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冢虎初啸
,最快更新地府判官:开局审判祖龙嬴政最新章节!
待林昊背完全诗,杨修目瞪口呆,心里大为震撼。
虽说这首诗超脱了东汉时期的赋文格式,也不同于新兴的五言、七言乐府绝句,但气魄着实令人震撼。
尤其是远处的曹操,早已听得心潮澎湃。
曹操睁大双眸,气势如同猛虎,眼中却浸满泪水。
林昊的这几句诗,令曹操回忆起年少时的雄心壮志,以及当初的峥嵘岁月。
“独立寒秋,颍江北去,扬淮洲头。”
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令曹操瞬间代入,也令其他听者感同身受。
这月旦评所在,刚好就是颍川江水之畔,扬州淮水之滨。
这句话点明地点。
而且在曹操耳中,这不光是点名许都郊外,更是代指雒阳。
雒阳在洛水之畔。
当年寒秋洛水江边,曹操也曾与三五挚友,抒怀少年豪情。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几句是环境描写。
虽然描写得生动形象,却没太过于华丽的辞藻。
在字里行间中,突出的是霸气!
在字里行间中,突出的是格局!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这几句是最令曹操感触的。
尤其是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年轻时的曹操因身份为宦官之后,并且不是亲生父亲的嫡子,因而被许多自诩清高的贵族蔑视。(标注:曹操是长子,但不是嫡长子。长而非嫡曰‘孟’。)
那时候的曹操,也敢只问苍天,天下由谁主宰!
当初求学于蔡邕,曹操也曾携诸多好友,临江问天抒情。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听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曹操开始泪目了。
因为这几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打在曹操胸口。
往事云烟犹如昨日,曹操依旧记得当初的自己,最大的期望就只是能在死后的墓碑上雕刻一个“汉征西将军”的官职称号。
而时至今日……
想到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已是大汉司空,曹操不禁感慨世道无常,时过境迁。
“曹司空,可还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林昊的最后一句,曹操也听懂了,且只有曹操能真正听懂。
这句话在曹操耳中,代指当初刺杀董卓。
所谓的浪遏飞舟,真正含义指的是与人生巨浪抗争,与那祸乱朝纲的董卓抗争。
所以,
这一首诗,在场者中,只有曹操最感同身受。
当然杨修也能理解。
杨修机智过人,即便没有曹操的人生经历,也能凭借聪慧才智听出林昊的这首诗在内涵曹操。
既然是写曹操的诗,杨修自然没法轻易褒贬。
若说林昊写的不好……
杨修扪心自问,这首诗简直完美,根本无可挑剔。
如果真的要昧着良心,搞鸡蛋里挑骨头,杨修还得掂量一下自己脑袋能在肩膀上待多久。
杨修岂敢没来由地抨击林昊写曹操的诗?
若说林昊写得很好……
杨修心里清楚,这就等于自己变成垫脚石,令林昊成功装b,在天下文人面前扬名立万。
杨修心高气傲,不想被人打脸。
可惜没办法!
在脸面与性命之间,杨修只能选择后者。
杨修看向林昊,嘴角强制上扬,皮笑肉不笑道:“林公子大才,在下着实佩服。只可惜林公子仅一首诗,恕在下无法周全点评。还请林公子再创一首,如何?”
眉头紧蹙,杨修问得艰难,头皮发麻。
既不想太丢脸,又不能胡乱点评,杨修只能出此下策。
请林昊再创一首诗!
然而,林昊根本懒得跟杨修纠缠,也没兴趣继续玩。
林昊摇了摇头,不再理会杨修。
本身就只是为了稍微敲打一下这位恃才傲物的年轻人,林昊不想出太多的风头,毕竟本期【对话古今】节目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并非林昊自己。
“在下没有入仕的想法,今日来月旦评登台,不过是一时兴起。”林昊淡然拒绝。
再背一首诗?
根本没这个必要!
