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大唐中兴

chapter 21.兵变

大唐中兴 汝暖九霄 8980 2022-05-08 08:1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中兴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建中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卢杞以李揆为入蕃会盟使。

  当时李揆已经七十岁了,他对唐德宗说:“我不怕路远,只怕死在半道上,有辱皇命。”

  德宗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反问卢杞:“李揆他会不会有点太年长?”

  卢杞说:“同少数民族结盟的使者,必须熟悉朝廷事务,李揆是三朝元老,自然是最合适。况且如果派李揆去,那些比他年轻的大臣们,就不敢再推辞到远处去的差事了。”

  德宗思前想后,最终还是用了李揆。

  吐蕃已定,但削藩战争还在持续。李希烈想夺取襄城,当时守城的是哥舒曜,双方久久相持,李希烈久攻不下。李勉派唐汉臣率领十万大军援襄城,德宗也派了刘德信率领招募来的三千兵马助战。李勉中途上奏说李希烈精兵皆在襄城,许州空虚,如果派兵袭许州,襄城围自解。

  德宗还没有思虑好,李勉怕误了战机,所以便派了两位将领回军许州。行军不到数十里,德宗派遣中使责其违诏,二将狼狈返回襄城。由于毫无防备,九月十二日,二将在沪涧被李克诚伏击,大败,死伤大半。之后,唐汉臣逃亡大梁,刘德信逃亡汝州,李希烈部将一路烧杀抢掠直到伊阙。

  李勉遣部将李坚率四千兵马驻守东都洛阳,李希烈便率兵断了守军后路,守兵不能回师救援,襄城被李希烈的八万兵马团团围着,危在旦夕。

  紫云一直被困在襄城,升平见三个子女全部被困在襄城,求德宗想办法。于是就有了德宗发泾原守军救襄城之事。

  十月二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五千兵马到达京师。将士们冒雨而来,因天气寒冷,又是大多带着子弟从军,希望得到赏赐养家。已经到了京师,却不见朝廷半点儿赏赐。是日,泾师从浐水发军,德宗下令让京兆尹王翃犒赏大军,但是给的只是粗茶淡饭,士卒大怒,打翻饭盆,并扬言说:“我们将战死沙场,吃不饱,怎能抗敌?听说京城中琼林、大盈二库,金帛盈溢,不如入内取之。”

  于是摇旗呐喊着,冲入京城。当时姚令言正好入宫面圣,听闻兵变,驰马至长乐坡,变兵用箭射他,他抱着马脖子冲入军中,大呼说:“诸位错了,我等东征立功,何愁不富贵,为何要做这种灭族之事?”

  可军士根本不听,还抓了他,将刀架在他脖子上,逼着他从西门入城。德宗下令每人赐布帛两匹,军士更加怒,拿箭射中使。德宗又命中使宣慰,乱军已经到达通化门外,中使一出门,就被乱军杀死。德宗又命人赏赐金帛二十车,但是为时已晚,乱军已经入城,喧声浩浩,不可遏止。

  城中百姓狼狈逃窜,乱军大呼说:“百姓不要怕,我们不夺你们商货,也不向你们的房屋收税。”

  德宗派遣普王李谊、翰林学士姜公辅出面告慰,乱军已经陈兵于丹凤门外,市民们聚集观望者数以万计,而唯独不见禁卫军一人。

  年初,神策军使白志贞招募禁军,对东征死亡者,全隐而不报,而以市井那些行过贿的富家子弟来补上,这些人只是名在军籍接受朝廷的俸禄,而人却在闹市做商贩。

  司农卿段秀实曾说禁军不但少而且不精,如有大难,怎么指望他们抗敌。

  当时德宗不听,因此兵变发生时,德宗召禁兵御敌,竟然无一人来。

  而此刻乱军已经进入宫内,德宗只好带着贵妃、太子、诸王、公主等从苑中北门逃走,后宫来不及逃走者众多。

  鱼朝恩被诛之后,宦官不再掌管禁兵,但是此刻,唯有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帅领着宦官数百人跟随,德宗命普王李谊为前驱,太子率兵垫后。

