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故事里的文学经典——明诗

愿结美人佩 把玩日忘餐——宋濂《兰花篇 》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里的文学经典——明诗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浙东诗派 情理兼重

  在浙东,朱元璋得到了刘基和宋濂这两位重要的谋士,这使他如虎添翼,最终统一天下。为什么在浙东就能寻找到如此得力的助手呢?浙东虽与吴地接近,却是理学之乡,文士们心系时政变迁,拥有济世情怀,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教化民众,干预政治,改造社会。一般说来,朱元璋的开国坦途,武靠刘基,文靠宋濂。而刘基实际上不仅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文学家。《明诗综》称:“明兴立赤帜者二家而已,才情之美,无过季迪,声容之壮,次及伯温。”刘基的诗歌既有感慨社会现实的,如《闻高邮纳款漫成口号》,又有透露自我心迹的,如《上山采蘼芜》。他既继承了浙东文士干预时政、重理重教的情怀,又有重抒写自我情感的一面,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诗人。宋濂为明初开国文臣之首,属于专职文人,其诗作虽不多,但对写诗却有独到见解。宋濂认为诗歌不能作无病*,语言要简畅质朴,其儿时作品《兰花篇》已表现出深厚功力。刘基对朱元璋说:“今天下文章,宋濂第一;其次即臣基;又次即孟兼。”朱元璋很赞同这一说法。可以说刘基、宋濂并为一代文宗,是浙东诗人群体的领航人物。

  没有百温不厌者 哪有高深学问人

  ——刘基字伯温的由来

  刘基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浙江文成县人。元、明易代的战乱,既让刘基饱受苦难,也给他带来了施展才华、建立不朽功业的机遇。刘基既有运筹帷幄的才干,辅佐明太祖开国立朝,又有奥博艳绝的文采,为明代诗文吹起洪迈高亮的号角。他还是个谋略家,“皇家天文观测师”。有人甚至将他的韬略与张良、诸葛亮相提并论。

  刘家较早的先辈追求武功,到了刘基的前几代,便开始“跨学科”,由武转文。所以文韬武略积淀深厚的家庭环境,熏陶着幼年的刘基,使他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文武兼备气质。再加上他聪颖奇迈,勤敏好学,少年之时就颇有才名。有一次,刘基家来了许多客人,刘基此时还年幼,但他像个小大人一样认真聆听大人们的谈话。一位客人指了指小刘基说:“你们看,刘家后脉的面相啊,天庭饱满,将来一定有出息。”刘基父亲听后,很是受用,于是把刘基叫到跟前,当着众位亲友的面,考考小刘基。刘基彬彬有礼地来到父亲面前,面向客人,安然自若。父亲口出“武定邦”三字。小刘基信口答道:“文治国。”父亲又出“成家立业”四字。小刘基不假思索随口答道:“开天辟地。”这可不是事先排练好的,可见这小人有多大的口气,不仅众亲友赞叹不已,连刘基的父亲也震惊了。如此出众的气魄,让人叹服,最重要的是他豪迈的志气,让人不得不给予厚望。

  刘基不但聪明而且还很刻苦,刘基的字“伯温”也是有来由的。相传刘基去石门洞读书,初时,见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他自恃聪慧,沉醉于山水之间,日日玩耍,无心读书。先生拿出《荀子·劝学篇》给刘基,要他读一百遍。刘基只读一遍,就能背个八九不离十了。再读一遍,就一个字不差了。先生叫他再读,刘基就烦了,认为都会了还读啥呀。先生很生气,就搬出了孔子来教育他。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大箩筐。可淘气的小刘基只管表面应承一下,压根儿没往心里去,老师一会儿没看住,就出去抓蝴蝶、逮蚂蚱。

  有一天,刘基去溪边玩,突然传来棒槌敲打衣服的声音,远远地看见溪边堆着很多棉纱,一个瘦弱的姑娘正跟这体积庞大的棉纱“战斗”,一刻不停地劳动。刘基想,这么多的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完呢,这姑娘难道不嫌烦?刘基正琢磨着,那姑娘口中飘出美妙动听的诗歌:

  天下没有浣纱女,人间哪有衣暖身。

  没有百温不厌者,哪有高深学问人。

  铁杵磨针为至理,问君攻书可专心?

