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诵读经典 感悟成长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诵读经典 感悟成长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单元

  品味荷香清韵

  单元导语

  散文虽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魅力。

  如果说欣赏一篇好的散文,如同品味一杯清香的茗茶,那么,五四以后的现代散文,则色更鲜,味更醇。这一时期的散文最早得到发展的是充满了浓郁文学色彩的议论性散文,代表作家胡适,奠定了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的基础;以朱自清为代表的抒情性散文,在“五四”时期常被称为“美文”,写得绮丽纤秾,情景交融,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创造社的主将郭沫若,则用一种激荡和奔腾的情调,写出了自己在人世的坎坷,控诉社会的罪恶,倾诉内心的悲愤;“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作品直抒胸臆,较多表达了他作为自由主义者的思想情趣;以茅盾为代表的抗战期间的作家也都运用这种最具战斗性和群众性的文学样式,敏锐地反映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诵读他们的散文,如同漫步在荷塘月色下的小径,品味荷香之清韵。

  本单元将从现代散文中选出10篇优秀作品供大家诵读和感悟。作品分五类:

  一是感物抒怀篇:鲁迅的《秋夜》,表现了一种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而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巴金的《灯》则给人温暖、勇气和希望。

  二是思国怀乡篇:茅盾的《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将秋天的快乐、雄壮、惊奇写得淋漓尽致。

  三是心有灵犀篇:郁达夫的《爱人 我的失眠让你落泪》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将男女之爱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有种荡气回肠之感。

  四是歌以咏志篇:朱自清的《匆匆》,通过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在徘徊中的追求;徐志摩的《想飞》是他一生对“飞翔”理想的执着;胡适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则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准备了一份厚重的礼物。

  五是叩问人生篇:梁实秋的《谈友谊》表达了一种“友谊之乐是积极的”人生观;*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作了着名的论述。

  我们相信:通过诵读这些不朽的散文名篇,无论从思想情感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和提高。

  诵读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散文的兴趣。通过创设阅读的环境,合理选择阅读内容,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诵读现代散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散文的习惯。通过阅读让学生把阅读中看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使他们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让阅读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让阅读与学生相伴终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现代散文与写作能力。通过阅读使学生很好地丰富语言、积累语言,增加对语言的感悟,提高遣词造句、驾驭文字的能力,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点拨提高

  诵读技巧(五)

  诵读基本技巧—语调

  一、什么是语调

  为适应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说话或诵读时,句子总是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形成了语调。

  语调是有声语言所特有的,它是句子的语音标志,任何句子都带有一定的语调。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诵读中的语调是细致而复杂的,它可以表达各种丰富的感情。

  同样一个“我”字,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回答各种不同的问题:

  1谁是班长?—我。(语调平稳,句尾稍抑)2你的电话!—我?(语调渐升,句尾稍扬)

  同样一句话“他怎么来了?”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气。

  他怎么来了?—柔而扬,表示询问。他怎么来了?—柔而抑,表示疑问。

  他怎么来了?—刚而抑,表示责问。他怎么来了?—刚而扬,表示反问。

  二、四种基本的语调

  语调是千变万化的,它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四种:

  (1)平调—语调平稳,没有什么重读或强调的显着变化。一般的叙述、说明,以及表示迟疑、深思、冷淡、悼念、追忆等思想感情的句子,用这种语调。如: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2)升调—语调由低逐渐升高。常用于表示疑问、反诘、惊异、命令、呼唤、号召的句子。如: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降调—语调由高逐渐降低,末了的字低而短。这种语调常用来表示肯定、祈使、允许和感叹的语气。如:

  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4)曲调—语调曲折变化,对句子中某些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延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调子。这种语调常用来表示夸张、强调、反语等较为特殊的语气。如: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三、关于语调的几点说明:

  (1)诵读中的语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较为复杂的问题,上面分的这四种基本类型,只是一个大体分类,或者说是对语调的基本情况的一个大体描述,只是一个框框,给语调分类也决不是硬要把丰富多彩的语调变化强行纳入一些简单的公式。

  (2)不要把这里说的语调类型同书面语中的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子类型完全等同起来。书面语中的句子的语气类型远不能概括口语中千变万化的语调。

  (3)诵读中的语调在其表现中,始终是同断和连、快和慢、轻和重等联系在一起的。

  (4)诵读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性主要是通过语速和语调加以体现的。诵读语言同生活语言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语调。生活语言当然也有语调,但那种语调一般是没有多少起伏变化的,显得自然、从容。而诵读语言的语调则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一旦失去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调,它就无异于生活语言了。

  (5)诵读中的语调的表现又不同于艺术表演(如朗诵、话剧表演)中的语调的表现。表演语言的语调带有明显的夸张性、表演性。如果把这种夸张性和表演性搬到诵读中来,使诵读时的语调奔突跳跃,大起大伏,这就会使诵读显得既不自然,也不真实。诵读中的语调介于生活语言和表演语言之间,没有语调的起伏变化固然不行,起伏变化过大同样也会失去诵读的特点。

