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成语谜语故事选

抱薪救火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语谜语故事选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暗箭伤人

  春秋战国时,郑国准备讨伐许国。一天,郑庄公在王宫前举行阅兵仪式。一位老将军叫颍考叔的和一位青年将军叫公孙子都的,因为兵车的事情争吵了起来。颍考叔是一名老将,身经百战,雄风犹存。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抢过兵车,飞驰而去。公孙子都年轻气盛,而且向来目中无人,自傲之极。他见颍考叔抢了兵车,刷了他面子,他哪里肯相让,挥舞长矛,奋力便追。可是颍考叔速度也够快的,连影子也找不到了。于是公孙子都便对颍考叔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时机终于到了。郑国攻打许国都城时,颍考叔一马当先,身先士卒,高举大旗攻上了城头。还在墙根下的公孙子都见了,心想:这个战功又被颍考叔抢了。不由妒火满腔,毫不犹豫地搭箭对准了颍考叔。可怜这位老将军一个跟头从墙头栽了下来,胜利在望之时,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以后,人们就把像公孙子都这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就叫做“暗箭伤人”。但作为成语,它指在暗地里用某种手段,而不仅仅是用箭伤害人的,都叫“暗箭伤人”。例句:我们为人要光明磊落,有意见要当面提,而不能暗箭伤人。

  按图索骥

  春秋战国时,秦国有个名叫伯乐的人,是一位相马专家,经他的手找到了许多千里马。他还着有一本《相马经》,专门讲如何相马。伯乐很聪明,可是他儿子的智商却不怎么样。有一天,他儿子也想像父亲一样去找一匹千里马来,便把他父亲的《相马经》拿来,按其中所记载的,好马的额头应当怎样,眼睛应当怎样,蹄子又应当怎样去找寻。他找啊找啊,恰好在路边看到了一只大蛤蟆,与他父亲的《相马经》文字一对照,太相像了!他便高兴地将蛤蟆带回了家,对他父亲说: “父亲,我找到一匹千里马了!您看它的眼睛、额头跟您书上写的都一样,只是蹄子不大相同。”看着儿子那傻帽样,伯乐又好气又好笑,但他还是耐心地教导了儿子一番,告诉他说,不能死读书,做任何事都不能死搬照套书本上的经验、模式,否则就无法把事办好,甚至闹出笑话。找马也一样,不能“按图索骥”,这样是找不到好马的。

  按图索骥,图,马的图像,引申为已有的经验、模式等。索,找。骥(ji),好马。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按照图像去找好马。比喻办事拘泥成规。现在也指按照线索去找寻(而成功)。例句:到图书馆查资料,凭目录索引按图索骥,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图书。

  拔苗助长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种了几亩地。插下秧苗以后,他天天到田地里去,看禾苗是不是长高了。几十天过去了,他总是带着希望去,带着失望回来:因为禾苗没有长高多少。他想,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收获啊!不行,这禾苗长得太慢了。能否想个办法,使它长得快些呢?一天,他又到田里去,把一棵仍然没有怎么长高的禾苗往上拔了拔。然后看了看,禾苗高得多了!于是,他兴奋起来,耐心而又仔细地把一棵棵禾苗都往上拔了几厘米。做完,他拍拍手,“吁”了一口气。他高兴地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一下子长高了许多!”他儿子一听,觉得不对劲,便赶紧往田地里跑,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这就是拔苗助长的结果。

  拔苗助长,也写作揠苗助长。揠,读(yà),即拔的意思。它用来说明每一件事都应当按规律进行,如果急于求成,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会把事情弄糟。例句:学习靠的是勤奋积累,循序渐进,拔苗助长是无济于事的。

  百发百中

  春秋时楚国有个名将叫养由基,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精通射技,是古代着名的射箭能手,曾为楚国立下了不朽战功。当时楚国还有一个精通射技的人叫潘党,他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红心。潘党以为自己非常了不起了,便四处炫耀。养由基对他说:“你这本事还不能算高,要是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那射技才算差不多。”潘党以为养由基吹牛,想有意给他难堪,当即找了一棵杨柳树,选定树上的三片叶子,而且标上记号,请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按顺序射击。养由基从容不迫地抓起箭,稍一瞄准,连发三箭,箭箭中的,而且第一箭中第一号叶,第二箭中第二号叶,第三箭中第三号叶,而且箭镞全部命中叶心。可谓百发百中,真神了!潘党见了,自愧弗如,再也不敢四处夸耀自己的箭术了。

  百发百中,也称作“百步穿杨”。人们常用来形容神枪手的射击技术,有时也用来比喻估计情况准确,料事如神和谋事必成。例句:我国射击名将许海峰,在赛场上沉着冷静,百发百中,终于为我国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

  百闻不如一见

  西汉时,西北边境上传来警报说,羌(qiāng)人(当时的少数民族之一)经常在那里四处骚扰,情况非常危急,要求朝廷赶快派兵讨伐。朝廷大臣们在一起商量对策,大家都主张应立即出兵,可就是没有人站出来愿意领兵前往。这时,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将赵充国对汉宣帝说,他愿意去西北看一看。汉宣帝非常高兴,忙问他需要多少兵马粮草。不料赵充国却说,西北情况到底如何,现在还不十分清楚,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让我先去看一看后再向您禀报吧。

  赵充国到了西北,进行了实地观察,得出了对羌人可以不进行大军讨伐,而应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于是他奏报了宣帝,并在朝廷上将自己的亲眼所见加以分析,据理力争,终于使大多数人赞成了他的看法。他的计划得到了实施,效果果然很好。汉人和羌人之间剑拔弩张的矛盾一下子缓和了。

  百闻不如一见,意思就是听到的再多,总不如亲眼看到的真切。它意在告诉我们做事不要以耳代目,要耳目一起用,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全面的情况,把事情办好。例句:到那地方一看,一切疑虑都消失了。他感叹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战国时战火四起。弱小的魏国屡次遭到秦国的侵略,每次都以魏国割地给秦国而告终。不久,秦国又发动了侵略战争,魏国的安厘王怯懦无能,准备再一次向秦国屈膝求和。

  当时,主张联合六国一致抵抗秦国的战略家苏秦的弟弟苏代,继承哥哥的遗志,坚决反对安厘王的做法。他建议安厘王应联合六国,一齐来抵抗秦国。他进谏说:“侵略者的本性就是侵略,你想用割让土地来侍奉秦国以换取安宁,这就像一个人抱着一堆柴火去救火一样,柴火没有烧干净,火是不会灭的。同理,你的土地一天没被吞完,秦国的侵略之心就不会死。”

  抱薪救火,薪,即柴火。以后人们就用它来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使祸害进一步扩大和严重。例句:对这个错误绝对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就如抱薪救火,后果不堪设想。

  杯弓蛇影

  晋朝有个人叫乐广。有一天,乐广请一位老朋友到家来喝酒闲聊。可是酒才喝了几口,老朋友好像忽然来了什么心事,一下子沉默不语了,随即便匆忙起身告辞回去了。

  第二天,乐广听说这位老朋友病倒在床上了,请了许多医生来看都不见效。乐广赶忙到老朋友家探问,问老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朋友吞吞吐吐地告诉他说:“昨天我在你家里喝酒,忽然发现酒杯中有一条小蛇,回来后心中一直想着这事,越想越觉得可怕,就病倒不起了。”乐广想了想,对他说:“这样吧,明天你到我家里来,我给你灵丹妙药。保证药到病除。”

  老朋友以为乐广真有治病秘方,第二天便应邀而来了。乐广让他仍坐在原来喝酒的座位上,给他斟了一杯酒,笑着问道:“看看杯里今天还有小蛇吗?”朋友看了看,脸色一下子又惊恐起来,说:“有!你看,还在晃动呢!”乐广大笑起来,转身从墙上取下一张挂着的弓,然后又对朋友说:“现在,还有蛇吗?”

  朋友恍然大悟,原来杯中的小蛇是弓的影子,疑惧俱消,病也全好了。

  这便是“杯弓蛇影”这个故事的来源。它比喻一个人因心理疑虑而惊恐,从而把虚幻的东西当成真实的,自寻烦恼。例句:经历了这件事后,他才知道过去的一切不过是杯弓蛇影,虚惊一场罢了。

  别开生面

  唐朝玄宗时,有个画家叫曹霸,据说是曹操的后代。他的绘画很有名气,而且特别善于画马和人像。唐玄宗就常令他画御马和功臣画像,他都画得非常形象逼真。唐玄宗因此封他为左武卫将军。

  唐朝宫中有个凌烟阁,是收藏唐朝开国功臣画像的地方。可是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间已过了一百多年,其中的许多画像也因时光的流逝失去固有的色彩,显得暗淡没有生气。玄宗想让它们重放光彩,便让曹霸负责这项修复工作,给画像重新上色。曹霸果然不负唐玄宗所望,充分发挥其精湛的技艺,经过辛勤的劳作,使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重新焕发了青春。唐朝大诗人杜甫便在《丹青引》这首诗中赞颂了曹霸的才能,诗说:“功臣少颜色,将军笔下开生面……”这里的开生面,就是指曹霸使画像重新生动光彩起来。

  后来,人们在“开生面”之前加了一个“别”字,用来形容那些具有才能的人,在工作中创造出不寻常的场面,创立出一种新的格局或新的形式。例句:这次书画展充分表现了同学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

  宾至如归

  春秋战国时,郑国大夫子产奉命前往晋国访问。当时的晋国国君摆起大国的架子,没有派人按常规迎接他。子产一行只好自己来到晋国的国宾馆。可是,宾馆的大门非常小,以至马车都无法进去。子产便命令手下人动手拆掉了宾馆的围墙,然后将马车队浩浩荡荡地开了进去。晋国大夫得到报告,大吃一惊,忙赶到国宾馆想看个究竟。见此情景,立即责问子产说:“我们在宾馆加了围墙是为了来宾的安全,防止盗贼,你们这样随便把它拆了,来宾的安全谁负责?况且,我们的客人特别多,这宾馆也不是专门接待你们的……”子产很有礼貌地说:“我们只是个小国,所以要按时来向你们大王进献财物。现在财物送来了,你们没有人来接,我们不能直接将它送到你们的国库,更不能将这些财物搁在外面让日晒雨淋小偷偷,你们要我怎么办呢?记得你们前一个国君的时候,我们来到你们国家,都有人热情迎接,宾馆也比现在宽敞漂亮,真有 ‘宾至如归’的感觉,可现在……”一席话,说得晋国大夫面有愧色,无言以对。他马上回去向晋国国王如实报告了实情。晋国国王自知理亏,便向子产道歉,并下令重修宾馆。

  宾至如归,比喻客人来到旅馆,招待员热情接待、服务周到,使客人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例句:这里的服务员待我们太好了,真有宾至如归之感。

  病入膏肓

  春秋时,晋国国君景公得了重病,派人四处求名医调治。一天,景公躺在病榻上,恍恍惚惚中做起了梦。梦中,他看见了两个小孩在他的心中嬉戏,其中一个说:“快走罢,景公叫人去请名医了,医生一来,我们就没法跑了。”另一个小孩却无所谓地说:“不怕,医生来了,我就躲进膏之下,肓(huāng)之上,不管医术怎么高超的名医都抓不到我了,再灵的药也奈我不得。”景公吓了一跳,醒了过来。恰好这时名医来了,景公便把自己梦到的向他说了一遍。医生听完,替景公诊断了一番后说:“你的梦是真的,你的病已入膏肓了,是药力无法达到的,望您多加保重罢!”

  当然这仅是个传说,不足为信。但这个传说产生了“病入膏肓”这个成语。

  膏,中医上指人心尖的脂肪,横膈膜叫肓。膏肓,指的是心膈之间的地方。病入膏肓,也就是病重到了极点,很难有治愈的希望。后来常用这个成语形容事情的无法挽回和那些沾上坏思想、坏习气的人已难以改造。例句:这人已多次劳教,病入膏肓,很难改造了。

  不求甚解

  陶渊明,是晋代着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为五斗米(即他当县令时每个月的薪水)而向那些达官权贵们点头哈腰,毅然辞官回到了乡下,隐居在田园山水中。他自己动手劳动,在劳动之余吟诗作赋,颇自得其乐。其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这种生活的生动写照。他还在他居所旁种了五株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并以此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其中,谈到自己读书时有这么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在这里的意思是说自己在读书时注重领会书中的原意,不去钻牛角尖,做过深、过僻的无益探求。

  后来,人们在运用这个词语时,只使用它的字面含义,多指那些学习不认真,不求进一步深刻理解。例句:我们对待学习,要有认真钻研的精神,不求甚解,马马虎虎,是学不到知识的。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班超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着名外交家、军事家。汉明帝时,他奉命出使西域各国,做各国同汉朝和平相处的外交工作。一次他到了鄯善(今新疆鄯善县)这个地方。起初,鄯善王对他非常尊敬,以礼相待,班超和他也谈得非常融洽。想不到几天后,匈奴也派使者来到鄯善,并从中挑拨鄯善与汉朝的关系。鄯善王对班超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形势迫在眉睫,如果不采取行动,鄯善也就可能倒向匈奴一边,来反对东汉。班超立即召集部属开会,并决定先下手为强,杀掉匈奴的使者,然后再降服鄯善王。可是班超手下一共只有36个人。为此,有些人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虽然我们人手少了些,但只要果断勇敢,主动出击,是能出奇制胜的。”果然正如班超所言,夜袭开始后,匈奴使者见呐喊声四起,不知来了多少汉兵,吓得四处逃窜。班超杀了匈奴使者,来到鄯善王住处,一边将匈奴使者的头扔给鄯善王,一边又好言相劝。鄯善终于和汉朝友好相处了。