  小刘基听完歌,心中涟漪顿起,脸一阵红一阵白,愧疚之情犹如洪水猛兽吞噬了他。他一阵小跑,回到学馆书房去读书。从此,刘基再也不放松学习,常常通宵达旦,勤奋攻书,作一个“百温不厌者”。

  刘基为了警戒鞭策自己,又给自己取名“百温”,以示自己千读百温之决心。后人尊敬他,又因他封诚意伯,就把“百”字改成“伯”,于是刘伯温比刘基这个名号还广为流传。

  聪颖的头脑加上踏实的态度使刘基很快成名。元至顺年间,刘基就高中进士,两年后,被授为江西高安县的县丞。在高安任上,刘基很有廉洁正直的名声。后来行省举荐他做职官掾史,不久,他就辞职回乡。过了四五年,刘基又到杭州求官,被提拔为江浙行都儒学副提举。由于揭发某御史官员失职,被御史台的官员们横加阻梗,刘基就再次弃官回家。刘基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尤其精通象纬之学。四川人赵天泽和刘基交游较深,他品评起江东人物来,首推刘基,认为刘基是和孔明一类的人物,堪称“大神级别”。

  浣纱女

  忠臣义士同休戚 纵欲寻安总祸机

  ——刘基《闻高邮纳款漫成口号》

  我国古代也有海盗,不过是抢自己家的东西,没有什么本事。方国珍就是元代有名的海盗船船长,他们攻掠东南沿海郡县,当地官员无法控制局面。江浙行省又征召刘基为浙东元帅府都事。刘基策划修筑庆元(宁波)等城来抗拒海贼,方国珍的气势受到了遏制。当朝廷派左丞相贴里贴木儿来招谕方国珍时,刘基说方氏是作乱之首,不加惩处,无法达到警戒的效果,贴里贴木儿也非常同意刘基的观点。方国珍怕了,想用巨款贿赂刘基,刘基断然拒绝。方国珍就派人通过海道,赶到京师,行贿上级有关官员。上级官员没能抵御住金钱的诱惑,最终促成了招抚方国珍的决定,给了他官做,却斥责刘基在任上作威作福,把他羁留在绍兴。从此,方氏就更加放肆了。这段羁留生活给刘基带来极大的创伤,他虽受辱,但壮心未泯。这种矛盾的煎熬让他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

  闻高邮纳款漫成口号

  闻道高邮已撤围,却愁淮甸未全归。

  圣朝雅重怀柔策,诸将当知虏掠非。

  尧帝封疆元荡荡,世皇功业甚巍巍。

  忠臣义士同休戚,纵欲寻安总祸机。

  这首诗充满了刘基对时政的担心,羁管之累与济世之思,这两颗不同的心同时跳动在刘基的身体里,他如何不苦闷,如何不伤怀呢?

  不管结果怎样,海盗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不多时,处州七县的山贼又开始活动了,这时“人事部”开了一个座谈会,商议剿匪大事由谁出面,他们想来想去又征召刘基去剿捕,跟行省院判石抹宜孙共守处州。御史李国凤巡视江南,上报了刘基的军功,当权者却由于方国珍的缘故而压制刘基,只授给他处州总管府判的小官,还不让他染指军事。这种卸磨杀驴的做法让刘基非常气愤。上一次因为方国珍而被羁管绍兴,刘基气愤得想自杀;这一次又是因为方国珍,刘基气愤得想杀人。然而这种想法大概只会在梦里上演。不得已,刘基只得弃官回到了故里青田,着《郁离子》来申明自己的观点和志向。不过当时躲避方国珍的人都争相依附刘基,刘基只稍作部署,方氏就不敢嚣张了。

  但是经过这一系列的变故,刘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被迫发生了改变,从他的一首诗就可以看出他价值取向的转变:

  春蚕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知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一说到春蚕,大家马上就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句歌咏春蚕的名句,这也是比较正统的思想观念,但是刘基却唱了反调,他旧瓶装新酒,认为成茧焚身的春蚕是可笑的,而之所以可笑就在于不知为谁,所以这样的牺牲显得盲目。不知刘基是否也在怀疑自己一直的努力就像春蚕一样。他赞扬的是我们通常感觉无用的蜘蛛。在刘基眼里,蜘蛛有着很优秀的品质,不仅能捕捉害虫,还大胆,不畏惧人。诗中充分张扬出作者的个性,不因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在社会和个性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刘基似乎在探索新的人生价值,进行新的选择。

