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心谷响起的回音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语文教学篇
教学论文
中学作文教学初探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多年来我为此做了不懈努力,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拙见,愿与同仁们商榷。
一、坚持写日记
坚持写日记,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高1987级学生是我从初中带到高中毕业的,他们中间有许多人不但怕写作文,而且文不成句。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坚持在每天晚上临睡前10分钟写一则日记,哪怕是“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点”式的流水账也行。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记一天中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比如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或者向老师倾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学生向老师说心里话,老师为学生保守“秘密”。从日记中表露出的童心,如朝露般晶莹,似云霞般灿烂。就这样,他们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自自然然,真真切切,从无话可说到有话说不完。对于流露出来的不正确的想法,则用赤诚与良知加以疏导,既教作文,又教做人,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步入多彩的大千世界。
二、单项训练好处多
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一学期中,作文教学要完成8篇大作文和8篇小作文的写作任务。小作文主要是进行单项训练。单项训练是为写好大作文打基础,做准备。比如描写人物肖像,分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和少年儿童。还要注重描写工人、农民、士兵、教师、医生等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的外貌特征。诸如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到描写一个细节,一个场面等,由浅入深,逐一训练。景物描写训练,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握一年四季景物变化的特征。春天,突出群芳吐蕊,争奇斗妍;夏天,突出满山青翠,郁郁葱葱;秋天,突出层林尽染,果实累累;冬天,突出白雪皑皑,山舞银蛇。其次,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景物的鲜明形态。如朝霞的灿烂,晚霞的绚丽;夜空的深邃,群星的璀璨;春雨的细密,夏雨的滂沱,秋雨的连绵,冬雪的纷飞……就这样练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作文训练。1990年,我看了一篇小小说,题目是“〇”。作文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〇”,让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学生将它看作数学里的数字“0”,有的学生说成了歌星唱歌时张开的圆圆的嘴巴,有的学生想象成初升的红日,有的学生想象成中秋挂在天空的一轮满月,还有的学生想象成滚滚前进的车轮……
三、写好作文评语
写作文评语时,我对于写得好的作文和写得差的作文,都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对于写得差的作文,不下否定性的评语,更不讽刺挖苦。有的同学即使文章写得空洞无物,层次混乱,但只要书写工整,也应当加以鼓励,同时提出殷切的希望,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勇气和信心。另外,评语要切中要害,抓住重点,对症下药。如语言锤炼,布局谋篇,材料优化,审题立意等方面,只要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启发学生深刻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润色。
四、教师下水示范
教师下水作文,是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生前倡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模仿别人的文章,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是有益处的。指导学生写命题作文时,我出一组同题材的题目,让学生任选其一进行写作。如记事:《我做错了一件事》《我做对了一件事》《记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我先写一篇文章,在班上阅读,即使无闲暇时间写,也要找《作文通讯》上的优秀作文,给学生朗读,以便打开学生的思路,抛砖引玉。
在写议论文时,总是要引导学生先列好写作提纲,然后再动笔写作;总是要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古人云:“教学相长。”在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先后在全国市地、省部级刊物上发表了各类文章近百篇,不但提高了教学能力,而且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建立中学生文学社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建立中学生文学社。从1980年开始,在自己任课的两个教学班,分别组建《小草》与《新星》文学社。从语文爱好者当中民主选举产生社长、副社长、秘书长等,组成编委会。文学社的刊物是“手抄报”,凡是参加文学社的同学,在编委的指导下,每学期轮流担任二至三次编辑,“手抄报”中要有一篇自己写的文章,“手抄报”办好后,张贴在《学习园地》上,期终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的作者、小编辑,进行鼓励,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当学生的作品得到公正评价时,他们心灵深处会激起一股喜悦的浪花,享受到辛勤劳动带来的欢乐。尽管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小草》与《新星》却如同两朵永开不败的山花鲜艳迷人!
六、参加作文竞赛
引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是鼓励学生写好作文的又一措施。1986年高二学生王兰宁(后考入兰州大学)的小论文荣获全省中学生小论文大赛二等奖。1995年,甘肃省举办全省中小学生“我需要地球,地球需要我”环保征文大奖赛,高二(2)班学生陈勉舟(后考入甘肃农业大学)的《关于地球的随想》荣获中学组全省一等奖,高二(1)班学生赵筱晗(后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的《人类生存的悲剧》荣获中学组全省三等奖。事后,陇南地区环保局在我校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全校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过好写作关,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研究这一重大课题。
(《甘肃教育》杂志,1999年第11期)
林区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值得注意
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白龙江林区的4所小学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其目的是希望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小学生做作业的必要性
被调查的教师、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对小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是必要的。95%的教师认为,对小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是非常必要的,认为没有必要的占1%,认为可有可无的占4%。
被调查的小学生中,喜欢课余时间做适量作业的占20%,不想做的占80%。这说明大多数小学生不愿做课余作业。
家长愿意教师给孩子布置适量课余作业的占92.5%,不愿意教师给孩子布置作业的占7.5%。大多数家长都希望教师给孩子布置适量的课余作业。
布置适量课余作业,对小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都是必要的。
二、目前小学生作业的现状
林区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书包越背越重,各种类型的配套练习名目繁多,作业越做越多。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做的作业越多,就越能提高学习质量。每门课都有作业,有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星期天作业,节假日作业等。每天的家庭作业,有18%的学生做1小时,72%的学生做2小时,8%的学生做4小时以上。
课堂作业能当堂完成的占50%,完不成的占50%。课余作业在学校能完成的占30%,完不成的占70%。小学6年级学生中,有5%的学生手指弯曲变形,25%的学生戴上了近视眼镜。这种状况,显然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减轻学生课余负担的措施
减轻林区小学生课余负担刻不容缓。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给小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是适合的。但大多数学生不愿做作业,这是一个矛盾。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适量的作业,这对巩固知识以及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大有益处的。而问题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应明令禁止编印各种类型的所谓配套练习,不布置课外或家庭作业。
教师不但要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并且还要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教师全面地、科学地布置适量的作业,则是减轻林区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
(《中国林业教育》,1996年第6期)
我为汉字鼓与呼
我国最早的汉字是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500年左右的历史。商代的甲骨文约有汉字4500个,汉代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收录汉字9553个,到了清代,张玉书编纂的《康熙字典》收录汉字个,而收录汉字最多的要数当代的《汉语大字典》,共有汉字多个。古代名着《诗经》使用不同的汉字2939个、《论语》1512个、《孟子》1959个、《韩非子》2680个,而《红楼梦》全书共计字,使用不同的汉字4462个。现代作家叶圣陶的《倪焕之》使用不同的汉字3039个、老舍的《骆驼祥子》2413个,曹禺的《雷雨》1681个、*选集(1~4卷)3002个。经过专家检测,常用汉字共计3500个,在文章中的覆盖率为98.5%以上。
人教版(1987年)初中语文第二册附录编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其中收录常用汉字2500个,次常用汉字1000个,它不但规定了常用汉字的字量,而且还说明了每个汉字的字形和字音。人教版(1990年)高中语文第一册附录编入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简化字总表说明》和第一、二、三表及附录。近年来,还把纠正错别字引入会考、中考和高考的机制之中,这些举措,对于巩固汉字教学成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然而,尽管国家一再公布汉字规范表,颁发有关正确使用汉字的文件,但在中学生当中,用字不规范的现状实在令人忧虑,如果不切实加以纠正,祖国的文字就会越用越混乱,势必误导信息,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一、目前的现状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横或少一横,都会造成错字。中学生写错字,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多写一点的,如:(轨)、(染)、(杂)、(吟)、(含)、(念)、(琴)、(贪)、(庄)、(脏)(庆)、(饶)、(尧)、(晓)、(写)、(纸)、(荒)、(望)、(恭)、(冤)、视)、(达)、(辟)等。
第二,少写一点的,如:(初)、(袄)、(袖)、(被)、(袜)、(或)、(发)、(拨)、(书)、(球)、(厌)、(压)、(莽)、(抵)、(诉)等。
第三,多写一横(或一撇)的,如:(长)、(张)、(吃)、(德)、(幻)、(考)、(试)、(式)、(丧)、(暖)、(武)、(县)、(幸)、(驿)、(泽)、(译)、(隔)、(复)等。
第四,少写一横(或一撇)的,如:(拜)、(湃)、(德)、(练)、汔(汽)、枊(柳)、(夏)、(直)、(值)、(具)等。
另外,就是音同、音近以及形似字造成的错别字。
社会用字十分混乱,如广告、招牌、商标以及商品说明书等,直接影响学校的语文教学。社会用字主要是随意简化,如:(答)、汫(沟)通、(购)买、囗(国)家、革(命)、玌(现)(在)、(检)讨、阰(阶)级、游(览)、美(丽)、力(量)、(使)者、(面)孔、氿(酒)、(满)意、围圤(墙)、(数)学、实(验)、(宣)传、(严)格、欢迊(迎)、电(影)、(道)路、发(展)、(愿)望、(整)齐、兰(篮)球、(原)来、彐(雪)花、雫(霞)光、兰(蓝)天、付(副)校长、一奌(点)儿、(重)复、(信)封、(等)到、(出)发、(第)一、大(寨)、比(赛)等。
(注:括号里的为正确汉字。)
报纸杂志以及电视屏幕中的错别字近年来有增无减。山西省一位名叫金梅的人,编了一本指导高考复习的书,名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归类解释与强练》,是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可能是盗用出版社名,全书有179个错别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全诗28个字,竟然错了4处:“梅子留(流)酸软(溅)齿虎(牙)”,“闲看儿童提(捉)柳花”。山西省编的《语文世界》(1997年第二期第44页)将杜甫的诗句“两(雨)脚如麻未断绝”印错了,《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写成了阿·托尔斯泰。这份《语文世界》封面印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管”字样,这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电视屏幕中的错别字,就更多了,如:狐(弧)步、涉列(猎)、沪(泸)、涌(踊)跃、欧(殴)打、跷(翘)首、家俱(具)、了(了)望、了(潦)草、楼堂管(馆)所、刘海栗(粟)、凭拦(栏)处、渊(源)远流长、园(圆)桌、侍候(侯)、圆午(舞)曲、零(凌)晨,等等。
二、探索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
学生书写错别字。从主观方面讲,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写错别字是个人的小事,与别人无关,多一笔,少一笔,无关紧要。不会写,一不问人,二不查字典,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态度不端正,不严肃。从客观方面讲,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打喷嚏,学生就感冒。”教师的举止投足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学校的科任教师,除语文教师外,其他教师板书时不注意汉字的正确书写形式,以致影响学生。语文教师一纠正错别字,学生就说,某某老师经常这么写,就你懂得多,真讨厌!作文中一些常用字写错了,反复纠正,学生总是改正不了,这与部分科任教师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
社会影响也不容忽视。社会一丈浪,学校千尺波。广告用字不规范,产品说明书多用繁体字,张贴的标语用字乱简化,店铺招牌用字随心所欲、狂草乱画,甚至机关单位的牌子上的名称也有错别字,如:xx县土地营(管)理局。所有这些,人们天天见,经常看,无形中就会影响学生正确使用汉字,这是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二。
报纸杂志、电视屏幕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如果经常出现错别字,不仅会误导信息,而且还会造成文字和事实的混乱,有损于电视台及国家出版物的形象,因为报纸杂志和电视屏幕上的错别字如同泼出去的水一样无法回收,这是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三。还可以举出一些,但主要有这三种情况,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纠正错别字的具体措施
毫无疑问,汉字作为辅助汉语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要正确发挥它的视读符号的职能,必须要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所有使用汉字的人,必须严格遵守这一统一的标准。纠正错别字,是为了提高汉字书写水平,让汉字的交际作用发挥得更好。要纠正中学生书写错别字的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练好基本功。在中学各学科中,突出语文的重要地位。要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从正确使用汉字入手。当然,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能丝毫放松。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掌握规范字形,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解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分为笔画、部件和整字三级。笔画是汉字构造的最小单位,要让学生学会计算每个字的笔画数,掌握笔顺规则。部件是汉字的基本构字单位,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要让学生学会对部件的逐层分解。整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合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要特别注意区分形近部件。只有分清形近部件,才能避免写错用错字。如:爪—瓜、易—、未—末、段—叚、臾—叟、—、礻—衤、阝(在左或在右)—卩(巳)、仓—仑、木—朩、干—千、艮—良、东—、冈—网、斤—斥、匀—勺、句—旬、己—已—巳、弋——戈等。有时候,构字部件相同,只是组合方式不同,就成为不同的字,如:叨—召、叭—只、加—另、吟—含、吧—邑、旭—旯、晾—景、枷—架,等等。对于常见的同音字也要引导学生加以仔细辨析。如:在—再、厂—场、象—向、坚—艰、绩—迹、克—刻、意—议、曲—屈、带—戴、应—映、已—以、决—绝、须—需、境—竟、代—待、拦—栏、烽—锋、启—起、坐—座、尊—遵,等等。