  以后人们便把班超的“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这句话说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就是怎么的意思。用它来形容遇到困难时,不但不怕,反而迎难而上,最后取得成功的英雄气概。例句:我地下工作者,怀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深入敌占区,终于摸清了敌人的情况。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东晋时,世族权贵之间为扩大各自的势力和地盘,互相厮杀。当时有个将军叫庾(yu)亮,掌握了中央政事大权。另有一个大将叫苏峻,因战功显赫,渐渐也变得骄横起来,他看不惯庾亮,又出于扩大自己的权势的目的,便以反对庾亮的独断专行为借口,进攻当时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当时,江州都督温峤是庾亮一派的,领兵驻扎在今江西湖北一带。他一听说建康告急,便要领兵东进,攻打苏峻。庾亮听到这个消息,急忙给温峤去了一封十万火急的信,信中说:“西部边境万一出事,要比苏峻更麻烦,你千万要在原地加强防守,不要跨过雷池一步,否则麻烦就更大了。”

  雷池,即雷水,江名。因为温峤要领兵东进,必定得先越过雷池。以后人们便用“不敢越雷池一步”来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例如:交战双方都变得非常谨慎,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翼而飞

  战国时,秦国大将王稽领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因对士兵的不满不闻不问,独断专行,士兵士气低落。一连攻打了好几个月,邯郸也没有取下来。这时,有个叫庄的人建议说:“将军为什么不采取犒赏的办法以激发士气,提高战斗力呢?”王稽回答说:“秦王只叫我攻打邯郸,其他的我一概不管,也不想去做。”庄进一步劝谏说: “古人说三个人都谎称有老虎,人们便会信以为真;十个人一齐用力揉弯一个木椎子,这木椎子非得弯不可;如果人们同心一致,要改变某种不合理的现状,这种愿望便会不翼而飞(无需插上翅膀而飞,便能深入到每个人心目中),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可惜王稽仍然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王稽的部队终于发生了内乱,王稽不但攻不下邯郸,反而被秦王杀了头。

  不翼而飞,翼,即翅膀。没有翅膀却到处飞翔传扬。形容消息、决心等深得人心,不待公布便四处传播开了。现在也形容某些东西莫名其妙地突然丢失了。例句:小明发现他的铅笔不翼而飞了。

  沧海一粟

  苏东坡是宋代着名文学家。但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宋神宗时,苏轼被贬到了湖北黄冈。黄冈有一处古迹,便是当年吴国周瑜大破八十万曹操大军的地方——长江赤壁。苏轼面对赤壁追忆起历史,再想想自己的遭遇,无限感慨。他曾两次游赤壁,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文章。在《前赤壁赋》中,苏东坡提到了同游的友人的悲欢情绪,那友人话的大意是:曹操算是一代英豪了,可如今他又在哪儿呢?还不是同常人一样死去了吗?一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就如同蜉蝣(一种小昆虫,寿命极短)生长在天地间,又如同沧海里的一粟,显得非常可悲、渺小……苏东坡虽然政治生活上不得意,但并不同意这种悲观的人生观,便在文中同友人展开了一场辩论,最后友人心悦诚服,转悲为喜了。

  沧海一粟,沧海,即大海;粟,即小米。大海中的一颗米粒,比喻非常渺小。以后人们摒弃了这个成语中的消极悲观成分,用以比喻个人和集体、个别与全部之间的关系。例句:我们虽然在学习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知识大海洋里,这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不值得骄傲。

  草木皆兵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北方的几个民族乘机脱离了晋朝的统治,形成了五朝十六国的局面。其中有个前秦势力最大。前秦的国王苻坚盛气凌人,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攻打晋国。当时,晋国派出了以谢石为将军,谢玄为前锋都督的军队进行抵抗。在弋阳这个地方,谢玄率领五千精兵,以少胜多,杀死秦军一万多人,挫败了苻坚的狂劲,谢玄带兵乘胜追击。秦王苻坚登上寿阳城楼,见晋军阵势威武,又遥见城西北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便从心中开始恐惧了。晋军又设一计,渡过淝水,秦军因恐惧而大乱,进而溃不成军,被杀得十有七八。“淝水之战”因而成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以后,人们就用“草木皆兵”来形容因心中恐慌,稍一有动静便感到紧张、害怕。例句:这事情没有什么可怕的,别弄得人草木皆兵。

  车载斗量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因大将关羽被吴国杀害,亲自率兵攻打吴国。吴国孙权面对水陆并击、来势凶猛的蜀军,不由得感到惊惧。出于无奈,决定派大夫赵咨到与吴国关系不是很好的魏国求救。

  果然不出孙权所料,魏国的曹丕根本就看不起吴国,对吴国求援不理不睬,反而问了许多有损于吴国的话,如“吴主是个什么样的主啊!”“吴国孙权也懂得看书吗?”等。赵咨用他精明的外交语言,很有分寸不失和气地回答了曹丕的这些问题。曹丕为他的才能暗暗称奇。便问:“吴国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赵咨谦虚而自豪地说:“在吴国,特别聪明有才华的十个中有八九个,而像我这样平庸之辈,那真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了!”

  车载斗量,载,即运装。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之多,一点也不稀罕。例句:这种东西简直可以车载斗量,毫不足奇,而他还当作宝贝呢!

  程门立雪

  杨时和游酢(zuo)都是宋代有名的学者,当他们四十来岁时,都已考上了进士。但他们还是认真虚心地向有学问的人求教。程颐便是他们求教者中的一位。程颐是宋代着名的儒学者。

  有一天,大雪纷飞,天气特别冷。程颐正在家中闭目养神,杨时和游酢来拜访他。程颐明知有两位客人前来,可是却闭着眼睛坐着一动不动,不说进也不说坐,只顾自个打盹。于是,杨时和游酢便恭恭敬敬地肃立在一旁,一句话也不敢说,怕打扰了他。过了大半晌,程颐装着睡眼惺忪的样子睁开眼,惊讶地说:“啊,你们两位在这里啊!”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程颐被杨时、游酢的求教之心切感动了,便留下他们加以细心指点。

  以后,人们便用“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求学心切、意志坚定的人。例句:我们在学习中,也应当发扬“程门立雪”的精神,虚心求教,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唇亡齿寒

  春秋时,晋国想吞并它的两个近邻虢(guo)国和虞(yu)国。晋国想先吞并虢国,但是晋国与虢国之间正好隔着虞国,如果虢国与虞国联合起来,那么,晋国便不是他们的对手了。于是,晋国大夫荀息就向晋献公献计说:“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名马和美玉作为礼物送给虞国,向他借道让我军通过。虞国国君非常贪财,一定会同意的。况且,我们的名马和美玉也不过是暂时借放在他那儿而已。”

  虞国国君果然接受了晋国的礼物,并同意借路给晋军通过。虞国大夫宫之奇看透了晋国这一险恶用心,便极力劝虞国国君不要借路给晋军,并说:“虢虞两国,一表一里,如同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一旦晋国灭掉了虢国,那么虞国也就保不住了。”可惜虞国国君专横独断又头脑简单,我行我素。结果,晋国灭掉了虢国后,又借口整顿人马,驻军虞国。在虞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动了袭击,虞国也被灭亡了。美玉和名马,果然又回到了晋献公的手里。

  唇亡齿寒,也叫唇齿相依。意思是嘴唇和牙齿是表里相依的,嘴唇如果没有了,牙齿失去了庇护之物,便会受寒,比喻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句:我国和朝鲜是友好邻邦,唇亡齿寒,因而我们一定要抗美援朝。

  打草惊蛇

  唐朝有个县令叫王鲁,官不大但贪赃枉法为所欲为。他的手下人也仿效他,贪污受贿,无恶不作,害得许多老百姓倾家荡产,度日如年。当时,有一批勇敢的百姓联名上告王鲁,说他的手下“主簿” (相当于现在秘书之类),经常敲诈百姓,胡作非为,而且信中详细列出了事实依据,看来是罪证确凿,无法抵赖的了。王鲁看了,不禁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珠。因为,上告信中的许多事正是他指使和授意手下人干的。他想,如果这封信落到了上司的手里,追查起来,恐怕自己不仅乌纱帽保不住,连脑袋瓜也得搬家。他在恐慌之余,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于是便在上告信上批了八个大字:“你是打草,我已惊蛇。”意思是说,县民打的虽然是“草——主簿”,可他这条隐藏在黑暗中的蛇已被惊动有所警惕了。

  这便是“打草惊蛇”这个成语的来历。它的意思是惩办某些人,也使另一些同样情况的人受到震惊,后来逐渐演化为比喻因行动不够谨慎,使对方有所觉察而防备。例句:此次行动一定要保守秘密,严防打草惊蛇,让罪犯逃掉。

  道听途说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人叫艾子的。一天他从楚国回来,刚走到城门下,便碰到爱说空话的朋友毛空。他便问毛空道:“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吗?”毛空说:“有,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子,一次性生了一百多个鸭蛋呢!”艾子打断他的话说:“这是胡说八道,我不信。”毛空说: “那是两只鸭子生的。”艾子还是不信。毛空就一直把鸭子的数目往上加,一直加到了10只。艾子笑着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不就行了吗?”毛空说:“我这是在路上听别人这么说的,怎么好把鸭蛋的数目随便减下来呢?”艾子说:“你这是道听途说,以后别这样了!”

  道听途说,在路上听来又在路上传播。指没有把握的传闻。例句:道听途说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我们千万不要学。

  东施效颦

  西施是我国春秋时期的美女,传说她的家乡是现在的浙江省诸暨县。因为她的绝世美貌,人们便把她的一举一动都与美等同起来,把她的一切都看作是美的。西施有心病(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胃病),因此经常用手捂着胸口,因不舒适而微皱着眉头,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这本来是一个不值得称道的举止,可是因为它出在西施的身上,人们看上去觉得她这样更显得妖媚了,更增添了几分惹人爱怜的韵致。离西施家不远有个女子,非常羡慕西施的美貌。但天生丽质是学不来的,她便模仿西施按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还自以为这样她也显得美起来,也会得到邻人的称赞。于是便也如此这般地上街了。可是因为她本来就长得不怎么样,再加上这么一个做作的动作,反而显得怪里怪气的,人们见了她,如同碰见了什么怪物,都纷纷避开了。后人就给这个女子起个名字叫东施,将她的这种行为叫作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颦就是皱眉头。形容一些人只从表面形式上去学习、模仿他人,却不知道人家真正好在哪里,美在哪里,结果也只能适得其反,显得愚蠢可笑。例句:学作文要靠多写多练,胡乱抄袭,东施效颦,是提不高作文水平的。

  对牛弹琴

  古代有位乐师叫公孙仪。有一天,他正在自家庭院前弹琴。忽然,他看见不远处有一头大水牛正在吃草,悠闲自在极了。公孙仪就想,我不如弹几首曲子给牛听听,为它吃草创造一种更美妙的艺术气氛。于是便一口气弹了几首音乐名曲。看看牛,只见它依然在慢慢地吃着草,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对他的琴声却毫无反应。公孙仪看了非常伤心。但他还不死心,便用琴模拟了许多诸如蚊蝇的“嗡嗡”声,小牛的“哞哞”声,这时,牛才慢慢地转过身来,似乎才发现公孙仪的存在。公孙仪这才知道,“对牛弹琴”完全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情。

  以后,人们便把“对牛弹琴”用来比喻对一窍不通的人谈论高深的道理,常有一种讥讽对方的意思。现在常用来讥笑说话时不看对象。正因为这个成语常有讽刺的味道,所以在运用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对长辈就不能用这个成语。例句:这个人思想太顽固了,同他讲道理,简直是对牛弹琴。

  非驴非马

  汉朝时,将现在的新疆一带称作西域。当时西域有好几十个国家,其中有个叫龟(qiu)兹国的。这个国的国王以前曾亲自到过汉朝,并在长安住了一年,受到了汉朝及百姓们的友好款待,他也深为汉朝的文化、风俗、民情所叹服。回国时,他特意带回了不少象征汉朝文化的礼物和象征品。他当上了国王以后,由于非常羡慕汉朝的一切,于是就在自己的宫里模仿汉朝的一些作法。比如,他首先仿效汉朝将王宫改建成了汉式宫殿,宫中的器物及其排置也模仿汉朝排法,特别是那些嫔妃的服饰同汉朝的更是一模一样。同时,他也要求臣民像汉朝那样传呼朝拜。但终因是模仿,总有些不伦不类。西域的其他国家国君看到了,都笑龟兹国的作法是:驴也不像驴,马也不像马,倒像是一头骡子!因为骡子是驴和马杂交而生的产物,因而又叫“非驴非马”。

  非驴非马,人们便用它来比喻那些不伦不类,什么也不像样的东西。例句:这东西非驴非马,真不知该叫什么。

  飞黄腾达

  韩愈是唐代大诗人、大散文家,还是一位非常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教育家。他为了勉励儿子韩符努力学习,便特意写了一首长诗。诗从两个孩子互相对比入手,将那种智力再高,可不努力则将毫无用处的道理表达得形象深刻。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过去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这两个孩子在小时候都一样活泼可爱。稍大一些时,经常在一起玩耍,而且如同一对鱼儿形影不离。但是到了十二三岁时,他们的不同之处便出现了。到了二十来岁,一个性格品质如同一条清清的小溪高洁无比,另一个则污浊得就像一条积满污垢的小沟渠。到了三十来岁,两人的一切都已经定型了,两相对照,一个便像一条龙,另一个则如一头猪了。诗中说:“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飞黄,传说中神马名。意即神马变成龙腾空而去了,对如同癞蛤蟆一样的东西也就根本不值得一顾了。

  “飞黄腾踏”,以后人们写作“飞黄腾达”。常用来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升得很快。例句,这人一下子飞黄腾达起来,更是目中无人了。

  凤毛麟角

  谢超宗是南朝着名文学家谢灵运的孙子,他很有才华,文章写得非常好。当时的宋孝武帝刘骏对他非常赏识,并让他当了儿子刘子鸾的“常侍”,让他指点儿子的才学。不久,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去世了,谢超宗为她着笔写了一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的诔文。孝武帝读了以后,也拍案赞叹道:“谢超宗真有凤毛,活脱脱又是一个谢灵运啊!”凤,即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非常高贵。而凤毛,当然更是宝中之宝了。因而,人们往往用凤毛来比喻珍奇鲜有之物。孝武帝说谢超宗有凤毛,意即说他有非凡的才华。麟即麒麟,也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麟角当然也是稀有之物了。

  以后,人们便把凤毛麟角连用,用来比喻那些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事物。例句:他三岁时便能吟诗作画,真可谓是凤毛麟角啊!

