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一个人的碧海蓝天:张幼仪传

第5章 蜕变·浴火重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个人的碧海蓝天:张幼仪传 三三小说网【333books.com】”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三节 再没什么可失去

  \/丧子\/

  1921年10月林徽因回国,黄子美代表徐志摩来问张幼仪: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徐志摩向没有自由的人要自由,张幼仪人生的冬天来了。

  之后张幼仪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辗转德国。在德国,她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支撑点。张幼仪将自己的一生分为“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去德国以前,凡事都怕;到德国后,变得一无所惧。

  回想在硖石的时候,当日子一天天变暖,湖上出现第一只游船后,她们就会换上轻薄丝绸衫或棉纱服,佣人也会拿来一堆家人在夏天期间用来纳凉的扇子;在她的托盘里摆着牛角、象牙、珍珠和檀木折扇,还有专给男士用的九骨、十六骨或二十四骨的扇子,因为女士从不使用少于三十根扇骨的扇子。有的扇面题了着名的对子,有的画着鸟、树、仕女等。

  她们一整个夏天都用扇子在空中扇着,天气逐渐转凉以后,就把扇子收在一边。所以中文里面有个形容,可以拿来形容被徐志摩孤零零丢在沙士顿的张幼仪:她是一把“秋天的扇子”,是个遭人遗弃的妻子。

  就在这个时候,她考虑要了断自己和孩子的性命。她想,她干脆从世界上消失,结束这场悲剧算了,这样多简单!她可以一头撞死在阳台上,或是栽进池塘里淹死,也可以关上所有窗户,扭开瓦斯。徐志摩这样抛弃她,不正是安着要她去死的心吗?后来她记起《孝经》上第一个孝道基本守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岂毁伤,孝之始也。”于是,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1921年下半年,张幼仪怀着未出世的孩子,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伦敦,来到德国柏林。这段时间,她更发愤地学习,小心翼翼地保养、调理自己,把所有的怜惜、所有的爱都倾注于腹中正在成长的小生命。

  次年2月24日,张幼仪产下次子彼得。徐志摩在彼得满月之际匆匆赶到柏林。由好友吴经熊、金岳霖做证,张幼仪和徐志摩分别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正式结束了二人的夫妻关系。

  张幼仪以她惊人的人格力量渡过了人生的第一个难关。她本可以更轻松地学习,更自在地生活,看着儿子快乐地长大成人,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25年,才满3周岁的小彼得患病夭折了!万里迢迢赶来的徐志摩,看到的是小儿子彼得活泼可爱的遗像、一撮冰冷的骨灰和张幼仪凄惨无比的面容。

  张幼仪泣不成声地向徐志摩叙说小彼得的一切:小彼得对音乐特别敏感,具有非凡的慧根;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小彼得听到音乐就在婴儿车上手舞足蹈;稍大一点后,小彼得喜欢贝多芬、瓦格纳;每当听到中国戏、锣鼓声,小彼得就立即捂住小耳朵;小彼得半夜里忍不住技痒偷偷地爬起来弹妈妈刚刚给他买回来的琴;小彼得抱着琴睡熟了;小彼得喜欢站在桌子上拿根短棍模仿音乐会指挥;小彼得下葬时,为他送葬的八十人都伤心落泪;街坊邻居时时追忆小彼得的聪明可爱;小彼得常常念着父亲的名字,翻来覆去地抚弄并用小嘴亲吻父亲的相片……

  现在父亲来了,小彼得却走了。

  在彼得坟前,徐志摩放声痛哭,把一腔幽愤向墓中的爱子细细倾诉。他忏悔,追问,迷茫。这个时候,张幼仪又一次以她可敬可佩的人格力量跨过丧子的哀恸,向徐志摩伸出温暖的手。她千方百计地安慰他,陪他上剧院看歌剧《茶花女》,陪他去巴黎、威尼斯、罗马等地旅行。在与徐志摩离婚后的3年里,在柏林艰难困苦的留学育子生活之外,她跟徐志摩书信往来不断。无论是不是夫妻,张幼仪都是徐志摩最可依靠的人。

  当她得知徐志摩正在追求陆小曼时,她衷心祝福他们终成眷属。她把自己的痛苦深深地掩藏,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封存。