  感物抒怀篇

  76 秋夜

  鲁迅1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2

  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睒3

  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4

  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5

  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睒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睒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6

  。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睒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7

  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8

  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9

  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

  1《秋夜》最初发表于1924 年12 月1 日《语丝》周刊第三期,题作《野草之一·秋夜》。2他:在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第三人称不管女性或物都用“他”。后来才有“他”“她”“它”之分。本文中“他”“他们”即分别指代天空、花草、枣树等,而“她”字则指代小粉红花。3睒(shǎn):眼睛一合一张,义同“眨”。4胡蝶:现在写作“蝴蝶”。5低亚:低垂。“亚”,通“压”。6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这是写作者在深夜里一瞬间的感觉,并不是真的月亮东移。7夜游的恶鸟:即猫头鹰之类的夜间活动捕食的鸟。由于叫声凄厉,给人一种不祥的恐怖感,迷信者认为是不吉祥之鸟,其实这些鸟类是树木的益鸟。8吃吃(qi):状笑声。9栀子:一种常绿灌木,夏季开花,极香,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红栀子花是极罕见的品种。

  【诵读提示】

  鲁迅在北京生活期间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

  《秋夜》以象征手法抒情,抒发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它饱经沧桑,坚实挺拔,憎恶黑暗现实,顽强抗击黑暗势力,它善于战斗,也注意在战斗中保护自己,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这个形象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士的热情歌颂,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真实写照。

  《秋夜》巧妙地将哲理隐藏在充满诗意的抒发中。鲁迅笔下的天空、月亮、星星、恶鸟、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都是自然景物,又都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景物本身,而是人格化了的,无不闪烁着思想和哲理的光芒,或激起人们的憎恶,或唤起人们的同情,或启迪人们去思考。作者对这些具有象征意味形象的抒情,创造了一种隐含哲理思索的诗的意境。

  【自主探究】

  1.文中描绘的是个怎样的秋夜?夜的天空和枣树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各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的后花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联系全文,说说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苍翠精致的英雄们”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祭奠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鲁迅与猪对决

  鲁迅与许广平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周令飞(鲁迅之孙,系周海婴之子;而周海婴系鲁迅与许广平之子)透露说,祖母出生才三天,她的父亲就把她许给了香港一位马姓人家。从此,这门娃娃亲就困扰着她,为了抗婚和退婚,1921 年20 岁出头的祖母离家避走天津读书。

  而此时,鲁迅正在北京,他的婚事也已被母亲包办,虽不情愿但他却默默承受了。直到许广平到北京成为鲁迅的学生为止。根据记载,是许广平写诗点燃了鲁迅的激情,让他明白了爱的真谛,是许广平帮助鲁迅摆脱了绑在他身上的最后一道封建锁链。而鲁迅与许广平为了能够结合在一起,于1926 年8 月离开北京,分别到厦门与广州任教,并相约,奋斗两年打下基础,将来能够生活在一起。不过两人分处两地四个多月,饱尝了人间的相思之苦,他们在四个月里往返书信多达80封,差不多平均3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

  鲁迅当时到厦门教书,在厦门大学里种有相思树。一天鲁迅坐在树下思念许广平,看到一头猪跑来吃相思叶,正在热恋中的鲁迅看到代表爱情的相思树叶被猪吃,正义感油然而生,和猪当场展开对决。当时有位教员看到,他对那位教员说他与猪斗的理由是不能告人的。最终鲁迅受不了两年约定的折磨,于1927年1月18日辞去了厦门大学的工作来到广州与许广平聚合。

  巴金1

  我半夜从噩梦2

  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土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3

  —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注释】

  1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 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寒夜》,“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等。2噩梦(èm èng):引起极度不安或惊恐不已的梦。3恩泽:称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也就是“恩惠,赏赐”或“给予恩惠”的意思。

  【诵读提示】

  生活中,我们都离不了灯。看到“灯”,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指路、照明;深一层的,会想到灯在某个方面的抽象作用:给人温暖、勇气和希望。本文是巴金先生创作于1942 年的一篇散文。当时巴金与进步的文艺界人士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在西南地区目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心情是苦闷和抑郁的。但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帮助下,抗日救国的意志更加坚定了。尽管环境艰苦危险,但他始终未放下手中那支宣传抗日的笔,把民族解放战争必胜的信念化作战斗的力量,写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灯》,充分表达了作者让希望之灯永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在《灯》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巨大的黑暗背景,但于黑暗中却有着不可遏制的激情:无论写眼前的灯可以照明,还是回忆的灯可以指路,再到联想的灯可以给人以安慰和鼓舞,都反映了巴金先生的一贯追求,也反映了他“灯”的情结。

  文章以“灯”为象征物,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自主探究】

  1.本文以“灯”为题目,有什么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光能起到什么作用?灯光能给一个在黑夜中摸索的行路人带来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依次写了哪几盏灯?你最喜欢哪一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钱,是用来买书的