其次是学校各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教师课堂板书、课后批改作业时,必须正确书写汉字。要纠正学生中的错别字,先要纠正教师使用的不规范的汉字。作为语文教师当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当密切配合,大家齐抓共管,持之以恒,那么中学生书写错别字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最后是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法规条例,主要针对现代汉字的正确书写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必须遵照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制的《简化字总表》、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以及1965年*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中的规定,正确使用现代汉字。
总之,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必须提高中学生的语言文字修养。因此,要把纠正错别字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如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那样严肃对待,不断净化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制订用字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清除文字垃圾,维护汉字尊严,促进汉字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让汉字更好地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大
参加全国中语会语文专业委员会
举办的全国中学语文教师《三老杯》论文大赛三等奖,1997年12月有获奖证书。)
引导中学生正确阅读《红楼梦》
一、爱情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诗经》中的爱情诗章——为爱情的初级形态。
《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孔雀东南飞》——为爱情生死不渝。
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义无反顾;焦仲卿“自挂东南枝”,文学史上难得的为爱情而死的男性。
3.王实甫《西厢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张生与崔莺莺,才子佳人,一见钟情。
4.《红楼梦》——为爱情的高级形态。“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宝黛之间的爱情基础已不是两性间单纯的外貌吸引,而是林姑娘所说的——彼此为“知己”,即由共同的人生理想和志趣产生的心灵默契。
二、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生于贵族之家,是曹寅的孙子。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清努尔哈赤带兵侵占沈阳,明守将贺世贤、尤世功相继战死,曹雪芹的先祖曹世选做了满族的俘虏,他们全家分在多尔衮麾下,入了旗籍,为汉军正白旗包衣人。曹世选之子曹振颜随多尔衮入关征战二十余年,官至大同知府,两浙都转运盐使司运使。这是关系国库收入和民生的要职,又是肥缺。曹振颜长子曹玺曾做过顺治皇帝的侍卫,后以内工部郎中衔出任江宁织造官,负责供应宫廷所用衣料及祭祀、封诰、赏赐所用织物。曹玺长子曹寅,曹寅之子曹颙,三代相继为江宁织造官,前后共计六十余年,曹家为“功名奕世,富贵风流”的显赫之家。再加上曹玺之妻孙夫人(即曹寅的母亲)是玄烨的奶妈(即乳娘),曹寅小时候聪慧过人,跟玄烨一起“伴读”,关系十分亲密。曹寅后来又成为当时文学名流,其诗词戏曲,尤为着名。当时,明朝遗儒,大多集居南方,康熙密诏曹寅做好江南的统战工作,曹寅不负康熙的嘱咐,主要精力用于联系江南知识分子和汇报江南官场与民情动态。查《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就有200多名知识分子与曹寅有诗文应酬和官场交往。由于曹寅的统战工作搞得十分出色,多次受到康熙皇帝的夸奖,康熙皇帝与曹寅的关系超过了一般的君臣关系,所以整个康熙时期,曹家三代都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康熙南巡六次,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住在曹家,曹寅亲自迎驾,“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
早在康熙四十八年,曹寅之女被选入宫中,做了宝亲王的王妃,宝亲王成了乾隆皇帝之后,曹家也就挨上了皇亲国戚的边儿,《红楼梦》里写皇妃元春归省的情节,就是根据这件事而用艺术手法加工成的。
雍正朝,由于宫廷内部的矛盾,雍正皇帝大杀异己,曹雪芹之父曹被牵连,以亏损大量公款为罪名,南京的家被查抄。“少年妇女,亦令解衣”“宅一封而鸡豚大半饿死,人一出而亲戚不敢藏留”。曹氏全家被遣回北京,曹雪芹之父曹被扣押拿办。此时,曹雪芹大概十二三岁。
乾隆朝,庄亲王允禄(乾隆之叔)结党营私,允禄之子乘乾隆秋猎外出的机会,密谋行刺,这一阴谋被揭露后,曹家间接地卷入这一政治漩涡之中,被第二次抄家。从此,曹家彻底衰落,一蹶不振。曹雪芹结束“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他当时是十六七岁。从乾隆九年(1744)到二十一年(1756),曹雪芹苦心经营《红楼梦》。
成功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作家的身世生平和经历的种种特殊生活以及他们的遭遇。曹雪芹之所以能写出《红楼梦》,正是因为他有特殊的身世和经历。如果他没有特殊的生活经历,要写出这样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不可能的。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时,融入了自己的某些生活体验,寄托了自己的是非观念,所以在贾宝玉这个人物身上,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乾隆十九年(1754),《红楼梦》前八十回脂评(脂胭斋——即脂砚斋)手抄本便传开了!其后,曹雪芹还在不断写作,书的后半部分,基本上已经完成,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未能传抄行世,后来遗失了,这是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根据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和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某些暗示,后半部分初稿的大致内容是:林黛玉在处境越来越恶化的情况下,病情日益加重,终至“泪尽而逝”。元春再没能省亲,过早去世。探春远嫁海隅,一去不返。迎春嫁给孙绍祖后被时时“作贱”,一年后死去。史湘云与卫若兰结为夫妇,婚后生活较为美满,但好景不长。惜春出家为尼,“缁衣乞食”。妙玉沦落风尘,香菱被夏金桂害死,王熙凤恶迹败露,“短命”而亡。刘姥姥救了巧姐,巧姐与板儿结为夫妻。花袭人嫁给了蒋玉函,曾接济、照顾生活上处于绝境的宝玉夫妇。贾府经过抄没,一败涂地,许多人被逮入狱。贾宝玉被贾雨村诬告,称他在一首诗里议论了皇上,也一度入狱!茜雪、小红曾到“狱神庙慰宝玉”。宝玉一直思念林黛玉,他的爱情被毁灭了,家庭又败落了,生活陷入空前的困顿,他对所置身的那个社会绝望了,于是弃家为僧。
(八十回以后的故事情节参见1987年版36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结尾部分。)
另一种说法:
乾隆二十八年(1764),曹雪芹的爱子方儿(方儿六岁失去母亲)被痘疹夺去了生命,曹雪芹万分悲痛,每天要到小坟上瞻顾徘徊,伤心流泪,酒也喝得更凶了,虽有友人劝慰,也不能除去他心中的忧伤!曹雪芹秋天得病,这病日重一日,到除夕(1764年2月1日),便离开了人世,年仅四十。曹公死后,留下一位继配夫人芳卿和几束文稿,景况十分凄凉。芳卿打算在丈夫百日之后回南方去,烧百日纸那天,芳卿泪珠盈眶,悲痛不已!她说,人已去了,留下这些文稿又有何用?于是,就把曹公写的《红楼梦》后半部分的书稿全部带上,在坟前连同纸钱一起焚烧!这时,曹公的生前好友——高鹗的父亲也来祭奠。他一看,纸钱中还夹杂着文稿,就急忙用衣袖把火扑灭,可是,无情的火焰已经吞噬了文稿的大半,他脱下长衫,将剩下的残稿包裹好,拿到家中。他仔细看时,竟然是《红楼梦》后半部分的书稿,他反复琢磨想补充完整,可惜由于自己文字功底差,实在无能为力!后来儿子高鹗中了举人,用五年时间,将残缺部分补全了!但就文字而言,和前八十回相比,大为逊色!不过有几回,可能是高鹗父亲救下的部分,依然十分精彩,即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天恨,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但是,高鹗后四十回的续作,对宝黛爱情悲剧的主线写得合乎情理,使故事情节显得较为完整,就这一点,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三、欣赏《红楼梦》,先要反复阅读前五回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真事隐去)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贾语从言)
以神话传说“女娲补天”“木石前盟”开篇。
青埂峰下——顽石(宝玉)赤霞宫神瑛侍者
灵河岸上——仙草(黛玉)绛珠仙草
女娲炼石补天(《淮南子》)
(女娲补天,木石前盟。)
天原来不完整,女娲娘娘炼五彩石以补苍天。女娲补天之时,于大荒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已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但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姑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就是所谓的“还泪之说”!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交代贾府人物。
《红楼梦》总字,单字4462个。人物975个,其中男性495人,女性480人,与贾府有关的人物400多个,人物之多,令人难以尽述。详见《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贾史
王薛
各房专用奴仆
注:1.表中所列四大家族的奴仆仅是其中的大部分。
2.平儿是贾琏的妾,秋桐后来被贾赦送给贾琏为妾。香菱是薛蟠的妾。
荣府管家及奴仆
梨香院十二名女“戏子”
与贾府关系较密的人物
与贾府有关的寺庙
宁府管家及奴仆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黛玉出场:
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描写。
林黛玉来到贾府的原因(原籍姑苏,从扬州来):
黛玉生于破落的贵族世家,祖上袭过列侯。但到她父亲林如海,只能凭科举出身(探花,殿试第三名)当了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已故荣国公之孙女,当今史太君贾母之女。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父亲又不肯续室,她只好奉父之命,投靠贾府,依傍外祖母。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英莲出场)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宝钗出场)
展开小说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
(宁国荣国二公之后。)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
(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金陵史侯家,贾母的侄儿史鼎为忠靖侯。)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
(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王子腾为京营节度使,升任九省统制,后升任内阁大学士,出将入相,在回京赴任途中病故。)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
(紫微舍人薛公之后,世袭皇商,专门为朝廷、宫廷购置用物的商人。)
薛宝钗来贾府的原因:
薛宝钗进京待选才人(宫内女官,陪侍公主郡主读书,皇后以下分五等:1.贵妃;2.妃子;3.常在;4.赞善;5.才人。)薛宝钗出身于金陵书香世家。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知书达理。(她父亲在日,极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安慰母心,她便不以诗书为念,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代劳。)只因皇上崇尚诗礼,征采才能,在世宦名家之中,挑选才人、赞善,宝钗在母亲的陪伴下,由哥哥薛蟠护送,来京待选,因路途耽搁,未能赶上征选日期,只得暂住贾府。
当时薛宝钗十四五岁。
贾宝玉十三四岁。
林黛玉十二三岁。
史湘云十一二岁。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采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交代了人物的命运。
宝玉先看的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只看了晴雯和袭人。
1.晴雯
晴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是从小买来的,因生得乖巧,被赖大作为礼物献给了贾母。入住大观园后,贾母将晴雯给了宝玉,被撵出贾府后晴雯住在姑舅哥吴贵家(第七十六回)。最为精彩的描写是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撕扇,表现了晴雯的天真可人;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孔雀裘”,补裘,表现了晴雯的灵巧纯真。(贾母把俄罗斯国的贡品孔雀裘给了宝玉,宝玉不小心,手炉的火星迸出,孔雀裘被烧了一个洞,跑遍京城,名裁缝一不识货,二不敢接手。因感冒发烧在病痛中的晴雯,采用界线法,即纵横织补法,把它补好了!
晴雯死时只有十六岁,和宝玉相与共处五年零八个月。“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她不是死,而是被天帝诏到白帝宫中去管花,做花神,专管芙蓉花!第七十九回宝玉的祭晴雯词《芙蓉女儿诔》中有: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
其为体则冰雪不足喻其洁;
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
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风流灵巧)
最能表现晴雯性格的是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晴雯是“大观园”中第一美丽丫鬟,王夫人据此妄断“好好的宝玉叫这蹄子勾引坏了!”又因晴雯全无媚骨,从不献媚讨好谁,遂成恶奴王善保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她暗下谗言,诋毁中伤晴雯,正像晴雯判词中所说:“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因此,她成为抄检的首要目标。尽管在这之前,她受到王夫人的训斥、警告,明知自己已身处危境,但面对无理抄检,凭空诬陷,依然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反抗和蔑视:“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的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都倒出来”!给王善保家的一个“没趣”。一个凌然傲骨,敢怒敢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现在我们眼前。抄检的结果表明:晴雯清白无辜,正像她在生死离别之际对宝玉所说:“我虽然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样。”以晴雯的高洁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当的。在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中,王夫人又亲临大观园,将连遭迫害、重病在身、“四五日米水不曾粘牙,恹恹弱息”的晴雯,残忍地命人“从炕上拖下来”“架出去”,片刻不许停留,逐出了大观园。孤苦无依的晴雯,不久抱病而亡。宝玉愤恨不解地说:“我究竟不知道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晴雯是抄检大观园的主要牺牲者之一。“晴雯之死”,是我们有幸看到曹雪芹亲笔写下的一个悲剧*(仅次于“黛玉之死”,但黛玉之死非曹公亲笔!)。
抄检大观园的直接后果:
(1)逼死了晴雯、司棋。
(2)赶走了四儿、入画和所有唱戏的女孩子。
(3)促使惜春、芳官、蕊官、藕官等少女选择了葬送青春的出家之路。
(4)宝钗也因避嫌搬出了大观园。
大观园的欢乐美好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从此,故事情节急转直下,悲剧气氛越来越浓,贾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渐衰败,异兆悲音,接踵而至:
(1)海棠妖花(第九十四回)(怡红院中的海棠,从晴雯死后就枯萎了,本来三月开花,竟然十一月开花。)
(2)迎春误嫁(第七十九回嫁,一〇九回亡故)(迎春父亲贾赦使用孙绍祖的5000两银子,把迎春用顶账的方式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一年后被折磨致死,死时只有十七岁!)
