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世界文化之谜

奥梅克雕像之谜

世界文化之谜 马云飞 57002 2022-05-08 01:0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文化之谜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山海经》的作者是古巴比伦人吗?

  1978年,在中国台北市出版的《屈原与九歌》一书中,作者苏雪林在提及《山海经》时,把作者的属地推向古巴比伦。他认为,《山海经》是关于阿拉伯半岛中两河流域的地理书,原来是古巴比伦人所作,战国时由波斯带到了中国,其中有些关于中国地理的内容是后人所书写的。他还认为,《山海经》后来的作者之一是邹衍,由其弟子笔录,但是记录的人并不止一个。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谁,历来就有很多争论。它的确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奇书、怪书。此书分为《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全书虽然仅有3.1万余字,但就其叙述的内容而言,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最多的,实际上是研究上古时代绝好的宝贵资料。然而,由于它所述的大多是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无稽的故事,所以,《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之于《史记》,但司马迁看到之后却慨叹:“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到地理书中,但清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因此,《山海经》自问世之后,人们一直围绕着他的内容、成书的时间进行争论,对它的作者是谁也一直众说纷纭,乃至酿成学术界中千年未解的悬案。按照刘向、刘歆父子和东汉王充的“正统”说法,《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却找到了发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实,因此“禹、益作说”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此后,隋朝的颜之推虽然坚持着旧说,但面对难以掩盖的漏洞,他只好用“后人羼入,非本文也”来做掩饰。所以,《山海经》的作者便成了众多学者考证的对象,种种假说纷纷而出,如“夷坚作说”、“邹衍作说”;后人综合炎黄两族的传说而成说;南方楚人作说;巴蜀人作说;早期方士作说,等等。当代的学者袁轲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无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在同一个时期由一个人所作。以上各种说法虽有不同,但都肯定《山海经》的作者是中国人。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有关《山海经》作者的争论并没有到此为止,一些学者,特别是海外学者对《山海经》的内容做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后,将寻觅作者的视角向国外延伸,认为《山海经》并不是中国人所作的,它的真正作者很可能是外国人。

  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海经》所述地理系受到公元前5世纪外来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响而成,《山海经》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而中国香港学者卫聚贤在自己的《古史研究》一书中,进一步明确《山海经》的作者为印度人隋巢子。

  《山海经》内页

  还有一些欧洲学者将《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同希腊神话进行了比较,认为书中有关长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与希腊神话里的怪物极其相似。另外美国学者也认为,《山海经》中有对美洲大陆的精确描写,如《海外东经》、《大荒东经》中描述的“光华之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东山经》则生动而精确地描写了美国内华达州的黑色石、金块、旧金山湾的海豹、会装死的美洲负鼠等。有些研究者还按照《山海经》指示的路线考察了美洲大陆,发现它们有着极为吻合的地理现象。从这些欧美学者的考证看,他又有了一种弦外之音,似乎《山海经》又成为了希腊人或美洲人所作!

  对《山海经》作者的争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现在这本书在历史、地理、文学、动植物学等诸多领域内,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有些研究者从中国之外去寻觅《山海经》的作者,虽然看上去有些牵强和有些哗众取宠,但是也不缺少真知灼见。究其原因,是因为《山海经》中涵盖的博大庞杂、无所不包的内容令人震惊,以致使研究者产生了仁智互见的结论。因此,这一疑案的彻底破解还需要一些时间。而现在看来,历史学家凌纯声的看法可能更符合实际些,也就是:《山海经》乃是以中国为中心,东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抵西南亚洲,北到西伯利亚的一本“古亚洲地志”,它记述了古亚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诸多宝贵的资料,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是谁,现在还很难确认。

  古代非洲有摩天大楼吗?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古代首都阿克苏姆城遗址上,迄今那里仍然屹立着十几根四棱形的巨大石柱,它们每根高达35米,重量达200~300吨,这些都是用整块的巨大花岗岩雕刻成的,石柱上面刻有方形门窗,一层一层叠次而上,远远望去,就好像是现代一座座十二、三层的“高楼大厦”。

  据一些考古学家鉴定,它们都是在2000~3000年前雕刻制成的。因此,有些人把它们叫做“古代的摩天大楼”。虽然远望就像是“摩天楼”,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住人,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些巨大的石棱柱而已。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石柱雕刻成“摩天楼”的形状呢?当时地球上既没有巨型的起重机,更没有强大动力的设备,古人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把200~300吨一根的巨石竖立起来的呢?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奇不已的问题。

  阿克苏姆城遗址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这里竖立着举世闻名的方尖碑,是非洲阿克苏姆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和“古代文明的摇篮”,同时,阿克苏姆文明也是古代非洲的重要文明。

  据一些历史学家考证,在今埃塞俄比亚北部,最早的居民是同古埃及人和北非的柏柏尔人有亲缘关系的哈米特人。这些巨大的石棱柱,很可能就是哈米特人雕制成的。哈米特人曾经建立起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国都设在阿克苏姆城(在现在的提格雷省),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称王。公元前8世纪,阿克苏姆城被库施王国征服,直到公元1世纪前后,阿克苏姆才发展成为独立的国家,国内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市场上面流通着自己铸造的金、银、铜三种货币,与埃及、印度、斯里兰卡、西亚、希腊、罗马等都有贸易往来,从频繁的国际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收入,因此,他们有充足的资金来建筑雄伟壮丽的城堡和豪华的宫殿。据推测,他们雕制这些巨大的石棱柱,很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国家的繁荣昌盛,以石棱柱作为城市美观的标志。有些学者则认为,这些石棱柱在艺术上别有风趣,技艺精湛,具有古代印度、希腊、罗马一些国家石刻艺术风格特点,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据民间传说,古代阿克苏姆国有一种“煮石铸型”的奇能绝技:卓越的工匠们能够把石头煮成熔融状态,然后浇注在大型的铸模里,冷却凝固后,就已经形成多种绚丽图案的石刻。有人猜测,巨大的四棱形石柱就是运用“煮石铸型”的奇能绝技制成的。古人真的有这种奇能绝技吗?对此,一些学者深表怀疑,他们认为,远在2000~3000年前,地球上的人类,根本不可能具有“煮石铸型”之类的奇能绝技,这些只不过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神话传说罢了。

  这十几座被现在人戏称为“古代摩天楼”的巨大四棱形石柱,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雕制和竖立起来的呢?当时的人们雕制这些石柱到底是做什么的呢?这至今仍是无法求得准确答案的一个奇谜。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玛雅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遗弃古城

  在600年,整个玛雅民族离开了辛苦建筑的城池,舍弃了富丽堂皇的庙宇、*巍峨的金字塔、整齐排列雕像的广场和宽阔的运动场。从那以后,玛雅文明开始渐渐地衰落,征兆是不再雕刻石碑。以蒂卡尔(玛雅古城遗迹,在危地马拉北部佩腾省东北部丛林中,东北距弗洛雷斯约35千米)而言,当地最后一块石碑是在公元前869年建造完成的,整个玛雅区最后一块石碑则是在公元前909年完成的。不但如此,神殿、宫殿等最足以代表这里的人没有再兴建玛雅文明的建筑了,这里的人们也不再制作彩陶,一般民众也很少在兴建新的房屋,城市四周的人口也在急剧减少,考古学家估计当时的蒂卡尔人口,至少减少了2.5%。

  8世纪后,这里的住宅和市街都被枯草蔓藤掩盖了,那里到处是一片废园残景,究竟这里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使得玛雅人抛弃了美丽的江山故国?虽然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起因为民族因战争而灭亡的事件,但玛雅人的城市既没有毁在战火里,也没有毁在自然灾难中,这些已经是经过历史学家证实的。

  古玛雅人的宫殿和庙宇

  从10世纪初期开始到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的约600年间里,中美洲的居民一直都沉浸在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引起的战争中。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犹加坦半岛之前,原来只有一种的玛雅语,现在却已经分化成27种方言。

  玛雅文明遗址

  玛雅文字的发现为解开玛雅消失之谜多少提供了一些证据。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和西红柿,现在已经传遍了全世界。玛雅人能算出一年为365.2420天,这和现在已知的一年多少天的精确数字只有2/的差距。玛雅人是从哪里学来这样的本领呢?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城市建在丛林中呢?后来又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城市而去了别的地方呢?总之,有关玛雅文明的来龙去脉,有关玛雅文明跟世界其他古文明的关系,至今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也许,只有玛雅文字才能彻底解开这个历史之谜,可能那些用文字记载的反映玛雅人社会、宗教、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进程的各种文物能解开人们心中的困惑。

  1834年,有一位祖籍西班牙的英国人胡安·加林多在洪都拉斯西北部跟危地马拉交界处的丛林里,发现了一座刻有神秘文字和优美雕塑的石碑和祭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里有一座刻满了玛雅象形文字的台阶,它的高达30米。这个地方,就是现在洪都拉斯共和国西部科潘镇附近的玛雅古城科潘遗址。

  科潘遗址中的长方形球场

  玛雅史学家认为,科潘是一座存在在公元前455年到公元前805年左右的玛雅古城。就其纪念性建筑物的数量和规模而言,科潘无疑是仅次于蒂卡尔的玛雅第二大古城。科潘的中央建筑群占地近40公顷,举世闻名的“玛雅象形文字台阶”就在里面。

  “玛雅象形文字台阶”在一个长100米左右,宽约40米的长方形大院内(这个大院又称北卫城)。旁边有一座建在公元前756年的第二十六号神庙,在神庙的废墟上,现在仍然耸立着一座着名的玉米神塑像。往北走是一个边长80米的方形大广场,广场一侧中间耸立着一座金字塔,其他的三侧均有一排石砌围墙,在科潘发现的20座石碑和14座祭坛大部分都在这个广场上。

  象形文字台阶是玛雅文字的宝库,这个台阶高30米左右,宽10米左右,共有63级,每隔12级就有一个石雕的塑像,这些塑像上面一共刻有2500个玛雅象形文字。这些文字有的像人,有的像鸟兽,还有的是一些圈圈点点,文字的四周都雕有花纹。

  但是,由于当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大肆破坏,玛雅文化遭到了一场空前的浩劫,现在后人已经很难再了解它的历史真貌了。后人们对此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有的人甚至认为,玛雅丛林的一切文明都是外星人创造的,或者,玛雅人本身就是天外来客。还有人认为,玛雅文明是传说中的大西国居民们创造的。像这类的猜测和想象,虽然富有魅力,但是并没有有利的证据加以旁证。

  有人认为,玛雅的毁灭是因为外族的侵略。在蒂卡尔遗址上,考古学家发现许多覆盖在岩石及崩坏的拱形屋顶之下的坟墓,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修复的迹象。附近神殿和宫殿的壁画也受到严重的破坏,石雕人像的脸部多半都被削掉了,石碑也被用作其他建筑的建材。这些现象都证实这里曾经有外族入侵,玛雅人根本来不及抵抗就溃退了。在犹如敦半岛,玛雅人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因流行病与内乱衰亡了,可是有关9世纪时灭亡的丛林玛雅的消失,却至今都没有线索可以追寻。

  有一派学者认为,是因为城内粮食不足,建在丛林里面的玛雅帝国,觉得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可以维持生活的出路了,便做了一次种族的大迁徙,然后来到齐乾伊莎定居,又绵延了将近两个世纪后才灭亡的。

  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人都相信,当时那里遭受地震、飓风的侵袭,再加上人口暴涨、粮食不足、农民暴动和异族侵入等原因,导致了玛雅文明的最后衰亡。但是,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还有待有利的证据进行证实。

  科潘玛雅遗址

  南美史前巨画之谜

  在秘鲁南部有一片荒凉的平原——纳斯卡平原。这片辽阔的原野听起来似乎很平凡,但是这里却有着一处令人难以理解的奇迹。在方圆50平方千米里,用卵石砌成的线条纵横其间,勾画出巨大的鸟兽和各种准确的几何图形,从高空上面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用巨人的手指画出来的。

  这幅巨图的发现,也纯属偶然:1939年,纽约长岛大学的保罗·科孛克博士驾驶着他的飞机,沿着古代引水系统的路线,飞过干涸的纳斯卡平原。突然,他好像看到平原上有着巨大而神奇的、好像是平行的跑道似的直线图案。他再仔细一看,感觉真的就像是平行的跑道!因为它有着明显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科孛克博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些巨大的图形,当时他惊叹地说:“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书籍。”

  秘鲁纳斯卡平原巨画

  纳斯卡平原巨画——蜘蛛图

  科孛克博士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反响。考古学家和科学家都相继而来,有位叫玛丽亚·赖希的德国天文学家,在这片平原认出了数百个三角形、四角形或平行的跑道。那些巨大的交织排列直线,有的彼此平行,有的像是文字,图形上面有很多又长又宽的条纹横贯其间,有的像道路,有的像方格、圆圈、螺纹。看上去如同蜥蜴、狮子等,还有好多形状就像是某些植物,只不过植物的具体形态也被省去,只剩下简练的线条。

  在这些千奇百怪的图案中,有一幅着名的蜘蛛图。这幅图画上面的蜘蛛长50米,是用一条单线砌成的,是纳斯卡最动人的动物寓意图形之一,这幅图可能是某个特权阶层的图腾,也许他们在某个特定的节日来到这个图形。图形中的蜘蛛可能与预卜未来的仪式息息相关,但也可能是纳斯卡人所崇拜的星座之一。

  纳斯卡平原巨画——鸟图

  另一幅有名字的图案就是鸟图,在纳斯卡荒原上砌着18个这种鸟形图案。这种鸟图的尺寸非常巨大,长的范围在30~40米不等。这里有一条1.75千米长的太阳准线,穿过这幅宏大的鸟图中140米长的翼展。在纳斯卡出土的部分陶器上,人们也发现有类似的鸟。更奇怪的是,在皮斯科海湾的附近,一座光微微的山脊上,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图案。而当时印第安人却从来没有见过三叉戟图。这又是怎么回事?

