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带着农贸市场穿越了

037

带着农贸市场穿越了 群华溪 6481 2022-05-08 13:3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带着农贸市场穿越了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因着姜家大方地分享了玉米种子, 所以在收获玉米时,好些人都来帮忙。

  原本姜白芷还说不用太多人, 结果人家反驳, 他们这是提前熟悉一下玉米的收割过程。

  话说到这份上,姜白芷只好随他们去。

  春天的时候,姜家拢共也就种了不到一亩半的玉米, 如今玉米成熟, 收割方便,只需穿梭于玉米杆之间, 将上头那些玉米棒子掰下来即可。

  玉米杆青嫩的时候, 嚼一嚼会有清甜的汁儿, 不过, 现在玉米已经成熟, 玉米杆也老了, 只能砍了堆一边,要么喂牙口厉害的牲畜,要么直接晒干了当柴火烧。

  姜白芷跟过来帮忙的人说了这件事。一亩半地里的玉米杆并不少, 想着姜家两个兄弟伤才养好, 估计没法经常上山砍柴火, 村里人就特意把玉米杆归拢在一处, 搁在大太阳底下晒, 回头姜家拖回去, 就是一些好柴火。

  之前玉米没熟的时候, 有些玉米长得不好,姜白芷直接把玉米杆砍了,送给路过的小孩子嚼那甜汁儿, 村里小孩子都是很记吃的人, 受了这么点好处,到姜家收获玉米的时候,便会认真帮忙,这样一来,大的小的都在干,一亩半的地,半天多就给收割完了。

  “这些玉米怎么收拾?”来帮忙的人问姜白芷,“至于那些玉米杆,都归拢好了,搁在田埂边上,这天气,估计晒两三天就足够干了,到时候我们谁看见了,再给你们送家去。”

  “这个就不必了,玉米杆晒干了又没多沉,我家要用,叫我弟弟过来搬回自家柴房就行。”

  大家已经帮了很多,让姜家省了太多事了,哪能连搬运一下柴火的事儿也叫人家全做了呢。

  不再说这玉米杆,姜白芷看了眼掰下来堆了好多好多框的金色玉米——这真正重要的玉米,亦是要晒干了才能储存。

  “叔,你们像我这样,把玉米棒外头的包衣扯开,拢到底端,然后跟别的玉米包衣绑在一起,大约几十根绑一大串,可以方便挂在院子里里外外来晒干。”

  姜白芷一边说着,一边做示范。

  许多人围在她身边,看完就跟着学。

  这绑玉米不是什么难事,看一眼就能学会。

  这天热得人心发慌,大家带着大草帽,在田埂边寻着相对阴凉的地儿,直接坐地上,将今天收获的玉米全给绑成姜白芷要求的大串串,然后才小心地放进竹筐里,免得这尚未晒干的玉米被磕破,影响留种。

  一亩半的玉米地,总共收了几千斤,若是考虑到晒干玉米棒子,然后再脱粒,这真正的玉米粒产量,应当也接近一千五百斤了。村民们是自己动手收的,对这个数字有大概的概念。

  而且,他们也知道,在玉米结穗之后,姜家还经常过来掰掉那些未长成的小玉米,只给每株保留两、三个玉米棒子。掰下去的细嫩玉米,直接煮了啃一啃,或者干脆切了喂猪都可以,并不会浪费。

  这样的作物,在农家人眼里,简直是极品好物。

  姜家这边热热闹闹地收完了玉米,相邻的杨家地里,也是在忙碌。他们家最初只开了不到两亩荒地,玉米跟红薯各种一半。

  因为姜家、杨家的荒地相邻,村里人在给姜家帮忙时,也有顺手给杨家帮一帮的,尤其是同姓杨的那些,更是十分照顾杨家两兄弟。

  再加上个借助的郭子仪也在帮忙,他家能在天黑前收拾完。

  “白芷丫头,你家这些玉米,打算留多少种啊?”

