走到最北端的稚内,整个路程大体上也有3000千米。我估计了一下,按每天步行60千米,大约需要52天时间。

  我不得不勉强地走出来,即使豁出命去也要走。结果这一天只步行了5千米,第3天我又咬着牙走了7千米……待到渡过日本海峡进入本州后,每天步行已保持在60千米以上了。

  这次步行恰值酷暑,我在途中看到人们纷纷坐着汽车去歇夏,思想上也产生过波动,我不止一次地自问:“为什么一个人在灼热的太阳下自找苦吃呢?”特别是步行海边时,看到人们在景色秀丽的海滩上漫步,一对新婚夫妇正在窃窃私语……傍晚的时候,在海滨的豪华饭店门前,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不停地闪着,更增添了一层令人迷恋的气氛。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向目的地挺进。到达稚内时,我已感觉不到对成绩的取得有多大的喜悦,唯一可慰藉的是,我终于扔掉了压在自己心头的沉重精神负担。

  穿过北极极地

  体力是已经检验过了,可是,要只身一人坐着狗爬犁穿越极地,还有两点很关键:一点是自己的身体能否经受得住零下30~40c的严寒;另一点是能否驾驭好狗拉雪橇。为了取得经验,我来到了世界最北端的格陵兰极点附近,与住在那儿的因纽特人一起生活。主要是向他们学习吃生肉和大小便方法以及如何驾驭狗的方法。

  我开始了极地的生活。在这一年中深深感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因纽特人与日本人一样,同属黄种人,相传他们是3000多年以前从亚洲迁来的。但他们与日本人的风俗习惯相去甚远。拿饮食来说,吃的全是生肉。我一开始吃生肉时,甭说品尝滋味,连咽都咽不下去,过了一段时期后才慢慢适应。因纽特人贮藏食物的方法也很别致,首先他们用手使劲地捅入海豹的肛门,只听见手在里面喀哧喀哧地拽着,不一会儿就将内脏拉出来,这时男人们分享刚拽出来的血淋淋的内脏,女人们吸海豹的血。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时,不由得吓了一跳,可是自己一吃起来也感到非常好吃,尽管有刺鼻的臭味,但吃起来却觉得十分味美。待到一顿美餐完了后,他们将捕捉来的水鸟拔去羽毛,塞入海豹的腹内,就算把食物贮藏起来,一旦没有食品时就拿出来吃。

  其次,驾驭狗雪橇也十分有趣。通常每个雪橇套上七八条狗,每条狗拉着一根绳子飞快地奔跑。这些狗像人一样,脾气各不一样,有乖巧的,有笨拙的,有烈性的,即使一母所生也不一样。为了驾驭好狗,我感到自己必须成为狗的家庭中的一员,而且是他们的领头才行。人坐在狗拉雪橇上真可谓是别有一番情趣,我感到犹如坐在高级轿车里似的,十分舒适。

  在适应了极地生活以后,我就着手拟定行动的路线了。我决定沿着北极海岸、格陵兰岛、加拿大和阿拉斯加这条线走,全程1.2万千米,结果用了一年半时间。

  1978年3月5日我再次来到了格陵兰岛作穿越北极点的冒险行动。我使用了一条由17只狗拉的雪橇,装上了生活用品、观测工具、天文仪器和无线电装置,只身一人在北极海的冰面上径直往北走,于5月1日到达了极点。接着,在格陵兰岛的最北端登陆,用了103天,在格陵兰岛上行走了3000多千米,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这次旅行。

  南极之行

  1978年,当我独自一人完成了穿越北极极点的旅行后,立刻想到了应该去南极旅行。但是,南极没有各国的领土,即使我冒险深入南极极地,谁也不会承认这项纪录。为此,我先与南极的美国基地进行联系,结果以我的计划没有学术上的价值为理由,不予合作。与此同时,阿根廷政府为我的南极之行提供了方便。

  穿越南极的关键仍然是耐受零下四五十度严寒的能力和驾驭狗的能力,经过穿越北极极地的旅行之后,自己已有充分信心来完成这次南极之行。1982年我只身一人驾驭着狗拉雪橇很轻松地就深入到南极极地。

  永远追求新的理想

  回顾过去,我曾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险活动,在进行各种冒险中,我感到能够使我下决心的因素是学习技术、积累经验。比如说在与因纽特人的生活中,首先是学*小便的方法。在零下30~40c的情况下就不能像在城市里一样,不习惯在极地生活的我,怎么也难以忍受露出臀部,时间稍长,身体就被冻僵,深深体会到极地生活的严酷性。曾经想过有否不脱下裤子的方法,结果是毫无办法。后来,一旦要出恭时,只好停下雪橇,从毛皮上拔下一根毛,用手举在空中,以此辨明风向。然后,绕到下风头一边跺脚,这时手已经冻僵了,根本没法解开白熊皮制的背带裤的扣子。于是我先摘下手套,迅速将冻僵的手插进裤子里,这时身上犹如挨着冰似的,不一会儿手感到发麻,这才算恢复了自己的感觉。然后解开扣子,同时迅速地将裤子褪下出恭。现在,我已锻炼得出恭只要30秒,极端的情况下只要10秒钟就行。这件事说明人不到危险时刻不会想办法,一旦遇到危险时,人的本能就会促使他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我曾经做过各种危险的行动,但是这不是我想冒险,而是我常常想实现自己新的理想,有时为了创造新的记录,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来打赌,我想即使失败了也不过如此,一定要豁出命去干。一旦成功了,心里就无比的喜悦。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目标。

  (选自《读者文摘》1991年第5期,植村直己 文 吴再丰 编译)

  有些人在智力测验中成绩不佳,但在某一方面却可以发挥出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书写美好的人生。

  一个低智商的孩子

  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的爸爸是位木匠,妈妈是位家庭主妇。这对夫妇节衣缩食,一点一点地存钱,因为他们准备送儿子上大学。

  马汶读高二年级时,一天,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个16岁的少年叫到办公室,对他说:

  “琼尼,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对于你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仔细研究过了。”

  “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插嘴道。

  “问题就在这里,”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希望我上大学。”

  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人们的才能各种各样,琼尼,”心理学家说,“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让你爸爸妈妈骄傲了。”

  马汶从此再没去上学。

  那时城里活计难找。马汶替人整建园圃,修剪花草。因为勤勉,倒是忙碌。不久,顾主们开始注意到这小伙子的手艺,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他常常替人出主意,帮助人们把门前那点有限的空隙因地制宜精心装点。他对颜色的搭配更是行家,经他布设的花园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也许这就是机遇或机缘: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跟前不远处。马汶注意到有一块污泥浊水、满是垃圾的场地,便上前向参议员鲁莽地问道:“先生,你是否能答应我把这个垃圾场改为花园?”

  “市政厅缺这笔钱。”参议员说。

  “我不要钱!”马汶说,“只要允许我办就行。”

  参议员大为惊异,他从政以来,还不曾碰到过哪个人办事不要钱呢!他把这孩子带进了办公室。

  马汶步出市政厅大门时,满面春风:他有权清理这块被长期搁置的垃圾场地了。

  当天下午,他拿了几样工具,带上种子、肥料来到目的地。一位热心的朋友给他送来一些树苗;一些相熟的顾主请他到自己的花圃剪用玫瑰插枝;有的则提供篱笆用料。消息传到本城一家最大的家具厂,厂主立刻表示要免费承做公园里的条椅。

  不久,这块泥泞的污秽场地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小鸟儿在唱歌——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说一个年轻人办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小小的公园又是一个生动的展览橱窗,人们凭它看到了琼尼·马汶的才干,一致公认他是一个天生的风景园艺家。

  这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琼尼·马汶已经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园艺家。

  不错,马汶至今没学会说法国话,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对他更是个未知数。但色彩和园艺是他的特长。他使渐已年迈的双亲感到了骄傲,这不光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为他能把人们的住处弄得无比舒适、漂亮——他工作到哪里,就把美带到哪里!