  负荆请罪

  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贤臣。他们一武一文,分别为赵国的巩固和强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廉颇是位老将军,他驰骋疆场,百战百胜,使邻国对赵国刮目相看,甚至连当时最强大的秦国,也因为赵国有廉颇而不敢对赵国轻举妄动。蔺相如原是位家臣,但他在赵国面临被秦国仗势欺骗的紧要关头,毅然出使秦国,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粉碎了秦国企图骗取赵国国宝“和氏璧”的阴谋,深得赵国上下的称赞,从此他声名大振,并被拜为右丞相,位在廉颇之上。

  对此,廉颇不仅私下深感不服并公开声称如遇到蔺相如,定要给他一个难堪。

  蔺相如知道了这一情况,便经常留心,有意避开廉颇。他手下的人对此很不理解,蔺相如便说:“秦王之所以不敢来攻打赵国,是因为怕我和廉颇团结一心。如果我和廉颇之间有了矛盾冲突,那么赵国就危险了。我这是为赵国着想,并不是怕廉颇。”廉颇从家臣处听到了这些话,幡然醒悟,非常惭愧。沉思了片刻,便袒露着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请蔺相如用木条鞭打他,以惩罚他的无礼和无知。蔺相如当然没有打他,两人从此成了生死之交。

  这个故事产生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负,即背。荆,即木条。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诚恳地向他人认错赔罪。例句:如果犯了错误,就应当要有“负荆请罪”的勇气,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谅解。

  刚愎自用

  春秋时,一次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主帅见形势对自己这一方不利,便准备撤退。当时晋军中有位副统帅叫先谷(gu)的,自以为很有军事才能,对主帅的不要盲目追击楚军的命令根本不听,擅自带领自己的军队向楚军追击。待主帅发现,为时已晚。没有办法,主帅只好也带上其余的部队去追赶。楚军听说晋军追上来了,许多将军主张好好埋伏下来,给晋军来一个回马枪。可是当时的楚军主帅则不想打,还是命令楚军继续南撤。楚军的大夫伍参便进言楚庄王,说明这一战可以打,而且战则必胜的原因。他说:“不要看晋军来势汹汹,其实他们主将之间不团结,副帅先毂刚愎不仁,根本不听主帅的命令,其余将领意见也不一,这是军队的大忌。因此,这一战打起来,我军必定胜利。”于是楚庄王命令楚军停止撤退,回师北上,给晋军以迎头一击,晋军果然大败。

  以后,人们将“刚愎”同“自用”相连,用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采纳别人意见的人。愎(bi),固执、自信。自用,即自以为是。例句:做事情,要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刚愎自用只会把事情搞糟。

  高枕无忧

  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的大贵族,他不仅腰缠万贯,良田万顷,而且家里还养着许多专门替他出谋划策的门客。其中有个门客叫冯谖。有一天,孟尝君让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临走时问孟尝君说,讨回债后要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吗?孟尝君说:“你看着办吧,咱家缺什么你就买什么。”

  于是,冯谖到了薛地,便把债据当着债户的面全烧掉了,并告诉他们说:“孟尝君不要他们还债了。”债户个个喜出望外,感激不尽。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便责问冯谖是怎么回事。冯谖回答说:“你不是让我买我们家缺的东西吗,我以为咱们家什么都不缺,就是缺 ‘义’,于是我就在薛地买了 ‘义’回来了。”孟尝君听了,又气又急,但债据烧了,也无可奈何了。

  过了不久,孟尝君被齐国国王免了职,回到了薛地居住。他想不到的是薛地的老百姓竟然到百里之外来迎接他。他对冯谖说: “你帮我买的‘义’,我今天看见了,谢谢你。”冯谖说:“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遭捕杀,现在,您还只有一窟,还不能高枕无忧啊!还要再挖两个窟啊!”于是,冯谖又为孟尝君办了两件大事,一是让孟尝君在齐国重新受到重用,二是让孟尝君在薛地盖了宗庙。真正做到高枕无忧了。

  高枕无忧,形容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以后人们常用它比喻麻痹大意,盲目乐观。例句:不要盲目乐观,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危险正在你脑后呢!

  瓜田李下

  唐朝文宗时,有个叫郭旻(min)的被派到邠(bin)宁这个地方当地方官。当时,人们议论纷纷说:郭旻之所以能被提了官并派到这个地方来,是因为他向宫里献了两个女儿的缘故。郭旻听了这些传闻,觉得非常委屈,可又无法当众辩白说明真相,非常苦恼,此事传到了唐文宗的耳里,文宗还算比较开明,他便向当时工部侍郎柳公权解释说:“郭旻的两个女儿是进宫参见太后的,同我根本没有关系,同郭旻担任邠宁地方官也没有什么关系。”柳公权说:“瓜李之嫌,怎么才能让每一户人家知道这事情的真相呢?”

  类似这种事,有一首古乐府诗叫《君子行》,其开头四句就是:“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其意思是:从人家的瓜田边经过,即使鞋子脱落了,也不能弯下腰去穿上它;从人家的李树下经过,即使帽子被碰歪了,也不要用手去扶正它。否则,人们就会怀疑你是在偷瓜或者摘李,那时,有口也难辩了。因而有“瓜田李下,各避嫌疑”的说法了。于是,瓜田李下,便成了嫌疑之地了。例句: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正好在附近,因而他自己就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了。

  画蛇添足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有一天祭祀祖先,事情完了以后,便把祭祀用的那一壶酒赏给那些办事的人去喝。可是,办事的人有好几位,而酒才这么一壶,大家都觉得不过瘾。于是一个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举行画蛇比赛。谁把蛇先画好画完,这壶酒就属于他。比赛开始了,大家都埋头画起来。其中有一个人很快地把蛇画好了,抬头一看,其他人有的才画了个头,有的才画了一半,不禁大为得意起来。他一把抓过酒壶,说:“看你们慢的,这壶酒就归我了,我再给蛇添两只脚也比你们快。”说完,他便为蛇添起脚来。刚画了几笔,有个人也将蛇画好了。他从那个人手中夺过那壶酒说:“蛇那里有什么脚呢,你画的根本不是蛇,这壶酒应归我了。”众人听了,也觉得有道理,都表示赞同。那个本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就因为“画蛇添足”,反而把到嘴边的那一壶酒给添丢了。

  画蛇添足,以后就用来比喻那些在本来已经完成的工作或作品上,又做了一些多余的加工,反而显得不恰当。例句:文章到这里本来可以结束了,加上这一句,是画蛇添足。

  过门不入

  在上古尧舜的时代,山洪经常暴发,人们生活遭受到极大的威胁。当时有个叫鲧(gun)的分管全国的水利工程。他设法平息洪水,拯救灾民。可是由于采用的是水来土掩的老办法,收效甚微,他自己也因治水劳累过度,出师未捷身先死了。他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采用了开道疏通水的办法来治理洪水,取得了很大成效。

  大禹是个对待工作非常严肃的人。他的治水是个浩大的工程,首先要根据山水地理位置来全面规划水道,然后再组织施工。大禹整整劳作了13年,才把洪水制服了。在这13年里,他长年奔波在外,住的是低湿的草地,用暴雨洗头,用大风梳发,也就是人们以后常说的栉风沐雨。他到了三十几岁才和一个叫女娇的姑娘结了婚,婚后也难得呆在家乡安邑(今天的山西运城县附近)。13年里,由于治水的需要,大禹几次路过家门,甚至经过家门口都听到了儿子的哇哇哭声。可是由于重任在身,有几次都匆匆而过。后来,人们为了赞扬他的这种为人民艰苦努力工作的精神,便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形容他的不平凡的精神。三,在这里表示多数。

  三过家门而不入,后简称为“过门不入”。例句,他的工作责任心特强,几次过门不入,把全力投入到了工作上,深得同志们的赞扬。

  骇人听闻

  隋炀帝(杨广)的时候,有一名着作郎叫王劭(shào)。这个王劭真正的本领倒不在于编写国史或注释典籍,而是在于编造鬼神等一大套歪门邪道上。他经常假借一些所谓的命符,散布荒诞怪异的言论,招摇惑众,来炫耀自己所谓的能力。而对皇帝,则利用隋炀帝的荒淫无耻,不务正业,恭维他将永坐江山。有一次,他不知从何处弄来一只龟,并谎报说龟腹下有“天下杨兴”四字,隋炀帝杨广见了,欣喜异常,并重重赏了王劭。就这样,王劭靠这种胡说八道居然博得了隋炀帝的器重,安安稳稳地做了28年的“着作郎”。可是,历史自有公论。后人在评述王劭的所作所为时,毫不客气地写道:“王劭为讨好皇帝,以保住自己的着作郎的地位,二十年来,多采用怪诞不经的胡言乱语欺上瞒下,他的语词粗俗卑劣,真是骇人视听,被有志之士所嗤鄙。”

  骇人视听,现在写作“骇人听闻”。骇,即惊吓。听闻,即指人的听觉。形容所说的都是不实的夸大之词,使人听了非常吃惊。例句:这件事听起来简直是骇人听闻。

  海市蜃楼

  在春夏间,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偶尔会看见远处似乎有一座城市,其中有街道,街道上有汽车,有行人;街道两旁还有高楼大厦,历历在目,煞是奇观。由于在古代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对这种一时无法解开的谜,称之为因“海上蜃气结成的楼台”即海市蜃楼。所谓的蜃气,古人认为在海里有一种像蛟龙一样的大动物,叫东螯(áo),又叫做“蜃”。它呼出的气,也就是蜃气。由蜃气结成的楼台等,就叫做“蜃楼”。据记载,我国古代在山东蓬莱的海滨上,也曾有海市蜃楼出现,近年在我国西北沙漠中也有类似的奇观。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今天人们已经知道这种奇观并非由什么蜃气结成的,而是因为春夏之间,海水的温度比空气低,所以海面的空气稠密,而高空的空气稀薄,一旦风平浪静,气流平稳的时候,远方的城市的景物经过大气层的曲折的映照,并折射到我们的眼睛中,就出现了这种奇观。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大气的光学现象。

  虽然“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是一种虚幻的景象,但作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却为人们经常使用。例句:我们要的是实干的精神,而不是海市蜃楼的幻想。

  汗马功劳

  春秋时,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之久,以后又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当他在外流亡时,有许多臣子忠心耿耿地跟随着他,保护他,并为他重新得到王位奋力拼杀。重耳当了国君后,对这些人一一论功行赏。当时有一个臣子叫壶叙的,见行赏已经进行过三遍了,还是没有轮到自己。他耐不住了,便问晋文公说,行赏为什么没有他的份,这行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晋文公告诉他说:“能够用仁义之道开导我,使我在民众中建立了德行威信的,给予上等奖赏;能够辅助我的行动,并最终取得成功的,给予中等奖赏;能为我冲锋陷阵,立下汗马之劳的,也给予中等奖赏;如果尽力侍奉追随我,但没有在哪一方面能够为我弥补一些缺陷的,酌情给予中等奖赏。前面三赏之后,才轮到你啊!

  汗马,因古代作战多用马,马出汗多,也说明战斗激烈。因而,有功的,也就叫“汗马”。汗马功劳,亦即指在战斗中立下功劳,现在也指为工作或某件事出了大力,作出了贡献。例句:李四光为中国的地质事业,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邯郸学步

  春秋战国时,燕国有几个少年,听人说赵国人走路的姿态非常优美大方,为四方爱美之人所称赞。于是,他们也想学赵国人走路的样子。

  几个少年人一齐来到了赵国,一看,果然像人们所说的,赵国人的走路姿态简直美不可言,不管前后左右看起来,都是那么漂亮大方。于是他们便在赵国国都邯郸住了下来,天天仔细观察,极力摹仿赵国人的动作。一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把赵国人走路的姿态学会,又一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姿态。这几个少年人全泄气了,决定回去不学了。可是,由于这些天来,一心想学赵国人走路的样子,以至把自己原来走路的习惯动作也忘了,最后只好像爬似的回到了燕国。

  这当然是一则笑活,可是“邯郸学步”这一成语却从中而生。以后人们用它来比喻那些一心去模仿别人,以至忘了自己固有长处的人。例句:学习别人经验,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否则,难免像邯郸学步,闹出笑话来。

  涸辙之鲋

  庄子名庄周,是战国时宋国蒙县(今河南商丘县附近)这个地方的人,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据说他家里非常穷,有时穷得连锅都揭不开。有一天,他到一位朋友家中去借粮度日。那位朋友是位小官,向他借几升粮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庄子是抱着这样希望去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朋友不但不肯借粮给庄子,而且还装出一副非常慷慨的样子说:“可以,可以,等我收到了赋税,就借三百金给你。”庄子非常生气,可是他没有变脸骂人,只是说:“今天我来你这里时,看到路上在被车轮压出的车沟里有一条鲋鱼,他快要干死了,在挣扎着拼命向我呼救。我见状,便对他说:‘你要水吗,我正好到南方去见吴、越国王,他们那儿有许多水,到时我把整条长江的水引来给你,你说好吗?’那鲋鱼说:‘现在我急需的是升斗之水,以维持生命,你这样回答我,不是让我早日进干鱼店吗?’”那位朋友听了庄子的话,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以后,人们便用“涸(hé)辙之鲋”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处在极度贫困危急之中,急需救援的事物,例句:他正像涸辙之鲋,急需他人的帮助啊。

