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帝国风云

第101章 远战

帝国风云 闪烁 5616 2022-05-06 04: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帝国风云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皇太子”号没有撤退,不是在逞能,而是只要它撤走,那么英舰就会把炮火转向前面的“卡尔亲王”号。也就是说,“皇太子”号多坚持一分钟,就为“卡尔亲王”号多创造了一分机会。

  到十一点,“皇太子”号已经被击中了十多次,其中至少有八枚大口径穿甲弹。

  虽然其他五艘战列巡洋舰的情况也不够理想,比如“德塞利茨”号至少挨了五枚三百毫米以上的穿甲弹,即便是受损最轻的“威廉皇储”号也挨了三枚大口径穿甲弹,但是“皇太子”号的损伤最为严重。

  希佩尔率领主力舰队赶到的时候,“皇太子”号的舰首已经沉到海面之下了。

  随着希佩尔赶到,雷德尔的坚持与牺牲终于有了汇报。

  对希佩尔来说,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赶紧投入战斗,让雷德尔撤出来。

  进入战场前,希佩尔调整好了编队,十七艘战列舰以公海舰队旗舰“国王”号为首,呈纵队展开。观察到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之后,希佩尔下令做了一个漂亮的纵队左转弯,以二百八十五度的航向斜着切入战场。与此同时,雷德尔开始减速,并且在希佩尔靠近的时候进行左转。

  这套机动转向动作,公海舰队在以前演练过无数次。

  大战爆发前,提尔皮茨为公海舰队制订了一套最基本的战术,即利用战列巡洋舰分队把大舰队引入公海舰队的伏击圈。为此。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战列巡洋舰分队就得高度重视转向脱离的时机。

  这个时候,杰利科也投入了“备用兵力”,即一直没有参战的第四战列舰分队。

  事实上,这个时候。主动权已经在杰利科手上了。

  虽然贝蒂没能如愿以偿的包抄雷德尔,在希佩尔到达之前几乎没有发挥作用。但是雷德尔已经在战斗中遭到重创,就算还有几艘战列巡洋舰能够作战,也没有多大威胁。甚至得考虑与贝蒂交手。

  显然。如果杰利科不想打,随时可以撤走。

  问题是,这个时候,杰利科又觉得有必要打上一场了。

  别忘了,他手里有二十三艘战列舰,而希佩尔手上只有十七艘战列舰。更重要的是,他没能干掉雷德尔,甚至没能击沉一艘战列巡洋舰,反而是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在此之前遭到重创。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八戒高品质更新】在与希佩尔遭遇后就撤出战斗,那么在回到比斯开湾之后,他肯定无法向上级交代。

  显然,杰利科必须打上一场。

  确定希佩尔斜着切入战场之后,杰利科选择了直接交火的战术,让大舰队把航向转到二百七十五度,及与希佩尔的公海舰队保持十度的航线夹角,从而逐步靠近,以便在缓慢接近中逐步调整火力。

  必须承认,杰利科是一名很有才能的舰队指挥官。

  通过之前一个半小时的交火。杰利科已经发现了最大的问题,即英舰的主炮命中率远不如德舰。

  显然,要想立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战舰主炮的命中率由很多因素决定,比如官兵素质,火炮的制造工艺,瞄准方式等,而且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一时之间,杰利科根本不可能找出问题的根源。

  杰利科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提高主炮命中率。

  他想到的办法,就是逐渐与公海舰队接近,让炮手在战斗中自行摸索。

  当然,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如果直接冲向公海舰队,即便不考虑队列问题,在近距离炮战中,因为命中率不如德舰,大舰队的主力舰数量优势就将被抵消掉,从而失去取胜的机会。

  问题是,远战就一定对大舰队有利吗?

  事实上,更喜欢远战的不是杰利科,而是希佩尔。

  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的主力舰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深度改造,几乎所有舰龄在十年以上的主力舰都接受了改造。最初的时候,提尔皮茨坚持了冯承乾的原则,即采用口径更大的主炮来提高火力强度。只是在深入研究之后,提尔皮茨修改了改造方案,选择了倍径更大的主炮。

  说白了,就是增强了主力舰的远战能力。

  为此,所有接受改造、换装了大倍径主炮的战舰,都提升了主炮的仰角,即提高了主炮的最大有效射程。

  当然,这一改造方式,正是由帝国海军的基本战术决定的。

  在兵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帝国海军对战舰遭受损失更加敏感,因此在海战中,公海舰队保存实力的意义高于对手。为了保存实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拉开交战距离,争取在远战中击败对手。虽然这无法做到全歼对手,但是至少能够保证己方受损的战舰能够从容不迫的撤出战斗。