  (选自《青年文摘》1986年第11期,[美]f·奥斯勒文周林东 译)

  她不因智商低而无所作为,她的成功在于她找到了适当的位置。

  又一个低智商孩子的故事

  玛乔丽住在南北界附近的一个城里。她的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出过几本书,哥哥是中学高材生、校球队队长。

  不过玛乔丽出生时没有仙女伴随,生来就属低智商,玛乔丽的处境比谁都更难堪些:一个“迟钝”的人跟三个聪明的人生活在一起,而且还经常免不了要跟他们的聪明的朋友们见面。要是他们玩些简单游戏,如“益智二十问答”之类,玛乔丽多半一个也答不上。更糟的是他们讲笑话时她一点也笑不起来。整个少女时期,她没说过一句隽永的话令谁惊叹,虽然也没作过一件愚蠢事叫谁感叹。

  用玛乔丽自己的话来说:“看着周围人人都比自己聪明,生活真难过。”

  所幸的是,她碰到一位她爸爸学校的科学家、一位很有名望的心理学教授。玛乔丽来到教授的实验室向这位长者述讲了自己黯然无望的生活。

  心理学家深知她的悲哀非同一般。他告诉她,智商充其量只能说明人的特质的一个方面,而且绝非重要的方面;她该相信自己也能有平静的心境和快乐。

  “玛乔丽,”心理学家继续说,“有件事十分有意义,你要是有勇气试试,会成为一桩值得赞美的事业的开拓者。我知道你在家里是你妈妈的好帮手、好管家。你干吗不施展一下自己这方面的才干?眼下全城十分缺乏家庭帮佣,做厨工的不精烹调,做女佣的不善照料。一般热衷于建立家庭的人,又自命趣味高雅瞧不起家务劳动,这是一种势利眼——典型的势利眼。所以,你要是乐意从事家庭服务,会有多少人家欢迎你啊!”

  “决不要怕人说名声难听,也决不会有哪户人家欢迎了你又把你当所谓奴仆。他们会信赖你,感谢你。”

  “你爸爸妈妈都很出色,这不错。可你也知道大学教授有几个薪水!你妈妈写的书趣味纯正不属俏货,也换不了几个薪水。他们常常被生计难着,很难说有余力供你哥哥读完大学。可你能助他们一臂:走出家门,去当女佣,赚钱供你哥哥上大学——怎么样?”

  玛乔丽说服了父母,来到了本区一户人家当女佣。她勤快俭朴,这户人家十分喜欢,把她当成家庭的一员。而更为可喜的是,好些女孩子受了玛乔丽的影响,纷纷走出家门从事家庭服务。人们不久就认识到:这件事非同小可,它使许多人得以安心工作,免了后顾之忧,它直接造福于儿童,造福于社会。玛乔丽的行动改变了社会的偏见,也发挥了自己的才干。

  玛乔丽帮佣过的一户人家,一个男青年对自己说:哪里还能找到像玛乔丽这样纯洁的宝石?!

  (选自《青年文摘》1987年第4期,[美]f·奥斯勒文 周东林 译)

  林肯是在九次失败后才取得成功的。他的法则是:“每当你失败的时候,再去尝试。”

  要是阿伯拉罕放弃了

  那是在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第二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

  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10年里,他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未婚妻去世、竞选败北。但他没有放弃,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他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失败,然而,他没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他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两次。这个在9次失败的基础上赢得两次成功的人便是阿伯拉罕·林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阿伯拉罕·林肯遇到的失败和打击比别人多,但他对困难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

  这就是成功的诀窍。

  (选自《你能当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美]鲍勃·摩尔 着 郑龙 译)

  他生活艰难,但他勤奋写作,正当他迷茫失望时,他妻子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最后他写成了经典恐怖小说。

  垃圾堆里抢回的作家

  史蒂芬住在拖车房屋中,薪水不多。他的妻子上夜班,不过即使夫妻俩都工作,赚到的也只能勉强糊口。他们的婴儿耳朵发炎,他们只好连电话也拆掉,省下钱去买抗生素治病。

  这位工人希望成为作家,夜间和周末都不停地写作,打字机的噼啪声不绝于耳。他的余钱全部用来付邮费,寄原稿给出版商和经纪人。

  他的作品全给退回了。退稿信很简短,非常公式化,他甚至不敢确定出版商和经纪人究竟有没有真的看过他的作品。

  一天,他读到一部小说,令他记起了自己某本作品,他把作品的原稿寄给那部小说的出版商,他们把原稿交给了皮尔·汤姆森。

  几个星期后,他收到一封热诚亲切的回信,说原稿的瑕疵太多。不过汤姆森的确相信他有成为作家的希望,并鼓励他再试试看。

  在嗣后18个月里,他再给编辑寄去两份原稿,但都退还了。他开始写第4部小说,不过由于生活逼人,经济上左支右绌,他开始放弃希望。

  一天夜里,他把原稿扔进垃圾桶。第二天,他妻子把它捡回来。“你不应该半途而废,”她告诉他,“特别在你快要成功的时候。”

  他瞪着那些稿纸发愣。也许他已不再相信自己,但他妻子却相信他会成功。因此每天他都写1500字。

  他写完了以后,把小说寄给汤姆森,不过他以为这次又准会失败。

  可是他错了。汤姆森的出版公司预付了2500美元给他,史蒂芬·金的经典恐怖小说《嘉莉》于是诞生了。这本小说后来销了500万册,并拍摄成电影,成为1976年最卖座电影之一。

  (选自《读者文摘》1990年第3期,郑敏 文)

  职业高尔夫球员杰恩·罗得瑞盖斯,在31年的高尔夫球运动生涯中,挣得了400万美元,得过24次锦标赛冠军。

  他原先是甘蔗园的打工仔

  我父亲是一个甘蔗园的工头。我的第一个工作是赶着牛犁甘蔗地。我得跟着一头牛走,用一个小扫帚柄赶它。一天工资是1美元,持续8小时干活,中间没有吃饭、休息的时间。

  这是一种非常乏味的工作。不过它给我上了许多意义深远的课。我必须每天准时去干活并得尽力。从那时起,无论干什么工作我从来没有迟到过。我还学会了对给我活干的人尊敬和忠诚。最重要的是,我得到了我的报酬。我从没想过仅仅因为不想工作而说自己病了。

  当时,我只有6岁,但我却干了一个成人的活。因为我父亲一星期挣的工钱不超过18美元,我家很穷,需要我们挣得的每一个美元。我们家只有3间木棚屋,地板很脏,也没有洗澡间。我挣的钱帮了我的母亲、父亲、两个弟弟和3个妹妹,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能使我感到骄傲了。这使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这是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7岁时,我开始在我家附近的一个高尔夫球场工作。我的工作就是站在运动场地上标出球的落地点,以使高尔夫球员们能找到它们在哪儿。丢一个球就意味着被解雇。所以我从未丢失过一个球。有些晚上,我躺在床上梦想着打高尔夫球挣成千上万美元,还要买辆自行车。

  我越是梦想,越是想为什么不呢?我用一个番石榴枝和一根管子做了我的第一个高尔夫球杆,然后我把一个马口铁罐头砸成球的形状。最后,我在地上挖出两个小洞,开始击起球来。我练球时就像我在甘蔗地里干活一样专心、卖力——只是现在我用高尔夫球杆打球,而不是用扫帚柄赶牛了。

  (选自《海外文摘》1995年第7期,[美]丹尼尔·r·利文 文 陈品 译)

  他的追求那样执着,一步一步地,从失业者到农场主……

  成功的梦想

  他来自意大利罗马南部的山区农场。不知道什么时候怎样来到美国的。一天晚上,我看见他站在车库后的马路上,他大约有1.73米那么高。

  “我为你修剪草坪。”他说道。

  我问他叫什么。“托尼·塔文森诺。”他回答,“我要为你修剪草坪。”但我告诉他我雇不起园丁。

  “我要为你修剪草坪。”他又说了一遍,然后走开了。我不高兴地走进屋里。是呀,在30年代经济萧条的时候大家都困难,但是我怎么能拒绝一个向我寻求帮助的人呢?

  第二天晚上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坪被修剪了,花园里的草被除掉了。我向妻子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男人从车库里拿剪草机在园子里干活。”她回答说,“我以为是你雇了他呢。”我把托尼的事情告诉了她,我们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托尼没有来要工钱。

  以后几天里我的工作很忙,把托尼的事情忘掉了。我们准备重建工厂,招收一些老工人。星期五我提前下班了,看见托尼站在车库后面,我朝他打了招呼。

  “我为你修剪草坪。”他说道。

  我付给托尼每周很少的一点点工资,他每天都在整理花园,把工作干得很好。我妻子夸奖说:“不论哪儿需要修理或是要搬动物品,他总是主动去干。”

  夏天过去秋天来了,风越刮越冷。

  “克朗先生,很快就要下雪了。”一天晚上托尼告诉我,“冬天来了,请让我在你的工厂铲雪吧。”

  好吧,你对这种要求和愿望有什么办法呢,托尼如愿以偿了。几个月后,我问人事部门托尼干得怎么样,他们说托尼是个好工人。

  一天我又看见托尼站在车库后面。“我想当个学徒工。”他说。

  我们有一所很好的职工培训学校,但是我怀疑托尼是否能看得懂图纸、正确使用千分尺及做些精细的工作,但是怎么能拒绝他呢?