  狐假虎威

  一只狐狸正在林中行走,突然一只老虎拦住了他的去路。老虎虎视眈眈了一会儿,便伸出前爪朝狐狸扑去。狐狸知道逃跑已是不可能的事了,急中生智,向老虎猛地一声大喝:“住手,我是百兽之王,你怎么敢吃我?吃我,那就违反了天意,你知道吗?”老虎听了,迟疑住了。狐狸见老虎虽被镇住了,可是还不完全相信自己的话,便又接着说:“你如果不相信,就请跟在我后面瞧瞧,百兽见了我会怎么样。”说罢,便大摇大摆地朝前走了,老虎只好将信将疑地跟在他后面。

  狐狸在前面走,老虎在后面跟。兔子、鹿、野猪等见了都纷纷退避,甚至落荒而逃。树上的鸟儿见了,也一下子寂静下来,不敢出声了。狐狸看到这一切了,不时回头看看老虎,好像在说:你都见到了吗?怎么样?老虎见此情景,以为狐狸真的是百兽之王,哪里还敢吃他啊!可没想到野兽害怕的不是狐狸而是自己。他上了狡猾的狐狸的当了。

  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成语“狐假虎威”,假,就是借。以后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去吓唬别人。例句:这种人是狐假虎威,没有什么可怕的。

  虎口余生

  传说宋朝时,湖州这个地方有个农民叫朱泰。他家里很穷,常常揭不开锅。但朱泰非常孝顺,对老母亲侍奉备至。除了精心干好农活外,他还经常上山砍柴,然后挑到城里去换回一点油盐钱。有一天,他又上山砍柴。砍呀砍,天不觉暗了下来。朱泰挑起柴下山,到了一个山坳时,突然一声吼叫,一只猛虎跃下小山崖,朝他扑来。朱泰被这突如其来的险情吓得不知所措。老虎可不管这些,一口叼起朱泰就跑。这时,朱泰想起了家中的老母亲,不由得大声叫道:“你吃了我倒没什么,可我家中老母亲太可怜了啊……”他边叫着边拼命挣扎。老虎不知是受到惊吓还是被朱泰的孝顺之心感动了,居然扔下他跑了。朱泰失魂落魄跑回家中。乡亲们知道了这个情况,纷纷来到朱泰的住处向他表示慰问,称赞他的孝顺之心,大家都说朱泰命大,居然能“虎口残生”,朱泰也因此改名为朱虎残。

  虎口残生,也叫虎口余生。以后人们用它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而侥幸活下来。虎口,也就不一定专指老虎嘴巴,而是指一切危险之处。例句,在这次事故中,他居然安然无恙,真是虎口余生啊!

  画龙点睛

  张僧繇(you)是我国南北朝时梁代的着名画家。他特别擅长画龙。据说,他曾经为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安乐寺画过壁画。壁画上就有四条龙。那龙张牙舞爪活灵活现,龙爪龙鳞金光闪闪,一应俱全,就是四条龙都没有画上眼睛。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原因,张僧繇说:“如果我再画上眼睛,这龙就会真的飞走了。”人们不相信,都认为他吹牛夸海口,便请他试试。张僧繇见众人不信,便提起笔,在一条龙的头上轻轻点上了眼睛。他点好第一条,再点第二条龙的眼睛时,突然,空中电闪雷鸣,围观的人见状吓得无处躲藏。此时只见霹雳一声,画壁破裂了,两条点上眼睛的龙腾空而去,霎时间不见了。众人见状,赶忙请画家不要再点了,否则另外两条龙也要飞走了。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是用来形容张僧繇画技的高超。但从这传说中,却产生了“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以后人们便用它来比喻在作文或说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思想更加精辟有力。例句:老师为我的作文的结尾加上一句话,使中心更加明确了,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家喻户晓

  汉朝时,有个女子叫梁姑姊。有一天,她外出回来,看见家中正浓烟滚滚。正好这一天,她哥哥的儿子也正在她家中。因此家中有哥哥的一个孩子和自己的两个小孩。她冒着浓烟往屋里冲,本想是先抱出哥哥的儿子。可是由于浓烟太大,小孩的哭声一时无法辨清,等抱出来一看,发现是自己的一个孩子,哥哥的孩子还在屋里。这时,大火越燃越旺,她急得大哭起来,这该怎么办呀!我这样不是背上了自私,只顾自己儿子的恶名吗?我怎么能够把我的原意“户告人晓”呢?这样我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啊!于是,她不顾滚滚浓烟,还是往屋里冲去。可终因火势猛烈,被烧死在屋中了。

  户告人晓,意思也就是家家互相转告,人人都知道。现在,人们把这个成语写作“家喻户晓”。喻,晓,即明白,了解。让家家户户都知道。例句:我们应当让亚运会的消息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来关心支持广州亚运会。

  价值连城

  春秋时楚国有个人叫卞(biàn)和。他在荆山得到一块没有加工过的玉璧,便拿去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和大臣们以及玉工看了以后,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块一般的石头。于是楚厉王认为卞和是在欺骗自己,便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把这块没有加工过的玉璧献给武王。武王和大臣、玉工看了,还是认为这只不过是块石头,便下令把卞和的右脚也砍了。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可是,卞和再不敢献上这块玉璧了。只是抱着玉璧在荆山脚下痛哭,而且泪干哭出了血。文王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人去问卞和是怎么回事。卞和说我悲痛倒不是因为我失去了双脚,而是因为这明明是块宝玉,却被认为是石头,我明明是好意,却被认为是欺骗。于是文王便叫人把玉璧外面的石质凿开,里面果然是晶莹可爱的玉璧,而且质量非常高。于是这宝玉便叫“和氏璧”,成了楚国的国宝。后来,秦国凭借自己的强大向楚国要这块宝玉,又不好意思硬要,便提出用秦国的十五个城来换。于是,和氏璧便有了“连城之璧”与“价值连城”的美称。

  以后,人们便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东西的贵重。例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可是价值连城啊!

  江郎才尽

  江淹,是南北朝着名的文学家,他的《别赋》闻名文坛。江淹还曾连续在南朝宋、齐、梁等三代做过官。江淹小时,家中非常贫困,根本没有钱供他读书。可是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取得了成功,写出非常出色的诗和文章。但是江淹到了晚年,由于身居高位,思想生活优裕了,也就不求进取,文章的魅力也大大减退,文思也慢慢地枯竭了。因而当时的人们都说他“江郎才尽”了。

  江淹为什么才尽,当时也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说有一个晚上江淹做了一个梦,梦见晋代着名文学家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把五彩的笔放在你那儿已经非常久了,请你现在还给我罢!江淹往怀中一摸,果然摸出了一把五彩笔,便交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也就写不出任何精彩的诗文了。这传说虽然不足信,可是,它却使“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流传开来。

  江郎才尽,江郎即指江淹。人们用它来形容本来很有文艺才华的人,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却写不出好作品了。例句:他可是江郎才尽,写不出好东西了。

  脚踏实地

  司马光,夏县涑(su)水乡(今山西省)人,人称涑水先生。他是我国宋代着名的历史学家。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资治通鉴》便是他主编的。司马光小时候便非常喜欢历史,并读了不少的历史书。他主编《资治通鉴》共花了19年的时间。在这19年的时间里,他时时努力钻研,每天都是天未亮便起来,一直工作到深夜,而且他还特地为自己造了一个圆木的枕头,称之为“警枕”,以不让自己睡得*稳,耽误了工作。他主编《资治通鉴》从不敢马虎从事,对每一个问题,都是先广泛收集材料,通过仔细的研究比较加以选择,而后再加以编写,然后再润色、修改,最后才定稿。每个章节,他都反复修改了多次。唐代部分,原有600多卷,可是到最后定稿时,精简为80卷。可见司马光花的精力了。全书完成的稿,司马光都用毛笔一丝不苟抄写得整整齐齐。 《资治通鉴》共294卷,目录30卷,考异30卷,包括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1360年的历史。司马光的这部书光残稿废稿,就堆满了整整两大间屋子。因此,宋代理学家邵雍称赞司马光是“脚踏实地”的人。

  脚踏实地,人们用它形容作风朴实,做事踏实、认真。例句:我们做工作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

  揭竿而起

  陈胜是秦朝末年阳城人(今河南登封县附近)。他同其他农民一样,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胸中藏着一股仇恨的烈火。而且有着一番“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理想。

  后来,他被征兵去边疆。部队走到半路,天下起了大雨。按限定的时期是无法到达目的地渔阳了,照军法将要受处置。陈胜便和另一位农民吴广商量:“看来我们不可能如期赶到渔阳了,与其因误期被处死,不如干脆不去,就在这里树起大旗造反,大不了也是个死。”

  于是,他们杀掉了押送的军官,召集了全体被征的士兵共九百余人,宣布起义反秦,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拥护。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定国号为“大楚”,并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训练部队,聚集兵力,不久便攻下了几个县,成了拥有几万人的起义军。陈胜吴广起义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在农民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意思也就是:砍下树枝作武器,举起竹竿挂起战旗。以后常说作“揭竿而起”,意即高举旗帜进行反抗。例句:农民不忍遭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纷纷揭竿而起,进行斗争。

  金石为开

  传说周朝时楚地有个人叫熊渠子,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晚上,他外出归来,走到山脚下的一堆草丛旁时,发现草丛中有一东西卧着,那形状真像一只老虎。况且这山上又是老虎出没的地方。于是,熊渠子二话没说,搭上箭,对准那“老虎”就是一箭。熊渠子非常相信自己的箭法,他想,这一箭不但射中,而且一定送老虎上西天了。可是,过了许久,那老虎仍是卧着不动,毫无动静。熊渠子感到非常奇怪,便上前看了看,原来根本不是什么老虎,而是一块大石头,只是那箭已整个儿射入了石头中,只留下一点点箭翎了。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称赞熊渠子不但力气大,而且射箭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有一种必胜的信心,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箭射石中的奇迹。真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啊!

  金石为开,便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坚强的毅力,努力去做好每件事,没有什么困难能拦住。例句:我们在学习中,只要坚持努力,便能金石为开,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锦囊佳句

  李贺,字长青,是我国唐朝的着名诗人。李贺从小就非常聪明,到了青年时代,其文就深得大文学家韩愈等人的赏识。据说李贺的作诗方法也很特别,有自己的一套。

  李贺经常带一个书童外出漫游,许多诗就是在这漫游中得出的。他的书童总带着一个锦囊,李贺如果吟出了自以为得意的诗句,便立即记下,投入锦囊中。这样一路游去游来,待晚上到家时,锦囊中就有许多佳句了。于是李贺就将这些佳句再进行加工整理,一篇篇诗文也就出世了。李贺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每天都是在早出晚归,日夜苦吟中度过的。也许正因为他身体本来就比较瘦弱,再加上过度劳累,呕心沥血,年仅27岁,便不幸去世了。

  锦囊佳句这个成语,便也从中诞生了。以后人们常用它来形容比较高妙的诗句。例句:这真是锦囊佳句,不可多得啊!

  尽善尽美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了动乱,孔子便避到了齐国。在齐国避居期间,他听到了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韶》据说是虞舜时代的音乐。孔子认为它不但乐调悠扬,而且它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也极好。因此使他好几个月里因老想这《韶》乐,以至连肉是什么味道都忘记了。他说:“真没有想到音乐感人的力量会这么深。”后来,孔子又听了《武乐》,《武乐》即周武王的音乐。孔子认为《武乐》音调虽然也是相当美的,但它的思想内涵以及意蕴就远不如《韶》乐了。因此,《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

  尽善尽美,意思就是不管是外在的形式,还是内在的本质内容,都达到了毫无缺点、非常完美的境地。例句:这出戏尽善尽美,真感动人啊!

  精卫填海

  传说古代北方有座发鸠山。山上有树叫柘(zhè)树,即桑树的一种。树上生长着一种鸟。这鸟的形状很像乌鸦,花花的脑袋,白白的嘴壳,红红的足爪,它叫起来的声音就像“精卫、精卫”,所以人们也就叫它精卫鸟。

  据说,这鸟是我们的祖先之一尧帝的小女儿女娃变的。女娃是一位非常聪明勇敢的女孩,她经常独自一人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击水飞翔。有一次,大海突然变得凶恶无比,狂风怒吼,惊涛骇浪,幼小的女娃同海浪展开了顽强的搏斗,终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海浪吞没了。

  可是她宁死不屈,灵魂变作了这种“精卫鸟”,在发鸠山的柘树上筑巢繁殖生长下来。而且它天天从西山上衔来了小石子、小树枝,不远万里投到东海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永不停息。因为它立志要把东海填平,使东海不能再危害其他的生灵。

  为了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精卫鸟还和海边的勇敢的海燕结成配偶。他们的后代,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都坚持不懈地继承着他们祖先的事业。晋代着名诗人陶渊明写诗赞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旧时用来比喻深仇大恨,立志必报。后来也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例句:他可真有点精卫填海的精神,为这项事业的成功已坚持工作了15年。

  井底之蛙

  有只青蛙,生活在一口废井里,他天天看到的也就是井的四周和井口那么大的蓝天。除此之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有一天,一只大鳌出现在井口。青蛙见了,便向他炫耀自己这个井有多好!青蛙说:你看,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的跳来跳去,累了,便可以在烂泥上舒舒服服地休息。抬头可以看见蓝天,而脚下又是一汪大水。你有我这么逍遥吗?

  大鳌听了,心中不禁觉得好笑。他倒真想下去看看,无奈就是井口太小了。他在井口对青蛙说:“青蛙老弟,你知道海有多大多深,天有多高多大吗?住在那里的大海里,才真正算是逍遥自在啊。”可是,大鳌对青蛙说的这些,根本就无法想象,因为他没有见过。他仍然为自己这么个井底世界而得意洋洋呢!

