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君陌逍遥

八十七、只应含恨向斜阳

君陌逍遥 婉离 5424 2022-05-08 10:1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君陌逍遥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不为远山含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

  大殿中两人沉默良久,压的人喘不过气。无奈之下,亦悠做了让步,“天色已晚,我回去了。就不留在宫里了。”

  南宫尘闻言缓和了神色,放轻了语气,微微颔首:“朕派人送你回去。”

  亦悠低垂眉眼的样子,倒是显出几分温顺乖巧,“…嗯。”

  暮色深深,月光朦胧映的檐下烛光昏黄。小太监提着宫灯站在廊前阶下,地上模糊的剪出几人的影子。

  南宫尘背手望着晦暗的天色,一派若有所思的样子,感叹道:“你长大了。”

  亦悠闻声驻足,却没有回头。意有所指的回复道:“也许,不止是我。”

  南宫尘没有再回应,目送着宫人送她出宫。夜风轻拂年轻君主俊朗的面容,吹的他衣袂飞动。

  待长宁公主走远,近侍总管王公公上前一步,状似担忧道:“殿下,长宁公主几番顶撞殿下,殿下实在是不该纵着她……”说着,王总管的声音越来越低。

  南宫尘斜睨他一眼,“你想说什么?”

  “她毕竟是摄政王的长女,如今摄政王大权在握,殿下行动受限,殿下不宜与长宁公主过分亲近。”

  南宫尘虽面上不悦,却没有出言斥责王总管。不轻不重的说了句,“本王心里有数。”

  王总管依声禁言,心中却暗道:哪儿有那么多手足相亲,兄妹情深,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也不过为了利益。

  如今虽然前太子已废,大势已去,二皇子兵败身亡。可是新皇未继位,摄政王把持朝政,如今摄政王愈发强势,颇有几分不打算让位的意思。三皇子这个皇位怕是想坐稳依旧很难。

  江南别院

  在任锦夜的授意下,凤凛御南下江南面见明夜国使臣。

  “凤公子,明夜国使臣到了。”凤凛御颔首,“请进来。”指腹轻轻摩挲着掌中的青赤两色螭龙壁。

  “明月公子。”明夜国来的贵客见了凤凛御,露出几分了然。

  “景大人。”凤凛御拱手作揖,礼数周到,姿态更是谦和温让。

  凤凛御也不多废话,将螭纹壁递给了景大人。对方接过螭纹壁,再三辨认确认是螭纹壁无疑后,态度变得温和。

  凤凛御挽袖递去一杯新茶,“先生,请用茶。”

  景大人接过凤凛御新沏的茶,浅酌一口,知道凤凛御想问什么,于是说道:“永夜和明夜本为一体,既然如今任公子找回了两国约定信物螭龙壁,我明夜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如今南相已是风中柳絮,时日无多。明夜国自当助永夜遗孤再登王座。”

  闻言凤凛御为景大人重添一杯茶,眼底却是一片清明,“不知明夜打算如何相助?”

  景大人抚须笑了笑,“两军对垒,至胜在于兵马粮草之上。明夜的军队不宜出现在南相界内,所以兵马一事还得依靠任公子自己,不过明夜可以出粮草四十万,以供大军之需。不知明月公子意下如何?”

  凤凛御低眉,眸光微凝,不疾不徐道:“只出粮草不出力,明夜国倒打了个好主意。”

  景大人被凤凛御戳破心中所想,面上一红,“明月公子何出此言。如今南相未亡,明夜国如何名正言顺出兵南相,这个道理明月公子应该懂得。”

  凤凛御温润含笑,低头添茶。一派人畜无害的淡然模样,却无端让景大人心头一紧。

  “景大人,南相的皇位从何而来,旁人不知倒也罢了,怎么景大人也不知吗?”

  景大人的脸色变了几变,嘴角微微颤了颤,却是什么话也没说。

  凤凛御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景大人不由得有几分坐不住。凤凛御徐徐开口:“我知景大人为难,我倒是有个主意。”

  景大人连忙作揖请教,“明月公子请讲。”

  “既然明夜国不便出兵,我们也不强求,除去粮草一事,我还另有一事……”

  二人秉烛夜话,一夜长灯不休。

  窗外天色已晓,露出一片鱼肚白,景大人起身告辞。送走明夜国使臣,凤凛御立即派人给任锦夜送去修书一封。

  明夜国这边已经没有问题了,剩下的就要看任锦夜。如果长安进行的顺利的话,他们很快就可以实现复国大业。凤凛御暗自舒了一口气,但愿一切都能得偿所愿。

  任锦夜看过凤凛御送来的书信后,心中定了几分。回首问道:“秦舒,我吩咐你办的事?”