  巴金胞弟李济生曾谈起四哥爱书、买书的情况:“说到他最喜爱的东西,还是书。这一兴趣从小到老没有变。在法国过着穷学生的清苦生活时,省吃俭用余下来的钱,就是买自己喜爱的书。有了稿费收入,个人生活不愁,自然更要买书。‘1·28’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毁去了他的住处,收藏的书也随之毁了。习惯已成,兴趣所在,书慢慢地又积累起来。去日本小住一年,就买了许多英日文版书带回来。有的名家作品他会不遗余力地搜集各种文字的译本。住屋几乎全放满了书。解放后搬了家,房子宽敞了,书架、书橱也随之增多增大。书房内四壁皆书,客厅内也顺墙壁一溜立上4 只大书橱,连走廊上、过道上也放有书橱。一句话,无处不是书了。”

  1949 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只剩下57 元银元。萧珊从菜场买来价廉的小黄鱼和青菜,用盐腌起来,晾干。每天取出一点,就算全家有了荤腥蔬菜吃了。这两种菜,竟然支撑了全家半年的伙食。

  一天傍晚,楼梯传来巴金沉重的脚步。萧珊和养子绍弥迎了上去,只见他提着两大包刚买的书,气喘吁吁的。萧珊问道:“又买书了?”“嗯,当然要买书了。”巴金回答道。从来就十分尊重,也什么都依着巴金的萧珊,这时说了一句:“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巴金问也不问家里到底还有多少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就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呀?”

  第九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思国怀乡篇

  78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1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2

  。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

  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

  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3

  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4

  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哗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5

  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注释】

  1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中国现代学者,散文家。1916 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1919 年后先后赴美、法、德国留学。1923 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厦门、上海等地教书。1936 年去美国教书。1954 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7 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杂文集《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散文集《欧美风语》、《林语堂散文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等。此文写于1941 年1 月,后收入《我的话·行素集》。2况味:境况和情味。3老气横秋:主要用来形容某个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4宏毅:谓志向远大,意志坚强。5徐娘半老: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诵读提示】

  这是一篇用词精练,语言优美的散文。

  作者在文章开头,并没有开门见山地大肆渲染秋天之美景,而是通过一段香烟烟气的描写,把读者带入秋天那宁静、淡泊的气氛中。接着,作者又将秋天之美深化,突出表现初秋之美。之后,作者又将文章回归到开头意境,不过这次的意图与上节大不相同,主要是表现自己沉浸在“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秋之中,从而进一步描写自己的感受含蓄、婉约,也许这正是作者的风格,他并没有明说,而是比喻成“慢为熬炖回锅肉,古老却完整的旧字典,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大书法家苍劲雄浑的笔迹”,让读者自己慢慢去品味。文章最后感叹到人们常在意春天的美好,却总忘记秋天的“华丽、恢奇”,这句点睛之笔使文章发人沉醉,韵味深长。

  【自主探究】

  1.作者表面写“秋天的况味”其实是为了写“人生的况味”,作者笔下“人生的况味”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把秋天比作什么?有人认为这些比喻恰当,有人认为这些比喻不恰当,你的看法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写秋天的文章,人们爱把秋写作金黄美景,这大抵从季节的自然成色来写,林语堂先生是这样写的吗?假如不是这样写,你认为他在文中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林语堂和廖翠凤的金玉良缘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城内,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定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认为林语堂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 年1 月9 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倘若真的吵架了,也是吵过就算了,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起来了。

  林语堂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们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所以大师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的感觉;世俗所谓的“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他推翻了。

  1969年1月9日,在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里,一对喜烛点燃,林语堂夫妇悄悄庆祝结婚五十周年。林语堂把一枚金质胸针献给廖翠凤,上面铸了“金玉缘”三字,并刻了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不朽名诗《老情人》。林语堂将其译成中文五言诗:

  同心相牵挂 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 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 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 除非相见时。

  有人问他们半个世纪“金玉缘”的秘诀。老夫妇抢着说,只有两个字,“给”与“受”。在过去的一万八千多天里,他们相互之间,尽量多地给予对方,而不计较接受对方的多少。林语堂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

  1976 年3 月26 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仍与他终日厮守。

  79 白杨礼赞

  茅盾1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2

  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3

  ,便确是经过锤炼4

  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5

  着,无边无垠6

  ,坦荡如砥7

  ,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8

  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9

  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10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 ?

  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 ?

  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 ?

  ,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

  (那也是直挺秀颀 ?

