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火场日记

第2章 第2记:在发挥兵头将尾中主动挑起大梁

火场日记 南鹿肥鱼 6615 2022-05-06 05:3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火场日记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3月29日至4月3日,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丽江支队连续作战6天5夜,圆满完成了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和增援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经济开发区2起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在125个小时内,一线指战员每天平均睡眠仅3-4小时,其余时间大都跟山火进行着一次次殊死较量。本期,我们推出火场日记,通过一段段文字,感知森林消防员火线上的所思所想。

  记录日期:3月30日星期一

  天气:晴

  记录人:单增将(班长)

  在3月29日晚九河水源林保卫战中,因给我们带路的副乡长不懂灭火,没有理解领悟中队长海振超的意图,误将我们带到火线上方,中队长认为由上往下扑打不科学,危险性比较大,立即召集班长通报情况后,研究认为还要绕到火场下方由下往上扑打并决定先侦查火场,我自告奋勇和队长一同前往侦查。在侦查过程中我发现一条小路,可以到达火线下方,我立即向队长报告并建议从这条路迂回到火线下方打开突破口,采取一点突破,两翼推进战术进行扑打,中队长同意了我的意见。

  突破火线后由指导员带领我们班与一班向东扑打,中队长带三、四班向西扑打。在灭火过程中我们两个班合并建成攻坚组和清理组,一班长携带油锯和砍刀到手在前方开路,我携带风机和水枪手扑打明火,两个副班长带领清理组跟进清理。我不惧浓烟熏呛,利用风机切割火焰底部,吹开可燃物实施灭火,我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指挥攻坚组与我协同配合,灭火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经过两个小时连续奋战将火线扑灭。就在此时身后水枪手陈红军大喊“火烧起来了,火烧起来了”。我回头一看,在攻坚组和清理组间隙中,一片枯燥因风向突变发生复燃,正在熊熊燃烧。根据我多年的灭火经验,我判断此时燃烧的是枯草,我利用风机在其还未形成大火前将其压制,就可将火势扼杀住。当即我背着风机加足马力,迎着火焰,顶着高温,沿着火焰底部切割火头,火势立马得到控制,并指挥攻坚组一同将明火扑灭,成功脱离险境。

  3月30日晚饭后,我们来不及休整,直接投入迪庆火场,火场上我能认真观察火场态势,积极向干部建言献策,作战中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虚心向中队干部和其他骨干学习,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同天同一时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突发森林火灾,火势急速蔓延,千倾大火逼近西昌市区,百吨液化气爆燃一触即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面临威胁。根据要求,应急管理部立即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并紧急增派国家森林消防和消防救援队伍前往支援。上千名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经过5天4夜的连续鏖战,成功堵截山火向城区蔓延。

  3月30日至4月3日,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260名指战员从参与扑救禄劝翠华镇森林火灾到转战昆楚交界处武家箐火场,历时5天4夜,近100小时战斗,指战员们穿越高山密林、面对火魔,逆火而行,为守护青山绿水,在崇山峻岭间谱写了一曲忠诚赞歌。

  3月30日18时许,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翠华镇烂泥箐发生森林火灾。接到任务后,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政治委员杨仙永带支队机关、禄劝森林消防中队、五华区森林消防中队作为第一梯队,共70名指战员先行到达火场展开扑救。

  由于东南线山高坡陡,燃烧迅猛,火线约10公里,经过昼夜鏖战,火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31日7时50分,昆明森林消防支队又出动190人,车辆18台紧急增援禄劝火场。

  目前,70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5名地方扑火队员在南线展开扑打。经过8天8夜的奋战,终于将山火扑灭,4月9日安全撤离。

  汽车行至山脚,仍需翻越峻岭。

  “各单位注意,人员携带防护装具下车取装备,车辆无法到达火场,我们徒步接近火线!”对讲机里支队长李孝忠下达命令后,队员们迅速下车取装集结。

  在云南扑火战斗穿梭高山沟谷是家常便饭,有经验的老消防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看山跑死马,接近火线远比扑救火线困难。由于很多山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想要接近火线只能靠徒步前行。在接近70°的陡坡上,随时面对山石滚落、脚下打滑的情况,队员们只能采取“之”字绕行爬山,还要时刻防止脚下草丛打滑而摔伤。