  当时司农卿郭曙带着数十个部将在苑中狩猎,听闻德宗出逃,就在道旁等待,带领着部将跟随。

  右龙武军使令狐建正在军中教部将射箭,听闻此事,带领部下四百人跟随。

  姜公辅觐见德宗说:“朱泚曾经为泾原节度使,因为他的弟弟朱滔叛乱,废处京师,心怀怨恨。陛下既然不能推心待他,不如杀了他。乱兵如果推他为主,那就难以控制了。应该召他同行。”

  德宗认为已来不及,所以没有带走朱滔。

  因事出意外,群臣皆不知皇上要去哪里。宰相卢杞、关播跳出中书省的院墙去追德宗。白志贞、王翃及御史大夫于颀、中丞刘从一、户部侍郎赵赞、翰林学士陆贽、吴通微等全追到咸阳才跟上圣上。德宗回忆起桑道茂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决定从咸阳转道奉天。随后,文武大臣有相继追随而来。

  珮慈飞鸽传书给紫云,说泾原士兵哗变。紫云和两个哥哥连夜被哥舒曜送出了城,进京护驾,其实三个十多岁的孩子有什么本事护驾呢,想毕哥舒曜也知道兵符的事情罢了。

  途中紫云兄妹三人觉得浑缄是个将才,于是兄妹三人兵分两路,郭铸去找他,要他立刻回师救驾,而其他二人奔赴京城。

  紫云听说德宗走得急,公主皇子有好几个没有带走,她想撞撞运气,看能不能赶得上救出他们,可是进京后听到的是皇家七十多人被杀的消息。

  郭铸找到浑缄,说明来意,浑缄不敢,说没有调令,怕皇上怪罪。郭铸拿出郭子仪生前留下的兵符。浑缄这才欣然答应,帅少数轻骑,日夜兼程,终于在十月五日到达奉天。浑瑊在军中很有威望,于是众人才稍微安稳。十月七日,皇上以浑瑊为京畿、渭北节度使、白志贞为行在都虞候、都知兵马使。

  时光流转飞逝,白天兵荒马乱,紫云只能躲起来,每天入夜的时候便去宫里找人,她希望还有幸存者。她是半夜在冷宫的废墟里找到宜都的。找到她时,已经饿晕了过去,她的一个郎中朋友送她一种充饥的药丸。她喂宜都吞下,果然她很快醒了。她带着她开始逃的倒是顺利,可是在出长安城的时候被守门的发现了。紧随而来的是无休止的追杀。她带着宜都辗转到了扬州,时光已经快过去半个月。想来长安已经飘雪了吧,紫云暗想。因为虽然是江南,冬日的早晨还是凉飕飕的,雨丝细细的扑向了大地,小动物们探着小脑袋从洞穴中悄悄的钻了出来,窥视着戴着斗笠冒雨在田里冬耕的人们,一位伯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叹了口气道:“但愿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另一位伯伯用苍老的音调和充满沧桑的语气道:“老刘啊,丰收年又怎么样啊,儿子们常年征战在外也吃不上。”

  “说的也是啊,这连年征战不休,咱们大唐恐怕是气数要尽了。”

  “是啊,自安史之乱以来咱们的国势渐衰,如今藩镇未平又遇上兵变了。”

  “哎,当今皇上虽然是个明君,可是大势已去,他也是回天乏术了。”

  “哎,说是明君,可是他生性多疑,要是被奸人利用,恐怕咱们大唐会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啊。”

  “好了,你们啊,就少说两句吧,万一这话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就不好了。”一位老婆婆一边扒地一边说。听了这话一群老汉们也觉得有道理,便不再做声,低头专心干起自己的农活来。

  紫云抬头望了望天,灰蒙蒙的,雨丝打湿了她的发梢,她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忧郁的大眼睛,挺值的瑶鼻下是一抹逗人的红唇,经久世事的人一眼就可以认出她是一个女儿身,她手中有一把折扇,可以抵过千军万马的折扇,她就是闻名天下的天山七剑之一——云溪箭客,她手中的便是传说中的凤莹宝扇。她手中拉着一位小女孩,悄悄地走向了远处的林子中,小女孩用稚气的声音问道:“姐姐,他们说的是真的吗?我父皇真的是个多疑的人吗?”