  落叶辞故枝 不寄别条上

  ——刘基《上山采蘼芜》

  很快刘基和元朝的关系走到了尽头。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处州,听到了刘基和宋濂等人的大名,就让人带着礼币来聘请他们。刘基拒绝了。处州总制孙炎再三递信给刘基,威逼利诱,希望刘基能出山。从前文我们已经看出来,刘基是一个有雄心抱负的人,他也不甘隐居乡野,终老一生。此时有这样一个机会,他不是不心动,而是有很多顾虑,其中一个就是对旧王朝的留恋。虽然元朝是外族统治,但是刘基是服务于百姓的,他何尝没有杜甫那样的济世之心,希望达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太平盛世。他为这个朝代付出了半生的心血,现在要反过来又要推翻它,于心何忍呢?在此之际,他内心也是矛盾的,有诗云: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山峻路迢递。

  下山逢故夫,悲风生罗袂。

  忆昔结发时,愿得终百年。

  变故不可期,中道相弃捐。

  莲实生水中,石榴生路侧。

  未尝挂齿牙,中心岂能识。

  上山采蘼芜,罗袖生芳菲。

  因君赠新人,莫遣秋霜霏。

  落叶辞故枝,不寄别条上。

  白日无回光,谁能不惆怅。

  自然中的落叶飘下,都不依附在别的枝头,况且人呢,怎么能随便易主。由诗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忠臣不事二主的传统观念还是羁绊着刘基。再有,刘基被派到处州剿灭山贼时曾同石抹宜孙同僚为官,两人意气相投,惺惺相惜。他与石抹宜孙唱酬诗作有百余首,曾结集为《唱和集》。从许多诗词中表明刘基虽目击时艰,然用世之志未衰:

  次韵和石抹公春日感怀

  下泽潢潦集,幽林光景迟。

  羁禽有哀响,槁叶无丰姿。

  粱稊不同亩,世事久当遗。

  便欲驾扁舟,泛彼湖上漪。

  慨怀祈招赋,怆恻感遐思。

  流光逐飘风,去若六马驰。

  干戈尚杂遝,举目多可悲。

  步登西城楼,还望东城陴。

  近悼舂陵吟,远伤鸿雁诗。

  未能已怨怒,矧暇防笑嗤。

  赖有贤大夫,直道人不欺。

  相期各努力,共济艰难时。

  春日

  要怎样深厚的情感才能“共济艰难时”呢!前一刻与挚友酬唱对饮,现在却要为杀友之人出谋划策,刘基心中焦灼不安。但刘基曾深受元朝的腐败之害,现在面前有两条路,要么隐居山林,从此不问世事。其实,这条路早被朱元璋堵死了。不归顺就杀了你,所谓“猛虎在旁,岂能安睡”?还有一条路就是辅佐朱元璋成就一番大业,以施展自己这一身的才华。形势所迫,刘基选择了后者。

  清时不乐道干戈 鼯鼠其如虎豹何

  ——刘基《感兴》

  刘基韬略似诸葛孔明,为人机智,处事果断,进入朱元璋阵营后,很快成了其智囊团的核心,参与机密要事的谋议,悉心辅佐,运筹帷幄,先后助朱元璋攻张灭陈,为推翻元蒙、建立朱明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人作战也有诗文相佐,战场上将士们冲锋杀敌,坐镇后方的长官却一派从容淡定,吟诗联对,也是常有的事。攻姑苏时,朱元璋出上联曰:“六木森森,杨柳梧桐松柏。”刘基马上答下联道:“三水淼淼,滇池渤海浙江。”灭张士诚时朱元璋出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刘基对:“人下王、人边王,意图全任。”出战时朱元璋吟道:“天作棋盘星作子,何人能下?”刘基豪迈对答:“地作琵琶路作弦,那个敢弹?”可见人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不是妄言。刘伯温之所以能和诸葛亮并称,不仅因为他机智果断,运筹帷幄,他还会观天象,预知未来。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有神话附会的成分,但是刘基的过人之处,大概就在于他能从已知推演出未知的事。