  几个月后我得到报告:托尼已成为一名有技术的磨工了。我和妻子都非常高兴,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两年后我又看见托尼站在老地方。我们谈到他的工作。我问他需要什么。

  “克朗先生,我想买一所房子。”他在镇边找到一所等待出售的破旧房屋。

  我给一个银行家朋友打电话:“你曾经凭名誉给别人贷过款吗?”

  “没有。”他说道,“我可不愿意冒这个险。”

  “喂,等一下,”我说道,“我在这儿给这个人担保,他有工作,你不会赔的,他会付你本息的。”

  最后,托尼以抵押方式得到2000美元,他买了那所房子。自那以后可以看到周围的废弃物,如破旧纱门、废金属制品、包装箱等,托尼都要收集起来拿回家。

  大约两年以后,我又看见托尼站在老地方,他站得似乎很直,也胖了一些,显得很自信。

  “克朗先生,我卖掉了房子!得到了8000美元。”托尼说话时带着自豪的神情。

  我很吃惊,“但是托尼,你卖掉房子住在哪儿呢?”

  我们坐下谈了起来。托尼告诉我拥有一座农场是他的梦想。他喜欢西红柿、胡椒一类的菜,这合他的意大利口味。他把妻子和孩子从意大利接到美国一起住在农场。

  不久,一个星期六下午,托尼穿戴整齐来找我,身后跟着另外一个意大利人。这是他童年的伙伴。托尼劝说他来美国生活并为他担保。当时他们走近农场时,他的伙伴惊讶地说:“托尼,你成为百万富翁了!”

  二战期间,我得到消息说托尼逝世了。我赶紧让职员到他的农场看看一切是否安排妥当。职员们看到地里种着绿色的蔬菜;房舍整齐,院子里停着卡车和拖拉机;孩子们受到很好的教育。托尼不欠任何人的钱。

  托尼死后我想了很久。他在我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就像大企业家一样伟大。他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原则取得了成功:观察力、毅力、果断、乐观、自制、自尊、更重要的是诚实。

  (选自《北京青年报》1992年10月3日,王建清 译)

  大卫还仅仅是个孩子,一个街头上的流浪儿,可他却具有成人般争取成功的决心。

  小乞丐赤手创业

  一天下午,我正走在秘鲁首都利马脏乱的街道上,只听有人用西班牙语对我喊:“先生,你能给一个挨饿的孩子100索尔(当时合22美分)吗?”

  和在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里一样,利马有很多挨饿的孩子,其中很多人为孤儿。我转过身,见是一个10岁或11岁、穿一件破烂t恤衫的黑发少年。他朝我走过来,眼里闪着警惕的目光。

  “你可比我还胖啊!”我笑着说。

  “是啊,不过,大部分游客在有人要钱时都给,”他说,“不管给不给,还是谢谢了。再见。”

  当他转身要走时,我说:“我正想吃点儿有名的辣味肉粽,你知道哪儿有吗?”

  “朋友,我知道整个利马城里最好的辣味肉粽!”

  他把我带到一个年久失修的小店,在那里,我们享用到了极好的肉粽和咖啡。作为国际经济发展咨询专家,我在世界各地见过很多苦难的孩子,我每次见到都给他们钱。而这个孩子看上去却不一般。尽管有露宿街头的不幸,他对生活却充满热情和爱恋。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相遇都那么长时间了,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大卫。”他爽快地回答。

  大卫——我不由得想到《圣经》里那位杀死巨人哥利亚的勇士。他因为热爱自己的人民而成为伟人。我试图打消这种显然有些牵强附会的联系。

  “我叫布鲁斯。”我说。

  “啊,布鲁斯先生。”他用的是西班牙语发音。

  大卫已开始舔他那裹肉粽的玉米包皮。我又给他买了一块,他显得格外高兴。

  “大卫,”我问道,“你想干点什么?你打算怎么生活?”他显然没在上学,后来我从谈话中得知,他一直在坚持自学,而且拥有两本平装本小说和一本用旧的词典。他为此感到自豪。

  他那锐利的目光直对着我的眼睛。“我想建立自己的擦鞋业。”他的话里包含着一种坚定的决心,而这种决心只有那些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而且坚信这一目标终归能够实现的人才会有。

  在发展中国家,有成千上万的少年在从事擦鞋业,他们大多使用廉价的鞋油,也没有什么技术。然而,我又想,这里也许例外。

  “大卫,你有资金吗?”

  他把手伸进他那破牛仔裤的口袋里,掏出一把500索尔的票子,总共合9美元。在秘鲁,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已经是很多了。“你从哪儿弄到这么多钱?”我问。

  “从游客那里。”

  我相信他的话。游客都有一颗慈善的心。

  “大卫,你听我说。”他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想当你的风险资本家。就是说,我给你提供你所需要的短缺资金,而你得把赚的钱分给我一部分。公平吗?”

  “资本主义是罪恶!”他喊道,“它是我们贫困的祸根!”

  我并不感到吃惊。在整个第三世界国家中,社会学家们都在重述这一观点。不过,我倒觉得这个孩子心里并不真是这样想的。

  “大卫,我刚付了这位女士的肉粽钱。现在,她就是个资本家,因为她在为自己做生意。然而,当我付给她钱时,都是谁受益呢?”

  他想了想,说:“你们俩!”

  “非常正确!可是,假如她每块肉粽要1000索尔,而不是25索尔呢?”

  “嘿,朋友,你要是买的话,你就是十足的外国佬。”

  “说得对。不过,我很可能不买,是不是?”

  他用力点点头。

  “成交一笔生意时,价格就是顾客乐意出的钱,它是由顾客决定的。”

  “嗯,那我该要多少钱呢?”

  “别人现在擦一双鞋要多少钱?”

  “我想是275索尔(60美分)。”

  “你觉得你能和你的竞争者——其他的擦鞋工们擦得一样好吗?”

  “我比他们谁都擦得好!”他夸耀说。

  “那你为什么不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多收几索尔呢?如果你比别人擦得好,人们会很乐意多付一些钱的。”

  “真的?”

  我抚摸着他的头,说:“真的!走,咱们买擦鞋用具去。”

  在一家阴暗的小店,我们找到了一只用过的擦鞋箱。等买了鞋油、刷子和擦布之后,大卫已负债9美元。我问他想在哪里摆摊儿。

  “在圣马丁广场。”

  “什么?紧挨着那20多个已经有稳定顾客的擦鞋工摆摊儿吗?”看来该给他讲讲关于市场的问题了。

  “那哪里还有人多的地方呢?”

  “去塞拉通宾馆。那里有一车一车的游客,他们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一双穿脏的鞋。”

  在去塞拉通宾馆的路上,我们讨论了怎样公平地与已经在那里的几个孩子竞争。最后,我们一致认为,技术水平应是赢得生意的唯一手段。

  来到塞拉通,他突然向我提出一个被我忽略的问题,“布鲁斯先生,你按多少分成?是对半儿分吗?”

  我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这位小企业家,说:“百分之一。就是说你每挣100索尔,我要1索尔。”

  他显得异常兴奋,“朋友,你可真是美国佬!”

  在宾馆大厅里,我试图说服一位英国游客出去把鞋擦一擦,我说这将会是他一生中最满意的一次。“我才不去让这些流浪儿们把鞋油都擦在我裤子上呢。”他表示反对。但最后他还是勉强同意了。当我们两人走近大卫时,我表情严肃地看着我的这位小企业家。

  “大卫,你要是用错颜色,或者把一丁点儿鞋油弄到这位先生的裤子上,我就把你赶过安第斯山,赶到厄瓜多尔去!”

  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就连那位英国人也对大卫的技艺惊叹不已。大卫快速拉动着他的擦布,其派头犹如小提琴大师海费茨拉他的小提琴。不一会儿,那双鞋就被擦得明亮洁净,好像新鞋一般。

  “你干得真出色,小家伙!”那位英国人说,“你要多少钱?”

  大卫看了看我。我两手一摊,让他决定。

  “300索尔,先生。”

  我笑了。300索尔——比竞争价高出6美分。那位英国游客从口袋里抽出一张500索尔的票子,“这是付给干活儿出色的人的。”说完,把票子递给了不知所措的大卫。“下午晚些时候我再动员几个朋友也到你这儿来,再见!”

  看着这生平第一次挣得的钱,大卫不禁热泪盈眶。我朝他挤了挤眼,就转身回到我在塞拉通宾馆的房间。但我仍不时地从阳台上探出身来,看他怎样像勇士大卫战胜哥利亚巨人那样在竞争中取胜。大卫发明了一种招揽顾客的方法,这种方法从未失败过,对此我感到特别好笑。见到有人走过来,他总是躬身施礼,喊道:“先生,我擦得最好!”