  有人一边忙活,一边同姜白芷讲话。

  姜白芷看了一眼,知道问话的是柳大伯的小舅子,这才答:“我家今年种两季玉米,以后可能只种一季了。这玉米不能连作,明年还得开新的荒地来种。明年开始,可能每年就种两三亩地吧,要不了太多种子。”

  说完,她想了想又承诺,“要是你们明年也想种,可以跟我家换点玉米种子回去,好好保存。这玉米伤地,我不建议你们种太多。”

  这人点点头,又摇摇头,“其实村里人看见你这玉米的长势了,知道收成好,家家都想种。只是今年赶不上,只有以三家宗族的名义,各种了四亩。我们想要种子,可以等宗族的夏玉米收获,明年都种。我就是想多了解一下,这个玉米有哪些事情要注意的。”

  他这是来提前学习了。

  人有求知欲跟提前准备的习惯,是件好事。

  姜白芷也不藏着掖着,见周围其他人也感兴趣,干脆坐在边上,仔细把这玉米从播种,到成长期的护理,到成熟期收获,再到玉米棒子怎么晒干或者晾干,最后如何脱粒保存,都讲得清清楚楚。

  “可能还有些细节的问题,那要等你们也种了之后才能遇到了。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还可以来我家找我问一问,我知道的,就会告诉你们。”

  “哎,谢谢白芷丫头了。”众人纷纷道谢。

  姜白芷挥挥手,“害,这就是一点小事,各位叔叔伯伯姨子婶子们,平日里也没少照拂我。”

  大约人与人之间,真心都是相对的。姜白芷认真对待这些长辈,这些长辈就会更加疼爱、照顾她。

  今天忙过之后,第二天,都没让姜家两个哥哥动手,村里其他人就帮着把种过玉米地的荒地给翻好了。那些间隔在玉米杆之间的大豆,也被好好地收割下来,堆在了路边。

  有昨天就来帮过忙的小孩子,今天又来了,特别认真地收好这些大豆,一捆一捆地整株给送到姜家院门口。

  这些大豆量不多,只是稀稀疏疏地被种在玉米地里,弄回去剥下来,估计也就够吃个几餐罢了。

  杨家也在今天把所有的玉米收拾好了,晾晒起来。杨二郎到姜家来找姜白芷,仔细问询这玉米地之后怎么处理。

  “你说玉米、土豆、红薯这些,都不能连作,那这玉米地收了之后,是直接撒点大豆种子就不管了吗?等过一年再种?”

  “把开出来的地闲置在那也是一种浪费,我的打算是,一年种玉米,完事后轮作大豆、小麦,最后种一年苜蓿,再重新种玉米。红薯也可以这么轮作,或者水旱轮作——今年种红薯、下一年就换成水稻,这样能防止红薯表皮严重开裂。”

  姜白芷早就准备好了轮作的方案,她在农事上是不如真正世代种地的老把式,但她有一堆书本知识啊,照着纸上给出的优秀方案来执行,再参考现实里庄稼汉们的经验,应当不会坏到哪去。

  “对了,今年天热,玉米收了之后,要么可以直接播种大豆,要么再累一些,把地肥一肥,等到七、八月种冬小麦,明年收过小麦再种一茬大豆。”

  “种小麦?”杨二郎犹豫了一下,“村里很少有人种这个,而且他们都是春天种的,我们到七月八月种小麦,它能过冬吗?”

  “他们种小麦就是做麦芽糖的,就喜欢长得快的春小麦,一百多天就能收获。但咱们这的水土,其实更适合种冬小麦,冬小麦磨粉比较好吃。”姜白芷说的依然是从书上得来的知识。

  杨二郎觉得姜白芷不会无的放矢,接受了这个说法,接着便问:“你打算怎么种?我家跟你一样弄,不然我跟我哥也不懂这些,若是不能直接学你的,还得总来麻烦你帮忙参详。”

  “我啊,”姜白芷想了想,“我打算让我哥弄点豆饼、粪肥去肥一下地,等着直接种冬小麦。那片红薯地也一样,八月里收回来之后,刚好可以赶上种冬小麦。”

  “反正也不指望收成多高,就是轮作一下,让土地缓一缓。”