  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注释】

  1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桐乡人。现代着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等。本文选自《见闻杂记》,写于1941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使日本帝国主义能够集中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巩固并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作者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写了这篇文章热烈地歌颂他们。2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4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5主宰:支配。6垠(yin):地域的界限。7坦荡如砥(di):平坦得像磨刀石。8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滋,生长。9恹恹(yān yān):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10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原有“超过”的意思。?晕(yun):光影、色泽四周模糊的部分。?参天:耸入高空。?虬(qiu)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伟岸:魁伟,高直。?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楠(nán)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颀(qi):高。

  【诵读提示】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 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段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作者曾写道:“《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使读者也从白杨树的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阅读时,要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自主探究】

  1.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杨树象征了什么?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茅盾”名字的由来

  茅盾本姓沈,名德鸿,字雁冰。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实行了臭名昭着的宁汉合流,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住在景云里。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有许多的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后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常高兴,就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叶圣陶认为“矛盾”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茅盾当时写的这部小说,就是着名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

  心有灵犀篇

  80 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

  郁达夫1

  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这些泪水竟然落到了我们的故事里,让我胆战心惊,让我惶恐不安2

  ,让我在最深的夜晚,那些迷蒙的知觉中苟延残喘,只有孤灯和网络数字搀扶我飘荡的灵魂,那些灵魂是你的,那些灵魂是很久以前就被你完全收走,完全放进你飘来飘去的行囊,轻轻淡淡地码放在一个角落,却无人造访。

  爱人,泪水是关于失眠的所有情节的。我很幸运地无辜,因为我已经让你美好的胡搅抓住,被你调皮的蛮缠无限扩大,从你乱梦中醒来的孤单将这种扩展铺满了整个天空。所以我是万恶,我这时的一举一动都渲染了让你厌恶的色彩,你应该知道这是多么的不准确。

  爱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失眠么,不就是睡觉么,不就是作息时间问题么。你要知道,在你之前很久我就被岁月一下一下锻造成这种德行,岁月伸出一只肥厚的手掌把玩我的倦意,让我黑白颠倒,昼伏夜出,已经十年了。一天一夜是改不过来的。

  所以你的哭泣虽然美丽,但是虚幻,虽然忧伤,但是带有真正的喜剧色彩。我们都在一起了,很多事情我们都过来了,还怕这个么?我对你的迷恋穿梭在这广袤3的夜空,你的梦如轻纱,缓缓掠过我满布皱纹的额头。体温隔着房间相互交融,你在均匀地呼吸,我在寂静中劳作。爱人,这就是幸福。

  【注释】

  1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着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2惶恐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3广袤(mào):文中意为“广阔,宽广”。

  【诵读提示】

  1927年,三十一岁的郁达夫邂逅了王映霞,郁达夫一见倾心,遂求再见、三见,于是上演了现代文坛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传奇。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正是郁达夫写给爱人王映霞的爱情美文。

  诗人在开头写道:自己的失眠让爱人落泪,爱人的泪水震颤了自己的心灵,让自己胆战心惊,惶恐不安。于是诗人安慰爱人,我的一切都交给了你,包括自己的灵魂。爱人,你的泪水完全是为了我的失眠,我是万恶,请你谅解。

  接着诗人对自己的失眠原因进行反思:岁月造成了自己的黑白颠倒,这种习惯短时间是改变不过来的。所以诗人对自己失眠引来爱人的泪水深感不安,劝说爱人失眠没什么大不了的,请爱人理解。

  最后作者充满深情地告诉爱人:只要两人真心相爱,我的失眠,你的泪水,都是喜剧,都是一种幸福。于是,失眠在郁达夫的笔下被美好化了;泪水,在郁达夫的意识与情感中被神圣化了,整篇文章充满着诗情画意,读后令人荡气回肠。

  【自主探究】

  1.爱人的泪水让作者情感上有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自己的失眠,诗人是如何劝说爱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诗中作者表现出来的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南洋抗敌遇难记

  —郁达夫生命的最后时光

  1938 年12 月28 日,郁达夫应《星洲日报》之邀,决心到新加坡“下南洋去作海外宣传”(郁达夫语),动员更多的侨胞支援抗日战争。1941 年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就积极投入抗日的实际工作。他担任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主席,战时工作干部培训班主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委,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郁达夫实际上成为新加坡华侨中的抗日领袖之一。

  1942年初,新加坡沦陷后,郁达夫与胡愈之、沈兹九、张楚琨、汪金丁、高云览等一批在新加坡从事抗日宣传的文化人,乘坐难民船撤退到当时荷兰殖民地—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一次,郁达夫去访问镇上的一位华侨领袖蔡承达,正好同时也有一个日本宪兵来和这位侨领交涉些事情,双方正苦于语言不通,束手无策时,正巧郁达夫进来,蔡承达知道郁达夫会讲日语,就请他临时翻译。从此郁达夫被胁迫充任日本宪兵部的翻译。

  为不暴露身份和维持生活,这一批流亡的文化人在巴耶公务开办了一个“赵豫记”酒厂,郁达夫出面做老板,张楚琨任经理,胡愈之任会计。酒厂开办一段时间后,销量猛增,生意兴隆。然而对被迫充当日本宪兵翻译的郁达夫来讲,却面临着一场极其严酷的考验。他虽身陷敌营,却利用会讲印尼语、华语等而日本人不懂的优势,在翻译期间,暗中做了许许多多帮助印尼人民和华侨的事情。

