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带着农贸市场穿越了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一年又走到了七月, 白露前后,姜家、隔壁两个柳家、以及杨家一起, 种了一季秋土豆。
土豆的育种相对麻烦些, 之前收获的那么多土豆,也只够供几家人再种一季。村里其他人虽然也想要这么好吃又高产的作物,却碍于种子不够, 只能羡慕地看着这几家人播种。
农田里的事儿, 姜白芷没再去管,两个哥哥手握姜白芷精心做出来的农事计划表, 按部就班地完成, 倒也顺顺利利, 还能顺带指点一下别家。
柳家人就是在姜家两兄弟的指导下, 播种了土豆。
种地期间, 柳大伯夫妻俩多次可惜地想起自家那个大龄未嫁女, 心中暗叹,柳莺娘怎么就是相不中姜家两兄弟呢?
无论是老大姜白术,还是老二姜苍术, 都是老实稳重的人。而且他们既然能听从聪明的妹妹的指点, 以后自然也能听得进去妻子的话, 这种人不一定有能耐大富大贵, 但定然会努力护好自己一家人, 安分地好好过日子。
可做父母的, 对人家千般万般看的中, 也改变不了女儿的心思。柳莺娘就是把姜家两个哥哥当自己亲哥哥一般无二,儿时一同玩大的,后来也生不出别的心思来, 家里人一提, 他们双方都觉得怪尴尬。
“这丫头,明年都二十了!”柳大伯料理好自家的土豆地,气愤地骂了一句,“难不成还想在家吃喝一辈子?”
可骂归骂,他心底还是偏袒这个唯一的闺女,轻易不肯将她嫁给不了解的人家。
姜白芷不晓得自己好姐妹在家又遭了一通嫌弃,自个专心地窝在家里,耐心调整药材配方,尝试制作自己想要的东西。
加急需求的蒸馏装备,终于在七月底交了货。这玩意做起来太麻烦,还要求赶工,铁匠铺的收费自然也高,姜白芷足足给了人家十多两银子。
有了这个工具,姜白芷的研究,才开始快速地有了进展。
八月红薯收获,村里人又是感慨地一边围观,一边搭把手帮忙。
不到一亩半的红薯地,足足挖出来将近四千斤的红薯,这还是种在新开的荒地里,又恰逢旱年,若是种在好地,仔细照料着,指不定会收获更多呢。
这次帮着姜家小心收好红薯,村里人按照先前跟姜白芷的约定,拿大米或者别的干粮,按照一比一甚至跟高的比例,换得了一些红薯,自个带回去储存起来,留待明年跟着姜家一起种红薯。
具体怎么保存,有那些注意事项,姜白芷都仔细说过了。只要这些留做种的红薯大半能留到明年,村里几乎所有人家都能种上一点红薯地。
姜家收红薯的同时,还在之前收获过土豆、玉米的地上,改种了冬小麦。这冬小麦的种植期很长,到明年五六月才能收成,比起高产有快产的土豆,不知道弱了几个层次,但姜白芷说了,地要轮作,哥哥们就听她的话,严格按照农事计划表上写的来,在旧荒地里改种小麦。
南方不少人会在荒地种一些小麦换换胃口,官府的人基本不会硬收这种荒地的赋税,除非是明显种的太多了。
之后几年,这些地基本就是种玉米或者土豆、红薯,然后跟大豆、小麦、苜蓿间歇轮作。这些作物,绝大多数是地方官府不收农税的,姜家种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可等过几年,把荒地登到自家名下,成为有“名分”的自家田地后,这些地也供得起该交的赋税了。
高温渐渐过去,日头一天比一天短,到了九月,某夜里突然来了一场只持续不到一个时辰的小雨,留下的痕迹,快速被.干渴的大地吸收了。
这场敷衍的夜雨,宣告了今年冬季的来临。
“怎么突然这么冷了。”姜白芷早上起来,穿着往常的夏衣,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因着今年的干旱,干燥与炙热交融着,使得今年的夏季尤其长,来的早,去的晚。往年早就换秋衣的时候,姜白芷如今还穿着夏衣。
放佛秋天没有来过似的。
就这么突然直接跨入了冬季。
姜白芷回屋去套上一件稍厚的长禙子,出去还是觉得有点凉,复又套了一件比甲,这才好受了些。
两个哥哥正在后院将新煮好的猪食倒进猪食槽,这样储存起来,之后两三天都直接从猪食槽里舀猪食来喂猪,稍省精力、也省柴火。
他们身上还带着些猪食的草腥气,又带着些寒露的清爽气息。
回到厨房,急忙帮着三弟烧火,一边生火,一边叹了一句,“这天真是孩子脸,说变就变。”
三弟姜黄柏在厨房倒没怎么觉得冷,闻言透过厨房窗户看了眼后院,问:“昨夜里是不是下雨了?”