  “宜都,皇上也许就是那样的人。”他没有看小女孩儿,忧郁的眸子望向远处——那个方向便是长安。

  “姐姐,你今天是怎么了?以前你从来都不说我父皇的坏话的。”小女孩仰着稚气的脸问。

  “宜都,有些事情总是要学会面对的,你已经八岁了。作为公主,必须比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承受的要更多,如今我大唐已风雨飘摇,公主殿下难道没有什么想法吗?”他墩身冷冷的语气问他。

  宜都思忖几秒,扑闪着大眼睛问道:“姐姐,你说父皇真的会葬送大唐吗?”

  “姐姐也不知道,不过宜都有些话,有些事迟早是要对你说的。今日,姐姐就对你说。”他叹息一声严肃的道。

  “嗯,姐姐你说吧,我听着。”

  “宜都,你的皇兄除了太子和舒王外已经全部被朱滔给杀了。”

  “什么?那谦皇兄呢?他也死了吗?”

  紫云默默的点了点头。

  “那义阳姐姐呢?”

  “没消息,她应该还活着。”

  “别的几个姐姐呢?”

  “除了唐安和义阳下落不明外,别的都死了。”紫云缓缓的说道,仿佛沉寂了千年的勇气才敢把这话说出来。

  良久,宜都才回过神来,泪水像决了堤,几近疯狂地哭道:“我不信,你骗人,你骗人——”

  紫云苦笑了笑,不觉心疼万分,她还这么小,对她说这些是不是太残忍了呢?于是蹲下身来抱紧了宜都道:“姐姐没那么无聊。哭吧,哭出来会好受些。”

  一个十四岁一个八岁,她们就这么小便已经在支离破碎的山河里逃亡数月,这是一般世人无法想象的。宜都哭了好久,也许是哭累了,她不再哭泣,而是默默地坐着,紫云拍了拍宜都道:“宜都,姐姐对不起你,没有保下你的皇兄和皇姐们。”

  “姐姐,别这么说,你们郭家几代人为了保卫大唐征战沙场,你再这样说我真的就无地自容了。”宜都叹息一声说。要不是亲眼看着,紫云不会相信这话是可以从一个八岁的孩子口中说出的。她八岁那年还躺在娘怀里生着病呢。

  “宜都,以前我也是处处护着皇上,因为他是我舅舅,所以许多事都是偏听偏信,没有让舅舅及时纠正错误才会酿成今天的大错。枉皇家对我郭家的信任。”

  “姐姐,你也不必要自责,以父皇的性格,你说了也不会听的。生性多疑确实是他最大的特点,你家掌握着兵权,他都不放心,升平姑姑可是他的亲妹妹。”

  “是啊,可是我娘总是说舅舅就是那个脾气,我爹呢也妇唱夫随。不管怎么样都护着舅舅。”

  “姐姐,不知道姑姑和姑父逃出了长安没有?”

  “逃出来了,他们现在也在奉天。当初,他们留在长安是为了拖住叛军,好让我们跑的更远。”

  “真是难为姑姑和姑父了。”

  “宜都,姐姐忽然发现你长大了。”

  “姐姐,我现在终于知道国破家亡是什么滋味了,生在帝王家真是不幸。”

  “傻瓜,说什么呢,我们一定会再回到长安的,我们的军队一定可以剿灭叛军的。”紫云在说这句话时心中其实实在是没有底的。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了,紫云警觉的起身拉起宜都躲在了灌木从中。

  紫云背后突然被人拍了一下,紫云一个转身扇气划开了那人的衣服。刷的从怀中掉下一块白玉落在了地上,好熟悉的玉,紫云有点吃惊,准备去捡,但心想可能其中有诈,于是抱起宜都就飞身离开。宜都轻声道:“姐姐,那人的轻功好像不亚于你,他追上来了。”

  紫云有点吃惊,便停了下来,放下宜都叮嘱道:“宜都,你先躲起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许出来,要是不幸,我回不来,你就向着相反的方向走,想办法到奉天去,去找你父皇,知道吗?记住你不是小孩子了,你是大唐的公主,即使大唐亡了,你也要像一个公主一样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明白?”