  第一件着名的事就是“西湖看云”了。刘基曾与友人游西湖,看到西方有异云翻滚,映射到湖水中,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此时其他人都在赋诗觞饮,只有刘基不在状态,还说:“这是天子气呀,真龙应在金陵。”朋友们听后非常惊骇,以为刘基疯了,敢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纷纷拂袖而去。尽管此时杭州还处于全盛时期,然而刘基不仅是一个几经起伏的官员,更是一个敏感的诗人。这一双重身份给予了刘基异于他人的敏锐,对这个社会变化的暗流总有些感知。

  还有一次是发生在战场上,太祖亲征陈友谅,大战于彭蠡湖。军师刘伯温和朱元璋在同一条船上观战。刘伯温神色突变,跳起来呼喊:“难星要来了,赶快换到另一艘船上去。”太祖虽有怀疑,但还是听从了刘基的话,更换了船只。刚刚坐定,原来的船已经被敌炮击为灰烬。看起来刘基可谓洞识天意,预知未来。也许在观战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刘基已经看出了战事的发展方向,那样的反应大概和灵异的感应没多大关系。

  海战

  而有一次刘基为民求雨,却把朱元璋给惹恼了。因为料事如神的刘基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洪武元年(1368年),气候异常,大旱。八月,朱元璋要求官员想办法解决干旱问题。刘基上奏:“士兵战死,他们的妻子都被关在营房里,将近万人,阴气郁结呀;工匠的尸体暴露在广场上,没有埋葬。上天因此而降罪,不下甘霖呀。”在古代农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经济根本,在那个靠天吃饭的时代,人人都相信天上有主管下雨的神仙,要不那风雨雷电从哪来。所以刘基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了,但是等了很久还是没有下雨。这一次刘基可惹怒了他的圣主。前面的功业都不提,这次算是结下了梁子,两人的关系从此有了裂缝。其实刘基是个聪明人,他也许相信在人间积德可以感化上天,但在当时,他大概更想借此机会帮助那些可怜的女子和曝尸荒野的工匠。但是在朱元璋看来,这简直是耍着他玩。

  从上面几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刘基是一个忠于君主,热爱百姓的君子。所以,刘基虽然一直在等待施展才华的机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战争“发烧友”。他从内心是不希望有战争的。他并不享受打败敌军的快乐,他更多看到的是铁蹄下不能保全的老百姓,所以他的诗中多有对战乱的忧患:

  感兴七首(其二)

  清时不乐道干戈,鼯鼠其如虎豹何。

  淮海风云连鼓角,湖山花木怨笙歌。

  紫微画省青烟入,细柳空营白骨多。

  惆怅无人奏丹扆,侧身长望涕滂沱。

  刘基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的景象,他诗歌形成了悲怆沉雄的风格。其实刘基诗作风格非常丰富,有抒写一己幽情的,有描写奇崛险怪的,有呈现质朴自然的,不一而足。

  赠诗虽不多 芳意同兰薰

  ——刘基《送张孟兼之山西按察司佥事任》

  刘基和宋濂是很好的朋友,同时亦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这种友谊非常少见。一般情况下,宠臣都有排斥心理,会产生为争宠而互相倾轧的局面,何况两人的性格迥异。下面的一个故事可以看出他们性格的不同:

  朱元璋因某事罢了李善长的宰相职位,想让杨宪来代替李善长。杨宪和刘基是好朋友,此时本应该说几句好话的刘基却极力说不可以,他说:“杨宪有宰相的才能,却无宰相的度量。合格的宰相,应该是持心如水,用义理权衡,而不掺杂半点主观色彩,杨宪在这方面简直烂得不行。”皇帝又问汪广洋这个人如何,刘基说:“哎哟,这个人还不如杨宪呢。”又问胡惟庸怎样,刘基回答说:“这个人行事无底线,不晓得冲动是魔鬼,如果让他赶一辆马车,最终结果就是翻车,哪敢让他驾驭一国事务。”朱元璋心里盘算了,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是不是就你行?于是朱元璋说:“哎!我的这些宰相人选,实在没有一个能超过你的才干呀,要不你来试试?”刘基说:“不行,不行。我有性格缺陷呀,我疾恶如仇,又不耐烦繁杂事务,做了宰相就是辜负您的恩典呀。如今天下一统,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希望英明的皇上去尽心访寻吧!前面提到的那几个人,当然也包括我,都不合适。”朱元璋很纳闷,没办法,一个一个试试吧,他还不信了,自己眼光真有这么差。但事实说明,朱元璋的眼光确实很差,这些人选中,实没一个可以担当此重任的。