在杨修的注视下,林昊走下高台,朝着曹操的方向走去。
台下所有人都看向林昊,注目他大步走向曹操。
穿便装的文臣武将自然认识曹操。
其他文人才子没见过曹操,即便看见穿便装的曹操,也是不可能直接认出来的。
待林昊下台走远,杨修发现曹操。
杨修立刻调整心态,额头不由得冒汗。
幸亏刚才没故意抨击林昊背的诗词有哪里不好,否则就是当场得罪曹操,杨修可害怕掉脑袋。
只是杨修还不知道。
其实曹操心里很欣赏杨修。
杨修狂傲归狂傲,却没有太大野心。
像杨修这样的才子,曹操自问能压得住,所以不会顾忌。
因此,
杨修展现得越有才华,或者说是越张狂,曹操就有喜欢。
见林昊走远,杨修长舒一口气,假装没看见曹操。
杨修迅速平复心情。
虽然是被突然出现的林昊抢了风头,但杨修在见到曹操之后,半点脾气都不敢有,立刻调整状态。
月旦评还要继续。
在审时度势方面,杨修确实非常懂。
刚好林昊下台,之前犹豫不决的司马孚,提起胆量迈步。
作为司马防的第三个儿子,司马孚打算展现自己的才华。
比起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的才能也不错。
算不上名冠天下,也不亚刘桢王粲。
随着司马孚上台,杨修再度凝眉,恢复傲慢表情。
对于司马孚,杨修向来瞧不上,甚至还主动劝父亲杨彪退了司马孚与自家小妹的亲事。
台下学子个更加期待。
唯独与荀彧并排同座的司马防唉声叹气。
司马防最不希望的就是今天月旦评会有自家儿子登台。
因为,
今天的月旦评,没这么简单。
司马防是有特殊计划的!
只见司马孚登台,毕恭毕敬向杨修作揖行礼,表示尊重。
可惜司马孚的尊重换不来杨修重视。
杨修将双手背负身后,再度展现出极其傲慢模样。
“在下河内司马孚,特来请杨公子风评指点。”司马孚谦逊有礼,自行介绍。
杨修做样子点头,顺势摆了摆手。
虽然表现傲慢,但杨修做得也没那么过分,沉沉回道:“原来是司马公子,请问今日要在下评论你的画作,还是文章?”
杨修不紧不慢地询问。
语气虽然不快,听起来却满是轻蔑。
司马孚并不生气,反而更加谦逊。
“在下师从胡昭老师学经,写有《尚书》六注一篇,还请杨公子点评。”司马孚边说边抬手,将竹简递送。
杨修双眉紧锁,很不情愿地接入手中。
展开竹简仔细阅读,杨修的眉宇之间,展露出更浓不屑。
显然,
凭司马孚的文采,入不了杨修的眼。
片刻安静后,杨修合上竹简,转身侧对司马孚。
以侧身面对司马孚,足以见得杨修不尊重他。
刚好林昊走回曹操身边,见到杨修又恢复原本的模样,不禁黯然叹气。
杨修的傲慢与生俱来,刻在骨子里了。
可惜!
刚才的鞭策对杨修毫无效果。
“林先生,像杨公子这样的人,你觉得如何?依我看来,让杨修辅佐小儿曹植,或许能继承我的志向。”曹操突然开口发问。
曹操满脸笑意表情,显得非常喜悦。
林昊莫莫点头。
如同曹操所说一样,林昊承认有道理。
倘若曹操能够以一己之力平定天下,让曹植做继承人接大统,的确是最合适的做法。
当然,
倘若曹操的长子曹昂没死,肯定是曹昂顺位继承。
可惜曹昂已经死了。
在曹操如今的几个孩子里,曹植的天资极佳,确实有能力继承曹操的位置。
不过前提是曹操能统一天下。
乱世一统之后,需要与民休息,要休养生息。
曹植的仁心才情的确附和标准。
如今杨修与曹植关系密切,让杨修去辅佐曹植,是最佳选择。
可惜!