  构成这些图案线条的是深褐色表土下显露出来的一层浅色卵石。据专家们计算,每砌成一条线条,就需要搬运几吨重的小石头,而图案线条中那精确无误的位置又决定了制作者必须依照精心计算好的设计图才能进行,并复制成原来的图样。而当时的纳斯卡居民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那么,这些巨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玛丽亚·赖希认为,古代居民可以先用设计图制作模型,然后把模型分成若干部分,最后按比例把各部分复制在地面上。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巨画是按照空中的投影在地面上制作的。这样解释虽能直截了当地解决设计和计算的困难,但是却引出了更多的疑问。因为古代纳斯卡人不可能掌握飞行技术,那么,是谁在空中进行投影呢?

  有人说,纳斯卡平原的直线与某种天文历法有关,因为这些图形中有几条直线能够极其准确的指向黄道上的夏至点与秋至点。也有人说,图案中某些动植物图形是某些星座变形的复制品,有一些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线条,就是星辰运行的轨道。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美国航天飞机拍下的图片,在百万米高的太空中,人们就可以可看到纳斯卡巨画的线条,而只有从300米以上高空中,人们才能看清这些巨画的全貌,因此,巨画只能是为从空中向下观看它的人绘制的。而在遥远的古代,有谁能从高空或太空中观看这些巨画呢?以《众神之车》的作者冯·丹尼肯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这是天外来客光临地球时在他们的降临地建起的跑道。但也有人指出,从现代航天技术看,航天飞机是不需要跑道的。

  纳斯卡平原贫瘠而又荒凉,这里每年最多只下半小时的雨,有人估计,这里也许万年没有正式下过大雨,使那些神秘的图形能历时1500年而依然完整无损。美国航天总署也为这里的恶劣生态环境而震惊,感到它与火星上的环境有些类似,有人曾经专程派人研究这个地区,想用它来进行火星生命能否生存的实验。与干涸荒凉的地理环境相应的是,这里的土着居民社会发展程度非常低下,有些领域至今还停留在石器时代。这与巨画所表现出来的高度设计、测量和计算能力,以及人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程度,让人很难联系在一起。无法想象,这些至今对巨画仍毫不理解的土民,竟然早在1500年前,就创造了这些向天空展示的作品,这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这是专门为游客设置的铁塔,观看纳斯卡线一目了然。

  所罗门宝藏之谜

  公元前11世纪,大约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在小亚细亚平原上的以色列人开始强大起来,他们进入富饶的迦南地区,建立了强大的以色列王国。创造这项辉煌业绩的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大卫王。

  大卫生于公元前1040年,他带领着自己的部族人经过了一系列的战斗,攻下了耶路撒冷,并将自己的都城定在这里。其实,在大卫之前,所罗虽已经建立了以色列王国,但是他的统治还不是特别稳固。可以说,大卫王朝才是以色列人王国的主体,以色列拥有自己的国度是在大卫时期才实现的。大卫死于公元前970年,他死之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即位,所罗门在位四十年,他在位的这段时间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为强盛富足的时期,以至于后来的子孙总是非常怀念当年的辉煌,不断幻想弥赛亚(救世主)的来临。

  对于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而言,所罗门所做的最令人神往的事情就是建造了神的圣殿。据说,他动用了数十万人,仅监工就有3300人,花了7年功夫才把圣殿建成。《圣经》中详细地描述了圣殿的规模:“长六十肘(1肘约等于0.5米),宽二十肘,高三十肘。”圣殿的内墙里面都包上了黄金,陈设极为华丽。圣殿里面珍藏着以色列的圣物:黄金约柜。当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定下十条戒律,称为“摩西十诫”;又与他们订立了永久的和约,要求他们为这里建造约柜。关于约柜的大小、尺寸与材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它是用皂夹木制成,外面包着黄金,四围镶上金牙边。约柜从建造之日起,就成为了以色列人信仰的见证,宗教的圣物。

  绘画作品中的所罗门王

  所罗门神殿

  所罗门不仅建造了圣殿,还历时13年之久,为自己建造了华丽无比的宫殿,叫做“利巴嫩林宫”。据《圣经·列王记上第十章》记载,所罗门王是古往今来最为富有的国王:“所罗门所得的金子,共有666他连得(1他连得约等于34公斤)。另外还有商人和杂族的诸王,与国中的省长所进的金子。所罗门王用捶出来的金子打成挡牌200面,每一面用金子600舍客勒(1舍客勒约等于11.5克)。又用捶出来的金子打成盾牌300面,每面用金子3弥那(1弥那等于0.6公斤),都放在利巴嫩林宫里。所罗门王用象牙制造了一个宝座,用黄金包裹着。……所罗门王的一切饮器都是金子的,利巴嫩林宫里的一切器皿都是黄金的。所罗门年间,银子算不了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各地进贡的财物,《圣经》里面清楚地记载着:“普天下的王都求见所罗门,要听神赐给他智慧的话。他们各带贡物,就是金器、银器、衣服、军械、香料、骡马,每年有一定之例。”这其中,最为着名的进见例子为示巴女王。《圣经》里面对她的描写虽然不多,却犹如惊鸿一瞥,令人难忘。《圣经》里面说:“跟随她到耶路撒冷的人甚多,又有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所罗门的智慧征服了示巴女王,临走时,“示巴女王将120箱所得金子和宝石,与许多香料,送给所罗门王”。

  圣经

  约公元前930年前后,以色列分裂为两个王国,南边的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建立犹太王国;北部则以撒玛利亚为首都建立了以色列王国。两个王朝都动荡不安,王政更迭频繁。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基尼撒二世攻陷了耶路撒冷,将犹太人掳去,史称“巴比伦之囚”。

  精美奢华的圣殿被付之一炬,难以计数的所罗门宝藏也在战乱中不知所终。巴比伦人自然掠夺了大量的财物。《圣经·但以理书第五章》记载了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伯沙撒为1000名大臣设宴,拿出从耶路撒冷圣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与大臣、皇后、妃嫔饮酒作乐的事。不过,他们所得的东西与传说中的所罗门宝藏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更不用说名贵的“黄金约柜”,巴比伦人并未一睹其真容。那么,是犹太人听到风声,在巴比伦军队入侵之前就将宝藏转移了吗?还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动荡,财宝根本就不在耶路撒冷城内?抑或是,这批令人垂涎的宝物仍然埋在圣殿下不为人知的秘密隧道之中?

  自此以后,关于所罗门宝藏的传说就不绝如缕。

  一种说法是,宝藏仍然在耶路撒冷,圣殿之下有一个秘密岩洞,即为“所罗门宝藏之迹”;有的人说藏在尤安布暗道(尤安布通过暗道攻入耶路撒冷,打败以布斯人,故名)。

  另一种说法是,宝藏在巴比伦人入侵之前早就已经转移了,至于转移的去处又有埃及与埃塞俄比亚等不同的说法。因为所罗门娶的是埃及公主,将宝藏转移至埃及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是,历年来到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寻宝的人源源不断,却大都一无所获。

  公元前538年,波斯攻占了巴比伦,释放了犹太人。公元前546年,犹太人在所罗巴伯的带领下返回耶路撒冷,重建了圣殿。不过,耶路撒冷注定是个命途多舛、充满苦难的地方,自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多利买、叙利士、安提阿古诸王朝相继占领耶路撒冷,他们都曾经千方百计寻找所罗门宝藏与黄金约柜的下落,但全都空手而归。公元前63年,罗马将军庞贝攻占耶路撒冷,残杀了祭司并进入圣所,从此犹太人开始受罗马人统治。到公元6年,巴勒斯坦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和之前的侵略者一样,罗马人也掠夺了大量的耶路撒冷财物。为了纪念这一胜利,罗马皇帝还特意在罗马城建起了一座凯旋门,上面雕刻着犹太民族特有的用具以及饰物,如七臂烛台、银喇叭、金桌子、祭司穿的胸甲等。但他们显然也并没有如愿以偿地找到所罗门宝藏。直至11~13世纪,基督教教会数次组织十字军东征,攻占耶路撒冷,寻找所罗门宝藏与黄金约柜,不过这次他们依然无功而返。

  耶路撒冷

  有人坚信,所罗门宝藏仍在耶路撒冷的秘密隧道中。1867年,英国军官沃林的发现似乎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猜测。他在耶路撒冷城郊游览时偶然发现了一个洞窟,他顺着石梯走下去,发现那里是一条暗道,直通耶路撒冷城内,于是他惊喜地宣称:这就是传说中的尤安布暗道!但他并没有发现任何宝藏。人们推测,这也许是与尤安布暗道有着一样功能的另一条暗道。20世纪30年代,两个美国探险家也沿着曾经沃林的足迹,再次踏入耶路撒冷尘封的秘密隧道之中,试图寻找传说中的巨大宝藏,他们是理查德·哈利巴特与莫埃·斯蒂文森。但是,没容他们行进多远,暗道就被流沙所堵塞,他们功亏一篑。后来,两人在航海中遭遇风暴而身亡,那条暗道的秘密也随之葬身太平洋底,再也无从知晓了。

  还有一些学者根据史料考证,认为所罗门宝藏很可能早已转移至海上。因为《圣经》明确地写道:“有他施船只与希兰船只一同航海,三年一次,装载金银、象牙、猿猴、孔雀回来。”那么,在茫茫的大海之中,会不会隐藏着一处所罗门王的秘密宝岛呢?要不然,那些金银财宝又是从何处运来的呢?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门德纳率领一支考察队踏上了南太平洋的一个海岛,他们看到那里的土着居民都带着黄金的饰物,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所罗门王埋藏宝藏的地方,就把那里命名为所罗门群岛。这是由6个大岛和900多个小岛组成的群岛,总面积约计60万平方千米。岛上植被茂盛,终年苍翠,一批批的欧洲人不辞辛苦地钻进茂密的原始森林,寻找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宝藏,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说中的所罗门宝藏仍然没有一点线索,就连让人看到能够找到的希望都没有。

  传说中的所罗门宝藏可能只是一个巨大的铜矿。

  寻找“所罗门宝藏”

  诸如以上原因,谜一样的所罗门宝藏,惊人的庞大财富仍然吸引着无数人。

  罕见的古尸群之谜

  一支来自日本专门从事埃及古墓壁画艺术研究的考古队,在埃及的一处贵族坟墓群,因错入墓门而发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尸群。

  这支考古队于1982年12月来到了埃及尼罗河中游,卢克索尔市的对岸,这里是“王家之谷”附近的“贵族之墓”一带。这里罗集着埃及新王国时代的古墓,据说这些古墓中都有彩壁画和精美的雕刻。这样,它就成了考古队重点考察的对象。

  在这里,考古队研究了有关的资料,听取了当地考古局的建议,确定了第318号墓为发掘对象。考古队员来到了墓的入口处,铲去了堆积在墓门外的沙土,露出那镶有铁门的入口,考古队员们头戴安全帽,手持电筒,打开了门锁,进入墓内。霎时,一股阴冷的寒气扑面而来,令队员们感到一阵心悸。

  埃及尼罗河

  阳光从墓口处射入,队员们可以看到墓口附近的墙壁上精巧的浮雕。再往里去,便有几个墓室相连,但那里已是黑暗的世界了。队员们在微弱的手电光下,一步步地摸索着前进,他们觉着脚下暄腾腾的,定睛一看,原来是大量的裹尸布和缠尸带!他们再往前走,一名队员碰到了一堆硬东西,然后忙用手电一照,发现竟然是一垛堆到墓顶的僵尸,手电光下,他们看到了许多零散堆放的木乃伊及大量的头骨、四肢等。他们对现场拍了照,估计所看到的木乃伊足有30具之多,面对这么多的木乃伊,队员们总感到有些毛骨悚然,可能由于缺氧,又感到令人窒息,便赶快从墓里撤了出来。

  走出墓外,人们对刚才所见的场面既感到兴奋,又觉得奇怪,因为从他们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在这个墓穴内根本不存在木乃伊,而墓内结构似乎也与资料上所见到的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两天后,他们才找到了事实的真相,原来是考古局工作人员由于疏忽大意错把317号墓当成了318号墓,这一错不要紧,却使人意外地发现了木乃伊。

  这一偶然的发现,使考古队特别兴奋,但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挖掘器材和专门从事于木乃伊研究的专家,因此他们没有贸然进行挖掘。第二年,经过重新调整的这支考古队,第二次踏上了埃及的土地,返回到了王家之谷。这一次他们不仅带足了挖掘器材,还充实了两位曾经从事过木乃伊研究工作的人类学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发掘工作重新开始,这一次他们首先拉上了电线、接上了电灯。在灯光的照耀下十几名人员戴上了防尘面具,开始了从墓里向外清理堆积的沙土和废旧遗物。

  这是一座大型的古墓,经研究发现,墓里面曾经进行过细致的装修,墓壁上不仅装饰着精美的浮雕,并刻有象形文字。经专家们确认,这些文字记载着被葬者的姓名和生前的职业等。考古队全力以赴地进行着紧张的挖掘工作,在墓室里面又发现了两处很深的墓坑,坑内堆积着更多的木乃伊。考古队对每天所挖掘出的木乃伊都进行了清点,他们所挖出的古尸由30具到50具、80具、100具数字在不断地增长,最后达到了二百多具。