  “通知后面的兄弟们,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原地休息十五钟!”这是他们第二次休息。人均负重15公斤,已经连续爬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打底的背心和短袖早已湿透。灭火作战遵循“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即使时间再紧,但李支队长认为,山高坡陡、荆棘丛生,再加上长途跋涉,极大消耗队员们的体能,如果不在途中适当安排休息和调整,到了火场一线后,战斗力势必会大打折扣,且存在安全隐患。

  特勤大队一中队班长王周浩解下水壶朝嘴里喝了一口水,嘴里含了好一会才咽下去。“这天气是真热啊,少说也有三十几度吧!哎哎哎,你小子喝慢点,这么喝对身体不好,润润口就行了,省着点!”

  听见王周浩这么说,李支队长晃了晃水壶中的的水,转头询问向导:“老乡,这附近有饮用水源吗?”

  “有,翻过这座小山,有一口庄稼人的蓄水井,我们平常到地里干活,都喝那井里的水。”密密麻麻的林子里一条窄窄的路蜿蜒曲折向前延伸……两个多小时过后,李支队长再次下达原地休息的命令,并让队员们适当补充饮用水。“支队长,我这儿有瓶矿泉水,你喝这个!”“不渴,你们快喝。休息好了,咱继续赶路。”说着,李支队长脱下帽子,拿在手里,扇着风吹着脸颊,豆大的汗珠滴在黄土上……

  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由李支队长率领的特勤大队、五华区中队100余名指战员到了火场。身后,翠绿的山峰连绵起伏,伴着阵阵微风,绿浪一浪涌向一浪。身前,高耸的烟柱似连接着林海和蓝天,似一条巨龙在田地间旋转,热浪一浪接着一浪向李支队长和指战员们涌来……

  火场就在眼前,却是与战不得

  位于昆楚交界的山大都叫不出具体的名,但毫不妨碍这些山的险峻和陡峭。山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树藤交织相错。在扑打昆楚交界武家箐森林火灾过程中,该支队260名指战员负责南线,不规则的、断断续续的火线增加了扑打的难度,复杂的地形和繁茂的植被交织,更是加剧了扑火的危险程度。扑打了大约2公里火线时,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由于去年大雪压倒了不少树木,十余米高的倒木交叉倒在一起,“一”字型,“之”字形,“十”字形倒木随处可见,荆棘、树藤顺着倒木缠绕生长,像极了大自然编织的一张“蜘蛛网”,而火线就在这数不清的“蛛网”背后。

  “各单位油锯带了没有?”

  “报告,带了!”

  “砍刀带够了没有?”

  “报告,足够!”

  “所有油锯手、砍刀手负责开路,清理枯枝倒木,其余人队形保持不变。我们放慢扑火速度,纵深清理火线,确保明火不会复燃。穿戴好护具,一定注意安全。”一连串的指令清晰准确,人员迅速行动到位。“没有路,咱们就给他开出一条路来。”支队长带头指挥,这个临时成立的“开路小队”配合十分默契,大刀阔斧的动了起来。

  为了避免砍刀脱手飞出,队员紧紧握住砍刀,面对比大腿还粗的树杆,他们必须大幅度并且连续挥舞砍刀才能斩断。为了不影响战机,确保队伍快速安全通过,他们一直没有歇息,持续开路一个半小时。

  火场终于实现了合围,全线明火扑灭,当“开山者”们脱下头套,汗水已经打湿了头发,不太费力的拧一拧,头套能像刚洗完一样拧出水来。由于手指长时间的弯曲用力,要想将五根指头伸直,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很费劲的事。吃饭的时候,作为砍刀手的杨伟峰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拿出了一把小铁勺,他告诉身边的战友:“入伍十几年,砍刀手都当了三四年了,经验告诉我,像这样的连续开路,过后小臂一定会非常酸疼,甚至抬手拿筷子夹菜吃饭都是很费力,准备一把勺子会吃的轻松一些。”在火场上没有谁的工作是轻松的,或许他们只背着小小的工具包,握着小巧锋利的砍刀,但是他们的工作量,甚至超过了很多人。火场上的路,每一条都是他们的“杰作”。