  同样是问询官员的才能,看看宋濂是怎么回答的。有一天太祖问宋濂:“朝廷大臣们的为人都怎么样啊?”宋濂回答说:“甲为人亲厚,乙高风亮节,丙鞠躬尽瘁……”总之都拣好的说。要不怎么说朱元璋难伺候呢,刘基说不好的,他不乐意;宋濂说好的,他也不高兴。这不,龙颜不悦了,说:“你说都好,是敷衍我,还是不敢说真话呀?”宋濂很惶恐,因为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于是赶紧说:“我只跟好的大臣交往,所以不知道不好的大臣是什么样子的。老臣不敢欺君,所以不能信口开河。”

  从以上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刘基说话虽正中要害,但是容易伤人,也容易得罪人;宋濂性格温和谨慎,不说一句假话,也不讥诮任何一个人的短处,荣辱不惊,始终无异。但是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却有着深厚的友谊,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有看透人间事的本领和淳朴善良的心吧。

  他们有一个共同好友叫张孟兼(1338-1377年),名丁,以字行,浦江县宋溪平安(今平安张)人。明洪武初年,被征为国子监学录,参与编修《元史》。朱元璋曾经问刘基:“这天下谁写的文章最好?”刘基说:“当然是宋濂第一。不谦虚地说,我是第二,第三就是张孟兼了。”

  玉兔泉

  张孟兼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甚至会为物鸣不平。明代时的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有两所,其中一个在南京。孟兼曾在那里担任过“副校长”。学校旁边有一眼泉,叫玉兔泉。这眼泉有着清纯的名字,但出身却不好。此泉是中国第一奸臣秦桧开凿的。想当年,秦桧只是夫子庙的一个学生,在这里读书时看见一只白兔,突然遁地不见了,秦桧觉得很奇怪,便让人在那个地方挖掘,没想到,刚挖了一丈,就有清澈甘甜的泉水涌上来。后来秦桧考上了状元,觉得那泉一定是吉祥之物。于是专门回来把白兔泉修葺了一番,并亲自题写“白兔泉”。张孟兼来到这里之后绕着泉看了又看,总觉得惋惜,这么好的泉怎么就跟秦桧沾上边了呢?他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于是他作《玉兔泉铭》,为泉洗辱。刘基听后作《后玉兔泉铭》来应和好友的做法,后来宋濂和孟兼的一群好友也就玉兔泉联句作诗。

  张孟兼要到山西做官,临行时刘基给他写了一首送别诗:

  送张孟兼之山西按察司佥事任

  平明集冠盖,祖帐清江濆。

  天县赫曦日,山涌崔嵬云。

  大舶发中流,碧水龙鳞纹。

  宿雨霁初伏,川原无垢氛。

  修杨蓊深绿,禾黍气如饙。

  芦荻响微风,鹳鹤鸣相闻。

  市酒虽云薄,情至心自醺。

  赠诗虽不多,芳意同兰薰。

  丈夫树远业,儿女徒纷纷。

  农夫务去草,稊稗职所耘。

  苍鹰司鸷击,枭鸾慎其分。

  利剑断犀兕,不数雀与鼢。

  筹边有庙筭,樽俎茂奇勋。

  巍巍太行山,苍翠浮絪缊。

  万古戒华戎,峻极通天文。

  老罴当道卧,气詟狼虎群。

  引领望征斾,迢迢隔河汾。

  营平跃前烈,定远扬后芬。

  制胜在两楹,岂必疲三军。

  功成早归来,华衮昭玄纁。

  宋濂也写了一篇《送部使者张君之官山西宪府序》赠给孟兼:

  孟兼行哉!虽然鸷鸟之扬扬,不如威鳯之雝雝;狻猊之强强,不如祥麟之容容;刑法之堂堂,不如德化之雍雍。人不务德则已,苟有德焉,又何憸壬之不革行哉!憸壬革行正气之,复正道之,行也孟兼……