(3)宝玉疯癫(第九十四回)(先丢玉,贾府用一万两银子悬赏找玉!)
(4)元妃薨逝(第九十五回)(死时只有四十三岁)
(5)黛玉魂归(第九十七回)
(6)贾府被抄(第一〇五回)
(7)鸳鸯殉主(第一一一回)
(8)惜春出家(第一一五回)(削发为尼,沿街乞讨。)
风雨飘摇,群芳凋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抄检大观园”是牵动全书的一个大转折,大波澜,预示着封建家族及封建社会无可挽回的崩溃结局。
2.袭人
(姓花,花袭人。哥哥花自芳。)
袭人判词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优伶——指蒋玉函。)
贾府丫鬟如云,堪称四大丫鬟的是:鸳鸯(姓金,其父金彩,在南京看房子。)——贾母的贴身丫鬟;袭人——宝玉的首席丫鬟;平儿——凤姐的心腹(从娘家陪嫁过来);还有晴雯。
贵妃娘娘省亲,将“省亲别墅”赐名“大观园”。
袭人,原名蕊珠,是老太太房中的丫鬟,贵妃娘娘传旨将大观园赏赐给宝玉及众姊妹居住。贾母说,园子大(见方三里半),人手少,怕宝玉害怕,让袭人及晴雯进园子伺候宝玉。《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有如下描写:
贵妃娘娘省亲回宫,想起“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自己巡幸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叫人进去,岂不寥落?况且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她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遂命夏太监传谕。夏太监奉娘娘之命,面谕贾政:“大观园不必封锁,命宝钗、黛玉等姊妹在园中居住,宝玉也随之进去读书。”宝玉听到这个消息,喜不自胜。正和贾母盘算,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一听顿时变了脸色,拉着贾母死也不去。贾母安慰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想是娘娘叫你进园子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是怕你在里头淘气。他说什么,你听着就是了。”宝玉一步挪不了三寸,慢慢蹭蹭来到王夫人家中。贾政一见宝玉站在眼前,神采飘逸,秀色夺人,不由把平日嫌恶之心,减去了八九分。半晌才嘱咐道:“娘娘吩咐,命你和姐妹们在园中读书,你要好生用心,再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着!”宝玉连连答应几个“是”。王夫人便拉宝玉在身边坐下,摸着他的脖颈道:“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没有?”宝玉说:“还有一丸。”王夫人说:“明早再取十丸来,每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服侍你吃了药再睡。”贾政问道:“谁叫袭人?”王夫人说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拘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起这样刁钻的名字?”王夫人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晓得这样的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得古人有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笔者注:陆游诗句,昼亦作“骤”),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意起的。”王夫人急忙向宝玉道:“你回去改了吧!”贾政道:“其实也不妨碍,不用改。只可见宝玉不务正业,专在这些浓词艳诗上做功夫。”说毕,断喝一声:“作孽的畜生,还不出去!”王夫人也忙道:“去吧!怕老太太等吃饭呢。”
袭人温顺驯服,甘做奴才,并设身处地为主人着想,唯恐不能恪尽职守。宝玉给他取名“袭人”,暗示她无处不在的温柔侵袭,也是生花妙笔之一。袭人得到了主子王夫人的赏识,被内定为宝玉的“姨娘”(即妾)。
再看以下两件事情:
(1)抄检大观园后,宝玉问袭人:“咱们私下里说的话太太都知道了,单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的不是?”
(2)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醒王夫人进宫请示贵妃娘娘。
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贾母的原则是:
(1)从小厮混在一起,脾气合得来的。
(2)模样儿周正,长得俊的。
(3)亲上加亲。
(4)门当户对。
(林如海过世后,贾琏奉命去扬州处理后事,带回来的林家财产,光白银就有三百万两,暂时存放在贾府。当时贾府表面上繁花似锦,实际上入不敷出,已经大量亏空。林家的这些财产让贾府挪用了。1修造大观园用去一百多万两。2元妃省亲用去一百多万两。从贾琏与王熙凤的谈话中得知。发放的月钱,只有黛玉的是从贾母处领取!)
贾母的意思再也明确不过了,那就是黛玉。再看以下两件事情:
(1)黛玉病了,贾母让鸳鸯每天给黛玉送参汤(贡品西洋参!)
(2)当二姑娘迎春的报丧讣文传来,贾母悲痛欲绝,恰当林姑娘病重,紫鹃拿着黛玉吐了血的手帕闯进去让贾母看时,贾母大吃一惊,说林丫头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从以上事情可以看出老太太对黛玉的疼爱。
我们再看王夫人与袭人的一段对话:宝玉已过五象(12+5=17),王夫人为宝玉的婚事闷闷不乐。有一天,袭人去找太太说:“自从宝玉搬出园子,又新增了几个丫鬟,她们有些轻狂,宝玉已经大了,如若万一有差错,这二爷的名声要紧,二爷的亲事应该趁早定下来!”太太说:“老太太已经定下了!”袭人问:“是谁?”王夫人道:“还有谁呢,老太太定了四条,我正为这事纳闷!”袭人说:“薛家大爷因打死人,被都察院衙门锁了去,革去了挂在户部的职名,这——不是说宝姑娘待选才人的事不成了吗?若是环哥、二姑娘的终身大事,讨老太太的示下,这宝玉的婚事非别人可比,何不请示娘娘!”王夫人道:“我的儿,你为何不早说!”袭人提醒了王夫人,于是王夫人便大妆进宫请示贵妃娘娘,娘娘传下旨意,赐宝玉与宝钗结成姻缘!
而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中:
皇上见贾政勤俭谨慎,放任江西粮道。贾政外任要走,宝玉狂颠,贾母找薛大妹妹,要借宝姑娘的金锁压邪,给宝兄弟冲喜,先是凤姐试探宝玉。王熙凤采用“掉包计”瞒天过海,让紫鹃陪侍奄奄一息的林黛玉,让雪雁陪侍新娘宝钗。(怕宝玉疑心,雪雁是黛玉的丫头,从扬州带来的。)
再看曹公笔下的黛玉之死(红学家研究的成果):
本来贾政外任江西粮道,要带宝玉一同前往,又听说北静王爷奉旨视边(西海沿子),贾政故叩请北静王爷带宝玉领略北海烽火,汉关狼烟!让宝玉锻炼锻炼,将来好为国效力。北静王爷向来喜欢宝玉,宝玉也十分乐意去!
宝玉走后,有一天鸳鸯给黛玉送参汤时对紫鹃说:“宝玉要娶亲了!”紫鹃忙问:“是谁?”鸳鸯就指着躺在病榻上的林姑娘说:“就是她——林姑娘!”并说这话只有老太太对我一个人说了,千万不要传给他人!她们的对话让林黛玉听见了!林姑娘一听,病似乎好了大半!有一天,宝钗来看她,她送走宝姑娘之后,让紫鹃去前面玩一会儿,想自己一个人坐在廊上静静心。突然听到雪雁急匆匆地跑过来对紫鹃说:(1)乱套了,乱套了,宝玉在边关遇到敌兵胡骑,被冲散了,生死不明!
(2)贵妃娘娘传下旨意,让宝玉和宝姑娘成亲!
(高鹗的续书中是傻大姐自言自语说出宝玉与宝钗成亲之事,让黛玉听见了!)
我们再看黛玉听到后的反应:如雷轰顶!
(1)口吐鲜血!
(2)焚稿断痴情。
林黛玉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在宝玉与宝钗拜天地时,黛玉泪尽,魂归离恨天!
宝玉再看到副册,香菱居情榜首位。
香菱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是在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她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有着不幸的悲惨命运。从五岁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了*。在情榜中香菱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脂砚斋对香菱有精辟的分析,他说:“细想香菱之为人,根基不让迎、探(迎春、探春),容貌不让凤、秦(凤姐、秦可卿),端庄不让纨、钗(李纨、宝钗),风流不让湘、黛(史湘云、林黛玉),贤惠不让平、袭(平儿、袭人)。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陪伴宝钗,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些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她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在第四十八回中,写她拜黛玉为师,在黛玉的精心指导下,进步很快。曹公写她学诗,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加强烈了。
那么香菱学诗,为什么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要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方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讲,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香菱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出来,进园的当晚就去找黛玉,对黛玉说:“我这一进来,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认为,学诗首先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有了这三个人的诗做底子,然后你再读其他人的作品。其次,黛玉认为,学诗就要学一流的。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除了杜甫,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七言律诗,杜甫的诗是最好的,恐怕要找出第二个都不能了,后来的李商隐也还可以。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唐代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后来白居易取代了王维的位置,如他的《长恨歌》《琵琶行》都是很好的。林黛玉的看法很对,要学就学一流的,学到一流的,自己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么自己只能成为二流三流的了。再次,黛玉认为,学诗要大胆创作,敢于想象。她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要有想象力才行。因为大胆的想象力可以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为之一新!黛玉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然后,黛玉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通过阅读,香菱悟出了一些道理,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来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王维《使至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本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又举王维《送邢桂州》中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说:“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她说:“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在黛玉的热情指导下,香菱学诗终于获得成功。从香菱学诗,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做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
(2)多拜良师,不耻下问。
(3)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宝玉最后看的是正册,依次是:
黛玉(1)
宝钗(2)
元春(3)
探春(4)
湘云(5)
妙玉(6)
迎春(7)
惜春(8)
王熙凤(9)
巧姐(10)
李纨(11)
秦可卿(12)
其次为歌曲。
四、正确理解宝黛爱情悲剧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而贾宝玉与林黛的爱情悲剧又是全书的主线,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描写最生动、表现最成功、意蕴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爱情故事。“郎才女貌”是我国古代戏曲、小说中常见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这种建筑在“怜才爱色”基础上的爱情,往往缺乏广泛深刻的思想内涵,而《红楼梦》中宝黛爱情却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现为生活理想及自我实现意义的志同道合,表现为不约而同地怀疑传统人生所规约的道路和终极目的。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两个叛逆者,在经历了彼此的猜疑、担心、试探、怄气之后,终于互明真心,心心相印了。
宝黛爱情经过三个阶段:即初恋——单纯;热恋——缠绵;成熟——专一。
林黛玉(丫鬟:雪雁 紫鹃 春纤)
林黛玉是大观园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女性之一。由于母亲早亡(不久父亲也去世),她投奔外祖母来到荣国府。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她不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当作自己的幸福,她过分地追求自己的尊严,竟然达到了折磨自己的程度。她对宝玉的爱情也浸透着这种追求的痛苦,不断猜疑、担心、试探、怄气,简直搅碎了她那颗本来就脆弱的心。我们不能责怪她的多愁善感,她的多愁善感里蕴含着一个少女对人性与爱情的执着追求。林黛玉最终是泪尽而逝,她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薛宝钗(丫鬟:莺儿 文杏)
薛宝钗艳丽妩媚,生于金陵皇商世家。由于父亲早逝,哥哥不成材,从小就承担起帮助母亲料理家计的责任。较早地融入并适应了成人社会。她工于心计却显得温柔敦厚,心思缜密却表现得豁然大度。贾母让她点戏,她挑老人喜欢的热闹戏文,博得贾母欢心;薛蟠带回南方特产,她挨门儿送到,不露出谁厚谁薄,连赵姨娘也衷心感激;甚至怀疑她“有心藏奸”的林黛玉后来也把她认作知己。按照封建道德标准来审度,宝姑娘几乎挑不出什么缺点,而且博学有识,是理想的内当家人选,所以当凤姐暂时谢事时,贾府的仲裁者便让她协助李宫裁、贾探春共同理政,表现了他们对这位未来“宝二奶奶”的认可。后来她果然名正言顺地取得了“宝二奶奶”的地位,但是她没有得到宝玉真心诚意的爱情。她的美貌温柔贤淑打动不了封建家族的叛逆者贾宝玉,贾宝玉也不能成为她所期望的“读书明理,安邦治国”的良人。最后宝玉抛下她遁入空门,她也成了封建包办婚姻的殉葬品。
史湘云(丫鬟:翠缕)
史湘云判词: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出身金陵侯门,是贾母娘家的孙女儿,与宝玉是隔房表兄妹。但她出生时家道衰落,不久便父母双亡,寄养在叔婶门下,她是一个具有自卑感的豁达孤儿。她生性开朗,爽直豪放,文思敏捷,憨态可掬。划拳时碰得手碗上的镯子叮当响,喝酒醉卧在芍药裀上任落花撒得满身满头,听到大观园起诗社,便急得什么似的,连她的咬舌子“爱哥哥”(由于咬舌,将“二”叫成“爱”)也叫得那么有趣。她也曾劝宝玉去结交士大夫,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有口无心。跟圆滑世故的宝姑娘和多愁善感的林姑娘比起来,史湘云更让人感到亲切。在潜意识中,她总忘不了自己是个孤儿。史湘云阵发性自卑爆发最厉害的一次(第二十二回),贾府为宝钗过第一个生日(到贾府的第一个生日)时,贾母出资二十两,贾母喜欢小旦小丑,宝钗点了一出《山门》(“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凤姐说:“这龄官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看看像谁?”宝钗内心知道,却点头不说;宝玉也点了点头儿不敢说。湘云便接口道:“我知道,是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让她不要说。湘云竟然气得要回家,“不再在这里受气”。她具有的孤儿的典型心态有时会不经意间暴露出来,比如一直和宝姑娘住的她,在宝姑娘搬出大观园后并不去找迎、探、惜三春,而是搬到了黛玉的潇湘馆中,就是最明显的表现。中秋夜赏月讲故事(第七十六回),湘云与黛玉没心听,她们便来到了凹晶馆,坐在竹墩子上。湘云劝黛玉要保重身体,并说你我都是“寄人篱下的”。凹晶馆的美丽夜色吸引了她们,于是就吟诗联句,其中最为精彩的两句是:
“寒塘渡鹤影”(湘云)
“冷月葬花魂”(黛玉)
后来湘云嫁得了一个如意郎君,婚后生活幸福美满,但不久丈夫病故,她被卖到船上当歌伎,晚景十分凄凉。
“丽人”简表
注:“才学”见《红楼梦》第三十七、三十八回。
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都是宝玉的表姐妹,她们既有倾国倾城之貌,又有慧心灵气之才华,与宝玉结成婚姻都是“亲上加亲”“门当户对”,她们三人都有资格成为宝玉的婚姻对象。
贾宝玉最初对爱情游移不定,向来是“心里有林妹妹,但见了宝姐姐,就把林妹妹忘了”。宝玉爱黛玉,但遇着温柔丰腴的宝姐姐和爽朗洒脱的史湘云,他又炫目动情,感情确乎不定。由于宝钗和史湘云的存在,他“进退两难”,确实有过迷惘,但经过艰难的抉择,最后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心上人!宝钗经常规劝宝玉追求功名利禄,治国安邦,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呼喊;湘云也曾劝说宝玉要热心仕途,结交官宦,谈论经济学问,但她有口无心。但是林姑娘,从来不说仕途经济这些“混账话”,要是林姑娘说这些,“我早就和她生分了”!可是宝黛二人的感情,首先是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为基础,其次是彼此互相尊重,互为“知己”。《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诉肺腑”中,宝玉终于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诉肺腑”是宝黛爱情成熟的标志。
总之,宝黛爱情不仅仅是两性间单纯的外貌吸引,而是共同的人生理想和志趣演绎的心灵默契。
我们欣赏《红楼梦》,要紧紧抓住前五回,充分认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和封建家族内部尔虞我诈的争斗以及封建伦理道理、礼制法规的虚伪。由于作者具有特殊的家庭出身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因此在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的艺术形象时,寄托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争取男女平等和婚姻自主的民主主义思想,这一民主性的内容,在当时起到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进步作用。书中有一些封建贵族骄奢淫逸生活的描写,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要加以批判,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经典作品。曹雪芹把众多的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把宝黛爱情描写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切,那么深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成了不朽的艺术典型。
在情节结构上,《红楼梦》宏大而又完整,使众多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故事情节的推移具有整体性。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事件,都写得那么逼真动人,写得那么细致入微,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在语言上,它代表了我国小说语言的艺术高峰。作者用三言两语就能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叙述语言十分精当,诗词曲赋与叙事融为一体,达到了高度统一。
总之,《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但又超越生活。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具有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我们要充分体会曹雪芹笔底的波澜,笔端的风云!借鉴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编织和语言艺术运用等方面的高超技巧,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
2007年4月13日于电教室
《红楼梦》专题讲座
语文的归类复习
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好语文,参加高考?这些年来,我是着重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基础知识的归类复习。总复习一开始,就将考纲中规定的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分门别类,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性认识。语文基础知识包括现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在复习每一部分基础知识时,都编有相应的练习题与之配合。
第二,基本篇目的归类复习。复习考纲中规定的基本课文,意在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高中课本中的基本课文,按照文体归类。如记叙文,着重复习记叙文段落的划分,中心思想的归纳;议论文,着重复习议论文的基本要素、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着重复习说明文的主要特点和说明方法;文言文,着重复习文言文的断句标点,直译、意译和今译的基本方法以及领会文章的主要观点等。
第三,综合测试。这个阶段包括两项内容。其一,结合高中语文课本,编六套练习题,每册一套,进行测试评估。其二,综合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出十套题进行测试,每套题还配有不同类型的作文练习题。测试后,进行试卷分析,对于薄弱环节重点反复练习。
(《陇南报》,1991年6月19日)
教材教法
我用比较法教宋词二首
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的明星。《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中语文第六册)能较好地体现这两位豪放派大师的艺术风格。
首先从思想性方面来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漫游赤壁时写的千古绝唱。他深感年岁渐高,功业未就,借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为国建功立业的壮举,来抒发自己抱负不能实现的忧愤心情。但由于作者宦海沉浮,仕途坎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无法解脱,因而在词的结尾处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情调较为低沉。而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所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现了作者坚决主张抗金的正确思想,同时反对韩侂胄轻敌冒进的错误做法,展示出作者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辛词能集中表现抗金报国这一重大主题,把词的思想性提高到了爱国主义的高度。从二位词人所处的时代看,辛词的思想性要比苏词更高一些。
其次从词的意境方面来比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描绘赤壁壮丽的景色,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古代英雄人物。作者写周瑜的“雄姿英发”,潇洒文雅,指挥若定,则是用来表达自己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写孙权,是希望南宋王朝要有孙权的胆略,来抵抗入侵者;写刘裕,是希望南宋当权者要有刘裕那样的雄心,来收复中原;写廉颇,意在表明自己虽已年近古稀,但壮志不减当年,仍有效命疆场,杀敌报国的雄心。
再次从词的风格方面来比较。苏词,豪放中略带感伤色彩;辛词,豪放中带有悲壮气氛。苏轼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已经四十七岁,当他想到周瑜在二十多岁时就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自己却未有建树,反而被贬谪黄州,相比之下,不禁感伤不已。面对壮丽的江山,英雄的业绩激发起他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也加深了他的矛盾心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貌似超脱,实际上表现出作者的无可奈何,从而给这首词染上了感伤色彩。而辛弃疾南归后,坚决主张抗战,屡遭主和派的排斥和打击,他把忧国忧民的满腔悲愤化作悲壮的歌唱,通过登临怀古来抒发对现实政治的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斗英姿;看如今,“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爱国情怀,形成了辛词特有的慷慨激昂的悲壮美。
最后从词的语言方面来比较。在语言上苏轼和辛弃疾都善于用典,他们的词都具有清新自然的语言特色。苏词在“大江东去”的浩歌声中,语言显得淳朴自然;辛词在“千古江山”的歌唱中,用典较多,前人有“掉书袋”之说。然而用典过多,使词难免晦涩难懂,韵味也就相对减少了许多。
总之,苏辛二位词人是宋代词坛上的革新旗手,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辛弃疾则是继承者,他们对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比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欣赏宋词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月刊》,1997年第9期)
《浙江教育学院》主办,全国中等教学核心期刊。
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试谈《多收了三五斗》与《春蚕》的异同
三十年代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疯狂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致使中国农村经济完全陷于破产。在描写农村“丰收成灾”的短篇小说中,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和茅盾的《春蚕》颇具代表性。这两篇优秀的作品都以夺取丰收为艺术构思的重点。
首先,《多收了三五斗》着重描写丰收之后,通过“米行粜米”“街市购货”“船上议论”三个群众性场面,揭示了丰收成灾的根源和农民反抗思想的萌芽过程。而《春蚕》着力描写老通宝一家及全村的蚕事活动,重点放在夺取丰收的辛苦上。老通宝一家忍饥熬夜,竭尽全力为之奋斗,希望丰收,而最后希望破灭,丰收成灾,说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走传统的勤俭发家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其次,《多收了三五斗》刻画的是“旧毡帽朋友”的艺术群像。没有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故事没有完整的情节,通过简练的笔墨和传神的语言,把一群旧毡帽朋友的音容笑貌和感情波澜,表现得非常逼真。而《春蚕》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较多,故事情节完整,以典型的环境、真实的细节和细致的心理描写,主要塑造了勤劳、善良而又迷信、固执的老一代农民老通宝和勤劳热情、乐于助人、富有朝气的新一代青年农民阿多的形象。人物形象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再次,《多收了三五斗》的结尾别致有力。以报载地主、资本家的嚷嚷和农民的各种悲惨处境相对照,讽刺效果强烈。而《春蚕》的结局简明利落,丰收的希望、期待、紧张不安的心理表现得细腻,这就和丰收成灾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产生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
最后,《多收了三五斗》的结构别具一格。以一群“旧毡帽朋友”一天的活动为线索,围绕粜米这一中心事件,描写了三个场面,展现出农民从希望到愤懑的思想变化过程。而《春蚕》的结构中,蚕农的“希望”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各章的情节随着“希望”的变化而起伏跌宕,曲折有致。
(《少年文史报》,1988年6月16日)
浓墨淡彩风姿各异
——《荷花淀》和《党员登记表》比较谈
孙犁的《荷花淀》(高中语文第二册)和峻青的《党员登记表》(高中语文第五册)都是描写革命战争年代生活的作品,可是这两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却有很大差异,《荷花淀》清新、隽永,《党员登记表》粗犷、悲壮。
在题材选择上,《荷花淀》没有正面渲染斗争的严酷,着重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普通人的气质以及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思想情绪。《党员登记表》则是正面描写流血牺牲,着重表现斗争的残酷性。
在情节结构上,《荷花淀》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却以轻松明快的笔调,围绕人物性格的塑造布局谋篇。夫妻话别的深沉,敌我遭遇的紧张,打扫战场的热烈,构成了和谐的节奏美。既蕴藏着生活的诗意,又有散文的韵味,像白洋淀的荷花一样,以它醉人的清香吸引读者。
《党员登记表》以完整的故事情节,雄浑、悲壮的场面搏动读者的心弦。黄淑英的英雄形象,是通过“党员登记表”这条线索,围绕“寻表”“藏表”“传表”“交表”和“读表”表现出来的。她用年轻的生命,为党保存了革命火种。就义前,我们看到的是她那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全篇洋溢着慷慨激昂的气氛。
在人物塑造上,《荷花淀》用抒情的方式,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动作与对话,表现人物优美纯真的感情世界。当水生嫂听到丈夫明天要到部队去时,编席的手指竟然震动了一下,被眉苇子划破了。但她随即“将手指放到嘴里吮了一下”。正是这个细微传神的动作,把她不忍心与丈夫离别,但又能克制自己的复杂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从“夫妻话别”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生嫂内心的柔情与性格上的刚毅。水生嫂的内心世界,跃动着的不只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还有抗日根据地妇女特有的时代风采。在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身上,那至真至切的人情美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令人衷心敬佩。
《党员登记表》着重塑造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形象。黄淑英刚出场时“变得多么可怕的面貌”;对老赵被捕时神秘暗示的思索分析,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判断时的神态;就义前对妈妈的微笑以及就义时铿锵有力的话语,给人昂扬豪壮之感。黄淑英宁死不屈的斗争姿影,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使人经久难忘。
在景物描写上,《荷花淀》通过秀丽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做到了情景相融。作品开头,水生嫂“月下编席”,描绘了一派和平恬静的水乡风光。正在编席的水生嫂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又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的一位圣洁仙女,与皓洁的明月,徐徐的清风,薄薄的雾霭和袭人的荷香浑然一体,构成了梦幻般的世界。作者还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正午的荷花淀:天,万里无云;水,像无边跳荡的水银,那“迎着阳光舒展开的无边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就像“铜墙铁壁”一样,而“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竟幻化出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的奇妙形象。战斗的场地,本应该是森严可怕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情趣,好像荷花和人一样严阵以待!