林昊心里清楚,曹操无法一统乱世。
林昊先是笑而不语,几秒后回答道:“乱世中的曹司空,志向乃狠辣枭雄。治世中的曹司空,志向乃仁义之君。孟德与其问我,不如问一问自己,能否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
没做正面回答。
也没法正面回答曹操。
因为曹操是个“变色龙”,懂得顺应时代改变自己。
乱世曹操为奸雄!
治世曹操为忠良!
杨修到底适不适合辅佐曹植,曹植又适不适合继承曹操的志向,其实跟杨修曹植毫无关系,关键在于曹操能走到哪一步。
听完林昊的话,曹操若有所思。
曹操能懂林昊的意思,也更佩服他的深远眼光。
与此同时,
现世凡间【对话古今】节目官网评论区:
“林昊说的是啥意思,我怎么看不懂了?”
“曹操奸诈狠辣,杀过太多的人,甚至还屠城,跟仁义不挂钩吧?”
“这节目,我怎么突然看不懂了?”
“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曹操啊!林昊说得对,太真实了。”
“怎么叫‘治世之能臣’?林昊解析的很准确。”
“倘若是在和平年代,曹操或许真的会是一个仁义之人吧?”
“仁义谈不上,但绝对是能臣。”
“就曹贼喜欢别人家老婆的行为,就没得可洗。曹贼之志,传承千秋万载!”
“...”
评论区里的评论达到小高峰。
很多观众听懂林昊的话,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有些观众还无法理解,纷纷表示有问题,直言曹操跟仁义根本不挂钩。
其实是这些观众没完全看懂。
林昊说的是曹操有仁义的志向,并没有说曹操做事很仁义。
或者说,
曹操喜好仁义,只是没以仁义来约束自己,顶多是当成心中的一份美好。
曹老板敬重关羽,就是敬重他的意气。
曹老板与刘备青梅煮酒,并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是敬重刘备的仁德。
其实曹操心知肚明,也想做仁义之人。
可惜!
人活在世上,哪有顺心顺意?
脚在自己身上长着。
在和平年代的人生路途中,走不走,走哪条路,走什么样的路,是由自己决定。
在和平年代的人生路途中,做不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亦是如此。
但要知道这是和平年代。
太多时候,一个人的模样,是由别人、由环境、由局势来决定的。
想走的路不好走,想做人却不好做。
身不由己,无可奈何。
就如同曹操,试问若在和平年代,他又怎会执意做一个枭雄?
只是曹操清楚,乱世总要有枭雄,总要有人自污以救天下。
太平盛世需要由仁义来稳定。
乱世要的是铁血手段!
若是曹操也想刘备那样,秉承仁义做事,就真不知汉末天下要多出来几个自立为帝的人了。
当然,
林昊说的话,并不是在给曹操洗白,而是逐步展现真实。
曹操的行为洗不白。
也无需洗白。
屠过城就是屠过城,有什么需要掩饰的?
但除此之外,林昊想表明的,是曹操并非喜好屠城,也不是为了狠辣而狠辣,其内心深处也藏有对仁德的渴望。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渴望立曹植为嗣子。
不过,
要是真的平心而论,林昊个人更佩服刘备。
因为且不说刘备的仁义道德是不是演出来的,就算真的是演出来的,一个人若将仁义道德演一辈子,那不就是真的仁义么?
做好事很难。
想仁德一辈子更难。
每个人扪心自问,无私奉献的,能有多少?
所以,
林昊个人佩服刘备。
可惜刘备生错了时候,时代没有选择这份仁德。
在做人方面,刘备远胜于曹操。
治天下,曹操令刘备望尘莫及。
这就是曹刘之间的区别。
节目画面里:
杨修拂袖静立,毫不客气地点评,对司马孚的著作直言不讳。
“你所著之《尚书》,其中有一章是伪作。很可惜,有一些工夫白下了。你回去重新写一篇,再回来找我点评吧。”
态度傲慢至极,杨修将竹简还给司马孚。
杨修不给司马孚半点颜面!