  两人对孟兼除了赞扬鼓励,其实也包含着告诫,因为孟兼为官过于刚正廉明,比刘基还疾恶如仇,惩治奸吏,决不宽贷。这种铁腕人物有魄力,很受朝廷的喜欢,他很快升为山东按察司副使。但是这种做法必然会得罪权贵,孟兼因指责山东布政使吴印违制,反被所诬,明太祖下诏书押京论罪,处死了孟兼。

  人常说朱元璋得刘基就好比刘邦得张良。其实刘基在第一次见朱元璋的时候就将自己与张良做比。朱元璋问刘基:“你会写诗吗?”刘基说:“这是读书人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本领,怎么可能不会呢?”当时朱元璋正在吃饭,让他以斑竹筷子为题作诗一首。刘基马上回道:“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听了皱了皱眉,说:“很一般嘛,充其量就是秀才水平。”刘基紧接着吟道:“汉朝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张良就曾在刘邦吃饭时借筷子为刘邦比画,出谋划策。刘基运用这个典故,赢得了朱元璋的肯定。

  刘基不仅军功显赫,文学作品还能流传于世,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刘基的诗文气奇声壮,还带着淡淡的孤独气息,为明代文学开道。他曾感慨:“幽兰生在空山里,纵有清香又奈何?”但是他不知道,他传世的诗文使那幽兰的香气飘洒了几百年。你是否也闻到了些许清香?

  愿结美人佩 把玩日忘餐

  ——宋濂《兰花篇》

  宋濂

  宋濂,字景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宋濂被称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朱元璋打天下,运筹帷幄刘基不可少;夺取政权之后,巩固政权,恢复生产,一扫元末兵荒马乱、山河破碎的阴霾,开辟振兴华夏新气象,建国能臣宋濂不可缺。朱元璋第一次与宋濂会面时,宋濂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宋濂出身寒微,他的祖父是个小商贩,父亲为人勤奋亲和,在乡里某部门谋有一职,但是工资非常微薄。所以宋濂的少年时代生活并不很富裕。宋濂曾为他的母亲写过一篇墓表,其中描写了在他少年时,母亲白天做家务,晚上还要点煤油灯为子女缝补衣物,时间久了,蚊帐都被熏黑了。可见他家境的贫寒,他母亲的辛劳。

  除了这篇墓表以外,宋濂还写了一篇着名的少年励志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此文写了他少年艰辛的求学之路。少年宋濂的好学程度仅次于头悬梁锥刺股。在古代,刊刻图书很不发达,虽然到了宋代印刷术已经流行,但是刊印书籍的成本还是很高,不像现在普通家庭也可以买得起图书。宋濂知道家里买不起图书,于是想方设法向有书的人家借。因为书籍比较贵重,在当时借书有时比借钱还难。所以为了再借不难,宋濂将借来的书日夜抄录,即使是在严寒刺骨的大冷天,砚水结成了冰,手指冻得皲裂僵硬,还是在规定的日子准时归还。其诚信度极高,所以藏书家愿意借给他。

  名师的指点对一个人的成才至关重要,然而二十岁的宋濂却处于自我修炼、无人指点的状态。于是他跑到百里之外拜师。名师跟前贵族子弟多,像宋濂这样出身的,一般不大被名师瞧得上眼。但宋濂求学十分谦虚,坚持侍立在老师左右,插空提个问题,低着头,侧着耳,等待老师的讲解,十分恭敬。要是老师不耐烦训斥他一顿,他就像犯了错误一样,鞠着躬,没有一句反驳。等到老师高兴了,他再问问题。在这其中,宋濂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练就了察言观色、忍耐谦逊的好品质。这一品质在后来侍奉朱元璋的时候派上了大用场。