“是下了,干草从里还有点湿意。”大哥回答,“不过,应当下的不大也不久,地面全干着呢。”
“今年太干了,下点雨都没感觉。”二哥跟着抱怨。
姜白芷这会儿换好了衣服,也到厨房看一眼,正巧听到他们闲说,便凑了一句,“怎么没感觉,不是都觉得今天冷了不少么?”
“也对。”灶膛里的火烧起来,大哥二哥挤在一处,烘了一会,“我们清晨出去弄猪食,实在是冷到了。要不是煮猪食那会比较暖和,我们早就回来加衣了。”
姜白芷皱眉看着两个哥哥,转而对三弟说:“早上煮粥放几片姜,这突然变冷,搞不好会伤寒。”
“好。”姜黄柏已经淘洗好了米,往锅里倒完,加了好多水,然后就拿了块生姜,切了几片,扔到里头。
今年年景不好,大家下意识会节省一些主食,早上的稀饭都煮的很稀。
不过,胡杨柳村依山傍水,即使粮食收成不行,也有办法从别处弄到其他吃的东西。
“昨天傍晚过后,胡家大哥送了一篮柿子,我要把篮子腾出来还给他,就直接把柿子摆咱家前院窗台上了,昨天忘了说。”给煮粥那锅合上锅盖,姜黄柏突然想起来这回事。
柿子一般是在还硬着的时候摘下来,放一段时间,软乎了再吃。也可以特别煮制,温一段时间——已经是熬柿子,熬好了,硬的也能直接吃,不涩口。
不过一般都懒得特意熬柿子,村长胡家跟姜家之前有姻亲关系在,他家山上的柿子每年长成了,都会隔三差五给姜家送些来,姜家每次就直接放着,把柿子放熟了再吃。
“别搁外头,吃过饭收回来,放厨房柜子里。”姜白芷随口回道。
三弟应了一声好,另外刷干净小锅,“咱中午吃泥鳅汤吧,柳大伯、柳二伯都送了些泥鳅来。”
说到这个,大哥插嘴感慨一句,“好像是柳家那个池塘快干了,他们这几天把里头的鱼全捞出来,然后小孩子就一直在里头掏泥鳅。”
“他们池塘都干了?”一般来说,村里人的池塘不特意主动放水,到了最干的冬天,也不至于干掉。
姜白芷这些天的研究在紧要关头,昨天才终于做出来自己满意的药膏,在此之前的几天,根本没心思关心别的事,竟然不知道这些。
“今年太干了么,村里小溪都没水了,何况那池塘。”二哥解释道。
池塘一般是跟小溪相连,小溪没水了,又不下雨,池塘干涸是迟早的事。
未免等池塘完全干了之后,里头的活物都死了,柳家人才主动提前放了水,捞出鱼,然后叫孩子们再捉泥鳅。好歹也是荤菜呢。
隔壁两个柳家都跟姜家关系好,自然各送了一些泥鳅来。没有送鱼,是因为姜白芷擅长捉鱼很出名,姜家人不馋鱼吃,就不必特意送这个。
“送了不少,咱养着的话,能吃四五天。”三弟姜黄柏抬着头,示意姜白芷看一角那个深木盆。
被网盖着的木盆里,滑腻腻的泥鳅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叫人看了就有点发怂。
“不能这么养,会死的。”
“所以咱今天就得开始吃了呀,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盆腾出来养这个。”姜黄柏接手家里厨房的事情之后,基本全权负责吃食了,这泥鳅收到后怎么处理,他早就有了数。
“姐,杨二哥他们不是经常送野鸡野兔来么,要不咱一次多做点泥鳅汤,分一半给他家?”
