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烽火:燎原之路

镇北基石 绥远骄子

烽火:燎原之路 雨默 6277 2022-05-06 14:0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烽火:燎原之路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5军

  在浩瀚的中国近代史中,民国是避之不开的话题,民国的军队永远是人们茶余饭后最喜欢的话题,关于国民革命军,永远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在国军部队中,人们能叫得上名字的无外乎是第74军、第18军、第5军、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这些王牌主力。

  刨除内战不说,这些部队在抗日战场上也都是为国家和民族流过血,立下过大功的,历史就是这样,需要一个完整、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放下一切成见,一致对外的战争,无论是我们的八路军还是国民革命军,大家都曾经在同一面军旗下奋战!

  说到国民革命军就不得不说它在北方重要的盟友——晋绥军系。

  晋绥军系诞生于清末,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有感于西式军队的重要性,决定组建新军,第43混成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组建起来了。

  辛亥革命,打响了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阎锡山,这位日后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因为太原起义有功,阎锡山被任命为山西都督,经理山西事物,从此以后阎锡山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实力,历经中原大战、反蒋战争,西北军系被削弱而他却还是在绥远这块土地上游刃有余,不得不说这个人还是非常圆滑和有手腕的。

  1917年,山西民军第8团正式成立,七年后,他们迎来了一个最重要的人,正是这个人改变了这支部队的命运,这个人就是傅作义。

  说到晋军,人们对他印象无外乎就是一支十分擅长防守的军队,其实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就是傅作义和他的第8团。

  北伐战争中,傅作义率领自己的部队于天镇阻击敌军进攻,为主力部队集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战后因功升任旅长,所部扩编为国民军第4旅。

  随后第4旅在傅作义的率领下向东进发,并在涿州遭遇十万奉军潮水般的进攻,傅作义和他的第4旅死守不退,硬是将奉军挡在涿州一个月之久,其顽强程度在中国近代战史中实属罕见,虽然最后战败,也算是虽败犹荣。

  战后傅作义率残部移防绥远地区。

  为了表彰傅作义在北伐战争的功绩,南京国民政府随后升傅作义为师长,所部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师、第10军,傅又升任军长。

  晋绥军的首领阎锡山看着自己的属下也十分欣慰,遂报请南京军事委员会,升傅作义为陆军上将。

  随后不久,又爆发了以反蒋为目的中原大战,晋绥军、西北军、桂军三个军阀联合起来攻击南京方面,随着战事的持续,南京方面似乎有些撑不住了,就在这关键的时候,盘踞在东北的东北军系18万部众忽然间改弦易帜,宣布加入南京国民政府,服从军事委员会指挥,并奉命入关,中原大战最后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

  晋绥军战败,傅作义的第10军被迫纳入东北边防军序列,番号为东北边防军第7军,半年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35军,傅作义也成为了该军的首任军长。

  当时的晋绥军,一共只有四个军,傅作义位列其中,足见地位之高,从派系上来看,第32军军长商震和第33军军长徐永昌都是外来户,第34军军长杨爱源和第35军军长傅作义则属晋军嫡系。

  但是当商震带着32军的一个师自立门户,徐永昌只身投奔南京官拜军令部部长后,阎锡山也不得不对自己的嫡系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也为日后的晋绥军分裂埋下了伏笔。

  1933年,爆发了激烈的长城抗战,中国军队各部立刻转入反击,傅作义带领35军向北开进,并遭遇日军第4旅团,怀柔一战歼灭敌人600余人,自身损失900人,这种战损比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

  中国军队当年武器远远不如敌人,全靠指挥官的战术和士兵的拼命精神,要知道聚集国军精锐的淞沪会战,中日最终战损比为5比1,可见傅作义的这支王牌35军实力有多强,远远超出中国军队的平均水平。

  如果说怀柔一战规模不大,那么商都之战可以说是真正给35军正名的一战,中国军队第一次在抗战中收复丢掉的国土,就是出自35军的这一战。

  而在后面的五原战役中,更是歼敌近5000人,创造了中国军队以低劣武器击败日军的罕见记录,尤其是35军并非国军主力,竟然打出了抗战史上为数不多的几次惨胜之一,确实令人称赞。

  35军的一个营因为战功还第一个获得了“飞虎旗”(95团第1营),这甚至要早于南京方面的王牌74军57师的获奖时间,在杂牌军当中更是绝无仅有的战功,足见傅作义这支部队的实力。

  见到傅作义和35军如此彪悍,这更加令阎锡山不放心,此时的杨爱源已经被他以升官为由架了空,那么就只剩下傅作义要处理。

  当时的35军在名义上辖两个师六个旅,但第72师长驻山西,阎锡山干脆彻底让72师脱离35军的战斗序列,紧接着,阎锡山又把第73师的番号要走,另行组建,对于第73师所属的三个旅也以绥远财政困难等诸多原因而强行要求裁减掉一个旅。

  如此种种,不仅傅作义无法接受,第73师的官兵们也产生了抵触情绪,经过抗争,阎锡山勉强同意只裁掉师部和其中的一个旅部,将原本的三旅六团制改为两旅六团制。

  阎锡山虽然没有完全剥夺傅作义的兵权,但却达成了缩减兵力以及给傅作义提个醒的目的,可却没想到此举坚定了傅作义另起炉灶的想法,他现在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阎锡山顾不上他的机会。

  随后不久,阎锡山率部向伪蒙军队展开进攻,取得百灵庙大捷,此战更是激发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35军名声大噪,一时间成为国内追捧的对象。