  过了几个小时,看门的人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们抓住了一个企图溜到我房间里来的流浪儿。这个孩子还不停地威胁说,要是他们把他推出去,我会把他们赶过安第斯山。

  “先生,”我说,“那个孩子是我的经营伙伴,马上让他进来!”我想象着大卫如何挺起他那1.2米高的身板,拍拍擦鞋箱上的尘土,趾高气扬地走进电梯。

  我打开房门,见他手里捧着一堆100索尔的硬币和500索尔的票子。“我不知道该给你多少,布鲁斯先生,但我必须给你。”

  我们一起把钱数了数。等还我那9美元投资、付给我百分之一的分成以后,他还剩下2.70美元。但他知道,从那以后,他会挣到很多。

  当他转身要走时,他伸出了那沾满鞋油的小手。“先生,”他轻声地说,“将来,我会挣到足够的钱到美国去看你。”

  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那真是太好了。但同时你会挣到很多钱给秘鲁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会的。”我松开了他的手。他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过头来看着我。我举起胳膊,拇指朝上,喊道:“向上!”

  “向上!”他一边喊,一边把胳膊举到空中。这时我们都笑了,因为在他那染黑的拇指下摇摆着的,是一条擦布。

  (选自[美]《读者文摘》1988年6月,布鲁斯·艾伦·约翰逊 文 张天光赵庚英 译)

  那些在人生后半段成功的人,是由于他们在人生前半段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的灵感。或许这是一个公式。

  打在牛顿头上的苹果

  美国现代大画家路西欧·方达(lucio fontan),早年画油画时受到挫折,性情大为恶劣,有一天坐在画布前面竟一笔也画不下去。他生气地拿起一把刀把画布割破了。在画布破裂的一刹那犹如电光石火,他马上有了一个灵感:“割破的画布算不算是一种创作呢?”于是把另外的画布拿来,一一割破,然后公开展览,竟使他创造了新的艺术观,成为一代大师。

  当然,像他们这样在失败中求取成功的人,历史上不可胜数,我们可以把这种失败称之为“打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因为他们被失败的苹果击中,才碰击了成功的火花。

  佛经里有一句话:“众生以菩提为烦恼,菩萨以烦恼为菩提。”意思不是烦恼等于菩提,而是说有慧心的人总能在烦恼中找到智慧,而且为治愈更多的烦恼,产生更高的智慧——平顺的人通常不会比愈挫愈奋的人有智慧,真正的智者往往能不惮失败的烦恼。安乐令人沉沦,忧患反而激发生存的力量,也就是这个道理。

  (选自《紫色菩提》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林清玄 文)

  决定你成就的因素有许多,而高远的志向,执着的目标尤为重要。

  谁笑得最后笑得最好

  上大学时,吉姆看来是典型的“脑袋灵光的人”。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拿到高分,被全班公认为“天才”,都说他将会鹏程万里。毕业前,他被一家大保险公司一眼相中,最先谋到令人眼馋的工作。初进公司时他干得尚可,但不久就陷入困境无力摆脱,结果被炒了鱿鱼。其后,他转到一家小公司,却又旧景重现,被人公认为聪明的他,偏偏工作上没啥起色,像枚受潮的鞭炮爆不响。现今,他又换了一家公司,仍然是成绩平平。他简直闹不明白,为啥他总也干不出名堂?

  再看阿里戈,他给人的印象是才智平平。毕业后他也就职于某保险公司,却颇有成绩。一次侥幸的机会,他被提拔进董事会,同几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共事。刚开始,他“自惭形秽”,但随着深入共事,他发现这些人原来并不比他更有天赋,也是些很普通的人,不同的只是志存高远,且孜孜于自己的目标。这发现使他自信大长:这些平凡人能存鸿鹄之志,我又有何不能!而今,他已开创了一家自己的大公司,年盈利上百万美元。

  为什么阿里戈这样的普通人能卓尔出群,吉姆式的“天才”却一再跌跟头?罗斯福有一句名言:“普通人成功并非靠天赋,而是靠把寻常的天资发展到不同寻常的高度。”

  (选自《青年博览》1995年第4期,[美]艾伦·洛伊·麦金尼斯 文 陈健编 译)

  你要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吗?那你就得有本事。

  君子报仇

  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于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懂了吗?”他的朋友反问。

  “没有!”

  “君子报仇三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他的朋友建议,“你用他们的公司做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那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总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日渐提高,当然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只知道抱怨老板的态度,却不反省自己的能力,这是人们常犯的毛病啊!”

  (选自《德育报》1997年第2期,洛洋 文)

  他知识不多,但富于创造性,于是他赢得了胜利。

  奥斯本与“日有一创”

  25岁失业了,他想当个记者。可是,转念再想想,自己只有高中程度,又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怎么行呢?

  奥斯本是个十分好强的人,他终于去应聘了。

  报刊主编问他:“在办报方面你有什么修养与经验?”

  奥斯本作了实事求是的自我介绍,“不过,我写了篇文章。”

  主编接过读罢,摇摇头说:“年轻人,你的文章不怎么样,甚至还有不少语法、逻辑与修辞上的毛病……”

  听到这里,奥斯本的头“轰”地响起来,但是,他咬紧牙关听下去。

  主编又说:“可是,有独到的东西,是的,有独到的见解。这很可贵!这个独到的东西是创造。凭这一点,我愿意试用你三个月。”

  主编握住了奥斯本的手,临行还叮咛:“好好干吧!”

  狂喜的奥斯本反复体会主编的话,原来创造性有那么重要。他又反复读自己的文章,像严厉的法官那样解剖自己:知识不够,却充满神思遐想,这大概就是创造性吧?

  他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他决心要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他还拟定:自到报社上班一日起,就天天提一条创造性的建议。

  整整一个星期日,他研究主编给他的一大叠报纸,又买回其他各种报刊进行比较,于是,众多的构想产生了。

  星期一他去上班了,这是他第一天到报社,他竟迫不及待地冲进主编办公室急匆匆地大声说:“主编先生,我有一个想法。”

  主编瞪大眼睛看看面前的奥斯本,听他一口气说完“想法”后给镇住了。

  原来奥斯本说:“看来,广告是报纸的生命线,我们又无法与各大报纸竞争大广告;而小工厂、小商店做不起大广告,他们又急于想把自己的产品或商品告诉更多的人,我们何不创造条头广告,收费低廉以满足这一层次的工商业者的需要?”

  这就是现在报纸广泛采用的一条一条的分类广告。当主编弄清楚奥斯本的“想法”后,高兴地称赞说:“好啊!好啊!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想法!”

  奥斯本坚持发挥自己“神思遐想”的长处,坚持天天提一条创造性的建议,也即“日有一创”,仅仅两年,就使这张小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报业托拉斯,他本人也由于获得众多专利,成为拥有巨资股份的副董事长。正当他的事业走向高峰的时候,他作出了令人惊奇的决定:辞职。原来他根据自己创造所获的心得,又研究了许多发明家的创造思路,决意辞去职务,潜心探索,终于1941年,他写出并出版了《思维的方法》一书,第一次在世界上阐述创造发明的思路与方法,从此一门新的学科——“创造学”诞生了。

  (选自《青春与健康》1996年第4期,高志坚 文)

  一个小小的改进给他带来巨额财富,而这些改进却是来自细小事物的启示。

  从公共汽车售票得到的启发

  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阀石桥正二郎,是九州一个偏僻小村一家袜式胶鞋铺的店主之子。

  他年轻时的袜式胶鞋共有8号、9号、10号三种规格,价格随大小而异,有一次他到大阪办事,乘坐市公共汽车时,发现车票不问站数多少一律都是五分钱。对此他深有感触:“怪不得全车只有一个售票员就管过来了!”回到家乡后他在销售胶鞋时也采用了统一价格,果然生意兴隆。由于实现了单一价格的小小的发明,石桥走上了腾飞之路。

  后来,他把袜式胶鞋的鞋帮加胶的部位向上延伸一些,以防泥水湿透鞋面。这个小小发明申请专利后,由于成品非常实用,深受人们欢迎,七年内销售了两亿双以上,终于为殷实的石桥大公司奠定了基础。

  石桥先生经常说:“如果说工作只是为了挣钱以防日后花钱短缺,那么有了钱以后就不会再干辛苦的工作。我之所以仍然辛勤工作,原因在于为发展事业而动脑筋使时间就成财富,不但有意义,而且非常有趣。”

  (选自《海外文摘》1995年第11期)

  许多时候,不成功的原因不在于才能本身,而是缺乏主见,易被环境左右,惯于附和权威。

  自 信

  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正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仍显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判断。

  小泽征尔的故事告诉我们: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这不仅仅是掌握相当的知识,还需要有再坚持一下的毅力和勇气。

  (选自《青年博览》1996年第2期,蔡小平 文)

  当有人嘲笑你,诽谤你的时候,你能潇洒面对吗?