  1944年,日军宪兵总部机关移到了离巴耶公务不远的武吉丁宜镇,并大大加强了在这地区的统治力量。当时宪兵总部里有不少人是从新加坡调来的,有些人对新加坡文化界的情形十分熟悉。其中有一个叫洪根培的,曾受过日本法西斯的训练,是侵略军的走狗,他了解巴耶公务的酒厂老板赵廉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郁达夫。于是,洪根培去宪兵部告发郁达夫的真实身份,并诬陷他是联军间谍。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郁达夫终于度过了漫漫长夜,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正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刻,日本法西斯却向郁达夫伸出了罪恶之手。8 月29日傍晚,郁达夫吃完晚饭后在家中与几位朋友聊天,忽然有一个当地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郁达夫就回到客厅与朋友说有人找他说点事,说完就回来,当时他身上还穿着睡衣和木屐。谁知郁达夫却从此“失踪”了,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最后才证实,郁达夫是于1945年9月中旬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的。

  歌以咏志篇

  81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胡适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1

  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赠与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作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试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所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有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镕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社会的顺民了。

  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好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为”的求知识了。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撙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知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试想葛理略(galieo)和牛敦(newton)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想近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为糊口而作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顽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会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j.s.mill)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spencer)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有了这种心爱的顽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工夫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当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么还能够希望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心呢?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古人说:“信心(faith)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穷教授叫做菲希特(fichte)的,天天在讲堂上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菲希特死的时候(1814年),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2

  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付了巨额赔款。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终日埋头在他的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于一种微菌在生物体中的发展;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它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这三个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从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羊瘟疫,又教全世界的医学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除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第三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脾热瘟的疗治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灭除了二千万佛郎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huxley)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巨额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绩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受奇辱大难的时候,终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他绝不想他的显微镜底下能偿还巨额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获了科学救国的奇迹了。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932年6月27日夜

  【注释】

  1纵容: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而任其发展。2铁律:必须遵循的规则纪律。

  【诵读提示】

  1936年,胡适先生作为北大的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做的演讲。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可是当这些大学生走入社会之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于是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扑向了这些温室里的花朵。胡适先生为了不让大家重蹈覆辙,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篇演讲。

  胡适先生说在大学里面的大学生们被放纵被原谅,没有人会要他们真正地负起什么责任。但是到了社会上他们就不适应了,因为他们要真正做点什么了,国家培养了他们,他们必须有所作为了。由于接受不了社会现实的打击,他们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胡适先生说他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锦囊解决预防这些问题。

  【自主探究】

  1.作者认为大学生毕业后有哪几条路可走?为什么说“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今天的实际,胡适的三个方子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畅想大学毕业之后你将何去何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不畏权贵的人生

  胡适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更是人们眼中的“自由主义斗士”。即使是对被软禁的封建帝王,也能报以人文关怀。胡适对已经退位十年有余的溥仪不卑不亢,与皇帝之间分庭抗礼,“他称我为先生,我叫他皇上”。即使卷入舆论的旋涡,他也能风骨犹存,为了自己的民主自由,甚至不惜以身试险去劝说袁世凯、吴佩孚、段祺瑞等多名军阀。在人们狂热地打倒一切的革命旋风中,依然能保持自己的理性思维,并提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的一生是不卑不亢,不向权贵低头的一生,正如他的老师哲学家杜威一样,是一个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权威低头的斗士。尤其是在1960 年,蒋介石准备再次当选总统之时,胡适挺身谏言,劝说蒋介石放弃权力,不要参加选举;并提议用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出新的总统。当然这些话语,却不为蒋介石所接受。然而胡适就是胡适,永远笑呵呵地向人们阐述他的民主、自由,和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82 想飞

  徐志摩

  假如这时候窗子外有雪—街上,城墙上,屋脊上,都是雪,胡同口一家屋檐下偎着一个戴黑帽儿的巡警,半拢着睡眼,看棉团似的雪花在半空中跳着玩……假如这夜是一个深极了的啊,不是壁上挂钟的时针指示给我们看的深夜,这深就比是一个山洞的深,一个往下钻螺旋形的山洞的深……假如我能有这样一个深夜,它那无底的阴森捻起我遍体的毫管;再能有窗子外不住往下筛的雪,筛淡了远近间扬动的市谣;筛泯了在泥道上挣扎的车轮;筛灭了脑壳中不妥协的潜流……我要那深,我要那静。那在树荫浓密处躲着的夜鹰,轻易不敢在天光还在照亮时出来睁眼。思想它也得等。

  青天里有一点子黑的。正冲着太阳耀眼,望不真,你把手遮着眼、对着那两株树缝里瞧,黑的,有榧子来大,不,有桃子来大—嘿,又移着往西了!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这是英国康槐尔极南的一角,三面是大西洋)。勖1

  丽丽的叫声从我们的脚底下匀匀的往上颤,齐着腰,到了肩高,过了头顶,高入了云,高出了云。

  啊!你能不能把一种急震的乐音想象成一阵光明的细雨,从蓝天里冲着这平铺着青绿的地面不住的下?不,那雨点都是跳舞的小脚,安琪儿的。云雀们也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上帝给它们的工作,替上帝做的工作。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活动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活动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见了,影子都没了!但这光明的细雨还是不住的下着……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阙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泥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那在太阳西晒的时候多,一枝艳艳的大红花贴在西山的鬓边回照着塔山上的云彩,—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

  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貌忧忧的叫声,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声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背早上上的多难背的书!阿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于做集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要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听说饿老鹰会抓小鸡!