  这些被人们发掘出的木乃伊,它们的裹尸布都早已经被人剥开了。有的尸首分离,有的四肢折断,看起来十分凄惨。根据这一情况专家们断定,这座古墓在很早以前就遭到过盗墓贼的洗劫。这些只图财宝的盗墓者把别的墓中死尸一起搬到了这里,进行解体,盗取贵重的装饰品和陪葬的财宝,造成了这里的现场尸骸狼藉,惨不忍睹。这些古墓究竟是哪个朝代被盗的呢?人们无从查考,因为在埃及历史上,由于古墓众多所以盗墓事件也屡见不鲜。但此次发现的这巨大堆尸场,确实罕见。

  古尸群

  考古专家们对从墓内挖出的木乃伊进行了分类整理,发现在这些古尸中,共有成人尸骨118具,幼儿尸骨38具,合计156具,另外还有头骨70个。这些干尸制造得十分好,是所发现干尸中制造最好的,从头部来看,有的还留有仔细梳理过的鬓发,有的上眼皮还睁开着,面部还有表情。有的女性头部还存有生前的容貌。由此人们更看出了古埃及人制造干尸的精湛技艺。他们还初步估计出了这些木乃伊的年代,上下之间相差大约有九百多年,从包尸布的图案来看,它应属于新王国时代的。墓穴中的大量遗物虽然已经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但考古队仍收集到很多玻璃珠和彩色陶俑,这些都成为考古研究的宝贵资料。

  这一古尸群的发现,使考古学界感到十分兴奋。因为这些木乃伊的出土既给考古学家们带来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又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课题,通过对这古尸群的研究,人们将解开许多古埃及文化之谜。

  文字起源之谜

  人类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正是凭借着非凡的创造力,人类才成为地球的统治者,我们也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可以这样认为:人类是在有了文字以后,才逐渐步入文明社会的。那么,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流行的说法是“仓颉造字”的传说,这一说法在古史中以近乎神话的形式流传着。相传,仓颉看见了一名天神,天神的相貌非常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另传,仓颉创造了文字后不小心泄露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又传仓颉观察了鸟印在泥土上的脚印,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文字由此产生。上述传说在《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等史书中都有记载,可见,“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晚期已经广为流传。人们一般以为,“仓颉造字”可能确有其事,但史书中所说的造字过程并不可信,那只是基于古人“神造万物”的解释罢了。至于仓颉,根据古书记载分析,他可能是黄帝时期的一个人物,因其整理文字或为黄帝记史而被后人所知。另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根据推论得来的:“仓颉”的发音和契、刻等字有关,我国古代的文字不是用笔定,而是用刀刻(这一点在近代考古学中得以验证),仓颉是指那些契刻文字的人。

  仓颉造字

  根据考古学家对半坡文化遗址(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典型,距今约6000年)和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约4500年)发掘出的陶器上均带有“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一说,我国文字的起源时间目前可以推测至距今6500~4200年之间。从这些刻画符号的简繁程度上看,如果说半坡文化反映出的刻画符号“具有文字性质”的话,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则具有“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早期象形文字的特征。而发现甲骨文的殷商时期,那已是我国文字发展的“较成熟阶段”了。

  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

  我国文字真正的起源时间,很有可能会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有所突破,但文字的形成绝不可能是由“某人造字”,因为文字作为文化延续的载体,是人类在几千年的劳动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完善的结晶。

  土耳其神殿之谜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附近的爱烈巴坦神殿,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恐怖之地,人们传说那里面关着一个恶魔,一旦有人走近它,灾难就会降临。所以,它无形中成为了一块“禁地”。

  1920年,一对青年男女大胆地来到神殿,当他们准备抬脚进殿时,男青年突然惊叫起来,女青年低头一看,地面突然涌起了深不见底的水,而且水面竟然高出门槛。他们吓得当即跌倒在地。突然,奇迹发生了,高出门槛的水快速退下,并发出巨大的响声。

  水退后,他们壮着胆子迈进门槛,走进大厅,不由惊呆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宫殿,雪白的大理石柱,石柱的两端绘满s形的精美图案,拱形棚顶上的天使展翅欲飞……他们的经历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各地,并迅速传到了国外。

  1921年春,一队考古学家闻讯来到这里,考古队长是美国人迈尔斯。面对这座沉睡了不知多少世纪的雄伟建筑,他们都感到十分惊奇。他们立即对这里进行考察,先进行外部的勘探,丈量出神殿外部长约140米,宽约70米,整个建筑为古罗马建筑风格,约建于公元前4世纪。然后,他们又对神殿里面的水涨水落情况进行了两天的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水的涨落很有规律,这是为什么呢?迈尔斯下令进行挖掘,不久,在神殿正门旁1米深的地下发现了一堆褐色的碎石。当迈尔斯用手试探那堆碎石时,怪事发生了,神殿内高出门槛的水突然迅速退去,两个多钟头后又慢慢升了起来。迈尔斯又去动那堆碎石,水又再次迅速退了下去。迈尔斯由此推断,这堆碎石可能是个机关。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拾去一块块碎石,渐渐地露出一块1米见方的石板。石板非常光滑,厚约半寸,是一块经人工仔细打磨过的盖板。抬去这块盖板,一排整齐的空心圆柱出现在人们眼前。考古队员们深信这排圆柱是专门控制水的涨落的,因而不敢轻举妄动。迈尔斯令人将石板盖上,再加上其他重物,但水却不能退下去了。他们只好又把那些褐色碎石加上,水又迅速地退了下去。迈尔斯等人用了整整一周时间,基本掌握了水的涨落规律:只要不动那堆碎石,水就会一昼夜涨落6次。

  爱烈巴坦神殿

  在完全掌握了水的涨落规律后,考古队员全部进入大厅参观,整个大厅里有336根高达10米的大理石圆柱整齐地排列着,3行拱形门一个套着一个,远远望去,拱门由大到小,光线由明变暗,还有那些巨大雕刻,都令人叹为观止,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的宫殿。他们对大厅的石柱进行取样,经过碳14分析后,确认这一神殿约建于公元4世纪,与伊斯坦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的建筑风格相一致,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是君士坦丁大帝将东罗马帝国定都于伊斯坦堡后所建的大量建筑之一。而今,爱烈巴坦神殿再也不是令人生畏的“禁地”了,它早已成为一个驰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到这里来看看奇景。涨水时,人们可在这里划着小船游荡;退水时,人们可以走在里面进行观赏。

  然而,从迈尔斯带队来此考古至今,已经过去近百年了,这座神殿的全部秘密仍然没有揭开:这个神殿是做什么用的?它的进、退水装置非常先进,是利用什么原理修建的?那些水为什么能够高出门槛却又不溢出来?这些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些考古学家认为:这座神殿极可能是当年东罗马帝国的蓄水场。然而,这一推断很快便遭到了反对者的质疑:如果是蓄水场,何必需要退水装置?又何须花费巨资把它修建成堂皇的宫殿?爱烈巴坦神殿所蕴藏的秘密可谓“世界之谜”,这个谜团什么时候揭开,我们将拭目以待!

  中国领海下的宝藏之谜

  西沙群岛海域发现古代沉船

  1998年的夏天,在宁静炽热阳光下行驶的“琼海00389”号船拖着一只小艇,艇后漂浮的水手通过水镜仔细向海下搜寻。“水手”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的摄影师。忽然,几座石雕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们仔细一看,是一只整服威仪的文官雕像,这个雕像的头部已经断落,颈上长着一株珊瑚,雕像的旁边还卧着一头石狮。“水手”兴奋地抬手击水发出信号,在船上焦急守候的人顿时来了情绪,并有序地投入到水下录像、测绘、打捞遗物等工作中——这是探访西沙群岛水下文物的一个细节。

  水下科考人员

  中国水下考古者认为,目前中国水下考古的主要任务是重现久已消失的海上丝绸之路,而寻觅西沙群岛的水下遗物尤其是沉船遗址,是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途径。

  1975年,广东省考古工作者在西沙北礁调查时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唐人青釉罐和青釉碗,便是当时沉船遗留下的物证。宋元明时期,西沙群岛的暗礁仍然是阻碍频繁往返的中外船只的一道天然屏障。根据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示意图,人们每次都由南京出发经福建、台湾海峡、南海至越南南部,西沙群岛正是这条主航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曾经挡住了多少航船的去路,恐怕无人知晓。

  辽宁绥中水下发现满载元代瓷器和铁器的商船

  中国的海上丝路,也即中国古代的航海活动及航海贸易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由今广西、广东、福建及浙江一带的港口出发,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另一是由渤海湾及东部沿海的海口出发,然后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辽宁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遗址属于第二条航线。1991年7月,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在捕鱼时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征集到584件,初步鉴定为元代磁州窑的产品。历博水下考古研究室接到消息后,随即赶赴打捞出瓷器的地点进行了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初步断定为一个沉船遗址,并拉开了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的序幕。

  寻找辽宁绥中水下沉船遗址时,人们检测到一号点水深11.1米,水下有大致呈南北向条形物,长约25米,宽约5米,类似于船体结构。该海域水下的地貌非常复杂,有三道大的沙岗,只有在涌大潮时才露出水面。其他小沙岗星罗棋布,形状就像暗礁,对来往船只形成很大威胁。遗址中的沉船是一艘满载元代磁州窑瓷器和铁器的商船,船长约21米,宽约6米,船体已经被小虫吃掉,只剩下船体中和散落在周围的大量元代铁器和瓷器。从残存的情况观察,原来船舱里面是将铁器置于下层,瓷器覆盖在上面,故散落在周围的主要是瓷器。瓷器大部分是磁州窑的典型器物,并不乏龙风罐、婴戏罐一类精品;也有纯白釉的梅瓶,仿建窑的黑釉瓷器和绿釉瓷。现在散落的瓷器已经大都打捞出水,仅完整的磁州窑瓷器就有一千多件。根据资料对比,可推断装运的瓷器产于磁县观台窑。同船铁器很可能与瓷器产自同一地区,因磁县在宋元时期也是全国主要的冶铁地点之一,但经过七百多年的海水浸泡,铁器已被锈蚀结成块。根据沉船现存主体的体积推测,这条船的载重量应在一百吨左右,而沉船的确切年代应是元代晚期。

  西沙考古工作队在西沙沉船水下考古现场

  北礁沉船残留的瓷器

  外国公司希望与中国共同发掘

  在海上丝路这条上下千年、连贯亚非欧大陆的古老航道下,隐藏着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见证。1972年,在珠海市三灶岛草堂湾发现了一条古沉船,当地村民多次潜入沉船探摸。发现舱里面有香果和槟榔,香果的药味很浓,估计是唐代阿拉伯国家的商船。船木经碳14测定,结论稍早于唐代。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海难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在广东省台山县川山岛附近海面进行探测作业时,发现了一艘南宋到元代的沉船,并打捞出了二百多件宋元瓷器。还有银锭、铜钱、锡壶和镀金腰带等物,进而推测沉船是一艘来自南亚或西亚的外国船,来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在满载一船中国货物返航时,在此遇海难而覆没。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带来了东西贸易的新时代,同时也增加了中国海域的西方沉船数量。据中国专家估计,在数以千计的沉船中,外国沉船大约占30%。

  从西沙海域打捞出的古瓷器残片

  有望找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沉船

  在距今约五千年前,山东大汶口文化影响到了辽东半岛,同时山东半岛也发现了辽东半岛文化类型的器物。在距今4000年前,山东半岛的龙山文化扩展到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仅见于辽南,不见于渤海北部其他地区。这表明辽东、山东两半岛的先民不是绕道渤海西岸,而是越过老铁山海峡直接过来的。20世纪60年代,当地渔民曾经在山东长山列岛的南五岛与北五岛之间的砣矶岛附近的海域中,打捞出完整的岳石文化时期的陶罐,陶器表面布满沉积在上面的细小海生生物遗骸。可以肯定,它们曾经长久淹没在海水中。由于器物完整,可推测是当时随沉船而落入海底的。岳石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如果这里有岳石文化的沉船,那将是现今世界最古老的沉船。1979年,在山东庙岛群岛黑山岛附近的海域找到了汉代遗物,又在庙岛西海塘近岸处的海底,发现了数片在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的陶片,当然还有一些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这些零星的发现,虽然不属于沉船遗迹的范畴,但至少提高了这一带海域中存在岳石文化乃至龙山文化沉船的可能性。

  元军大战为南海遗留了数以千计的沉船

  从1278至1279年,宋元军队在海上先后进行了甲子门海战中十字门(现在珠海横琴岛与澳门三岛间的狭窄海道)海战,最后对崖门海战,宋军被元军包围,两千多战船只逃脱800艘,其余的全部覆没。南宋宰相陆秀夫背负幼帝在临海的奇石上跳海自尽,南宋王朝遂告灭亡。

  1991年至1992年,中国水下考古队员曾经先后3次在银洲湖进行水下调查。在第二次调查时使用旁侧声纳对奇石周围的海域进行寻找,确定了几个沉船点。第三次调查时,则在这些地点潜水取了一块船板,c14测定,年代为距今690~760年,正和史书所载的宋元海战年代基本相符。

  台风、暗礁等自然灾害曾使那些漂泊的商船沉睡海底,战争等人为因素又增添了无数水下的遗迹。据专家估计,在中国沿海有不少于3000艘的古代沉船。但是限于人手和财力,目前已经着手挖掘的古船遗址尚且不足沉船总数的百分之一。

  考古队发现古代沉船船体

  中国领海的疆域辽阔,5000年华夏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人类文明。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辉煌无比的古代文化艺术与外交活动,因各种原因消失在领海内的宝藏,简直没有办法评估!我们期待着民族骄傲与自豪的历史记录与真相早日告白于天下。