  鞋匠的儿子

  林肯当选总统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羞辱他:“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所做的,而当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时,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选自《青年博览》1996年第1期,林清玄 文)

  他那样专注,那样热情,所以他与众不同。

  藏有亿万美元秘密的男孩

  1965年,我在西雅图维尤里奇学校当图书馆员时,一天,一个四年级老师来找到我说,她有个学生总是最先完成功课,他需要干点别的对他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可以来图书馆帮帮忙吗?”她问。“带他来吧。”我说。

  不一会儿,一个穿牛仔裤和圆领衫,长着沙色头发的清瘦男孩进来了。

  我向他讲了杜威十进制分类藏书法。他很快明白了。然后,我让他看了一堆卡片,上面的书目都是逾期很久未归还的。但现在我怀疑这些书其实已还,只是夹错了卡片和放错了地方,需要查找核实一下。“这是否有点像侦探工作?”他问。我说是的。

  他便劲头十足,像个真正侦探似的干开了。

  到他的老师进来宣布“休息时间已到”时,他已发现了3本夹错卡片的书。他还想继续把活干完为止。但老师说他得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她最后说服了他。

  次日早晨,他很早便来了。“我想今天把夹错卡片的书全找出来。”他说。到下午下班前,他问我,他是否已够格当个真正的图书馆员,我说这毫无疑问。他实在勤奋得可以。

  几星期后的一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了张请柬,是请我去他家吃晚饭。在那愉快的晚宴结束前,他妈妈宣布,他们全家将搬到附近一个地区。她还说,她儿子最舍不得的就是维尤里奇图书馆。“今后谁来找遗失的书呢?”他问。

  到他搬家时,我很不情愿地同他分了手。这男孩乍一看似乎很寻常,但他做事的那种专注和热情却使他显得与众不同。

  我很想念他,但几天后他突然又来到我家,快活地说:“那边的图书馆不让男孩干活,妈妈又把我转回了维尤里奇。”

  我当时就该想到,做事这样专心致志的孩子,是可以抵达自己的任何目标的。但我万万没料到的是,他会成为今天信息时代的奇才。他就是微型软件大王:比尔·盖茨——今日美国最富有的人。

  (选自《青年文摘》1996年第6期,[美]布兰奇·卡菲里 文 陈健 译)

  集腋成裘,滴水成潭这句中国的古话,在时间的积累上尤其灵验。

  忙里偷闲

  卡尔·华尔德是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每天要练习多少时间钢琴?我说大约每天三四个小时。

  “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

  “我想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余闲,5分钟、10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我想兼搞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我白天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我一字不曾动笔,我总认为没有时间。后来才想起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我的话。

  后来,我按他的话去做,只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我就坐下来写作100字或短短的几行。

  出乎我意料之外,那个星期,我竟积有相当的稿子了。

  后来我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我的教授工作虽然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资利用的短短余闲。我同时还练习钢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利用短时间,有一个诀窍:你要把工作进行得迅速,如果只有5分钟的时间给你写作,你切不可把4分钟消磨在咬你的铅笔头上。事前要有思想准备,到工作时间届临的时候,立刻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迅速集中注意力。

  (选自《外国小品精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美]爱尔斯金 文 王家棫 译)

  奋斗——沉沦——再崛起,这位歌星的生活道路对每个人都有借鉴意义。

  一个超级歌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阳光普照的棉乡。他从小就经常下地劳动,高中毕业后,他参军离开了家乡,不久部队派他去了德国。在那儿的一个军人商店里,他买到了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把吉他。你看,他这个人早有一个梦想,——一个在家从父亲买的收音机里第一次听到音乐时就产生的梦想:他想当个歌手。

  有一次,他在教堂里看了一个歌唱小组的演唱,他亲眼目睹了落幕时观众纷纷要求歌手签名的热烈情景。这也是他希望得到的荣誉。于是,他决定要好好练习唱歌,要让观众也来请他签名。

  他开始在德国自学弹吉他,并练习唱歌,他甚至自己创作了一些歌曲。

  服役期满后,他开始努力工作以实现当一名歌手的夙愿,可他没能马上成功。没人请他唱歌,就连电台唱片音乐节目广播员的职位也没能得到。

  他只得靠挨家挨户推销各种生活用品维持生计,不过他还是坚持练唱。他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歌唱小组在各个教堂、小镇上巡回演出,为歌迷们演唱。

  最后,他灌制的一张唱片奠定了他音乐工作的基础。他吸引了两万名以上的歌迷,金钱、荣誉、在全国电视屏幕上露面——所有这一切都属于他了。他对自己坚信不疑,这使他获得了成功。他的名字叫约翰尼·卡许。

  然而,卡许又接着经受了第二次考验。经过几年的巡回演出,他被那些狂热的歌迷拖垮了,晚上须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而且还要吃些“兴奋剂”来维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他开始沾染上一些恶习——酗酒、服用*酸盐(催眠镇静药)和*(刺激兴奋性药物)。他对这些药物的欲求非常强烈,常常破门闯入药店获取所需的药片。他渐渐失去了观众,也不再获奖。他的朋友都试着帮助他。但他根本听不进去,他的恶习日渐严重,以致对自己失去控制能力。

  他不是出现在舞台上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监狱里了。到了1967年,他每天必须吃100多片药片。

  一天早晨,当他从佐治亚州的一所监狱刑满出狱时,一位行政司法长官对他说:“约翰尼·卡许,我今天要把你的钱和麻醉药都还给你,因为你比别人更明白你能充分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干的事。看,这就是你的钱和药片,你现在就把这些药片扔掉吧,否则,你就去麻醉自己,毁灭自己,你选择吧!”

  卡许选择了生活。他又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作了肯定,深信自己能再次成功。他回到纳什维利,并找到他的私人医生。医生不太相信他,认为他很难改掉吃麻醉药的坏毛病,医生告诉他:“戒毒瘾比找上帝还难”。

  卡许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奋斗。他把自己锁在卧室闭门不出,一心一意就是要根绝毒瘾,为此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经常做噩梦。后来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他说,他总是昏昏沉沉,好像身体里有许多玻璃球在膨胀,突然一声爆响,只觉得全身布满了玻璃碎片。当时摆在他面前的,一边是麻醉药的引诱,另一边是他奋斗目标的召唤,结果他的信念占了上风。

  九个星期以后,他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睡觉不再做噩梦。他努力实现自己的计划。几个月后,他重返舞台,再次引吭高歌。他不停息地奋斗,终于又一次成为超级歌星。

  (选自《你能当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鲍勃·摩尔 文 郑龙 译)

  他们是一些普通人,但善于捕捉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充满智慧的想法并能付诸实践,从而创建了如今一座座闻名于世的“帝国大厦”。

  凡人的发明

  一

  梅丽达·本兹是一位非常挑剔的家庭主妇,她对自己平时得用旧袜子过滤咖啡渣一直感到讨厌。一天,她尝试用吸墨水纸来过滤咖啡渣,没想到效果好得出奇。于是在本世纪初,一种既经济实惠又卫生方便的一次性咖啡过滤纸在巴黎郊区的一所小屋里诞生了。它很快风靡欧美各国。如今,梅丽达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万多名雇员,年营业额达70亿法郎。

  二

  奥勒·柯克·克里斯蒂安森是丹麦以制作木头玩具为生的木匠。一天,他突然忆起儿时羡慕大人砌砖造房而自己渴望动手,于是灵感大发。他设计一套拆卸自如的塑料砖头玩具系列,命名为“lego”。“lego”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缤纷的色彩,以及能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所启迪,很快征服了世界各地孩子们的心。1958年,67岁的奥勒与世长辞,他留给他的后代一个遍及150个国家的庞大的“帝国”。

  三

  1950年,一位名叫弗兰克·麦那马拉的纽约商人在曼哈顿的一家高级餐馆吃晚饭。餐后付钱时,他发现自己忘记带皮夹子。经他百般解释,饭店老板和侍者原谅了他,不过众目睽睽之下那种窘迫使他好几天不舒服。他由此发明了一种不用付现钞的信用卡,并将它命名为“晚餐俱乐部”。“晚餐俱乐部”是世界上第一种信用卡,它以携带方便,付款手续简便很快风靡欧美各国。