  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来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融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但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你再也飞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着飞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气的一程一程的在青云里逍遥,那多可怜。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脚上的鞋,穿烂了可以再问妈要一双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根毛就是一根,没法给补的。还有,单顾着你翅膀也还不定规到时候能飞,你这身子要是不谨慎养太肥了,翅膀力量小也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样难不是?一对小翅膀驮不起一个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时候你听人家高声的招呼说,朋友,回去罢,趁这天还有紫色的光,你听他们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春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域,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泻光明的骤雨—“thou art unseen,ut yet i hear the shrill delight.”—那你,独自在泥涂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趁早留神你的翅膀,朋友。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本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皮嚷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

  人类初发明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原人洞壁上画的四不像,它的背上掮着翅膀;拿着弓箭赶野兽的,他那肩背上也给安了翅膀。小爱神是有一对粉嫩的肉翅的。挨开拉斯(icarus)是人类飞行史里第一个英雄,第一次牺牲。安琪儿2

  (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个标记是帮助他们飞行的翅膀。那也有沿革—你看西洋书上的表现。最初像一对小精致的令旗,蝴蝶似的粘在安琪儿们的背上,像真的,不灵动的。渐渐的翅膀长大了,地位安准了,毛羽丰满了。画图上的天使们长上了真的可能的翅膀。人类初次实现了翅膀的观念,彻悟了飞行的意义。挨开拉斯不死的灵魂,回来投生又投生。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理想的极度,想象的止境,从人到神!诗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盘旋的。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你上那边山峰顶上试去,要是度不到这边山峰上,你就得到这万丈的深渊里去找你的葬身地!

  【注释】

  1勖(xu):勉励,这里是象声词。2安琪儿(angel),丹麦着名作家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安琪儿就是指侍奉天主的天使,长不大的天使,就是人们通常看到的一些孩子样子的小天使,类似于小丘比特!传说天国有一个特别的规矩,人世间一旦有一位天真可爱的孩子不幸死去,天国里就会派出安琪儿去接这位孩子。安琪儿会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翅膀上,然后再采一朵鲜花飞回到天国。

  【诵读提示】

  《想飞》是除志摩1926 年旅居英国时所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是表达了“想飞”的欲望和理想的代表性佳作,浓重地表达了他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强烈愿望。

  文章开篇写的是在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黑暗环境中,“想飞”的欲望在那“深”和“静”中孕育着,飞的愿望便强烈地撼动着心灵。再从云雀快活、不踌躇地飞到“饿老鹰”足够令人神往的飞翔,显示了作者理想中的“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扁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案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而是文中所述的那样——“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待”,这才是作者所追求的“飞”。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追求“自由”的强烈意愿。他用“飞”来象征“自由”,给他那理想中的“飞”赋予了无限广阔的内涵,也使读者对其理想有了形象化的理解。

  本文中,徐志摩用他“如飞”的美文,以他一生对“飞翔”理想的执着追求,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回答:飞。只要人类犹存,“想飞”的欲望永难泯灭。文章本身就如“飞”般美丽动人:情感之奔涌如飞,联想之开阔不羁如飞,笔势之酣畅跌宕如飞…… 读着这篇文章,仿佛进入一次灵性之超尘脱俗的飞翔之中。

  【自主探究】

  1.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徐志摩乘坐“济南号”在长清坠机遇难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从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徐志摩坠机遇难。

  徐志摩乘坐的邮政班机叫“济南号”。这是一架司汀逊式6 座单叶9 汽缸飞机,1929 年由宁沪航空公司管理处从美国购入。飞机驾驶员王贯一、副驾驶员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

  飞机起飞的时候,万里晴空。不料飞机在济南党家庄一带忽遇漫天大雾,梁壁堂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幸撞到长清的开山山顶,飞机坠落于山脚起火。飞机失事时,正被一个路警看到,等他跑到出事地点,飞机还在燃烧。后来,当地村民陆续赶来营救,两位机师皆已烧成焦炭。徐志摩座位靠后,仅衣服着火,皮肤有一些伤,但额头被撞开的大洞成为致死创伤。

  1931 年12月6日中午,北平举行徐志摩追悼会,会场设在马神庙北京大学二院大礼堂;会堂由林徽因亲手布置。鲜花丛下,玻璃盒内放着梁思成从开山脚下拾捡回来的一块残机木条。到会200余人,丁文江主持,胡适报告史迹,丁文江再致答辞。1932年初春,徐志摩灵柩归葬故土东山万五窝。坟墓是用厚实石块镶成的一只巨大石礅。碑石暂阙,等凌叔华手书碑文。徐志摩之父徐申如老泪纵横;徐志摩夫人陆小曼抚棺哀恸,昏厥数次;徐志摩元配夫人张幼仪和阿欢,母子相抱而泣。祭坛设在西山腰梅坛。全国名士,一时云集;花圈和挽联把一座苍翠的西山染白了。