  奥林匹克运动会之谜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赛事,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如果要追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渊源,却有点儿复杂。

  奥林匹克起源之谜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各国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到了运动会的这一天,人们或者亲临现场,或者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各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争金夺银。如果问起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一些“奥运迷”会如数家珍: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的雅典举办,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要问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怎样发起的,恐怕没有人能够真正说清楚。

  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1 8 9 6年4月6日,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首都雅典开幕。

  目前比较占上风的说法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因古希腊的奥林匹亚而得名。奥林匹亚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北半部的一个平坦幽静的小山谷里,那里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古希腊人称它为希腊最美的地方,并在这里为天神宙斯建立了神庙。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竞赛开始于公元前776年:波沙的国王艾诺麦只有一个女儿,叫基波达米娅。父王为给她挑选一位文武双全的佳婿,诏令应选青年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如果哪位青年获胜,就以公主相许,还可继承王位;如果败了就要被毫不留情地刺死。

  比赛开始了。国王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是勇力过人,再加之他车精马壮,所以有13个求婚者先后死于他的长矛之下。但是在应诏求婚者中,有基波达米娅的“白马王子”皮罗西,公主决心搭救他。于是在赛前,她命国王的车夫偷偷拧松车轮上的销钉。由于女儿暗中作弊,比赛中国王的车翻倒了,皮罗西获得了胜利。这样,国王只得把公主许配给他,为他们举行婚礼,并允诺由皮罗西继承王位。皮罗西为了庆贺自己的胜利,便在波沙城以西的奥林匹亚举行了盛大的祭典,感谢宙斯神对他的保佑。在祭祀仪式后,皮罗西安排战车、角力等运动竞技,为祭典助兴。就这样,皮罗西创立了古代奥运会。

  也有人说,希腊的大力士赫拉克利斯击败了其他神以后,便在奥林匹亚举行体育比赛,以祭奠他的父亲宙斯神,这是古代奥运会的起源。还有的说,赫拉克利斯与他的兄弟们发生争吵,而在奥林匹亚山下比武较量,由此逐渐发展成为古代的运动会。诸多情节各异的传说,都反映出古代奥林匹克赛会与宗教有关。

  据记载,古代奥林匹克竞赛最初只有赛跑这一项比赛。参赛选手从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活动非常简单,仅此而已。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垄断了比赛。公元前7世纪,增加了赛车比赛和单马的竞技,结果斯巴达人垄断比赛的局面被打破,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强劲敌人埃勾斯人成为新霸主。与此同时,比赛项目的扩大,把远至西西里和南部意大利的选手都吸引来参加比赛。

  公元前472年,赛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比赛的时间也由最初的1天延长至5天。第一天不举行比赛,人们对宙斯举行隆重的献祭仪式;此外,运动员和裁判员还要郑重宣誓,保证竞争公平。第二天主要举行赛车和赛马,以及包括赛跑、跳跃、标枪、铁饼和摔跤的6项全能比赛。第三天举行17岁至20岁之间青年的比赛,第四天举行成年男子的单项比赛,包括拳击、摔跤、赛跑和跳跃等。在最后的决赛中,男子要全身戎装。比赛在第五天结束,这一天的早晨要进行晨祭,为优胜者举办庆祝宴会。优胜者将得到用野生橄榄枝叶做成的花冠,作为胜利的象征,这在当时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100米跑决赛中,运动员们的起跑姿势千姿百态。

  希腊选手乔治斯和德国选手舒曼在奥运会摔跤比赛前握手。最初的摔跤比赛没有时间限制,因此要不是组委会的终止,这次摔跤比赛将持续到第二天。

  当时,古代希腊世界各个城邦之间战争一直非常频繁。许多人对此表示厌恶,举行竞技会也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奥林匹克赛会通常在6月底或7月初举行,赛会期间,各城邦必须停止一切的战争活动,此时称“神圣休战”。为了保证来自希腊本土和海外殖民地的大量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赛会宣布一个公认的休战期,对违反协议者要处以罚款,规定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人身不得侵犯,有不轨行为或被法庭判过刑的人不得参加赛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并深入人心。

  每次奥林匹克赛会的参加者都有4~5万人。所以在比赛期间,商人和手工业者从四面八方拥到奥林匹亚,乘机从事大规模的交易活动;诗人和哲学家也都赶来呈献自己的得意之作。奥林匹克竞赛还为人们发表新思想和新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政治场所。

  美国运动员加勒特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他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铁饼和射击比赛的金牌,跳远比赛的银牌,以及跳高比赛的铜牌。

  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奥运会是古代希腊人的创举,但也有人认为古希腊人的奥运会是由腓尼基传入的。黎巴嫩贝鲁特大学的考古学家拉·鲍特罗斯从体育场遗址、铸有运动员形象的硬币和腓尼基人的史诗中,考证出首次世界性体育比赛早在公元前15世纪就在腓尼基举行了。他的依据是:当初举行这种体育竞赛是为了对古腓尼基人信奉的太阳神和他们崇拜的英雄赫拉克利斯及祖先梅尔卡特表示敬意。这种体育竞赛和仪式每四年举行一次,后来传播到地中海地区,古希腊人吸收了这个传统。

  后来,罗马人主宰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据说到公元394年罗马帝国后期,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一世下令取缔奥林匹克赛会。如果从公元前776年算起,这项古代赛事历时一千多年,共举行了293届。与之相比,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是非常短的。不过现代奥运会仍沿袭古代奥运会的旧制,四年举行一次。

  今天,虽然有关它的起源问题仍然众说纷纭,但是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要科学的证据来帮助解答。

  宙斯神像之谜

  奥林匹克运动会世人皆知,据说古代人们举办运动会,是为了祭祀宙斯神的雕像。关于宙斯神像,现在有着一连串的未解之谜,比如宙斯神像是如何构思的?围绕宙斯神像发生的一些离奇的故事也令人无法解释,这些谜底有待人们的进一步发现。

  最早期的奥林匹亚建筑物是用木头和砖块建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旧的建筑物已逐渐倒塌。后来人们使用石块来建筑奥林匹亚建筑物,以宙斯本人名字命名的神庙就是其中最为着名的建筑物。

  宙斯神像的雕塑者是菲狄亚斯,他发明了一种建造大尺寸黄金、象牙雕像的技术。首先,在建雕像的地方竖起一个大小与要完成雕像尺寸相同的木制框架,象牙薄片经过雕刻用来装饰头、手、足处,贵金属片则用来做成衣饰和其他装饰,以后神像外部的其他地方也用这些饰品来装饰。每件饰品之间都要衔接好,每个衔接处都要经过仔细装饰,最后一个有着坚固外形的雕像便形成了。公元2世纪的讽刺家卢西恩可以取笑说在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内部已成了老鼠出没之地,但在当时,这尊黄金象牙雕像肯定已塑造了一位集富有、权力于一身的强有力的形象,把宙斯的*、高贵表现无遗。

  宙斯神像

  雕像一直引起那些崇拜宙斯的人们的敬畏与惊叹。关于宙斯神像,还有个离奇的传说。据说在它建成之后450多年,按照那些抢劫希腊艺术珍品的罗马征服者的习惯,罗马帝国皇帝卡利古拉(公元37~41年在位)渴望在罗马拥有这个雕像。他派工匠们去设计运输此雕像的方案,但雕像“突然发出的大笑声震塌了脚手架,工匠们也被吓得四散而逃”。公元462年,君士坦丁堡一场凶猛的大火烧毁了收藏宙斯雕像的宫殿。当奥林匹亚的这所圣殿受到冷落时,古希腊雕刻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尊非凡的雕像也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被毁坏了。

  宙斯神像已经毁坏,有关它的未解之谜也许将永远是个谜。也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能通过进一步的探讨研究而解开有关宙斯神像的各个谜底。

  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之谜

  埃及考古学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古棺的发现,因为这非常有助于揭开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之谜,特别是埃及金字塔是否是埃及人民建造之谜。千百年来,埃及金字塔到底是如何建造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全世界的人民。埃及境内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百座之多,以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也就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例,这座大金字塔原高为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如果一个人绕金字塔走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

  埃及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着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经历时数千年,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能对力学原理有这样的理解和运用,能有这样的构造,确实是十分了不起的。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这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塔的附近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也就是所谓的狮身人面像。这个金字塔除了狮身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它至今已经有4500多年的历史,如此巨大的金字塔是成千上万块重达2000吨的巨石构成。现代的人无法想象,这些巨石到底是如何垒起来的。对于金字塔如何建成的有千百种说法,其中最典型的说法有:

  猜测一:百万奴隶劳作的结果。人称“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修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开采运来。在那时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也没有钢钎。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这样的方法在今天看来也许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技术,从采石场运往金字塔工地也极为困难。古代埃及人是将石头装在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为此需要宽阔而平坦的道路。修建运输石料的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室就用了10年的时间。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被分成10万的大人群来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劳动3个月。这些劳动者中有奴隶,但也有许多普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古埃及奴隶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

  猜测二:地外文明的杰作。由于建造金字塔之说尚有许多难以解释之处,所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在几千年前,人类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这样高超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有。他们经过推算还发现,通过开罗近郊胡夫金字塔的经线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它们的陆地面积是相等的。这种“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选择金字塔建造地点的用意,再加上有关金字塔真真假假的神力传说,所以这一说法也日渐盛行起来。

  猜测三:失落文明部落的遗产。还有人将金字塔的事情说得更玄,他们把金字塔与神秘学联系起来,认为金字塔是地球前一次高度文明社会灭亡后的遗产,或者是已经被毁灭的人类文明的遗留物。对于这两种说法,埃及人深感内心受到了伤害,因为这等于把埃及祖先的文明与智慧全都否定了。

  猜测四:混凝土浇灌的结果。2000年,法国人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他惊人的见解,声称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十分好,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此外,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在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1英寸(2.54厘米)长的人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考古研究业已经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大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但更多的学者则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说:既然开罗附近有许多花岗岩山丘,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那难以数计的石头?

  不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金字塔确确实实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考古学家们认为,当时,这些金字塔的制作一定集中了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因为它需要解决的难题肯定是很多的。但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金字塔修起来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奇迹。所以可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等到证据确凿的一天,真相最终会大白于天下。

  金字塔

  金字塔内部构造图

  古埃及人制造木乃伊的原因是什么?

  提及木乃伊,很多人只是会感到好奇和恐怖,对于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造木乃伊,人们却知之甚少。

  在埃及,当一个法老死亡之后,人们首先要为他举行寻尸仪式,随后为他举行洁身仪式,把死者遗体解剖开,取出脑髓和内脏,然后将其浸入一种防腐液中,除掉油脂,泡掉表皮;待70天之后,再把尸体取出晾干,体腔内填入香料,外面涂上树胶,以防止尸体与空气接触,最后用布将尸体一层层裹扎起。这样一具经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做成了。安放遗体之前,还要举行神秘而隆重的念咒仪式,为木乃伊开眼开鼻,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它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和吃饭了。最后举行安葬仪式,把木乃伊装入石棺。这样,金字塔就是它们永久的归宿了。这样残酷地处理尸体,如果不是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烂,待神灵降临之际,能够唤回死者灵魂与肉体的复活,恐怕古埃及人就不会这么干了。

  激动不已的考古学家用战战兢兢的口吻告诉人们下述事实:

  美国科学家1954年在埃及萨卡拉地区,发现了一座从未被盗的坟墓,墓中的金银财宝依然完好,在黑暗中还闪闪发光。北科尼姆教授带领考古人员撬开滑动的、但不可拆卸的石棺盖时,空无一物的棺材让他们迷惑不解。

  埃及木乃伊

  埃及木乃伊

  在1955年,科学家们发现库尔干五世的坟墓。人们大为惊叹地发现,整个墓室中堆满了长年不化的冰块,墓中所有的随葬物品依然保存完好。一对全身*的男女安眠于冰块之中,就像是活人一样。他们神态安详,并且若有所思,看他们的样子,好像还对人间恋恋不舍。

  只有那些相信来世转生的民族,才会如此煞费苦心地保存尸体。那么,谁又是那无处不在的“神灵”呢?