《党员登记表》的景物描写,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形成提供了最恰当的环境和气氛。作品开头对暴风雪的描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而且烘托了斗争环境的严酷,有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黄淑英就义前的景物,则是银妆世界,一片雪白,不仅预示着冰消雪融,春暖花开的光明前景,而且烘托了黄淑英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美好心灵。胜利到来时,南风阵阵吹拂,河水泛起涟漪,山野间一片嫩绿,则更加烘托出了胜利的欢乐气氛。
(《少年文史报》,1990年6月18日)
《果树园》与《分马》比较谈
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文艺座谈会,*在会上作了着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报告。会后,丁玲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创作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认真深入生活,写成了《暴风骤雨》,这两部长篇小说都是以解放区的土改运动为题材的。1948年出版后,震动了文坛,并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
标题含义“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精神、格调与色彩。这两部小说的标题,形象地概括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党的阳光照亮了桑干河两岸的广大农村,伟大的土改运动使农民获得了翻身解放。《暴风骤雨》——党领导的土改运动,其势如暴风骤雨,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描写内容《果树园》节选自《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了暖水屯翻身农民在李子俊的果园里摘果子的喜悦心情以及地主对农民翻身的仇恨。《分马》节选自《暴风骤雨》,通过元茂屯农民“分马”和“换马”的具体事件的描写,表现出了农民翻身的欢欣,反映出他们自身思想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和在这种矛盾斗争中先进农民的成长。《果树园》和《分马》是这两部优秀作品中最精彩的片断,既能独立成篇,又能分别体现这两部小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景物描写与场面描写《果树园》用蕴含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的叙述性语言来描写景物,抒*彩浓郁。“果园晨色”一节,自然环境的明快色彩与人物翻身做主的心情十分协调,富有诗情画意,做到了情景交融。而《分马》,则以分马为中心事件,以郭全海为中心人物,主要描写了“分马”与“换马”两个热烈生动的场面,人物形象具体,有声有色。
心理描写与细节描写《果树园》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波澜。如通过李子俊女人外柔内狠的性格特征的描写,揭示了地主阶级被推翻后采取种种伪装手段来掩饰对农民仇视的心理。《分马》则善于渲染气氛,作者描写了两个细节:一个是老孙头骑马摔跤,另一个是李毛驴要驴不要马。通过绘声绘色的细节描写,把翻身农民欢快热烈的气氛渲染得真切动人。
对比手法与人物形象《果树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容量。如景物对比,以果园的静与动,近与远,反映了果树园景色的千变万化,充满生机。景与人的对比,将果树园明丽的景色与李子俊女人的阴暗心理做对比。人与人的对比,翻身农民扬眉吐气与地主婆的咬牙切齿做对比。人物自身的对比,过去的李宝堂沉默寡言,而现在的李宝堂爱说爱笑;李子俊女人表面的平和和怯弱与内心的阴险狡猾。《分马》则着力刻画了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郭全海的精明能干,大公无私。老孙头淳朴、诙谐,爱说大话而又胆子小,对人热情而又私心颇重。这些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语言风格《果树园》的语言民族化、大众化,简练而精细,明晰而畅达,语言风格成熟。《分马》吸取了东北农民的口语,泥土气息浓厚,富有地方色彩。
(《少年文史报》,1998年8月25日)
小议《我的老师》与《藤野先生》
魏巍于1956年9月写的《我的老师》,是回忆他1928—1930年在郑州城东门外一所平民小学读书时的蔡芸芝老师的。鲁迅先生于1926年10月写的《藤野先生》是回忆他1904—1906年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藤野严九郎的。
在魏巍心目中,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的人。作者通过对她的深切怀念,阐述了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鲁迅心中的藤野先生,是一位正直、热忱的人。作者通过对他深沉的怀念,赞颂了藤野先生生活俭朴、严于治学、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德。
这两篇题材相同的回忆性散文,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寓深意于平凡之中,使老师的形象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我的老师》中,“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蔡老师举起教鞭却又轻轻落下,揭示了蔡老师内心的美,说明了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把她爱孩子的神态表现得十分逼真。《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对“我”耐心辅导,订正“我”抄的讲义,当“我拿下来打开看时……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纠正“我”画的心血管图,“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这些细节,体现了他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美德。
(《少年文史报》,1990年8月13日)
两篇《海燕》的比较阅读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编选了高尔基的《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我们对这两篇作品比较阅读,不仅能加深理解作品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兴趣。
两篇课文虽同名,但由于作家所处的环境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抒发的情感不同,因而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和表现形式。
时代背景 高尔基的《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风起云涌,动摇了沙皇的残酷统治,高尔基结合当时革命斗争的形势,写下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的末尾一章。而郑振铎的《海燕》写于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中国,郑振铎被迫离开祖国,远走欧洲,航行海上,看到自由飞翔的海燕,勾起了他的绵绵乡愁。于是便写下了《海燕》一文。
表现手法 高尔基的《海燕》用散文的形式来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既有诗的意境,又有诗的节奏和诗的旋律。并且运用象征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光辉形象,鼓舞人们迎接革命风暴的到来。而郑振铎的《海燕》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状物抒情,来抒发爱恋故国故土的深厚感情。
结构安排 高尔基的《海燕》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描绘了三幅画面。第一幅是暴风雨将要来临的景象。如海鸥、海鸭、企鹅的*、飞蹿、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幅是暴风雨越来越迫近的景象。写海浪与狂风搏斗的场面,以壮阔的背景来衬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幅是暴风雨就要到来的景象。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来烘托海燕那号召战斗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海燕的光辉形象,通过这三幅画面,得到了逐步完整。而郑振铎的《海燕》同样描绘了三幅图画。第一幅是春雨飞燕图。在微风细雨中,花草树木烂漫无比,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翔着。第二幅是阳春飞燕图。小燕子在“旷亮无比的天空”斜飞。第三幅是海上飞燕图。海燕在“皎洁无比的蔚蓝”的天空和“皎洁无比的蔚蓝”的海上斜掠。第一、二幅描绘的是家乡的燕子,第三幅描绘的是海燕。画面色调明朗清新,背景辽远开阔。把燕子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刻画其不同的情态,海上燕亦是故乡燕,故乡燕活泼可爱,海上燕英勇无比。既有粗线条的勾勒,又有精雕细刻的描绘,三幅画面联成一体,构成了寓意丰厚而又飘逸隽永的意境。
语言特色 高尔基的《海燕》,文笔粗犷,语言刚劲,听来悦耳,读来顺口,音韵和谐,感情激越澎湃,海燕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逼真。而郑振铎的《海燕》,文笔细腻,语言优美,燕子的形象,写得精彩传神,背景色彩绚丽,感情深沉,热烈的爱恋祖国、爱恋故土的深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少年文史报》,1991年7月24日)
诗文鉴赏
陇南山水少陵诗
——读杜甫的《万古仇池穴》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关内大旱,杜甫抛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官职,举家迁徙。当时陇南也在闹饥荒,他在荒山寒峡之间跋涉,过着负薪采栗的艰苦生活。杜甫在秦州期间,写下了许多歌咏当地山川风物的壮丽诗篇,《万古仇池穴》便是其中的一首。
万古仇池穴,
潜通小有天。
神鱼今不见,
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
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
送老白云边。
首联“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含蕴却极为丰富。仇池,即仇池山,又因山上有平地百顷,也叫百顷山。山形如复壶,四面陡绝,盘道可登。山上有池,池水可以煮盐。“小有天”,山西阳城西南王屋山洞,周围甚广,道家号称其为“小有清虚之天”,为所谓三十六洞天之一,简称“小有天”。把“仇池”比作“小有天”,可见此地环境幽静。这两句写出了仇池穴年代的久远和迷人的景色。
第二联“神鱼今不见,福地语真传”。表达了诗人对仇池的喜爱。相传仇池穴出神鱼,食之可以成仙。现在仇池穴的神鱼已经见不到了,但这“福地”动人的故事还真实地流传着。
第三联“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这两句写出了仇池山的地理位置和十九眼泉水。幽居此地,既有百顷良田,又有潺潺泉流,可以引水灌田,不为大旱所迫驱,确实是一个养老送终的好地方!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由第三联自然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何时能在仇池山盖上一座茅屋,度过自己的晚年呢?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久聚心中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不但使结尾余意不尽,而且与诗之开头相呼应。
总之,全诗转折过渡自然,千古胜景配上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得水*融;语言明白如话,清新朴素;诗人通过歌咏仇池,寄寓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少年文史报》,1988年2月8日)
青泥古道怀诗圣
——读杜甫《泥功山》诗
青泥岭,在陇南徽县南,为唐代入蜀要道。此地峰峦万仞,高插云天;时云时雨,变幻莫测;道路泥泞,曲折回旋。因行人过岭常常陷入泥潭中,所以叫做青泥岭,又名泥功山。“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对青泥岭的描绘。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杜甫携带妻子儿女从同谷(今陇南成县)赴四川时,对青泥岭也做了绘声绘色的描写,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泥功山》:
朝行青泥上,
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时,
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远,
乃将汩没同。
白马为铁骊,
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
死鹿力所穷。
寄语北来人,
后来莫匆匆。
这首诗,既没有惊人之语,也没有奇险之笔,诗人用通俗的语言真实地抒写了自己过青泥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意思是早晨行走在青泥岭上,傍晚还在青泥岭行走,青泥岭多么漫长!“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一时”,出自《国语·周语上》,即“一季”。“版筑”,筑墙用两板夹,置土其中,用杵筑之,叫做版筑。“人功”,也作“人工”,即人力,晋陶渊明饮酒诗之十五有“贫居乏人工”句。“劳人功”,即使人力疲劳。以上四句写出了青泥岭峰路萦回和泥泞路滑以及陇南山民特有的筑墙习俗。
“不畏道途远,乃将汩没同。”这两句抒写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为了新的生活希望,不怕路途遥远,也不怕沦陷在泥浆之中。以下两句,通过“白马”与“铁骊”,“小儿”和“老翁”的鲜明对照,写出了青泥岭的难走。“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意思是那白马被泥浆所污,染成青黑色;走路轻捷的小孩子在青泥岭就像老头子一样步履蹒跚。行文至此,诗人笔锋一转,用行动敏捷的猿猴和奔鹿过青泥岭的情景来衬托人行其上的艰难。“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透”,犹跳。出自《南史·后妃传》:“妃知不免,乃透井死。”那猿猴想跳过悬崖,反而跌落在泥浆之中,那奔鹿因为力气耗尽而死在泥浆里。猿哀啼,使人耳不忍闻;鹿惨死,令人目不忍睹!这是多么凄惨的场景啊!
“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诗的最后两句是杜老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喊,反复咏唱,字字情真,诗的主题也由此而升华。
总之,全诗立足生活真实,由己及人,自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迹。
今天,我们重读《泥功山》,缅怀诗圣,沉思良久:千年蜀道已成为坦途,而世居青泥岭下的陇南人,正在寻找一条光明的路!
(《少年文史报》,1988年3月31日)
古镇龙门觅诗魂
——杜甫《龙门镇》浅说
安史之乱的第四年(公元759年),杜甫弃官西行,过着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他携带全家,夜宿晓行,风尘仆仆,从秦州赶到同谷(今成县)龙门镇。诗人看到了龙门连峰接天的险绝,听到了远戍士卒思乡的哀泣,把心中深沉的忧虑,悲怆的情感,抒发于笔端,吟成《龙门镇》一诗,表达自己爱国忧民的心声。
细泉兼轻冰,
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
迫此短景急。
石门云雪隘,
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
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
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
山寒夜中泣。
开首四句描写旅途的艰辛和栈道的惊险。“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轻冰”,即薄冰。“短景”,即日影。杜甫一家沿着低洼的谷河辗转跋涉,冬日的栈道已凝结了一层薄冰,再加上山泉淙淙溅泻,滑湿难走,暮霭沉沉,他们不辞辛苦来到了峰峦密集的龙门古镇。
“石门云雪隘,古镇峰峦集”。“石门”,指龙门。“古镇”,指龙门镇。古镇龙门,四山旋拱,奇峰并峙,峥嵘崔嵬;云烟缭绕,白雪皑皑,形势险要。这两句描绘龙门奇险,为下文定下了一个凄凉惨淡的基调。“白刃”,利刀。暮色苍茫中,军营门前的旌旗暗淡无色;风雨侵蚀后,士卒手中的刀枪冷涩不利。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把河西、陇右的军队调出平叛,吐蕃趁西北边防空虚,一举占据了廓州(今青海化隆)、岷州(今甘肃岷县)等地。唐王朝防不胜防,想凭借龙门天险,驻兵设防,来阻挡吐蕃从岷州内侵。可是,防兵军容不雄壮,刀枪又钝涩,怎能抵御吐蕃的进犯?这两句,暗含着杜甫对骄奢淫逸的统治者的批判。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胡马”,安史叛军多为胡人,故称“胡马”。“成皋”,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这里泛指河南西部一带。这两句是说,朝廷在龙门驻防,距离安史叛军遥远,防兵于此有何用处?安史之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由繁盛走向衰落。杜甫经历了安史战乱,目睹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惨相,他渴望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主张应该集中兵力平叛。然而,杜甫当时未能看到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唐王朝顾此失彼,已经到了无能为力的地步。
诗的卒章两句,是对“远戍人”的同情。“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远戍人”,指守在龙门镇的士卒。爱国心,忧民情,致使诗人的心情难以平静,无法成眠。夜半,在万籁俱寂的寒山中,隐约听到思乡士卒的悲泣声。
全诗用朴素精纯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愤懑,反映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体现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沉痛心情。
(《陇南报》,1988年4月29日)
溪壑为我回春姿
——杜甫《同谷七歌》之六浅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寓居同谷(今陇南成县),全家人贫病交迫,冻饿难忍。年近半百的诗人,整日跟随着饲养猕猴的狙公,跋涉于深山密林中,拣拾橡栗来充饥。在这样困窘的日子里,诗人并没有停止歌唱,而是将自己对大自然独到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熔铸在他的诗中,《同谷七歌》之六,便是其中之一。
南有龙兮在山湫,
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
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
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
溪壑为我回春姿。
开首两句:“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湫”,深潭。同谷县南七里有龙峡,峡旁有潭,名叫万丈潭,相传有龙自潭中飞腾而出。这两句是说,同谷县南的山中有蛟龙,藏在万丈深潭,四周林木丛集,枝条向下弯曲,垂到水面上。诗人首先交代了蛟龙生活的具体环境,为下文写蛇埋下了伏笔。
中间四句:“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蛰”,动物冬眠。蝮蛇,别名“草上飞”,头呈三角形,颈细,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圆斑,腹灰褐,生有黑色斑点。你看,树叶黄了,纷纷飘落下来,那蛟龙正在蛰伏,而蝮蛇却从潭东而来,漫游在平静的水面上。奇怪的是“我”来到潭边,它竟敢出来,“我”想立即拔出宝剑斩了它,但又罢休了!为何没有斩蛇?笔者认为:诗人看到蛇,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始制文字,首作八卦,教人耕种、捕鱼、驯养家畜“以充庖厨”,发明琴瑟弹奏之音乐,制定婚姻嫁娶之制度的万世文明的始祖伏义,不也是人面“蛇身”吗?蛇,小龙也。俗称蛇为“龙亲”。诗人虽然忍饥挨饿,奔走于穷山荒谷,但在万物凋零之时,看到“神蛇”,不也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吗?诗人的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结尾两句,曲尽意明。“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歌思”,即歌意。“回春姿”,回放春光,带有春意的样子。诗人唱完了曲折舒缓的第六支歌,顿觉神清气爽,犹如春回大地,沉浸在绿色的梦幻里,好像山溪、谷壑为他舞弄着春姿!