  四

  克里斯、约翰、斯科特3人是非常要好的同事。1790年10月,在多伦多一个阴雨的晚上,3个人百无聊赖地在一家小酒馆里打发时光,信手玩起了答题游戏:一个人挖空心思出题,另外两个人搜索枯肠地解题。3人玩得兴起,竟忘了时间,最后被人赶出酒店。第二天,他们3人决定集思广益,出一套趣题集,汇集数千道难易不一,涉及文史、地理、科普、生活小常识等各个领域的趣题。玩时可结合当时欧美非常流行的“跳鹅棋”的游戏规则。这种游戏不受人数限制,把娱乐和知识融于一体。为了把这套趣题棋打入市场,这3个囊中羞涩的快乐单身汉,以3寸不烂之舌,说动了34个人,筹集到20万法郎,这是批量生产的第一笔资金,短短几年后,“跳鹅趣题棋”为这3位单身汉带来3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后来,他们各自在不动产和证券交易方面颇有建树,但每逢周末,他们仍然聚在一起,玩一通使他们终身难忘的“趣题棋”。

  五

  狄克·德鲁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班卓琴手。在月底的闲暇日子,狄克为了挣点零用钱,常常给人油漆旧车。在油漆时,他常常被淌下来的油漆弄脏了车窗玻璃而感到狼狈。一天,他在油漆车子前,灵机一动,制作一种单面粘胶的塑料带,将它贴在车窗玻璃上和边框上。他漆完车子,揭下塑料带,只见漆面的底边刷齐,效果好极了。于是,他开始大量制作这种胶带并试图打入市场。起初,他的一些同伴对这个玩艺儿不以为然,戏称为“scotch”,这是影射苏格兰人的吝啬。狄克大度又幽默,就索性将胶带命为“scotch”。第一年,“scotch”的利润仅为33美元。如今,这个小小的透明胶带每年的利润达到12亿美元,其用途之广泛也是狄克所始料不及的。

  六

  c.a.克兰是专售巧克力的商人,他每到夏季便苦闷异常,因为巧克力变软,甚至融化,销售量急剧下降。他冥想苦思,制造了一种专供夏季消暑用的硬糖,造型上一改块状、片状型,而压制成小小的薄环。1912年,他正式批量生产这种命名为“救生圈”的具有薄荷味的硬糖,颇受欢迎,至今不衰。

  七

  s.n.戈德曼是目前超级市场人人必需的购物推车的发明者。1937年他在俄克拉荷马城超级市场,观察到顾客个个挎着、背着装满物品的筐和口袋,排着队等待结账。他灵机一动,于是试制了一辆四轮小型推车,结果深受消费者和超级市场老板的欢迎,并获得了重大发明专利。

  八

  g·克鲁姆是位美国印第安人,他是炸马铃薯片的发明者。1853年,克鲁姆在萨拉托加市的高级餐馆中担任厨师。一天晚上,来了位法国人,他吹毛求疵,总挑剔克鲁姆的菜不够味,特别是油炸食品太厚,无法下咽,令人恶心。克鲁姆气愤之余,随手拿起一个马铃薯,切成极薄的片,骂了一句便扔进了沸油锅中。结果好吃极了,他自己也品尝了几片,确实香酥可口。不久,这种金黄色的、具有特殊风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国特有的风味小吃而进入了总统府,至今仍是美国国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九

  1973年,15岁的c.格林伍德收到了别人送给他的圣诞节礼物——一双冰鞋。他兴奋异常,马上就到屋外结冰的小河去遛冰,结果不到几分钟便跑了回来,因为外面太冷,耳朵受不了。戴上皮帽子,一玩起来又满头大汗。他终于琢磨出一个办法,请妈妈照他的意思缝了一副棉耳罩,两耳各套一个,十分方便实用。不久很多人都来找格林伍德要。小格林伍德和妈妈一商量,索性把祖母请来,一齐做耳罩,公开出售。后来格林伍德为耳罩取了名字叫“绿林好汉式耳套”,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他成了世界耳套生产厂家的总首领,并成了百万富翁。

  十

  鸡尾酒是今天社交中不可缺少的名贵饮料,它诞生在韦斯切斯特州的一个小菜馆中。发明权应属于b.费兰纳根,她是一名普通的女招待。当时一群军人在狂饮,他们不时大喊着“酒!酒!”。费兰纳根忙得不可开交,而搅拌酒的木棍又丢了。于是她急中生智,从邻居处拿来一把鸡毛,每只酒杯中放一根,端了上去,请军官自己搅拌。一个法国军人感到很新鲜,大呼一声:“为鸡毛万岁干杯!”——于是鸡尾酒问世了。

  十一

  e.a.哈姆威原是出生在大马士革的糕点小贩,1904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期间,他被允许在会场外面出售甜脆薄饼。他的旁边是一位卖冰淇淋的小贩。夏日炎炎,冰淇淋卖得很快,不一会儿盛冰淇淋的小碟便不够用了。急忙之际,哈姆威把自己的热煎薄饼卷成锥形,来作小碟用。冷的冰淇淋和热的煎饼巧妙结合在一起,受到了出乎意外的欢迎,被誉为“世界博览的真正明星”,获得了前所未有成功。这,就是今天的蛋卷冰淇淋。

  (选自《世界之窗》1993年第3期,常敏毅 编译)

  从六家大企业的经营方式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做生意。

  六家大企业的经营哲学

  日立哲学:和、诚、开拓精神

  日立制作所的经营哲学是“和、诚、开拓精神”三位一体的日立精神。

  所谓“和”,指在自由坦率地讨论基础上,全体员工朝着一个目标迈进。日本一位记者曾风趣地说:“你想知道日立是怎么获得成功的吗?那么去看看他们的会议桌吧。”日立的会议桌确实深藏奥秘——它是圆形的,这就使参加会议者人人平等,无论你坐在哪儿,都不会感到低人一等。日立“和之精神”还体现在非正式讨论在公司形成了风气,据日本“提建议活动协会”一年对全国464家企业的调查,职工对本企业提出的各种建议总计2353万项,其中提建议最多的日立共提421万项,位居第一。这些建议无疑对日立的成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所谓“诚之精神”,是指向用户提供可靠性高的产品,实行保修,万一发生故障和问题,即刻竭诚帮助解决。从而使“日立产品故障少,坚固耐用”这种评价在用户中间扎根,日立的牌子越叫越响。

  所谓“开拓精神”,就是勇于创新,争取更大成果的旺盛企业精神。日立有句口号:“向新领域挑战要百折不挠。”积极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要打气鼓励。结果在这一口号鼓舞下,人人开动脑筋为公司做贡献。

  大荣哲学:“人才盘点”

  以经营连锁店而久负盛名的日本大荣公司,多年来一直实行公司人事安排不可动摇的一项原则,即每隔半年就要让各层次的干部、职工实行一次内部调动,他们又把这叫做“人才盘点”。

  其一,它打破了以往的那种“职位高低、工程优劣”的等级观念,强调的是每一个岗位都重要,每一个人都可以适应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工作,并经受磨练。

  其二,“人才盘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呆久了,容易麻木僵化,看什么都“习以为常”,反应迟钝,改变一下,换一个岗位,让他们站在一个新的岗位上,他们就可能萌发新的从未有过的想法。同时,在新的岗位上,每个人还可能遇到许多新的课题,这就迫使他们钻进去学习,汲取新知识,以使自己实际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有这样一件事,大荣公司差不多每天都要进货,由于货物较多,卸下来后通常来不及运进仓库而杂乱地堆放在商店进门处,影响了顾客自由出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后来是一位新从别的部门来的员工说,既然货物暂无法送进仓库,何不把货物整齐地高高堆放在商店里呢?结果这位新来员工的一句话,诞生了大荣公司独有的“前进立体陈列”经营法。所谓“前进立体陈列”,也就是在货物卸下来后,可以不必运进仓库,而是就在面对过道的地方,将商品整齐地高高堆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以商品的丰富程度来吸引顾客,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促进销售。结果,大荣公司实行这个新的经营法后,果然销售量猛增。

  惠普哲学:“你就是公司”

  有人去美国惠普公司的一家工厂参观,见有位工人在车间作业时,热得满头大汗,便问他:“为什么电风扇不朝人吹而朝着机械吹?”这位工人回答说:“机械要保持清洁,避免蒙上灰尘而弄坏,所以要朝机械吹。”一件小小的事实,显示每位员工已经与公司心心相印,人企一体。

  “你就是公司”,这可以说是惠普公司经营哲学最成功、最动人之处。美国惠普公司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设计师正在设计的东西,无一例外,全部摆在办公桌上,公司员工可以在任何时候随便走进办公室,对设计师的设计进行摆弄,甚至可以无所顾忌地对这些正在发明的东西“百般挑剔”。惠普公司执行总管约翰·扬说:“最接近生产流程的人,也最适合来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邻桌原则”也是惠普公司首先提出来的,它鼓励每个员工在干自己工作的同时,看看邻桌的人正在干些什么,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想想自己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能帮助他们顺利解决难题。