  木乃伊书之谜

  1928年,研究伊特拉斯坎(是古代意大利西北部伊特鲁里亚地区古老的民族,其居住地处于台伯河和亚努河之间)文化的兴趣一度兴起。当时罗马西北80千米乌尔齐地,一个农夫的一头牛突然不见了,后被发现是掉进田中的一个洞里,那个洞原来是伊特拉斯坎人的坟墓,考古学家们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发现了古墓群,墓里面埋藏着各种彩绘和雕刻品、陶器、青铜器、雕像和珠宝。这些物品流进市场后,在人群中掀起一阵收藏伊特拉斯坎文物的狂热。

  伊特拉斯坎人统治意大利半岛大部分地区至少有300年的时间,后来才被势力渐大的罗马人赶走,伊特拉斯坎人是虔信宗教的民族,他们制造了许多精美的艺术品,并且到处旅行,发展贸易,而其时意大利各邻邦仍然只靠农牧为生。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推测过伊特拉斯坎人的来源。他们的艺术带有奇异的东方色彩,语言与地中海地区西部其他语言完全不相似。伊特拉斯坎人善于航海,与希腊、北非及近东均有广泛的贸易往来,所以不知是从哪个地方迁来定居的。

  考古学家对伊特拉斯坎人知道得很少,原因之一就是尚未破译伊特拉斯坎人的文字。考古学家现在手上只有相当多墓碑之类的铭刻,而且铭辞都很简单,只显示了墓中人的姓名、身份。学者只能辨认出其中的若干单词,这些词以字母拼写,有点像希腊文,然而学者对此语言的结构和语法所知很少。这种语言看起来与希腊文或拉丁文没关系,如果语言学家能够加以破译,那么现存的文字资料虽然不多,不足以尽揭其日常的生活状况,但可以寻找伊特拉斯坎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语言是否有关联,从而可以提供线索解开伊特拉斯坎人的来源之谜。

  伊特拉斯坎馒头形坟墓

  有待破解的木乃伊文字

  有一样文献是考古学家最渴望看懂的,这篇文献如果能破译,现代人便可略知伊特拉斯坎人的生活状态。19世纪末期,在一具木乃伊的裹布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篇用伊特拉斯坎文写的文章。木乃伊是匈牙利总理公署的一位官员旅游非洲的一件纪念品,由埃及运往欧洲。这位官员去世后,木乃伊辗转送到萨格里布博物院。博物院的人员拆开了木乃伊,在内层裹布上发现这段文献。专家们花了几年的时间辨认其文字。因为来自埃及,专家们开始认为是埃及文。1892年,终于经一群德国专家鉴定,认为这些文字是伊特拉斯坎文,其上面共有216行字,似乎是某种宗教的传单。这一截写上文字的裹布被称为“木乃伊书”、显然是一大幅布匹的一部分。专家们研究这木乃伊和裹布后,相信那具制成木乃伊的女尸或许不是伊特拉斯坎人,裹布也许是从一卷由伊特拉斯坎商人或殖民者带到埃及的亚麻布上剪下来的,埃及人通常不管裹布的来源。

  自从德国专家鉴定木乃伊裹布上的文字确为伊特拉斯坎文以来,有不少语言学家热衷于探索这谜一样的文献,可是至今仍然没有人能掌握伊特拉斯坎文的“密码”。1964年,以研究伊特拉斯坎知名的意大利专家帕洛蒂诺教授,在罗马附近派尔基地方伊特拉斯坎神庙进行发掘时,挖得了3面金牌。其中两面上有伊特拉斯坎文铭刻,另一面则有古迦太基文,即腓尼基人的文字的铭刻,而古迦太基文是语言学家通晓的文字。这是不是解谜的钥匙呢?研究人员虽然没有把握,但还抱有一线希望,将古迦太基文和伊特拉斯坎文加以对照比较,可是历时数月,徒劳无功,仍没有什么头绪。3面金牌上所刻文字似乎没有可以拿来对照的地方,尽管内容可能有关系。

  目前,我们只能期待更多的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解开“木乃伊书”之谜。

  西班牙的史前画廊之谜

  1879年,考古学家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一个洞穴里面发现了大量壁画。经过索图勒的考证,这些壁画被证实是出自原始人之手,描绘的是当时的各种动物。然而,许多考古学家对此不置可否,因为他们是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自然不能接受这一结果。

  但是,这些绘画终于被证明是史前艺术的最伟大的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公元前1.5万~前1万年的作品。

  1902年,即在索图勒去世约14年后,考古学家阿贝·亨利·布罗伊尔也来到了这个洞穴,不少动物的骨头被他从地下挖了出来,上面的雕刻画几乎和穴顶上的一模一样。

  阿尔塔米拉壁画

  于是,人们再也不能怀疑这些绘画的真实性,而该洞穴也就此被称为“史前艺术的西斯廷教堂”。这些绘画的保存状态也同样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在欧洲,特别是在西班牙的东、北部和法国的西南部还发现过100多个洞穴刻满了石器时代的绘画和雕刻,但是,许多都因时间和气候的原因而毁损了。

  人们称创造这一艺术的人为克罗马尼翁人,他们生活在公元前3.2万~前1万年之间,也就是石器时代。他们虽然依靠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却也不乏创造性的想象力。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他们的独特的文化有自己的连续性,生活在公元前1.5万~前1万年间的马格德林人的文化是这一时代文化最晚期的代表。

  这些绘画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用尖利的燧石雕刻出轮廓,然后添加各种不同的颜色。当时的艺术家们不能创造出绿色和蓝色,但可能从氯化锰、煤炭和烟灰中提取了黑色和紫黑色。褐色、红色、黄色和橙色是由铁矿石、动物血或脂肪和植物汁液混合制成的。首先用骨制的臼和杵将铁矿石研磨成粉末,然后倒入动物血或脂肪以及植物的汁水,搅拌均匀,最后这些颜色就制出来了。作画的工具也是品种繁多:手指、兽毛或羽毛制成的刷子,或一根捣碎的树枝条。不过艺术家们有时也用苔藓作垫料,或者用中空的芦苇秆把颜色吹出来。

  阿尔塔米拉人物画

  阿尔塔米拉壁画

  在阿尔塔米拉(指保存有旧石器时代壁画的石灰岩溶洞,位于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布连山区),考古学家们不仅发现了马格德林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而且还发现了牛脂制成的赭色画笔。这些画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小心翼翼地在几乎无法透入日光的昏暗的内室中完成的,这表明当时人造光已经被使用了,事实上人们也的确已经发现了石灯。从穴顶上的绘画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已经使用了某种形式的脚手架。

  许多考古学者认为,这类洞穴壁画很可能是某种迷信仪式的组成部分,也就是通过符号的诅咒使野兽易于捕获。古人也可能认为他们的捕获物身上所蕴涵的勇猛和力量会通过绘画这种媒介而传给他们自己。这些绘画也可能是给青年猎手的教科书,用来教导他们如何来杀伤野兽,因为许多画上的标枪正刺中在兽类的最致命处。

  公元前1万年,冰川时代即将结束,气候也慢慢变得温暖起来,自然万物也开始复苏,马格德林人离开了洞穴来到地面。农垦时代就这样开始了,人类正朝着文明不断迈进。而史前画廊就成了他们留给自身历史的一笔丰富的遗产。正如目前的现代化常给人类设置陷阱一样,马格德林人学会了耕种,却丧失了想象力与丰富的创作才华。这一切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亚历山大图书馆毁灭之谜

  图书馆到底来源于何时何地,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个谜。有人认为图书馆起源于古代西亚的苏美尔王国;另一种说法是,最早为人们所知的图书馆是在古埃及的寺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同是图书馆的起源地。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已经有了许多的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和私人图书馆。但是,古希腊时期最为宏伟、最有名望和最为壮观的图书馆不是建在雅典,而是位于古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当时,亚历山大里亚城里有许多优美的建筑物:宫殿、庙宇、广场和花园及博物馆,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亚历山大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中有一个当时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以古希腊帝王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的。据说,亚历山大大帝从小就爱好并熟知古希腊的文化,古希腊着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便是他的老师。亚历山大喜欢读书和收藏书籍,在远征途中还带有大批的图书,他经常挤时间阅读。他曾经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图书馆,但还没有等到这个计划实现,他便因病而死。亚历山大的后继者托勒密一世索特(公元前367~前282年)开始了这一计划。托勒密一世虽然是一个专横的君王,但他喜欢结交文人学者,因而招聘了许多着名学者到亚历山大里亚城里来。其中有一位学者名叫德米特利乌斯,他是希腊的演说家、诗人和历史学家,于公元前307年来到亚历山大里亚城,很快成了托勒密一世的宠臣。其后不久,他热心地向托勒密一世建议: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建立一座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增加王朝的光荣,使之垂名于后世。托勒密一世欣然同意了这一建议。在德米特利乌斯的帮助下,公元前297年(或说公元前290年),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里亚城最好的地方布鲁丘姆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此大厦集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的功能于一身。到了托勒密二世时,又在亚历山大里亚城的西南隅一神庙——萨拉匹斯神庙中增设了一个分馆,此馆规模较小,据称藏书4万卷,有人称之为“子馆”,它虽无主馆藏书丰富,但却较为开放,普通市民和学生均能使用。

  亚历山大图书馆入口

  亚历山大图书馆在托勒密二世统治时最具有重要意义。它藏书非常多,但究竟有多少,谁也无从知晓。一说该馆收藏的草纸和皮纸卷轴达10万,或说有20万,再说有50万,也有人估计为70万,还有人说有100多万卷。此图书馆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在长达200多年的岁月里,它作为古代希腊文化的中心,对古代世界文化的保存与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幸的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后来被人毁灭了。那么,这座闻名古代世界的巨大图书馆到底是怎么毁灭的呢?对此,先人没有给我们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致使这一问题成为千古难解之谜。于是,后人对之作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与假设。

  一种说法是,公元前47年,罗马统帅恺撒率军队远征埃及,当时,恺撒的军队企图抢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图书,于是,亚历山大里亚城市的市民们放火烧毁了港口的船只以阻止书籍外运,船上的大火蔓延到了整个市区和图书馆,使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毁了一部分。另据古代历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的记载,公元前41年,罗马统帅马可·安东尼从小亚细亚的另一所有名的图书馆——帕加马图书馆里把大约20万卷的图书拨给了以貌美着称的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以作为对恺撒军队破坏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补偿。

  第二种推测是,进入公元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影响已经大大削弱,其中的藏书有一部分被搬运到罗马去充实罗马的图书馆。

  第三种说法是,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为了取悦于恺撒,曾经以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为代价以换取小亚细亚西北部古城帕加马的图书馆。

  第四种观点是,公元273年,罗马皇帝奥列里亚努斯再次占领埃及,他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主馆部分,分馆部分则被保存到公元391年基督教主教狄奥菲鲁斯以图书在异教寺院为由,下令将其全部烧毁为止。还有部分残卷可能在公元645年被*征服者奥马尔及其军队焚毁。据有一项记载,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纸莎草纸和羊皮纸的书卷曾经被*士兵用以烧洗澡水。

  第五种意见认为,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公元646年,*教徒入侵埃及时其首领奥马尔下令烧毁的。据说,*教徒焚烧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根据下述说法而为:亚历山大图书馆如藏有与《古兰经》相敌对的书籍,则该馆应予焚毁;亚历山大图书馆如藏有与《古兰经》教义相一致的图书,则这些图书毫无必要,应予焚毁;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对《古兰经》教义或者是敌对的、或者是同情的,故亚历山大图书馆应予焚毁。

  亚历山大图书馆内景

  亚历山大图书馆内景

  纵观上述的几种假说,我们不难发现,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毁灭的各种假说间有较大的差距,但也不乏共同点:一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是由于外族入侵而被毁的;二是毁坏的方法大多为火烧;三是毁坏的原因也多与宗教有关;四是破坏或毁坏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遭受了多次劫掠和破坏。

  毫无疑问,在好几百年的时间内,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世界上的奇迹之一,它的毁灭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之一。随着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被毁灭,对古代世界的许多情况我们便不得而知了,许多问题便只能靠推测了。

  大洪水与诺亚方舟之谜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历经了很多劫难,诗经里所说的大洪水就是其中的一次,幸亏有了生命之舟——诺亚方舟的出现,才使人类得以薪火相传,得以幸免于难。

  然而,诺亚方舟与大洪水是确有其事还是仅是传说呢?

  荷兰人托伊斯在17世纪,曾经写过一本附有方舟的插图的名为《我找到了诺亚方舟》的书。根据近代科学研究所得,在距今6000年前,这里的确曾经出现过一场特大的洪水,洪水泛滥到伊朗、土耳其和亚拉腊山。

  不过探险家们在1792年、1810年、1876年,多次登上亚拉腊山,也没找到任何线索。

  一位名叫弗里得里希·帕罗得的爱沙尼亚登山家于1972年初次登上亚拉腊山顶峰。

  1850年,盖尔奇科上校带领的土耳其测量队也登顶成功。

  亚拉腊山在1883年发生了大地震,对灾情进行评估和考察的委员来到亚拉腊山,在亚拉腊山被地震震裂开的地段内发现一艘大木船,由于船体大部分在冰川内嵌着,所以它的具体长度人们无法估计,大概估计船体高约12~15米。

  诺亚方舟想象图

  欧洲有关诺亚方舟题材的油画

  当然,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特大洪水,也得到了相当多的科学家的认同。土耳其科学家指出,大约在~年前,特大洪水高大的浪潮自今天的黑海越过马尔马拉海进入到地中海内,并且许多人类居住地在高达数百甚至数千米高的巨大浪潮冲进地中海时,也被淹没了。

  现在,星罗棋布的爱琴海岛屿形成的原因就在于此,许多传说中沉没的“亚特兰蒂斯城”可能也被埋进了海底。

  因在1985年找到泰坦尼克号残骸而在探险界颇有声名的罗伯特·巴拉德在2000年宣称,在距土耳其沿岸约19千米远的黑海海平面以下约94米处,他率领的一支远征小队发现了一个呈长方形的地基。

  他猜测在被大水吞噬以前,那里可能曾经是一座建筑的旧址。根据近来的科学发现,科学家们断言,地球上曾经发生的世纪大洪水和《圣经》里讲述的诺亚方舟的故事有一定的联系。

  《神曲》的完成时间之谜

  公元1265年,但丁·亚利基利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出生。他从小热爱文艺,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他在艺术的创作道路上一直勇于创新,拉开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序幕。他的代表作品《神曲》是用意大利方言托斯坎尼语写成的,给后世的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这部名作的着作年代,学者专家们却意见不一,看法也各异。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是:但丁写作这部史诗是在他公元1302年被敌党放逐出佛罗伦萨之前,还是在此之后呢?还有一点是,作者是什么时候将想象中的幽明三界之观念写成一部长诗的呢?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认为,《神曲》是于1300年开始写作的,也就是在但丁被逐以前。但薄伽丘又认为,但丁被放逐之后,在整理那些未完成的旧稿时,可能又对之加以全部改写。薄伽丘的这一观点是从但丁的作品《新生》中得到的暗示。

  但丁名作《神曲》的插图

  在《新生》的末尾,但丁加上了一段说明,即但丁梦见贝德丽采在天堂。这梦倘使按照《新生》成书的年代来说,应该是1292年的事情。

  《神曲》中的插图

  然而在1310年以后,他再整理旧稿时,心情已发生了改变,他将本来预定赞颂最光荣的女性的诗篇改作对于政治社会的批评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神曲》。在这时的《神曲》里,贝德丽采成了“信仰”的象征。

  对《神曲》各部分的脱稿时间也有不同意见存在。有人通过对但丁的政治主张和《神曲》内叙述的故事的研究,他们较肯定地认为“地狱”篇开始于1308年以前,“炼狱”篇则在1308~1312年开始,“天堂”篇肯定是在1314年以后开始。普遍的意见认为,“地狱”篇完成于1308年,“炼狱”篇可能完成于1313年,而“天堂”篇则只不过是在但丁去世时刚刚完篇的“初稿”而已。

  尽管对但丁《神曲》写作的时间推测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比较为大家所接受的,那就是《神曲》的“地狱”、“炼狱”和“天堂”3个部分不是在一个时期里完成的。

  希腊智慧女神之谜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智慧女神雅典娜集其父母的智慧于一身,她的出生成为后代许多专家学者们研究的对象。

  雅典娜是天神宙斯和慧心女神墨蒂斯的女儿。临产前墨蒂斯对宙斯说,将要出生的孩子一定会比宙斯更强壮、更聪明。宙斯唯恐降生后的孩子会危及他在奥林匹斯山的统治地位,于是他就将墨蒂斯吞到肚子里去了。不料,宙斯却突然感到头痛欲裂,急忙让火神赫菲斯托斯用斧子劈他的脑袋,这时满身铠甲的雅典娜就从宙斯脑袋里呼叫着蹦了出来。这就是她那不寻常的诞生。

  那么,雅典娜为什么不是脱胎于母腹,而是由父亲产出呢?她为什么偏偏从脑袋里蹦出来呢?