  当时的富家子弟上学的排场在《红楼梦》里就有:肥马轻裘,衣着光鲜,宝剑、环佩、香囊俱全,读书写字都有书童伴随。吃喝穿戴,保暖祛暑,都有一众仆人贴身伺候着。再看宋濂,身上穿着一件破棉布袍,独自一人背着行李、书箱,徒步翻山越岭。寒冬的风穿透薄薄的棉衣,和他的肌骨进行亲密接触,等走到学校,手脚僵硬得无法动弹。幸好佣工给他碗热汤,再让他在暖和的被子里睡下,这才重新恢复了知觉。平日里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万万不敢想鲜鱼肥肉在口。但是他在英俊非凡、气宇轩昂、宛若神人一样的富家子弟中间,脊梁还能挺得直直,没有丝毫的羡慕。因为他知道,将那些华丽的外表剥离之后,他的灵魂并不低贱,虽然现实很骨感,但他的精神家园和知识才学却很丰满。对于最渴望知识的宋濂,在这里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满足,而其他都远没有知识来得甘甜。在宋濂求学路上他拜会了很多名师,如深究七经注疏、悉通奥旨的闻人梦吉,博古通今、官至元翰林侍讲学的黄溍,还有人称丹谿先生、朱熹的四传弟子朱震亨。

  在宋濂博采众长、辛勤努力之下,他的思想融汇了儒释道三家,坚持文以载道、作文养气的主张,对明初文化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说宋濂主要是在文章方面有较大成就,但古代的文学家首先就是一个诗人,宋濂被称为“天才儿童”的成名作就是诗,其中一篇五言古诗《兰花篇》是他九岁的作品:

  兰花篇

  阳和煦九畹,晴芬溢青兰。

  潜姿发玄麝,幽葩凝紫檀。

  绿萝托芳邻,白谷挹高寒。

  玄圣未成调,湘累久长叹。

  绿蔎虽外蔽,贞洁终能完。

  岂知生平心,卒获君子观。

  杂以青瑶芝,承以白玉盘。

  灵风晓方荐,清露夜初溥。

  此时不见知,骈罗混荒菅。

  春风桃杏华,烂若霞绮攒。

  徒媚夸毗子,千金买歌欢。

  弃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

  愿结美人佩,把玩日忘餐。

  兰花

  他对诗的要求是“忠信近道之至,优柔不返之思”(《清啸后稿序》),就是诗歌亦应有所为而作,反对无病*。这和他的作文思想相应和。而且他的诗以长篇居多,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义侠歌》。这是一篇五言长诗,他以宋代洪迈的小说《夷坚志》中的一篇《侠妇人》为蓝本,描写北宋末年宋朝官员董国度陷于金朝,躲避在农村,居所主人为他买了一个妾,这个女子聪颖贤惠,帮助董国度返回老家的故事。此诗很长,其中一小部分为:

  吾闻古义侠,史册每足征。受恩能尽死,义重身则轻。未必识书传,文华耀晶荧。卿为名进士,岂不读圣经。奈何负恩义,犬豕羞为朋。追述义侠歌,读者当服膺。

  《义侠歌》是一首叙事长诗,语言平实易懂,内容形象生动。他说自己是仿效白居易的作诗风格,以期达到街巷的老妇人都能看懂的效果。宋濂以文入诗,在增强诗歌的叙事功能的同时,又以诗歌这种精炼浓缩的表现形式,使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能以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也正是宋濂作诗的独特之处。

  实际上,所有文人对文学的表白就是他的文学理想,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他的审美理想和创作现实总会有一些差异,宋濂也一样,他有时候也想浪漫一下:

  蕋珠岩

  吟上蕋珠岩,诗成不敢写。

  疑有绿毛仙,洗髓梅花下。

  这首小诗跟前面的几首相比,从形式和内容上都非常不同,大概是因为宋濂在仙华山上当过道士的缘故吧,这里面似乎富含着一些仙趣呢。诗序说作者在蕋珠岩上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可是又后悔了,想蕋珠岩是仙石,会不会有修炼很久不食烟火的绿毛仙正在梅花下洗髓脱胎呢?兴许是怕惊了仙人的修炼,或许是怕自己的拙作被仙人笑话,所以才会出现有诗不敢写的状况吧。

