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盘点:开局十大名相

第二十一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最快更新盘点:开局十大名相最新章节!

   诸葛亮与司马懿犹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第四名的盘点已经开始了。

  神秘悠远、布局合理、建筑精巧的城池首先出现在画面之中。

  画面从城池上空掠过,展示着城池的俯视景象。

  城池越来越近,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展示的清楚无比。

  很快画面就从上方来到了城门这一面,城门头上大大的【咸阳】二字出现在众人眼前。

  悠扬而又古老的音乐响起,就像身处于时间的最深处之中!

  伴随着这首背景音乐的播放,视频中并没有开始旁白,而是直接出现了一首诗。

  【高秋咸镐起霜风,秦汉荒陵树叶红。】

  【七国斗鸡方贾勇,中原逐鹿更争雄。】

  【南山漠漠云常在,渭水悠悠事旋空。】

  【立马举鞭遥望处,阿房遗址夕阳东。】

  这首出现的诗配合着咸阳这座城池,表现出一种怀古的情绪。

  画面忽然转变,仍是熟悉的城墙,仍是熟悉的【咸阳】二字。

  可城内景象早已变得陌生,残砖碎瓦,鲜血与火焰交织。

  整个城池满目疮痍,亭台楼阁付之一炬。

  这种破败景象,让众人不忍直视。

  画面一转,还是熟悉的【咸阳】。

  此时的城内却是已经大变样,火被扑灭,鲜血被清洗,简陋的建筑拔地而起。

  街道之上已有行人,三三两两的商贩也出现在城池之中,四处贩卖着自己的商品。

  而在城墙之上,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巡视。

  稳重的面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坚毅的神色,一双修长洁净的双手不时遮挡着阳光。

  士兵在他的身旁守护,身后便是偌大的咸阳。

  他眯着眼睛,站在城池的高处眺望着远方。

  眼神之中映出夕阳的景象,仿佛是血与火在他的眼中互相融合,显露出神秘的光芒。

  他的脸上透露出的担忧和整个人展现出的坚定让人看不清楚他在想什么。

  “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

  “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十大名相第四名!”

  “功冠群臣,声施后世。”

  “萧何!”

  随着旁白声的出现,画面也缓缓变化。

  画面之中的人还是那个人,只是气质与样貌都随着时间而不停改变。

  从最开始的县内小官,到起义时的辅佐之臣。

  从攻入关中的留守大臣,到统一天下后的百官之首。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也能乘势而起。”

  “他拥立沛公,反了沛县,辅佐刘邦起义。”

  “项梁叔侄杀了会稽郡守殷通,举起义旗。不久,与刘邦所部会于薛城。”

  “众将约定,谁先入秦都咸阳,谁当关中王。”

  “刘邦率军勇往直前,凭靠张良等人的谋划,避实就虚,剿抚并用,一路夺关斩将,直抵关中。”

  “萧何身为丞督,坐镇地方,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

  “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首先前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

  “他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国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

  “凭借这些图书他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

  “项羽称王后,萧何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劝说刘邦接受分封,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

  “他认为刘邦可以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

  “由此深受刘邦信任,被任命成为丞相。”

  “他慧眼独具,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

  “韩信逃跑,萧何月下追回韩信,并使韩信登台拜将,成为大将军。”

  “楚汉相争之时,萧何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

  “使得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可靠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被定为此战首功。”

  “萧何治国安邦,颁法立规,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

  “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定了《九章律》。”

  “《九章律》是汉代制定律法的开端。”

  “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明简。”

  “后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用【自毁其名】的方法,逃避了被杀的危机。”

  “在病危之时,他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看似平淡的描述,就是萧何的一生!”

  “一个政权,从零开始,然后成长为一个地方性政权,然后再成长为一个包揽九州的大一统政权,并最终让这个政权稳定的存在较长时间。”

  “这注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多人低估了其中的难度。”

  “炎夏国历朝历代,唯有汉、明两朝,是真正意义上从头开始的。”

  “明朝自不必说,明政权从头开始,到发展为大一统帝国,皇帝是最主要的缔造者和经历者。”

  “而汉代则不同,虽然刘邦是皇帝,但事实上汉政权的缔造其实是另外一个人,那就是萧何。”

  “高祖刘邦一句【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便将汉政权建立之初的一应事项全部推给了萧何。”

  “之后刘邦虽然成为皇帝了,但刘邦还是以战事为主,汉政权的一应治理则依然是以萧何为主。”

  “直到刘邦去世,萧何还是汉帝国一人之下的相国,天下大事,一言决之。”

  “刘邦的继承者汉惠帝刘盈在萧何临死前向他询问【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

  “谁可以取代萧何呢?可以说是没有人!”

  “萧何在汉帝国的影响力,确实是无人可及的,也是无人可比的。”

  “可是虽然没有人可以取代萧何,但只需要有一个人沿着萧河的路走下去就行。”

  “毕竟萧何的长期经营,让这个政权成功的走向了成熟期。”

  “所以只要后人不乱来,便都可以顺利的运营下去。”

  “曹参是个人才,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萧规曹随】,继续稳定着这个帝国。”

  “善战者无赫赫之名,赤忠者无夸夸之言。”

  “萧何正是这样一个润物无声,无赫赫之名的人物。”

  “刘邦受封汉中,出攻关中,与项羽相持五年,萧何一直镇守后方,征兵收粮,保证了刘邦没有馈粮缺兵之虞。”

  “他没有参加什么轰轰烈烈的大战,也没有出什么出神入化的奇谋。”

  “所作所为,不过是恢复生产,保境安民,选拔人才而已。”

  “可也是这样的他,使得他在整个汉朝的建立中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

  “击杀项羽,定鼎天下之后,高祖论功行封。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其他的功臣不服,认为他们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而萧何只在后方搞后勤,不应该被认为是第一功臣。”

  “刘邦以猎人和猎狗作为比喻,认为在狩猎的时候,猎人是用来追寻踪迹指示目标的,猎狗是用来追杀野兽的,认为诸多大将都是只能够追杀走兽的猎犬,只有萧何这样的人,才是指示方向,制定战略的猎人。”

  “伟大的周公也称【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

  “萧何的一生对高祖可谓俯仰无愧,临死前推荐曹参继任丞相,也使得汉朝更加稳定。”

  “萧何封侯,子孙继承爵位。当初高祖封的一百二十多位侯爵,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削的削,废的废,只有萧何的后人一直屹立不倒。”

  “汉朝四百年,王朝都换了两拨,萧何的子孙却一直延绵。”

  “这就是萧何,一个立下【万世之功】的丞相。

  而后一首诗出现在画面之上。

  【汉祖肇炎图,三杰咸辅翼。】

  【功成及酬赏,相国独第一。】

  【发踪指示语,谁曰匪其实。】

  【焉知英主心,方谨操纵术。】

  【勋高疑益深,固异亭长日。】

  【守关忠弗念,置卫防百出。】

  【堂堂明且审,自计亦无失。】

  【护军给饷馈,入秦收图籍。】

  【用智既有余,保身岂难必。】

  【逊封散宏财,非真召平力。】

  【污名起田宅,犹愈受斧锧。】

  【终加恭谨辞,贤哉史臣笔。】

  旁白声不断诵着诗,无数的画面随着诗不断变化,最后定格在病榻之上。

  “三人断尽楚关梁,一诎雄吞十七王。”

  “高帝功臣总功狗,汉家无爵赏萧张。”

  “功冠群臣,声施后世。”

  “十大名相第四位。”

  “实至名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