细斟慢酌这首诗,“看似平常实奇崛”。诗人仔细观察事物,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将深潭蛟龙,山林溪壑,龙蛰蛇游,高度地统一起来,表达了诗人在干戈乱离之中,向往和平宁静生活的喜悦心情。
(《少年文史报》,1989年7月24日)
山圆细路高
——杜甫的《山寺》赏析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弃官西行,寓居幽僻的东柯谷(今天水县南五十里)其侄杜佐的草堂,游览麦积山,写下了《山寺》一诗,出色地描绘了麦积山的优美景色:
野寺残僧少,
山圆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
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
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
百里见秋毫。
首联:“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野寺”,即山寺,指麦积山石窟。“山圆”,麦积山的形状如圆形的麦垛。“细路高”,麦积山高出地面一百四十多米,有小道由山下曲折盘旋而上,故曰“细路高”。诗人先写眼前近景:麦积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写野眺远景:麦积山的形状和曲折盘旋的小道。由近及远,天然工巧,十分精绝。
颔联:“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麝香”,鸟名,即麝香鸟。“石竹”,草名,叶似小竹叶而细窄,也有节,开红白小花如钱,常植于庭院以供观赏。“鹦鹉”,鸟名,因其舌柔软,经训练能效仿人发音。成语有“鹦鹉学舌”。“金桃”,即黄桃。秋季成熟,大如鹅卵,皮薄肉甜。你看,那麝香也许是啼叫困乏了,正在石竹丛中闭上眼睛睡觉;色彩美丽的鹦鹉呢?它在桃树上津津有味地啄食那黄澄澄的蜜桃。一个“眠”,写出了麝香鸟的疲倦;一个“啄”,写出了鹦鹉的贪馋。此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色彩明丽。虽值秋季,但字里行间跃动着春天的旋律,给人心理上一种愉悦的美感。
颈联:“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乱水”,麦积山下水流纵横。游人登上麦积山,要通过山峡上纵横流淌的涓涓溪流。“悬崖”句,仇兆鳌引《玉堂闲话》云:“麦积山,梯空架险而上,其间千房万室,悬空蹑虚,即‘悬崖置屋牢’也。”这两句写出了麦积山的险峻和诗人的兴致。
尾联:“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上方”,即地势最高之处。这里指麦积山顶。“重阁”,重重叠叠的殿阁。“秋毫”,鸟兽之毛,到秋天更生,细而小,谓之秋毫。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细微。接近傍晚,诗人登上了麦积山,看到了山顶上重重叠叠的楼阁台榭,山寺的长老就住在那里。凭槛远眺,那百里远的景物尽收眼底!
这首五言律诗,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真可谓“诗中有画”!综览全诗,不但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远景相互配合,使全诗的意境明丽悠远,读之令人赏心悦目。
(《少年文史报》,1988年12月5日)
东柯好崖谷
——读杜甫的《秦州杂诗》之十六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即安史之乱的第四年,杜甫因生活所迫,满怀无比的愁苦和谋生的幻想,携带妻子儿女辗转跋涉,历尽艰辛,来到秦州(即甘肃天水市)。在秦州期间,写下了许多歌咏秦地山川风物的壮丽诗篇,《东柯好崖谷》便是其中之一。
东柯好崖谷,
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
晴天卷片云。
野人矜绝险,
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
儿童末遣闻。
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初到东柯谷(即今天水市东南五十里的柳家河村,侄儿杜佐在此住家)时所作。诗人用平易流畅的语言,抒发了真挚的情感。
首联:“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东柯谷是一个东西走向的河谷地带,村后的山峦“不与众峰”会合,犹如一道屏障护卫着居住在山下的人家。首联平平叙述,从容承接,写出了东柯谷特有的自然环境。
颔联:“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如果说一二句平平,那么三四句则峰回路转,别有意境。读了这两句,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田园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中的佳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的东柯谷一片寂静,晚霞夕照,山色更加秀丽,那双双回巢的飞鸟,好像是被落日的余晖招来了似的。白天呢,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另是一番景象!多么惬意啊,色彩又是多么鲜明啊!
颈联:“野人矜绝险,水竹会平分。”“野人”,乡野之人,即农夫。“平分”,是共同分享的意思。东柯谷层峦叠翠,连绵险绝。淙淙流淌的河水环绕着村庄,绿雾蒙蒙的竹林掩映着农舍。诗人被这宁静幽雅的环境所吸引,毅然决定寄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和乡野之人共同分享这里的山光水色。
尾联:“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杜甫亲历安史战乱,目睹哀鸿遍野的惨状,由于旅途的艰辛、疲惫的身躯得到了休息,创伤的心灵得到了抚慰,因此,萌生了长住东柯,靠采药送终的幻想。在诗人的想象中,比青山绿水更为美好的是上山采药的劳动美,待到白发苍苍,儿童们哪里知道“我”是异乡之客呢!
总之,诗人既善于捕捉生活形象,又善于摄取大自然的美好景致,把崖谷与众峰,落日与双鸟,晴天与片云,水竹与野人,药老与儿童,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了一幅东柯谷所特有的美丽画卷,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对东柯谷绮丽风光的由衷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遐想,不但感情自然逼真,而且以景衬情,清新隽永,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读了这首诗,从中领悟到的是一种浓郁的自然美,美的自然。
(《少年文史报》,1991年8月5日)
流泉·老树·秋花·溪风
——读杜甫的《秦州杂诗》之十二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内大旱,从春至秋,点雨未降,杜甫难以养活家小,便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即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尽管生活困苦,但仍然没有停止歌唱。他用五律形式写下了一组歌咏秦地风光的瑰丽诗篇,《山头南郭寺》便是其中之一。
山头南郭寺,
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
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
晚景卧钟边。
俛仰悲身世,
溪风为飒然。
这首五言律诗,抒写诗人在秋天的傍晚游览南郭寺的情景。用笔轻灵,描写朴实,袒露内心世界真切自然。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首联开门见山,着墨淡淡,点明了南郭寺的位置,说明了“北流泉”的名称。南郭寺是一组巍峨的古典建筑群,位于天水城郊藉河南岸的慧音山坳。诗中的“山头”,指的就是慧音山。“北流泉”,在南郭寺东山门悬山顶观音殿前。泉水清冽,水味甘美。令人称绝的是大雨滂沱时,水位下降;天旱无雨时,水位上升。因泉水从南向北流淌,故名“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颔联写的是“老树”与“清渠”。“老树”——一株千年古柏,生长在宽阔宏大的天王殿内。古柏苍劲挺拔,虬枝揽云,绿荫遮天;清渠流水琤琤淙淙,宛若一曲含蓄而又深情的山歌。诗人神情如醉,昔日的风雨与艰辛,今日的迷离与险阻,顿时忘却了,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欢乐与宁静,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秦州景物的爱慕之情。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连。”那漫山开放的野花,红黄蓝紫,星星点点;夕阳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间,在卧钟边落下斑驳细碎的日影。当然,秋花不如春花那样绚丽,夕阳不如朝阳那样灿烂。对于秋天,诗人自然比别人敏感。颈联通过对“秋花”“晚景”的描绘,为结句直抒胸臆、表达忧伤难遣的心绪做了有力的铺垫。
“俛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俛同俯)诗的尾联,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在幽静清凉的古寺中,诗人仰视古柏丰姿,俯观清泉碧流,山崖下秋花临风开放,卧钟边夕阳点点斑斑,诗人感到自然界的万物各得其所,唯独自己身世飘零,行路艰难,他感到顺着山溪吹来的飒飒秋风,也在为自己的坎坷命运而悲戚!
全诗通过对南郭寺流泉,老树,秋花,溪风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寂寥哀伤的心情和流落他乡的感慨。
(《少年文史报》,1992年8月20日)
——读归有光的《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三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明·归有光《寒花葬志》
《寒花葬志》是明代着名作家归有光写的一篇回忆往事、哀悼婢女寒花的记事散文。全文只有112个字,通过寒花生前的三件生活小事,加以点染,一个天真无邪、弃满稚气的小姑娘的形象便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开头几句,交代了寒花的身份,离世的时间以及安葬的地点,最后一句,则是作者对寒花不幸早亡的哀叹。
第二段是文章的主体。寒花是跟随作者妻子魏孺人陪嫁过来的婢女,而针对这个婢女,如何着墨呢?作者并没有写寒花侍奉自己如何顺从,而是采撷了最能表现寒花性格特征的一些生活琐事:初来时的打扮,削荸荠时的动作,吃饭时的神态,极细致地描绘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十岁的寒花,垂着双鬟,拖着深绿色的长布裙,由于不明白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予入自外”“取食”荸荠,寒花“持去,不与”;每次吃饭时,魏孺人“令婢倚几旁饭”,寒花的眼睛忽闪忽闪地转动着,似乎她的心中蕴藏着无限的奥秘!顽皮的动作,传神的眼睛,尤其是“目眶冉冉动”一句,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令人心神愉悦,由衷地感到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
第三段,说明此文的写作时间。
真挚的感情是艺术作品产生感人力量的主要原因。《寒花葬志》虽然表现的是作者对婢女的怀念之情,但却十分真挚。不论描写她的神态,还是描写她的动作,语言朴质洁净,寥寥几笔,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没有任何浮夸虚假、故意做作的痕迹,我们从作者的笔触中,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真诚、含蓄、悲伤的感情细流,像潺潺山溪那样,流淌在字里行间。读后,给人留下了一个清晰的形象,一股凄楚的感觉,真可谓“疏笔淡墨写真情”啊!
