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回八二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同学们尤其是一些大男同学,第一次见到如此明艳动人的潘圆圆,惊为天人。得知是潘小雷的姐姐,后不自觉的扭头看向潘小雷,想找出个对比。潘圆圆对这种眼神见多了,也不觉得稀奇,反而拿出高中教师的派头,指挥大家搬东西。
一班同学忙着把乐器设备挪到教研室。教研室离包巳教室不远,关上教室门,一窝蜂过来挤着围坐在四周。包巳把电子琴摆放在面前,刘老师连忙连接电源,录音机也装上空白带,连上电源。
包巳示意大家安静,却拿过二胡,打开电子琴录音功能,拉起二胡起来。
刘老师没见过包巳拉过二胡,见他姿势很自然,直接就慢捻细拉,昂扬的旋律流水一样流淌出来,正是十五的月亮前奏,包巳停顿下来,飞快打开电子琴的记忆功能,几乎同时,把预置伴奏打开,音量调大,等一段落过去,没等节奏停下,音量调小,再次拾起弓弦,接着拉了起来。
一曲终了,包巳笑着说:“这是先预录一些节奏和前奏,下面正式录音,请不要大声。”包巳打开电子琴里刚才的录音,自己跟着节奏加入琴声,边弹边唱起来。
潘圆圆并不知道电子琴还有这样的功能,这种新款乐器她也没玩过。也没有见到包巳过摆弄电子琴,他怎么会使用?是怎么做到的?这世上难道真的有生而知之吗?
包巳把琴声音色调得明亮而悠扬,更衬托出军人的思念家乡情绪非常浓郁,表达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后一段曲调调整一下,又转为激昂豪迈起来,表现出军人所拥有的国家安全大于小家利益的情怀。
包巳唱完,示意暂停。大家热烈鼓掌起来。包巳说:“先复制下来,听一遍效果再说。这首歌原本该是女生唱的,丁香的嗓音暂时还不行,不够成熟。潘老师唱起来最合适,可以表现出成年人的韵味,要不咱们再录一遍试试。”
录音机的内录功能很强大,包巳的原唱复制很快,包巳盯着磁带上粘贴的那块白色小胶布,一过磁头立刻就暂停。然后倒带,然后播放,第一次摆弄就很熟练。
机器很逼真地还原了刚才的演绎,大家不用看包巳手忙脚乱的表演了,直接听歌曲,顿时感觉比一些广播里的歌曲更好听,节奏感更明快。
见潘圆圆跃跃欲试,包巳换了盘磁带,重新弹琴伴奏,这次就更加熟练,过门之后,抬手示意她开口。潘圆圆声线圆润明亮,曲子练习的很熟练,感情也把握的恰到好处。包巳一时觉得,由她替代董文桦也不是不行。
这盘磁带再次被复制,然后包巳开始下一曲。
《我的未来不是梦》由包巳自己来独自歌唱,一遍成功,这次的演唱,包巳很投入,声音夹带点张雨生的原有味道,更显得特具韵味,体现一种积极努力拼搏向上的精神。
音效节奏的设定,包巳信手设定,都是最合适的,叫潘圆圆更加惊奇。
接下来,同学们听包巳演唱《弯弯的月亮》,陪伴他体会词曲中那种无奈和悲怆。听着《中华民谣》又仿佛看到那种自由自在漫步的祖国山水间,游逛在历史名胜古迹里的散漫心情。听着《顺流逆流》,体会人生不如意并努力拼搏之后的感受,心头觉得有些压抑。
后面一首《窗外》又觉得清新无比,这才是真正少年追求女孩的内心感受,想表示又不敢表达的犹豫心情,朦胧的甜蜜贴切而准确,这才是真正的包巳啊!令几个女生脸红起来。
刘老师按下暂停键,大家再次热烈鼓掌。
潘圆圆说:“你把那首歌唱祖国的歌曲也加进去吧!他的思想境界很有高度,也可以在学校里先流传一下,打开知名度是很必要的。我复制一盘,带到县二高,在校园播放,替你扬扬名。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
包巳考虑一下,见同学们一脸期待,说:“好吧!”
校园歌曲,还带有民谣的明快风格曲调叫同学们很喜爱,包巳把电子琴伴奏音乐调得稍低,突出表现人声里的豪迈自信,一曲唱完。刘老师按下停止键,立刻开始复制下来。
连续复制四盘,又把潘圆圆唱的那盘磁带和另几首歌组合起来,编辑在一起。搞得包巳也不明白了。
同学们离开了,嘴里已经在哼唱新歌: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 . . . .
潘圆圆帮着整理磁带,在上面做上标记,很小心地说:“包巳!你说你可以出口成曲的,能不能再哼一首,给姐姐开开眼?最好是男女对唱。”
刘秋秋和丁香一直没走,还在对照记忆,默写歌词呢!听潘圆圆一说,耳朵顿时竖了起来。
包巳说:“有句歌词叫小曲好唱口难开,有些歌不能随便唱的,你确定要听听,还是想学唱?”