  脚下就是公路,却“无路可退”。

  人生没有彩排,战场没有退路,在扑救禄劝翠华镇森林大火时,昆明支队全体指战员选择逆行而上无所畏惧,与时间赛跑,与火魔竞速。

  3月31日晚17时,火场联指决定在火场南线东侧机械开设隔离带阻击林火,由于火势呈树冠火,火势迅猛,蔓延速度快,预计所开设隔离带无法阻断林火向南蔓延,而此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拓宽隔离带。危急时刻,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全体指战员请战,采取“一线推进、泵车结合”战术进行扑打阻击。

  19时00分,树冠火犹如一只“火豹子”席卷而来。

  “开闸!快!开水!开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水车打开阀门,水柱从水枪口喷射而出,由于压力较大,光握枪头的人都有三个。而眼前的大火似乎有意识一般,水越浇,火越大,没有丝毫熄灭或是减小火势的意思,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班长,火太大了,浇不灭啊,不行先撤退吧!”紧紧跟在水泵班班长李若雷身后的是一名四级消防士,入职三年的他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一时慌了神。

  “不能退!这火要是越过了隔离带向南蔓延,那就失控了,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说完,他将扛在肩膀上的水枪头往上扬了扬,将刚窜起来的火头又压下去一截。

  李若雷转头看了看,笑着说到:“放心,班长保证安全带你们回去。火势虽然凶,但我们有可利用水源。如果控制不住,脚下就是防火公路,我们也能撤退。别怕,有班长在!”

  截止当日22时,火势成功被压制,但由于地形复杂,风向不稳,难以扑打,支队前指决定暂时在防火公路上进行看守,伺机而战。

  身边就是营区,却“擦肩而过”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作为最早投入灭火战斗的禄劝中队,在几经转场后过家门而不入,继续鏖战火魔,奋战在灭火一线。

  3月30日18时许,昆明市禄劝县翠华镇发生森林火灾,身处辖区内的禄劝中队快速响应、闻警即动,在受领任务后第一时间奔赴火场。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的小城里,车辆在城中开进的警报声足以吸引众多人群的目光,不时有群众举起手来做出加油鼓劲的样子,生涩的普通话无一不是告诉蓝朋友们,要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禄劝中队作为辖区内驻守的森林消防队伍,对片区山脉较为熟悉,抵达火场后,该中队中队长任海洋主动请领火势较为凶猛的火场北线,“兄弟们,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由于山高坡陡,在接近70度的陡坡上,5-6级的大风迎面吹来,火借风势,风逞火威,灼人的热浪扑在脸上像针刺一样,山上的荆棘不时和指战员来一个“零距离”接触,他们顾不上这些,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把火打灭,还这片天空一片宁静!

  经过昼夜鏖战,火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31日清晨6时许,遥遥无际的天边泛着鱼肚白,柔和的曙光均匀的安抚着指战员们,只见他们头上的帽子、身上的衣服结上了一层盐花,这一夜,他们全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它总会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4月1日上午,禄劝县翠华镇火场达到三无,转交至地方看守。然而,胜利并没有如期而至,在经过3天2夜的战斗后,楚雄州禄丰县与昆明市西山区交界发生森林火灾,他们征程未洗再次出发。

  禄劝中队在途经中队营门时,在中队留守的人员早先就列队完毕,掷地有声的“敬礼!”他们举起右手向兄弟们致敬,隔窗相望,他们眼神中透露着期盼与斗志。龚俊闻在战后采访时说到:“本来身心很疲惫,但看到这一幕,心中没有回不到家的沮丧,而是精气神更大,身在这支队伍中我感到很荣幸。”

  4月2日凌晨3时,这是一场深夜中的较量。昆明支队260人从火场西南方向采取一点突破,采取两翼推进战术,向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推进;普洱支队170人从火场东北线突破,向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推进,如果成功合围,4月2日火场全线就能扑灭!

  “这个坡,真不是人能走的,那火线真是爬着打上去的!”灭火机手压制火头,水枪手及时跟进降温清理,平日中的班组灭火战斗训练在此时彰显成效,这次的深夜截击,我们大获全胜。4月2日上午,火场全线扑灭,由于当时极端气候反复无常,火场火线较长、烟点较多,参战队伍决定进入纵深清理,直到3日清晨达到“三无”后才撤离火场。

  每一名森林消防员的赤子之心,平凡而伟大。他们穿越在浩瀚的崇山峻岭,行走在无尽的火海烟云,5天4夜 4个火场6条火线,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