  井底之蛙,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些目光短浅,视野狭窄的人;也用来形容人们见解的狭窄、浅陋。例句:我们要学鲲鹏展翅,不要做井底之蛙。

  鞠躬尽瘁

  诸葛亮是大家都知道的人物,他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刘备死后,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被封为“武乡侯”。蜀国军政大权实际由诸葛亮掌握。在诸葛亮看来,魏、蜀、吴三国虽然鼎立了,但魏仍然是蜀的大敌,蜀仍应联合吴国,征讨魏国。于是诸葛亮曾多次充实军备,出兵讨伐,但终因条件不具备,都没有取得成功。三次讨伐,诸葛亮都以上表(书)的形式,阐明北伐的理由,这便是着名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在《后出师表》末尾有这么一句话“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意即小心谨慎;尽瘁,即竭尽全力。已,就是完结,罢休。它表达了诸葛亮为蜀国贡献自己一切的决心。也正因此忠诚和意志,使文章千古流传。

  鞠躬尽瘁,也成了人们常用的成语。现在,我们多用它来形容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人。例句:周总理为中国革命和人民鞠躬尽瘁,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开天辟地

  传说在最最远古的时候,宇宙一片黑暗。天地包成一团,就像一粒大鸡蛋。地就是鸡蛋黄,天就像鸡蛋清,天把地包在当中。而我们传说中的祖先——盘古就睡在里面呢。

  过了一万八千年,我们的祖先睡醒了。他睁开双眼,发觉四周漆黑,而且粘糊糊的。“难受死了!”“哗啦”一声,我们的祖先双手这么一挣扎,天和地居然一下子分开了。只见“大鸡蛋”里那些“蛋清”慢慢地向上飘,成了天,那些“蛋黄”渐渐地往下沉,成了地。

  天地分开了,可是盘古想:它们会不会再合拢起来呢?让它们合起来我再来分开那就太费劲了。于是,他就把自己当作了一支擎天大柱,屹然挺立,支撑在天和地之间。而且,每天盘古身长高一丈,天就随着升高了一丈,地也跟着加厚了一丈,久而久之,盘古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了。

  有一天,盘古突然累倒了。可是,他临死时呼出的气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成了雷霆,左眼成了太阳,右眼成了月亮,手足身躯成了山脉,血液成了江河,筋脉成了道路,肌肉成了田土,头发髭须成了天上的星星……他把一切都给了这个自己开创的新世界。

  “开天辟地”这一成语也由此而生了。后来人们常用来表示从前从未有过,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例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人,搭一条船过江办事。开船时,船一晃荡,他不小心把拿着的剑弄丢到江里去了。船上的人都替他着急,可是他却不慌不忙,在剑掉入水中的船舷旁作了个记号,并自言自语说:“剑是从这个地方掉进江里的。”待船到了对岸后,他从容不迫地跳下水找他的剑。众人看了,都感到非常好笑。对他说,渡船已走了非常远了,而掉在水中的剑又不会游,像你这样找剑,能找到吗?你不是有点糊涂了吗?

  从这个故事里,也就产生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些不知道客观条件,情况已起了很大的变化,而思想、工作方法等还是旧的一套,其结果必然办不成事情或把事情搞糟。例句:用这种方法去做这个工作,无异于刻舟求剑,只能闹出笑话。

  克己奉公

  孔子的学生有个叫颜渊。有一次他问孔子说:“人要怎么样才能算是做到了 ‘仁义’中的‘仁’呢。”“仁义”是孔子的处世主张,他将是否“仁”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对颜渊的提问,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随时随地凡事克求自己,约束自己,举止言行合乎礼法,那他便算是做到了“仁”了。

  赵国的一位大贵族叫赵胜,他家的管家依仗自己主人的势力,对国家的上缴租税的命令置之不理,连年抗税。赵国收田赋的官员赵奢依法惩办了赵胜家的九个管家。赵胜大为恼火,下令把赵奢抓起来,并要处死他。赵奢对赵胜说,你身为赵国贵族,竟然屡次纵容你的管家抗税,像你这样的人都不奉公,不守法,那么,赵国还能强盛起来吗?国家不强盛,你一家的富贵又能保得住吗?如果你现在能奉公守法,以你的地位,人人便会仿效的。赵国也一定因此更加强盛,而你的威望也一定会更高起来。赵胜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把这件事报告给赵王。赵王便命赵奢为全国租税总管。赵国终于变得非常富强了。

  以后人们便把孔子说的“克己’,同赵奢说的“奉公”这两个词相连,成了“克己奉公”这个成语。“克己”便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奉公”便是维护国家利益,二者相辅相成。例句:克己奉公是对每个国家干部的起码要求。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国国王齐宣王爱听一种叫“竽”的乐器。而且,他还不喜欢听这种乐器的独奏,喜欢听合奏。尤其是三五百个乐师合起来吹竽,他觉得听起来才过瘾。有一位叫南郭的先生,本是个好闲懒做之徒,对竽的吹奏他根本一窍不通。但是,他利用齐宣王爱听合奏这个嗜好,也混到了乐队中。每当开始演奏时,他也捧起竽,嘴唇也微微地动着,装作在吹的样子,其实根本没吹出声来。就这样,他居然在乐队中混了好几年,而且一切待遇都同其他乐师一样。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继位。新国王虽然也爱听竽,但与他父亲恰好相反,不爱听合奏,要听独奏。这下,南郭先生知道自己再也不能混下去了,再混下去弄不好要被杀头的。于是,一天趁人不注意时,他只得扔下给他带来多年好处的竽,溜走了。

  这个故事叫“南郭吹竽”,以后人们说南郭先生是“滥竽充数”。滥,就是不精;充数,就是凑数。滥竽充数,现在常用来比喻讥讽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凑数混日子的人。有时,也用它来表示自谦。例句:我不过是滥竽充数,主要还是靠大家。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有一个叫山戎国的,侵犯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便派兵援助燕国,并且打败了山戎国。山戎国的国王逃往一个叫孤竹的地方,齐桓公便下令攻打孤竹。当时齐国国相管仲也随军前往。孤竹国王便让一个小头目故意向齐军投降,目的在于把齐军引入一片迷谷沙漠之中。齐军士兵见沿途一片荒无人烟,不知何处才是尽头,心中都不由得感到虚慌。这时,管仲急中生智说:“大家不要紧张,老马可以作为我们的向导,把我们带出去。”果然,让经过挑选的几匹老马,走在军队的前头,把军队带到了原路上。大军脱险了,“老马识途”这个成语也由此而生。

  老马识途,现常用它来比喻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在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入。例句:不愧是老马识途,张师傅凭着他30年的经验,把这机器给弄好了。

  梁上君子

  东汉时有个人叫陈寔(shi)的,曾担任过县令一样的小官。官不大,可这人因学识渊博,为人心地宽厚,教育子女有方而备受人们的称赞。

  有一天晚上,他发现有一个小偷溜进了自己家中,躲在大厅的横梁上,想待人都睡熟后再伺机作案。陈寔一不报官,二不叫嚷,只是把两个儿子以及孙子等都叫到大厅来,用严肃的口气告诉他们说:“每个人都应当积极求上进,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否则便会误入歧途。而误入歧途的人干了坏事,这同样不是因为他的本性。但是如果不断地干坏事,那么原来是君子,也变成小人了,成了梁上君子。”

  小偷趴在横梁上听得一清二楚,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躲也不是,溜也不是,最后只得“扑通”一声跳下来,向陈寔求饶。陈寔见他这般模样,便让他起身对他说:“我看你就不像是个恶棍,也许你是受生活所迫而不得已如此的,我送你二匹布,你用它当本钱做小买卖罢!”小偷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梁上君子,也就成了小偷的代名词了。例句:对梁上君子,我们不可不防。

  临危不惧

  春秋时,孔子同弟子周游列国。当游到卫国匡这个地方时,有件事发生了。原来孔子弟子中有一个叫颜克(kè)的,曾随鲁国的阳虎来过这里。而阳虎因侵犯过这里,匡人非常憎恨他。恰恰颜克又在车上向老师和同学指点说阳虎当时是怎么进攻这个地方,又是从哪一个地方冲进城,如何战斗,如何取得胜利等,说得头头是道,口沫四溅,犹如身历其境一样。匡人听了,非常气愤,恰好孔子的相貌又与阳虎差不多,便都把孔子当作阳虎了。于是,匡人集合队伍,把孔子和他的学生重重包围了起来,不让他们离开匡地。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路起初被冲散了,好一会儿才撞撞跌跌地冲入包围圈,但只见孔子谈笑风生,在围困中弹琴自得呢!子路非常诧异,忙问老师,为什么到这个时候还有这份闲情逸致呢?孔子说,渔夫之勇在于在水中不怕蛟龙;猎人之勇在于在野外不怕虎豹;战士之勇在于面对刀枪勇往直前;而圣人之勇在于能临危不惧,善于掌握自己的命运。说得学生口服心服。而匡人了解真相后也退去了。

  临危不惧,就是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比喻有充分的信心和胆略,常用来形容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例句:英雄少年赖宁,面对熊熊烈火,临危不惧。

  买椟还珠

  传说战国时,楚国有个出售珠宝的商人,在郑国开了一家珠宝店,生意很好。一天,他把一颗贵重的珍珠标上了价格,并特地请木匠做了一个小盒子来装这颗宝珠。这小盒子是用上等的木料制成的,制成后还用香料把小盒子熏了又熏,然后,再请雕刻匠雕上精美的图案。漂亮的珍珠配上这精制的小盒子,真是相得益彰,光彩夺目。

  有一位郑国人恰好来到这店买珠宝,一眼便看上了这盒子。而且当场按盒子上所标的价格付了款,买了下来。商人非常高兴,就一手付钱一手交货,把这个珍珠连盒给了买主。可想不到的是,买主打开盒子,却把珍珠拿了出来,还给商人,只拿着一个空盒子走了。用一粒珍珠的价格,买走了一个空的木盒子。

  这则故事产生了成语“买椟还珠”。椟,即小盒子。它用以比喻被外表华美所迷惑,而忽略了实际内容。例如:写文章要注意材料的取舍,不要犯买椟还珠的毛病。

  盲人摸象

  盲人看不见东西,自然也没有看过象是什么样子。有一天,国王叫人牵来一只象,要让几个盲人去摸,以便让他们实际接触一下大象到底是什么模样。几个盲人摸了一会儿后,国王便问道:“这下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了吗!”

  第一个盲人说:“知道了,大象就像一根长长的萝卜条。”原来他摸到了象牙。

  第二个盲人说:“不对,大象不像萝卜条,应当像一只簸箕!”原来他摸到了象的耳朵。

  第三个盲人说:“他们说的都不对,如果要比喻的话,最确切地说,大象像柱子一样。”原来他摸到了大象的腿。

  第四个盲人又说:“大象不像萝卜,也不像簸箕,也不像柱子,大象像一堵墙。”原来他摸到了大象的肚皮。”

  第五个盲人说:“他们都说错了,大象根本就是一条粗绳子。”原来他摸到了象的尾巴。

  第六、第七个盲人也各自很有信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且他们各持己见,争执不休。国王和其他人看了,都忍俊不禁,大笑起来。

  “盲人摸象”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告诉我们做事要深入实际,进行全面调查。任何靠片面印象就发出主观的自以为全面的见解,都不会是正确的。例句:对这个问题,他们都仅是从自己一方出发考虑,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得不出全面而完整的答案。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有一次秦兵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王便派一个叫赵胜的去楚国请救兵。赵胜要带20名门客去,可是点来点去,才点出19名。这时有个叫毛遂的门客,自己站了出来,要求让他去以凑足20人。赵胜对这个门客没有什么印象,便问他来他家有多久了。回答说已经三年了。赵胜说:“一个人如果有才能的话,就如同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它的尖刺便会立即露出来。可你来了三年,我怎么不见你有什么出众之处呢?”毛遂回答说:“这是因为你没有把我放在布袋里的缘故。”赵胜听了,觉得此人思维敏捷,说得有理,便让他去了。

  到了楚国,楚王就是不愿出兵救赵。赵胜和其他门客也不知该用什么办法才好。这时,毛遂径直提剑上殿了。他对楚王说:你别以为你楚国非常强大,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秦国人不是一下子就把你们首都攻破过吗?侮辱过你们的祖宗吗?这种奇耻大辱你现在都不想报,还算是楚国国君吗?如果楚国同赵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得利的首先还是你们楚国,你以为我们只是为自己吗?楚王听了,深感惭愧。于是,立刻决定出兵联赵抗秦了。

  这个故事也产生了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人们常用它来指一个人不经过别人介绍,自己推荐自己去担任某项工作。例句:王明当班长,是毛遂自荐的,他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门庭若市

  邹忌是齐国的相国。有一天早晨,他对着镜子穿衣服时,问他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他妻子说:“当然是你漂亮,城北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城北徐公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妻子的话,便又去问小老婆。小老婆也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漂亮啊!”过了一会儿,有个客人来访,邹忌便将同样的问题问客人,客人的回答与妻子、小老婆也都一样。

  第二天,刚好徐公来拜访邹忌,邹忌仔细观察着徐公,徐公走后又仔细端详自己,发现自己比徐公实在差得太远了。于是,当晚他便在床上辗转反侧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终于想通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便上朝把这件事对齐王说了一遍,并说,我的妻子、小老婆、客人之所以说我美,是因为偏护我、怕我和有求于我,所以都说我的好话。以此来看,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大王,满朝官员,谁不敬畏大王,全国百姓,谁不希望能得到大王您的关怀,因而恭维大王的话一定很多。齐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命令全国开放言论,并对敢于进谏而且有功的人给以奖励。于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以至后来想提意见的人也提不出什么意见了。

  门庭若市,庭,即院子。若,像。市,即集市。形容进谏的人很多。以后用它来形容人多,热闹非常。例如:刚报名那一天,这里可真是门庭若市啊!