  “那我家也这么做吧,你要动作之前,别忘了提前跟我讲一声,我也好做准备。”

  “行。”

  杨二郎松了口气,“我跟我哥再利用空闲时间,另外再开一些荒地吧,这玉米、红薯都得轮作的话,至少得有三倍大的地,才好轮着种。”

  “是啊,我家也要再开六到八亩荒地,接下来我哥他们基本上就忙这个,以及准备明年养鸭子的事了。”

  “要是养鸭成功,能靠那个赚钱了,我家不用种这么多地也行,但在村里生活,还是手里握着些土地才有安全感。再者说,以后大量养鸭子,鸭饲料说不定要靠自家种,这玉米、豆渣一类,喂鸭子也是可以的。”

  “那我家养鸡不是也得多种些地?”杨二郎笑了,“荒地轮作闲着的时候,倒是可以撒些小鸡草,我看你三弟经常去弄这个喂鸡。”

  杨二郎说的小鸡草,其实就是看麦娘,这种野草在田地间、路边都很常见,但对于不养牛羊的农户来说,看麦娘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玩意到处都能找到,不要特意去种它。不然,小鸡草种过一茬,那种子便弄得地里到处都是,年年都会再生。等你地里要种小麦了,这小鸡草最会抢夺小麦的生长空间。”

  “啊,这样啊。”杨二郎不好意思地摸了一下耳朵,“我看大家都经常去地里捋小鸡草回来喂鸡,还以为是好东西呢。”

  “用这个喂鸡不过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罢了。地里长的小鸡草属于杂草,看到了必然要去除掉,一般都是趁着它那穗子没有出来,把上头整个给拔了,就能避免来年又是一大片的小鸡草长出来。拔下来的小鸡草,刚好剁碎了能喂鸡。”

  姜白芷知道杨二郎从小只接触打猎,除了知道怎么种常吃的小菜,对别的农事不怎么了解,所以只更详细地说了下这个小鸡草,并未笑他。

  “原来如此,幸好我先跟你说了,不然还傻了吧唧地去弄小鸡草种自家地里,怕是要被村里人笑死。”杨二郎一脸庆幸。

  这小鸡草是乡下常见的可以喂鸡的野草,若说专门种什么来养鸡,倒是有更好的选择。

  “地里闲着的时候,种点别的能充当绿肥作物的牧草倒是可以,但会影响到我安排的轮作顺序。你要是想专门种喂鸡的东西,大可以另外开一块地先种牧草,换一下轮作顺序。我安排在轮作里的苜蓿,就是喂鸡的好东西,喂牛羊也可以。”

  这苜蓿是极好的绿肥作物,又是极好的牧草,一般考虑土地轮作,都会把它加入进去。只是,这苜蓿本身也属于不能连作的作物之一,姜白芷想着,若要马上能有苜蓿喂鸡,得另外先开亩荒地出来,第一年就种这苜蓿,把轮作的顺序换一番,第二年再种玉米。

  “那我家要是想年年都有够多的这个苜蓿,是不是得今年就把要用的地都开出来,今年先抓紧种一部分苜蓿,剩下的地,分别准备种大豆、小麦、玉米?”

  若是想这几种轮作的作物,年年都有出产,确实得有四块地,分别种四样轮作循环中的作物。

  “你要是忙的过来,就可以这么做。”姜白芷没有直接替他做决定,“你家明年就要开始养鸡了,刚开始只养一百多只鸡,不用特意种牧草,也能养活,只是自家有牧草,弄鸡食会更省事些罢了。这看你自己怎么选。”

  杨二郎点点头,“那我先把地开出来,今年种上一亩苜蓿备用着,至于明年,看情况再说吧。”

  “你自己决定就好。”姜白芷觉得杨家无论选哪个,都可以顺利把鸡养起来,便不多说,“倒是我家,明年可能直接养两百多只鸭子,加上现在一直养着的这些鸡鸭和猪,或许真的要有专门的一块地种牧草,不然黄柏他们几个,一天到晚到外头去打猪草、弄鸭食,够他们累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