  愿持归家遗子孙 百岁相传同此心

  ——朱元璋赋辞赠宋濂

  宋濂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与朱元璋的关系非常融洽。宋濂对于朱元璋的知遇之恩一直心怀感激,总觉得无以为报,所以一直尽心辅佐,不敢有丝毫差池。而朱元璋把宋濂奉为自己的老师,不仅因为钦佩宋濂的才能,更重要的是宋濂在开国之初提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策略,所以朱元璋也必然会优待这个得力的参谋。朱元璋对这个尽心尽力的老臣一直比较放心,不过人心隔肚皮,谁说老实的宋濂不会耍一把京剧的变脸呢?于是朱元璋心里开始盘算怎么试探一下宋濂的忠心。如果太大张旗鼓吧,宋濂是个聪明人,一旦被发现,试探真假的效果就达不到了。于是朱元璋只派了个密探到宋濂与客人的宴会上。第二天上朝,重要的事情议完之后,朱元璋开始营造悠闲的气氛,和大臣们拉拉家常,他顺口问道:“宋濂,听说你昨天宴请客人,你喝没喝酒呀?都是些什么客人,用什么饭菜招待的?”也不知宋濂确实是个实诚人,还是他早就参透了朱元璋的秉性,竟然把问了的、没问的都说了个清楚。朱元璋一听,跟密探报告的没有一点出入,非常满意地说:“啊,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这之后朱元璋更加信任宋濂了,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古代臣为君献诗,以讴歌帝王的旷世丰功,犹如天上星辰。但皇帝给大臣赐诗却是凤毛麟角。朱元璋对宋濂的盛宠达到极致,便是为他作诗。虽然朱元璋出身草莽,幼时乞讨,青年啸聚山林,还当过和尚,没什么文化,但他这个人反应快、思维敏捷,在众多文臣的帮助下也会写几首小诗,作几篇文章。在那个时代,没文化也很可怕,做一个没文化的皇帝就更可怕了。所以朱元璋在学习方面自然也下了一番功夫。这不,在一个酒宴上朱元璋就给他的老师宋濂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君臣宴饮,朱元璋倍加关注宋濂,总向他劝酒,宋濂不敢推辞,但也仅仅小酌几口。朱元璋问:“爱卿怎么不喝酒呢?”宋濂恭敬地答道:“臣老了,不胜酒力,恐饮酒过度,行为不端,有失体面。”朱元璋乐了,想这老儿原是酒品不好,怕出洋相,便愈加劝宋濂饮酒。宋濂不好推辞便饮了几杯,到第三杯时便面若桃花,步行不稳,一扫老臣的庄重,尽显老顽童的憨态。朱元璋看了更是心情愉悦,开怀大笑,对众臣说:“朕与你们就应老学士的景,以‘醉学士歌’为题赋诗一首。”朱元璋金口一开,赋《楚辞》一章曰:

  西风飒飒兮金张,特会儒臣兮举觞。目苍柳兮袅娜,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期悦而再酌,弄清波兮承光。玉海盈而馨透,冷琼斝兮银浆。宋生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跄跄。美秋景兮共乐,但有益于彼兮何伤。

  君臣图

  据说此辞一处,宋濂顿时酒醒,受宠若惊,连声谢恩。后来宋濂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了。朱元璋没有过多挽留,也没有什么不悦,临别时依依不舍,写诗送别:“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朱元璋感慨以后不能与宋濂频繁相聚了。宋濂回答说:“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我们可以想见君臣双手互握,红着眼圈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但是了解朱元璋的人知道,他的演技是影帝级别的,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流露出的是真感情。朱元璋并没有放弃对归乡之后宋濂的关注。一天他特意把宋慎找来问话:“你祖父回去都跟什么人来往呀?”宋慎回答说:“祖父年纪大了,只是会会亲朋,其他人一概不见。”朱元璋又问:“他还教育得了儿孙,打理得了家庭财政吗?”宋慎先向朱元璋行了个大礼,然后回答说:“祖父很感谢您的关爱,没有您,就没有今天富足闲适的生活,您说的事祖父都在做。”“哦,很好,不知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呢?”宋慎回答说:“就是建了一座小屋,修身养性,另外还了解一下国家的治理情况。”朱元璋非常满意宋慎的回答,对宋濂归家的行为也进行了考察,还赠宋濂一首诗:

  翰林承旨宋濂归休诗

  闻卿归去乐天然,静轩应当仿老禅。

  不语久之知贯道,以心详着觉还便。

  从前事业功尤着,向后文章迹必传。

  千古仲尼名不息,休官终老尔惟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