  明察秋毫

  战国时齐宣王也想在诸国中称霸,于是便向孟子请教称霸的办法。孟子对他说,我们孔夫子门徒,不讲霸道,只讲王道,即用道德力量来统一天下。齐宣王便问:像我这样能用道德统一天下吗?孟子说:能!听说您曾为一条牛被杀拉去祭祀而感到不忍。这种好心就可以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在于您干不干罢了。以前有人说:“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我的力气能举几百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光能看清秋天鸟兽的毫毛那样细小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柴火)。”您相信这种话吗?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孟子说,那么您能用好心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对待百姓,这同样的使人不相信。因此您能否用道义统一天下,就看您是否去做,对天下百姓施以道义了。

  “明察秋毫”这个成语也从中产生了。明,即视力。察,看。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以后人们常用它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精明,目光敏锐,任何细微的东西都能看出来。例句:老李不愧为老警察了,他能明察秋毫,任何疑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名落孙山

  宋朝时,苏州有个书生叫孙山。有一次,他同几个同学一起去应考。结果开榜那一天,孙山考中了,只是名列名单的最末一个。孙山回到家里,乡里人都赶来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其中有一位同孙山一齐赴考的同学的父亲也来了。他一来祝贺,二来打听一下自己儿子考得如何。孙山生性幽默风趣,也为不扫这位考生父亲的面子,便没有直白地告诉说他的儿子落选了,而是灵机一动,随口唱出两句诗。这两句诗是:“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名,就是指考试录取的名单。诗的大意是说,录取名单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孙山既然是最后一名,那么落在他后面的当然是没被录取的了。

  以后人们便用“名落孙山”这个成语来指参加考试、比赛、评选等,没有考上或没被评上。例句:小王这次高考名落孙山,但他决心继续努力,明年再战。

  南轲一梦

  过去有个人叫淳于棼(fén),非常爱喝酒。一天喝醉了酒,他的两个朋友便把他扶回家中,让他躺下休息,并在一旁边洗脚边守候。

  淳于棼很快入睡了。梦中,他见到二位使臣来请他,说是一个叫大槐国的国王有请。淳于棼就出门登车来到一棵大槐树根的洞口。一进洞,就发现里面山川旷野,农村田舍历历在目,是一个别样的世界。淳于棼见到了国王,并被国王招为驸马,不久又被派到南柯郡当太守,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一次外兵入侵大槐国,国王命令他带兵出战,不料他却打了败仗。而且,他的夫人又不幸去世了。这一下,国王便不再信任他了,不但免了他的官职,而且把他赶出了大槐国。

  梦到这里,淳于棼醒来了,发现家中景物依旧,两位朋友还在床边洗脚闲聊昵!

  古人称这故事为“南柯一梦”,常用它比喻个人名利和荣华富贵不能永久长存。后来人们常用它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例句:他以为中奖了,欣喜若狂,实际上不过是南柯一梦。

  南辕北辙

  战国时,魏国要出兵攻打赵国。魏国有个臣子叫季梁,在国外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赶回来见魏王。

  他对魏王说,我今天回来的时候,看到一个人赶着车往北去,可他却告诉我说要去楚国。楚国在南面,他却怎么往北走呢?我告诉他方向错了,可他说不要紧,他马跑得快。我说马跑得再快也不行。他说他带的路费多,而且会赶车。我对他说,他的方向错了,马跑得再快,路费带得再多,再会赶车,只会使他离楚国越来越远。现在,我想大王你也有点像这个人,仗着国大、军队精良去攻打赵国,孰不知,这侵略是不义的,只能把魏国带到离道义越来越远的地方去,这正如去楚国却赶着大车往北走。

  这个故事产生了“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辕,指车辕,是车前驾牲口的部分,南辕意即车要向南走。辙,指车轮走过的道路痕迹。想要向南走,而车子却向北跑。比喻行动和目的刚好相反。例句:这件事情他们硬要这么办,真是南辕北辙。

  怒发冲冠

  赵国从卞和那里得到了国宝“和氏璧”,秦国知道了,依仗自己的强大国力,企图夺取这个宝物。可是,又不好意思硬抢,因此便提出了“交换”,秦国愿以十五个城池的领土换赵国的这块“和氏璧”。赵国知道秦国的贪婪和无理,他们要“和氏璧”是真,用城换是假。但是迫于无奈,便派使者蔺相如到秦国,同秦王进行交涉。蔺相如是位机智勇敢的人。他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国。秦王见了,非常高兴,手捧和氏璧爱不释手,并传给左右的妃子看,却一点也没有用城换的意思。蔺相如见了,上前对秦王说:“和氏璧上有斑点,让我指给你看。”秦王不知是计,便将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立即接过璧玉,后退了几步,靠着一根大柱站立着,怒发冲冠(因愤怒而使头发都竖了起来,以至顶起了帽子),对秦王说:“赵王以为秦王你言而有信,便派我来用璧同你交换城池,现在看来你是在欺骗赵王,根本没有用城换璧之意,所以我又从你手里取回这玉璧,大王若一定要强取,今天,我就把头与璧一齐撞碎在柱子上!”

  后来,蔺相如又机智地派人从小路把玉璧送了回去。秦王因得不到玉璧,又不好拿蔺相如怎么样,不得不将此事作罢。作为国宝,和氏璧又回到了赵国人手中。

  这个故事产生了“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冠:帽子。人们常用这个成语形容非常愤怒。例句:对反动派的无耻行径,他不禁怒发冲冠。

  抛砖引玉

  唐朝有位诗人叫赵嘏(gu),他的诗写得非常好。当时还有位诗人叫常建,诗也写得不错。但常建觉得自己同赵嘏比,还差得很远。因此,他非常佩服赵嘏,总想有机会拜访他,向他请教。

  有一次,赵嘏到苏州游玩,刚好常建当时也在苏州。听到这个消息,常建非常高兴。常建想,见一见赵嘏可能还比较容易,但如果能让他写一两首诗,留下墨迹当然更好了,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办到呢?常建又想,赵嘏到苏州来,一定会到名胜古迹,而灵岩寺应当是必游之处。我不如在灵岩寺中题下一句半首,赵嘏看到了,说不定诗兴一发会续下去的。

  赵嘏游到了灵岩寺,看见墙上的两句诗,果然诗兴袭来,便提笔在后面续了两句,成了一首完整的诗。常建见了,为自己的不太高明的两句诗换得了赵嘏续成的精彩的一首而高兴万分。常建的这种方法,人们便称之为“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发表的意见很粗浅,目的在于引发别人发表更好的意见。运用这个成语时常带有自谦的意思。例句:老王说,他所说的不过是抛砖引玉,主要还是大家发表意见。

  鹏程万里

  传说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大鱼,他的名字叫“鲲”。鲲的形状之大,简直无法形容。就说他的长罢,就不知道有几千里。他能变成鸟,这只鸟名字叫“鹏”。鹏之大也是无法比拟的,就说他的背脊,就不知道有几千里。他发怒飞翔起来,张开他那两扇大翅膀,黑压压的就好像遮盖住了半天的乌云。这大鹏鸟,每当冬天来临之时,就从北海迁居到南海去。当大鹏鸟从北海起飞,迁往南海的时候,翅膀一扑,就击起了三千里的巨浪,乘着一阵暴风,扶摇而上,直入云霄,一冲就是九万里。可是许多飞虫小鸟,像蝉、斑鸠以及斥㊣(yàn)等,对鲲鹏的这种南迁的举动无法理解,斥鷃还用讥笑的口气说:“要飞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干什么呢?像我这样跳上跳下,也有几丈的高,在草蓬中飞来飞去,不是也挺逍遥自在的吗?”

  这是古代道家庄子《庄子·逍遥游》中的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产生了“鹏程万里”等成语。

  鹏程万里,后来人们用它来形容人的志向远大,前途无量。也经常用以自勉。例句:我们应当有鹏程万里的志向,长大才有所作为。

  匹夫之勇

  韩信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军事家。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拜他为大将军。那时秦朝刚被灭亡,局势未定。项羽自封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一带,土地肥沃,很有发展前途,而其他将领分得的土地都很小而且贫瘠,对项羽都有意见。特别是刘邦,他只得到了汉中等地方,既狭小,又偏僻。因此,他对项羽不满也最强烈。他就一心想向东扩展,消灭项羽,统一中国。他请韩信分析形势,以便作出战略部署。

  当时韩信直截了当地对刘邦说,在你看来,你与项羽相比,在勇敢、仁义、强大各方面,哪一个占上风。刘邦沉默了好久,才说: “我不如项羽。”韩信起身向刘邦拜了两拜说:“我也觉得你不如项羽。可是,我在项羽手下服务过,了解他的为人。他虽然称得上勇猛,大喝一声可以吓倒几千人,可是他不善于任用贤能智士,因此,他那勇只能算是 ‘匹夫之勇’。他的‘仁’也只限于小恩小惠,不能顾及全局,部下对他有意见,便是证明。这样看来,他的强不过是一时的。你只要处处跟他相反,就能得到拥护,转劣为优,完成统一大业。”

  刘邦依照韩信说的去做,果然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匹夫之勇,也就成了一个成语,比喻光有勇力,缺少智谋。例句:这个人光有匹夫之勇,是成不了大事业的。

  破釜沉舟

  秦末,各地纷纷起兵反秦。楚军就是其中较强大的一支。有一次,秦军攻打赵地(今属河北省),楚军决定前去为赵地解围。

  楚军开到了安阳(今山东曹县附近)却停滞不前了,一等就等了46天。项羽忍耐不住了,便催上将军守义赶快渡河作战,可是守义却要等到秦军打得疲劳时才出击。当时,正值寒冬,天气非常冷,又加上雨雪,士兵们忍饥挨饿。可守义却只顾自己吃喝,对士兵的处境不闻不问。项羽气愤之极,便杀了守义。然后割下他的头,号令全军。并将此报告了楚王。楚王便任项羽为大将军。

  于是项羽率领全军渡河北上。过河以后,便命令把渡船全部烧了,饭锅也全砸了,岸边的房屋也统统烧光,而且每人只发给三天的干粮。以此表示决一死战,决不后退。果然,楚军一上前线,士气高昂,把秦兵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而同时前来援救赵地的其他部队,也被楚军的勇猛惊呆了。从此,项羽也名震四方了。

  这个故事,产生了“破釜沉舟”这个成语。釜,便是锅;舟,便是船。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例句:为了这件事,他把其他事都抛在一边了,真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

  七步之才

  汉朝末年,曹操的长子曹丕,成了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叫曹植,非常有才华,据说10来岁时,便能吟诗作赋,写得又快又好。曹操生前特别喜欢他。也因为如此,曹丕非常嫉妒这个弟弟。

  据说有一次,曹丕对曹植说:“我听说你才思敏捷,我却没有当面试过你。今天限你在七步之内,吟出一首诗。如果不能,我就要治你欺诳之罪!”曹植无奈,只得一面走,一面做诗,但还没走满七步,便成了一首。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意是说,同根生长的萁和豆就如同父母的兄弟,为什么要这么急着互相煎煮残杀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曹植对兄弟刁难的责问和劝谏。

  这个故事产生了“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才思敏捷。例句:他出口成章,文思敏捷,真有七步之才的味道。

  歧路亡羊

  杨子是战国时卫国的一位着名学者。有一天,杨子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出动全家去寻找。而且还同杨子商量,请他派一些学生帮忙去追寻。到了傍晚,大家一个个都空着双手回来了,谁也没有找到那只羊。第二天,杨子问邻居说:“昨天派了那么多人去找羊,为什么没有找到呀?”邻居回答说,路上的岔道口太多了,不仅大路两旁有岔路,而且每条岔路上又有许多小岔路,就是我们人也会迷路,何况是羊啊!我们怎么能找到它呢?杨子听了这话,很有感触。越想越沉重,好多天沉默不语。他的学生以为老师还在为一只羊而如此伤心,都去安慰他。可不知道杨子在思考伤心的是:求学如果不专一,走入了岔路,也会像那只倒霉的羊一样啊!

  这个故事产生了“歧路亡羊”这个成语。歧路,就是岔路;亡,就是丢失。以后人们常用它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里迷失了正确的方向。例句:他就像歧路亡羊,一直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杞人忧天

  在很久以前,有个小国叫杞国。杞国有个人,经常为一些不该操心的事情操心。比如,他就老担心天会塌下来,时常对人嘀咕着:“天啊,这么高,这么大,一旦塌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呀!那时,我们要躲到那儿去才是呢?”为此,他日夜忧愁不安,不知如何才好。

  有人见他这样,便去劝慰他说:“天不过是聚积起来的气体,而气四处都有,你想,人在气里呼吸活动,这也等于你是在天里生活着了,还怕什么天塌下来呢?”这个人听人这么一说,似乎明白了一些。可是,他想了想说:即便天不塌下来,那么,那些太阳、月亮、星星不会掉下来吗?地不会坏掉或裂开缝吗?那也是了不得的事啊!无论人们跟他如何解释,他总有许多为之忧愁担心的事情。

  这个故事也产生了“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例句:这个问题马上就会得到解决,你不要这么杞人忧天了。

  黔驴技穷

  从前贵州这个地方,没有驴子这个东西。有一个好事的人,就用船运了一匹驴子到贵州。到了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到一个山脚下不管了。有一只老虎看见了驴子,见它又高又大的样子,以为是什么神兽,就躲在树林里偷偷地观察了好半天,而后才敢慢慢地出来同驴子套近乎,而且态度非常恭敬。有一天,驴子高声大叫一声,老虎大为惊恐,吓得掉头就逃,以为驴子要吃掉它。后来,老虎来回观察,觉得这驴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并渐渐熟悉了它的声音,有时故意走到驴子身旁试探试探,但还是不敢贸然攻击它。后来,老虎更进一步靠近驴子,甚至到故意追它,撞它,驴子大发脾气,举起蹄子便踢。老虎这下大为高兴了,因为它终于知道了这驴子的本领不过如此而已。于是老虎纵身猛扑过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子的脖子,把驴肉吃得干干净净,然后才扬长而去。