(《少年文史报》,1990年5月7日)
文化常识
一字妥帖全篇生辉
文章有无文采,与选用词语的准确、形象与否有着极大的关系。往往是“一字妥帖,全篇生辉”。因此,杰出的语言大师们,无不呕心沥血地寻找最确切、最恰当、最形象的字眼来表情达意。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们所称赏。诗人摆脱了官场的束缚,离开了喧嚣的尘世,过着隐居躬耕的闲适生活。他在东篱下采菊的时候,无意中抬起头来,南山的美好景致,自然地映入眼帘,一个“见”字,把人与物融为一体了。正如苏轼所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如果改用“看”或“望”,就不能表达出完美和谐的意境。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代宋祁《玉楼春》中的诗句。一个“闹”字,不但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而且使人感到春意盎然。假若改用“叫”或“笑”,就难以表达出热烈而平和的气氛。
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刘姥姥吃鸽蛋,“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不说其他的,就说“我且得一个儿”的“得”,也不是信手可得的,“得”是享受、享用,即有享享口福的意思,如若用“吃”,那就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刘姥姥吃鸽蛋时兴冲冲的神态。
文化革命的先驱鲁迅先生在《无题》中有“怒向刀丛觅小诗”的诗句。原稿是“怒向刀边觅小诗”,后来经过再三推敲,才将“刀边”改为“刀丛”,一个“丛”字,充分显示出敌人杀戮的疯狂与残酷。
当代着名诗人臧克家的《老马》诗中有“眼里飘来一道鞭影”的诗句。一个“飘”字,说明老马一直没有松劲地拉车,但仍然不能逃脱被鞭打的命运。这个“飘”字,是诗人经过千锤百炼凝铸出来的。如若改用“又”,就显得平板,缺乏形象性了。
综上所述,“见”“闹”“得”“丛”“飘”。这些都是可感的浮雕似的语言,完全达到了“字立纸上”的艺术高度。所以,选词造语,在于准确、形象,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词汇的海洋是无比辽阔的,每个词都有具体的含义。因此,写文章时,要反复体味,仔细揣摩,寻觅最准确、最形象的词语,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
(《少年文史报》,1989年2月2日)
为“她”正名
“她”诞生于一九二〇年,是我国着名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创造的。“她”的职责是做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她”越来越忙了,也越来越“红”了。“她”指代女性,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一些报纸杂志中,“她”不仅称党、祖国、首都、革命圣地,而且称长城、黄河、大海、森林、花草、鸟兽、宾馆、村镇。更令人费解的是在一些广告中,“她”还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现代汉语里,“他”“她”“它”分工十分明确。“他”,指男性第三人称;“她”,指女性第三人称;“它”,不指人而指事物。
在人们的生活中,每人每天都离不开“他”“她”“它”。弄清“他”“她”“它”的具体分工与专门职责,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陇南报》,1989年2月1日)
何谓“博喻”
刘向《说苑》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梁王召见惠子说道:“希望先生说话直截了当,不要用比喻。”惠子说:“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是弹的人,说‘弹的形状像什么呀?’回答说:‘弹的形状像弹。’那么能听明白吗?”梁王说:“听不明白。”惠子说道:“于是改变了说法道:‘弹的形状像弓却是用竹做弦的。’那么能听明白吗?”梁王说:“可以听明白了。”惠子接着说:“善于说话的人,本来就用熟悉的事物来比喻陌生的事物,从而让人家知道它。今天您说不要用比喻,那么话就讲不清楚了。”梁王听了,无言以对,只得点头称是。
比喻是古今诗文中广为采用的修辞手法,新颖、生动、形象的比喻,能使人们在丰富的联想中,领略到所喻事物的美。
然而,修辞学上所说的“博喻”就是一口气用很多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即运用比喻多角度地描绘同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游览了徐州城东南二里的百步洪。他为了渲染洪波湍急的壮观景象,在《百步洪》(见高语六册)诗中连用了七个比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形容水波有如狡兔的疾走,恰似鹰隼的猛落,仿佛骏马奔下千丈险坡。描写船在波涛上,如断弦离柱,似飞箭脱手;如飞电过隙,似荷叶上跳跃的水珠,光怪陆离。这七个比喻,不但新颖贴切,而且声势夺人,把水波势猛和船在波涛上动荡之情形容得淋漓尽致,读之,令人身历其境。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写的《琵琶行》(见高语六册)中,描写沦落天涯的琵琶女弹奏琵琶,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有声无形,过耳即逝的音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人以“急雨”声,来比粗弦沉重洪响,节拍急促;以“私语”声,来比细弦轻幽细碎,委婉缠绵;以“珠落玉盘”声,来比乐曲的错落有致,清脆圆润;以鸟鸣声来比乐曲的悠扬婉转,悦耳动听;以“冰下”“泉流”声,来比乐曲的低沉滞涩,如泣如诉;以“银瓶乍破”水浆迸溅声和“铁骑突出”刀枪齐鸣声,来比乐曲的激越、雄壮。“曲终收拨”,以“裂帛”声来比喻四根弦发出的一个最强音,高亢短促,非同凡响。如此形象贴切的比喻,是建立在丰富的音乐知识基础上的。诗人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生疏的琵琶声,同时还调动了人们的听觉和视觉,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从而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更为重要的是,运用博喻,多角度地描绘千变万化的音乐,不但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而且给人无限的美感。
(《少年文史报》,1989年6月19日)
“风雅颂”与“赋比兴”
“风雅颂”与“赋比兴”是《诗经》的六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本称《诗》《诗三百》,后世才称之为《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风雅颂”是指《诗经》的三种文体。“风”,即十五国风,是流传在各地的民间歌谣,共160篇。“雅”是朝廷演奏的音乐,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是赞歌,即宗庙演唱的祭乐,共40篇。《国风》和《小雅》中的部分作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鞭挞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也赞美了劳动,歌唱了忠贞不渝的爱情,是《诗经》中的精华。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铺叙陈述。如《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由于景与情的直接描绘,表现出了征人归思之切和痛定思痛的哀情。“比”,即比喻。如《国风·硕鼠》(高语五册)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把统治者比作大老鼠,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逼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即起兴,诗的开头不直说,先说别的事物,通过联想引起要说的事物。如《周南·关雎》(初语六册)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咏唱。诗人用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男女之间的爱情。
总之,《诗经》语言朴素,描写生动,比喻贴切,联想自然,富有艺术感染力。它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的成熟,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历代诗人学习诗歌的第一部优秀教材。
(《少年文史报》,1990年9月6日)
漫话唐诗的四个时期
唐代诗歌成就辉煌,清代曹寅主编的《全唐诗》,收录唐诗余首。中学语文涉及唐代作家30余人,被选入课文的唐诗就有60多首。论诗者根据唐诗的发展线索,把唐诗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初唐,从公元618年到713年,大约经历了100年。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在诗歌内容和意境上比六朝迈进了一大步。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七言歌行体,对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定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时陈子昂主张写诗不但要反映现实,而且要言之有物,并以其创作实践给诗坛带来了蓬勃生机。
盛唐,从公元713年到766年,共50年。这时社会经济繁荣兴盛,诗坛题材广泛,而且风格多样,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从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起,唐王朝由盛转衰,黎民百姓苦难深重,诗人们身临其境,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李白与杜甫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最高成就。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主要反映的是开元盛世;杜甫忧国忧民的诗篇,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划时代的“诗史”。当时诗坛上还出现了善于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人王维、孟浩然和以写边塞生活知名的高适、岑参等。
中唐,从公元766年到836年,这70年,安史之乱已经平息,唐王朝一度出现了“中兴”局面。白居易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为国为民大声疾呼,和元稹共同创造了新乐府诗体。韩愈以文为诗,独树一帜,与其诗风接近的有孟郊等人。刘禹锡、柳宗元、李贺各放异彩,使中唐诗坛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晚唐,从公元836年到906年,共70年。唐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唐诗却“夕阳无限好”。诗坛上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诗人。有和杜甫同为唐诗七律之冠的李商隐,有晚唐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杜荀鹤,有继李白、王昌龄之后写出优秀七绝诗的杜牧,他们的诗各具特色,是唐末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少年文史报》,1996年5月13日)
话说“标点符号”
我国古籍里没有标点符号,写文章的不标点,当时也无标点,而让读者自己去断句,常常弄得文义不明,歧义迭出。“五四”运动前夕,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动吸收外国的先进事物,于是,标点符号也被逐步吸收进来了。引进标点符号功绩最大的要数王炳耀、陈望道、胡适诸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整理并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共十四种。这就使我国标点符号系统更加充实、更趋完善了,对促进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现在,标点符号已成为我国现代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别人的语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标出思想,摆正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使声调准确,语言简洁流畅,使文章清晰明朗。如果滥用标点符号,就会使语言松散,甚至语意相反,使文章杂乱无章。
一、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据说,十九世纪法国着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不见书出版,他就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只写了一个“?”,很快就收到一封回信,信里也只有一个“!”。不久,轰动文坛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雨果和出版社的通讯大意是:“文稿收到了没有?阁下的意见如何?”“您好!阁下的杰作马上就出版!”然而他们不用文字,只用了两个标点符号,就彼此心领神会,此事,不能不叫人拍案称绝!
我上学读书的时候,听过语文老师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教授写了一句话让学生们点标点,这句话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结果,女生的答案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而男生的答案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这说明标点符号使用的不同会使同样的文字出现不同的意思,收到不同的效果,足见标点符号作用之大!
伟大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故乡》里有这么两段话: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在这两段话里,鲁迅先生精确地使用了九种标点符号,就把当时人物的激动、窘迫和惊喜交集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这就说明了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用标点符号认真严肃的态度。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里很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运用它。
二、标点符号的发展
标点符号随着语言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
(一)波浪号的产生()
鲁迅、叶圣陶在创作过程中,创造出一种奇特的标点符号,因为形似波浪,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波浪号”。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这么一段话:
……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叶圣陶先生在《夜》中有这么一段话:
大男倒不理睬,喉咙却张得更大了,喳妈妈呀妈妈呀
从以上两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波浪号既可以表示语言中抑扬顿挫的特殊现象,也可以表示某种声音的波浪式的延续。如果在文艺作品中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用波浪号“”来做符号上的表示,既形象又明确,而且是破折号“——”与省略号“……”等标点符号所不能代表的。
该标点符号随着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发展,现在已不再被使用。
(二)“!?”“?!”的用法
感叹号和问号,问号和感叹号连在一起的格式,可以说是标点符号的又一种新用法。有人认为,一句话不可能既是问话,又是感叹语气的话,这两个符号连在一起用是不必要的。但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
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鲁迅把问号与感叹号连用,既表示疑问,又表示吃惊,而重在表示狂人怀疑不信的感情。
着名剧作家曹禺在《雷雨》中写道:
周朴园: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
曹禺把感叹号与问号连用,既表示感叹,又表示疑问,而重在表示鲁大海的吃惊、激愤的感情。
后来,在书籍报刊中这种用法越来越多。在《周恩来青年时期诗抄》中有这么一首诗: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这是周恩来同志1941年亲笔为重庆《新华日报》写的题诗。为了揭穿敌人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为了对新四军殉国的将士表示沉痛的哀悼,周恩来同志怀着无比的革命义愤,写下了这首诗。最后感叹号与问号的连用,具有千钧之力。假如没有这样一个连用,就不能表达出无产阶级如此极大的义愤和沉痛,最强烈的抗议和责问。
王愿坚写的《路标》中有这么一段话:
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说:“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
“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了一声。
“真的?!”这句话既是反问语气,又是惊喜感叹语气;既表达了罗小葆不敢十分相信的微妙心理,又表达了十分喜悦、兴奋的心情。
从以上例句中来看,问号、感叹号连用的格式,都有特定的表达意味,绝非单由一个问号或感叹号所能表达的。那么,怎么应用这种符号呢?笔者认为,疑问句(有时是反问句)带有强烈感叹语气又有较明显的疑问语气时,用“?!”或“!?”来表示。把它们分别称之为问惊号(?!)或惊问号(!?),它们具有将较为复杂的感情糅合成一体的作用。另外,从社会的发展、语言文字及标点符号的发展变化来看,也应该承认问号、感叹号连用是合乎标点符号规范化用法的。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其存在,提倡其用法。
三、标点符号也应当规范化
(一)省略号(……)
省略号是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必须要让对方知道的意思,决不能省略,自然就不能再用省略号了;不必让对方知道的,不说就是了,当然也不需要用省略号。在使用省略号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省略号后边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写道: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另一种是省略号后面也有用句号的,如鲁迅在散文《藤野先生》中写道: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笔者认为,在这两种形式中应该采用第一种形式,废除第二种形式。因为话语可以省略,为什么标点不能省略呢?
省略号一共六个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有人喜欢点上一长串,那是不必要的。如果有时省略的是一大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单独成行,不能顶格。
(二)书名号(《》〈〉)
书名号是用来表示书籍、篇章、报刊、戏剧、歌曲等名称的。例如,表示书名的《茅盾文集》,表示文章名的《祝福》,表示报刊名的《中国青年报》,表示戏剧名称的《茶馆》,表示歌曲名的《摇篮曲》。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等。次外,在一些刊物中也有用波浪线或双引号来表示的。如,荷塘月色
,“骆驼祥子”等。笔者认为,为了和其他标点符号有区别,应该废除波浪线和双引号这两种标书名的方式。
(三)感叹号(!)
童怀周的《天安门诗抄》中写道:
敬爱的周总理!我们将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扞卫您!!!
这句话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具有增强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将“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扞卫”周总理的决心表现得坚强有力。
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写道:
他见了陈景润,……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重!!生命垂危!!
在这一段话里,感叹号的迭用与连用,具有层递作用,而标点符号在这里起了配合、辅助作用。
笔者不主张在感叹句中用两个或三个感叹号。近年来,这种用法在报刊中已经不大见了,其实,要表达强烈的感情应该主要依靠句子里的词语,不能光靠用重叠的或者一次比一次多的感叹号。
总之,尽管标点符号样式不少,可是常用的15种符号,按其基本性能可以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用来断句读表示停顿的,称之为点号;另一类是用来标点的,称之为标号。点号包括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和感叹号7种。自然,波浪号()、问惊号(?!)和惊问号(!?),也可以归为点号之列。这几种点号都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书名号和间隔号共8种。其中引号和括号的前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末了,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各占两个字的位置。
标号比较简单易学,点号比较复杂一些。可是在点号中,只有句号和逗号是最常用的基本符号,学的时候,要先掌握这两种基本符号的用法。学会了这两种点号,再学习其他的就有了基础,就比较容易了。
我们无论是在写作的时候,还是在阅读的时候,都应该对标点符号给予足够的重视。写作的时候,应该一句话一句话地想好,想的时候,应该把标点符号一并考虑进去。写的时候应该一边写一边点标点,不要先把文章写出来,然后再加标点符号。读文章的时候,也应该连同标点一起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无误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只要我们阅读时留心观察,写作时反复运用,在不断地练习与实践中,就自然而然地会用标点符号了,写出的文章就会眉清目秀,“五官”端正!