  当然,对于神话,人们没必要探究其真实性,而应关注它的社会背景。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并从各种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有人认为,这段传说只是想说明雅典娜是宙斯的化身。在希腊早期神话中化身法是常用的造神手法。这种方法可使彼此孤立的神之间产生一种类似于人类的血缘关系,从而构成一定的体系,增强了神话的故事性和神秘色彩。

  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这个传说反映了早期人类一定的历史状况。他们认为这段传说实际上反映了人类父权制开始取代母权制的情况。而且,雅典娜就曾经说过:“我不是母亲所生的人。我是从我父亲宙斯的头里跳出来的。因此,我拥护父亲和儿子的权力,而反对母亲的权力。”这意味着女人已经依附于男子,母权制已经被父权制所取代。这种说法看来论证比较严密,但也是有漏洞的。这种观点如果要成立,还必须解决如下两个问题:第一,据传宙斯的妻子是宙斯的同胞姐姐,他们在洪水灾难中死里逃生,并结为夫妻。从这里可明显地看出族内婚的痕迹,如果说父权观念在人类族内婚阶段就已出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位于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庙

  雅典娜雕像

  第二,希腊父权制取代母权制是在英雄时代,这早就已经成为定论。从神话描写中可看出雅典娜出生距英雄时代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否能说这一过程自雅典娜诞生时已经开始,尚待探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段传说应该与雅典娜在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关。雅典娜在希腊神话中是聪明过人的智慧女神,所以,人们把她说成是智慧女神和天神宙斯的女儿。为了让雅典娜没有对手,神话的创作者又煞费苦心地让宙斯把这位老智慧女神吞进肚子里,于是聪明的母亲“隐居”了。这样一来,会更显示出其女儿过人的智慧。当然,这种推论虽然圆满地解释了这段传说中令人费解的情节,但没有涉及复杂的社会背景,是否正确也很难说。

  上述三种观点各有道理,但都不能成为定论。之所以如此,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第一,早期神话产生于非理性的、原始的心理状态;第二,神话本身具有两重性。其一是历史的、现实的,它是有其历史现实基础的;其二是虚幻的,即非历史的部分。两者交织在一起,因而神话中的历史与宗教、想象与现实的界限总是模糊的;第三,神话材料本身是“历史的”。人们只凭神话内容去断定其严格的时代概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第四,历史本来就是极为复杂的。在理论上人们可以划出一些不同的历史时代,但严格说来也还是相同的。因此人们无法确定这些观点孰是孰非,这一问题的研究仍然需要时间。

  僰(bo)人悬棺之谜

  在中国的四川珙县城南有个叫麻塘坝的地方,这里没有太高的山,但是却有许多悬崖峭壁。地球上的悬崖峭壁很多,然而这里的峭壁上却悬挂着许多棺材,人们把这些棺材叫“古僰悬棺”。

  在几百年前,在那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什么且又是用什么技术把这些悬棺放到万仞绝壁上的,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僰人悬棺

  僰人悬棺

  据考古学家推算,其中有些棺材已经在空中足足悬挂了400多年。邻近麻塘坝的兴文县苏麻湾高崖壁立,也布满了层层悬棺,约有50多具,蔚为奇观。另外,四川境内长江沿岸的黔江市东南官渡峡、奉节县东的风箱峡也都有悬棺。

  这些悬棺都是用质地坚硬的整木雕凿而成的,有的是船形,有的是长方形,它们的安置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在峭壁上凿孔,把木桩打入孔内,然后把棺材横放在木桩上;二是把棺材安放在露天的天然岩洞里;三是在较浅的山洞(或是人工开凿的浅洞),把棺材的一半插入洞内,一半留在外头。这些悬棺多半离地面约50米,有的竟高达100米以上。

  1974年,人们取下了10具木棺,都是水平地放置在崖壁的木桩上面。1具木棺一般放在2~3根木桩上。而木桩则是钉在宽度和高度大概为12厘米、深度大概为17厘米的人工开凿的方孔内。邓家岩的7具木棺距地面的高度,最高的是25米,而白马洞的3具木棺距地面的高度,最高的是44米。

  取下的木棺一般都是长2米左右,最长的有2.2米。木棺的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高度和宽度都是50厘米左右,小的一头高度和宽度都是40厘米左右。木棺棺盖的形状有两种:一种的盖顶是弧形,一种的盖顶是两面斜坡的屋顶形,此外还有的盖顶形状介于二者之间。在有的木棺的端头还钉有一块木雕装饰,它的形状既像手掌又像火焰。这种装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在有的木棺的端头横着钉有两根木棒,大概是为了抬棺所用。

  木棺都是用整木挖凿而成,木棺的内外都不髹不漆,木纹清晰可见。从木棺上残存的痕迹来看,这些悬棺在制作时没有用过木锯,而可能是用铁斧和铁凿挖成的。棺盖和棺身之间有子母榫扣合,目的是为了防止棺盖脱落,在棺盖和棺身之间,还用铁抓钉扣紧棺身和棺盖。木棺的木质非常坚硬,历史文献和民间都传说是用马桑木制成,但是经过专家的鉴定,用的却是楠木。这些悬棺中的随葬物品并不多,除了衣服之外,10具悬棺中随葬的所有物品一共只有40多件,一具木棺中最多的随葬物品也只有6件,有的棺材里面什么都没有。

  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

  这些随葬物品都是日常的生活用品,种类和质量也差别不大。保存下来的有丝织品、麻织品、陶器、竹木器、瓷器、铁器、漆器、铜器等,其中以麻织品和竹木器的数量最多。经过清理的悬棺,在棺盖和棺身之间都被鸟雀打开了大小不等的孔洞,于是鸟雀在棺内筑巢栖息。所以,棺材里面有很多杂草、树枝、羽毛和泥沙。经过考古学家们的悉心清理,小心剔除这些外来杂物,才使得棺内的原物重见天日。

  经过清理以后考古学家们发现,棺材里面的人骨架保存基本完好,死者当年是仰身直肢地躺在棺内,左右手平放在身躯的两侧。随葬的物品都放在棺内,其中绝大部分都放在头部或者脚部的两侧,还有个别的放在左右手的两边。尸体当年是穿着各种入葬的衣服,有的还要用素面的麻布或者是有彩绣的麻布裹住尸体,再用针线将麻布缝合。

  悬棺葬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是什么观念支配他们这么做的?有一种推断是,僰人居于山水之间,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也在他们的观念意识中得到折射。悬棺一般放在靠山临水的位置,棺形也有做船形的,这表明亡灵对山水的依恋和寄托之情。把棺木放得很高,可以防潮保尸,也可以防止人兽的侵扰,但其中的观念成分还是主要的。唐代张鬻在其所着《朝野签载》中说,五溪蛮父母死后,置棺木“弥高者认以为至孝”,以致形成争相高挂棺木的习俗。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上也说,土僚人死后,悬棺“以先坠为吉”。

  今天,我们把架设高压电线叫高空作业。远在千百年前,人们要把沉重的棺材搬到悬崖峭壁上,论难度、论高度,不亚于高空作业。当时到底用什么巧妙手段把这些棺材搬到这么高的地方的?人们对此猜测纷纭,甚至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而也有把悬棺叫“仙人柜”,把悬棺葬山岩叫“神仙岩”的。最普遍的猜测是栈道说、吊装说和下悬法。栈道说者认为,在山崖上凿口子、铺设栈道,然后把棺材悬放在半山腰,或推入自然山洞内,葬完后撤去栈道。吊装论者认为棺材是由下往上吊装上去的,很可能使用了某种原始的机械。这两种说法,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难以服人的地方。

  悬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

  带翼天使从何处飞来

  举世瞩目的米兰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它那灿烂的艺术光芒辉耀亚平宁半岛。而在中国的新疆,也曾经有个辉煌的米兰古城,可惜它在沙漠中只留下一些让人惊叹不已的残垣断壁。

  1970年新年刚开始的时候,匈牙利裔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米兰遗址惊喜地发现了“从未报道过、完全出乎意外”的精美壁画。他后来记述说,在去米兰的路上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神秘和荒凉,其神秘就在于它与世隔绝,数个世纪以来从无人打扰。更使他感兴趣的是,他在米兰挖掘出一堆沙海古卷——藏文书,这些文书是从玄奘和马可波罗走过的去沙洲的路上的古戍堡里出土的。他还从一座破坏严重的寺院里,找到了不止一个完好的深垩粉雕塑的头像,在同一寺院里他还挖掘出公元3世纪以前的贝叶书,他简直欣喜若狂了。这一口气挖掘出的一件又一件稀世珍宝,足以使斯坦因富甲天下了,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更大的幸运天使般向他飞来。

  米兰遗址

  米兰壁画

  一天,他来到了一座凋残的大佛寺,在长方形的基座走廊上,发现了一个呈穹顶的圆形建筑。进而,他意料不到地看见了美丽的壁画,那带翼天使的头像,东方色彩明显不如其他壁画那么突出,完全是希腊罗马风格。他叙述道:“在我看来,壁画的整个构思和眼睛的表现,纯粹是西方式的。残存的带有怯卢文的题记的祷文绸带,高度可信地说明,这里的寺院废弃于3至4世纪。”斯坦因认为这些壁画明显带有古罗马的艺术风格,在他看来,这些带翼的天使无疑是从欧洲的古罗马“飞”到东方古国的。这个说法引来中外学者的激烈争论。

  斯坦因还找到了一组欢乐的男女青年群像,这些群像看起来是希腊罗马式的,描绘的是中国边疆佛教寺院里喜悦生活的画面,画面上漂亮的女郎头上戴着玫瑰花冠,男青年还有酒碗。这组画面上还出现了列队行进的大象、四辆马车和骑在马背上的王子等,在造型上酷似印度艺术,但也充满了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效仿。怯卢文题记表明,这些画与尼雅卷子属于同一时代。

  米兰壁画是新疆境内保存的最古老的壁画之一,这里的“带翼天使”可以说是古罗马艺术向东方传播的最远点。斯坦因的发现,轰动了欧洲文化界和考古界,米兰从此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成了世人争睹风采的所在。

  米兰佛寺遗址

  在以后的时期里,新疆考古工作者又在米兰佛寺遗址发现了两幅并列的“带翼天使”。天使像为半身白地,以黑线勾镂轮廓,身体涂红色。此画位于回廊圆形建筑内壁近底部,上面有一条黑色分栏线,在这条线的右端上部有一黑红色莲花座,显示出回廊内壁绘画与雕塑的整体装饰结构,这两幅并列的“带翼天使”壁画,参照斯坦因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它们体现了希腊罗马艺术作品的美学追求。罗马艺术家使用灰泥塑成主体的块状,完全可以在护墙的内壁上运用阴阳明暗对比和渲染手法,使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跃然壁上。壁画上天使的眼睛是完全睁开的,双眸明亮,眉毛细长,唇微合,双翅扬起,表现了追求天国生活的自信与博爱精神。这种形式迥然不同于佛教绘画准则,而更贴近古罗马艺术的美学特点。

  反对斯坦因这种说法的也为数不少。比如中国学者阎文儒先生对上述观点就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关于“带翼天使”神像的题材,应该从佛教艺术中去寻找,因为“带翼天使”神像不仅在巴基斯坦、西亚发现过,在克孜尔、库木吐拉、森木塞木等早期石窟中甚至敦煌莫高窟唐以后壁画中,也多有表现。因此,把它说成是希腊罗马式美术作品,是根本行不通的。

  米兰壁画上的带翼天使究竟从何处而来,还有待科学家们进行深入探索,予以破解。

  迈锡尼文明及其毁灭之谜

  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早期青铜时代是迈锡尼文明的萌芽时期,大约公元前17世纪,希腊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在迈锡尼兴建了第一座城堡和王宫。据《荷马史诗》里面的描述,兴盛时期的迈锡尼以金银制品名扬天下,被人们称为“富于黄金”的城市。

  现存的迈锡尼城堡的平面形状大致呈三角形,位于查拉山和埃里阿斯山之间的山顶上,城墙高8米,厚达5米,用巨大的石块环山修建。有一座宏伟的大门开在西北面,门楣上立有三角形的石刻,上面雕刻着两只虽无头但仍威武雄健的雄狮。这两只狮子左右对称的雕刻形式显然是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它们是欧洲最古老的雕塑艺术,迈锡尼城堡的正门也因而被称为“狮子门”。迈锡尼城门上的一对石狮子从1876年起就再也不能保持安静了。谢里曼等人在城内发现的墓圈a,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们似乎又看到了3000多年前活灵活现的“多金的迈锡尼”城。古代希腊世界迈锡尼文明的重要遗址陆续被发现,如梯林斯、派罗斯、雅典等。m·文特里斯在1952年宣布,他已经可以释读迈锡尼时代的泥版文书,并证实它们是希腊语的文字。至此,当前历史学界已经公认爱琴文明的这部分历史是讲希腊语的人的历史。人们目睹了迈锡尼文明时代王宫的残垣断壁,面对令人惊叹不已的王室宝藏,自然会发出疑问:如此辉煌的文明,是怎么毁灭的呢?