  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寓言《黔之驴》的大意。从这个寓言里产生了“黔驴技穷”这个成语。常用它来比喻有限的拙劣的技能也用完了。有时也用来自谦。例句:这下,我可是黔驴技穷,没有办法了。

  请君入瓮

  唐朝武则天时,有两个非常残酷的大臣,他们叫来俊臣、周兴。他们设计了许多残酷无比的刑具,用来对付无辜的人们。

  后来有人报告说,周兴在暗中与人策划,企图谋反。来俊臣奉皇帝之命负责调查这件事。来俊臣虽然平时与周兴很好,可此是关及头颅的事情,他一点也不敢马虎、徇私。来俊臣想,周兴是个办案的老狐狸,要让他如实招供,得想一个绝妙的办法才行。终于,他想出来了一个办法。一天,来俊臣请周兴来喝酒,周兴对被告发的事还一无所知。来俊臣用请教的口气问周兴说:“罪犯非常狡猾,我用尽了手段,他还是不肯招供,不知道老兄你有什么新招数没有。”周兴一听,哈哈大笑说:“这有什么难,我刚发明了一种刑法,用一只大瓮(即大坛子),四面架起大火烧,到时,把囚犯赶进去,不怕他不招。”来俊臣听罢,心中暗笑,周兴这小子真比我还毒辣,不过今天可要让你自己尝尝这刑法的味道了。于是,他命人照周兴所说将大瓮烧热,然后,脸一沉,对周兴说: “你图谋不轨,已被人揭发,今天我奉诏惩办你,请君入瓮罢。”周兴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把什么都招了。

  “请君入瓮”这个成语,就这么产生了。人们用来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方法来整治他自己。例句:警察叔叔采用请君入瓮的办法,终于把罪犯抓住了。

  曲高和寡

  宋玉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他天资聪明,长得也漂亮。而且据说那一张嘴特别厉害,能说会道是个诡辩之才。有一次,楚襄王问宋玉说:“我听说有许多人对你有意见,是不是你有什么地方不足呢?”宋玉听了,并不正面回答楚襄王的问题,而是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个歌唱家,在一个地方演唱。起先他唱的是《下里巴人》这些通俗歌曲,许多听众听着听着,不由得跟他同声唱起来;后来他唱了《阳春白雪》这些较高雅的歌曲,能跟他一起唱下去,只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又唱起了更高雅的声乐作品,能跟唱的则寥寥无几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啊!(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唱的人就越少。言外之意是,像我这样有才华的人很少,能和我合得来的人自然也不多了,反对的人也就多了。)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后人从中演化出了“曲高和寡”这个成语。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不多。多含有讽刺的意味。例句:文艺作品是要为大众服务的,曲高和寡之作就没有办法达到这个目的。

  绕梁三日

  传说,古代有一位着名民间女歌唱家,韩国人,大家都叫她韩娥。有一次,她途经齐国,因为路费用光了,为筹集一些路费,便在齐国都城城门下举行了一次歌唱会。这样也给齐国百姓带来了欢乐。韩娥的歌声嘹亮悦耳,婉转动人,在场的人听了,无一不为之动容。以至韩娥唱完了歌离开了城门许久,还有许多人聚集在那儿,在回味她的歌声。但是,没有想到,旅店的老板娘因为妒忌,对韩娥很不礼貌,说她是靠脸蛋卖唱的,韩娥气得忍不住放声大哭。可那哭声也显得非常特别,凄戚得让附近的居民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当听说韩娥被气走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赶来,苦苦挽留她,并请她再为大家演唱一次。韩娥为了感谢大家的好意,便放开歌喉唱起了优美的歌,大家高兴得都跳了起来。韩娥走两三天了,可她的歌声似乎还在齐国人的屋梁间缭绕不绝。

  后来,人们描述这种情况时,便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或“绕梁三日”,以形容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例句:他的笛子吹得真好,真有绕梁三日之感。

  如鱼得水

  诸葛亮是三国时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开始,他隐居在陇山中,不愿做官。后来,刘备三次亲自拜访,真诚请他出来帮助自己建立大业。起初两次,诸葛亮拒而不见;第三次,刘备执意相求,表现出了极诚恳的求贤之情,诸葛亮终于同意了,并当即为刘备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如何夺得天下的战略方针。从此以后,刘备同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同刘备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见了,很是不满。刘备便向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更言。”意思是说,我有了孔明,就如同鱼得到了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也正因为刘备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建立大业的征途中,非常尊重诸葛亮,让他充分发挥了才能,自己也终于成就了大业。

  如鱼得水,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比喻得到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例句:他得到了这个满意的工作,真是如鱼得水,才能充分得到了发挥。

  塞翁失马

  从前,长城脚下住有一位老人,人们叫他塞翁。有一天,塞翁的一匹马走迷路了。附近的乡亲恐怕他因此想不开,都来安慰他。谁知他根本不在乎,反而说:“丢了一匹马,也许还是件好事呢!”不久,他的那匹马不但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另外一匹马。乡亲们见了,又来向他道贺,恭喜他白白得了一匹好马。可是他却说:“谁说这就是件好事呢,说不定反倒是件坏事呢!”没过几天,他的儿子因骑马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腿。大家见了,又纷纷都来安慰他,可是他的话又使大家感到惊讶和不解。他说:“这件祸事说不定也会给我带来幸福呢!”

  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所有的青年都被征兵入伍,而他的儿子因为腿残而幸免。结果许多人因战争妻离子散,而塞翁与他儿子却平安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人们以后就叫做“塞翁失马,安知祸福”。意思是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充满了辩证的观点。人们常用它比喻虽然受到了暂时的损失,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例句:小明这次考试虽然失败了,但他认为这是塞翁失马,下一次的好成绩在等着他呢。

  三令五申

  孙武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军事家,春秋时齐国人,《孙子兵法》就是他的着作。有一次,他来到吴国,吴王问他说:“你可以为我练练兵吗?”孙武说:“当然可以。”吴王说:“你的方法对妇女也适用吗?”孙武说:“当然也适用!”

  于是,吴王从宫中挑出180名美女,交给孙武训练。孙武将她们分成两队,并派两个吴王最宠爱的姬妾分别为队长。然后,孙武对她们说:“你们都知道心、左右手和背的位置吗?”她们都回答说:“知道。”孙武又向她们解释说:“心在前,左手在左,右手在右,背在后。”她们都听明白了。于是孙武又反复说明了几次,然后发出向左转的命令。可是那些女子却嘻嘻哈哈地笑起来,根本就不听命令。孙武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这次应由主帅负责。”于是他重新反复对口令作了说明,然后发出了“向右转”的命令。可是那些女子仍然是嘻嘻哈哈地一阵哄笑。孙武说:“部署已明确,解释也已透彻,而且已重申说明了好几遍。这次不照办,那是不听指挥的缘故,队长应先受军法处分!”于是,不顾吴王劝阻,把他的两个爱姬都杀了。这下,再发鼓号,没有敢不听从而嬉笑的了。

  这个故事产生了“三令五申”的这个成语,意即再三强调,反复说明。例句:这个事情已经三令五申过了,没有做是你的责任。

  势如破竹

  杜预,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人。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以后,他在司马炎朝中,担任尚书,由于他学识渊博,人们都叫他“杜武库”。那时,司马炎一心想灭掉吴国,以便统一中国。可是朝中大臣却有不同看法,只有杜预的意见与司马炎相同。于是,司马炎便任命他为“平东将军”,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吴国。杜预带领部队,仗打得非常漂亮,在不到十来天的时间里,便占领了长江下游吴国的许多城镇,而且许多州郡一见到杜预的战旗,也都纷纷倒戈投降。就在这形势大好之时,有人认为吴国是个历史较长,实力强大的国家,现在不过是得了它的一些皮毛,想一下子真正把它打垮,不是容易的事。而且当时正值夏季,南方恰是雨季,各种瘟疫容易四处流行,因此提出应停止前进,以便修整,待到冬天时再进军。杜预听了这些话,当即反驳说:“今天我们兵威已振起,打击敌军犹如破竹子,劈开它数节之后,整条的竹子也将迎刃而开了,哪有停战之理”。果然不出杜预所料,晋军继续进击,并且连连得手,很快就把吴国灭掉了。

  这个故事,产生了“势如破竹”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战斗或做事情节节胜利成功,毫无阻碍。例句: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很快解放了全中国。

  手不释卷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但是他行伍出身,书读得不多。孙权非常赏识他的年轻勇猛,又见他身居要职,便劝他要多读点书,以便增长知识,更能胜任所肩负的责任。可是,吕蒙听了却大不以为然。他想,读书:是文人的事,大将只要能领兵打胜仗就行,何必还要读什么书呢?于是他便以平时忙没有时间来推托。

  孙权觉得吕蒙这种思想要不得,便严肃地对吕蒙说:“你忙,难道比我更忙吗?我在少年时代读了一些书,如今又忙中偷闲,陆续读了一些历史和兵法的书,对我的工作起了很大作用,我自己也感觉比以前长进多了。你这么聪明,如果再认真读些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那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的。汉光武帝刘秀戎马中手不释卷,曹操也是老而好学,你为什么不能自求上进呢?”吕蒙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努力读书,水平提高很快。

  手不释卷,释,即放下;卷,即书。古代书是写在竹片或布帛上,两端有轴,可以卷起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书不离手,学习非常努力。例句:他学习非常努力,经常是手不释卷。

  守株待兔

  有个寓言,说是从前宋国有个农民,有一天他在地里耕田。忽然,有一只兔子慌慌张张地从远处奔跑过来。也许是因为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赶它,过于紧张,一头撞到一棵枯树的树桩上,立即断颈死去了。这个农民非常高兴,庆幸自己毫不费力就得到了这么一只大兔子。而且他想,兔子自己会跑来送死,给我送来美味佳肴,那我又何必辛辛苦苦地种田呢?我每天在这颗树旁捡一二只兔子,不是什么都有了吗?于是,他田也不耕作了,整天吃饱饭,便来到这棵大树下一边休息,一边等待着兔子来送死。一天一天过去了,兔子的影子却再也没有看见,但是田地里的麦苗却枯死了。人们知道了这件事,都把它当作笑话传开了。

  这个寓言,产生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株,树桩子。原来比喻不经过努力而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在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例句:对考试不要有守株待兔的心理,应当有认真努力学习的态度才对。

  四面楚歌

  秦朝被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进行了五年的内战。最后,双方进入相持阶段,都感到疲惫。于是在第四年的秋天,双方签订停战协议,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项羽,鸿沟以西归刘邦,互不侵犯。协议订立之后,项羽倒是非常遵守,率领楚军东撤了,可是刘邦却听从了张良、陈平等人的意见,不但不西撤汉军,而且还允诺韩信、彭越等人,如果能击败项羽,将把楚地平分给他们。于是韩信、彭越等趁项羽撤兵之时加以追赶,在垓下这个地方,将项羽部队包围了。

  这时,项羽部队人数不多了,而且粮草也不足。到了晚上,汉军又叫士兵唱起楚地的山歌。项羽一听到四面的楚歌声,不禁大为惊讶,他想,难道楚地已被全部占领了吗?否则,为什么汉军中有那么多楚人呢?项羽心理况且如此,更不用说部下了。于是楚军军心动摇,兵败如山,项羽最后也被迫在乌江自刎。

  这个故事产生了“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例句:他独断专行,最后众叛亲离,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螳螂捕蝉

  春秋时,吴国决定要攻打楚国,吴王主意已定,不准任何人提反对意见,否则便处以极刑。当时,有个侍从官的儿子,年纪虽小但聪明过人,而且很有远见。他想劝吴王放弃攻楚国,自取灭亡的决定,但又碍于吴王的专横,不敢贸然直言,于是他便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带着弹弓到王宫的花园里打鸟。一连去了三天,终于在一天早上被正在花园中散步的吴王碰见了。吴王看着他那机灵劲,不禁有点喜欢,便让卫士叫他过来,问他道:“孩子,你在这儿干什么呢?”少年非常有礼貌地对吴王说:“大王,那棵树上,有一只蝉在一边唱歌,一边饮着露水,显得非常高兴,可是它哪里知道它身后来了一只螳螂,正伸出前臂要抓住它充饥呢。可是螳螂也不知道,有一只黄雀也正伸长颈子,马上就要向它一口啄过去了。但是,那只黄雀更没想到,还有我的弹丸在等着它呢。”

  吴王听了,觉得这孩子讲得很有哲理,思考了一下,便把攻打楚国这事放置在一边了。

  这故事便产生了“螳螂捕蝉”这个成语。它比喻那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大患的人物。例句:他的这种做法太短见了,就像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

  铁杵磨针

  李白是唐代着名的大诗人。据说他在幼年时却并不怎么爱学习,后来经过一个老大娘的启发,才发愤努力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李白读书读了一半,觉得太累,太没意思了,便丢下书本跑到郊外去玩。在闲逛时,他看见一位老大娘正在自己门前磨着什么东西。过去一瞧,原来老大娘正在一块石头上磨一根铁杵(chu)呢。李白很不理解,便问大娘:“大娘,您这是在干什么呀?”大娘回答说:“孩子,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禁不住哈哈大笑,对大娘说:“大娘,这是不可能的,一根铁杵要磨成针,这有多难呀!”老大娘却一笑也不笑,她用严肃的口气对李白说:“只要坚持努力不懈,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李白想想觉得大娘讲的话也有道理,自己读书不也一样吗,不下恒心怎么能有收获呢?于是马上掉头跑回家,捧着书本认真读起来。并坚持不懈,终于成了一位大诗仙。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不一定确有其事,但“铁杵磨针”这个成语却从此流传开来。例句:我们学习也应当有铁杵磨针的精神,才能取得成绩。

  挺身而出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有三个儿子,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李建成因是长子,所以被立为皇太子。次子李世民帮助父亲灭亡隋朝,在创立唐朝的事业中,立下了不少战功。因此,李渊对他特别赏识和器重。这引起了李建成的不满和担心。他担心尚未到手的皇位会被李世民夺走,因此,一心想谋害他。