  每个人都想突出自己,尤其希望通过施展才干去突出自己。惠普公司正是把握住员工的这个心理,把每个人的能动作用都提到“你就是公司”这样一个最高境界,这样,它的员工做出了超越其职责所要求的成功努力。事实上,惠普公司的许多“拳头”产品也正是凝聚了每一位员工的点滴汗水,才得以推入市场,获得成功的。

  丰田哲学:“毛巾干了还要挤”

  “毛巾干了还要挤”,这体现了丰田彻底合理化的精神。丰田素以“小气”而闻名,丰田企业内部使用的信封全部是旧信封,他们在用过的信封上贴一张白纸,在上面填写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就继续使用。丰田公司总务部秘书课的一个课员有一回对外寄信时发现,以往用作填写收件人地址的纸都是没有写过字的白纸。他想,公司各个部门每天都有大量的信函往来业务,用一张纸或许没什么,可是加起来一年就要用掉不少白纸了,能不能用别的纸代替呢?他注意到公司电子计算机室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用过的打字纸,这些打字纸裁成纸条,在纸的反面填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不是照样可以用吗?这个想法上报公司后,这位课员受到了嘉奖,他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一年就为丰田节省了约十万日元。

  大丸百货哲学:“按摩术”

  日本大丸百货公司董事长北泽敬二郎认为:搞经营工作与大夫给人按摩差不多,按摩的行家里手,哪怕个子小体力弱的也会掌握按摩的要领,所以疗效很高,搞好经营管理的道理也是如此,只要能准确找到穴位即十分精通业务,把握经营要领,就能取得经营效果。

  北泽就任大丸百货公司总经理时,人浮于事,业绩低下,而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矛盾更是尖锐。一些年轻人虽然想干一番事业,但他们提出的设想和建议屡遭反对。结果,公司的经商方针、橱窗布置、宣传广告及柜台上商品的摆设等工作依旧是老一套,丝毫没有吸引顾客的力量。北泽分析公司现状后认为,公司的症结也即是解决“代沟”矛盾的问题。北泽的“按摩术”就是在东京八重洲新开一家分店,并把300多名年老体弱的中年和老年职工从总公司调往分店工作,使总公司队伍年轻精干,富有朝气,这一“对症按摩”收到了显着效果,公司“人浮于事”的状况自然消失,领导和职员之间更加融洽,彼此之间交流和交往也日渐增多,好的点子和建议不断提交上来并被采纳。

  玛丽·凯化妆品哲学:p和l

  在商业中,“p”和“l”指的是盈(profit)和亏(loss),但公司总经理玛丽·凯说:不过在我们这,“p”和“l”指的却是人(people)和爱(love)。

  玛丽·凯化妆品公司总部设在美国达拉斯。来宾走进公司总部大楼,首先看到的是该公司全国销售主任的照片。这些照片放得比真人还大。这正是玛丽·凯公司所要强调的:“我们是重视人才的公司。”“开门原则”是玛丽·凯公司提出来的。它的做法是,总经理办公室的门每天都是敞开的。也就是说:随时欢迎想提建议的人进来。公司总经理玛丽·凯说:不应该让“办公室的一堵墙、一扇门、就把人们隔开了,开门强调的是上下通气、人与人交流、更体现了公司对‘人’的重视。”

  在给予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方面,玛丽·凯化妆品公司也堪称模范,该公司的许多原则都体现了“爱”。公司员工过生日都会受到祝贺,公司还会为他们准备一份免费午餐,使公司员工都能感受到公司的温暖。“秘书周”也是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传统,在每年的这一周里,所有秘书都会获得一束鲜花和一个咖啡杯。礼品虽轻,情意却深长,它表明公司时刻都想着大家,为了促进沟通和交流,总经理玛丽·凯还经常以普通员工的身份邀请同事来家中做客品茶,有时还要亲自下厨烙几张甜饼。“说真的,我们还从未尝过一位总经理亲手烤的小甜饼呢。”玛丽·凯公司的成功,和人们的亲密无间,团结协作是分不开的。

  (选自《读者》1994年第9期,李小威 范培新 文)

  与众不同,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经营术的重要手段。

  广告促销术

  独具匠心

  在比利时,无人不知小男孩于连曾用尿浇灭敌人*的*,挽救了布鲁塞尔全城人生命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修建了一座铜像。小于连“撒”的“尿”长流不止,给全城的居民带来了吉祥和幸福,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一天,游人忽然嗅到小于连撒出的“尿”中散发着一种芬芳气味。正当人们迷惑不解之时,有胆大者忍不住挺身而出,亲口品尝起“尿”来。啊,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原来,铜像中流出的是味道纯正的啤酒。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赶来畅饮,并打听是哪家公司酿造的啤酒。当得知是比利时撒利尔啤酒厂的产品时,无不赞叹这个广告做得妙。

  别出心裁

  日本人素爱赴美旅游,但他们对旅游的安全问题十分敏感。

  1992年洛杉矶的暴力事件和加州不断发生地震,导致日本赴美旅游人数的下降。为此,1992年7月28日美国政府在日本东京发起了一场为期一个月,耗资100万美元的广告攻势,前总统布什亲自上电视做广告,以招徕旅游者,从而刺激美国不景气的经济。

  画面上的布什先生,身穿蓝色运动衣,漫步在美国加州南部地区的一个高尔夫球场。布什边走边说:“美国是历史悠久的自由之邦,人民友善,美景无限,有无垠的绿野,五大湖和科罗拉多大峡谷。”他最后问道:“你们还等什么,等美国总统的邀请吗?”东京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连续播放了这条为时半分钟的广告。

  出奇制胜

  利普顿是美国着名的企业家,为了打开经营局面,他请漫画大师洛宾哈特每星期为他的食品店橱窗画一幅画。其中有一幅特别吸引人,画的是一个爱尔兰人背着一只痛哭流涕的小猪,对旁边的人说:“这头可怜的猪儿成了孤儿,它的所有亲属都被送到利普顿食品店加工成火腿了。”

  利普顿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大做文章,贴出漫画后,他又买了两只最肥、最大的猪,用彩带装饰起来放在橱窗里,上面配一条醒目的横幅——“利普顿孤儿”。

  结果,这一套奇特的陈列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参观者,顾客也因此而络绎不绝。

  (选自《青年文摘》1996年第5期,丁亚东 文)

  用聪明和智慧让人折服,这不仅是经营的需要。

  做别人没有做到的

  以劳力支付费用

  英国湖区的阿迈斯韦会堂旅馆,他们的收费方法与众不同,客人可以以劳力支付费用。例如,客人擦休息室窗户,可得到价格为一英镑的午茶;在花园除草,则奉送葡萄酒瓶作为回报;把放在院子里的树木劈成柴片,可从账单上减去五英镑;帮助修理石墙,则可免费住一夜,这个经营奇招吸引了不少愿付出劳动的住客。

  动物待客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有一家别出心裁的餐馆。这家餐馆除了收款员和厨师外,其余的侍者都是训练有素的动物。当顾客走进大门时,两旁的两只鹦鹉便会用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说:“欢迎光临”,接着一只猴子会主动地走上前来,很有礼貌地比划着,让顾客脱下帽子和大衣,随即敏捷地将衣服送到衣帽间。就座后,一只长耳狗,口里叼着一本菜单,请顾客点菜。用不了多久,猴子就会把所要的食品和饮料送来,摆上餐桌,最有趣的是,在用完餐后,那只猴子会及时地一只手拿着顾客的衣帽,一只手捧着盘子,向顾客索要小费。由于该餐馆待客方式新奇,因此每天顾客盈门。

  喝酒不付费

  美国纽约有一家酒店,每天晚上6点至11点都会让某个姓的客人免费喝酒。起初,只有跟酒店熟悉的人才知道哪一天是哪个姓的人可以免费喝酒。后来,酒店贴出布告,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列出全月的免费喝酒姓的名单。实行一段时间后,来免费喝酒的人,常常能带来好几个付钱的亲朋好友,使该店的经济效益猛增。

  锯掉经理的椅子“背”

  世界上最大的快餐集团“麦当劳”公司的总裁克罗克经常亲自到各公司、各部门进行突击性检查,以便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一段时间,这家公司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他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习惯于舒服地靠在椅背上指手划脚,把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他出了一个“奇招”,向各地麦当劳快餐店发出一项指示:把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立即执行。经理们逐渐悟出了克罗克的苦心,仿效他实行“走动管理”,促进了公司的发展。这是麦当劳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让住客留个纪念