  秦舒道:“公子放心,南宫姑娘回到京都后一切安好。”任锦夜颔首,微微宽心。“公子,如今一切顺利,我们接下来是不是……”

  任锦夜稍作思索,摇了摇手,“不,再等等。”

  秦舒不解,“公子,如今不是大好时机吗?我们还要等什么?”

  “等一个起兵的契机。”此时起兵,师出无名,不如再等等。若他猜的不错就在这段时间陆家应该会跳出来,到时候他们也好顺理成章的“清君侧,除佞臣”。

  “可是,陆方远如今已经是位居国公,他还会冒险起兵谋反吗?”

  “蛰伏数十载,他等的就是今天的这个机会。”位居国公,皇位近在眼前,陆方远这只老狐狸要是能忍住他就不是陆方远了。

  除去陆方远,那个南宫尘也不是个好拿捏的软柿子,秦舒问道,“公子,南相那边我们是不是也…”

  南宫尘是亦悠最敬重的三哥,若是出手必然不妥。倒不如交给陆方远这个老狐狸来应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是还说不准谁才是鹬蚌,谁才是渔翁。

  长安之变,危在旦夕,任锦夜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亦悠的安危,“吩咐下去亦悠身边多安排一些人,无论发生什么,一定要确保她万无一失。”

  “是。”秦舒领命。

  蛰伏数十载,陆方远终于出手了。这事说起来倒还与陆峰舆有关。亦悠回来后,陆峰舆多次登门却都被拒之门外。一方面是亦悠无心见他,另一方面也是三皇子和摄政王有意相阻。

  百般不得见之下,陆峰舆再次向陆方远提起想娶亦悠一事,长跪书房门外恳请陆方远答应。这一次,陆方远倒是没有急着打消陆峰舆的念头。他想,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若是能借着两人的婚事,到时候便可直入皇宫,也可省去起兵逼宫的麻烦。

  陆峰舆不眠不休跪了三天,人早已疲惫不堪,难以为继,却还是靠一口气强撑着。

  正混沌间,紧闭多时的书房门缓缓打开,一袭藏青色长衫的陆方远走了出来,看着地上的陆峰舆,虽然也责怪自己儿子的不争气,竟为了一个女人如此不爱惜自己,脸色变了几变终于还是松口了。“罢了,既然你执意要娶长宁公主,为父自会替你安排好。你先下去吧。”

  陆峰舆在下人的搀扶下,踉跄的站起来,“峰舆谢过父亲。”

  既然做了决定,陆方远就不再多耽搁,入宫面见三皇子与摄政王,为犬子请愿求娶长宁公主。

  消息还没传入宫中,倒是先传到了亦悠耳中。陆方远向来雷霆手段,入宫之前便派人四处传言,陆家公子与长宁公主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前长宁公主出嫁藩国,陆峰舆舍命相追只为带走亦悠,清贵公子战场厮杀立下军功也只为迎娶自己心爱的姑娘,此番公主回来,陆公子更是欣喜若狂,愿不计前尘,无论公主在山匪中遭遇什么,都愿意对她如初,一心求娶公主。

  百姓素来爱议皇城事,如此堪比话本的爱情更是津津乐道,一时之间长宁公主与侯府公子在百姓心中早已成了天造地设的一对,民意如此,多少可以牵制摄政王和三皇子在此事上做出的决断。

  另一方面,从京外传来另一件传言更是在此时将亦悠推上了风口浪尖。江湖上一年一度的集会,相互比试,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偏偏其中有一场是来自西域的灵婆与中原术士的比试,两人却都推算出京中有一身带凤命的女子,出身皇家。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便都落在了位在公主的长宁公主身上。毕竟南相有且仅有这一位正儿八经受封有府邸的公主,又有话本一事在前,众人自然都暗暗揣测起下一任新皇会不会是要迎娶“凤命”公主的侯府陆公子。

  秋意看着人们口中神魔化的公主,心中却替公主感到不平,“公主无需理会外头那些嚼舌根子的。”毕竟讨论的人多了,说什么话的都有,尽管公主府的人有意不让她听见,也总有一两声议论传入她耳中。

  亦悠也懒得放在心上,人们都喜欢听自己想听到的,对于事实的真相反而少了想探究的欲望。这一点,她早就清楚。其实有关凤命的谣言一出,反倒是于无形之中解救了她,若是陆方远还执意请旨赐婚,多少显得将狼子野心摆上了桌。

  亦悠猜的不错,陆方远原本对婚事已是势在必得,凭他在官场的呼声加上民意所向本可以十拿九稳的事,却在凤命谣言一出后,显得刻意而深沉。就差把他的想造反的野心写在脑门上了。

  如今的陆方远可真是骑虎难下了,要请旨赐婚的人是他,如今就是想反悔都行不通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