  现撷取几副名人挽联如下: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

  —近代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志摩老师)挽徐志摩

  活得风流,死得火速,不愧文学家态度;逝者目瞑,存者魂销,仍是历史上臼科。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挽徐志摩

  一夕清谈成永诀;万山云雾葬诗魂。

  —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刘半农(志摩好友)挽徐志摩

  归神于九霄之间,直看噫籁成诗,更忆招花微笑貌;

  北来无三日不见,已诺为余编剧,谁怜推枕失声时。

  —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挽徐志摩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连同时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

  一声何满,几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近代着名诗人、作家郁达夫挽徐志摩

  83 匆匆

  朱自清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2

  而泪潸潸3

  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4

  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注释】

  1《匆匆》写于1922 年3 月,时当五四运动落潮之际。朱自清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心情苦闷,念旧、低徊、惋惜和惆怅之情不能自已。但朱自清毕竟是一个认真处世、勤奋踏实的人,虽感伤而不颓唐,虽彷徨而不消沉。了解朱自清写作《匆匆》时的心态,有助于把握作者对光明流逝而触发的独特审美感受。2涔涔(cén cén):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3潸潸(shān shān):形容泪流不止。4凝然(ning rán):形容举止安详或静止不动。

  【诵读提示】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是诗人的感兴之作。

  开头写景,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接受一种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接着,诗人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诗人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晰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

  诗人随着情绪的飞动,缘情造境,把空灵的时间形象化,又加之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素质。格律诗靠格律和韵来体现它的音乐性,自由诗也用分行和韵来保持它的节奏感。散文诗抛弃了这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自主探究】

  1.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匆匆”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开头提出了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在结尾又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痴迷于书,造就哲学人生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 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

  因为想到将来赎回,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

  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江浙一带中学教书,后来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朱自清没有力量缝制棉袍,便到街上去买了一件马夫用的毡披风。这种披风有两种,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但价格贵,朱自清买不起,便买了一种粗糙但便宜点的。

  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成了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以致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但它却为朱自清进城上课拦挡了风寒,晚间又铺下当褥子,虽然说起来颇叫人心酸。此时,再想想那件当出而不能赎回的皮大氅,叫人更感受到读书人痴迷于书的程度。

  叩问人生篇

  84 改造我们的学习

  *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一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二

  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据我看来,如果不纠正这类缺点,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

  首先来说研究现状。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1

  ,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却直接违反这一真理。

  其次来说研究历史。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

  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

  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确实的,现在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2

  中零星地捡来的。

  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共产党。

  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3

  ,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危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三

  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四

  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

  (一)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为此目的,就要引导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就要使同志们懂得,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就要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堆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例如关于宣传工作,如果不了解敌友我三方的宣传状况,我们就无法正确地决定我们的宣传政策。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二)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三)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应以《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为中心的材料。《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在全世界还只有这一个完全的典型。我们看列宁、斯大林他们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苏联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就可以知道我们在中国是应该如何地工作了。

  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注释】

  1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2故纸堆:泛指多而旧的图书资料;也指古书。贬义。3边币:是1941年陕甘宁边区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法币:是1935年以后国民党官僚资本四大银行(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依靠英美帝国主义支持所发行的纸币。*在本文中所说的,是指当时边币和法币之间所发生的兑换比价变化问题。

  【诵读提示】

  这是*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报告。本文深刻地批判了理论和实际分离的主观主义的学风,精辟地阐明了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号召全党必须改造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必须注重研究现状、注重研究历史、注重马列主义的应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

  作者的逻辑思路大体上可以用“主张—理由—提议”三个词儿来概括。

  引论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可谓旗帜鲜明,提纲挈领。

  本论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阐明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把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问题同党性问题联系起来;并提出了在全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克服主观主义的基本措施。报告对“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作了着名的论述。

  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号召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巩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使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这篇文章大量使用成语、口语、俗语,活泼风趣,灵活运用一些文言词语,做到古为今用。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准确、鲜明、生动。

  【自主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的三种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作者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对实事求是的具体阐释,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实事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少年*的故事

  *出生以后,父母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做“三朝酒”,专门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字润之。*满月以后,母亲文七妹把他带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就请算命先生给外孙测了八字,说要平安长大成人,必须拜一个长寿的干娘。谁长寿呢?外婆认为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石头最长寿。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置办了香烛酒醴,把*抱到那块大石头前面,让他作了个揖,拜这块大石头为“干娘”,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石三”,按当地的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

  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说:“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儿不动。白胡子老头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点都不害怕他,反而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石三伢子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做事要讲道理。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石三伢子边说边笑眯眯地望着白胡子老头,还把红风帽子的扣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一个4 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聪明,真是少见。

  85 谈友谊

  梁实秋1

  朋友居五伦2

  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永久关系,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而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过,说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是朋友关系,不过形式性质稍有不同罢了。严格地讲,凡是充分具备一个好朋友的人,他一定也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过来亦然。