  李世民得知李建成要谋害他的消息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在京城玄武门埋下伏兵。当李建成入朝经过此地时,埋伏的射手出其不意将他杀死了。李建成的部下听到这消息,马上集结了数千精兵来攻打李世民。李世民的部下敬君弘带兵守卫在玄武门,双方展开了异常激烈的战斗。敬君弘的部下对他说,这是皇太子之间争权夺利,还不知事情会发生到什么地步,你何必这么卖力拼杀呢?看一看形势再杀也不迟啊!可是敬君弘根本不听,他一面指挥士兵,一面挺身而出追杀,终于击退了敌人。他也因此深得李世民的赏识。

  “挺身而出”这个成语也从中而生。比喻在危急关头,勇敢地站出来,非常勇猛。例句: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保护了人民利益。

  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是东汉初期的一位外交英雄。班超从小热爱学习,由于家中比较穷困,青少年时常常替官府抄写文件等,以得到一些报酬补贴家用。当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对汉朝的边境进行侵犯;而汉朝同西域的关系中断了五十多年也一直没有得到恢复。班超看到这种情景,不禁为国家的外交担忧,因而他在心中暗自立志,要为此贡献力量。有一天,他一面抄写,一面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越想心中越烦,忽然扔下手中的笔,站起来大声说:“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qiān)那样,为国家外交胜利立战功,怎能老是坐在这桌前抄写呢?”于是,他决定从军,并当了一名军官。随后,他在新疆一带领兵打败过匈奴。而后他的与西域通好的主张又被朝廷采纳,在他40岁那年,出使西域,同五十多国建立了关系。当他回来时,已是白发苍苍的71岁老翁了,但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这便是“投笔从戎”成语的来历。戎,即指军事。从戎,即参军。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例句: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图穷匕现

  战国时,秦国是较强大的大国,它四处攻打别国,特别是一些小国受尽了它的欺侮。燕国当时也受到了秦国的攻击,燕太子丹曾被当作人质被扣留在秦国过。后来太子丹逃回燕国,一心想对秦王进行报复,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勇士叫荆轲,便请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

  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荆轲去时最好带上逃到燕国的秦将樊於期的头,樊於期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拔剑自刎献上头颅。

  荆轲带上樊於期的头和燕国南部督元地区的地图,来到秦国见秦王。秦王知道了,非常高兴,立即在咸阳宫召见荆轲。秦王先检验了樊於期的头,然后再来看地图。荆轲便在秦王的案几前慢慢展开地图,待到图快展完时,一把匕首现了出来。荆轲一把抓住匕首,企图威迫秦王归还所有侵略得来的土地,秦王吓得胆战心惊,扯断衣袖而逃。荆轲将匕首掷了过去,可惜没有掷中,自己反而被秦王卫士当场杀死了。

  这便是着名的“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也产生了“图穷匕现”这个成语。后来人们常用它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例句:特务终于图穷匕现,原形毕露了。

  望洋兴叹

  庄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庄子·秋水篇》中记有这么一件事:

  有一年秋水暴涨,许多小河里的水汇集到了黄河里,黄河顿时变得非常宽广。于是黄河之神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广大壮美的了。他顺着水流,来到了北海(即今天的渤海)。向东一望,他才吓了一跳,只见海上白浪滔天,一片汪洋。这时河伯才感到自己的目光是多么短浅,见识有限。他“望洋向若而叹” (洋,是“阳”字的假借,望洋,即仰天;若,北海之神,也称海若。)——河伯抬起头,仰天向海若叹道:“唉,我原以为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现在看到你这么宽广,才明白自己的骄傲实在是毫无根据的。我永远被有学问的人耻笑了。

  “望洋向若而叹”一句也演变为“望洋兴叹”这个成语。这里的洋,后人解释为海洋,望洋兴叹,也就是向着宽广的海洋叹息、感叹。人们用它来形容一种无能为力,怅惘无奈的心情。例句: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夺得了51枚金牌,令其他许多国家选手望洋兴叹。

  危如累卵

  春秋时,晋灵公贪图享乐,花费大量财力建起了一座九层之台,而且还不许人们就此事劝谏,否则将处以极刑。荀息是晋国大夫,他知道了这件事,便要去见晋灵公。晋灵公知道荀息的来意,便拉好弓搭好箭,然后叫荀息进去见他。只要荀息一谈到劝谏筑台的事,灵公就会一箭射死他。可是荀息却不慌不忙,谈笑风生地对晋灵公说:“我给你表演一套小玩意,我能把12个棋子,一个一个叠起来,上面再加九个鸡蛋。”晋灵公一听,心想,这把戏倒有趣,便让荀息当场表演。

  荀息屏息凝神,将12个棋子叠了起来,然后再将九个鸡蛋全部叠了上去,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捏了一把汗,晋灵公也看呆了,不禁脱口而出:“太危险了!”这时,荀息又不慌不忙地说:“这还算不了什么,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忙问是什么。荀息严肃而沉重地说:“九层之台,造了三年,尚未完工,耗掉了多少国力,邻国正准备趁机侵略我们,而我们却一点也不警觉,这样下去,国家总有一天要被灭亡。这不是比这小玩意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如梦方醒,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便命令停止了九层台的工程。

  这个故事产生了“危如累卵”这个成语,累,即堆积。卵,即蛋。蛋堆起来很容易倒塌打碎,比喻情况非常危险。例句:玩弄阴谋危如累卵,一定没有好结果。

  卧薪尝胆

  春秋时,吴越两国世代相仇,开战不休。到吴王夫差即位时,又发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迫派大夫文种向吴国前线指挥官太宰伯噽(pi)求和。伯噽见文种带来了那么多礼物,便同意带他去见吴王夫差。吴王也收下了礼品,并叫越王勾践到吴国来侍候他。

  勾践在吴国为吴王喂了三年的马,而且为吴王驾车拉马,可以说是周到小心之至。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又通过伯噽的关系,到夫差的寝宫侍候在左右。吴王为此而动心了,以为勾践已完全服从于自己,便放他们夫妇回国了。

  勾践到了越国,下定决心,准备用几年的时间来加紧教育,训练军民,积聚财物,计划在几年后打败吴国。勾践自己也身体力行,不过舒服的生活,床上铺的是柴草,而且不用被褥。还经常预备了一个苦胆,饭前或坐着休息时,总要尝一尝苦味,这就叫“卧薪尝胆”。果然不出十年,越国强大了起来,又过几年,一举攻破了吴国。

  卧薪尝胆,薪,即柴草。这个成语也因此而流传。它常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例句:对待事业,也应当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才会有所成就。

  悬梁刺股

  汉朝有个人,叫孙敬,他学习非常刻苦。对他来说,学习是一种嗜好,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一件事。因此,他经常是闭门读书,足不出户。读书读疲倦了,往往还不肯休息。为了让自己能时刻聚精会神,他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给结起来,系到梁上,让自己的头颈直着。这样如果一打瞌睡,绳子必然会扯动头发,人也就立刻惊醒了。这就是有名的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有个人叫苏秦,为了想当官,他拼命学习。晚上读书读迟了,老是打瞌睡,他也想了一个办法:拿一把锥子,放在椅边,一瞌睡,就顺手抓起锥子猛刺一下大腿。这样,也就能时刻保持精神,再读下去了。这便是苏秦的“引锥刺股”故事。

  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故事合起来,便形成了“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它用来形容人们勤奋好学的精神。例句:对待学习,我们也应当有悬梁刺股的精神,才会取得好成绩。

  叶公好龙

  传说春秋时楚国有个人叫叶公。他非常喜好“龙”。家里不管是家具还是其他窗门,都用龙的形象来装饰,甚至连筷子钩子等东西都做成龙的样子。

  天上的天龙,听说人间的叶公这么喜爱自己,一天,便下降到人间来拜访他。可是想不到叶公一看到窗外探进一个龙头来,堂里又横着一条龙尾巴,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大叫救命而逃。原来,叶公爱的并不是真龙,只是那种似龙非龙的东西而已。

  这是汉朝刘向的《新序》中的一个故事,叶公虽有其人,但情节显然是虚构的。可是“叶公好龙”作为一个成语却流传开来。它用来比喻嘴上说喜爱什么,实际并不喜爱。例句:我们不要学习叶公好龙,而要学会真诚坦白地热爱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鼓作气

  曹刿是战国时鲁国一位平民百姓,但精通军事兵法,而且爱国心极强。有一次,强大的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准备抵抗。但因为鲁国很小,能否取胜,当官的心中都没有把握。曹刿便上王宫请求见鲁庄公。有的人就劝他说:这打仗是那些整天吃肉当官的人的事,你何必去操这份心呢?曹刿说:“那些当官的大多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靠他们是不会打胜仗的。”

  曹刿见到了鲁庄公,要求打仗时让他一同去,庄公同意了。两军在长勺这个地方相遇。齐国军队已一连擂了二次战鼓,庄公也准备擂鼓迎战,被曹刿制止了。待齐军第三次战鼓过后,曹刿说:“现在可以进攻了”!鲁军战鼓齐鸣,将士势不可挡,齐军大败而逃……

  战斗结束后,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斗,靠的是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如果这时不交锋,到再擂第二鼓时,勇气就有些衰落了;到第三通鼓时,勇气就基本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了,而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高昂,所以打败了他们。”

  一鼓作气,以后人们就用它表示鼓足干劲,一口气干完。例句:我们要一鼓作气,把劳动任务完成。

  愚公移山

  古代河南孟县一带,住着一位愚公,因他家在两座大山的北山脚,因而人们都称他是北山愚公。

  愚公年近90岁了,但他仍苦于家对面太行、王屋这两座山,阻塞了交通,全家人出门都得绕道,很不方便。于是一天,他召集全家人来商议说:“我同你们一齐来剥平高山,开一条通往外地的山路,你们看怎么样?”大家都非常赞成。但愚公老婆却表示怀疑:就你这么大午纪,还能对付这两座山吗?而且挖下的土又能堆到哪儿去呢?大家说可以把它们堆到渤海去。问题解决了,全家一齐动手,开始不停地挖山。

  有个人叫智叟的,他取笑愚公说:“你怎么这么傻呢?你年老体衰,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拔不了,竟想去搬这大山,这不是异想天开吗?”愚公长叹一声说:“你头脑真顽固,就是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孙子吗,而子子孙孙无穷尽,可这山又不会增高,哪里有挖不平的道理呢?”智叟被说得哑口无言,上天也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便令天神将这两座大山从愚公门前搬走了。

  这个故事产生了“愚公移山”这个成语。它形容长期顽强坚持、不怕任何困难的干劲和精神。例句: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有的。

  朝三暮四

  宋国有位养猴人叫狙(ju)公。他家里养着一群猴子,性情习惯他都非常了解,他说的话,猴子也都能听懂。为此,狙公感到非常得意和快乐。

  猴子爱吃栗子,而且需求量极大。狙公感到供应有困难,便想限制猴子们吃栗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同意,于是便想了一个妙计。

  有一天,狙公对猴子们说:“你们以后吃栗子由我分发,一律早上三粒,晚上四粒,怎么样?”猴子们听了,大为不满,吵吵闹闹。狙公便说:“那么这样罢,一律早上四粒,晚上三粒,如何?”猴子们昕了,以为多吃了栗子,都表示同意了。

  这个故事也产生了“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原来是用来讽刺像猴子之类,为了顾眼前的多一颗栗子,就欢迎“朝四暮三”而反对“朝三暮四”,目光短浅。后来,人们用“朝三暮四”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例句:这个人脑子里不知在想些什么,常常朝三暮四,让人莫明其妙。

  指鹿为马

  秦朝末年,秦始皇病死,宦官赵高想乘机篡夺朝中大权。因此,他隐瞒了秦始皇的死讯,并假传圣旨,令皇太子扶苏自杀,立皇次子胡亥为太子并扶他承帝位,赵高自己当了丞相。胡亥年纪还小,实际上赵高掌握了实权。

  但是,赵高野心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想进一步登上帝位,又怕群臣不服,因此便想了一个计策:有一天,赵高献一头鹿给胡亥,并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陛下的一匹马!”胡亥笑着说:“丞相真爱开玩笑,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变成马了。”赵高严肃地说:“谁敢同陛下开玩笑呢?这明明是一匹马,不信,你问问其他人。”胡亥随即问下面的人:“这是什么?”赵高的亲信都说是马,一部分害怕赵高的也说是马;另一些正直的,或者不作声,或者直说是鹿。赵高便把后面这些人暗暗记下,后来借口将他们都杀害了。

  这便是有名的“指鹿为马”故事。人们常用它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例句:有人借权势胡作非为,指鹿为马,对此,我们要大胆予以揭露驳斥,以正视听。

  走马观花

  古代有个小伙子名叫贵良,什么都好,就是脚有点跛。但是,他一直想娶一个美貌的妻子,于是,便托媒人四处提亲。有个姑娘叫叶青,长得其他什么都漂亮,就是鼻子有些缺陷,但是她一直想嫁一个英俊潇洒的丈夫,也托那位媒人给她四处说媒。媒人分别了解了这两人的所思所想,觉得他们可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于是媒人便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一见钟情,以订终生。

  到了那天见面的日子,媒人让贵良打扮清楚,骑在一匹马上,从姑娘家门口跑过。而那姑娘呢,则手捧一束鲜花,遮住鼻子,倚门而立,装做在赏花的样子。这样两人匆匆一面,都感到非常满意,亲事也就订下来了。

  到了结婚那天,他们俩才清楚了对方的各自缺陷。想起了那天一个走马,一个观花的情景,不禁又感到好笑起来。但他们还是心甘情愿地一起生活下去了。只是人们把他们的这件事当作趣闻传开了。

  从这个故事里产生了“走马观花”这个成语。走,跑,走马,骑着马跑。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大体、粗略地看一下。例句:看文章不要走马观花,应当认真仔细,才有所收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