作家笔名拾趣
作家笔名拾趣(一)
1.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38岁那年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这个名字的含义:一是寄托着对仁厚而善良的母亲鲁瑞的爱,二是蕴涵着“愚鲁之人应当赶快做”的严格自勉,三是中国古代周鲁是一家。鲁迅原先的名字是由他的祖父周介孚取定的,学名叫樟寿,字豫山,因为“豫山”与“雨伞”字音相近,后来改为豫才。1898年,鲁迅到南京求学时,由堂叔周椒生以“百年树人”之义,给他取名为周树人。鲁迅一生用了150多个笔名,而“鲁迅”是用得最多的一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面真实的镜子,是“五四”以来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郭沫若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他把故乡两条河流的古名——沫水和若水结合起来,取名沫若,以示他不忘故土,怀念家乡的情怀。沫水即今“大渡河”,若水即今“雅砻江”。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泰斗,他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3.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受到反动政府的通缉,不能用真名发表文章,他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诸多矛盾,与人谈话经常爱讲矛盾,于是在发表小说《幻灭》时署上“矛盾”的笔名,当时的编辑叶圣陶怕惹出麻烦,就在“矛”字上加上了草字头,成了“茅盾”。茅盾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他一面从事革命工作,一面写作。他的代表作品《子夜》,细致地刻画了30年代初的社会生活,清晰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情,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4.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她以“冰心”作笔名,是取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意,以喻自己不慕功名富贵、高洁清白的品格,而且“冰”的纯洁、晶莹与“婉莹”相谐,语意十分贴切。冰心的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儿童文学作品集有《小橘灯》等。冰心老人的拳拳爱心,殷切深情,感染和教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
5.张恨水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青年时代研读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相见欢》,从中悟出了光阴的可贵,于是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中取“恨水”二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张恨水先生一生创作了以《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缘》为代表的110多部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6.肖红 肖军
肖红,原名张乃莹;肖军,原名刘鸿霖。这对夫妻作家的笔名合起来为“红军”二字,笔名的谐音表明了他俩对于中国革命的憧憬。1935年张乃莹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出版,第一次使用了“肖红”这个笔名。鲁迅先生为之作序,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在30年代的女作家中,肖红有着类似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7.艾青
艾青,原名蒋海澄。1932年,在上海,艾青用自己的画参加爱国斗争,国民党政府突然逮捕了艾青和12名青年美术工作者,并以“颠覆政府”的罪名判处艾青有期徒刑6年。艾青在监狱里恨透了蒋介石,就在自己的姓“蒋”字上打了个“x”,只露出了草字头,成了“艾”,而这个“艾”又与“海澄”的“海”,近音,因此干脆把“海”字去掉,把“澄”字按浙江金华方言换了“青”,于是起笔名为“艾青”,表示与蒋家王朝势不两立,来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艾青是我国现代诗坛上享有盛名的着名诗人。
8.周立波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后来用笔名周立波发表作品。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批斗”,造反派问他为什么起笔名“立波”,他说:“立波,英文[liberty(立波特),自由的意思]。”结果不懂英文的造反派无言以对。周立波的力作《暴风骤雨》,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最成功的文学作品之一,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中学生学习报》,2001年1月30日)
作家笔名拾趣(二)
1.叶圣陶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他在小学读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家乡,懂得家乡的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叶圣陶的家乡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做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章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叶绍钧满意而归。后来,他把“叶”与“圣陶”联了起来,成为着名的笔名。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在文学创作方面,以短篇小说着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他还写过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善于提炼口语,文章写得纯朴流畅,细致严谨,人们称他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2.朱自清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本名自华,号秋实。191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爆发,他跑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火烧赵家楼的消息使他振奋万分,仿佛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在古都升起。此时,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感到重任在肩,就把“自华”改为“自清”,取字“佩弦”。韩非子说:“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说的是古人佩弓带弦,是为了改变自己性情迟缓的缺点。朱自清的意思则是强调在大时代,人要有只争朝夕的自觉精神。他的散文结构自然和谐,意境清新幽雅,语言朴素而有风采,具有一种独特的诗意美。使他誉满文坛的《背影》和他抒写心境的名篇《荷塘月色》被相继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48年6月,朱自清身体衰弱不堪,尽管贫病交加,他仍然拒绝侮辱性的施舍。他嘱告家人,不要买国民党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受到*的高度赞扬。
3.柳亚子
柳亚子,原名柳慰高,后更名为柳弃疾,字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名人权,字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来觉得不够谦逊,便改为亚子。柳亚子是爱国民主人士,着名诗人。常与*同志谈诗论词。亚子先生在民主革命时期,作品慷慨悲壮,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诗词,歌颂了新社会的“光明与胜利”。
4.丰子恺
丰子恺,原名丰润,小名叫“慈玉”。他在故乡小学读书时,有一次乡下搞选举,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划少的字,因此把他的“润”字改为“仁”字了,并且按家乡浙江桐乡的读音“仁”与“润”差不多,而“仁”字好写,在意义上又与“慈玉”的“慈”接近。于是他就叫“丰仁”。
丰子恺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因为作文写得很出色,常常得第一名,很受单不庵老师的器重。因此单先生就给他取了“子恺”这个名字。“恺”是“和乐”的意思,与“仁”字意义相关。从此以后,他着书、作画都用这个名字。丰子恺先生是着名的文学家、漫画家,他的作品有100余种。他的着述随着“丰子恺”这个名字流传到了海内外。
5.邹韬奋
邹韬奋,原名思润。“韬奋”是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改的名字。他自己解释说:“‘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不过自勉罢了!”邹韬奋是我国着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44年7月24日病逝后,中共中央接受他遗书中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周恩来同志对邹韬奋的一生做了高度概括:“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他的着作收在《韬奋文集》中,他的思想评论《呆气》一文,曾选入高中语文课本,邹韬奋所说的“呆气”,实际上是指一种忘我的奋斗和献身精神。
6.瞿秋白
瞿秋白出生时因头发发际有双旋,父亲就给他取名为“双”,上学后改为“爽”,后又按谐音改为“霜”,到中学时,又由“霜”的含义演变为“秋白”了。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着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红军主力长征时,他因病留在江西。1935年2月,转移途中,被国民党军队逮捕,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他留给人们的最后遗言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是人生最大的光荣。”代表作品有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7.聂耳
人民音乐家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1931年4月考入明月歌舞社拉小提琴。因他姓聂,听觉又灵,社里有人叫他“耳朵先生”,于是他便改名为聂耳。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大路歌》《新的女性》等30余首,集中表现了工农大众在旧中国阶级压迫下的苦难与反抗以及“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其中《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8.王朝闻
王朝闻,原名王昭文,朝闻是他的笔名。取意《论语·里仁》中“朝闻道,夕死可矣”。决心以拼死闻道的精神探索真理。王朝闻是现代着名的文艺评论家和雕塑家。艺术评论集有《新艺术创作论》《论艺术的技巧》等。雕塑作品有《毛主席像》(“*选集”封面)、《刘胡兰》《民兵》《杜甫》《白居易》《李大钊》《鲁迅》等。
9.田间
田间,原名童天鉴,笔名用“天鉴”之谐音为“田间”。田间是一位能把握时代脉搏的诗人。抗战期间,写下了以《给战斗者》为代表的许多诗篇,鼓舞了群众的抗战激情,被誉为“时代的鼓手”。主要作品有《天安门赞歌》《马头琴歌集》《英雄歌》《东风歌》等。
10.白桦
白桦,原名陈佑华,受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为表示他向往苏联,追求真理,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愿望,借苏联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白桦树的形象,作为自己的笔名。主要作品有抒情短诗集《金沙江的怀念》、叙事长诗《孔雀》,小说《猎人的姑娘》,话剧《曙光》,电影文学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今夜星光灿烂》等。
(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2004年第8期)
作家笔名拾趣(三)
1.老舍
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原名舒庆春。他曾在一封信中说:“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姓,以姓作名。舒字拆开来,是舍予,意思是‘无我’。我很为自己的姓名骄傲,从姓到名,从头到脚,我把自个儿全部贡献出去。关键是一个舍字,舍什么?舍的是‘予’。我写书用的笔名老舍,也是保留一个‘舍’字,不是老‘予’。以姓为名,以名构成姓,都是围绕这个意思,这是我一辈子的信念。”老舍一生共创作了70多部文艺作品。早期创作的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最负盛名的是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和《骆驼祥子》。尤其是《骆驼祥子》,奠定了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话剧以《茶馆》为其代表作。《茶馆》通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50年来旧中国风云变幻的描绘,埋葬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含蓄地点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生活真理。1950年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荣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2.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据他说,“巴金”的“巴”字来自于一位在法国项热投水自杀的北方朋友(巴恩波)。巴金说:“我和他不熟,但是他自杀的消息使我痛苦。我的笔名中的‘巴’字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金”字则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替他找的一个容易记住的字,取自巴金当时正在翻译的《伦理学》一书的作者克鲁泡特金。巴金着述甚丰,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雷》《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为代表作。作者通过描写《家》中高老太爷的死和“家”的分崩离析,暗示了封建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其中觉慧的形象,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与封建礼教奋起抗争。《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绝唱。鲁迅先生称赞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3.曹禺
曹禺,原名万(即“万”字的繁体字)家宝,他将姓氏“万”字拆为“草”(谐音为曹)与“禺”两部分,化为“曹禺”。1933年曹禺在大学即将毕业时写出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1934年发表后,立即轰动当时的戏剧界。1935年写成第二部话剧《日出》。这两部作品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他的作品还有话剧《北京人》《蜕变》《原野》《明朗的天空》《胆剑篇》《王昭君》等。曹禺的剧作,运用了非凡的艺术手法,犀利、大胆、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黑暗势力的种种罪恶,赢得了广大读者和观众,成为我国话剧舞台上的瑰宝。
4.许地山
许地山,笔名“落花生”,他决心牢记父亲的教诲,像普通农作物落花生那样“有用,但是不是好看的”。笔名既是许地山先生心的裸露,又是他思想信仰的聚焦。许地山原籍福建龙溪,生于台湾。“五四”运动后,与茅盾等人组织文学研究会,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缀网劳蛛》,散文集《空山灵雨》等。其中小说《命命鸟》,通过讲述一对青年爱侣被迫自杀的故事,对封建婚姻制度提出了控诉。193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春桃》,真实地塑造了一个善良、坚强、豪爽、泼辣的劳动妇女形象。着名的《落花生》一文,充满着一种朴实、淳厚的情致,表现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
5.丁玲
丁玲,原名蒋冰之,“五四”以后提倡妇女解放,她就毅然改为母姓,名“丁冰之”,后又觉“冰之”二字太雅,于是又改为“丁玲”。1927年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1931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杂志。1933年被捕,出狱后到延安,任红军大学教授。1948年写成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誉为解放战争时期反映解放区农村土改的史诗般的作品,1951年这部小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6.沙汀
沙汀,原名杨朝熙,笔名为沙汀。笔名源于苏东坡词《蝶恋花》中的“月白沙汀翅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这是作家对于苏词酷爱的结果。沙汀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以及《沙汀短篇小说选》等。写于抗战期间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为其代表作。作者抓住兵役这个题材,从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矛盾中揭露了反动统治的黑暗腐败。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崭新的反面讽刺形象,而且表现了具有高度民族化和浓郁地方色彩的独特风格。
7.柔石
柔石,“左联”五烈士之一。原名赵平福,取“平安是福”之意。他家乡“有一个绅士,以为他的名字好,要给儿子用,叫他不要用这名字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后来,他见家乡(浙江宁海)有座桥,上刻“金桥柔石”四个字,为了表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就以“柔石”作为自己的笔名。柔石1925年去北京,为北大旁听生,常听鲁迅先生的讲课。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不幸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柔石壮烈牺牲后,家中尚有双目失明的老母,鲁迅先生多次寄钱接济她。代表作品有小说《二月》和《为奴隶的母亲们》。他的作品笔调简洁质朴,感情深沉,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正当他向新文学事业迈进的时候,却和其他同志一起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篇文章”。
8.高士其
高士其,原名仕。他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爱钱”,就以“士其”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当时权势和金钱决定一切的社会中,高士其先生冲破陈腐观念,足见其志向的高洁。高士其1925年赴美留学,专攻细菌学,1928年在实验中感染脑炎菌病毒,造成终身残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学成回国。几十年如一日,写出了几十万字的科学小品,如《细菌与人》《我们的土壤妈妈》《揭穿小人国的秘密》《庄稼的朋友和敌人》等着名科普读物,为我国的科学普及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9.袁水拍
袁水拍,笔名马凡陀。“马凡陀”是一种瑞士表商标的译音。袁水拍喜欢器物,就借物易名。他的代表作品是《马凡陀山歌》,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政治讽刺诗,它真实地反映了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辛辣地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反人民、反民主的丑恶面目。四十年代,马凡陀山歌响彻大江南北。对当时国统区人民“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10.郭小川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抗日战争时期,在一次打扫战场中,他在一具被我八路军战士击毙的日本鬼子尸体上发现了一支钢笔,上面刻着“小川一郎”,他想,这可能就是这个侵略者的名字。此后,郭恩大就用这支战利品——钢笔,写下了无数催人奋进的诗歌。为了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郭恩大就以“郭小川”作为自己的笔名。郭小川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炽热的战斗激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主要作品有政治抒情诗《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抒情诗《甘蔗林——青纱帐》《困泊洼的秋天》和长篇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将军三部曲》等。其诗多取材于人民群众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讴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的伟大胜利,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