就算是刘桢,杨修都对其诗词文采予以评价。尽管稍作打压,至少给了评说。
林昊背出来的诗,杨修虽没点评,但那是不敢点评。
台下文人学子都听得出来,知道是杨修不敢贸然解析。
但现在,
杨修的意思明确,就是瞧不上司马孚的著作。
十足羞辱!
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受到羞辱,任谁能受得了?
司马孚面色骤变。
除了司马孚,台下的司马懿更是面露怒色,极其不满。
亲弟弟被杨修折辱,司马懿岂能忍得住?
年轻气盛的司马懿还没有那份如同千年王八精的老成持重。
司马孚忍怒,询问道:“杨公子何出此言?”
听语气,司马孚很生气,尽力忍着。
大庭广众之下,身为文人才子,司马孚不能大发脾气,那样反而会更掉身价。
杨修听司马孚反问,忍不住轻蔑冷笑。
摇了摇头后,杨修很不耐烦,开口解释。
“就在去年,儒学大家郑玄宣布,古文《尚书》当众有{咸有一德}以章,是当时人的伪作。”杨修沉声。
司马孚顿时眉头紧蹙。
这个解释,司马孚并不认同。
司马孚面容凝重,立刻反问:“这{咸有一德}作为《尚书》内容已久,岂能听一家之言,就全篇废黜呢?”
听司马孚反问,杨修一脸看傻子似的怪笑。
“难道郑玄错了?”杨修语出惊人。
且不说杨修直接称呼郑玄的名字,身为晚辈对名声显赫的长辈毫无尊重,单说这句反问的话,傲慢之意足以噎死司马孚。
杨修不尊重郑玄,司马孚可不敢。
司马孚没杨修这种狂傲的胆子。
被噎得说不出话,司马孚只能尴尬憨笑,低头承认道:“可能……应该是我错了吧。”
司马孚苦涩低头,拿着自己的竹简,退下高台。
杨修顿时洋洋自得。
必须承认杨修的确有才,但这份狂傲,着实踏过了。
就在台下文人才子们仍回味司马孚与杨修交谈时,年轻气盛的司马懿突然开口,朗声喊出更加惊人的话。
“难道郑玄就不会错吗?”
司马懿声音洪亮。
这一番话,宛若晴天霹雳,震惊众人。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郑玄,【对话古今】节目的观众也有不少不太了解的,但一番比喻即可清楚。
在东汉末年时代,郑玄在儒学、文学界的地位,约等于牛顿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司马懿当场直言,“难道郑玄就不会错吗”?
这无异于有人在全球物理学官网上发表评论,说牛顿的各种定律难道就不会错嘛?
试问此言怎会不惊人?
远处的曹操被声音吸引,目光投射向司马懿。
曹操还没见过司马懿。
当然,曹操也不知晓司马懿的才华,对他完全不了解。
只有林昊清楚。
司马懿是冢虎!
同时,司马懿也将成为华夏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无耻之徒。
且不说别的,
光是司马懿屠灭曹爽三族,就没的可洗白。(司马懿的人生经历,作者菌会在或许的司马懿部分详细写)
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向司马懿。
杨修也疑惑地看过去。
杨修没见过司马懿,但是猜到的出来,他是司马孚的哥哥。
司马孚的大哥是司马朗,杨修自然见过,也能认出来。
司马孚在家里排行老三。
用排除法,杨修不难知道,司马懿的身份。
杨修深吸一口气,提高音量喊道:“是谁妄自评论名家大儒,请上台来辩。”
司马懿略显微怒,大步迈上高台,与杨修对视。
台下顿时议论四起。
现在发生的事,冲击性的确太大。
在东汉末年时期,随意实则名声远扬的大儒,影响着实不好。
但曹操却露出笑意。
曹操仿佛最想看到的就是即将发生的事。
杨修固然有才。
但曹操希望有才之人越多越好。
现在突然蹦出来个司马懿,眼看就要跟杨修当面对峙,曹操顿时来了兴致,对司马懿有了初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