  迈锡尼和提那雅恩斯的遗址

  迈锡尼城堡狮子门

  由于可靠的文字资料实在太少,线形文字、泥版文书和《荷马史诗》所提供的信息又过于简单,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从考古学的角度去研究。

  最初,谢里曼(德国考古学家,考古学史上的传奇人物)夫妇在这里发现了五座坟墓,后来,第六座坟墓又被希腊考古学会派来监督他们的斯塔马太基发现。这六座长方形的竖穴墓大小、深度不同,深0.9~4.5米,长2.7~6.1米,以圆木、石板铺盖墓顶,但大部分已经坍塌。共有19人葬在这六座墓穴中,这些人中有男有女,还有两个小孩,同一墓中的尸骨彼此靠得很近,大多用黄金严密地覆盖着这些尸骨。妇女头上戴着金冠或金制额饰,身旁放着各种名贵材料做的别针以及装饰用的金匣,衣服上装饰着雕刻有蜜蜂、玫瑰、乌贼、螺纹等图案的金箔饰件,男人的脸上罩着金面具,胸部覆盖着金片,身边放着刀剑、金杯、银杯等;两个小孩也被用金片包裹起来。

  考古学家的发现还远不止这些,在谢里曼发掘圆形墓圈a的75年之后,也就是1951年,希腊考古学家帕巴底米特里博士发现了被称为圆形墓圈b的第二个墓区。这个墓区在狮子门以西仅百米之遥,发掘出来的珍宝完全可以与谢里曼的发现相媲美,而且时代与前者十分相近。

  英国考古学家韦思等在大约与帕巴底米特里发现圆形墓圈b的同一时期,又发掘了9座史前的公墓,地点在独眼巨人墙以西、狮子门之外的地区。这些圆顶墓(因形似蜂房,又叫蜂房墓)约建于公元前1500年至前1300年,均属于青铜时代中期。

  公元前1400年至前115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末期是迈锡尼发展的鼎盛时期。从迈锡尼城遗留下来的城堡、宫殿、墓葬及金银饰品中都能看出这一王国当年的强盛,但是要找到其消亡的原因,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尽管能从考古发掘中得到一些启示,但要把不会开口说话的遗迹、遗址、遗物唤醒,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

  有人认为,迈锡尼世界的毁灭与一些南下部落的入侵有关,特别是多利亚人更是祸首元凶。但也有人持与此认识相反的见解,他们指出,迈锡尼世界在西北方的入侵者来到之前,已经衰落。迈锡尼文明的统治至公元前13世纪后期,已经开始动摇了。据考古资料看,多利亚人在公元前13世纪期间,并没有进入希腊世界,他们涉足此地是在迈锡尼文明的不少城市已经变成废墟的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多利亚人面对的是一个已经不可避免要毁灭的世界。因而,公元前13世纪末以来迈锡尼文明世界的各地王宫连遭毁灭之灾,与多利亚人无关。考古资料也提供不出当时多利亚人到来的物证,于是j·柴德威克在对古文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胆假设。他指出,多利亚人臣属于迈锡尼人的历史事实,可以从神话传说中有关赫拉克利斯服12年苦役的故事中反映出来,多利亚人作为被统治者早就遍布在迈锡尼世界各地。赫拉克利斯的子孙返回伯罗奔尼撒,却道出了多利亚人推翻迈锡尼人只不过是内部的阶级斗争的真情,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多利亚人入侵。以派罗斯为例,当时便存在很严重的经济问题,青铜不够用,青铜加工业已衰落,国家经济组织疲惫不堪,税收不齐,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有限的土地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之需,国家只能靠积蓄的产品度日,要么就从地方额外征收黄金。当时受到挑战的还有神权,村社不按祭司要求行事,有的人甚至敢不履行宗教义务。由于受到其他部门或其他国家的过分压力,中央的高度集中化受到了破坏。在这种形势下,派罗斯的王宫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这一切都可能是导致派罗斯毁灭的主要原因。

  迈锡尼卫城遗址

  迈锡尼文明

  另有一些人认为天灾是祸根,天灾造成人口减少,食物短缺,大量小村庄被放弃,王宫经济发生了危机。迈锡尼为了远征小亚细亚富裕的城市特洛伊,倾国出兵,围攻10年方才攻陷。迈锡尼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严重消耗,从此国势一蹶不振。

  还有人提出,迈锡尼文明遗址中有几个地方是毁于不知什么原因引起的火灾中的。这样,活跃于东地中海的海上民族便吸引了这些猜测者的目光,他们认为是这些海上民族破坏了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等地的许多城市,促使赫梯帝国灭亡,埃及帝国衰弱,当然迈锡尼世界也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人说,当时的派罗斯有一支装备着20条船的大舰队,可最终被海上侵略者打败。反驳者指出海上民族在公元前13世纪时并未进入希腊。从泥版文书中看,在派罗斯陷落之前,国家除了正常的换防之外,一直没有任何特殊的军事行动。

  派罗斯王宫没有防御工事,这一点更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说派罗斯的灭亡是由于大意所致,那迈锡尼、太林斯等地不仅有保证战时水源的设施,而且有巨石筑就的高墙,可谓壁垒森严、固若金汤,却也没能免于灭亡。

  派罗斯王宫遗址

  学者们经过一番深入的研究之后,不但没能解开迈锡尼文明衰弱的原因,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迈锡尼没有金矿,而黄金又是从何而来?固若金汤的迈锡尼城怎么会屡遭沦陷?还有埃及人、腓尼基人都在其坟墓墙上刻下了文字,后来的希腊罗马人也树立了有文字的墓碑,迈锡尼人已经普遍掌握了线形文字,并且用来记写货物清单,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将死者的姓名和业绩刻在墓碑上呢?这到底如何解释呢?一切还有待于后人的深入考察。

  充满疑团的亚历山大灯塔

  埃及最大海港城市亚历山大曾经是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都城以及统一埃及的托勒密王国的国都,公元前30年成为罗马行省的首府。当时人口曾经达到了40万,与罗马、君士坦丁堡并称为世界三大城市。

  远在2000多年前,亚历山大灯塔的名气远远超过了金字塔,人们一提到埃及,首先想到的是雄伟神奇的灯塔,而不是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公元前2世纪罗马哲学家安蒂培特亲眼目睹过灯塔的盛况,将当时埃及、希腊、巴比伦的七个建筑并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灯塔总高135米,比现代最高的日本横滨港灯塔还高28米。

  亚历山大灯塔

  这座巨型灯塔屹立了1000多年之久才被地震所毁;从公元前281年建成并被点燃起来,直到公元641年阿拉伯*大军征服埃及,火焰才熄灭。它日夜不熄地燃烧了近千年,这是人类历史上火焰灯塔所未有过的。

  后人仿造的亚历山大灯塔

  建这个空前绝后的灯塔,一是航海的需要,一是显耀亚历山大王的赫赫战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亚历山大,曾作为埃及的首都,成了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之一,是地中海东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座国际转运港。频繁的贸易往来,各国商船云集大港,迫切需要有一座灯塔,来指引船只夜间进进出出。自从亚历山大海角尖端的法罗岛有了它以后,塔顶的薪柴燃烧不息,地中海航船有了导航方向,夜航海难的事件也大大减少。它一直工作了15个世纪,即使亚历山大城多次地震,大部房舍坍塌,灯塔却仍然岿然屹立。公元1302年的大地震,亚历山大毁灭,灯塔也不能幸免,顶部坍落。1375年又一次猛烈地震,全塔毁坏。随着地层沉陷,法罗斯岛连同附近海岸地区慢慢沉入海底,千古奇观从此烟消云散。

  为什么人们要建造这么一座灯塔呢?有一个悲惨的故事:据说,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漆黑的夜晚,月黑风高,埃及皇家一艘迎接新娘的船只,在兴冲冲地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海底。

  位于埃及沿海的亚历山大港

  这是一件震动埃及朝野上下的悲剧,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为此下令在最大的港口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屹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为巨浪所冲刷的礁石上,它就是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雄伟的灯塔,是由古希腊着名的建筑师索斯特拉特设计的,为了设计这座塔,他整整花去20年时间。塔的总面积为930平方米,塔身是用白色大理石砌筑,石缝之间用熔化的铅水弥合。塔柱、塔基为花岗岩石料,并用玻璃片充填。据说,经当时科学家和建筑学家试验鉴定,玻璃最耐海水腐蚀。

  灯塔高135米,共分三部分:一层塔基,三层向上缩减的塔身,一个塔尖。方形塔基14米高,在塔基正中拔起的下层塔身有71米高,同样为方形,上端四角各有一尊《波赛冬之子吹海螺》的青铜铸像,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用来表示风向和方位。中层塔身又缩成细柱形,9米高。在中层塔身的八角方位上立起八根石柱,共同支起一个圆形塔顶。上层塔身之上是一圆形塔顶,火炬昼夜燃烧不熄。塔顶之上铸着一尊高约7公尺的海神波赛冬青铜立像。

  亚历山大灯塔不仅外部造型美观考究,内部结构也严密复杂。塔基的几层有50多个房间,供住宿、办公或操作用,也可能是天文学家、气象学家观察天象的专用房间。为克服单调感,求得整体建筑具有艺术性的视觉造型,因而建有许多相当于楼房的层层窗口。一些研究者认为,塔身下层的内部宽阔,从这里修筑了通到塔顶的倾斜的螺旋式上升的通路。在通到中层和上层的倾斜梯上还分别筑有32个和18个台阶。正中间有一个相当于现代电梯的人工升降装置,用以运送火炬燃料及各种物品,保证火炬长年日夜不熄。

  据传,火炬的作用除本身的火焰光芒外,还设有一个凹面金属镜,反射出的耀眼的火炬火光,使60千米以外的航船能遥望到灯塔的方位,从而不会迷失方向。可径直向亚历山大港驶来。

  公元700年,亚历山大发生地震,灯室和波赛冬立像塌毁。传说东罗马帝国一位皇帝企图攻打亚历山大,但害怕其船队被灯塔照见,于是派人向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进言,谎称塔底藏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遗物和珍宝。哈里发中计下令拆塔,但在市民的强烈反对下,拆到灯室时便停止。880年,灯塔修复。1100年,灯塔再次遭强烈地震的洗劫,仅残存下面第一部分,灯塔失去往日的作用,成了一座了望台,在台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1301年和1435年两次地震,塔全毁。

  没有见到实物,谁敢相信2000多年前的人们能够造出那样庞大的灯塔?亚历山大灯塔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成为挥之不去的谜团。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海洋学家不断追寻灯塔的踪迹。1978~1979年,美国和埃及的考古专家历尽艰辛,在当地年迈巫师的帮助下,从城东海港的水下找到灯塔的遗骸。经过大规模的清淤、发掘,渐露端倪,证明历史上记载的亚历山大灯塔绝无夸大不实之词。

  法罗斯灯塔遗址

  “魔镜”的奥秘

  在中国诸多的传世铜镜中,有一些铜镜,从外表上看,与一般的铜镜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放在日光或强光下照明时,实际并不透光的铜镜居然会产生“透光”的效应,铜镜背面的纹饰会在影子上面显现出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现象啊!难怪欧洲与日本人要把它称之为“魔镜”,而我国则称之为“透光”镜。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魔镜”作了多学科的探索,以图解开其中的奥秘。

  其实,古今中外的学者,对“魔镜”为什么会“透光”的原理早就有了研究。宋代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提出了“铸造说”;元代的吾邱衍则提出了“镶嵌说”;清代的郑复光在既同意沈括观点的同时,又提出了“刮磨说”。

  保存完好的汉昭明透光镜

  在19世纪时,东方制造的“透光”镜传到了欧洲,使得不少欧洲学者也为之着魔,开始了对“魔镜”的研究。最早在1832年,普林赛泊提出了“型压说”。后来,又分别有学者提出了“刮磨说”、“加热说”。随之,日本学者也开始了研究。这时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与思想都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原理上更为科学。

  做工精良的古代铜镜

  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与交通大学的科研小组分别进行了“魔镜”复制试验。上海博物馆与复旦大学采用的是“淬火法”,交通大学采用的是“铸磨法”,都获得了成功。后来,全国试验的机构就更多了。各种理论也纷纷登场。