  日本有一家三流旅店,生意一直很萧条。旅店后面山上有一片空地,老板想在这里栽些树,绿化一下,以吸引住客,但资金不足,力不从心,有人给老板出了一个好主意。于是不久,该旅店老板就推出了一则别出心裁的广告:亲爱的旅客,你好!本店后山有空地,宽阔而幽静,专门为旅客植纪念树之用。如您有兴趣,不妨种下小树一棵,本店派专人为您拍照。树上可留下木牌,刻下您的尊姓大名和植树日期……广告作出后,响应的人络绎不绝。没过多久,旅店后山上的树,已是林木葱郁。那些在此种过树的人,经常来这里看望。从此,这家旅店变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厚皮”皮鞋

  30年代,我国上海鹤鸣鞋帽店在《新闻报》上登的一则广告很具新意,商品因此而销量大增。它的标题是:“九本一利,薄利多销。”这就一反“一本万利”的成语,独具新意。它上面画着一只皮鞋,左右配以一副对联,上联是“皮张之厚,无以复加”,下联是“利润之薄,无以复减”,横批是“天下第一厚皮”。

  丑女效应

  巴黎化妆品公司在巴黎《日日新闻》刊登一则广告:本公司选出10名丑女将于星期六晚在巴黎大舞台与诸君见面。广告刊出后,一时传为奇闻。届时赴会者颇多,幕布拉开,丑女徐徐而出,果然个个是面目奇丑无比。该公司老板致答谢辞后说:“此次征求丑女,不过是用以证明本公司化妆品的功效,请诸位稍等片刻,让丑女化妆,以谢诸君。”幕布再启,丑女一个个涂脂抹粉,霓虹灯下果然另是一番模样。观者无不叹服。自此,该公司化妆品一炮打响。

  免费享用十万美金

  80年代,香港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新产品防盗安全保险柜后,为了迅速打开销路,他们在知名度极高的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上打出这样一则广告:“本公司展示厅保险柜里放有10万美金,在不弄响警报器的前提下,各路英雄可用任何办法打开保险柜,并取得10万美金。”结果前往一试身手的不乏工程师、警察、侦探甚至小偷,但却无一人得手。香港各大报亦据此纷纷为其大肆渲染,结果没多久,该公司产品便迅即闻名全港,购者如云。

  (选自《读者》1994年第4期,金起文 符晓民 文)

  世界上最公正的莫过于时间了,但如何对待它,是把人分为哲学家和搬运夫的关键。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爱因斯坦认为:“人生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的概念,是相对于“从业时间”而言的。我们暂且把“业余时间”狭义界定为扣除睡眠、饮食、重复性家务劳动等“生活必需时间”后剩下的那部分可供自由安排的时间。这段业余时间,数量极为可观。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计算,看看一个人一生中的业余时间究竟有多少:假设一个人按70岁寿命计算,一生约有61.32万小时。一个人每周工作40小时,一年52周,工作时间约为2080小时,如果他一生工作35年,那么,总共约有7.28万小时的工作时间。从61.32万小时中减7.28万小时的工作时间,再减去29万小时的睡眠、吃饭等生活必需和年幼无知时间,余数约为25.04万小时。25.04约为7.28的3.4倍多,这就是说,人的一生中的业余时间大约是工作时间的3.4倍多!这么多的业余时间完全由个人支配,你是珍惜如黄金呢?还是弃之如敝屣呢?

  古今中外,由于在业余时间内刻苦努力,从而在历史上造就灿烂辉煌的人不胜枚举。法国图卢西城的费尔马,他的职业是律师,但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自然科学,在概率论、解析几何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大主教秘书和医生的哥白尼,依仗业余时间的刻苦钻研,成为震撼世界的太阳系说的创立者。我们再看看那位美国印刷工人富兰克林吧,他是个有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独立战争时期,投身反英斗争,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并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同时,他还在业余时间锲而不舍地研究自然科学,从而在认识大气电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避雷针,并最先提出了电概念……

  当然,正确对待业余时间,虽休闲而不悠闲,其努力方向也并不一定非要和自己的本身职业相左。20世纪初叶,数学上有一个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叫人头痛的难题,这就是2的67次方减1到底是不是人们猜想的质数?1903年10月,在纽约的一次数学学会上,数学家科尔登上讲坛,在黑板上把2自乘67次后再减去1,接着又把和两组数字用竖式连乘,两次计算结果相同。到会的都是数学家,他们一眼看懂了:2的67次方减1原来是个合数——这一结论的产生,意味着科尔在自己研究的数学领域内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果!在热烈的掌声后,台下有个人问科尔:“您论证这道题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道:“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正是“星期天”这个人人皆有的业余时间,造就了科尔和其他数学家的差异。

  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时期,据统计,现在全世界平均每天发表的科学论文达1.3万多篇,每年登记的发明专利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有800多份专利问世。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节奏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频率加快。社会学家估计:现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3000年内的变化,面对着知识不断更新、生活节奏不断变快的客观现实,“谁赢得了时间,谁就将赢得一切”。为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鲁迅先生,是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和工作的。他住在上海的6年中,虹口公园近在咫尺,他竟然无一次光顾!被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甚至连孩子吃奶时间过长都焦急得流泪!——伟人并不神秘,他们和一般人的巨大差异其实就是这样形成的。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选自《东西南北》1996年第2期,史文贵 文)

  沉下心来读书、做事、想问题,甘于寂寞才会有所成就。

  要甘于寂寞

  近来不如从前了,虽然家还没有安顿好,但是到临时的“家”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从早到晚,应接不暇。有来探望我的,有来求教的,有来要我作画写字的,还有报刊记者和编辑,总之,非常热闹。

  热闹有啥好处?世界是热闹的,大城市是热闹的,人在社会上原来也是在热闹之中。但是作为一个搞艺术的人,一个画家,对热闹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怕热闹,想避免热闹,是不能完全做到的。尤其一个出了名的画家,你想不要热闹,办不到,人家会来凑热闹。

  问题是你自己是不是想热闹,是不是怕日子过得不热闹?

  对一个名人来说,热闹有时就是捧场,就是奉承。这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是有害的。因为太热闹,脑子要发热,安静不下来。

  我大半生都在热闹之中渡过,但是我一直在寻求摆脱热闹的办法,我要冷静,要安静一点,宁可冷清一些。

  前几年,由于“*”作乱,我运交华盖,家里倒冷清了一阵,我的心情也冷静得多。我坐在唯一给我留下的三层楼这个既是画室又是居室的走廊里,因为来的人少,可以冷静地思考问题。回顾我的过去,考虑我的将来,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一个镜头在眼前过去,我从中总结自己的教训,找到继续前进的方向。

  我大半生都是这样。尤其在进入老年以后的这30年来,当客人走了,家里的人都睡了,我常常喜欢在晚上,坐在书斋里,一个人静静地思考问题,面对着墙上挂的一些新作旧稿,思考自己的艺术道路。周围非常静,一点声音也没有。但是我脑子里思考着各种问题,心里思潮起伏。这样的静坐,很有意思。这十多年来,尤其是前几年,我所以比较冷静,因为来捧场的人少了,来干扰的事少了,我反正“闭门思过”,倒是清闲得很,头脑也冷静得很。利用身边仅有的一些书,手头留着的纸和笔,我就读书,写字,作画,想问题。

  真正要做学问,要写字作画,就需要有一个安静、单纯的环境,宁可冷清一些,因为它安静,便于自己研究。

  但是因为文艺界是比较热闹的,也有一种赶热闹和轧热闹的空气,好像不热闹就“吃不开”,就没有“名气”,好像社会就会把你遗忘了。所以有的人就拼命赶热闹,往热闹当中挤进去。像从前白相大世界,越是乱哄哄、闹稠稠的地方,好像越有趣。这种人,叫做“不甘寂寞”。好像几天不到热闹场所,别人就会忘记你,就觉得冷清、寂寞了。其实,越是怕寂寞的人,将来就会很寂寞。因为你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热闹场所,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学问,在热闹场中混到老,什么成就也没有,最后社会不承认你,越老越寂寞,以后死得也寂寞。死后烟消云散,谁又记得你这个不甘寂寞的人呢!

  所以,甘于寂寞的人,将来倒是不会寂寞的。戏剧界的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还有杨小楼、金少山是不寂寞的,他们平时一直在家里练功,提高。许多卓越的书画家,都是不寂寞的,很多在平时却是甘于寂寞,谢绝应酬,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年轻人精力正旺,正是做学问的好时光。一定要甘于寂寞。你集中一段时间闭门学习,不去赶热闹,社会会暂时不出现,没啥了不起,等你真正有成就,社会会永远记得你,你就永远不会冷清,不会寂寞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