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派胡心水驻守南城,派夏龙山驻守东城,分别给二将精兵8千;派胡国柱和吴之茂守北城,给他们二将精兵1万,然后派大将吴国贵带精兵一万守西城。
剩下2000名关宁铁骑,吴三桂亲自统领,此时吴三桂身边一员小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此人看年纪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一张娃娃脸,稚气未脱,他对吴三桂喊叔父,他的名字名叫吴应麟。其实这是吴三桂的长子,因为吴三桂的兄长无子,吴三桂就把这个长子过继给了他的大哥,从此以后亲儿子就成了他的侄子。
三年以前李自成在樊家庄斩杀了吴三桂一家几十口,李自成和吴三桂闹翻的时候,恰逢吴应麟不在家中,后来和他的父亲(伯父)逃难,躲过了此劫。
因为当时的吴应麟才15岁,但是长相酷似吴三桂,而且少年英雄,从小就膂力过人,十二岁能够开强弓,因吴三桂不在家,他跟着爷爷吴襄,学得了一身好武艺。
到15岁的时候,也就是李自成进北京时,吴应麟就有了吴三桂少年时的影子,此时的吴三桂已经36岁了,任宁远总兵,被崇祯加封为平西伯,然后奉旨回京勤王,到了山海关以后,与高第合并回师勤王。
中途吴三桂得知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城又回师山海关,后来李自成起兵讨伐吴三桂,山海关大战爆发。
吴应麒最羡慕的就是祖辈吴襄和吴三桂的军旅生涯,偷偷离开了他的假父亲,找他的叔父吴三桂,要为他一家报仇雪恨。
但是因为这孩子小,毕竟没出过远门,中途迷失了方向,颠沛流离,几经辗转,现在终于来到了吴三桂的身边。
这是亲父子相见,吴三桂当然是非常高兴,但表面上仍然让他喊自己叔父。这些细节他身边的很多兵将不知道内情,只知道这是他的亲侄子投奔他来了。
吴三桂正在用人之际,看到吴应麟少年英勇,不次于当年的自己,吴三桂心中非常高兴,自己的大业终于后继有人。
吴三桂现在已经到了不惑之年,戎马半生,终于看到儿子了。而历史上接任他大周第二任皇帝的那个吴世璠,现在还在他的腿肚子里转筋呢。
这可以说吴应麒是吴三桂现在唯一的亲人了,因此到了军中就委任他为亲军都统,实际掌握着2000关宁铁骑这支最为精锐之师。
众将领命而去之后,大帐之中只留下谋是刘玄初和方光琛。
将闲杂人等全部打发出去,吴三桂让两个人坐下,亲自给他们泡上茶水,这两个谋士受宠若惊。
从来没有这样的待遇,看来他们的王爷是有大事。
果然吴三桂道:「二位,未料胜先料败。倘若崇圣寺的高僧,也不是昏君崇祯的对手,将之奈何?」
这一句话就暴露了,吴三桂底气不足。
也难怪,现在明军三路大军十几万人马兵临城下,只剩下昆明一座孤城,仅有三四万人马防守,全指望这几个和尚,实在是太冒险了。
刘玄初没有说话,因为此前刘玄初给吴三桂献计,大明武帝亲征云南之初,他们离开云南到湖南一带,与明军打游击战。
但当时吴三桂兵强马壮,又有武林高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现在吴三桂又让二人为他运筹,刘玄初不得不仔细酝酿一番了。
现在派出的牛金星到福建向郑芝龙求援还没有回来,夏国相出使大清也没有消息。
故二人沉吟了半晌,方光琛道:「王爷,如果崇圣寺的方丈不敌崇祯,我们只有放弃昆明府,西城明军防守薄弱,我们可以往西,然后可以再做打算。」
「廷献之言,正合我意。」
吴三桂点了点头,其实往西或往
南都是他的去处,往南他打算以支援沙定洲为名取而代之;如果往西他想的就更远了,他甚至不惜逃到国外,找缅甸王去避难。
这时刘玄初道:「王爷,昏君崇祯在昆明三面用兵,独西面没有用兵,这其中是不是有阴谋诡计?」
方光琛和吴三桂都沉默了,他俩也想到了这一层。不过这能有什么阴谋诡计?因为西面是山区,地形太过复杂,他们绕不过去,只能这一个解释吧……
安宁州。
崇祯临时的皇宫行辕。
黄得功来拜见崇祯,得到旨意之后,王承恩宣黄得功见驾。
黄得功跪倒在崇祯面前,崇祯让他免礼平身。
黄德功谢恩之后,「陛下运筹帷幄,这次攻取昆明府三面用兵,臣有所不解,独留西边未派出重兵防守,贼人如果西逃如之奈何?」
崇祯哈哈一笑,「朕就是让他西逃,三面已布下重兵,把道路给封死了,朕自有妙计。」
「陛下圣明,是微臣肤浅了。」黄得功本打算来提醒下,一听皇上有妙计,也不敢深问,心便放下来了。
崇祯之所以给吴三桂留了一条通道,因为那边靠近缅甸。
历史上这位缅甸王对大明朝不够友好,竟然把永历帝献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在昆明杀了南明最后一帝,大明王朝才算彻底结束。
现在这位崇祯既然替朱由检当皇上,又驾临云南,这事恐怕不能算完。得找借口跟这个缅甸王说道说道,吴三桂此时当然就是最恰当的借口。
但这些事情,崇祯不能对黄得功和王承恩这些人讲,讲了他们也不懂。
接下来,崇祯传旨三路大军开始攻打昆明。
崇祯带着几名锦衣卫和王承恩,和沐天波率的2万人马出了安宁州,很快来到了昆明湖附近。
大队人马正往前走,突然七个僧人三名美女截住了他们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