  \/自爱\/

  有人说:“当上帝给你关闭一扇窗的时候,他一定在另一个地方给你打开了一扇门。”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皆有利弊。一个人有好也有坏,好远大于坏,就说明他是一个好人。林徽因说徐志摩是一个善良、能吃委屈的绅士,但是从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夫妻关系中却很难看到他绅士般仁慈的品性。在这段婚姻中,张幼仪却把悲伤经历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逆袭了幸福的人生。我总觉得一个人心灵成熟,在于体味到生命最真切的痛楚后还能乐观笑对人生。人的一生很难说不会遇到坎坷,张幼仪一生未曾穷困潦倒,但是她的围城7年却在无爱中飘摇,使她的人生遭遇重创,她选择了从容面对,从中得到生命中对悲伤的体验,这成了她后来能够在生活中时刻保持高度理性和清醒的警钟,她学会了一个人应对生活的兵荒马乱,这段痛楚终究化作她生命中的财富。

  对于一段一开始就没有长远性的婚姻而言,回头和终结都是痛苦,腹背受敌。《人类世界的秘密》中讲:“人类是地球生命物质的高级代表。生命的物质一切行为目的不外乎三种:生存、繁殖、进化,其他都是进化出来的表象。”

  张幼仪像一朵低调而华丽的黑玫瑰,一直都卓越而不张扬,爱得炽烈而深沉。在一切与生命有关的活动中,爱最能让人感动,也是最伟大的。徐志摩这块执拗的冷铁,最后也在婚姻的捉襟见肘中,感悟到了原配的体贴与温暖。爱,像整个宇宙的某种灵魂启示,它是生命物质盛开的花朵,就像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为水分子一样,它的新生充满希望。

  罗素曾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讲道:“有三种简单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心。……我追求爱,首先因为它使人心醉神迷,这种陶醉是如此的美妙,使我愿意牺牲所有的余生去换取几个小时这样的欢喜。我寻求爱,还因为它解除了孤独,在可怕的孤独中,一颗颤抖的灵魂从世界的边缘看到冰冷无底死寂的深渊。最后,我追求爱,还因为在爱的交融中,神秘而又具体而微地,我看到了圣贤和诗人们想象出的天堂的前景。”徐志摩追随罗素,也追求纯粹而唯一的理想爱情,然而他在现实生活中却屡屡碰壁,梦中缪斯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垂青于这位执着而热烈的诗人,它给了他重重一击。

  而对生命一直心静如水的张幼仪,一个看似对生命和生活没有任何反抗的女人,反而总能以柔克刚,真正地战胜生活,成为赢家。有人说,最圆满的爱情是死亡造就的完美情人,女人在回忆中慢慢老去,如徐志摩离去后陆小曼的独善其身,如林徽因挂在床头的那一丝自我折磨。但是张幼仪,她没有得到任何关爱,她燃烧不到自己的那份神经,她还一直坚守在原点耕耘责任。这种大气,恐怕是只有原配才能拥有的气度吧。

  经历过尘世纷扰的世人,都确信一个真理:大道至简。越简单,越幸福。张幼仪早就看到了这种生命的本质,幸福归根结底来自于自己的心安。她一直生活大致平静,其实胸中总有波澜,她一直憋着一股倔强的劲儿,要证明给那个生命中鄙夷自己的男人看,他说自己是旧社会女人,她偏要在国外省吃俭用,成为张家第一个留过洋的女孩子。她就算是在异国他乡,被丈夫抛弃,身怀六甲,她也未曾轻生。而一向总能如己所愿的徐志摩,最后的幸福感已然还在风雨中飘摇,幸福感其实只是一种内心的感觉,它不会跑,如果不能真正读懂爱和幸福的真谛,一个人的幸福感是不能稳定的。她,也难以做到心如止水。

  而张幼仪显然是一个读懂了生命个中奥妙的奇女子。

  第十四节 在德国,不再畏惧

  \/等待\/

  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时间来成长。张幼仪相信,只要虔诚等待就一定可以等来花开。虔诚地等待,播下种子,然后等待花开。时间若是没有到,什么也不会发生。

  1924年,张幼仪没有颓废,雇了保姆,自己刻苦学习德文,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拒绝异性追求,洁身自好,独自抚养彼得。彼得夭折后,她收起怨恨,起身上路,德国的孤苦无依和韬光养晦,为她回国大显身手积蓄了资本。1926年夏,张幼仪被八弟张禹九接回上海,不久她又带长子阿欢去北平读书,直到张母去世,她携子回沪。此时张嘉璈已经是中国银行副总裁,并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而徐申如也把海格路125号(华山路范园)送给张幼仪,使她在上海衣食无忧。

  徐家二老待幼仪胜过亲生女儿,为了表明诚意,徐申如将家产一分为三:儿子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份,孙子徐积锴和张幼仪一份,他们老两口一份。实际上,自从幼子彼得在柏林夭折后,徐志摩也开始对这位脱胎换骨的“乡下土包子”刮目相看。