  我们的古圣先贤对于交友一端是甚为注重的。《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着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我觉得近代的作家在这个题目上似乎不大肯费笔墨了。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谊没落的象征呢?我不敢说。

  古之所谓“刎颈交”,陈义过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damon与pythias,david与jonathan,怕也只是传说中的美谈吧。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你出门在外之际对于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顾而又不照顾得太多者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3

  ,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练。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4,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构造原是一样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想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并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远交不起来。

  好像是王尔德说过,“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友谊存在的。”就一般而论,这话是对的,因为如有深厚的友谊,那友谊容易变质,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谊。过犹不及,那分际是很难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但似乎以同性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显着几分老成。老气横秋则令人望而生畏,轻薄儇佻5

  则人且避之若浼。单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为他的情感无所寄托,漂泊流离之中最需要一个一倾积愫的对象,可是等他有稚子侯门的时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不过“狎而敬之”是很难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marktwain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生不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难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倒霉的事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6

  ,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7

  ?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友谊之乐是积极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共享快乐,比共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注释】

  1梁实秋(1903—1987),中国着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着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着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译着《莎士比亚全集》等。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2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3愤世嫉俗: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激愤痛恨世间邪恶现象的表现。4臭味相投:多指有坏思想、坏作风的人在志趣、习惯等各方面都相同,彼此合得来。5儇佻:(xuān tiāo)轻薄浪荡。6沆瀣一气:(hàng xiè yi qi)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7逆鳞:龙脖子下都有巴掌大小的一块白色鳞片,呈月牙状,即俗称逆鳞。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血液从巨龙心脏的主血管涌出在白色鳞片这里分散到各支血管。脾气再好的巨龙一旦被触及逆鳞,立刻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散发出无限龙威。每个人或许也有个“逆鳞”不可触摸。

  【诵读提示】

  本文第一段讲友谊的重要性并给其下了定义。作者首先指出:“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接着给友谊下了定义:“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凡是充分具备一个好朋友的人,他一定也是一个好父亲、好兄弟、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第二段讲叔季之世友谊没落。(古时长少顺序按伯、仲、叔、季排列,叔季在兄弟中排行最后,比喻末世将乱的时代。)第三段讲友谊的标准。作者认为:友谊像沙里淘金要长时间地洗练,一旦铸成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第四段写“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第五六段讲友谊的类型与产生条件。最后一段讲朋友之间的规劝。(1)“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2)“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故作者认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作用”,最后用“友谊之乐是积极的”总结全文。

  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梁实秋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自主探究】

  1.你认为什么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女之间可有良好关系,为什么不可能有友谊存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么看待作者“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作用”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父亲的期待

  作为梁实秋的*,现定居于美国西雅图的梁文蔷也已是七旬老人。营养学博士梁文蔷并没有“子承父业”,但来自父亲生前的鼓励,一直成为她勇敢地拿起笔的动力和缘由。

  她曾多次说,我始终忘不了那个场景:1982年夏,父亲最后一次到西雅图来探望我,有一天,父亲坐在书桌前,我斜倚在床头,夕阳从白纱窗帘中照进来,屋子里显得很安静,但也不知为什么,我总感觉有那么一点点凄凉的味道。我当时正处于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

  “我发誓,写完这篇论文,一辈子再也不写文章了。”我有些发泄地抱怨。

  “不行,你至少还得再写一篇。”父亲很平静地回答我,好像在凝视很远的一个地方,片刻,他说:“题目已经给你出好了。”

  “什么题目?”

  “梁实秋。”父亲直视着我,慢慢地说出了这三个字。

  我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一时无法控制自己,失声痛哭起来,而父亲也没有再说一个字,只是默默与我一起掉泪。

  我明白这是父亲对我的最后期待。我明白,他是希望我这个小女儿来写一个生活中真实的父亲,不是大翻译家,不是大学者,而是一个普通的“爸爸”。

  单元拓展学习

  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

  积累散文名句 品味荷香清韵

  活动目的:

  1.通过散文名句收集比赛,可以检查同学们对选文诵读掌握的程度和文字理解的程度。

  2.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流程:

  1.语文组牵头成立活动评委会,确立有关散文名句的篇目,也可以以本书篇目作为基本篇目。并制定出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2.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选拔,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组织所在班级学生积极参加,每班选出3~5名选手参加学校决赛。

  3.各班应按要求办一期现代散文阅读专版,板报由评委进行检查打分,计入团体赛总分。

  4.评比和奖励:设个人奖和团体奖若干名进行奖励。

  附比赛规则:

  比赛共分三场:

  1.诵读。学生对收集到的散文名句必须会诵读,比赛时要求每位学生诵读3~5 句(段)名句,然后由评委当场打分。

  2.默写。比赛要求每位学生默写10~15句名句,以试卷方式进行打分。

  3.竞赛。比赛设100 首名句以竞赛方式对学生进行书面测试,试题有填空、判断、改错等。

  4.现代散文阅读专版由评委进行检查评分,计入各班成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