  “不!”宜都嘴一憋,已经眼泪汪汪。

  “听话,要是你怕迷路,那你就回长安,料他们不会想到你这个时候还敢去长安。拿着这个□□去城西的仁德药馆,他们见了这个面具会照顾你。”紫云说着将□□塞到宜都手里。

  宜都含着泪点了点头躲进了树丛,紫云定定地立在那里像一座雕像,忧伤的眸子此刻充满了杀气。男子到了紫云面前停了下来,他也拥有一双忧郁的大眼睛,俊秀的鼻子,薄薄的唇,远看与紫云有几分相似,宜都心想:长的可真有点像啊,不过这男的还与一个人很像,但又记不起是谁。

  见那个男的未动,紫云也不想动手,毕竟她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宜都公主,而不是打架,更不是送死。盯着紫云良久,那个男的笑了笑,浅浅的酒窝看起来甚是可爱,忽然,他上前用披风裹住了她,紫云惊住,宜都也在远处惊得目瞪口呆。当紫云反应过来时一群当兵的已经追过来了,那男的将紫云护在了怀里厉声道:“看什么看,还不快滚,敢打扰本大爷的好事!”

  那些当兵的也个个觉得难堪不已,其中一个问道:“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我们想问一下有没有见过一个姑娘领着一个小姑娘从这儿经过。”

  “什么一个姑娘,两个姑娘的,本大爷没看见,快滚,别打扰本大爷的好事。”

  当兵的个个灰溜溜的走掉了,那男子放开了紫云道:“不好意思,刚才多有冒犯,你还是赶快带你妹妹离开吧,这里不安全。”

  紫云作揖道:“在下郭云,是代国公府的三公子,多谢公子出手相救,郭云感激不尽,日后若有机会希望公子赏脸来我府上,在下定当重重酬谢,告辞!”

  望着紫云带着宜都远去的背影,那男的心猛地揪了一下。他曾经见过她,虽然她已经长成,但他还是记得那小丫头。他曾经问过他娘为什么再没有嫁人,他娘告诉他是因为爱。他又问:什么是爱?他娘说:爱就是看着那个人的离开的背影,心会揪得痛。他突然明白了,于是奋力去追紫云。

  紫云带着宜都逃到了扬州,在一个破庙中歇脚,她们已经不敢在客栈里住了,只能随便找个地方歇脚。忽然,门口闪入一个人影,紫云警觉的起身,箭出扇,忽然紫云将箭扭转了方向,射向了旁边的墙壁。然后,抬头不好意思地道:“恩公,怎么是你?”

  “天山箭?小小年纪便能运用如此精湛,佩服,看来我是白担心了。”男子笑着说。

  紫云红着脸道:“你担心我们?”

  “傻丫头,不担心你们我会来吗?”

  “你知道我是女的?”紫云难为情地说。

  “知道啊,不然你以为我变态到去抱一个男的?”

  “哦!”

  “可是,大哥哥,你这样来会不会把叛军引来啊?”宜都扑闪着大眼睛张望着门口道。

  “不会,我很小心的。”正在这时紫云脸色大变道:“你是叛军的人?”

  那男子一脸无辜:“你怎么啦?为什么这么说?”

  “叛军已经追来了。”宜都有些生气的说,半个月来,她也学到了紫云的一些本事,能辨出马蹄的声音。

  紫云用扇子顶着男子的脖子,眸子中寒光闪过,问:“说,你到底是什么人?谁派你来的?为什么非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男子咬了咬薄唇,轻轻地闭上了眼睛道:“好,既然你不相信我,就杀了我,能死在你的箭下我这辈子值。”

  “你到底是谁?”紫云厉声问。

  “李堪。”他睁开眼,一副桃花眼悠悠地看着她,淡淡地道。

  她被他这么看着,不禁一怔,但很快冷静下来,冷声道:“胡说,二皇子多年前就已经死了。”

  “我没说我是二皇子啊,名字只是个巧合罢了。”他倒是淡然,任然悠悠地看着她。

  “还狡辩,二皇子的名讳谁敢不避,何来巧合之说。”紫云的折扇此刻已将李堪的脖子弄破了,血流了下来。此刻的紫云也有些恍惚,不是说,仔细看还真跟太子有几分相似。他抱她的时候动作也如此的相似。

  “二皇子”这三个字倒是提醒了宜都,原来她记不起来到底像谁,现在她记起来了。于是大声道:“姐姐,不要伤他,说不定他真是二皇兄,你看他从侧面看和太子哥哥挺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