  全民抗战爆发后,日军攻势凌厉,很快占领了河北、山东,打通了津浦路,另一边由于驻守石家庄的刘峙zhì不战而逃,导致晋东南门户大开,在昕口前线坚持了半年之久的国军主力也因为侧翼暴露不得不放弃作战计划,随后日军兵锋直指太原,阎锡山由于忙于军务,且还要组织太原方面的防守无暇北顾,这就给了傅作义机会。

  当抗战进行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机会来了,此时的傅作义意识到绥远境内已无其它晋军部队,加上阎锡山在山西自顾不瑕等诸多因素,认为时机成熟,便派人到重庆和兰州活动,终于谋得了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职务,全权指挥绥远军政指挥事宜,就此开始了“独立活动”。

  此后傅作义在绥远整军经武,并开办了培养嫡系干部的军事培训机构。

  1940年3月20日,枕戈待旦的第35军向日军盘踞的五原外围展开攻击,当日午夜,中国军队向五原旧城、梅令庙、新公中等日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

  战斗持续到26日中午,日军在飞机掩护下进入五原,后又于4月1日逃出五原,撤出河套地区,五原战役至此结束。

  五原在当时是中国军队在绥远的军事中心,也是绥远省政府的政治中心,五原的收复,不仅使笼罩在战局失利阴影下的军民士气为之一振,也给了在华北地区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段时间的冬季攻势中,第35军与日军恶战包头、五原,取得了击毙日军骑兵第14联队长小林一男(这是日军在绥远阵亡的最高级军官)、五原特务机关长桑原荒一郎、歼灭绥西警备军的战果。

  鉴于35军及傅作义所取得战绩,南京军事委员会授予其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尤其是该部32师95团1营,战后获颁军中最高荣誉“飞虎旗”一面,这也是唯一一支非嫡系部队获颁如此殊荣,同时也是国军唯一营级部队获颁此殊荣。

  在接下来的四年中,35军仍然在绥远与日军相持,在此期间,日军的历任驻蒙军司令官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集部队寻求与35军决战,但全都失望离职,35军在此期间也先后迎来了它的第二任军长——傅作义麾下二虎之一的董其武。

  不过这位后来成为解放军开国上将的将军只在军长的位子上待了一年半多,就调升为战区政治部主任。

  继任的鲁英麟虽然足智多谋,但由于是半路入伙,在军中威望不高,鲁英麟倒也有自知之名,他到任后就申明自己只是过渡,他这个军长也只是傅作义的传话人,加上之后抗战的胜利,35军的官兵们全都沉浸到胜利的喜悦之中,也就没有多少人去反对这位军长了。

  察哈尔、绥远两省,是国共大规模战争的起点,也是大型城市攻防战的开端,由于傅作义指挥得当,35军先后在归绥、集宁、张家口告捷,屡次击败华北地区的八路军,尤其是攻占张家口一战,其主力部队第101师出尽了风头,这对于在中原、华东地区连战连败的国军来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此,国民政府特授予傅作义国光勋章,这枚勋章,在当时仅有蒋介石一人获得,时至今日也仅有五人获得,但五人中,仅傅氏一人,是实打实的以战功获此殊荣。

  1947年12月,河北军政划归傅作义,国防部是希望傅氏能继续发挥他的出色才干,将华北解放军予以彻底“剿灭”,以此稳定华北局面,进而增兵东北。

  新任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带着35军前往北平就职后确实踌躇满志,不料仅过了一个月,35军就在涞水一战受挫。

  在这次战役中,35军的损失并不重,但重炮的全部丢失,以及新32师师长李铭鼎的阵亡,却终结了35军的常胜之名。

  鲁英麟自感对不起栽培他的傅作义,遂于1948年1月13日在高碑店自戕谢罪,接替他的,则是有猛将之名的、傅军三杰之一的郭景云。

  35军很快就恢复了元气,但在华北解放军的不断奇袭下,奔波于冀、察两省,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1948年底,这时候的华北解放军猛攻张家口,誓雪两年前在张家口之耻。

  35军(此时辖101师、262师、267师)奉命以主力由北平驰援(留第262师驻北平),再次击退了解放军的进攻,但却没想到在奉命调回北平途中遭到了解放军的重兵伏击。

  从12月8日到22日,35军经过14天的顽强抵抗,还是没能脱险,在此期间,傅作义不断抽调兵力增援,但都无济于事。

  新保安一战,35军损失16000余人,军长郭景云自戕,副军长王雷震、参谋长田士吉以及师、团长多人被俘。

  这支傅氏王牌驰骋沙场十余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消息传到北平,傅作义心痛万分,但重建35军、恢复该军名誉诸事刻不容缓,傅作义以留驻北平的第262师为基础,将35军重建起来,任命262师师长朱大纯为军长。

  不过这支35军却没有雪耻的机会,在战局的不断变化之下,35军建成仅一个多月,就在傅作义的命令下于北平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它,起义了。

  35军起义后,军部并入解放军第49军,所属三个师则分别改编为解放军的独立第35师、独立第90师和独立第99师。

  两个月后,这三个师的番号全被撤消建制,其中独35师士兵拨归第42军,独99师士兵拨归第49军,独90师士兵分别拨归第47军和第63军,至于军官,愿意留下的,集中起来接受再教育,不愿意留下的,资遣回籍。

  第35军,这支傅家王牌军的历史,至此落下了帷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