  在经过了如此众多的试验,人们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之后,从表面上看来,“魔镜”的奥秘已经被揭开了,因为人们确实用不同的方法都制得了具有“透光”效应的铜镜。然而,只要再深入一下,人们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最终解决,因为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也会继续产生出来。如:有那么多的方法制得了“魔镜”,我国古代的制造方法究竟是哪一种呢?或者说是以哪一种为主呢?再如,到目前为止,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那么多的成功实验,却并没有能够证明古代的“魔镜”是有意制成还是偶然所得的,对此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另外,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曲率差异型铜镜能成为“魔镜”,而反射率差异型铜镜是否也有可能成为“魔镜”呢?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仍然还有不同的见解。在许多原理的解释上,也还有争议。

  因此,“魔镜”的难题依然存在,离开彻底揭开谜底依然还有相当的距离,依然是留给下一个世纪的难题之一。

  “璇玑玉衡”之谜

  在我国传世的古籍《尚书·尧典》中,记载着舜在继尧之位后,勤勉政务,其中有“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这里说的“璇玑玉衡”究竟是什么?学术界争论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从事文史研究的学者认为,是指北斗七星。认为《史记·天官书》早就讲到,舜根据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变化来安排、从事政务。

  但从事科技史研究的学者则主张,是指浑天仪(简称“浑仪”),认为《尚书大传》有舜用浑仪来观察测定日月五星(木、金、火、土、水)的运行轨道的记述。他们指出,如果“璇玑玉衡”是北斗七星,那么原文中的“在”字就讲不通了,所以《史记·天官书》在引文时只能把“在”字割弃了。但有学者不认为“在”字是障碍,因为他们把“在”字解释为“察”,也就字通义顺了。

  舜帝像假想图

  这种单纯的文字上的辩驳,恐怕再进行2000年也还是相持不下。因此,主张后一说的学者又尝试从实物上寻求突破。过去曾经有人把传世玉器中的一种中间有圆孔,周缘有不规则缺齿的玉制品认为是璇玑,但是这种说法已经被否定了。最近,又有学者提出一种新的看法。他根据《周礼·考工记·匠人》与《周髀算经》中的有关记载,设想最初的璇玑(浑仪)应该是在一块平板上直立一根木杆,白天可以用来测日影,晚上可以用来参校北极星。在木杆上端与平板的前端处用一根木轴相连接,中间安上可以转动的望筒(窥管),就是“璇玑玉衡”了。

  北斗七星星座图

  “璇玑玉衡”是不是浑仪,对于《尚书·尧典》来说似乎并无多大影响,而对于科技史来说却关系甚大。如果“璇玑玉衡”真是指浑仪,那么早期的天文学史就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与进展了。所以,现在的天文学者与科技史学者对《尚书·尧典》这一记载的关注,远比社会科学学者急切,他们希望这一难题能在下一个世纪得到解决,以真正知晓早期的浑仪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八阵图与军事上的应用之谜

  八阵图是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一个了不起的创造。传说它奇幻莫测,威力无穷。但是,八阵图怎么行兵布阵?人们应该如何运用它来变换阵势,这个问题则成了千古之谜。

  八卦图模型

  目前学者对八阵图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这为破解此谜增加了难度。历代诗人墨客对八阵图多有赞美之词。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诗人杜甫初到夔州,凭吊了当年诸葛亮构造的八阵图遗址,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诗人把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功与构造八阵之名相提并论,也足见八阵图的历史价值了。成都武侯祠上的碑刻也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从这些诗句上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一生的戎马倥偬,确实离不开八阵图。

  八阵图也被小说家们加以神化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八阵图“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阵内怪石峥嵘;江涛怒吼。东吴名将陆逊不识八阵,冲入阵中,阵内突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

  据军事史家们研究,八阵图的威力来自它的布局有方,可分可合,可定可变。八阵可能是按八卦的原理布置的兵力。八阵有八个门,是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其中生门、景门、开门是吉门,休门、伤门、杜门、死门、惊门五门是凶门。全阵用马军,50人为一队,共280队;步军人列为200队,每个步兵占地二步,一马军占地4步,10人为一列,面对面,背对背,马军步军互相配合,又可以轮流换着,以便进行战时休息,保存自己的实力。八阵图也能改变阵容,以迷惑敌人。

  宋朝的阮逸在《李靖问对》一书,曾经详细阐明了八阵图的方法。书中指出,八阵图最初由5队人马组成,其排列方法是将正方形平均分为九个方格,中间一格驻上一队,边角上的四个方格各驻一队,中间一队稳居在中央,其余的四队可在周围八个方格内变换位置,队形随机而变,兵力机动灵活,前后左右紧相呼应,因而有一定的威力。

  八阵图的威力也来自它便于用倚伏之法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八阵图里面用石块或辎重车体等构造掩蔽和障碍。车体蒙上皮革,因此人们称之为“车蒙阵”。这些阵内工事迂回曲折,能有效地阻挡敌人骑兵的进攻,挫败其锐势,掩蔽和保护自己。敌人进阵后,守阵将士可用弓矢矛戟加以杀伤,用机动部队加以切割*,轻骑在阵内不能发挥优势,往往被各个击破。

  诸葛亮作八阵图是对历史上阵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东汉学者郑玄注《周礼》时指出,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曾经在兵法书中讲述八阵之法。《隋书·经籍志》一书着有“孙子八阵图”一节,可惜内容散失。不过,这也说明八阵图古已有之。1972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中,其中有一节是《八阵篇》。汉朝及三国时代的军队也演习八阵法,例如《三国志·武帝纪》中说,“十月都试车马,幸长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阵进退。”不过,诸葛亮吸收和继承了历代军事家在八阵法中的精华,又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因此后人说他的八阵法源于孙武,又不像孙武。

  八卦示意简图

  八阵法是诸葛亮行兵作战的常用之法。从古籍上看,至少有三处遗址使用过这种方法。一处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附近。干宝在《晋纪》中说:“诸葛孔明于汉中积石作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为八行,相去三丈许,谓之八阵图。”《水经·沔水注》中也记载:“(定军)山东名高平,是亮宿营处,营东即八阵图也。”

  第二处在川东奉节县长江边上,就是陆逊被困的地方。据《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东经诸葛图垒南。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车跨古垒,皆垒细石为之。自垒南去,聚不成八行,行间相距二丈。”

  第三处在四川新都县北十五千米的牟弥镇。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为行。”可见,八阵之法是诸葛亮的常用之法。三国时代的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指出,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使用的八阵图

  不过,奉节县长江边上的八阵图可能不是实战的遗迹,而是演习八阵法的地方。据《荆州图志》和对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石成堆,石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石堆建造得非常牢固,夏天大水冲击淹没,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只有八阵石垒岿然不动。由汉魏至唐,历经600年石垒依旧。这些石垒,可能是练兵时军队队形变化的一种参照物。

  八阵图在战争中的应用、变化究竟如何;现在我们还只是略知一二。随着考古挖掘的发现,也许能提供古代八阵法的更多的资料。八阵图究竟是不是八卦原理在军事上的运用?它的布局、作战机制究竟如何?这是一份军事史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花精力破解。

  在墨西哥拉文达废墟的一个古代奥梅克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幅非常精致的浮雕,考古学家称之为“蛇中人”。此地还出土了蕴涵玄机的奥梅克雕像,此雕像显示了两个男人相遇的情景,而且还是两个白种男人。1940年,美国考古学家马休·史特林在拉文达废墟发现了一块雕刻着“蓄胡男子是”肖像的石碑,这就是举世瞩目的奥梅克雕像。自从这个雕像出土以来,考古学家们对其蕴涵的秘密作了各种考证,形成了不同的说法。

  奥梅克雕像似乎可以确定两件事:第一,基于某种原因,石碑上雕刻的两名男子的相会场面,对奥梅克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第二,如同那些黑人头像,奥梅克工匠雕刻这块石碑上的白人肖像时,显然也是用活生生的人当模特儿。碑上人物脸部那么逼真的五官特征,是人们凭空想不出来的。

  这些异乡人容貌奇特,他们究竟是谁?在中美洲干什么?他们跟那些定居在闷热潮湿的橡胶丛林中,给奥梅克雕刻家担任模特儿的那些黑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正统学界一贯认为,1492年之前,美洲跟西方世界没有接触,一直处于孤立的状态中。有些学者思想比较前卫,拒绝接受这种教条式的观念。他们提出一个新的、看似合理的看法:奥梅克雕像描绘的那些深目高鼻、满脸胡须的人物,可能是古代活跃在地中海的腓尼基人。持该观点的学者进一步指出:奥梅克雕像描绘的黑人,应该是腓尼基人的奴隶,腓尼基人在非洲西海岸捕捉这些黑人,千里迢迢地把这些黑人带到美洲去。

  奥梅克雕像

  也许,比哥伦布早许多年,腓尼基人和其他西方民族真得曾经穿越大西洋,但是腓尼基人纵横四海,在古代世界许多地区留下他们独有的手工艺品,却没有把属于他们的任何东西,留在中美洲的奥梅克人聚居地。人们在这儿发现的黑人头像,以及描绘留着胡子的白种男人的浮雕,都完全看不出是腓尼基人的作品。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在雕工上,不论是在美洲或是全世界,这些艺术品都没有先例。这些强劲有力的作品似乎并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类型。

  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活的丰富,奥梅克雕像到底蕴涵着怎样的玄机,相信终有一天会被破解。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名画,画中人的面部表情,特别是嘴角浮现出来的永恒的微笑,显示出了一种不朽的艺术魅力。此画现存在法国巴黎罗浮宫,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确令人着迷,有时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内含哀愁,似显凄楚;有时又略呈揶揄之状,虽则美丽动人却又有点不可接近……《蒙娜·丽莎》问世几百年来,人们在她面前品味着,揣测着,争辩着,真是令人莫测其高深。

  纯粹讨论创作者的艺术思想及表现手法,这一问题的探讨不同于中世纪哲学家们争论一枚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那样无聊。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是什么因素让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此迷人。

  审美的心理学家认为,同一种艺术品,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观赏,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往往能发现艺术作品新的意义。

  美术史学家詹森从美学角度指出,这一神秘微笑的造成是因为作者力图要在一个个非常具体的人物身上,创造出他理想化了的美的典型,力图要使一闪即逝的面部表情象征永恒的喜悦,正是这种矛盾的结合造就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达·芬奇于1502~1503年之间创作的《蒙娜·丽莎》。

  还有一些从绘画技巧方面研究的画家,说达·芬奇为这个坐在阳台上的少女,设置了一幅透视不一的背影,当人们的视线集中在左边,感到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反之,当人们集中到右边看时,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画像中人物的五官,其位置也在游移不定之中。加上作者把体现人的笑容的嘴角和眼角部位,又画得模模糊糊,使画中主人公的笑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甚至一些人从医学的角度出发,别出心裁地研究了蒙娜·丽莎的“生理情况”,认定她患有内斜视,甚至发现她右下脸上有一霰粒肿。而达达主义画家杜桑则坚持认为蒙娜·丽莎应是有胡须的,为此他大笔一挥,硬给蒙娜·丽莎嘴上添了两撇八字翘须,真让人哭笑不得。

  弗洛伊德则将此问题同达·芬奇的母亲联系起来。他认为,画家由于离别生母,多年来随父与继母生活,难免思念母亲,他从“蒙娜·丽莎”模特儿的脸上和嘴唇间发现了他母亲那样的微笑,唤起了他无意识中对母亲的爱,于是便以高超的画艺把那迷人的美连同他自己的感情全部表现在画布上,那神秘莫测的微笑由此而诞生。

  蒙娜·丽莎的微笑究竟代表了什么?恐怕这个问题只有达·芬奇自己能够解答了。

  《马拉之死》成因之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着名的革命家让·保尔·马拉死后没有成为“鬼雄”,然而,他的死却成就了艺术史上的一大奇迹,这就是世界名画——《马拉之死》。

  当年,马拉被刺的消息传出后群情激愤。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受命用他的画笔表现马拉被刺的情景。3个月后,着名的题为《马拉之死》的油画开始在罗浮宫公开展出。参观后人们交口称赞此画艺术地再现了马拉的崇高形象,以真实的细节成功再现了马拉遇刺身亡的情景。但大家对画家为何这样构图则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卫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把马拉生前常常在浴缸中工作这一典型场景作为创作素材的。大卫本人说过:“在马拉被刺的前几天,我被派去访问他。他在浴缸中的情景使我惊讶。浴缸旁边有一个木墩,上面放着墨水瓶和纸,在浴缸外的手却在书写关于人民福利的计划。我认为,把马拉为人民而操劳的生活情景展示给人民是有益的。”但是,也有人认为,该画的创作思想根本不是如此,大卫如此构图与马拉所得疾病没有丝毫的关系。据专为马拉遗体做防腐处理的医生断定,马拉患的是麻风病而不是湿疹。所以大卫在绘制《马拉之死》时,只不过是借鉴参考了同年前些时候他为另一位革命英雄——勒佩蒂埃所作肖像画的画法。勒佩蒂埃生前也是国民公会代表,遭反动分子暗杀后,大卫也曾经为他画像。画面中死者*着上身躺在床上,致命的伤痕清晰可见,造型单纯明确,意境极为崇高,艺术处理非常成功。所以,大卫决定以同样的手法来塑造马拉为革命献身的英雄形象,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马拉是死在浴缸中。另外,还有一些艺术史家们主张应该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大卫不仅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巨擘,而且又是一个写实派画家,正是这种双重性决定了《马拉之死》的艺术构思。

  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由于至今尚未发现画家本人就此问题所作的详细说明,所以以上种种观点谁是谁非,很难下结论。真相到底如何,还有待于人们继续探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