“可以。”姜白芷这些日子太专心做药,都没顾得上之前承诺的鱼汤了,三弟提及,她才想起来。
“刚好我做了两样东西,一起给东云婶子。”
有蒸馏装备后,她的研究出离顺利,仅仅一个多月,便做出了润面油。马油毕竟是荤油,带了一点味道,姜白芷用香料、还有一些特定的药材调和了,加强马油的保湿、滋润效果,也改变了膏体的香气。
这做好的润面油,并没有做成姜白芷记忆里类似于润唇膏的模样,而是调整了硬度、黏稠度,跟清凉油一样,装在哥哥们特制的木盒里。深褐色的、泛着油光的木盒中,盛放着半固体的乳白色膏状物,比清凉油稍软,比白玉膏更凝实。
手指头在膏体上面擦过,只能蘸起一片薄薄的油光,将这油光均匀抹在脸上或者手上,便会形成一层类似保护膜的物质,还会散发出栀子花混着些许薄荷的清新香气。
这特制的润面油有镇痛、止痒、滋润、防干裂的效果,比起上辈子常见的润面油,还有一个优点,是能够在空气中发生反应,最终形成一个保护层,不会在涂抹后一直油乎乎的,导致容易弄脏衣物。姜白芷自个试用了,都觉得相当满意,还给取了个诨名,就叫栀子油。听着土气,其实特别好用
这不到婴儿巴掌大的一小盒栀子油,便足够一个人用整个秋、冬、春天了,成本大约不到三百文钱,其中没算姜白芷自己定做蒸馏装备的钱。她想,如果在村里卖,一支她只卖半两银子。虽然听起来还是不便宜,但已经是她控制过成本的结果了,比好几两银子的白玉膏要便宜、也更适用劳作辛苦的普通人。
她也没有一味压价做好人,而是留了将近两百文的盈利,不止是因为那蒸馏装备额外花了她十多两,而是她还要给后人留点余地。这种难以凭空复刻的药物,她绝不会将方子出售的,而是会作为无形的财富,传授给家人、传承给后代、甚至是以后看重的徒弟。若是这个东西不能明显盈利,后人搞不好会不耐烦地直接售卖药方,那对于整个家族来说,简直是巨大的损失。
除了这个栀子油,姜白芷从七月初就开始做的清凉油,历经两个月,也已经完成了。虽然过了更需要清凉油的夏季,但提前做成了,明年再用就可以直接取现成的。
还剩一个风油精,由于是液体,里头酒精成分比较多,容易挥发,在保存上反而比另外两样膏体麻烦,姜白芷大致确定了配方,便不再做下去,等明年找胡家烧窑的定一些小瓷瓶,再开始做风油精,随做随用,不打算保存一年以上。
听姜白芷说她做成功了,家里人替她开心,但也没有什么过大的反应,只当这是一个迟早的事。他们一直只知道姜白芷是要做什么药膏,并不知晓她做出来这些药膏的用途,不晓得她这次到底做出了什么厉害的东西。
而站在姜白芷自身的角度,由于全家目前只有她真正懂医术,跟其他人讲也将不清楚,她也就没有仔细跟其他人解析,只等到以后用到这药膏时,家里人自然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