  此外,帝国海军在和平时期的训练中就十分重视远战,特别是在炮击训练的时候,每个炮手都被要求掌握远距离开火的技巧。当时,帝国海军甚至把远距离炮击命中率当成是炮手技能考核的第一标准。

  对希佩尔来说,保持较远的交战距离,才是取胜之道。

  十一点半,在距离缩短到十八千米左右的时候,希佩尔命令舰队转向,与杰利科保持相同的航向。

  这个距离,正是希佩尔希望得到的理想交战距离。

  战前,帝国海军对五十二倍径三百毫米舰炮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发现在一万八千米处的穿甲能力最为理想。结合获取的英国皇家海军的情报,帝国海军专门制订了一套远距离交战的战术。冯承乾回到帝国海军之后。强化了这一战术,及利用较远的交战距离,尽可能的发挥出长倍径火炮的威力。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直接打击英舰的水平装甲。

  要知道,当时包括帝国海军在内。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认识到了水平防护的重要性,主要是火炮的射程有限。导致交战距离过近,炮弹的命中范围主要在舰体侧面,很难击中战舰的水平面。此外。较为落后的观瞄方式。也限制了战舰主炮的远距离交战能力,使得远战行不通。

  直到一九一零年左右,随着火炮制造工艺取得关键性突破,火炮的性能、特别是射程有了大幅度提升,加上瞄准设备的改进,才使远距离炮战变得具有可行性。问题是,短短几年之间,根本没人认识到远战的重要性。

  帝国海军能有超前认识,与冯承乾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这也与一家帝国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享誉全球的蔡思公司。

  在英德决裂之前,英国皇家海军都得从帝国采购光学设备,而蔡思公司就是帝国最好的光学设备制造商。大战爆发前,蔡思公司生产的望远镜、潜望镜、瞄准镜等等,销售到了世界各地,是公认的最优秀的光学设备。

  当然,最好的肯定得留着自己用。

  正是有了蔡思公司,帝国海军才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观瞄设备。

  当然,克虏伯等军火商也功不可没。要知道。当时克虏伯公司掌握着世界上最顶尖的火炮制造工艺。两场海战已经证明,由克虏伯公司制造的五十二倍径三百毫米舰炮在各项性能上都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mk5型四十五倍径十二英寸舰炮,即便跟“乔治五世”级上的十三点五英寸主炮相比也毫不逊色。

  事实上,这也正是帝国海军没有急于采用三百五十毫米,乃至三百八十毫米舰炮的主要原因。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帝国海军拥有当时最强的远战能力。

  杰利科想在远战中占到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杰利科也没有想过打远战,而是希望逐步缩短交战距离,最后在近距离炮战中击败公海舰队。

  问题是,希佩尔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发现希佩尔再次让舰队转向,保持交战距离之后,杰利科也立即下令转向,打算继续缩短交战距离。

  可惜的是,希佩尔似乎没有想过打近战,紧跟着调整了航向。

  这下,问题出来了。

  虽然杰利科拥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在速度上就没有任何优势了。更严重的是,杰利科做出了错误判断。

  关键就是,杰利科借用了大战爆发前的情报,准确的说是一九一二年的情报。

  当时,帝国海军中的两艘“拿骚”级、两艘“莱茵兰”级与四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采用的仍然是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持续高速航行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注重速度的舰队决战中肯定是舰队里的短板。

  问题是,大战爆发的时候,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至少得到了部分解决。

  大战爆发的时候,四艘“赫尔戈兰”级已经完成了必要改造,换上了燃油锅炉与蒸汽轮机。虽然受战争影响,一些改造工作并没进行,但是解决了最基本的问题,即持续高速航行能力。

  当时,真正的短板,只有两艘“拿骚”级与两艘“莱茵兰”级。

  这四艘战列舰在大战爆发的时候,正准备进行现代化改造,因为继续扩充舰队规模,所以都终止了改造工作。

  只是,对公海舰队来说,这并非致命缺陷。

  在编组战斗序列的时候,希佩尔就让第四战列舰分队,即由两艘“拿骚”级与两艘“莱茵兰”级组成的编队留在最后面,并且授权分队指挥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撤离,但是不得干扰主力交战。

  问题是,少了四艘战列舰,希佩尔还有多少胜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