“有什么歌不能唱的,你随便唱唱,我随便听听。”潘圆圆很不理解包巳的话。
“这样啊!好吧!我就乱唱了,有把吉他才好,电子琴也凑合吧!咱是乡下人,唱点民谣式的歌曲,还难为不住咱的。”包巳先弹了几下,找到感觉,开始唱起来:“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漂亮,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 . . . . ”
包巳唱完,没发现刘老师把录音机按键摁了一下。
潘圆圆说:“确实适合吉他伴奏。这是首反映知青回城的歌曲,你有没有相关的经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体会?”
包巳说:“我要写首老太太的题材歌曲,还非得去托生一次老太太不成?”
几个人笑了起来,潘圆圆把卡盒里的磁带复制一下,说:“这首歌我拿回去交差,电子琴就留在这里,下周是国庆节,电子琴的主人会过来看你,她可比我漂亮多了,是个歌唱演员,来了,你可别心里打哆嗦啊!”
包巳嬉笑着说:“不会!咱太小,对美女暂时免疫,没听说谁被漂亮吓死的。”
潘圆圆见同学们拿着碗往饭堂走去,看看天色,就说:“我回去了!磁带就由你们寄出去吧!我有工资,邮费算我的。这里的事儿你们看着办,每周六我过来。”说着,掏出二十块钱,递给包巳。
包巳说:“你一个月不过五十块钱吧!我虽然缺钱,你拿这么多,会不会影响生活?”
潘圆圆笑着说:“不会,我爸还给的有零花钱,不影响的。那些磁带什么的都是找来的,不花钱的。”
“那你快些走把,等会天黑了,有狼!”包巳说。
“哪有狼?咱们这里没听说哪里有狼啊!”潘圆圆有些紧张。
包巳说:“是色狼!你这么漂亮,不怕吗?”
“哈!包巳你真逗!我只是去南街粮所住下,谢谢你关心。”
包巳见李文超招手,出门一看,那人端着一大碗米饭,领着包巳往教室走,包巳对丁香说:“要不要一起吃?”
丁香白了包巳一眼,起身回家了。一路上还在想,这包巳是什么人呐!以前夜里送自己回家,也说是安全,现在见到潘圆圆,又提醒人家注意安全,到底是一种习惯,还是见到美女就有什么奇怪的想法?自己和老爹说起过包巳的要求,说他要认老爹为干爹,老爹却问自己的意思,还带着一种奇怪的笑容。丁香很不适应老爹的笑,因为,记忆中,他就根本没有笑过。
丁香不明白老爹的意思,就没有搭话,老爹却和邻居说:“要认个干儿子,就是经常从门前走的包巳,和丁香是同桌同学。”
丁香就着急了,万一包巳只是说着玩的,那可就是大事了,不知道包巳现在是什么想法,那件事他也不提了。这段时间里,他确实很忙,连去街上吃饭也顾不上了,每天就在学校伙房对付着难吃的饭菜。
不行!这事儿得找时间再问问他,不能搞出大笑话出来。找个什么借口呢?
同学们是自愿留下的,夜自习也没有电灯,有些同学就去买蜡烛,教室里就一片祥和的烛光。外面月光明亮,李文超说:“太费眼睛了,包巳,别写了!咱们到操场玩玩吧!你随便说些笑话故事也好啊!”
包巳知道大家对自己的表现很好奇,根本就无心学习,就说:“那好!今天咱们班里留下的三十二名同学都是支持我关心我的朋友,咱们也不用去操场了,我就讲解一下咱们目前的学习和前途未来的关系问题。
“首先,从全国大局势来讲,国家经过十年动乱,高考刚刚恢复没几年,第一次高考是七七年冬天,为什么选择在冬天呢?十年之间,国家人才出现断档,继续大量人才补充。以至于时间上来不及等到第二年夏天了。听说,试卷是挪用印刷毛选的纸张印制的。当时考生有五百七十万,录取二十七万三千人录取率百分之五。到了第二年夏天,再次高考,有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万两千人,录取率百分之七。七九年考生468万,录取28万,录取率6%。八零年考生333万,录取28万,录取比例是8%。去年考生有259万,录取比例是11%。今年考生有187万,录取32万,比例是17%。”
包巳说着觉得不直观,就走到讲台上,用粉笔画着曲线来表达。
“这条曲线说明了什么呢?最开始几年为什么不增大招生呢?这个可以这么说,国家是想招生更多,可学校资源和教师太少,没有地方培训啊!后面的数字表示,国家对人才人数需求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几年还会继续增加招生数量。但我们要到八五年参加高考,到时又会有多少考生,国家会录取多少呢?咱们就来分析探讨一下,这就叫知己知彼。”
包巳给大家说起远景分析,甚至就要脱口说出八五年将会有178万考生,录取62万,比例在十年内是空前绝后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