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第3种结局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白驹过隙,很快就进入五月份了,班里开始填写高考志愿。
因为填志愿这一事,陶知逸专门问了乔允清,她的成绩那么厉害,考B大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乔允清似乎并不想去B大。
陶知逸问她为什么。
乔允清说只是上个学而已,没必要跑那么远去,S市也有很多不错的学校。
陶知逸笑道,以我目前的成绩,考S市的大学还是有希望的,你想考哪个大学啊?
乔允清想也不想,说了S大。
陶知逸又笑着说,敢情好啊,这个学校我能考得上,我也考这个学校好了。
于是,乔允清的高考志愿就写了S大,第二志愿、第三志愿都没写。
姜佑以为乔允清会考B大,虽然知道以他的成绩肯定考不上的,但要人生谁还没个万一呢?要是万一他踩了狗屎运,能考上B大,可以和乔允清上大学当校友多美好啊。第二、三志愿随意填的是本市的几个二本学校,就这样交差了。
李淮轩还没有想好要考哪个学校,拖了好几天,还没开始填呢。班长收了全班的志愿表,就只差他一个人的了,催他的时候,把全班同学的志愿表放到了他的桌位上。
李淮轩看着志愿表发了会儿呆,趁班长不在的功夫,找到乔允清的志愿表,瞄了一眼,看到她只填写了一个志愿,惊呆了。
这时,班长走过来了,不耐烦地催他赶快写。
李淮轩应了声好,在志愿表上写上了想上的大学,匆匆把志愿表交给了班长。
那一瞬间,他对未来突然没了丝毫的期待。
六月夏蝉轻啼,斑驳的阳光透过树缝寸寸缕缕落满地,黄花风铃木迎着朝阳,努力地抽出青涩的树叶。
“毕业生的天空,不是蓝色的,而是一层薄薄的灰色,每个人都被高考的压力、未来的迷茫压得喘不过气来。
为高考披荆斩棘着,为分别即将来临前惆怅着,为各种选择彷徨着,生活的一切,仿佛是一首没写完的诗,提笔匆匆开始,就要面临匆匆告别。但我相信,在那些灰色的日子里,有些记忆正在一点点地在凝结成星光,在未来那些忙碌的日子里,闪闪发亮。
我们高中三年的青春旅程即将散场,我们等待着奔赴下一个旅程的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最美好的三年,盛开过的花……
未来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明天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路上天气正好,挥鞭从此起程。
再见,高中!再见,青春!愿我们不会忘记、不会遗憾,这个拼搏的夏天故事,我们未完待续。”
毕业前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乔允清作为高三的代表上台讲话。
李淮轩站在不远处,背着单反,拍着校园的一景一物,当镜头对向乔允清时,视线便再也移不开了。
无论是皮相还是骨相,在偌大的校园里,再也找不到能与乔允清相媲美的女孩。
就只是站在那里,不说话,乔允清就已经是整个校园里最赏心悦目的风景。
升完旗,学生们回到教室,最后几天,大家无心向学,老师也不想在高考最后几天把学生们逼太急了,任由他们把书把高考统统抛诸脑后。
同学们三五一伙围成一圈谈天扯地,标题“奋战,高三,再见,高考!”黑板报成了学生们拍照的风水宝地。
教室的大荧幕正播放着纪录片《高三》,讲述的是福建一所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冷静又深刻,灰暗又含有希望,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纪录片播到最后,不少人看得红了眼眶,乔允清的内心多多少少有些触动,但感动只是短暂的。整个高中,她独来独往惯了,和班里的同学感情不深,唯有陶知逸、姜佑、杨沐春、杨千帆与她玩得最好。
若是要说起整个高中最不舍的,便是这逝去的三年有他们相伴。谁也不知道,毕业后,他们将散落何方。
李淮轩是班里为数不多温暖儒雅的男生,不少女同学排着队要和他拍合照留念。
班里吵闹得犹如闹市,乔允清在这里,似乎与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收拾了桌面,看向旁边已经空了一个半个月的桌位,姜佑的成绩向来不大好,跟不上老师复习的进度,为了能和乔允清一起上大学,回家闭关学习了,还专门请了家教,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沉浸在题海中。
许久不听姜佑在耳边叨扰,乔允清还有些不习惯。
收拾完桌面后,乔允清背着书包,抱着一摞书走出教室。
看到乔允清毫不眷恋离去的背影,有那一刹那,李淮轩意识到接下来几天,可能再也见不到乔允清了,快速地举起单反,聚焦拍下。
“淮轩,拍好了吗?”
李淮轩歉意地笑了笑:“刚才那张闭眼了,重拍吧。”
拍完后,李淮轩急匆匆地拿起书包,对众人挥了挥手:“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