  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后,在柏林求学期间,曾有适龄男子追求她,她的回答很简单:“我还不想结婚。”那时,四哥张嘉璈告诫她,为了保住张家的颜面,她在未来5年里都不能叫别人看见跟某个男人同进同出,以免别人认为徐志摩与她离婚是因为她不守妇道。不公平的是,张幼仪如此严格自律,徐志摩那边却变本加厉地风流快活,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林徽因出嫁了,他却追到了陆小曼。

  陆小曼的父亲叫陆建三,是中国早期的留日学生,北洋政府时期,在财政部当过赋税司司长。那是个很有权势也很有钱的职位。陆小曼在少女时代,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北平的法国圣心学堂念书,是学校的“校园皇后”,家里又请了英国女教师专门教她英文。她天生丽质,俊俏可爱。她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北平社交界的名媛了,很多外交场合都邀请她出席。

  陆小曼生活奢华,出入社交场合,在学校期间被外交部选中成了北平名媛。后来,胡适评价她是“北平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看后来徐志摩的书信,常有劝陆小曼节俭度日的话。很多人都同情徐志摩而责怪陆小曼,说如果陆小曼勤俭过光景,徐志摩就不会那么疲惫地北平到上海飞来飞去,也就不会坐飞机遇难了。飞机失事,谁也料想不到,就是小曼再节俭,徐志摩只坐一次飞机,也有可能遇难。名媛就犹如名花,是要精心呵护的,也就是说,像陆小曼这样的女人,本质上就要破费钱财的。这个在他们确定结合的时候,就要有心理准备。当然作为一个妻子,她也有义务去了解自己的丈夫,做出一些改变。这才是两人结合的意义,而不只是卿卿我我和谈情说爱。

  徐志摩追求的理想爱情,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寒冬。而张幼仪不同,她只活在当下,她等待而沉默。梁启超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贺词上讲:徐志摩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术上一事无成;用情不专,以至离婚再娶。而张幼仪不同,她的等待很慢,细水长流,慢成了一生。

  张幼仪不同于其他的留学生,她得用一种安稳的心态待在德国读书,因为她是一个离了婚的女子,她必须比常人多付出上百倍的努力,以期换取一分收获。也是在那段时间里,张幼仪的干练、坚强渐渐显露,她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人生的支撑点。去德国以前,她凡事都怕;到德国后,她变得一无所惧。

  德国5年,张幼仪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1926年夏天,八弟张禹九接张幼仪回国。与此同时,抛弃妻子的徐志摩并不好过,陆小曼挥金如土,还和翁瑞午闹出绯闻,被小报记者传得沸沸扬扬。徐志摩疲于奔命地讲课赚钱。就在这对着名的才子佳人纠缠于乱糟糟的感情中时,张幼仪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女子商业银行,出任副总裁。她把办公室设在了银行大厅,职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让濒临倒闭的上海女子储蓄银行起死回生。

  自此,张幼仪一生的事业,扬起了新的风帆。

  \/本心\/

  王阳明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信念人人都有,这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张幼仪跟随自己的内心,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不断修行,终究至善圆满。

  有人说,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却看到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他问罗丹:“如何能够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是什么让某些人变得与众不同?”罗丹沉默了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是工作,只有工作。还要有耐心。”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着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没有那么痛快。”这句话其实耽误了很多人。如果人生是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那前1000米是否跑第一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张幼仪很明白,她人生的重点在于做事业,脚踏实地做个实干家。

  晚年她写信给儿子,说想要找个老年伴侣。她这一生,就算是再次婚嫁,也是在公婆和父母去世后,丈夫死后,儿子也都结婚后。然而,她的哥哥们,却还是难以果断地下决定。人生走走停停,就是一场经历,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改变上挣扎,这种挣扎就像起床前的难受,毕竟被窝里太温暖了,睡着的姿势太舒服了。很多人其实知道希望在未来,就像陆小曼吸食鸦片后,徐志摩多次劝她鼓起勇气戒掉,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为了他们的未来。然而,陆小曼终究为了所谓的身体要舒服,没有戒烟。未来太遥远,她迷恋于当下她那个舒适的交际圈,她那么聪明,应该不是眼光不长远,只是眼光在未来,人的脚步却永远在近旁,她走不到她的未来去。

  而张幼仪不同,她没有舒服的环境,永远在居安思危,所以孤苦伶仃的日子练就了她一身独立自强的本领。有人说,吃苦的人,没有悲伤的权利。我想,当生活的离别和悲伤成为习惯,人应该也会产生免疫力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